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8100000001

第1章 三分曾国藩:做人要厚道

为人不要精明得露骨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别人领教了你一次精明,会受到启发,别人领教了你两次精明,会受到教训,别人领教了你三次精明就会提高警惕!

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轻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平和、淡泊。这样的人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但他把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泥淖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不自在。如果还不得不与他交往,那么就只能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俩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诈,人也对你诡诈;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会对你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他却一味含浑,永不发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发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唯忘机可以消众机,唯懵懂可以祓(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

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太精,还是糊涂一点的好。

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但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改掉自欺欺人的毛病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的就是做人要诚实无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苏武也说:“天不容伪。”可见,诚信,是人赖以生存的灵魂。也许你能欺骗一个人,但你不能欺骗所有的人;即使你诡计多端,欺骗了所有的人,但你能欺骗自己吗?

然而,做到诚信,并不单单是不说假话,假话太容易被识破了。如果你的第一句假话被人识破了,那么你的第二句真话也将被人怀疑,所以人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说假话的。曾国藩在日记中反复谴责和归咎自己的不是说假话,而是比假话更隐秘,又以更冠冕堂皇的面目出现的不诚实。

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人相见,自然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能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便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事后曾国藩就指责自己,这就是心有不诚;不仅自欺,而且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由于不诚实,所以说话时语气虚伪强辩,谈文说理,往往文饰浅陋,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这不过是表演而已。这难道有什么好处吗?

曾国藩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悔改,可事到临头,又身不由己了。没过几日,朱廉甫前辈偕同邵惠西来访,这两个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人。尤其是朱廉甫前辈屈尊来访,不就是把曾国藩视为志同道合的人吗?没想到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沽名钓誉的话。

还有一次,好友陈岱云来访,想看曾国藩的《馈贫粮》,结果曾国藩以雕虫小技不值一看为由深闭而固拒。一时掩饰笨拙,文饰浅陋,巧言令色,种种复杂的情形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表。事后曾国藩反省,这都是虚荣好名的心理在作怪啊!这些都是不诚实的表现。

经历了内心的这几次折磨与争斗,曾国藩开始给自己约法三章:

“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性格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征逐的恶习;平日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很快变得聋哑,只能逐渐低卑,开口必诚,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

曾国藩就是这样逐渐成熟起来的。

待人队诚,容人队恕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手中无一兵一勇,脚下无一寸土地,身无一分一文,虽然是个京官,实际上等于一个普通乡绅。而当时在湖南,已有江忠源的楚勇,罗泽南的湘勇和王鑫的湘勇,各有一定的势力。其中江忠源的楚勇出境至广西,有著名的蓑衣渡之战。后来保卫长沙、转战江西均有战功。可是,曾国藩照样能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协调各部的行动。后来虽与王鑫关系破裂,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而且江忠源战死后,接领其部队的刘长佐、萧启江等,罗泽南战死后,接领其部队的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沣等,也都接受曾国藩的指挥调度。在逐渐发展过程中,一些非湘籍将领也陆续来到曾国藩身边,如满族人塔齐布、蒙古人多隆阿、河南人李盂群、广东人褚汝航、四川人鲍超、福建人沈葆祯等。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聚到了曾国藩的旗下?除以保国安民、维护名教、立志杀贼为目标这些共同点使他们心心相印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曾国藩的人格力量。这人格力量产生于他所极力倡导并实践的“诚”、“恕”二字,即“待人以诚,容人以恕”两条。所谓“以诚恕加天下,则群伦影从”。

关于“诚、恕”二字,曾国藩说:“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又说,“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个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

为官为将更应遵循“诚”这一项基本品德。待人以诚,则人也可能待己以诚,这叫做以诚换诚;即使少数人不以诚待己,也终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使之悚然省悟。如果待人以权术,恃盛气,挟私见,也可能得势于一时,但最终会遭到历史的唾弃。曾国藩洞悉世情,明彻史实,深有感触地对诸弟说:“管子云:‘斗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大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这真是促人猛省的真知灼见!

曾国藩所提倡的“恕”,中心内容是《论语》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如果想到什么,就要考虑到别人也会想到什么,推己及人。曾国藩说:“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反过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欲人以虚伪待我,我便应不以虚伪待人;不欲人以权术待我,我便应不以权术待人,如此等等,都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曾国藩说:

“圣门好言仁,仁即恕也。曰贫,曰贱,曰成,曰荣,曰誉,曰败,曰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皆恶之……吾兄弟须从‘恕’字痛下工夫,随在皆设身以处地。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令****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或次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曾国藩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怨天,不尤人。认为如果“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凡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最终也不能立己达己,历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证明了这点。所以,曾国藩一向主张“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做人心机太重不是奸事

因为讲求“诚、恕”,曾国藩又提倡人际关系中的“去伪而存拙”,认为唯天下之至诚,可以破天下之至巧。他训诫曾国荃说:“左季高待弟极关切,弟亦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拒。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如果“伪”来“伪”去,必然两败俱伤,更伤风败俗。

虚伪奸巧,是人人所不喜欢的,但不少人又偏偏在言行中把这四个字拣了起来。咸丰八年,曾国藩在家守丧,寂静的乡间生活,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反省自己的过去。

“笃实”,是中国人民传统的优良品德,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性的表现。咸丰九年九月十六日,曾国藩给胡林翼写信,引用了一个老僧的话:“唯忘机可以消众机。”他在日记中又引用了这句话,接着写道:它“仿佛颇有意义,惭愧的是不能身体力行。”机,指机心,即巧诈之心。《庄子。天地》说:“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唯有“忘机”,才能复于笃实至诚;唯有笃实至诚,才能“消众机”。这条人际关系的准则,如果在上者倡而导之,人人遵而循之,社会风气必然会归于淳朴。

“忘机”,是对自己的修养而言的。至于对社会上的虚伪奸巧,则是绝不能忘的。曾国藩对付这种人的办法是以诚换诚。他说:“唯柔可以制刚狠之事,唯诚可以化顽梗之民。”他告诫曾国荃说:“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深藏而不露一字,久之,善者劝,而不善者亦潜移而默转矣。”“深藏而不露”,是要求对不善者不采取鄙夷等等令人难堪的态度,而是以身作则,使不善者能潜移默转。他写道:“一省风气系于督抚、司道及首府数人,此外官绅皆随风气为转移者也。”曾国藩每天绝早起床,黎明与幕僚同桌吃饭。“饭罢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

天道恳巧,奸猾不如厚道

做人究竟是淳朴厚道一些为好,还是精明狡猾一些为妙?在人心叵测,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面前,究竟从哪一条路,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的成功?有时,这个问题让人颇费脑筋。

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武功有正邪之分,正者讲究根基的扎实,习练者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修行,方能最终登堂入室,得窥大奥;邪者则不择手段,妄图走捷径,注重一时功力的提高,往往在最后阶段走火入魔。《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一个深受读者喜欢的人物。他在习武方面可说是天资愚鲁,怎比得上那杨康的聪颖,讨人喜欢?但郭靖为人厚重扎实,天生有一种不怕吃苦的劲头,从不在任何事上耍奸取巧,得习必需此种品质的降龙十八掌,练成一身惊世骇俗的上乘功夫,并得到聪慧超人的绝代美女黄蓉的青睐,成为人人羡慕的侠侣。而那杨康却因贪图荣华富贵,投靠金国王府,为武林中人所不耻,并不得善终。孰是孰非,明眼人一看便能透彻。

曾国藩在其同时代人眼里,是有名的淳朴厚道之人。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巧”,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认为诚关系到万事万物的存亡,不诚,则无万物。他教育兄弟子女,无论为人处世,还是功业文章,都要以诚为本,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去做,切不可浮滑取巧,耍弄小聪明。

曾国藩最是厌恶奸滑小人,对那些妄语之人多敬而远之。他最恨依靠欺骗手段谋取利益的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欺骗他人,完全是因为心中特别附加了一些条件,另有私心杂念,不敢告诉他人,才制造虚假的言辞来欺骗别人。为了掩饰以前的谎言,只有继续欺骗下去,终有一天会被人识破。更可悲的是,谎言说的多了,就连自己也信了,成为掩耳盗铃的笑谈,自己却不知道。明明没有翅膀,却到处大讲飞翔的舒畅感觉,自己陶醉其中,飘飘欲仙,并极想表演给众人看。待到真的一脚踏空,便不知所踪。明明是凡胎肉骨,硬说是刀枪不入,真的面临枪林弹雨,或死或残之际,不知他们能否听到众人的哄笑之声。

曾国藩自认愚钝,可他的功业,学问、文章,却备受后世称道。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国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所取得的成功,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奋斗得来的。曾国藩刚出道时就抱定做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改名国藩,便是自命“国之藩篱”的意思。他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熟读四书五经,遍求天下名师,终于金榜题名,点为翰林。随之他在官场学习做官的规矩和方法,少说多看,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便招兵买马,广纳人才,团结乡绅,以王命而争天下,既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又创下朝中第一大功绩。最后他以谦忍来对待排挤和猜忌,培养提拔了一大批后进,并著书立说,表明自己忠君爱国的心迹,教导子女后辈,终成一代智谋大师。

与人为善,利人利己

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一点是要与人为善,给别人多留出路就是善。

善恶之别何在?“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源自《孟子》;相反,处处与人过不去,乃为恶也。曾国藩继承这个思想并将之作了详尽的解释:“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是说孟子强调的是虚心采纳各种意见,那么在曾国藩那里,取、与两件事成了相互推动、永不终结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曾国藩把上述原则确定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他在《日记》中写道:“九弟来久谈,与之言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之道……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而且在他权力所及之处,他还力图将这个原则化为必须遵守的制度。1859年他在给部下的一封中谈到:“前曾语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以后望将取诸人者何事,与人者何事,随时开一清单见示,每月汇总账销算一次。”这不是把既定的原则化为制度或工作方法了吗?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是曾国藩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它使曾国藩的事业兴旺发达。

曾国藩与人为善的事俯拾皆是,因此他的幕僚多对曾国藩尊之为师,极为崇拜,事事效法,奉为楷模。因此,有幕府如水渠之说,这些幕僚皆深受曾国藩的影响,或效其坚忍,或师其勇毅,或明其大道,或法其坦诚。

曾国藩取人为善的事例亦不为鲜见,如听人之谏纳人、举事,采纳僚属意见婉辞皇帝意旨,等等。大事如此,小事亦能如此。如免“进场饭”一事,更能说明曾国藩的取人为善。

曾国藩守其父星冈先生之教,天不亮就起床,明炮一响即布席早餐。在东流大营时,欧阳兆熊及李肃毅、程尚齐、李申甫共饭,群以为苦,曾国藩知道后,尝笑曰:“此似进场饭。”克复安庆后,欧阳兆熊要在9月朔期归家,置酒为饯行,席间从容进言:“此间人非不能早起,但食不下咽耳。吾今归矣,欲为诸人求免进场饭何如?”曾国藩笑颔之。故欧阳兆熊以书调笑李肃毅说:“从此诸君眠食大佳,何以报我?古人食时必祭先为饮食之人,君等得不每饭一祝我乎?”李肃毅复书:“进场饭承已豁免,感荷感荷!唯尚齐、申甫皆须自起炉灶,恐不免向先生索钱耳。”此虽一时戏谑之言,当时情事亦可想见。

免“进场饭”这件事虽小,但可见曾国藩取人为善的姿态。他最初在京师时,也横挑鼻子竖挑眼,倚才傲物,因此得罪了一些人,后来他躬自检悔,觉得“与人为善”是不树敌的第一妙着;而“取人为善”是完善自己的绝好药方。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看到了善的力量。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商学全书

    比尔·盖茨商学全书

    他是当今世上,最富有的人,多年来,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始终都是排名第一。他超乎常人的个人质素,无比个性,他的生意头脑,他的管理大智及成功的用人之道,都给我们以启发。他就是比尔·盖茨,英文名William Gates(威廉姆·盖茨)。
  • 小强升职记

    小强升职记

    怎样才能既出色地完成工作,又快乐地享受生活?本书向你介绍了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事半功倍的方法。小强的经历为万千职场人士提供了游刃于职场的范本。小强的方法适合各种工作层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所有人士,即使对于家庭主妇和学生,也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 自我提升的十大策略

    自我提升的十大策略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那些在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真正发挥作用的理论,精心地总结了十个方面的与自我提升有关的内容。虽然书名叫《自我提升的十大策略》,然而这十个方面的内容却并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去做。作者希望它们将有助于你理解目前你所在企业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并将启发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设计一整套自我提升的方案。因为成功靠的是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并非是单项能力的提升。
  • 做事先做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事先做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人世的态度做事。集做人做事做到位经验之大成,教你把握做人的分寸和做事的火候。人在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傻,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一生平庸?做事先做人是成功者谋定一生的真本领。
  • 爱上你的工作

    爱上你的工作

    本书从员工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工作的实际情况,挖掘懒散慢的问题根源,旨在帮助员工认识懒散慢对自己、对企业的危害以及摒弃懒、散、慢的意义,进而自动自发地端正自身心态,重燃工作激情,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的小小妻

    腹黑总裁的小小妻

    走错房间,一夜沉浮,半夜逃走,携子归来,她,本是一个最普通的甜品店服务生,梦想:能够做出一吃就会让人幸福的各式各样的甜品,但,一个意外,让她认识了他,从此便脱离了她原本的人生轨道,是福还是祸,是祸躲不过他,一面是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雷焰堂主上,另一面是跨国集团莫氏总裁,他掌握全球60%的经济命脉,他杀伐果绝,嗜血狠辣,霸道腹黑,当他遇上她,一场心与心的交易,让彼此成为了彼此心中最痛的软肋,看腹黑傲娇总裁与扮猪吃老虎的平凡女之间的爱恨情仇《本文美女多多,美男多多,贱女多多,渣男多多,墨墨的写作风格不只是一对主角哦,其他熊孩子们将会一一登场,相信我,我绝对是亲妈,邪恶中..........》
  • 江寒月明

    江寒月明

    生命在不停进化、又或者轮回不止。因为有了轮回,所以有了今世前生。佛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有情众生因其业力,在六道之内不断轮回生死,受轮回之苦,受轮回之劫。古有大能人,最后需踏破轮回劫。若是成功踏破轮回,从此便不受这空间与时间的制约。若是失败,便身死道消,又或者这一切有机会重新开始…
  • 腹黑老师顽皮妻

    腹黑老师顽皮妻

    青春是美好的,快乐的,灿烂的,三对少男少女,从学校开始的爱情在继续,当他们都褪去了青春的外衣,进入社会以后,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坚守爱情呢?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极品鬼戒

    极品鬼戒

    一枚小小的青铜戒指,改变了苏毅一生的命运。且看他如何御使鬼神,颠覆命运,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其中恶搞、YY皆有,但YY不是主流。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魅众生

    魅众生

    佛说:前世的你乃混世魔王,手下冤魂无数,身上罪孽深重,将受十世轮回之苦,以赎前罪,以慰怨灵。她冷笑着,纵身红尘,堕入轮回,十世轮回,十世青楼,千年屈怨。佛说:轮回之劫已满,冤魂孽债已清,我佛慈悲,这一世,去寻你的幸福罢。她冷笑,狠狠的啐了一口,佛颜大变。我佛慈悲?十世轮回,千年屈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极尽煎熬,这就是所谓的慈悲?寻找幸福?何为幸福?幸福何来?沉淀了千年悲怨的灵魂,谈何幸福?怨,足以毁天,恨,将要灭地。佛既不渡我,我便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婚难测

    冥婚难测

    我是一个视财如命的女人,老天待我不薄,我终于如愿嫁入豪门。可是就从我嫁入豪门开始,一切发生巨变。被鬼缠身,被迫与鬼冥婚,孕育鬼子,只是可恶的鬼夫,活生生的斩断了我的大好财路。某天,我刚解决了一只女鬼,对鬼夫说道,“我不要待在鬼界和一群鬼女人宅斗,你干脆放了我,让我回到人间,继续我的财路,将来也好为你的鬼界做些投资!要不然我就把你的鬼界搅得天翻地覆!”只见这个长得俊逸非凡,散发着幽幽鬼气的鬼夫,将一叠冥币塞进我的手里面,对我似笑非笑,“我也觉得我的鬼界有些鬼甚是无聊,不如我陪你一同搅罢?这些钱你在鬼界尽情的花,没了找我要,但是休想离开!你是我的妻,此生唯你!”
  • 独步江山

    独步江山

    一袭白衣,扁舟过乌江,从此风云际会。庙宇朝堂占鳌头;十教九流显神通;这是一个少年独步江山的故事。PS:桃花夭夭,沽之以酒。烽烟万里,且歌且行。作者有些懒,书有些慢热,文字有些干净。
  • 特色莲藕

    特色莲藕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种植特色莲藕的一些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