登陆注册
10879900000017

第17章 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

1908年,皮亚里发起了他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向北极的冲击,当时他已经50岁了。皮亚里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增强探险北极所需要的体力和御寒的能力,也是为了确定探险队的规模和出发点。皮亚里曾经两次横穿格陵兰并发现了格陵兰岛最北端的土地,这片土地后来被称为皮亚里地。它最北端的突出部分,被皮亚里命名为“莫里斯·杰塞普尔角”,这是一个美国老板的名字。在远征中,皮亚里意识到,几个人的探险队比大规模的探险队更适合突进性的探险;同时他也发现,格陵兰附近洋流太快,并不适合作为北极探险的起点,于是皮亚里把起点转移到了北美的最北端地区。

皮亚里第一次试探性航行,曾经到达埃尔斯米尔岛最北端的“哥伦比亚角”,计划把这里作为奔赴北极的大本营。皮亚里先派先遣队去打探道路,并把食物送到指定地点,以减轻主力部队冲刺北极时的负担。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和体力不济等原因,探险队第一次冲刺北极的计划失败了。

1905年,皮亚里从纽约出发,开始了向北极的第二次冲击。较之第一次,这支探险队中多了很多因纽特人。因纽特人是北极的当地居民,皮亚里雇佣他们加入探险队伍,主要是考虑到因纽特人对北极生活比较熟悉,肯定会对探险起到帮助,在危险时甚至可以帮助自己求生。

经过漫长的旅程,皮亚里再次来到了哥伦比亚角,又向北行驶150千米,到达了赫拉克角。同第一次一样,皮亚里开始在这里建立大本营,并派出因纽特人作为先遣队开拓道路、沿途建造食物补给站。当主力队员开始向北极冲刺时,气温已降至零下50度左右。虽然冬季里浮冰不易融化,可是冰却不是静止的。在彼此的冲撞中,这些浮冰变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严重影响了探险队的冲刺速度。皮亚里做了估算,以他们当时一天行进8千米的速度,在到达北极点前,食物早就吃光了。无奈之下,皮亚里下了南撤的命令。第二次冲击又遗憾地失败了。虽然如此,探险队已经到达了北纬87~06,的地方,距离北极点只有270多千米,成为新的北进记录。

第三次冲击

1908年6月,不甘失败的皮亚里驶离纽约港,向北极点发起第三次冲击,老罗斯福总统亲自为他送行。正是这一次冲击成就了皮亚里,使他成为第一个登上北极点的人。这一次的准备工作较前两次更为充分:由所有的赞助商组成的“皮亚里北极俱乐部”,解除了资金问题上的后顾之忧;探险队伍中包括船长、医生、秘书、助手、领路的因纽特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次年2月,探险队第三次到达哥伦比亚角,皮亚里开始在这里建立大本营,为冲刺做最后的准备。

最先从大本营出发的是由英国人巴多列特率领的救援队,他们每隔一段距离便驻留几个人,建立了皮亚里冲刺北极的补给站。

随后,皮亚里带领探险队主力共24人,踏上了远征北极点的路程。刚出发不久,他们便被一条“河流”挡住了去路。这是冰层的裂缝,“河流”里的水是从裂缝中冒出的。幸好第二天水路已经结冰,他们才摇摇晃晃地穿过了裂缝。不久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这次逗留了6天,直到水路冻结,他们才继续前进。

3月底,探险主力已经经过了所有的补给站,剩下的路程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了。4月1日,皮亚里选定黑人助手马特和亨森以及4个因纽特人,开始向北极做最后的冲刺,这时距离北极点只有214千米了。

4月5日,探险队已经到达北纬89°25′,距离北极点只有9千米的路程,前面又一次出现一条河流。这一次,他们没有等待河流的冻结,而是取附近的冰块凿成舟,乘坐“冰舟”渡过了河。巨大的工作量使大家筋疲力尽,但是,北极点已经近在咫尺,对胜利的渴望支撑他们走完了最后一段路程。1909年4月6日,皮亚里的双脚终于踏上了北极点,并在附近停留了约30个小时。他在极点与同伴合影留念,并升起了妻子为他缝制的美国国旗。

接着,皮亚里的探险队开始向南返回,由于是轻车熟路,沿途又有补给站的接济,他们非常顺利地于4月23日回到了大本营——哥伦比亚角。

至此,在北极附近,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极点均已打通,人类对北极的地形和轮廓有了全面的了解,确信了地球的“顶部”没有陆地,只有深深的海洋。人类300多年的极点探险之梦完美地实现了。

同类推荐
  • 万事为什么

    万事为什么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在面对变幻无穷的世界时,脑子里都会跃出无数个“为什么”。许多问题看似幼稚简单,其实涉及到各个门类的知识。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特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动物世界、植物王国、地理奇观、人体奥秘、天文奥秘、科学常识、生活常识等方方面面,对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本书都给予了科学翔实的回答。有趣的故事,简明的插图,独特的问答设计,把人们最感兴趣的“为什么”阐释得清晰易懂,让人们在轻松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在趣味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 危险如何应对

    危险如何应对

    由于青少年的生活阅历还不多,安全意识淡薄,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缺乏经验,所以这本书介绍了家居安全急救、交通遇险自救、野外避险、意外伤害的防范、自然灾害自救、少女自我保护等知识,从孩子身体、健康的保护,到在家庭生活、校园活动、野外活动以及遇到自然灾害时,如何避险以获得安全,都对孩子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这些将增强广大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 《危险如何应对》还精选了一些安全避险案例进行讲述。这些案例基本囊括了平日生活中和野外遇险的各类典型情况,从中告诉孩子们如何预测和规避各种各样的危险,遇到险境时,应该以怎样的知识和心理状态把危害降到最低,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 闪电寓言

    闪电寓言

    本书内容涉及了动、植物世界有内涵的故事,有关金钱、社会百相、农村、儿童的寓言,还有历史上、海外异域的事例,尤其是有关荧屏的部分,闪烁着生活本身自然天成的色彩。
  •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除了爱吹牛外,还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老爸。虽然身上的毛病不少,但他总能给我,还有我的那帮“狐朋狗友”带来快乐。在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
  • 蜘蛛女王(兽王系列)

    蜘蛛女王(兽王系列)

    兰虎和天火等人被三个虫族英雄率领的虫族大军团团围困,狡猾的阿克尔在关键时刻背信弃义。雪上加霜的是,传说中的蜘蛛女王突然现身,生死存亡之际,不靠谱的小树精召唤出银龙……经过艰难谈判,被小树精重新召唤回来的银龙最终答应出手相助,将陷入虫族大军包围的众人救出并送回血色要塞。不过,凶悍而强大的蜘蛛女王却不会让他们走得如此轻松,一场力量的角逐在银龙和蜘蛛女王之间展开……龙科德曼将军亲自率领流沙要塞的独有兵种鲇鱼骑兵,出城冲击虫族大军。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将在流沙要塞展开,为了生存,每一只虫子,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
热门推荐
  • 仙钟

    仙钟

    “梦里花开,花开如梦。花非花,梦非梦……”在杜惟日复一日的梦中,树下头顶金钟的那人总在诵经。“铛!”而每日清晨,那从梦中而来的钟声,必然回响杜惟耳畔。道经养魂,钟声淬体。终有一日,名门弃子必将叩开仙道的大门。崛起于微末,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图解日常经济学

    图解日常经济学

    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经济与生活息息相关;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生活与经济时时相连。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经济活动,但是有不少的经济活动却是盲目的,对很多现象没有做深入的经济思考;如果你稍加注意和分析,就会发现有趣的经济学奥秘。本书则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发掘和分析,并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展现给你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经济学世界。
  • 极速菜鸟穿越火线

    极速菜鸟穿越火线

    一个玩小游戏的天才。其精准与反应速度举世无双。不料被色诱进穿越火线的游戏,遭人戏弄。然后从一个菜鸟极速成为一位职业高手,向世界杯冲击......谨以此书献给曾今的CF玩伴们了,祭奠当年我们虽然没有完成的梦想。
  • 我的浣熊老公会打怪

    我的浣熊老公会打怪

    曲灵儿做梦都想不到,不对,她就是做梦了!梦里的浣熊竟从梦里来到了现实,还非赖着她不放!偶然得知,原来自己早已死过一次。她的老师,她的同桌,似乎看上去都有些奇怪,难道还是因为那个梦境吗?【新浪微博:瑶幻歌】
  • 无上魔皇

    无上魔皇

    世间有大道三千,种族过万,更是蕴有无数天地奇才。一副黑骨,万丈魔躯,背负千重罪恶,练就不死之身!少年杨东本是武安州大族杨家的内族子弟,因遭遇表哥暗算,身中夺魂散之毒,而功力尽失,沦为废人。沉寂两年后,冒死重修,获无上神魔传承,再度崛起,且看其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
  •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这座六层六个单元的楼房,第五单元由于各种情况,目前有十家业主。单元的楼道长是个纯粹尽义务的角儿,没有人愿意干。市里正在搞文明建设,没人干也不行。后来,二楼的王国元算是勉强点了头。他知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座楼的第五单元,情况最复杂,故事最多,最引人注目……
  • 爱入佳境

    爱入佳境

    丈夫的女神级前女友回来了,余尔发微博向粉丝求助,得到了N个分享链接:热门评论top1——女人必看,如何智斗小三!热门评论top2——手撕渣男的108种姿势……第二天,有人发现“余氏集团CEO白经池”给热门评论点了个赞。
  • 烟雨蒹葭

    烟雨蒹葭

    【作者第一次写文,希望各位哥哥姐姐们多捧捧场!多多的支持我!我一定会更加的努力的!此文的篇章有长有短,有喜有悲,有笑有泪,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相忘于江湖。谁说的这只是一次必然经历?对于你来说,幸好,只是一段旅程。对于我来说,尚好,纵然一生难忘。相濡以沫无疑是种痴念,只求远远望上一眼,然后相忘于江湖。文绉绉的语句全抛去,最后只剩下一句“我,想你”
  •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拆掉思维里的那些墙,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从“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