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6000000008

第8章 刻上“早”字自勉

鲁迅12岁时离开家,到绍兴城里最著名也是最严厉的三味书屋学习,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他的老师是有名的正直博学的老秀才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的私塾。三味书屋坐东朝西,北傍小河,有近35平方米。书房正中上方悬挂匾额,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书。书屋中间是老师的八仙桌和木椅,学生都坐在窗前壁下。鲁迅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虽然小,但在那里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小园子给鲁迅和同学们带来了不少乐趣。

寿镜吾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教育方法还是封建的老一套,除了背书、听书、习字、对课,不让学别的,甚至不让看有图画的本子,但活泼的孩子们往往背地里不听那一套。

那时鲁迅爱画画儿,用一种叫“荆门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孔孟的书没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最成功的是《荡寇态》和《西游记》的绣像。

小鲁迅用压岁钱为自己买书,特别是他心爱的画谱、画册。他最开始在皇甫庄见到《毛诗品物图考》时,喜爱极了。

后来他积攒了钱到书店去买到一部,爱不释手,偶尔发现有点墨污或别的小毛病,就觉得不满意,赶快拿到书店里去换,有时换了好几回。最后惹怒了书店的伙计,人家嘲弄地说:“这比你姐姐的面孔还白呢,何必换掉?”

这种刻薄的话曾使鲁迅很生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少年对书的痴迷程度。当鲁迅买不起书的时候,就自己动手抄,他从小就有抄书和描画的习惯,三卷《茶经》、《五木经》他都亲手抄过。

鲁迅对什么都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并且酷爱自然科学。他最喜欢的是一本上面带有许多图的《花镜》书,这是他花了200多文钱买来的,里面有许多宝贵的栽培知识,还强调通过人工培育可以改变植物的特性,宣传“人力可以回天”的思想。

鲁迅不喜欢死记硬背,他更注重理解。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五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

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上书签。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于是大家都仿效起来。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3寸长、2寸宽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

鲁迅做事非常认真,他深恶痛绝那种夸夸其谈,一知半解的浮夸学风,做事总爱搞得明白透彻。这是鲁迅幼年时就养成的习惯。

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听说汉朝的东方朔认识一种叫“怪哉”的虫,此虫系冤气所化,用酒一浇,虫便消失了。鲁迅觉得很奇怪,怎么也琢磨不明白。

有一次,听寿镜吾老先生讲完课,鲁迅赶紧向老师问这一问题。

老先生脸上充满怒气地答道:“不知道。”

鲁迅明白这是老先生不愿多讲课外的知识,于是他就去自己查询。他攒下钱来,购买了《毛诗品物图考》和《花镜》,并时时留心实物,将书籍上的记载与实物相比较。

鲁迅13岁时,祖父周介孚替亲友向浙江乡试的主考官行贿赂,事情败露之后被关进了杭州监狱。周家开始家道中落。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由于与这场案子有牵连,不仅不允许考试,连原来的秀才身份也被革掉了。

周伯宜本来就不善于持家,这回为了营救老父亲,家里生活的重担又压在他身上,眼睁睁地看着家里的财产和土地都没了,他心里十分焦急,于是脾气更坏了,酒也喝得更凶了,终于得了严重的肺病。此后几经波折,病情时缓时急。

父亲长期患病,使得家里越来越穷。身为长子,鲁迅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营救祖父和为父亲治病,都需要钱。山穷水尽的他只好每天都去当铺,把衣服或首饰送上当铺的柜台,在诬蔑声中接过一点可怜的钱,然后再到药房里,站在和自己一样高的柜台前,给久病的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鲁迅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第二天,鲁迅早早地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那书桌是鲁迅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从此那上面的“早”字就成了鞭策鲁迅的记号。而老师得知鲁迅迟到的原因时,深深地自责起来。从此,他就更喜爱鲁迅,而且经常帮助他。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为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鲁迅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直至晚年,鲁迅还清楚地记得这件事,并且在一次闲谈中告诉自己的亲人。这生动地表现了鲁迅自幼严格要求自己和认真学习的精神。

鲁迅的课本上全都是红圈圈,就是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认为写得好的。这是由于鲁迅思维敏捷,学习勤奋,读书多的缘故。

在鲁迅15岁那年,父亲周伯宜留下妻子和4个孩子,撒手归天,周家开始急剧陷入贫困。虽然如此,但是母亲坚持让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给鲁迅留下深刻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进。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人生当自强

    人生当自强

    本书是五年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当自强》的第二辑。由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征集优秀中职毕业生的事迹,组织评选出“职教之星”,并将每位获得“职教之星”称号毕业生的创业与奋斗故事编写成案例。本书就是“职教之星”毕业生创业案例的汇编。
  • 开膛手杰克

    开膛手杰克

    近期发现的这本回忆录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一位自称是开膛手杰克的人书写的。他就是James Willoughby Carnac,这本手记是他过世前不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总结。其中,1888年的 一些记述正是对后世称为“开膛手杰克”事件的描述。给1888年在白教堂地区最臭名昭著的杀人事件提供了一条全新线索。跟以往那些摘自报纸或其他出版物的描述不同,这本书对那个时代白教堂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实际情形完全吻合。这足以证明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开膛手杰克,同时为这个悬案画上了句号。读完这本书,大部分读者都会相信他就是开膛手杰克本人。如果你认为它是本小说,也是离那个事件时间最接近的一个猜想。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热门推荐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笑话中的销售学

    笑话中的销售学

    销售的世界并非神秘莫测,销售的学问也不晦涩难懂,本书将销售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小笑话结合在一起,让销售学褪去枯燥的外衣,使其以自然生动、平易近人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销售学,并轻松掌握更多的销售学知识。
  • 旷世武帝

    旷世武帝

    得武尊传承,习得上古神诀;手持泣血之枪,屠尽无尽强敌;修弑神武决,练就弑神灵力。身负鸿蒙武魂,展开气场可灭神魔!手持泣血之枪,身穿赤龙铠,神威可镇天地!武道至尊,舍我其谁?
  • 祭情

    祭情

    伤心,伤情,人心不古,识人不清,怪得了谁?爱,恨,一念之间,天人之隔。
  • 容止

    容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居家生活的500个魅力科学

    居家生活的500个魅力科学

    健康的生机饮食几乎是现代追求健康饮食的人最后唯一选择,而这种健康饮食如何落实在我们的三餐中,却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健康的理念中,我们常听到“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的口诀,事实上这是很重要的饮食原则。依照人体的生理时钟,早上时间身体的重点在排泄,下午时间重点在补充营养,晚上时间重点在分配营养及修补一天的损耗,所以一日三餐在餐饮的设计上,极其重要。
  • 创界

    创界

    倒霉的穿越,成了老鼠,悲催的主角要逆天,不甘的心脏在跳动!吃化形草,化身为人,入玄门,却被卷入天地纷争!一腔热血,为亲,为友,为信念,浴血厮杀,征战天下,可却不断陷入泥沼当中,难以自拔!仙人、佛陀,难道真的就至高无上,一心为民?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 天剑问情之2015

    天剑问情之2015

    一个跨越了2000年的爱情,一个挣脱了命运从弱者学会坚强的少年,一段护墓之旅,从一个活了2000年的少年的身上开启,是什么让他能够长身不老,又是什么让他为了一个信念从一个被长者都认为是弱者的人,成为了救世之主。2015,空前决战,人类和命运的最后争雄,是上古神明,和人类开的一个玩笑,还是人类终究要面临痛苦的选择。2015,一段护墓之旅开启最后之战,是他战胜了神与命运,还是神明投回了人们。终极之战,随即开启,天剑,开启人类,神明和命运的三军问鼎。
  • 侦查讯问实训教程

    侦查讯问实训教程

    侦查讯问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正面审问,以获取真实供述或辩解的一项侦查措施。侦查讯问作为侦查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进而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