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7200000014

第14章 文艺结缘总相宜

宜兴紫砂陶泥的发现,以及用于制作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茶壶,都是由陶工匠人来完成的,紫砂壶的诞生,浸淫了他们无数的血汗,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砂壶艺术才能得以绽放光芒,成为茶具家族中一支勃勃有生机的新军。然而,砂壶艺术发展的巅峰,却是因为众多文人学士的积极参与,没有他们的加盟,很难想象砂壶会有那么多姿多彩的昨天和依然魅力无穷的今天。

中国历代的文人,大都对政治漠不关心,但对各门艺术却注入了较多热情,尤其是在现实与理想存在较大差距的时候更是如此。情趣高雅却又意境深远的品茶艺术,更是因为适合他们的恬淡心境而备受注目。基于此,自品茶艺术诞生的唐代以来,文人骚客们对茶、对茶具的确是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来讴歌之、赞美之。

紫砂茶具的诞生,不仅填补了茶具家族的一项空白,而且还因为其“不夺茶香,又无熟汤气”的独特优点,一无例外地赢得了大多嗜茶的文人阶层的赞赏与推崇,“茶壶以砂者为上”就是他们对社会发出的颇具影响力的号召。出于对文人发自内心的信赖,社会各阶层人士一时之间都把目光投向了紫砂茶壶,顿使砂壶成了茶具新贵。

聪明的艺人们对这种情况瞧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深知作为知识阶层的文人们在世人内心深处的号召力,文人的审美导向无时不在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离开了文人的推崇,他们的作品将毫无市场。因此,他们深深地渴望着文人的加盟,同时,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本能,也鼓励他们从文人那里吸收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充实自己的作品。

作为文人,他们更有难言之隐。明代的政治腐败,愈演愈烈的朋党之争,使得他们更为厌倦,纷纷然过起了隐士生活,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清闲之余,更爱玩物,耽于茶饮的文人,更是把目光锁定在紫砂壶上。为了更好地从品饮中去体验和领受那份清雅与恬淡,增加茶具艺术美的内涵,他们也迫切希望与砂壶艺人们多加沟通,把自己的志向和审美观点溶入小小的砂壶之中。

双方这种心态是如此的接近,于是一拍即合,合作之势不可逆转地形成了。

砂壶界文人艺人最早的合作,可能该从时大彬算起了。

作为明代的壶艺大家,时大彬的名声不可谓不响亮。他制作砂壶之初,爱做形体较大的。“后游娄东,闻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眉公是当时大学者陈继儒的字,琅琊、太原可能是指著名的山水画家王时敏和王鉴,他们都提倡饮茶用小壶,以新泉活火,旋瀹旋饮,使“香不涣散,味不耽搁”,“汤力香,俾得团结氤氲”,“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时大彬结识他们后,经常聆听他们有关品茶试茶的高见,进一步懂得了茶道对壶制的要求,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改变了自己业已稔熟的路数,悉心制作小壶,终于成为一个“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的壶艺大家。

明末嘉兴人项真,字不损,也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他爱紫砂壶成癖,竟然亲自动手,制起了紫砂壶,这在当时,还是需要勇气的举动。清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记载自己曾亲眼见过署“砚北斋项不损”款的砂壶,形制朴而雅,表明项真制壶还颇有一定功力。但所制数量不多,所以吴骞认为这纯属“文人偶而寄兴所在”。

如果说,明代文人与砂壶艺人的合作还不显山露水,处在一种朦胧状态的话,那么,随着时光推移到清代,这种情况就有了质的改变,文、艺结缘成了一种流行的自然现象。这与明亡清立后的政治形势有关。

清入关后,夺了朱家的大明天下,但形势并没稳定,忠于前朝的力量仍在各处抵抗,南明政权仍有相当的号召力。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清统治者对国民的“思想改造”工作极为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以打压为主,迫使广大文人学者断绝出仕的念头;同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忠君”与“正统”的概念也异常明晰,他们也不愿意为“异族”政权服务,为了逃避打击,明末兴起的隐居风再次狂袭士林,广大文人纷纷寄情于山水之间,醉心于茶饮之事,闲暇之余,对紫砂壶的了解、研究就更多了,兴致也随之更高了,不过,这时的参与,一如既往,仍然是一种被动式的参与,文人式的矜持,使他们难以迅速跨出一大步。

陈鸣远是清初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制壶家。砂壶型制由传统的几何型和筋纹型向自然型的嬗变,主要是由他推动的。作为一个出众的壶艺家,他的技艺精湛,作品富有创造性,而这一切,还要得益于他本人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同文人们甚密的交往。

据说陈鸣远技艺初成后,并没有厮守在家乡宜兴,而是携技云游,所到之处,都着意结交名流,了解他们对壶艺的看法,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在浙江海盐张氏的涉园,桐乡的汪文柏、海宁的曹廉让、马思赞等文人名士的府邸,都留有他的足迹;他同海宁名门杨中讷的交情尤为深厚。杨中讷(1649—1719)字木,号晚研,系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至右中允。杨以书法著名,效法晋唐,纵横中颇有法度,尤其擅长草书。通过与他的交往,陈鸣远的书法造诣无疑深厚了许多,以至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张燕昌对陈的作品不以为然,却不得不承认壶上的铭款独有风格,“原独赏其款字有晋唐风格”,说明陈鸣远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回报。

作为在砂壶上题写铭文以点明主题的创始者,陈鸣远十分注意从文人处获取学识和修养,不断提高自己作品的品味。他的作品,时常采用一些知名典故,来表达自己与茶人的志向情操。如在南瓜壶上,镌刻的铭文是“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其中的“乐陵式”,指的就是曾向萧何进谏的秦东陵侯召平种瓜的典故。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子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士人们那种甘于淡泊而不改节操的志向跃然壶上;他的另一件壶,铭文是:“汲甘泉,瀹芳茗,孔颜之乐在瓢饮”,援引的也是《论语》中孔子称赞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名言,试图以此来实现艺术品“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功能。

十九世纪初,紫砂壶业出现了一股新风,壶艺和诗词、书画、篆刻的合而为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砂壶的艺术境界,被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气质上更好地适应知识界审美情趣的要求十分强烈。这时,知识界中的有识之士,开始主动介入到紫砂茶壶的制作与艺术再创造活动中。陈曼生可称为其中的先行者。

陈曼生(1768—1822)名鸿寿,字子恭,浙江杭州人。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和诗人。官至淮安同知。他与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锺、赵之琛、钱松共八人志同道合,成绩突出,被后人称为“西泠八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清初经陈鸣远后,砂壶业的又一低落期,文人学士们对这样的现状十分不满,陈曼生决意介入,以振兴砂壶业,使之尽快从低谷中走出来。

陈曼生利用自己担任溧阳县令的机会,经常来到相邻的陶都宜兴,主动和陶壶艺人交朋友。他因此而结识了当时的制壶名家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兄妹,相约携手合作,共同制作“曼生壶”。

陈曼生“自出新意,仿造古式”,凭着自己出众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取诸自然现象、植物形态、实用器物和古代器物等,他亲自设计了众多的砂壶款式,交给杨氏兄妹去制作成型,再由陈曼生及其幕僚、朋友江听香、高爽泉、郭频伽、查梅史等人,在壶坯的空白处题镌诗文,使得茶壶直接和诗文书法篆刻结合为一体,单调的砂壶顿时书卷气浓郁,烧成后“玉色晶光,气韵温雅”,审美情趣无疑大大增强,这种大合文人胃口的“曼生壶”一出世,就受到前所未有的倾心赏识,众多文人争相搜求,以先睹为快。

曼生壶每种款式均有题记和诗文,都是陈曼生及其朋友的亲作,前文我们曾经介绍过“曼生十八式”的题识,此外的一些题识还有:

井栏:“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

钿盒:“钿盒丁宁,改注茶经。”

覆斗:“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

牛铎:“蟹眼鸣和,以牛铎清。”

井形:“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得饮。”

延年半瓦:“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

飞鸿延年:“鸿渐于磐,饮食,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刊。”

提梁:“提壶相呼,松风竹炉。”

更多的则是表明茶人“淡泊以致远”的心境和文人不媚俗、不附势志向节操的诗句,如:

“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

“平壶留小啜,余味待回甘;”

“诗清都为饮茶多;”

“闭门即是深山;”

“寸心千古秀;”

“日色冷青松;”

“笠阴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

“吟花咏月品竹评茶;”

“从来佳似佳人;”

“外方内清明,吾与尔皆亨;”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曼生壶以其别具一格而清雅隽永,耐人寻味的铭文,深受广大茶人特别是文人们的赏识,许多人到处搜求,只要壶上有曼生款铭,就至少价高三倍,造成曼生壶供不应求,烧造数量惊人。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半瓢壶,壶身上的铭刻云:“曼公督造壶第四千六百十四。”可见曼生壶的数量之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受欢迎的程度。文人介入壶业的成功之举,终于产生了轰动效应。

作为一位知名的文人,陈曼生敢于放下架子,主动和艺人结缘,并亲自投入到砂壶制造业,这种勇气和献身精神不但在当时令人咋舌,就是在今天,也值得赞赏。比起陈曼生来,当今许多人无疑会汗颜得无地自容。从另一方面说,杨彭年作为当时著名的制壶高手,也甘当探路者,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毅然与陈曼生合作,而且还甘而配角,从前台走向幕后,让陈曼生独领风骚,这种高尚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能够体现在一个陶壶艺人身上,的确难能可贵。陈、杨二人的通力协作,将紫砂壶导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圣地。二人缺一不可,没有陈曼生的主动参与,砂壶的艺术情趣将大打折扣,同样,没有杨彭年的通力协作,任何华丽的词章也将失去表现的市场。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曼生壶”或许应改名为“曼生彭年壶”更为确切公平些。

自陈曼生和杨彭年开创了文艺合作的新局面后,文人、书画家们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同陶壶艺人合作,或题诗,或作画,直接在砂壶上抒发自己的感情,直将朴素至极的紫砂壶摆弄得诗意盎然,意趣横生。这种艺术气质浓厚的“文人壶”的品位又提高了一大截。

这一时期的书画家如瞿应绍、吴大澂、陆恢、吴昌硕、任伯年及著名文人郑板桥等,都先后介入了壶艺制作。他们或与陶工合作,或自己设计款式,交由陶工定做,充分分享了砂壶艺术化的喜悦。瞿应绍延请李奎监制各类茗壶,或自制铭文,或绘刻竹梅兰于其上,制出享有盛誉的“三绝壶”;吴大澂为了满足自己收藏的爱好,曾力邀壶艺专家俞国良、黄玉麟等来仿制古壶,并自题铭文,自得其乐;怪才郑板桥专程到宜兴定制砂壶,并在壶上铭刻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作:“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饿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涛。”借物喻世,把自己对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的看法用廖廖数笔便勾画出来了,真是壶佳诗佳意更佳。

文化人的参与,使得砂壶工艺与书法、绘画、篆刻开始珠联璧合,从此,紫砂壶不再是单纯的茶具,还以其浓重的艺术可欣赏性成为工艺美术珍品。对后世最显见的影响就是,陶艺队伍不再是单纯的制壶,而是发展为制坯和雕刻字画这么两道工序和两个工种了,砂壶从此的精雕细作,把它引向了一个深入发展的阶段,文、艺的结缘,终于结出了硕果。

同类推荐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 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 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

    中国直到东汉时期才烧制出成熟的瓷器,这是我们祖先为世界文明史作出的重要贡献。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北方邢窑白瓷风靡一时。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个黄金时代,宋代**窑系除了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宫廷还建立了汝窑、钧窑、哥窑等官窑,生产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明清两朝制瓷业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元编著的《中国瓷器》主要介绍了有关瓷器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说瓷、中国瓷器种类、中国瓷器史、中国**瓷器、瓷器的吉祥图案、瓷器的保养。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换个想法找个活法

    换个想法找个活法

    生命是个艰辛的历程,人不能永远以一成不变的思考模式、老套的解决方式来处理危机。只有心里先有了渴望成功的想法,才会产生永不放弃的追求动力。想法有多远,人才能走多远。人和人之间根本上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因为想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才导致了结局的天壤之别。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取决于他有多少全新的想法。
  • 申天

    申天

    他只是一个孤儿,但他有梦想,有信仰。12岁他父母找到他,但他却迷茫了。......我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多多见谅。
  • 天荒断

    天荒断

    悠悠千古,一梦万年!天亦断,地已老。上古传承,悠远流传。天地之道,在为修身,太极两仪,阴阳晨分。神灵祭祀,八荒殇,邪魔落泪,天地乱。风云起,长生断。红尘征战,再续千年缘,万年疑谜谁来揭晓…勤奋少年凌飞羽,天荒荒鲲鹏法、混沌太极、晓梦蝴蝶舞...上古神通无不修炼到极致,万法归一,只为在今世超脱,羽化飞仙傲九天!
  • 一宠长欢:邪皇纵妻无度

    一宠长欢:邪皇纵妻无度

    裴映雪没想到自己睡了一觉,醒来就已经到了六年后。六年时间里,穿越女占用她的身体胡作非为,等她重新回归,一切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裴家长房幺女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却因作恶多端、心思歹毒而被皇帝厌弃。爹娘无视她、兄姐憎恶她,就连青梅竹马的表哥也已经另娶他人。然而还有更艰险的挑战摆在面前——她该如何破除重重困难,和皇帝再生一个儿子巩固后位?简言之,这是一个萌萌哒的软妹纸无奈成长为高冷御姐的辛(刷)酸(新)血(下)泪(限)史。
  • 银河警察

    银河警察

    公元2012年,当地球上的科学家们依然在为外星人是否存在而争论时!叶秋却成为了一名银河警察,全称为银河联邦警察局驻地球首席特派员!至于他怎么能混上首席完全是因为整个地球也就他一个银河警察罢了,只是这么称呼好听点!上司也仅仅给他配发了一些装备就任其自生自灭了!听说地球属于银河系的偏远地区很少被人关注,听说除了偶尔会有一两个实在被银河警察追的没处躲的逃犯会来这里逛一圈,基本上罪犯是宁愿进监狱也不愿意在这么落后的地方过原始生活的!所以地球很安详,就连飞船都很少经过这附近,而身为银河警察的叶秋在这里除了偶尔有点小任务、小事情需要处理之外,基本就没有任何事情了!就这样,叶秋从此过上了属于片警的幸福生活,而且还是那种类似于偏远山区的片警,在他所管辖的范围内基本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可以肆意的作威作福,只是他负责的这片稍微大了那么一点,范围包括整个地球而已!
  • 魅力女人的116个细节

    魅力女人的116个细节

    这本书将教会你怎样富有魅力,怎样拥有不凡的气质。这种魅力和气质将使你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使你成为一个面目一新的女人,一个具有新的才干、新的能力的女性,你的生活将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博得人们的尊敬,你的许多想法都能如愿以偿。你能够在你所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中成为一名领袖人物,具有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极大能力,与人交往不再是一件麻烦事,而是一种享受。书中的内容将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它一点点地从内心雕琢一个人,塑造一个人,使你更自信,言谈举止变得从容,使你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让你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游刃有余。
  • 爆力宗师

    爆力宗师

    非得要重生才能玩的转游戏么?非得要有王霸之气才能统御各路好汉么?或许你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登上游戏中的巅峰;或许你可以靠超人一等的实力统御下属。但是,无论是哪条道路,总少不了,金钱、美女以及暴力的杀戮。此爆力非彼暴力!不过暴龙真的很暴力!游戏的巅峰是终点么?那仅仅是起始点而已!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老马的职场“鬼”话

    老马的职场“鬼”话

    本书是一本只讲真话、最靠谱的职场成长工具书!只需21天,让你告别拖延症、学会职业规划、实现自我突破!《老马的职业“鬼”话》以独到的模式为在职场中奋斗的人规划出一条有效改善自身职场状况的道路。书中对职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分析和呈现,从职场定位到如何规避职场陷阱适应办公室环境,一一进行阐述。按照书中的提示,你会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就赢在别人前面。突围职场困境,超越原初规划。职场不再是一个枯燥之所,它会成为你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一方自由天地。这本书可能不是你的第一本或最后一本职场书,但会是你最受益的那一本。 "
  • 机智勇敢

    机智勇敢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重文化讲道德、重家庭倡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多少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传颂,《机智勇敢》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再一次得道洗礼,每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打开窗户,让心灵去感受生活。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青少年。这些故事所展示的人物,既有古代的仁人志士,又有英雄、科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等。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青少年读者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