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8400000011

第11章 新上海人

要探讨新上海人,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新上海人”?按照我们讨论的范围,“新上海人”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的上海人。在新上海人中,既包括原来的上海市民,也包括移民进来的上海人;既包括年纪较大的、观念相对保守的上海人,也包括以“小资”或“新人类”自居的、观念比较前卫的年轻上海人。

1.新一代上海人的生活观念

“生活观念”也就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各种感觉、经验和理想的总和。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社会上;二是事业观念,即如何发展并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生活品格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我们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的生活观念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1)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

人们常说:“吃饭就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只是为了吃饭。”这里说的“吃饭”也就是一个很现实的生存问题。生存是生活中的最基础部分,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在计划经济的生活时代中,虽然每个人都有“大锅饭”可吃,但那一切都是按计划规定好的,并且这样的生存方式很容易造成思维和行为上的懒惰。改革开放以来,“旱涝保收”的“单位人”变成了充满风险的“社会人”。于是,生存意识的重要性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凸现出来了。上海人向来以“精明”、“头脑活络”著称,尽管这些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压制,但并未就此消失。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新上海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普遍自觉地确立起新的生存观念。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是:获得一个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岗位,自己生活得比较舒适,也能为家里做一定的贡献。虽然这种生存观念缺乏叱咤风云的激情和高度,却有着传统家庭的温馨和现实感。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目标意识。我们这里说的“目标意识”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个人如何定位自己的生存位置和制定自己的生存战略。首先,新上海人都有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他们会认真地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态势,分析蕴藏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分析自己的天赋、条件和能力,从而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应的生存规划。其次,新上海人中的成年人总是苦心孤诣地为子女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定位。他们废寝忘食地了解各种社会上各种必要的信息,孜孜不倦地研究子女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让子女接受各种教育,千方百计地启动各种关系,为实现自己给子女所确定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而奋斗。再次,新上海人也把这种清醒的目标意识贯彻到对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存战略的思考上去。在他们看来,没有清醒而明确的目标意识,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在生存活动中陷于失败。由于这种定位意识特别强烈,不少新上海人成了市场经济的成功的弄潮儿。

二是危机意识。我们这里说的“危机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人生既是充满机遇的,也是充满危机的。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尤其是在变动不居的市场生活的背景中,各种意外的事情,如资金流失、工作变动、下岗待业、企业破产、蒙受欺诈、家庭婚变、意外伤害、出国谋生等都可能发生。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危机意识都比较强。一方面,他们普遍地对生活中可能不期而至的苦难有心理上的准备,因而未雨绸缪,或者在银行里存下一定数量的钱,以供不时之需;或者量力而行,购买相应的保险,在紧要关头可以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当意外的变故,如突然下岗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他们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既来之,则安之”,竭力调动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源,寻找适合于自己实际情况的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工作岗位。

三是新经济意识。我们这里说的“新经济意识”也就是指新上海人的“理财意识”。新上海人普遍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模式中,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但如果缺乏财商,缺乏经济意识是不行的。在经济上,新上海人对理财是十分精明的。他们总是“横算竖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口上去。首先,他们千方百计地把家里积累下来的有限的钱盘活。其次,他们善于把亲戚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作为一件资源加以开发。这样做难免被人指责为实用主义,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似乎也无可厚非。再次,他们努力把自己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比如,为了自己居住而去买房当然是一种消费行为,但不少新上海人也竭力把这种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所以,他们在下决心买房前,会深入地分析以下种种因素,如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该房子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该地段的房子升值的可能性等等。最后,最能见出他们理财方面的精明的是对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他们几乎无例外地把子女理解为“优质潜力股”,希望通过高投入得到今后的高回报。以上三种意识是上海人在严酷的市场经济中认真琢磨出来的,是打着他们生命和鲜血印章的宝贵的生存经验。

(2)新上海人的事业观念

新上海人不但努力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而且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发展观念,即积极地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与过去在计划经济生活中一筹莫展、“精明而不高明”的旧上海人不同,很多新上海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要能力和条件许可,他们就不会停留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状态中,而是努力推进自己的事业,“把蛋糕做大”。新上海人的事业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机遇意识。对于老上海人来说,机遇之窗永远是封闭着的,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而对于新上海人来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常常会提供许多意想不到的机遇。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城市发展中找机遇。比如,有个成年的上海人这样盘算:上海的发展目标就是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今后涉外旅游必定会大发展,从而会需要数量可观的涉外导游。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决定让女儿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所以要求她学好英文、法文、日文、历史、地理和文化,并为她寻找相应的进修学校。其次,在公共关系中找机遇。新上海人在交往中不喜欢“平时不烧香,临来抱佛脚”,而喜欢“平时下点毛毛雨”。他们常常通过业主协会、文化沙龙、专业培训班、研究生班、企业家联谊会、周末度假、品茶、喝咖啡、打保龄球等各种管道,扩大关系户,发展新朋友,甚至把公关搞到境外、国外去,以创造机遇,扩大自己的事业。再次,从专业技能中寻找机遇。众所周知,电脑、外语、汽车驾驶乃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基础技能”。不少新上海人认为,“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宁愿自己花钱去学电脑程序设计、外语口译、汽车驾驶等技能性的课程,以便为今后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总之,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特别强烈,他们不为现在而活着,而为将来而活着。

二是学习意识。在市场经济中,新东西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加以学习和了解。许多大学毕业生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他们通常会重新“回炉”或“充电”,重返学校去深造。有些人珍惜已有的那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修,“零存整取”,奋斗了几年,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人干脆“考研”,集中精力深造,毕业后另谋高就;也有些人不惜把数年来的积蓄花掉,到国外名牌大学去进修,然后再“杀”回上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因这种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业余学校、学习班、进修班、研讨班在上海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起来,形成了一道新的文化风景线。

三是变化意识。在计划经济中,人才是单位所有,老上海人就像螺丝钉一样被钉在固定的地方,无法自由地施展聪明才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上海人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不愿意“吊死在一棵树上”,而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发挥作用,随时准备跳槽。如果所在公司效益很差,甚至有破产的可能,他们绝不会心甘情愿地充当“泰坦尼克号上的乐师”;如果所在公司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施展才华,他们干脆扔下一句“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另谋高就去了;如果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客户关系,也不会满足于永远做“小三子”的生活方式,而是想方设法,自己办公司,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出来。一般说来,跳槽已成为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年轻人尤其如此。

总之,新上海人已经告别了老上海人那种“求稳怕乱”、“随大流”、“出头椽子先烂”、“小心谨慎”等保守心态,只要认准机遇,就会大胆地去实践。新上海人有顽强的进取意识和敢闯、敢创造的发展观念,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着自己梦想和抱负的实现。

(3)新上海人的生活品格观念

什么是“生活品格观念”?这里说的“生活品格”并不是指贫富的等级,而是指一种高质量的、内涵丰富的生活理念。新上海人的生活品格观念主要蕴含着以下几种意识:

首先潮流意识。如果说巴黎是法国的时尚之都,那么上海就是中国内地的时尚之都。不用说,潮流是时尚是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品位离开时尚,就像鱼离开水一样。在新上海人的心目中,淮海路永远是上海的“时尚之街”。在淮海路上,无论是大型超市的装饰,还是现代橱窗的布置;无论是最新时装的展示,还是名牌商品的罗列,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大都市。新上海人学东西很快,也追踪得快。其次,新上海人的时尚意识还通过装帧漂亮的杂志、电视和电台的节目、别出心裁的广告和使人耳目一新的服装秀散布开来,许多广告语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还有,青少年成了时尚追求的先锋。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甚至还不能独立生活,但已一身名牌。新上海人对时尚的追求似乎有着一股永不消逝的动力,这种动力使上海的变化日新月异。

其次包容意识。这里所说的“包容意识”指的是生活理念上的包容与大度。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城市,即使是老上海人,也一直以“眼界宽”、“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自诩,但他们比较熟悉的是旧上海的生活方式,而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上海人则在胸怀和意识上显得更为包大和包容。他们对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采取理解和容忍的态度,决不在背后“说三道四”,轻易批评自己不了解或不喜欢的生活现象;同时,他们也信奉“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或“没有免费的午餐”,既保持着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兴趣,又不会轻易上当,被人“当冲头斩”。还有,他们对思想文化艺术方面的各种新思潮、新作品、新术语和新人物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也努力去适应。法国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在上海演出时观众爆满的景象就令人感动。在他们的包容意识中还融入了种种幽默感。新上海人见多识广而又思想活跃,所以他们的幽默感总是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使他们的生活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和高雅不俗的品位。

再次享受意识。如果说,老上海人由于住房、工资等各方面的原因而潇洒不起来的话,那么,新上海人则把享受视为有品位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新上海人普遍信奉“努力工作,尽情享受”的生活信条。在工作时,他们既有独当一面的“大将风度”,又能埋头苦干完成各项任务;在休闲时,他们也决不瞻前顾后,拖泥带水,新上海人玩起来也很投入,很认真。他们把公事和私事区分得清清楚楚,既不愿意做“工作狂”和“苦行僧”,也不愿意成为普希金笔下的无所事事的奥涅金。另一方面,他们的享受还表现在对超越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上。在新上海人中,有些企业家、商人特别喜欢和文化人交往,甚至进研究生班再造,目的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破解人生之谜。

(4)新上海人的公共观念

“公共观念”是指新上海人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和参与。新上海人的公共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环保意识。这里说的“环保意识”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一方面,新上海人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他们不但把家里装修得像“五星级宾馆”,而且也越来越关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不但热心地向有关方面提出环保的动议;而且也与一切漠视环保的现象作斗争。有位大学教授,他的双胞胎女儿刚过10岁,搬进一个高级住宅区后,两个女儿发现电梯角落里放着一包无人过问的垃圾,马上写出一张小字报,呼吁全体住户讲究文明,共同保护环境。小小年纪就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新上海人的环保意识还表现在他们对社会公正的维护上。在上海,无论是在马路上,交通工具上,还是在其他场合下,两个人或几拨人吵架,只要一方不讲道理,听众中马上会杀出“第三者”来打抱不平。大众传媒的“老记们”更是打抱不平的行家里手。文汇报曾开设的《道德法庭》专栏、新民晚报开设的《蔷薇花下》及《岂有此理》和《岂有此事》等专栏,实际上都是打抱不平的专栏。这里说的“打抱不平”,并不是旧时的江湖义气,而是主持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新风尚,体现出新上海人对环保意识的更全面的理解。

二是志愿者意识。人们常说上海人是“经济动物”,这种看法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实际上,大多数新上海人对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比如,现在你到上海市区的交通要道上,就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已退休的、戴着臂章的老年志愿者。他们栉风沐雨,自觉地维护着交通秩序,精神感人至深。又如,无论是在APEC会议期间,还是在漫长的申博期间,都有大量青年志愿者主动请战,参与工作。他们高效的工作能力和忘我的奋斗精神赢得了人们的称赞。尤其应该提到的是,从“非典”流行以来,上海各医院和医学院的白衣战士都主动请缨,要求以志愿者的身份到最危险的地方去经受锻炼。把健康和安全留给他人,把危险和劳累留给自己。这里不一定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生死诀别,却有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伟大情怀和志愿者忘我牺牲的崇高境界。

三是政治意识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生活变得越来越开明,新上海人不再有参政议政的顾虑了。此外,由于不少市民有炒股或其他投资行为,所以对国内外的政治发展态势、对国际关系、对上海的政治经济发展计划等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切。首先,上海各主要街道、小区都设有东方书报亭、报栏、宣传栏、老年人活动室等,特别是在报栏前,经常人头攒动。人们一边读报,一边议政,有时忍不住戏称自己是“民间政治局委员”。其次,不少大学教师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之余,努力为市政府做咨询工作。显然,这种参与方式也是知识分子实现自己价值的重要途径。再次,市人大、市政协的代表和委员,无论是在会议期间,还是在休会期间,总是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认真体察民情,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工作,积极地向市政府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出新上海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态度。

上面,我们对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做了一个总体上的考察。完全可以说,新上海人生活观念的变化也是当代中国人生活观念变化的一个缩影。当然,与兄弟城市比较,新上海人的思想还相对保守,手笔也不够大。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新上海人身上还残留着一些陋习,如对外地人的歧视、崇洋颂洋的心态等,所以,新上海人需要在新生活的激流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2.开放——上海的城市精神体现

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化传统由来已久,早在清末就形成了以移民城市为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它以开放的门户和博大的胸怀,包容了来自国内各省和世界各地的人们,使这个大都市充满了欲望,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冒险的机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与各种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们打交道,形成了开放性、包容性较强的心态和多元的价值观。

有关机构提供的数据表明,除了由国家政府出面引进地在上海工作的国外专家外,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已有约10万外国人在上海工作过。最近3年来,外国人在上海就业的人数以10%的速度增长,如今的上海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文化大都会,一个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的平台。在上海进入文化设施建设新天地的同时,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格局呈现在世界面前。上海的城市文化魅力,不仅在于短短数年间,以超常的速度打造了一批世界级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还在于以此为通道,构建了一人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的起跳平台,从而使这座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文化大都会。

上海作为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海纳百川本是“海派文化”的鲜明特征所在。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上海人并不满足于复兴传统的“海派文化”,他们以更加开放的气度、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开阔的视野赋予其时代的新内涵。于是,我们看到,在上海进入文化设施建设新天地的同时,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格局呈现在世界面前。

仅仅经过10年的历练,上海电视节、上海电影节、上海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音乐节、上海服装节、上海魔术节等等众多文化交流活动,规模从小到大,水准从低到高,以令人炫目的速度突破地域的局限,大步流星地登上国际文化舞台,影响所及,远播世界各地。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世界9个A级国际电影节之一,而上海国际服装节则成了国际服装大师的盛会。

今日的上海不仅“节”多,而且成为世界顶级艺术家竞相亮相的大舞台。从大型景观歌剧《阿伊达》的盛况空前,到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热闹非凡,越来越多脍炙人口的世界艺术精品,令上海人目不暇接。甚至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刚刚离开,另一个顶级魔术大师布雷·丹尼斯又接踵而来。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国际一流文化艺术大师的身影,川流不息地出现在上海的现代化舞台上,不仅使上海人不出国门便能欣赏到世界艺术珍品,更使大师的零距离接触中,真切地感受到上海作为现代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风采神韵。

与此同时,上海的国际性会展方兴未艾,每年超过300项之多,已经达到世界通用的作为一个国际性中心城市的量化标准。而遍布全市的高水准、高规格的学术文化讲座的日益红火,更为上海人走向当代科学、文化的前沿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近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沪访问演讲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峰,当青年学子、普通市民与科学大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时,这份幸运令周边城市的人们羡慕不已。

当然,上海人在为中西方文化搭建交汇平台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做好自己的文化事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一直与经济建设同步保持着持续繁荣的局面。得益于文化产业机制的有力推动,上海的文艺创作高潮不断,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可谓好戏连台,好书频出。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更是涉及文学艺术、影视出版等诸多领域。仅“九五”期间,上海就与70多个国家展开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外国文化组织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系。

上海要建设国际大都市,上海人应该怎么做?最近上海各界都在热烈讨论如何塑造“上海城市精神”和“新上海人”,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一个城市的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有合适的客观条件,也要有时间的积淀。就上海而言,如果说曾经存在一种足以代表上海这个城市特色的精神的话,我想最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兼收并蓄,一是开放创新。”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上海的传统,本质上是整合国内外的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金融流、文艺流、时尚流等。它曾极大地激发起上海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领先做出许多令世人瞩目的原创的东西。“开明”应成为上海的城市精神。开明扬弃了“精明”与“高明”的人为对立,而融两者为一。开明,立志高远,气度不凡,对一切新创的东西特别敏感;是厚德载物,对不同的想法和工作都能宽容待之,仔细领会,鼓励不同意见,支持新人新作,奖掖成功,宽容失败。开明,是开放的视界,平等对待一切“外人”,催生上海特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开明,也是人与人日常相处的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中永远有他人的存在,遵纪守法,以礼相见,克服嫉妒、阴损和无理争吵斤斤计较的陋习。上海应成为一个“有理说得清”的地方;爱心和同情心得到赞美;责任心和诚信成为“上海人”内化的自爱守则。

复旦大学教授俞吾金认为,上海城市精神应包括至少四个要素:一是整洁,二是便利,三是宽容,四是优雅。

另一位上海籍的著名学者许纪霖则从批评的角度,对比了上海人和香港人。他认为,表面上看上海人很精明,一点儿不肯吃亏,连一个小小的座位、一声微不足道的Sorry,都不肯轻易放过。但正如朱镕基当上海市长时批评的,上海人精明而不高明。比较起来,香港人就高明得多,该争的就争,该让的就让。上海人文化而不文明,香港人文明而不文化。香港和上海真是一根藤上结的瓜,一对有过殖民地经历的难兄难弟。在如今的世界上,它们都算得上国际大都市了,又在暗暗较劲,看谁更“国际”。但香港人和上海人的精神骨髓里都有着一股与“国际”格格不入的小家子气、封闭的山民心理。这种逆耳忠言,可以作为对上海人的警醒。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上海的城市精神需要包容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看得见的将来。居于江海交汇之处的上海不但是兼容并蓄的,而且特别在意吸收优秀文明成果。善于融会,自然想法也多,从这一点看,上海的一个特点就是“想得到”。想到了,才有机会,想到了,突破创新才有方向。

想得到还必须做得到,所想的才能变成现实,精神才能有所附着。上海人素以踏实肯干而且巧干出名,只要看看历年来上海获得多少创纪录的突破就可以明白。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想得到和做得到之间,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说得到。

今天世界对上海人的一个评价就是“说得到,做得到”,并为此将世博会的机会给了上海。敢说敢做,能说能做,实说实做,说到做到,确实已经成为上海和上海人的品牌。

正如著名作家余秋雨对上海和上海人提出的忠告那样:“上海人一定要从小市民变成大市民,要把被小市民作小的上海重新变成大上海,大上海有两个概念,一是高等级地向国际开放,二是高等级地向国内开放……什么叫大城市?就是谁也不把小市民放在眼里的城市,那就叫做大城市,上海面对的就是如何从那些斤斤计较、不讲文化等级的小市民的汪洋大海里面摆脱出来,面对真正的国际、面对真正的全国,面对一切来到上海的优秀人才,这个时候上海就成为大上海了。”

为了尽快提高上海市民的素质,改变上海人才结构,向国际大都市靠拢,上海已经开始实施人才战略,改革户籍制度,面向国内外引进高素质人才。

从20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上海再次向全中国和世界敞开大门,形成了新移民潮。外地人大批进人,和当地的上海人摩肩接踵,在碰撞与和谐中上演一幕幕新的戏剧。来自外地的“新上海人”与当地上海人一起,缔造新上海传奇,而当地老上海人也在文化的冲击下,急速提升竞争力,摒弃陋习,更新观念,更新生活,脱胎换骨,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新上海人”。

据2002年9月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上海常住人口1640万,外来流动人口380万,城市人口数排名世界第五。另据有的学者保守估测,非持有上海常住户口的“新上海人”(含内地各省市和境外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占上海人口的两成。他们之中包括不同领域的人物,像夏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申花足球队前锋曲圣卿、男高音歌唱家廖昌永,还有从温州来上海投资教育的名人殷树德,上海的各路模特儿中多是外省人,到上海当保姆的外乡女子也是“新上海人”。令人关注的是,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2001年选出的中国内地十大富豪中,其中8人先后成了“新上海人”,他们集团的总部都搬到了上海,他们是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中信泰富的荣智健、万向集团的鲁冠球、金花企业的吴一坚、新疆广汇的孙广信、海王集团的张思民等。

据上海市人事局统计,截至2001年年底,上海人才总量达119万,比1994年增长了69%,但纽约市常住外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上海的42倍,香港这一比例达7%,上海连续几年只是0.4%,巴黎每10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是上海的8倍。在过去20年中,上海留学人员回归率是两成,而美国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的1/22,却已集聚世界上1/2的研究生、1/3的本科生,1/4的科技人才。这些数字反映了上海与“国际人才高地”这一目标的差距。

2002年7月始,上海市政府发出文件,所有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必须通过普通话(中国国语、华语)测试,成绩需达到二级乙等(80分)以上,不合格者一律不予录用。这一普通话推广政策,近期将延伸到多个公务部门。普通话正在成为上海社会生活的第一语言。10年前,在上海商店,你用普通话问价钱往往会遭到售货小姐爱理不理,甚至白眼。当年,不会说上海话,永远是一个在上海的外地人心中的痛,在生活方面受到不同待遇,外地人再出众,也只是一个外地人。如今在上海的每个角落,你不必为不会讲上海话而心虚。从语言上也能够反映出上海正在竭力淡化地域的局限性,向着国际化迈进。

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上海人是继续以讲上海话为荣,还是应逐渐淡化上海话,向普通话和外语靠拢?这已经成为上海人的一个“大众话题”。长期以来,上海人对外地人的语言歧视,一直被认为是上海人傲慢排外和自我封闭的标志。如今,不仅外省人要大批地涌进来,外国人也要大批进来,再继续搞语言歧视就必然行不通,而且与国际惯例背道而驰。看来上海人的传统观念必须改变,上海人不仅要学好外语,也要学好普通话,以便匀各种背景的人沟通,促进文化融合,促进宽容、和谐、多元、多彩的“新上海文化精神”的形成,为上海的社会进步、经济腾飞提供丰厚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上海的繁荣和进步,离不开每一个上海人的努力,无论是“新上海人”,还是“老上海人”,都是上海的主人,都是一家人。因此,只有相互理解,宽容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形成同舟共济的合力,这是上海的希望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上海的前途和命运,每个上海人都责无旁贷!

3.上海人的“洋气”——永远的30年代,永远的风花雪月

也许是近代以来欧风美雨洗礼的结果,上海人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习惯向国外看齐,接受外国的新事物、新时尚较快,喜欢追新求变,引领潮流,而且这种过程很自然、很理性,没有文化心理障碍和习俗障碍,也不会出现非理性的疯狂现象。

上海人的“洋气”是一百多年来文化熏陶的结果,是骨子里内在的,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不是装出来“作秀”的,因此,看起来很平静自然,无处不在,实际上是“内功深厚”的表现。这种“洋气”,已经内化为上海人的一种文化心态。

在谈到上海人的西化和洋化时,不能不谈到上海人由来已久的“出国热”和“涉外婚姻热”两种现象。

上海作为开放的国际性移民城市的历史、租界制度和华洋杂居的经历,使上海人建立了有异于其他地方人的对外来文化宽容接受的态度。上海在历史上就是以著名的出洋口岸和华侨基地而闻名的。1986年,据上海市侨情调查,全市共有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外籍华人等亲属38万人,他们在海外的亲属达3千万人,分布在119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如果说上海在城市的改革开放上一度迟钝缓慢,那么作为上海人的自发选择,上海的“出国潮”却始终领导着潮流。

上海人所去的国家,除欧、美、日、澳等,还包括南美、非洲、大洋洲那些陌生的国度:汤加、文莱、苏利兹、委内瑞拉、尼加拉瓜、马达加斯加等。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首新民谣说:“广东人什么钱都敢赚,北京人什么话都敢说,东北人什么事都敢干,上海人什么国都敢出。”

上海人的涉外婚姻热度一直不减。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大陆公民与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联姻共几万起。在上海,1977——1979年共446对,涉及的国家地区由1986年的14个上升为1990年的38个。对此,上海的报纸没有北京那样躲躲闪闪的暧昧态度,甚至不无自豪地宣称“上海的女婿遍天下”,遍及世界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十几年后的今天,上海人出国、外国人定居上海和上海人与外国人通婚的现象更为普遍,特别是许多外国人的到来,更进一步拓宽了上海人的国际视野,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如今,在申城与“老外”共事,在学校聆听外籍教师讲课,去餐厅享受外国人烹制的美食,到美容院接受外国高级技师的美容美发,上酒吧欣赏外国演员的舞蹈……早已不是新鲜事。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外籍职工一般都是外资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这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现在享受“洋打工”服务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老上海的咖啡馆,最能勾起上海人的怀旧情绪,让他们重温老上海的繁华旧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有多少家咖啡馆静静地排列在老上海的街头,如今它们都已成为过眼云烟。但是,仍然有一批执着的老咖啡客还在城市中寻找着他们记忆中的咖啡馆。那时候的南京路上,隔三岔五就有一家咖啡馆,空气中永远有着咖啡的飘香。事实上,咖啡馆是个名副其实的舶来品,最初喝咖啡的,也都是些金发碧眼的洋人,在耳濡目染下,上海人开始与咖啡馆有了不解之缘。

走进咖啡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就像是走进了一片全新的大地。虽然大部分咖啡馆规模不算很大,装修也并不豪华,但那浓郁的异国风情却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确,20世纪30年代的咖啡馆情调幽雅、环境舒适,很多人开始从热热闹闹的茶楼走出来,又不约而同地踏进了安静的咖啡馆大门。满街的咖啡馆却不是满街的行人都能随便进入,当时,咖啡馆是比较高档的场所,进去的人必须注意自己的着装和举止。在老人们的印象中,这些不成文的规矩似乎都是从好莱坞电影中学来的,后来成了习惯,如果不遵守,就会被当年的绅士们暗暗嘲笑了。渐渐地,咖啡馆融人到当年时髦人士和高级职员的生活之中。一杯香浓的咖啡,一首轻柔的音乐,再加上一线暗淡的阳光,似乎成了他们纷繁忙碌的一天最为闲适的片段。

喝咖啡,喝的是情调,喝的是氛围。半个世纪前的咖啡馆,也为当年的一批文人提供了幽静的聚会场所。提到文人喝咖啡,就不得不提到咖啡馆。经历了上百年的岁月风雨,人们似乎还是能够感受到当年左翼作家在这里留下的气息,还能想起些有关他们的故事。当时去咖啡馆的大多还是男士,所以那些坐在咖啡馆中的淑女常常会引来不少目光的注视。女人,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的女人更是平添了一些高贵、几分优雅。

上海人有着喝咖啡的传统。今天,在这个城市里,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头巷尾。同样是在咖啡馆里喝咖啡,老咖啡客们的讲究却很多,说起来也头头是道。老咖啡客们至今仍念念不忘当年泡咖啡馆的日子,DDS、沙利文、吉美都是他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尤其是上海咖啡馆的前身CIK3咖啡馆,在老咖啡客中间是鼎鼎大名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上海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上海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西方的生活方式大行其道,各种风格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最有名的像凯悦中庭、FACE、马可波罗、穹人间、真汉咖啡剧场、CAF&EACLrl E、DKD、蝴蝶、奥维斯、M-BOX、吉邸、顶层画廊、玲珑、汉源等。风格大致分为怀旧、人文、白领、先锋、嬉皮士、雅皮、现代、后现代等,以满足国内外不同品味的人士的需求。

与中国其他的地方相比,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融入了太多的西方气息,和外国人做生意,在外国公司里工作;以西方人的交往方式做生意做事,都使上海人越来越像西方人,使得外国企业把上海人当作在中国最佳的合作伙伴之一。

余秋雨认为,上海文明的另一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相比之下,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人面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他们从来在内心没有鄙视过外国人,因此也不会害怕外国人,或表示超乎常态的恭敬。他们在总体上有点崇洋,但在气质上却不大会媚外。上海作家沙叶新幽默地表达过他的人生态度之一是“崇洋不媚外”,这里可借用过来以概括上海人的心态。

在上海,连老一代人力车夫都会说几句英语,即使他们地位低微,也敢于在“五卅”的风潮中与外国人一争高低。上海的里弄里一直有不少外国侨民住着,上海市民与他们长年做邻居,关系也就调节得十分自然。上海商店的营业员不会把一个外国顾客太当作一回事,他们常常还会估量外国顾客的经济实力,帮他出点购物的主意。

北方不少城市称外国人为“老外”,这个不算尊称也不算鄙称的有趣称谓,似乎挺亲切,实则很生分,至今无法在上海生根。在上海人的口语中,除了小孩,很少把外国人统称为“外国人”,只要知道国籍,一般总会具体地说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这说明,连一般市民,与外国人也有一种心理趋近。

今天,不管是哪一个阶层,上海的子女的第一企盼是出国留学。到日本边读书边打工是已经走投无路了的青年们自己的选择,只要子女还未成年,家长是不做这种选择的,他们希望子女能正正经经到美国留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普遍具有一种国际视野。

其实,即使在没有开放的年代,上海人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隐隐潜伏着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要求,不管当时能不能实现。上海的中学对英语一直比较重视,即使当时几乎没有用,也没有家长提出免修。在“文革”动乱中,好像一切都灭绝了,但有几次外国古典音乐代表团悄悄来临,报纸也没做什么宣传,不知怎么立即会卷起抢购门票的热潮,这么多外国音乐迷原先都躲到哪儿呢?开演的时候,他们衣服整洁,秩序和礼节全部符合国际惯例,很为上海人争脸。

今日上海的年轻一代,西化、“洋化”得更充分,他们全面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用目前最时髦的话说,他们是富有“小资情调”的“新新人类”。他们与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欧风美雨塑造的“小资情调”,有着藕断丝连的精神联系和文化遗传。你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公元2002年某月某日的一个微风习习或者细雨绵绵的夜晚,一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资”,正端坐在上海茂名南路的“1931’S”咖啡馆的某个座位广,沉醉在对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无比眷恋之中。他的面前是一份“1931热朱古力”,他的脸上是缠绵徘侧的惆怅。在黄铜喇叭流淌出的周璇的歌声里,他还会略带伤感地对对面那个女孩说:“这条路,以前是叫做迈尔西爱路的……”

上海“小资”怀20世纪30年代的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爷爷或许在汇丰银行做过事,他的奶奶或许在圣约翰大学上过学,他的外公或许在百乐门夜总会喝过杜松子酒,他的外婆或许在仙乐斯舞厅跳过狐步舞……那些30年代遗留下来的物品——模糊的老照片、发黄的月份牌、昏暗的汽灯、锈迹斑斑的怀表、破旧的老爷唱机,可能真的会不经意地勾起他对往事的追忆。

伦敦旧日出版的《上海》里说:“二三十年代,上海成为传奇都市。环球航行如果没有到过上海便不能算完。她的名字令人想起神秘、冒险和各种放纵。”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写道:“上海,现代中国就在这里诞生。”现在的上海人还会说:“依可晓得哦,那时候日本的有钱人想看好莱坞大片,还得坐飞机来上海看。”而上海女作家蒋丽萍说:“知道咖啡里要加炼乳有什么了不起?早在60年前,上海的老婆婆们都知道皇家咖啡和俄式牛肉里,要放点肉桂叶子一起煮的。”被人戏称为“小资教母”的上海作家陈丹燕说:“当时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化都市,租界里的生活相对自由,如果想看一本在美国新出版的书,在美国出版两个星期以,看就可以在上海书店里买到了,人们在上海可以预订欧美作者签名的书。”这一点,恐怕我们今天也未必能够做得到。

黄浦江对岸的浦东新区最能体现新上海的西化风情和洋味,这里号称“中国的华尔街”、“中国的曼哈顿”、“远东巴黎”、“东方纽约”。这里业已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交通中心、国际信息中心;这里有林立的跨国公司——贝尔、通用、IBM、英特尔、西门子、可口可乐等等;这里举办过《财富》全球论坛、APEC上海峰会、上海五国会议;这里有中国第一摩天大楼金茂大厦(420米),并且即将崛起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环球金融大厦(466米)……上海人把眼光始终盯着世界的最高水平,有创造“世界第一”的雄心和志向,有容纳世界潮流的博大胸怀。

《新民周刊》这么写道:“当我们走过冠以‘恒隆’、‘中信奉富’、‘巴黎春天’、‘华亭伊势丹’的大型商厦的时候,上海市民真的感到,世界著名品牌的生活消费用品,已经零时差零距离地出现在了身边。”这难道说,在上海的浦东、淮海路、南京路一带,已经“零距离”地接近于香榭丽舍大街、第五大道和银座附近的高贵与优雅?“零时差”地接近于伊丽莎白·赫利、辛迪·克劳馥以及克劳迪亚·希弗们所展示的品位与格调?

越来越西化和洋化的上海人,正在加速融人国际经济文化的大循环,正加速走向世界,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国际形象。上海人最近正在热烈地讨论塑造“新上海人”形象的问题,看来他们正自觉地提升自己的素质,要做地道的国际大都市居民。

4.上海话特点

上海话的历史只有七百多年,比苏州话和松江话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上海话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言,这是由上海独特点地理环境和历史的独特机遇所决定的。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的滩头,所谓“上海滩”是对它的最合适当称呼,它是远离府治的乡村僻地,处于经济发达地域的边缘。历史上的苏州府和嘉兴府是两个大府,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松江府却比较落后,而上海地区又是在近海滩,所以就整个松江地域的方言来说在太湖片里发展是非常缓慢地,上海方言更为古老。它保留着许多松江方言留给它的很古老的语音和词语。然而,上海又面临东海,碰上了特殊的机遇,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以后,成为一个自由发展的租界,有相当长时间的市民自治,使上海迅速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金融中心,庞大移民和高速经济的冲刷,使上海话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的语言。近一百五十年来,上海话和上海这个城市一样突飞猛进,上海话中的一些要素在短短的两三代人里就可以看到较重大的变化轨迹,这在国内的近代语言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点。上海话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新旧交杂语言跨越度远。

上海虽然只有七百年的历史,但是松江地区的人类活动却又六千多年的历史,上海的最初民众是从松江移来,加上整个上海地区历史上语言发展缓慢,原江南地区语言中不少古老的语音、词语一直保留至今。比如上海话里“锯子”读“盖子”,“五在六肿”中的“虚”读如“嗨”,这都是中古早期江东方言在今江南的遗留。上海话里的“角落”就是“角”,“鸡壳落”中的“壳落”就是“壳”。

其次,南北融会语言宽容度高。

上海成为商埠之后,全国各地的移民汇集上海,他们的语言势必对上海话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江浙人多,语言也和上海话较为相近,对上海话的影响最大。南北语言在上海交汇,在自由的交际中,不少词语在上海生根,融入上海话,使上海话里的同义词特别多。

再次,领异标新,语言自由度强。

上海人领异标新的市民意识,造就了充满活力的上海话。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些年代里,上海经济飞速发展,从国外来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当时简直是一个出新事物,上海人就造它一个新名词,如“马路、洋房、书局、报馆、影戏院、卡车、三轮车、足球、高尔夫球、俱乐部、博物馆、幼稚园、自来水、雪花膏、橡皮筋、拍纸薄”等等。

最后,上海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面向海外,中西合璧,兼收并蓄。上海话对于外来词是积极引进的。在20世纪初曾领风气之先,引进了大量的日语词语,又造出了一大批音译词,以至有的类后缀也自外语中来,如“瘪三、红头阿三”的“三”,“小刁码子、三光码子”的“码子(moulds)”。又如称某人“老克拉”,“克拉”是“经典classics”中来的,称“办法、窍门”的“挖而势”是“ways”,还一度产生了闻名全球队“洋泾浜语”。现在在青年中说上海话时夹杂洋话词语的现象也时而可见。这种“拿来主义”的习惯使上海话总是走在新潮里,利于推动社会现代化。

上海市民使用语词还表现出其不同使用对象的层次性,在同义的词语或语句面前,各说各话而互不干涉,在老百姓中,说话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的用法,不讲究规范性。有说新的“飞机浪吊大闸蟹——悬空八只脚”,也有说旧的“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有说“酷”的,也有说“嗲”,说“灵”的,传统和新潮并举,俚俗和正规同行。

中国南北方言在语法上也有许多分歧,这里用那里不用的,在上海话里却可以和平共处。到上海来的外地人,不论他是何地人,问的话是哪种形式,在上海都能交际,上海人都听得懂。如“侬是学生伐?”“侬是勿是学生?”“侬阿是学生?”“侬是学生勿啦?”及“侬阿是学生伐?”“侬是学生阿是伐?”“侬是学生,是勿是?”甚至英语的反意问句的形式如“侬勿是学生,是伐?”上海人也用。于是,正像人们在上海搞经济活动很润滑那样,问话也很自由,上海话也在此种纷繁交际的环境下养成了宽大的自由度。

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不断开放和包容,也逐渐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现出时代的潮流。

粢饭糕

又痴又烦又搞的女子,很“作”的女子。利用谐音构成。“侬碰着个~,侬倒一百廿四个霉了!”(你碰到个又痴又烦又搞的女孩,你就倒了大霉了!)

月光美少女

每个月在月头就把零用钱花光的女孩子。

月光族

把每月的工资全部潇洒地用光的那些人。

小白

(1)白痴。“侬后面跟了一个~,缠勿清爽个!”(你后面跟了一个白痴,跟他搞不清的!)

(2)初入网络的新玩家。“喔,又来了个~。”(哦,又来了个小白痴。)

百得胶

(1)怎么甩也甩不掉的人。“算我霉头触到西伯利亚,碰着一个百得胶!”(算我倒一百个霉,碰上一个甩不掉的人!

(2)交际广泛。“伊事路道粗,~。”(他是办法多,交际广。)

白骨精

(1)瘦得过分的女人。“现在社会高头就是行搿种瘦得来像~一样个女人。”(现在社会上就时行这种瘦得像“白骨精”一样的女人。

(2)白领、骨干、精英的合称。“阿拉公司里有好几个~,高薪阶层。”(我们公司里有好几个“白骨精”,高薪阶层。)

跟包

跟在人后拎包。“侬是做~个啊?”(你是做跟在人后提包的吗?)

吃弹皮弓

要求被人拒绝,尤指示爱或求爱未被接受。“伊去追求小英,我晓得要~个”。(他去追求小英,我知道要被弹回来的。)

拗造型

(1)塑造个人,整理造型;打扮。

(2)摆造型。“我就要拍照了,侬好~了。”(我就要照相了。你可以摆姿态了。)

摆POSE

(1)摆个造型,摆架势。做出让人觉得很特别的姿势。

(2)装模样。

(3)发傻。

小开司

一件易处理的小事。“噢,~,我告侬做好了。”(哦,一件小事,我给你办好了。又作“小K司”。

正卡

正宗的、原装的、原版的。与“大卡”反义。“侬一定要帮我买~,勿好是大兴个噢!”(你一定要给我买正品,不能是冒牌的啊!)

老妖个

形容一个人很有个性魅力,很特别,很突出。“侬~嘛,哪能打扮”。

洋山芋吃多了

形容一个人很笨。“洋山芋”即“土豆”。与“土头”谐音。“搿眼事体也做勿好,我看侬就是~!”(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我看你就是笨!)

资产重组

再婚。

调枪头

(1)改变方向。“昨日伊还垃拉告李家闹,今朝~对准阿拉了。”(昨天他还在和李家闹,今朝变方向对准我们了。

(2)换花样,换名堂。“我看看勿对,马上~做小商品生意。”(我看看不对,马上换名堂做小商品生意。)

碰着侬算我路道粗

对于对方的行为无计可施,说此语。“喔唷,~,乃末有侬拉海,我只好吃煤球唻。”(喔哟,遇到你算我晦气,现在有你在,我只好倒霉啦。)

碰得着个啥

遇很不幸运的事事说此语。“今朝霉头触到哈尔滨了,真是~。”(今天倒了大霉,真是不知遇到什么了。)

搿辈子认得侬

表示对某人极不满,是记恨的意思。有时是在戏言时用,则轻描淡写地。“侬出我个洋相好唻,我~!”(你出我的洋相吧,我~!)

University

由你玩四年。谐音。

3.72×3.72

十三点八三八四。谐音“十三点,不三不四”。

419

一夜情。Foronenight的英语谐音读法。

中刀

受刺激;遇到不好的事。“看起来伊~忒深,我劝勿好伊。”(看来他受刺激太深,我不能把他劝好。)

长得老有创意

对长得其实很难看的人要说又不能明说的戏说。“伊~个末,头大头颈粗,勿是大款是伙夫。”(他“~”的么,头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夫。)

正点

很棒很好很漂亮的意思。常表示一个人身材很好。然好的东西、漂亮的人,乃至事情干得漂亮,话说到点子上,都可以随声喝彩:“~!”“搿个人长得交关~,侬欢喜口伐?”(这人长得很棒,你喜欢吗?)

关机

请对方住口的意思。

花样美男

长得帅但内涵欠缺的男孩。“偶像个保鲜期老短个,F4已经各自单飞了,得有真本领,光靠顶个~光环是不行个。”(偶像的保鲜期很短,F4已经各自单飞了,得有真本事,光靠顶着个帅男美男~个光环是不行的。)

作女

难弄的、很会折腾的女子。“搿个女人绝对是个~,啥人敢讨伊做老婆算啥人倒霉。”(这个女人绝对是个难弄的人,谁敢娶她做老婆算谁倒了霉。)

内存忒少

(1)电脑操作台面的容量不够。“侬搿台电脑~,可以换代了。(你那台电脑内存太少,可以换代了。)

(2)对付人家的修养不够,肚里知识少。“侬个~了,快点去充电口伐,马上就要落伍了。”(你的知识不够了,快去补充学点吧,马上就要落伍了。)

大怪路子

原是一种扑克游戏。转指思路、行为与众有异,脾气、习惯古怪者,简称“大怪”。“搿个人本生倒是蛮潇洒个人,搿两年变了,变成一个~。”(这个人原来却是个挺潇洒的人,这两年变了,变成有个很古怪的人。)

绝代佳人

(1)结婚不要小孩的自由女性。“绝代”用语义双关法。我真佩服这些~,为祖国减少人口而奋斗。(我真佩服这些“~”,为祖国减少人口而奋斗。)(2)也指不能生育的女性。

淑男

斯文温柔的青年男子。“勿好了,~告辣妹垃盖打kiss了!”(不好了,“~”和“辣妹”在接吻了!)~应该配啥呢?辣妹口伐!(~应配上谁呢?辣妹吧!)

Old three old four

老三老四。

Give you colour to see see

给你点颜色看看。

5.提高新沪商素质

“沪商”,当然指“上海商人”,这历来不只是一个地城概念。翻翻上海地方志和各类典籍就可知道,上百年来在上海从事经营生产的大小老板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因为,上海历来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有“海纳百川”的传统特质。

现代“新沪商”,首先应是一个全开放的概念:不论是“土著”的上海人,还是来到上海创业的外地人、海归人,抑或是原先在其他地区创业、“掘到第一桶金”,再到上海二次创业、发掘更大财富的富商,都可以列入“新沪商”的范畴。

那么,“新沪商”,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安信地板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卢伟光说,上海是一个面向海洋、面向世界的大都市。“新沪商”最大的特色,是要有魄力,向全国开拓,向世界开拓。

“新沪商”必要有更强烈的科技意识。上海的物质资源非常有限,但科技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新沪商”要更善于运用智力,以科技创新带动其他资源的高倍增值。“今后,科技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应成为‘新沪商’的标志性旗帜。”

“新沪商”还要在企业文化方面下大功夫,使自己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全面楷模。生于浙江、学在上海,在沪创业成名,却又担任着“新浙商”会长的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不久前举行的“民营企业家·上海产业发展咨询会”上的发言,堪称“新沪商”的“文明宣言”。他提出,上海要大力推动“质量上海”、“标准上海”、“信用上海”的建设,而所有在上海创业、发展的民营企业家,都应该成为质量上海、标准上海、信用上海的身体力行者。

看来,有开阔的胸襟和视野,既“海纳百川”又“面向世界”;崇尚科技创业、敢作“科教兴市”战略的先锋;同时,又是文明行商,重质量、重规范、重信用的楷模,这些素质,应是“新沪商”——新时代上海民企的形象和气质。

6.新上海人的薪水到底有多高

上海人的薪水到底有多高?一般都难有个确定的数字。

因为不同性质的企业,年薪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据上海市政府的最新一次调查显示,外企的收入依然是最高的,年薪平均水平可达到45000元RMB。不仅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比第三位的中外合资企业还要高出10个百分点。

2004年上半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3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9%,增幅同比也提高了7.2个百分点。

所谓“可支配收入”是指总收入中减去所得税等支出的净收入。

在省级行政区划中,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全国最高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中,上海依然位居首位,比浙江省长三角6市平均水平高出726元,比江苏长三角8市平均水平高出2501元。与一些内陆城市相比,上海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要高出很多,比如2003年长春市全年人均收入6300元,比上海人半年的收入还要少不少。

行业这间差距悬殊

在上海,证券行业要比新闻行业高出很多。在证券事务所中,营业部的员工一般2000~3000元,总部5000~6000元乃至上万元不等。而做证券分析、股票发行和投资银行等的工作人员,根据项目计算报酬,年薪可达十几万。

同为证券行业也要细分,基金行业从业者收入要更高一些。基金行业者收入要比证券咨询员的工资高出50%。基金高管一级的,年薪甚至会超过10万。

陈靓是一家制药企业的普通员工,她对这公司的福利待遇很是满意:除了工资本身就比较高外,每年可以多拿到两个月的工资,碰到业绩突出,还可以拿到1至2.5个月的奖金。此外,每年还有两次加薪的机会。

像金融证券行业和医药行业这样的“热门行业”都是高收入行业。这些行业受到社会关注比较多、行业发展迅速、对员工劳动技能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其从业者的收入当然总是处于收入的上层。能够归入“热门行业”的主要有电信、医疗设备、快速消费品、金融、石油化工、矿产、制药、电子、房地产、家电、IT、汽车、法律、媒介等。

2004年7月份,连续做了九期薪资指数发布的中华英才网在一份2004年1~5月份的调查中显示。

外企工资依然独大,中外企业薪资非常明显。

就拿在一家出版社工作,有中级职称的员工为例,一般工资在3600左右,但这显然是偏低的。

就出租车行业而言,2000~3000元为平均水平,高的可以拿到4000~5000元。

事实上,根据上海市总工会在去年6月份做的一份调查,上海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逐年增加,与十年前相比,职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两番多。

尽管国有、集体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快,但是与外企比起来,收入上还是有很大差距。在一家法资企业担任普通文员,月薪可高达7000元。这比在一家私营企业就职,收入高出1/3.

影响薪酬待遇的最主因素是工作经验

“影响收入的因素,一个是某种程度上的歧视,另一个与自身劳动力素质相关。”专家指出。素质自身劳动力,指的是该员工所受的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积累等。

特别是这几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经验则是他们最缺的。就以律师行业为例。

上海注册的6000名律师中,至少有20%的人处于温饱状态,生活还不如一般公务员。一般新进律师行业的大学生,年收入不过是2~3万。

根本不是外人所想的只要做律师就能一夜暴富那么一回事儿。对年轻律师来讲,有能力是最重要的,有能力再加上一定的社会关系,至少需要三五年才能出成绩。

媒体行业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现象。一个刚毕业的从业者月收入一般很难超过3000元,而一些有经验的记者收入则会超过8000元。

在上海青年教师待遇普遍不高。青年教师中,本科毕业的年收入2.0~2.5万元;硕士2.7~3.5万元;博士4~5万元。相比而言,教授和副教授日子就好过多了,除了基本工资以及奖金、课酬外,还有诸如课题费等收入来源,远远超过青年教师。

“随着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增长,薪资水平也层层拔高。31岁到45岁年龄段参加者的薪资相当丰厚,年薪均值均超过了50000元;而其中尤以36岁到40岁最为精彩,他们的年薪均值超过57000元;20岁以下年龄段的薪资水平最低,年薪均值只有13592元。”中华英才网调查还显示,“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薪资水平也慢慢提高。参加工作6年以上的年薪均值都达到了45000元以上,是参加工作一年以下的2倍。”

最后,不同阶层的分化歧视比较明显。

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很多50岁左右的妇女下岗职工只能找类似售货员、保管员和交通协管员之类的简单工作。由于进入门槛低,求职者多,岗位有限,这些工作的收入基本没大的变动,尽管经济在快速增长。

不同阶层的收入变化越来越多样,白领阶层收入增幅明显,而蓝领则相应慢了下来。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

据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显示,上海白领平均年收入已达到47634元,位列全国第一。而学历与白领的收入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硕士学历以下的白领,高学历的年薪均值比低一级别的学历要高1万元左右。目前硕士平均年薪为46000元,而博士则为57600元。

其实,在上海市,像依靠出租房屋生活的人家不在少数。据估计,目前上海有数十万套住房用于出租,每年净收房租十数亿之多,平均月交易额上亿元。

尽管上海的居民收入看起来一片大好,但是仍有不少人为此担忧,认为“上海从1992年以来,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2.3%。而居民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则不到10%。这说明资本分配多了而劳动力分配少了,经济增长的成果未能被劳动者充分分享。”

7.上海人与好莱坞电影

自电影问世,是上海几代人最开心的岁月,都与那两道绛红绣金的帷幕遮垂着的银幕融合在一起,结成一段割舍不掉的血缘。

电影本属西方概念的艺术,所以从其问世时起,就注定带有浓厚的西方元素:从摄制、发行、推广到上映,无一不挑战着上海传统的文化休闲方式。

电影凭拷贝发行,自然要比戏票便宜,所以,电影很快成为一种相对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但作为电影观众,若要真正理解影片中导演独具匠心的布局和复杂的情节,与角色命运共鸣,更遑论欣赏镜头美和音乐,总需要有那么点文化和城市生活经验。如果是西片(早期西片就是好莱坞片),观众岂但需具备一点西方人文常识才能看得懂,并且最早西片没有配音版,只有简单字幕介绍情节,因此需要有外语基础。这决定了上海的电影市场一成形,就带有浓厚的“小资”文化气息,而且就是以青年学生和白领为主要定位。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西方电影业发展飞速,从而刺激和带旺了东方。较早接受西方思想,受西方的自由影响较大,并且,上海人都有点崇洋心理,电影的主要客流为青年学生,特别是来自租界地工部局及洋教会办的学校的洋学生,上海还有众多海归学生及在上海工作的外籍人士,他们对欧美文化特别电影情有独钟,故而在旧上海影业市场,特别在设施一流的影院,都是只放映西片的。影院名字也是由英文译过来,如俄派娅、肯顿、乔林佩克、维多利亚、欧迪都……这些影院清一色都在租界地,氛围也是十分洋气的,与好莱坞电影有一种文化上的搭配。美国的米高梅电影公司早在1930年就在上海设立中国分公司,并与多家影戏院签订放映权,美国的福克斯公司也不甘落后,同上海许多电影院都签订了放映合同。所以,可以讲好莱坞从一开始起,就已瞄准中国的市场。

其实,好莱坞电影带入上海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和漂亮的男女明星。随着好莱坞进入上海的,还有他们十分先进的发行方式和有效的营销手段。影院本身为外来文化,从影院设施及房屋建筑,都全套引进了西方的新技术:如音响、隔音、冷气、字幕等;作为软件的经营管理,也清一色邀请西方人员担任顾问完全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来运营。上海先进的影院文化,就是好莱坞产业文化的翻版,为上海的都会文化注入了年轻的新元素,就连老式的戏园子都吸纳了这些先进概念。

大家知道西片的观众是以一众外侨和上海优皮白领人士为主流。他们或许在人数上很少,但他们对上海文化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所以专放西片的影院,在环境氛围上,力图做到完善舒适,千方百计在第一时间引入最新最现代的好莱坞大片。而西片观众,永远会以一种赞赏的眼光接受任何形式的好莱坞新文化,这样无形中造成观看西片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这里面牵涉的因素很复杂,但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放映西片的影院多为设施一流、外观华丽的影院,尤以大光明为甚。

大光明是西片影院的代名词,一度拒绝上映国产片。为此,曾引起不少民众抗议。后经政府终于令国产片《密电码》得以在大光明首映。虽然民众们胜利了,然而也只能起一种点缀,上海大部分影院仍是首映西片。

城市生活里含太多的视觉享受,而好莱坞影片,一直成为上海人一道必不可缺的视觉享受。否则,很多城市话题你会挨不上边,众多城市流行用语你会一脸茫然,别人心领神会的幽默你只会瞎子凑热闹——瞎忙活!

早年老上海人的一些经典幽默,都与好莱坞电影有关:“芹菜炒肉丝”,是四十年代好莱坞明星金姬·罗杰斯的沪语绰号;“一碗汤面,一碗辣面,还有二碗馄饨”,乃是《翠堤春晓》那曲脍炙人口的“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的华彩歌词:“You told me,you loved me,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而“肚皮上一只蟹,爬来爬去痒煞快”,则是那曲著名电影插曲“You belong to myheart”的沪语版……俏皮的上海年轻人用谐音编成这样的沪语小调,足见他们对好莱坞影片的热情和爱好。

然而在最普通的上海人日常对话中,你都会清晰感到好莱坞电影的元素,就像海绵一样充塞着上海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你们两人呀!一胖一瘦,一吹一唱,活脱一对劳莱哈代!”

“哎呀,你这个人呀!人未进来,先看到一对八字脚,难看刹了!你又不是卓别林!”

“某某这只喉咙赞(好)得不得了,是我们学校出名的平克劳斯贝!”

“她拥有Scarlet(《飘》女主角)那样的好腰身……”

……

上海人对好莱坞电影的感情,有如人的大脑结构一样复杂。随着“译意风”和中文字幕的普及,好莱坞在上海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好莱坞也越来越霸气。用最先进的声光高科技,强大的市场推广策略,向全世界强横地推广它的价值观,并以好莱坞式的美学来演绎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与历史。如《埃及艳后》、《国王与我》、《沙漠枭雄》、《末代皇帝》和《花木兰》……你可以从中可找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内容与各国文化史实不符,但好莱坞根本不理你。人们也就在不经意和娱乐性极强的氛围里,再加上闪耀明星的组合中,渐渐接受了好莱坞强加的美国文化,并且不知不觉地模仿着。当然,一些美国价值观比如对个人独立性格的肯定,对自由、爱情、公义的赞扬和追求,在上世纪初的上海,尚属十分现代的。再通过电影梦工厂的刻意渲染,很快得到青年学生和城中优皮的响应,从而形成好莱坞影片的基本拥趸。而这种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可以影响几代人。就连向来被成人社会忽视的儿童,都可以从好莱坞影片中找到理解和关怀!《绿野仙踪》、《白雪公主和七矮人》、迪·加伦、秀兰·邓波尔、与卓别林搭档的流浪儿贾克哥根……承载着代代老去的上海孩子一枕美好的记忆!

“从娃娃抓起”的好莱坞战略攻势,就这样代代不息地制造着自己的观众缘与票房源!

好莱坞从登陆上海滩的第一天,看西片即成为时尚男女的文化麦加,如同今天去“新天地”消费一样,成为都市时尚的一个文化符号。好莱坞影片中所传达的美国生活方式:开Party、Ball(盛大舞会)、骑马飞车……英格丽·褒曼在《战地钟声》中的漂亮发型、《北非谍影》里亨弗利·鲍嘉穿一件旧塌塌黄不黄白不白的风衣,将帽檐深深压在眉上的那种刻意制造的“汽笛一声催肠断,从此天涯伴孤旅”的酷感(这种起价动辄五六千RMB的风衣至今仍为上海白领追逐的热点型款)、《麦克阿瑟将军》中格利高里·帕克那副“雷朋”眼镜、《罗马假日》中奥黛莉·赫本的七分裤和一头清爽的学生短发,还有长及小腿的长裙,很快就会在上海市中心克隆现身,成为都市生活的时髦。

关于好莱坞成功的秘密,作家王蒙有过十分精辟的解剖:中国当前许多年轻人(包括上海人)根据什么崇美?他又没去过美国,他也不会是因为听了“美国之音”就去崇拜美国。起最大作用的正是好莱坞电影:天非常蓝,树非常绿,楼非常高,女人特别漂亮,汽车那样高级,还有某些美好的情感……当然,好莱坞决不会摆出一种说教姿态:“观众们,这就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而是不经意在这种娱乐性极强的总体感觉中,让观众自己去体会美国价值,认可这是代表人类文明最高峰的价值观念。

有必要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人对好莱坞片名的翻译,无意中也对好莱坞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之功。只有上海的中西融合之风,才可能译出那样活灵活现、原汁原味的好莱坞中文片名。

老上海的西片推广业中有一批令人击节的幕后人士,他们的名字虽然没有留下来,但他们对西片片名的精彩翻译,已成经典:《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翠堤春晓》(The Great Waltz)、《魂断蓝桥》(Walerloo Cong Bridge)、《红菱艳》(The Red Shoes)、《万世师表》(Goodbye Mr。Cooper)、《剑底莺声》(Dorothy Vernoonof Haddon Hall)、《笑声鸳影》(The Man Who Laughs)……一些好莱坞经典形象在汉字中已成为外来语专用名词,如白雪公主(Snow White)、米老鼠(Micky Mouse)、唐老鸭(Donnold Duck)。其中最令人叫绝的是一代英雄Tazan的译名泰山,出自泰山“石敢当”之典故,取名泰山既合音译,又不失原意那种阳刚勇猛正义之含义,好一个人猿泰山!

好莱坞电影的许多副产品,如时装、发型、西注乐曲,都深深地改变了旧上海的都会文化。如美国飞行员的夹克衫,老上海人叫夹克衫为“飞机衫”,特别二次大战后,众多以美国飞行员为题材的好莱坞影片,挟着英雄的桂冠,倾倒了上海众多年轻观众。这些美国飞行员被电影描绘成铁骨柔肠,多情伟岸,成为不少女孩子的梦中情人。

好莱坞对副产品的重视,一点不亚于对影片本身的重视:每逢一部新片出来,片中的主题插曲唱片必同时面世,接下来电台也开始播出。那时有一种如电影说明书般的《亚洲影讯》,在首轮影院派送。其中除了有对该片的故事梗概、影星的介绍,往往还有该片插曲的乐谱和英文歌词。一些影迷们对此如获至宝,他们马上可以跟着电影学唱。一些没有拿到《亚洲影讯》的观众,便分头记背英文歌词,或者找朋友抄。那些几代相传的英文经典金曲就是这样凝汇而成的,至今不衰。好莱坞影片的电影插曲,几乎曲曲都成经典。如《北非谍影》中的“Astimegoesby”,《出水芙蓉》中的“Magicisthemoonlight”,《珠光宝气》中的“Moon River”,《乱世佳人》中的“My Own True Love”……不断被演绎成各种版本,不断在世界各地演唱演奏。

上海人一向有学唱英文歌的传统,唱英文歌已成为上海白领找女朋友的杀手锏。好莱坞电影插曲之所以如此流行,因为它们几乎每一首都把观众作为情人。尤其对于相对不如西方人开放的东方观众,有太多的言语不敢或不便表白,但电影插曲却为替他们唱了出来:“Whereto Ibegin?”——我是从哪里开始爱上你?用上海话讲出来有多肉麻!但轻轻唱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Whereto Ibegin?那舒缓的旋律,把恍惚的心跳悠悠画成情感的解码,难怪观众对其如痴如醉,一听就是一辈子!一首首电影插曲记录下观众的少年心事,在一次次吟唱和聆听中,不觉白了少年头,当初唱红这些插曲的明星有不少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活在观众记忆深处。

好莱坞影片曾一度在上海消失,但其声光音像仍存在于另一个空间——上海人的记忆之中。因为对几代上海人来说,好莱坞电影代表着一个时代,是另外一种独特的回忆方式:

“我的第一次约会,是与他一起在大光明看Gone With The Wind!”

“第一次可以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就去电影院看了《出水芙蓉》……”

“我与他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大华电影院看那场《魂断蓝桥》。”

“我中学毕业时看了场《万世师表》……”

若不理解这种情结,严格说来,尚不够理解上海的都会文明发展史!

8.上海继续保持对香港的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多年,沪港两地的发展过程大有差异。1990年以前,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基本上呈下降之势,而与此同时香港经济则完成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并成为亚洲四小龙和世界经济中心之一。改革开放后,香港借助内地转移出大量制造业,经历和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香港经济一直寻求经济成功复苏与转型之道。上海则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浦东的开放与开发,其经济潜力迅速迸发,巩固和提高了其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的地位,已成为内地投资环境最好、最具活力和辐射力的城市之一。

沪港经济合作的问题在最近几年内一直备受关注。近半年来,对沪港经济合作与竞争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至少有两个:一是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济关系的安排》(CEPA),按照协议,今年从2004年1月1日起,273个内地税目涵盖的香港产品,进入内地时都可享受零关税优惠,同时内地承诺对香港开放其17个行业的市场准入,上海之后则提出对香港服务业实行全面开放;二是2004年10月27日,沪港举行第一次经贸合作会议,达成以推动两地经贸合作为主体,配合国家经济政策和在CEPA框架下,以市场为导向拓展沪港的投资空间和合作领域的共识,以实现两地的人才交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并确定了航空港、港口航运和物流、世博会、旅游会展、投资和商贸、教育卫生和体育事业、金融服务、专业人才8个重点合作方面。

在这个背景下,沪港这两个经济中心之间的竞争压力和合作动力同时存在。

专家预测十几年后上海的GDP将赶超香港

沪港竞争压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两地在服务领域的竞争,不仅是在一些共同领域的竞争,也包括对各自腹地和国内市场的竞争,特别是香港的金融和其他专业化服务业将对上海有很大的挑战;二是上海良好的投资环境、广阔的腹地条件、蓬勃的发展势头,将会进一步吸引投资、产业、贸易和其他资源的集中,强化其中心性,在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方面都对香港构成压力。有观点认为,上海将在10年或不少于15年的时间内超过香港。

按照有些专家的预测,如果上海经济按过去10年的平均速度增长,那么15年后上海的GDP将赶上香港,而20年后上海的人均GDP也将赶上香港。甚至还有观点认为,在5年内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会超过香港,20年后上海将成为全球最繁盛的金融中心之一。这些估计都是很乐观的,对于上海来说,能否在短期内超过香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这首先取决于上海的经济体制和管理规则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取决于上海的区域文化的包容性、进取性,也取决于上海的企业对于技术与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产业和区域创新的能力,而这些方面的提高和改善都需要时间。因此对于香港来说,来自上海的压力虽不紧迫却会持续存在。

从近期看,香港与上海服务业的市场竞争会增加,并迫使上海本地服务业机构和人才尽快学习和适应,其中香港的金融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等可能对上海服务业的压力更大。所以上海提出要在服务业方面全面向香港开放,一旦如此,上海服务业所面临的来自香港的压力无疑将会增大,在管理、人才、体制等方面的相对弱项也会掣肘发展,但同时与香港经济特别是服务业进一步合作的要求也会更加迫切。比如上海就提出从香港引进1500名高层次人才的计划,这是上海经济结构升级的需要,也是提高上海服务业总体水平的要求。而在制造业发展和专业化生产服务业的前景上,上海今后仍会有更大发展。

9.上海的文化艺术节日

上海的文化艺术节日绚丽多彩,各具特色:

龙华撞钟

每年除夕之夜,龙华古寺都会举行撞“龙华晚钟”活动,人们欢聚在龙华古寺,撞108响“龙华晚钟”,祈安祝福。撞钟、听钟,烧头香,品尝越年面,观看百名和尚迎新祝圣延寿普佛仪式,参加迎新联欢活动等等,是龙华撞钟活动的主要内容。

豫园元宵灯会

豫园元宵灯会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每年在豫园商城举行。它以传统灯展的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九曲桥的九曲长龙形状和特有的水面条件,以湖心亭与东方明珠遥相呼应为背景,演绎中华传统文化和灯文化,体现上海七百年城市历史文化新旧对照,寄托着新年的吉祥祝福。

南汇桃花节3月

地处东海之滨的南汇区内有近5万亩桃林,种植面积之大,品种之多,为华东之最,素有“桃花源”的美誉。从1991年起,每年三、四月间,这里都要举办桃花节。届时,上百亩桃花竞相怒放,争奇斗艳,云蒸霞蔚,与旖旎的海滨水乡风光交相辉映,成为南汇桃花节的一大鲜明特色。桃花节另一特色就是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淳朴的乡情民风水乳交融。游客在踏青赏花之际,还可品尝农家小吃,参加赶牛耕田等农事活动,观赏舞龙舞狮、桃花篮、江南丝竹等具有浦东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南汇桃花节已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

奉贤风筝节3月和10月

自1992年起,每年在早春三月或是金秋十月,杭州湾畔的奉贤区都要举办风筝节。以风筝会友,切磋风筝放飞技艺,已成为奉贤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奉贤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风筝节和五届国内风筝邀请赛,吸引了来自英、美、法等二十几个国家的风筝代表队和国内高手同场竞技。置身广阔的海滩,听海风低吟、看鹞翻鸢飞,令人心旷神怡。

风筝节期间,还经常同时举行形式多样的“东方对虾节”、经贸洽谈会、文艺表演等旅游经贸活动,奉贤风筝节已成为以风筝牵线,促经贸联谊的地方盛会。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

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每年的4~5月间举行,主要是以茶会友,以茶传情,弘扬民族茶文化的盛大节日。每年在春暖花开、新茶飘香的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茶文化节拉开帷幕。茶文化节的中心区域在闸北区,中心会场设在全国最大的宋园茶艺馆。活动内容包括茶艺茶道表演、茶文化交流、茶学术研讨、茶菜茶点展评等。

上海国际花卉节4月下旬(每两年一次)

规模盛大的上海国际花卉节以“花卉与人类生存环境”为主题,唤起民众投身绿化植树,建设美化家园的行动。主会场设在长风公园。36万平方米的园区里布置着各种用鲜花扎制的景点小品;来自荷兰、日本、美国、新加坡等花卉种植加工大国的各式花卉争奇斗艳;花卉摄影、花谜竞猜、插花比赛,根雕、奇石、盆景展,一系列以“花文化”为特色的活动,使国际花卉节变得更为生动精彩。

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4~5月

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是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国家经贸市场贸易局、香港贸发局等协办。届时,名师、名模相聚申城;名牌、名店抢摊浦江。“国际服装设计大师作品发布会”、“秋冬服装流行趋势信息发布会”、“服饰绘画、广告精品展、传统民族编结艺术展评”等专题活动充分演绎了上海作为东方时尚之都的迷人魅力。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5月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前身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上海之春”音乐舞蹈月和80年代的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自2001年起两者合并。合并后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成为荟萃中外经典音乐节目的圣堂。如具有500年历史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演唱、新版歌剧《蝴蝶夫人》等。音乐节主体内容有音乐舞蹈新人新作展演、国际广播音乐节目“金编钟”奖展播及评选颁奖活动、国内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大赛、《东方风云榜》十大金曲评选颁奖演唱会、国际音像制品博览会等。

上海电视节6月8日

上海电视节是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具有比赛性质的大型国际电视交流活动。电视节的宗旨是“和平、友好、合作、交流”,增进各国电视界人士的切磋与合作,促进电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电视节为期6天,包括由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国际电视节目展播;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

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

海国际电影节是由国务院批准,经国际制片人协会承认的非专门类竞赛性国际电影节,即A类电影节。电影节的宗旨是增强各国、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繁荣电影艺术,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节为期9天,包括由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国际影片展映以及相应的电影学术研讨会;国际影片交易市场。

上海旅游节9~10月

上海旅游节由上海市旅管委、上海市商委、上海市文广局主办,是集中展示上海都市风光、文化、商业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它以“走进美好与欢乐”为主题,以“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定位,推出了观光、休闲、游园、娱乐、文体、会展、美食、购物八大类百余项都市旅游特色节目。其中较有影响的有:

国际音乐烟火节:璀璨夺目的烟火与流光溢彩、变幻莫测的立体景观交相辉映,来自世界各地的烟火艺术家在申城奏响一曲“火”的交响乐。

彩车巡游:不同国籍、不同城市、不同风格的彩车组成流动的长龙,在旅游节近1个月内巡游在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世纪大道等繁华大街上。

欢乐南京路:南京路狂欢夜、步行街文化演示和广场活动、流动旅游品专卖店、彩车巡游构成了“中华第一街”独特的商业文化风景线。

亚洲龙舟锦标赛:在青浦水乡朱家角举行,比赛气势宏大,场面热烈。该赛事为亚洲地区比赛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洲际性龙舟锦标赛。

佘山沙雕节:在松江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由来自海内外的沙滩家同场竞技。观众也可自掬一捧沙,现场造型感受一番。

玫瑰婚典:奇妙脱俗,经典浪漫——数百辆新婚花车载着对对有情人缓缓驶过高雅淮海路,演绎了一段当代都市人的浪漫情节。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1月1日~12月1日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文化部主办,上海市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是我国最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艺术节以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荟萃了中外一流的艺术家及各种艺术。如帕尔曼、多明戈,如《阿依达》、《悲惨世界》等。整个活动内容包括舞台艺术演出、文化艺术展览、群众文化活动和各类艺术品交易等。

作为艺术节重大活动之一的上海艺博会,其规模和参展艺术门类皆为亚洲艺博会之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家画廊和艺术经纪公司参展,其中不乏国际水准的大师名作。颇有影响的上海亚洲音乐节更是一个推动中国原创歌曲创作,培养扶植亚洲歌坛新人,通过音乐在亚洲各国架起友谊和发展桥梁的音乐盛典。

上海科技节11月(每两年一次)

上海科技节是上海市政府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广大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场所,是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科技节都会设立一个反映时代和科技发展的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众多具有科技文化特色的活动。二十一世纪首次举行的第六届上海科技节即以“生物科技——为了新世纪人类的幸福”为主题,围绕主题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活质量三个方面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同类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凭借兼有中、日、韩三国生活经历而具备的独特知识背景,从三国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三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方方面面;由三国许多称谓的不同谈到了三国语言的差异,由三国人的婚恋观、家庭观、女性观谈到了三国人的佐餐习惯、餐桌用具、代表食品,由三国地域划分的习惯谈到了三国人的日常坐卧方式、送礼观、人情观,由三国人不同的情、义、理观谈到了三国人各有千秋的国民性格。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热门推荐
  • 一个地主的修仙生活

    一个地主的修仙生活

    芳草的清香、碧蓝的天空下,有老虎、狮子、猎豹在逃命似的奔跑着,而他们身后叽叽喳喳跟着一群看热闹、悠闲遛弯的食草动物。一只枣红色的骏马上一个年轻人拥抱着女孩,嬉笑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一只小黑狗百无聊赖的伸着它的小爪子捂着嘴在打哈气。这里有欢乐、这里有笑声、这里更有自由。这就是徐攀的农场,他的土地。此书已经签约,请放心收藏!谢谢大家!
  • 超级星舰分身

    超级星舰分身

    江辰被雷劈了。不过他没穿越,没重生,也没获得超能力,只是与一艘超级文明的无主星舰意识相连,这艘超级星舰以及上面的所有设备,都成了他的分身!星舰主机能往脑子里下载东西?那好,先来个27国语言,兴许用得着。——对了,百科全书和维基词条也顺便存上吧!湮灭引擎?人工重力?超距传送?曲率驱动?——貌似太高端了些,放出去会挑起世界大战的。不过厕所变压器那两块超导材料不错,拿去造个新型磁悬浮秒杀新干线吧!(提示:托卡马克也能用哦!)咦?这颗小行星怎么亮晶晶的?——原来都是裸钻啊!那边还有一颗,黄金的?顺手开采一下好了。对了,听说美帝无人机又来监视我国南海?哎呦不错哦,够胆哦!——被UFO打下来不知道五角大楼什么心情?算了,不玩了。那边外星舰队来了,我还得保卫地球呢!
  • 米虫皇后:皇上老公别闹

    米虫皇后:皇上老公别闹

    苏染一名大学生,目标很伟大~就是当米虫……人品爆发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时代,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环境以及收益和成本,当即决定要当一个专业的米虫,坚守自己的米虫原则,却不想要嫁给皇上龙越泽当皇后,但是想想这是非常适合当米虫的职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两人的相处,总是有一个人蛋疼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新纪元之人族复兴

    新纪元之人族复兴

    在突兀降临的人神魔世界里,人族无疑最为弱势。然而,这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这只是现在。
  • 昨夜星辰昨夜风1

    昨夜星辰昨夜风1

    古灵精怪的花痴女遇上性格奇怪的毒舌男最后以自己的活泼善良成功打动了他
  • 我的春秋不可能这么萌

    我的春秋不可能这么萌

    苏重城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春秋乱世,正准备用历史知识大展拳脚的时候,却发现这并不是他所知道的‘春秋乱世’。城池被娘化了也就算了,诸侯被娘化了又是什么情况?晋国君主晋悼姬的神术技是【言出法随】?鲁国史官软妹子左秋茗的神术技是大预言术【洞见古今】?齐国相国小萝莉晏樱的被动神术技是点满技能树的【千载一圣】?想要统一诸夏,就必须要攻略城娘和诸侯姬?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人形自走对城宝具在春秋乱世开水晶宫的故事。…………PS;在你们上舰的时候,已经有人御城了。设定源于御城collection,这是一篇披着历史皮的日常吐槽系宅文,梗多慎入。
  • 我命葬天

    我命葬天

    他,求魔,求逆,欲封天;她,不愿为仙,只盼在凡尘中等他回来。这是一个起始于太古与苍茫之间的故事,一个“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世界。参考神作:《求魔》《我欲封天》《遮天》《仙逆》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宋朝暴发户娘子

    宋朝暴发户娘子

    穿越到宋朝,郎君潘驴邓小闲。只是这发家致富之道,怎么跟西门大官人这么像?算了算了,没有心思再嫁,与其看他精尽人亡,不如先阉了他,妻妾一家,和和美美过日子。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