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4200000057

第57章 莫拉维亚

莫拉维亚,生于1907年,他自小就喜欢读贝利的诗作,并深为其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所感染。战后的莫拉维亚就像当年在自由思想感召下的罗马诗人贝利一样,开始把目光投向四周围的罗马城的各种公共场所,细致入微地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平凡的人物的生活方式和各种心态。

“我要给罗马平民百姓留下一块丰碑”。那位19世纪的罗马抒情诗人用他呕心沥血谱写的2000多首14行诗篇,实现了他生前豪迈的誓言。而1个世纪后的小说家莫拉维亚也以其精辟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富有戏剧性的幽默感,先后完成了《罗马故事》(1954)和《罗马故事新编》(1959)两部短篇小说集,为战后生活在罗马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又竖立一座文学艺术丰碑。这两部脍炙人口的佳作,与100年前的焦阿基诺·贝利的诗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那么引人入胜,那么扣人心弦。

在莫拉维亚用他一生的精力建立的艺术丰碑上,除了幽默风趣地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罗马底层社会的画卷外,还用其锐利的雕刀无情地剖析他所出身的本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那是另一种令人窒息的画面,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和沟通的现实。60年代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揭示现代社会异化的作品,其中有《鄙视》(1954)、《烦闷》(1960)、《注意》(1965)、《我和它》(1971)、《内心生活》(1979)和5部短篇小说集。他笔下的人物往往都是由于在生活中难以寻求自身的真实而存在的烦闷和苦恼。

包括61个短篇的《罗马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都是生活在战后的罗马大都市中贫苦的劳动大众,他们之中有的是流动小贩,有的是酒吧跑堂,有的是卡车司机,有的是工人、清道夫,有的是裁缝、理发师,还有流浪汉和仆役,他们多因生活所迫千方百计地、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地为自己的生存而寻找各种出路。那雄伟的古罗马斗兽场、那带有美丽的神话传说的台伯河、那神秘的天使古堡、那寂静的古罗马水道,都冷漠地观望着他们的遭遇,目睹他们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即使到了穷途末路也无法帮他们改变悲惨、困苦的命运。

莫拉维亚是个永不衰老的“斗士”,他身上似乎总有用之不尽的旺盛精力,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留下了意大利社会各个时期兴衰沉浮的痕迹,可以说,莫拉维亚和他的作品是意大利从法西斯专政到抵抗运动和战后几十年发展变化的最好见证。他那近40部的各种体裁的不朽之作中,凝聚了他非凡的智慧和对文学艺术的笃信和倾注。莫拉维亚一生总共写了17部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10部剧作,10部评论集和游记,为世界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不少精品。

他的作品至今已被翻译成37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灵魂的虚伪、沉沦和堕落触动了法西斯赖以生存的土壤,为此,在第6版即将开印时就遭到了当局的查禁。他用6年的心血写成的第二部小说《错误的野心》(1935)也同样遭到当局的查禁。1941年问世的《假面舞会》是投向已岌岌可危的墨索里尼政权的一支锋利的投枪,它指桑骂槐地嘲讽了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因而在它出第二版时又遭到当局的查封。从此,莫拉维亚的名字就作为“颠覆分子”被列入了警方的黑名单。

被迫远走他乡、颠沛流离的莫拉维亚对文学的崇高信念并未从此毁灭。在南方避难时创作的《阿戈斯蒂诺》(1944)、《罗马女人》(1947)、《违命》(1948)、《随波逐流》(1950)相继问世。沉醉在家乡光复喜悦之中的莫拉维亚重又燃起新的创作热情,在新现实主义热潮的鼓舞下,眼光深邃才思敏捷的莫拉维亚发表了一系列以反映罗马社会下层平民的命运和遭遇的作品。《罗马故事》(1954)是其中的一部描写和刻画了罗马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辛酸遭遇,从题材的选取到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的适用,都颇具特色,可说是作者的一部力作。

以文学为手段与法西斯较量中所表现出坚强不屈的意志与战胜了困扰他长达9年的病魔中所显示出的惊人的毅力,是决定莫拉维亚辉煌艺术成就的两个基本要素。9岁的莫拉维亚因患骨结核而被迫卧床休养因而中断了正规学业的莫拉维亚。在患病期间,他攻读了大量的欧洲和意大利的古典文学名著,从而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自学成才者的一位楷模。

《罗马故事》中的许多主人公,就像是磨碎机里面不停地打转转的咖啡豆。为了摆脱命运的熬煎,他们有的抛弃刚出生的亲生骨肉,以免无辜的婴儿与家人一样忍受贫困的熬煎《婴儿》,有的则因受不了饥肠辘辘的折磨,到战友开的饭馆里骗一顿饭吃(《罗莫洛和雷莫》),有的为了还债、竟冒用假钞票而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可笑境地《假钞票》;还有“从一家大小四双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同样的饥饿的表情,自己活像是一群饿狼窝里的公狼”似的父亲,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偕同其妻子到一座教堂里去偷盗供品而成了被警察逮捕的小偷(《教堂里的小偷》)。他们心中没有明天,只求糊口度日。

幽默地嘲讽现实生活对他们的不公正,正是莫拉维亚的《罗马故事》的独到魅力所在,令人读后余味无穷。在圣诞佳节里,终年生意清淡的文具店老板用文具笔墨代替圣诞大蛋糕的做法令街坊好友瞠目结舌、火冒三丈,却惟妙惟肖地揭示了在商品社会中,以“文”为生的人们的寒酸、无奈和愤懑《聚餐》;因朋友作假证而无辜服了2年刑跟监狱长刚道了别说过“再见”的囚犯,却因“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而又成为肇事者再次入狱《再见》。

莫拉维亚的《罗马故事》充满了人生哲学,从这些小人物日常所遭受的种种经历中,使人悟出许多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哑然失笑,却又从那些可怜、可笑而又可恨的人物身上,看到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物形象的缩影。一个爱上了大户人家女佣的清道夫,生怕姑娘知道自己从事的职业而谎称自己是户籍工作人员,结果,那个女佣就跟另一个清道夫订婚了。原来“她就爱背着垃圾袋戴着清道夫帽子的男人”(《正好轮到你》;年轻美貌的房东小姐,却没完没了地跟顾客漫天要价贪得无厌,在天使般的外貌下却藏着一颗爱钱如命的冷漠的心,最后她居然嫁给了一个拥有半个大区财产的昏聩老朽的大财主,论年龄他都可以当她的爷爷了《中间人》;认为自己不可能再受到年轻姑娘青睐而不敢向姑娘求爱的理发师,后来却发现那姑娘竟与店里一个比他更老更丑的伙计结婚了《老混蛋》);梦寐以求想当电影女明星的年轻漂亮的邮局女职员没被制片厂的导演录用,而陪同她前去应聘的长着一脸坏相在邮局当差的小伙子却正因为其貌不扬而被录用当上了各种配角(《一脸坏相》)。

作品的幽默还表现在对其笔下人物的种种遭遇,总是带着善意的同情和谅解。对于他们的恶习不是鞭挞而是善意的嘲讽,对于他们所采取的各种伎俩不是谴责,而是含蓄地启示开导,并以成功的对人物心理的细腻贴切的描写和刻画,揭示了从事各种职业的人物那种无奈、无力、无助、无谓的生存方式和绝望的心态。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令人感到真挚亲切,似乎故事中的人物是面对面地在向你叙述他们的亲身遭遇,故事都是那么平常和普通,然而从平凡中见真实,从普通中瞥见本质,故而能引起读者共鸣,使他们跟随故事中的人物一起进入了二次大战后罗马平民百姓所处的各种生活境遇中去感受和体验他们的愁绪和忧患:怀疑妻子有外遇,却发现是服刑期满归来的小舅(《马里奥》);半身瘫痪的人比只是没有了下巴的人更令人同情,“在人生的阶梯上总是走下坡路”的有生理缺陷的人,因想争得世人的同情施舍对比自己更为不幸的残废人产生了嫉妒心(《失误》);为了能去海边休养向朋友伸手求援碰了一鼻子灰的儿子,结果却不得不用母亲当掉金首饰的钱去治病(《没钱的朋友》;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的女裁缝却眼看着因赌博输钱而行凶杀人的儿子成了阶下囚(《眼镜儿》);爱吹毛求疵驱车在大街上与一位太太无理取闹的年轻人受到路人一顿教训和奚落(《吹毛求疵的人》)。

每篇小说的结尾妙趣横生、恰到好处,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起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过分拘泥小节;做事婆婆妈妈的丈夫在妻子弃家出走后非要上丈母娘家问个明白时,居然还本性难移地注意到丈母娘家客厅桌子上那只花瓶下的小垫片没放正(《别刨根儿问底儿》);结婚才两年被挥霍无度的妻子弄得把在银行的存款全都取尽而一无所有的丈夫,最后却从旁人口中得知他妻子对人说是丈夫把家产挥霍一空无可救药才导致她毅然离家出走(《挥金如土的人》);因生活无着落,想托当作家和诗人的朋友写一封假哭丧母后的悲痛无援的信件,以期能感动刚丧母的律师能慷慨解囊予以施舍,殊不知那位代笔的作家居然捷足先登,早已上门去拜访过那位律师了(《“妈妈”一词》)。

跟莫拉维亚的许多作品一样,《罗马故事》是在古城罗马的大环境里展开各种动人情节的,那还是一个带着战争创伤疮痍满目的城市,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写在墙上的‘打倒’和‘万岁’的字样”,“行进在街上的装满无花果和柑橘的小推车”,“门前台阶上坐着残废人和瞎子的教堂”。那墙上挂有壁毯穹顶饰有壁画的古老的楼房,那怀抱着古城的蜿蜒的台伯河,那雄伟庄重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构成了各种人物活动的时空和背景。所以,读着莫拉维亚的《罗马故事》,就仿佛随同他回到50年代的罗马城,漫步在两旁拥有古老建筑的大街上,徘徊在有“红丝绒铺着台阶的金银首饰店的橱窗”前,在多少世纪来盘绕着罗马的台伯河畔,或是在空气新鲜、空旷、荒漠的罗马市郊外,聆听罗马人诉说他们自己真切动人的故事,领略着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态。

同类推荐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超级大冒险

    超级大冒险

    机缘巧合下,偶然得到了一个世界。从此,这里就是我的超级私人庄园!种植神奇植物,收获超能果实,享受非凡力量。饲养凶禽异兽,继承天赋血脉,随我争霸异界。建造家园要塞,解锁公会坐骑,驰骋翡翠梦境。探索秘境险地,挖掘奇珍异宝,成就冒险之王。
  • 英雄的晨曦

    英雄的晨曦

    他们不知道千军万马,他们只知道兄弟成千上百。他们不知道政局奸诈,他们只知道忠魂可以报国!这就是英雄,可以挑战神的英雄!
  • 淡漠王爷哪里逃

    淡漠王爷哪里逃

    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却没有人见过她的容貌,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为了国家的存亡,她毅然踏上了和亲之路。途中遭遇杀手追杀,虎口逃生,却意外遇到自己未来的丈夫,以哑巴丫鬟的身份跟随,芳心暗许。寻“公主”未果。狸猫换太子,丫鬟代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顶级宠婚,老公别太坏

    顶级宠婚,老公别太坏

    阎王说她是蠢死的,一次施恩,让她原地复活。本想逆袭一路虐渣,却仍被继姐暗算。他强势出现,替她报仇,代价是做他妻子,条件是不准爱上他婚后,他将她宠成公主,宣称永远只有她一个,初吻礼物,初次礼物,层出不穷无意间她发现他有着异于常人的超能力,原来他竟是她曾经的恩人。“何乔乔,我忘记全世界也不会忘记你,你失去全世界也不会失去我。”当她以为他将永远消失后,他却突然回归,霸气示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 梨裳

    梨裳

    人心叵测,你所看到的,只是我想让你看到的。皇子府上红灯高挂,静平寺内弱女苏醒,是巧合,还是阴谋?寒风扑面,细雪纷纷扬扬,本该欢喜的一场生辰,随之而来的却是文睿王逝世的消息。静平寺内,她本只想返回府上,却无奈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风波…
  • 神秘事物社

    神秘事物社

    "神秘事物社"里,有一些拥有"特殊"权利和能力的少男少女们。只有神秘的事件,他们才会出手解决。挨个拳打脚踢,被五花大绑,通通都是小事!单挑人贩子,徒手打猛兽,强到犯规,帅(漂亮)到掉渣的美女帅哥们做猪脚,这种探险之旅,绝对惊险又刺激!
  • 月下密语

    月下密语

    一个临近退休的大叔,遇上一个花季少女。她实在和去世的老伴太像了,太多巧合了。这究竟是前世今生,还是命中注定的恶搞。大叔面对伦理道德,面对这不可思议的偶遇奇缘。是选择放弃,还是追逐呢?
  • 长门宫祠

    长门宫祠

    她赤红玛瑙镶金珠甲细细捻着坠落下来的淡紫色浮花,原本妩媚动人的深邃眼眸如今却满是冰凉。春花黄梨花烫,应这良辰美景好时光,如今寒殿空庭惨淡收场。她缓缓一人走向那宏伟壮丽的巍峨凤宫,躺在冰冷的雕花鸾床上和衣沉沉睡去,梦里边全是昔年两人温柔蜜语,耳鬓厮磨的幻影。她露出久违的笑容来,眼旁却流出滚烫的泪水来,刺痛了寒夜里的星星。你从未待我一分薄,但却用,永恒的离去,惩罚我的余生。————————空尘绘龙
  • A Kidnapped Santa Claus

    A Kidnapped Santa Cla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