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1800000022

第22章 实践见证真理的伟大

1.实践的重要性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出真知,这是几千年来无数人的行动证明了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实践能够检验自己课本上的知识是否正确。

光有认识并不能使你有力,而且,并不只是须“悟”,还须能“行”。

思想家福科甚至以这样一句妙语来说明了这点:“哲学轻易地战胜了已经过去和将要来临的痛苦,然而现在的痛苦却要战胜哲学。”

在中国,“行”与“知”的统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其提出可以上溯到《易经》:“君子以果行育德。”中国儒家在强调培养“圣贤人格”时,总是特别强调“躬身践履”。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更是鲜明地提出“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实践能出新知

实践不仅能够检验青少年已有知识的正确还是错误,实践中还能产生新的知识。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青少年除了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外,更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投身到社会中去,在社会中学习。

学生们整天看书,十分缺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特别是缺乏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缺乏经验。真正深刻的认识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和统一。从书本上学到的理性认识往往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地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使理性认识与客观事物的距离缩短,甚至统一。只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知识,你才能灵活运用。为什么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总是不能很快适应,就因为他们的知识离客观实际事物的距离太远。只要在学生时期有目标地参与社会实践,就会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多获得一些经验,不断缩短这个距离。

对知识加深理解,一是经过思维加工,二是经过实践应用。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时,或者说只有在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使人们真正认识它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是活生生的。从而,才能对知识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你能把学到的知识马上用于实践,那么,你的知识就能变成智慧。“学习并不只限于学校内,相遇者都是我的老师。”如果能本着这一原则走向社会的话,你就能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就能使自己充实起来。

(3)实践增加新技能

技能,这是才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学习期间,一般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学习操作技能。而在实践活动中往往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管同学们将来做什么工作,现在学一点儿操作技能,都是有益的。

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今南京)最红的两位戏子。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上演同一出戏来竞技。两人演的都是奸相严嵩。结果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技艺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他连夜出走千里之外的京师投到宰相顾秉谦的门下当了一名差役。因为顾宰相与严嵩都是一样的奸臣。马伶悉心伺候,更细心揣摩顾宰相的形神举止。3年过后,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结果李伶的观众都成了马伶的戏迷,他们为马伶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演所折服。

学会实践,你将能学到更多完善自我的技能。青少年应该到实践中去学习、去体验。

2.学会实践

(1)树立“知行合一”的观念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信奉“知”、“行”两者统一。他受王阳明的影响,将自己原来的名字“文浚”改为“知行”。成名之后,又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行知”。这样就将“知行合一”变成了“行知合一”。陶行知有一系列关于两者合一的论述,例如: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

“教、学、做合一。”

“人类与个人最初都由行动获得真知,故以行动始,以思考终,再以有思考之行动始,以更高一级的融会贯通之思考终,再由经而跃进真理之高峰。”

“知识的妈妈是行动。”

其实,提倡知行合一与行知合一,并无质的区别。现代人讲道理讲得多,实践功夫少,造成实践观念的淡薄。

所以我们要树立“知行合一”的观念,经常注意读报、收看电视、广播新闻和其他有意义的节目,养成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读书时勤思考,注意那些现实性强的书籍,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要经常走出书斋,多与他人交流、多讨论;平常要多观察,勤动手,多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来修正、补充、完善理论,再将知识化为实际工作效果;不要为读书而读书,为学历、为考试而读书。

(2)克服惰性,立即实践

只有实践能够完善个人。史蒂芬逊是火车的发明者,他从未在学校受过教育,8岁给人家放牛,13岁就跟父亲到煤矿干活。起初当蒸汽机司炉的副手,擦拭机器,别人修理机器时他细心观察,了解它的构造和功能。由于他刻苦学习,长时间积累,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技巧。

一天,煤矿里一辆运煤车坏了,机械师们修理好长时间还不能使用,史蒂芬逊自告奋勇地要求修理。他平时摆弄过很多机器,已了解到这种运煤车构造上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于是,他从容不迫地拆开,调整好出毛病的地方,再照原样装配好,运煤车果然开动起来了。通过这件事,他很快升为机械修理工,直至机械工程师。

像史蒂芬逊这种善于开发潜能的人能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吮吸养分,滋润、充实自己,即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放下架子,从“零”开始

我们提倡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学习新的技能。但社会是一本“读不尽的大书”,青少年在参加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学不能用”的情况,现实和书本上知识有太大的差别,这个时候不可气馁,你应该静下心来,放下架子,从零开始,以“初学者之心”进行学习。

在这方面,深圳华为集团做得就很好。20世纪90年代后期,华为集团曾有员工8000余人,平均年龄27岁,8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0%是高级研究开发人员。华为集团年轻的老总任正非说:“华为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人,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员工在企业成长圈中处于重要的主动位置。”但是,他虽然求贤若渴,由于认识到青年学生的最大弊病是动手能力太差,因此他制定了一项铁律:反对空洞理想,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基层经验不提拔。任正非说到做到,进入华为,学历便自动消失,凭个人的实践去获取机会。这样的人才升级制度也被称作“博士当工人”。“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叫商品,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负责”。当过工人的博士仍然有机会获得与学历匹配的职位,但首先得通过任职资格评价。华为请美国HAY公司做顾问,通过消化吸收,一点一点改进,形成自己的任职资格评价体系。华为的工资分配也是实行基于能力的职能工资制。

在华为,每个员工都可以成为接班人,接班人是广义的,不是高层领导下台产生接班人,而是每时、每刻、每件事、每个岗位、每条流程都发生这种交替行为,每个人的岗位身边都有人盯着,你不行,人家上,这叫“全员接班制”。任正非通过这样的做法,把危机意识和压力传递到每个员工,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华为对每一个员工灌输一种理念,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会做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但又不学”。一个好学的人能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他也能认识到“从零开始”的重要性,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祖国的明日之才。

(4)在实践中发展自己

杨振宁到美国之后,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1946年他进入费米主持的博士研究生班之后,就提出希望在费米的指导下写实验论文的设想。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指导科研人员从事军事秘密研究工作,而像杨振宁这样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的,所以费米建议杨振宁可以先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工作,而实验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当时,他的实验室正准备建造一台40万伏特的电子加速器,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在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手下的6名研究生之一。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对于杨振宁后来的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通过这次实验,杨振宁了解到搞物理实验的人在做些什么事情,他们的困难有哪些,他们着急一些什么事情、考虑一些什么事情,换言之,他领略了他们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杨振宁发现动手能力是自己的弱项。

由于费米教授的推荐,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的举动。有一天,他去找杨振宁,关切地询问杨振宁在实验室里工作的情况,问他:“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太成功?”“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实话实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那么我建议你就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毕业论文,本人可以做你的导师了。”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失望,因为他从到达芝加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一心一意想写一篇实验论文;另一方面他从心底也感到自己在实验方面的确是力不从心,写理论性的论文肯定是自己的优势。他认真地考虑了两天,发现自己的理论素养确实比动手能力要强许多,因此他决定接受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后,杨振宁如释重负,毅然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入到理论物理的研究。

如果杨振宁当时不顾主观条件的限制,仍一味坚持自己的想法,恐怕今天的物理学界就会少一位杰出的理论大师。可见,把自己摆在一个不适合的位置上,一方面自己要付出较多的代价,另一方面也不容易尽快地有所收获,往往处于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

所以说青少年应该懂得变通,在实践中要不断发展自己,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同类推荐
  • 辩论与抢答知识全集

    辩论与抢答知识全集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几乎都要伴随着一场大的辩论。从我国的春秋战国直至五四运动,乃至当代的改革开放;从古希腊、罗马直至欧洲文艺复兴,乃至资产阶级大革命,都概莫能外。辩论促进了对真理、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大发展。人类社会在为真理、为正义的雄辩声中呼啸前进。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信息量成倍增长。在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新世纪,辩论将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作用。
  • 人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沉不下心来,更耐不住寂寞。人生自有沉浮,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住气,做到猝然临之心不惊,以冷静的态度应对;当目标没有达成时,要沉住气,学会忍耐,等待机遇,继续努力;当遇到挫折或者失利时,要沉住气,心态平和,靠毅力咬紧牙关。记住:能够沉住气,耐住寂寞,才能成大器。
  • 突破平庸:做人的10个发力点

    突破平庸:做人的10个发力点

    本书内容包括:心眼多一点、做事勤一点、嘴巴甜一点、说话藏一点、胆子大一点、筹码押一点、头脑活一点、意见听一点、观念新一点、交友慎一点。
  • 人人都爱升职器

    人人都爱升职器

    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在一个讲究拼爹的时代,两手空空的我们要靠什么才能拼出未来?靠智商,凭长相,爱加班,肯拼命?作者刘劲飞是被裁员行誉为“金剪刀”级的裁员专家,他在见证了无数职场精英们的血泪沉浮之后告诉你,这一切都不过是浮云而已,那些职场头牌,无它,就是脑子够清楚,眼力劲儿够足,他们丫如此靠谱儿。本书里没有人尽皆知的道理口号,更没有矫揉造作的花拳绣腿,不摆谱,不装蒜,有的都是无数次手起裁刀落之后,反思总结出来的血淋淋的经验教训,处处都是可学之道。努力当然重要,但没有那一点微妙的点拨,就会像缺了盐的厨子。职场教父马云诚意推荐,趁一切还来得及,把一手烂牌打到最好!
  • 新关系学

    新关系学

    本书讨论人际之间的各种关系。阐述了在21世纪,良好的个人关系将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懂点关系,不仅使人们变得会办事,能办成事,而且能让生活更加愉快。
热门推荐
  • 此生缘浅

    此生缘浅

    从前有个爱笑的你,微笑如阳光钻进我心里。从前有个疯狂的你,抛弃所有只为与她在一起。从前有个绝情的你,那晚离去后,再也没了消息。那些个从前的从前,不过是我痴人说梦而已。感谢你这辈子找到了我,下辈子我定翻越千山万水,找到你。
  • 斯大林大街之恋

    斯大林大街之恋

    省委大院的地下读书会中,陌生英俊青年许志的出现,打破了所有的宁静。高贵内敛的林远兵与许志心有灵犀,但许志在林远兵面前总有些紧张,觉得自己和她有些远,不像和陆晓雅一起时放得开。活泼外向的陆晓雅热烈地追求许志,许志最终选择了陆晓雅,而此时他的心更多的被“为真理而战斗”的使命占据。高干子弟王捍东把对晓雅的爱和内心的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与此同时,他们的好友武燕燕和康建林、沈虹和祝宇顺利地成为了恋人。在父辈赫赫战功光环照耀下,这群年轻人带着这个年代特有的纯净,沉浸于光彩飞扬的青春热恋中。而他们的父辈,正紧紧追随着政治风向不断开展大运动。1977年,黎明的希望分明就在眼前,而爱情却再也等不到那一天。
  • 谜仇涯

    谜仇涯

    付出了再多,也可能换不了他的一份心意。他并非无情,但却用在了非常道上,顺着他的爱人,一步步走向了不归路上。真心人的阻拦无能为力,假意的人却招揽一身。究竟什么才是正,什么才是反。
  • 烽烟记忆:军事迷必知的60场经典战役

    烽烟记忆:军事迷必知的60场经典战役

    分为陆战篇、海战篇、空战篇三篇,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记录了60场经典战役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战争真相。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既详细地描述了各次战争中的精彩经过,又通过作战实力、战场对决、知识拓展三部分来帮助读者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战斗的过程。《军事大视野丛书:烽烟记忆·军事迷必知的60场经典战役》以通俗凝练的语言,精美的插图,独具特色的知识延伸,期待喜欢军事知识的朋友们阅读此书。
  • 夜叶彬冰

    夜叶彬冰

    。。。。。。。。。。。。。。。。。。。。。。。。。。。。。。。。。。。。。。。。。。。。。。。。。。。。。。。。。。。。。。。。。。。。。。。。。。。
  • 爆萌宠妃:皇叔,求扑倒

    爆萌宠妃:皇叔,求扑倒

    “你给我滚!”“我不会滚,只会扑!”“我是你侄子的女人。”“你们还没睡过,不如先让我睡一下吧!”“皇叔,你轻一点会死呀!”“嗯,会死。”人前冷酷无情让人畏惧的九王爷,在她面前却是这般的无耻流氓。因为她的面容,还是因为她的不简单?无论什么,从那一夜之后他就上了瘾……
  • 上古天谕

    上古天谕

    数百年来,九黎大陆来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神人逍遥自在,妖魔销声匿迹。然而,美好的和平总是短暂的,就在大陆千年之际,突然天生异象,百兽狂躁,人心恍惚,一时之间莫名的恐慌笼罩在这片大陆之上,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则古老而神秘的预言....一个在穷山恶水中长大的少年为了寻找失踪的义父从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请看伽蓝长风作品《上古天谕》
  • 任逍遥

    任逍遥

    命运的巨轮,精神的锁链,在千古遗梦中看清了自己;时间的碰撞,空间的交融,在天地变化中看清了世界。用尽一生的追寻,倾其所有的奉献,最终尽是枉然。面对苍穹的呼喊,打开那把生锈的巨锁,得到真正的自己。在天地中仗剑凌云,在人生中一剑任逍遥!
  • 陶铁传

    陶铁传

    外星人来袭?!人类将要灭亡,绝地反击才发现反击是那么软弱无力。出奇突袭的人类反中圈套,被进行迷之试验后发现回到属于恐龙的纪元;弱小的人类挣扎求生,谱写出他们自己的传说!
  • 灵眼皇妃,这个大臣不好惹

    灵眼皇妃,这个大臣不好惹

    一场穿越,她掉进了一个铺设千年的迷。他自称是迎她回宫的大臣,却在她回宫当天就占有了她。他喂他哑药,将她扔进了开水桶,还让她从他的贴身婢女一路变成皇帝的宠妃。白日里,他仍旧是朝庭呼风唤雨的大臣;夜里,却几次三番出现在她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