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6000000048

第48章 举行隆重葬礼送英魂

1936年初,在严寒的气候中,鲁迅的病情加重,肩膀和两肋开始疼痛,气喘,发烧。

虽然宋庆龄和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等人劝鲁迅出国疗养,但他却认为:“自己这时还有一支笔可用,不能洁身远去。”他“或者知道病入膏肓,无法挽救,索性在有限的光阴,加紧工作,因而对工作和病体,都采取战斗式的罢”。许广平这样描绘,鲁迅“用小跑步走完他的毕生”。

6月以后,病情更令人担忧。鲁迅在自己的日记中追述说,自5日以后,“日渐委顿,终至艰于坐起遂不复记”。连一向坚持的日记都不能记了。来访的客人不能一一会见,只得由夫人许广平做耐心解释和转达意见。

对于一再恶化的病情,鲁迅心里还是有数的。他在利用已经不多的时间加紧工作的同时,对身后之事,也作了一些考虑。在病中,鲁迅写下了随笔《死》一文,刊于1936年《中流》杂志第二期。

在文中,鲁迅写道:

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

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鲁迅还为自己拟了7条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悼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以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要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1936年10月17日,鲁迅病情急剧加重。到18日清晨6时30分左右,他自觉情况危急,强行支撑坐起,给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写了一封短信,通知他“不能践10点钟的约”,并要他速请医生。

内山完造和须藤医生匆忙赶来为其注射服药。但鲁迅的病情仍未有好转,除气喘咳嗽加剧外,双足冰冷,两手指甲发紫。

午后,须藤又请福民医院的淞井博士和石井医院的石井医生前来会诊,并请护士田岛专门护理。

几位医生会诊后,决定在注射强心针的同时,每隔30分钟给鲁迅吸入酸素,以帮助他呼吸。医生认为,如治疗后两日内病情不恶化,即可度过危险期。

18日整个一天,虽然有医生全力抢救,但鲁迅的病情不断加剧。他躺在床上,喘息不止,呼吸困难,几乎不能说话。

上午当天的报纸来后,鲁迅仍挣扎着戴上眼镜,将报上的《译文》广告细细浏览一遍才放下,此后就一直处于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的状态。

10月19日晨5时许,鲁迅的病情突然恶化,气喘加剧,呼吸急促,经注射强心剂后,仍然无效。

5时25分,鲁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不一会儿,两个日本女护士走来,其中一人伸开双手隔着棉被,用力振动鲁迅的胸膛,左右摇动,上下振动,想通过振动的方法使其心脏重新跳动。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了。

10月19日凌晨鲁迅逝世后,在他居住的二楼卧室设置了临时灵堂。鲁迅身上盖着一床粉红色的棉丝被,脸上蒙着一块洁白的纱巾。

离鲁迅床头靠窗的是一张半旧书桌,上面杂乱地堆放着书籍、手稿,两支毛笔挺然地立在笔筒内,旁边是一只有盖的瓷茶盅。

桌子横头放着鲁迅常坐的藤躺椅,床头床脚各有一架小书柜,墙上挂着一些木刻和油画。

许广平首先将鲁迅逝世的消息通知了胡风,紧接着冯雪峰、宋庆龄也先后赶来吊唁。

冯雪峰经与许广平、周建人、宋庆龄等人商量后,作出两项决定:

第一,由内山完造联系万国殡仪馆承办出殡事宜;

第二,立即成立治丧委员会,并拟出9人名单: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毛泽东、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萧三。

这个名单见报时,除上海一家外国人办的《上海日日新闻》日文、中文版全文照登外,其他各家报纸都删去了毛泽东的名字。

这时,匆匆赶来一位名叫奥田杏花的日本雕塑家,他走近鲁迅床前,伏身打开箱子,从瓶子里挖出黄色黏厚的凡士林油涂在鲁迅的面颊上,再用调好的白色石膏糊,用手指和刮刀一层层搽匀,间或薄敷细纱布,直至呈现平整的半圆形状。

等待了半个小时,奥田托着面具边缘慢慢向上托起,面具上同时粘脱了10多根鲁迅的眉毛和胡子,鲁迅的面模做成了。当时又将面模翻注一具,交由鲁迅亲人留作纪念。

上面带有鲁迅的7根胡子,它不仅是鲁迅身体上的遗物,更重要的是保留了鲁迅的DNA。这就是目前陈列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鲁迅面模。

8时以后,前来吊唁的人渐渐多起来,鲁迅的朋友、学生纷纷赶来。

他们当中有沈钧儒、夏丏尊、巴金、赵家壁、孟十还、柯灵等人。他们默默地走上二楼的卧室,瞻仰鲁迅遗容。

萧军径直扑到鲁迅床前,跪倒在地,号啕大哭。同来的还有女作家萧红。

一直守在父亲灵前的周海婴,在多年以后回忆起这一场景时,无限感慨地说:

这位重友谊的关东大汉,前不几天还和父亲一起谈笑盘桓,为父亲消愁解闷呢!而今天只有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父亲的感情了。我不记得这种情景持续了多久,也记不得是谁扶他起来,劝住他的哭泣的。但这最后诀别的一幕,从此在我脑海中凝结,虽然时光像流水一般逝去,始终难以忘怀。

14时,得到消息的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派欧阳予倩、程步高、姚萃农等人,来到鲁迅寓所拍下鲁迅遗体、卧室的镜头。15时,在内山完造的安排下,万国殡仪馆来车运走鲁迅的遗体。

鲁迅逝世的噩耗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各界人士的唁函、唁电如雪片飞来。为了悼念这位中国文化革命主将、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连续发出3份电报,一份发给许广平,一份发给国民党政府,还有一份为《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

电报对鲁迅的逝世表示了哀悼:

本党与苏维埃政府及全苏区人民,尤为我中华民族失去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共产主义苏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而同声哀悼。

同时,对鲁迅给予了高度评价:

做了中华民族一切忠实儿女的模范,做了一个为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文人模范,他唤起了无数的人们走上革命的大道,他扶助着青年们,使他们像他一样的革命战士,他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立下了超人一等的功绩。

中共中央还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给鲁迅以国葬的待遇,并付国史馆列传,废止一切禁止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

根据各界群众的意愿和鲁迅家属的意见,治丧委员会决定,10月20日、21日两天和22日上午,为各界人士吊唁、瞻仰鲁迅遗容时间;22日下午出殡,安葬于万国公墓。

10月19日下午,鲁迅遗体安放在殡仪馆大厅二楼。当晚,胡风、黄源、雨田、萧军4人留在遗体前守灵。

第二天一早,鲁迅遗体经殡仪馆工作人员稍加化妆后,移至楼下大厅。

9时,各界瞻仰遗容和吊唁开始。灵堂四壁悬挂着各界人士所赠挽联、挽词,门首缀以鲜花和布额,上书“失我良师”4个大字。

鲁迅遗体身着咖啡色绸袍,覆深色锦被,两颊瘦削,神采如生。遗体后为灵桌,上供鲁迅8寸遗像一幅,四周有各界人士送的鲜花、瓶花及花圈,室内窗户均悬绒帘,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

前来吊唁的人群络绎不断,宋庆龄、何香凝、苏联驻华大使以及上海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均亲来吊唁。

来得最多是青年学生,他们大多读过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充满敬仰之情,闻讯鲁迅逝世后,结队前来瞻仰这位青年学生的导师。

殡仪馆职员为鲁迅更衣,内穿白绸礼衫裤,白袜黑鞋,外加薄棉咖啡色袄裤及长袍,外面加以同色棉衾,上覆绯色彩绣锦被。然后由许广平、周海婴扶首,周建人及女儿扶足,安置于棺内。棺为红色楠木,西式制作,四周有铜环,上加内盖,半系玻璃,露出头部,供人瞻仰。

10月22日13时50分,在胶州路上的万国殡仪馆,民众自发地为鲁迅举行了“启灵”仪式。鲁迅的亲友及治丧委员会成员宋庆龄、蔡元培、内山完造、沈钧儒等30余人,肃立棺前,默哀、行三鞠躬礼。

就在盖棺前5分钟,著名画家司徒乔为鲁迅作了最后一幅速写像。然后由殡仪馆职员将棺盖封严,全体绕棺一周。接着,由黄源、姚克、孟十还、萧军、欧阳山、聂绀弩、胡风、周文、吴朗西、巴金、靳以、黎烈文、张天翼、曹天白等人扶柩出礼堂,移至灵车内,执绋者随车而行,聚至大门外整队。

14时30分,送殡队伍出发。原拟定的路线是要经过上海的繁华区,但由于租界当局和国民党上海当局的反对,只好改为较冷僻的路线行进。其路线为胶州路、极司菲尔路、地丰路、大西路到虹桥路。

走在送殡队伍最前面的是作家蒋牧良、欧阳山,他们执掌着由张天翼手书的横额“鲁迅先生殡仪”。

在送葬的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鲁迅的遗像,它是由画家司徒乔画在一块大白布上,其形象刚毅、坚定,栩栩如生。

随后是鲁迅的两位侄女恭扶的鲁迅遗照,再后面是灵车。许广平、周海婴、周建人、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等人分乘四辆汽车跟随其后。女作家草明、萧红陪伴着悲伤至极的许广平。

租界当局和国民党上海市政府迫于鲁迅在民众中的崇高威望和舆论压力,不敢公开禁止,就派出大批的巡捕和警察对送殡队伍进行监视。

但是,送殡队伍所到之处,无数的市民伫立街头,悄然默哀。更有数不清的工人、学生,甚至小学生,加入到送葬队伍之中,使队伍出发时的6000余人很快扩大至几万人。

一路上不断有人散发纪念鲁迅的传单,高呼继承鲁迅的遗志、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

16时30分,送葬队伍抵达万国公墓,在礼堂前举行了追悼会。蔡元培主持礼仪,沈钧儒致悼词,介绍鲁迅生平及成就。

宋庆龄、内山完造、胡愈之等发表演讲,批评国民党政府迫害鲁迅。

最后由萧军代表“治丧办事处”同人和鲁迅晚年比较关心的《译文》等4个杂志同人作了简短的致辞。

在三鞠躬、默哀、挽歌声中,救国会的王造时、李公朴等人将一面由沈钧儒亲笔手书的白底黑字“民族魂”旗帜覆盖在棺木上,移置东首墓地,徐徐安置穴中,盖上石板并填土。明星电影公司专门派人跟踪拍摄了镜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临别,冯雪峰紧紧握住许广平的手安慰道:“将来等革命胜利后,我们一定为周先生举行隆重的国葬。”

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隆重的仪式,将鲁迅的灵柩从万国公墓迁葬上海虹口公园。

在挺拔肃穆的白玉兰掩映下,鲁迅的坐像巍然屹立,毛泽东亲笔题写“鲁迅先生之墓”6个大字。

鲁迅光辉的一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崇高评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给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遗产。他这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前途,而从未考虑过个人的得失。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同类推荐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那一世的风情

    那一世的风情

    本书记述了沈从文、叶浅予、罗家伦、邵洵美四位民国才子的爱情故事和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菜鸟道士

    菜鸟道士

    他,一个自认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风流道士,除魔卫道,他,对于自己作了一个座右铭来告诫自己“见妞就泡,顺带除魔卫道。。。。妖孽,休得害人,还不乖乖让我收了你,咦?我靠!。。。道具没带,。。。鬼大哥饶命啊。。。。。啊!!!!!看林逸风如何闯幽冥,入魔都,驰骋修真界,杀尽六界妖邪,纵横六大界面。成就界面之神。。。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契约玩偶:婚后谈谈爱

    契约玩偶:婚后谈谈爱

    什么?为了报复,他竟然不惜花三百万,让她做他三个月的玩偶,无情冷酷的折磨戏弄她。幸好,三个月不是很长。可是,为什么契约之期到了之后,他竟要用三百万买她的一生呢?不,她不要!
  • 大明画师

    大明画师

    来自21世纪的天才画家,穿越到明朝正统年间,本想继续自己泡妞赚钱两不误的绘画事业,却阴差阳错被锦衣卫招入麾下,成为一名专门窥探别人隐私的密探,既然成为天子亲军的锦衣卫,那就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吧,于是卢琦画笔一挥,一幅幅绝世画作惊艳亮相,大明从此与众不同:正统皇帝因为卢琦的画,患上流鼻血的毛病。英国公张辅因为卢琦的画,成为明朝一流的美容专家。大太监王振因为卢琦的画,后悔自己自绝男根。永清公主因为卢琦的画,宽衣解带自荐枕席。蒙古首领因为卢琦的画,从此退守漠北,永不犯明。郕王朱祁钰因为卢琦的画,获得大明顶级宅男的封号。于谦于少保因为卢琦的画,无论如何也要找到郭德纲。
  •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开阔眼界的历史故事

    开阔眼界的历史故事

    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文明,中华大地从荒芜走向繁华,从野蛮走向文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凝结成一个个智慧与愚昧、生与死、盛与衰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向你诉说吧。
  • 天机道法

    天机道法

    一个高中生,一场死亡游戏,卷入了千年不可解的孽缘,是偶然?还是必然?当发现祖上留存下来的道书、异界大陆的规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千奇百怪的各种奇异生物,他拿什么来改写自己的命运?上古魔帝、异界龙族、还有远古时期的各种凶魔神瑞之兽,洪荒时代的各种上古传说,一一再现于天地间,刹时天下风起云涌。当他发现,他身边的人全都不是人的时候,世界上到底仅存多少人类?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你挑灯回看

    你挑灯回看

    她原是京城默默无闻的商女,却因为寻找痴傻的妹妹与宫中权贵扯上了关系命运的丝绸被人用剪刀咔嚓剪断,一切都变得身不由己走一步算一步,她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利用成了家常便饭无悔的挡下所以血雨腥风,回首望见妹妹的笑,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安稳的日子没多久,爱与恨如海波般,慢慢荡漾开来是那双眼睛,是那双微微上翘的狐狸眼,让她乱了方寸记忆的的书本从又被翻起,儿时的诺言历历在目,从天堂跌至地狱……错了,都是错的,从一开始我们就步步皆错,谈何我赢或你赢?从遇见你那一秒,我就错了——————————————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 农民街

    农民街

    《农民街》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以盘老三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没有辜负时代使命、时代期望。他们负重前行,扼住命运的喉管,克服自身的局限,果敢地走出大山,在潇湘市创建农民街。创业的过程即是人性交锋的过程,再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业蜕变、农村改革、农民创业的曲折历程。作者以生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小说主人公们栖息的家园——阳明山的美丽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