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8000000004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青年文化开始呈现撕裂状态。一方面,认同和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文化依然在传统媒体和校园盛行;另一方面,既存的具有世界普遍性的青年亚文化借助互联网络逐渐浮出水面,更多新的亚文化现象在网络媒体的助推下恣意生长,从而使青年亚文化成为本土中国网络世界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景观。但纵贯十多年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不无惊诧地发现,与网络世界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相比,学术研究的落后十分明显,现有的一些研究也不同程度地染上狂躁虚无的时代病,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轻浅叙述,而鲜见发人深思之作。可以说,网络青年亚文化已经盛装开演,而对之的研究还只是撩开了帷幕,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急需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及研究概览

我们以期刊网为研究对象,以“青年亚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以“网络”为第二关键词在结果中再次搜检,又以“网络文化”为关键词做更大范围的搜索,并从中筛选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相关的文章近百篇。由搜索结果所得,可以认为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始于1997年,标志性的事件有二:其一,枟网上生活枠(Internet&;;amp;Intranet)杂志按月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互联网杂志,但当时因为缺少刊号,只能作为枟中国计算机用户枠的刊中刊发行,直至2000年易名枟数字世界枠才正名。枟网上生活枠象征性地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生活方式之门。其二,是年,一些早期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和出版。既有从事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服务的技术精英们,撰文介绍西方互联网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譬如黑客亚文化、网络技术新语言等①,也有学者开始对国内网络与青年问题展开研究②。199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一批青年学者编撰的一套8本枟互联网络文化丛书枠出版,其中,既有介绍互联网技术的枟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枠、枟21世纪网络生存术枠,也有对网络黑客现象介绍的枟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枠,对网络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方式变化进行描述的枟生活在网络中枠以及对媒介传播在网络冲击下前景展望的枟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流枠等。

这些研究共同的特征是从宏观层面,从全球视野介绍网络快速发展将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总体文化结构产生的革命性变革,尤其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将是无远弗届。研究成果中,特别关注的青年亚文化现象是“黑客”和网络新语言,这与研究者队伍中技术精英参与以及全球网络技术创新和黑客高频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1998年2 月 15 日,中国青年张朝阳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网上搜索引擎———搜狐(SOHOO),从而成为美国枟时代周刊枠年度50名“数字英雄”之一,也成为中国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1998年6月,青年学生杨某因攻击上海某信息网遭捕,从而使中国“黑客”现象引人瞩目。此后,包括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黑客云集美国网络在内的各类黑客事件层出不穷,网络上黑客身影幢幢,形成了变幻复杂的本土黑客亚文化。2001年,盛大集团花高价引入韩国大型在线游戏枟传奇枠,由此,开始冲击式地抒写中国在线游戏的“传奇”故事和游戏中暴力、嗜血、怪诞亚文化的“传奇”图景。2002年,搞笑短片枟大史记枠风靡网络。次年,著名草根播客胖大海的播客节目开播,迅速开创了日后蔚然大观的自拍文化和恶搞文化的先河。2003年6月,“木子美”利用博客发表网络性爱日记,与此同时,王吉鹏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起互联网反黄色内容运动的倡议,遂使博客以及情色文化之争演化成网络媒体上倍受追捧和质疑的文化景观。与此同时,御宅族、辣奢族、视觉系、姆指族等网络青年亚文化类型如火如荼,蔚然成风。但是,网络亚文化研究却没有及时跟上,仅有的几篇文章除停留在黑客现象介绍和网络语言的描述外,关注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虽然有网络暴力、追星、网络写作以及DV自拍等,研究的价值倾向却惊人一致地指向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凸显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垃圾、暴力、色情,甚至反动内容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构成的威胁。枟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枠认为,垃圾信息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网络的形象化妨碍青少年整体素质提高,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症、网络诈骗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由此,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因网络跨文化传播而失范。① 枟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枠也特别强调,青少年将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潜在影响,将受网络色情影响,患“网络性心理障碍”,高科技犯罪的危险程度在增大,而且信息泛滥,还可能使一些青少年成为“数字化人”。② 枟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枠更是认为网络环境成为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温床。③ 网络的反文化现象在引起研究者高度关注的同时,互联网络本身也不同程度地被“妖魔化”,初露端倪的本土青年亚文化也被不加区分地盖上了“道德恐慌”的印章。

2005年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及其研究的又一个重要年份。是年,中国网民突破1亿,500万网民网上开博,M S N和Q Q成为白领上班族的最爱,网游无孔不入? ?网络爆炸性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一系列对青少年影响广泛的网络亚文化事件,而且同时也使青年亚文化本身成为本土中国网络世界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在网络青年亚文化裹挟着喧嚣和浮尘高高扬起之时,研究却开始摆脱此前碎片化的形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俯视角度,试图以更客观、更冷静的视角趋近青年亚文化群体及他们创造的文化。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葛涛的博士论文枟互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究枠,突破性地使用了网络民族志研究、内容分析、言词分析等与网络文化行为更贴近的研究方法,对互联网络上既存的“鲁迅迷”、“张爱玲迷”、“金庸迷”、“王小波迷”四个虚拟社区分别进行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尽管所用理论囿于大众文化研究的蕃篱,对网络迷文化的亚文化特性概括也仅仅停留在“抵抗”的单一层面,但是,毫无疑问,其对青年亚文化不带偏见的正视以及客观细致的研究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6年以来,随着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席卷而来,对此的研究也全面展开。网络同居亚文化、同性恋亚文化、恶搞亚文化、搜索亚文化、御宅族亚文化、语言亚文化、播客亚文化、粉丝亚文化、耽美亚文化以及青春写作亚文化等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一些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主要有蒋原伦主编的枟新媒体丛书枠(共4本),重点描述和研究了诸如在线聊天工具、网络动画、电脑游戏、短信等网络产品所带来的文化转型。虽然作者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媒介产品其实是总体文化遭遇新媒体后裂变而来的亚文化现象,但其从文化研究视角所做的探讨无疑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研究。王铮的枟同人的世界———对一种网络小众文化的研究枠聚焦了国内“同人”群体———一群爱好者基于原作和原型所进行的再创作活动,对其源流、发展现状以及活动方式做了全方位的介绍和评述,对此类鲜为人知的青年亚文化进行了深描,从而揭开了深藏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一个庞大的族群。

二、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精神内涵

何为“网络青年亚文化”或“网络亚文化”?

这一问题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起点,但大多数研究者都公认这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在绝大多数远离网络的人看来,网络文化的出现本身就是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其开放性、去中心化、互动性的特点具有浓重的亚文化色彩,因此,在这样的传播平台上形成的以青年人为主体的文化类型都可以视为网络亚文化。

这一似是而非的看法,在以网络亚文化现象和个案为阐释对象的文章中得到集中体现。“美眉是网络亚文化中的亚文化,但全世界的美眉网站恐怕数以万计也不止。”①“数字化的技术浪潮和视觉文化的日益普及,为DV 影像的个人化写作插上了起飞的翅膀,青年学会利用手中的DV 来创造青年亚文化。”②“网络同居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性吸引为基础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③“作为华人社区第一户,西祠胡同创造了独特的游戏规则,并由此形成风格鲜明的亚文化圈。”①“Q版文化的流行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它是网络时代青少年寻求心灵突围的集体默契?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主流文化,但是它只能是一种亚文化的生活方式。”②研究者们将网络美眉现象、网络同居、QQ聊天、DV拍摄以及西祠胡同等流行的网络现象直接等同于网络青年亚文化,仿佛这是天经地义似的,不再追问为什么这些网络现象就是网络青年亚文化。

换言之,在现行的研究中,何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内涵不明确,外延也模糊不清,经常被缠绕在一起的概念有网络文化、大众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等。

由于网络兴盛的历史仅十多年,依托此形成的文化形态在界定时众口不一,“网络文化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③,如此宽泛的定义,抹杀了网络文化的特定性。而“网络文化是指互联网络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态表现出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网络新闻、动漫、网络视频和音乐、网络文学、论坛等”④,显然又过于狭隘地理解了网络文化的广博性。彭兰指出,网络文化包含了五个基本方面:网络文化行为、网络文化产品、网络文化事件、网络文化现象、网络文化精神⑤。其中,文化行为和文化精神更趋于宏观理解,而文化产品、文化事件、文化现象则偏向于具体考察。在笔者看来,上述概念的混乱就是由狭义、具体的层面引发的,在大多数不加深究的研究中,常常将网民的原创文化产品,诸如文章、图片、视频等不加区别地归称为“亚文化”、“大众文化”或“媒介文化”。

较早试图对网络亚文化进行定义的李梁将网络亚文化群体与网络媒介文化相提并论,“前者指按不同年龄、个性、职业、思想观念、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后者则指传统大众媒介在网络上进行大规模信息传播活动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在他看来,网络媒介文化是大众文化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替代,是网络空间里最大的文化群体,具有“主流”和“支配性”地位。与此相反,“那些网上参与人数较少,影响也相对较小的文化群体,我们把它称为亚文化群体。”⑥人数的多寡、影响力的大小,成为网络亚文化群体与网络媒介文化的区别指标,很显然,这样的划分标准具有形而上的偏差。杨聪认为,文化创造的手段是甄别亚文化的关键,“在大众传媒的时代,年轻人是用传统的手段为自己营造亚文化的圈子和进行身份的确认,那么,在网络的时代,他们则是用‘比特符号’创造一种新的、专属于青年自己的亚文化”。① 然而,手段并不完全等同于本质,将“比特符号”视为青年亚文化的内涵,犹如将吉他或打击乐乐器直接视作为摇滚乐一样不准确。更有一些研究者直接将网络亚文化与反文化划等号,比如“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产生,反映的是从现实生存空间到网络生存空间的转换中,个体自动与现实的秩序法则剥离,以去中心的意志取向和自我放纵的行为方式,对抗并捣乱网络上的各种现存秩序? ?网络亚文化群体自始至终都陷于摧毁行为本身”。② 因此,在笔者看来,网络论坛、聊天室里充斥着的个体的粗鲁、暴戾、黄色的用语以及带有侮辱性、挑衅性的言语行为就是网络亚文化。

那么,网络亚文化现象是否就等同于网络亚文化呢?或者用“比特符号”创造的文化类型就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甚至凡网络上出现的青年原创作品就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呢?对此,笔者认为,虽然试图为网络青年亚文化圈定严密而准确的定义不太可能,但其内涵和外延所必涉的关键词还是可以明确地加以提炼的。其一为“青年群体”,亚文化具有社团的特性,因此,个体的、偶发的文化现象如果不能诱发一连串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行为时,并不能称之为“亚文化”。比如,无字帖“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尽管跟帖量超几十万,也引发了无数相似句式的口号产生,但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网络事件。只有将其纳入更具有群体性或社团性的文化类型时,“贾君鹏”才是某类青年亚文化的典型个案,比如网络恶搞亚文化、网络游戏亚文化,等等。其二为“观点或主张”,亚文化青年不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他们被建构或主动构建成为具有天生的反抗性质,追求与主流成人社团相异的社会团体和组织,通过特定的风格/方式,传达自己的存在和主张,获得彼此间的认同。无论是网络黑客亚文化,抑或网络恶搞亚文化,这样的青年亚文化均有着鲜明的价值主张和文化理想,并通过极易识别的风格化方式加以表达。其三为“新媒体”特征,这是网络亚文化与前互联网时代亚文化最为明显的不同。由于青年亚文化群体均为非官方社团和组织,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无疑将青年的媒体话语权从主流文化手中部分地交还给青年人自己。在新媒体中,那些为青年人所熟知的新的技术呈现和表达方式,比如,媒介由语言文字符号、声音符号和影像符号向综合的数字符号转变,致使文化的表达突破了对单一媒介的依赖,实现了青年亚文化表征符号的“脱胎换骨”。网络青年亚文化表达类型也迅疾由单一向全面转向,不再拘泥于某一种表达方式,而是杂糅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充分自如、游刃有余地建构起具有独特性质的亚文化类型。在此,媒介不仅仅是青年亚文化传达的工具,而内化成为驱动力,乃至精神本质。

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言路和价值判断

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亚文化都显得纷繁复杂、五色杂陈,网络黑客、网络游戏、网络恶搞、网络粉丝、网络语言是研究者关注最多的一些文化现象。其次是DV影像、同性恋、闪客、御宅族、耽美、晒客等网络青年族群和博客、播客、西祠胡同、QQ、搜索引擎等网络亚文化社区。这些亚文化现象、青年族群、亚文化社区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也有着迥然的差异。然而,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基本的研究言路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大体呈现为:

其一,充满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同情、理解和宽容,而不再是排斥或批判。研究成果显示,研究者们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价值判断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青年亚文化形态的多样化经历了同情、理解和宽容的变化过程。比如,对网络火星文的评价,杨文虎在21世纪初就认为:“电脑网民的用语,作为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时代特征。这种不成熟但又富于创新性的青年文化,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质。”①欧阳友权等进一步认为:“这种新颖而富有创意的语言形式,有别于日常的语言规范,正契合了青少年张扬自我、突出个性的表意追求。”②杜金艳也充分肯定了Q版亚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和生命活力:“Q版文化中毕竟包含着一些更为年轻、更为活力、更为积极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形态因素。”①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的研究者对网络青年亚文化持慎重的态度,采取不偏不倚的两分法原则,在充分肯定网络青年亚文化积极意义和价值的同时,指出其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对青年个体、社会、总体文化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为数不少的研究者担心网络火星文的使用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从而使正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下降,不利于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也有学者对网络耽美亚文化、晒客亚文化、网络宅人族亚文化等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宅人族的生活状态对社会和青年自身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② 网络恶搞亚文化的研究者在充分肯定这种亚文化类型的解构权威、颠覆传统及其创造性的同时,也认为“有些恶搞提供给我们的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闹剧,它们失去了对时代的深切体验以及社会责任,缺乏世界观性质的深度和力度”。③ 这种两分法的表述方式,折射的是研究者与青年亚文化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以及研究者个人的主流文化立场。直至如今,这依然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中最主要的研究言路和价值判断。

其二,现在普遍认为,网络青年亚文化是一种边缘的文化,与主导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反抗”,而仅仅是“对抗”,乃至是“补充”。因此,青年亚文化一般不会对主导文化的现存秩序、规则构成威胁,更不会取而代之。董长弟在分析网络火星文时认为:“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文化的存在方式显现,所强调的不是对主流文化的否定或反抗,而是替代、补充或凸现其自身的忽视。”因此,火星文“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注定只能是一种处于边缘化的网络次文化用语,永远也不可能在汉语或其他语种中占据主导话语权的地位”。④ 杜金艳持相同的观点,她认为:“虽然Q版文化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主流文化,但是它只能是一种亚文化的生活方式。”⑤易蓉在分析具有典型先锋性的摇滚亚文化时也认为:“它既不单纯地是一种让青少年丧失责任感、使命感的游戏形式,也无法形成一股对既有意识形态具有实质性威胁的颠覆力量。”⑥正因为此,多种多样的网络青年亚文化构成了社会总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常常获得主导文化睁一眼闭一眼的许可。不过,也有个别研究者在分析网络恶搞文化时指出:“网络恶搞文化必定与主流文化发生冲击甚至冲突。”①邱宝林则通过对DV影像网络传播现状的分析证明了亚文化与主导文化之间并不一定是“你主我辅”的平衡,“对抗”有时可能趋向“反叛”,但反叛的最终结果,同样不是“取而代之”,反而是亚文化自身的消泯。对亚文化的此等命运,研究者们的看法高度一致,都认为处于边缘和次地位的亚文化一旦突破政治边线,对主导文化形成压力和构成颠覆时,亚文化的命运便岌岌可危,“Q版文化一旦与主流文化发生冲突,势必会受到主流文化的抵制”。②“作为亚文化的恶搞一旦触动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雷区,那么它必将遭遇主流文化的整肃。”③

其三,关注网络青年亚文化的风格表征和形构方式。青年亚文化区别于主导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类型的因缘之一是有着风格鲜明、意蕴丰富的符号系统。一方面,这种特有的符号系统是青年群体自己的话语方式,是他们为自己编织的语言代码,以此证明他们自身有别于成人世界、父辈社会的存在方式。“在网络时代,他们(青少年)则是用‘比特符号’创造一种新的、专属于青年自己的亚文化。”④“书写火星文打破成人社会语言规范,也是这样一种证明他们自身存在的特有方式。”⑤另一方面,亚文化群体刻意建构的符号系统是群体成员之间的约定俗成或共同创造,符号的使用和风格的形成,强化了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与此同时,特定群体也通过符号系统与其他亚文化群体构成区隔。比如,火星文在小圈子内的风行和刻意与外部世界的阻断便是一例。欧阳友权等分析粉丝文化时也认为:“在偶像崇拜的名义下,粉丝部落演绎出具有各种不同风格的符号系统,并以此作为区分‘圈内人’与‘圈外人’的标识。”⑥再次,也有研究者指出,符号系统还是一种隐喻,通过特殊的生产手法制造出来,以承载特定亚文化群体的关于世界、社会、文化的集体想像。肖伟胜分析了网络语言生产的两种手法,即拼帖和同构,从而发现语言生产本身便是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一种策略性抵抗,“亚文化的拥护者在一定意义上‘偏离了’主导文化,处于一种亚性状态,是社会中的‘异端’。这种‘偏离性’和‘异端色彩’往往通过仪式化(符号性)的抵抗彰显出来”。① 王少磊通过对“西祠胡同”网络社区的跟踪研究发现,胡同“黑话”和“江湖”规矩,个性头版和编辑方针等元素和规则构成了“西祠胡同”一眼可以辨识的符号系统,甚至“除了自己独有的因子之外,跟其他社区共有的元素也被刻意‘西祠化’了”。②“西祠胡同”借此独特的游戏规则和圈内语言,张扬自身典型的不同于精英文化的“小市民风格”。

其四,研究者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未来走向高度关注。不过,他们所持的观点大同小异,无论是对网络语言发展的展望,还是对诸如恶搞、粉丝、DV影像等亚文化类型的发展前景。研究者们提供的出路有两种,一是压制,一是收编。蔡骐断言:“作为网络时代激情反叛的表征,恶搞文化所代表的不过只是一种狂欢的仪式,它既可能消失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打压下,更可能淹没在商业利益的收编中。”③当然,与主导文化的直接打压相比,主流文化机构以管理或引导的名义所奉行的“管制”或“压制”更有可能导致青年亚文化独立个性精神和文化品格的消失。有论者就对青年DV影像亚文化的发展忧心忡忡,认为网络审查制度的出现,必定会掩盖DV创造性的价值,伤害DV 影像的个性化,从而导致DV 影像独立叙事的模式的瓦解。章曦元认为,DV的最终命运,可能是受主流文化青睐而被收编,可能是继续保持民间和个人化的状态。但是,令他不无担忧的是,当DV影像被收编之风吹起时,DV影像“是否还能保持它的原创的纯粹个人化的色彩,是否会失去它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被人拿来探讨的理由?”④在研究者们看来,粉丝亚文化所刻意经营出来的所谓“风格”和“个性”,既是反叛,更是以反叛的名义生产出来的时尚,“在商业资本主宰的语境中,粉丝文化被迅速卷入了文化与经济合谋的陷阱,成为消费主义狂欢的一种噱头”。⑤ 至此,青年亚文化的反抗性、独立性被完全消融,不复存在。

四、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青年亚文化的井喷,而长期以来,主导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压制以及理论研究导向的忽视,导致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严重匮乏,既表现出研究数量的不足,更体现了研究理论的单调。可以这么说,前互联网时代亚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是国外社会学中有关“代际”、“偏离”和“越轨”的理论,在此理论观照下,亚文化被视作异类文化加以研究,研究者的立足点和视角是正统文化、主导文化、成人文化,亚文化则是需要宽容、需要引导、需要吸纳的小众文化和另类文化形态。21世纪以来,国外亚文化理论陆续被译介,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非英国伯明翰青年亚文化学派无疑。于是,随着伯明翰学派理论译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理论从社会学转向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的整套术语和关键词,诸如“阶级结构”、“仪式抵抗”、“风格”、“符号化”、“政治收编”、“商业收编”等便大行其道,甚至成为研究青年亚文化的单一理论话语。

理论话语的单向性意味着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窄化和僵化,这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事实上,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语境与今天相比均非同日而语,其青年亚文化理论体系能否有效地用来分析网络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已经在国外引起了热烈讨论。比如,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伯明翰亚文化研究过于激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以及它们赖于建构理论体系的“阶级”正从我们眼前活生生地消失,加之西方后现代理论话语在文化研究领域的迅速扩散,新一代的亚文化研究者们对此展开质疑,并试图发展新的亚文化概念和理论取代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后亚文化研究理论认为,亚文化的研究需要从社会结构模式中脱离出来,更加注重亚文化的实践意义,包括亚文化个体和群体的商品消费行为,以及通过消费释放和建构起来的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化行为。甚至,我们还需要关注亚文化群体通过虚拟网络世界突破本土化的局限寻求全球商品消费中的个人力量。① 总之,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地域化被全球化取代,一元文化被多元文化取代,青年群体也不再反抗任何单一的主流阶级、政治体系或成年文化。因此,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以“阶级”为理论基石的伯明翰学派的学说已经不能完美地用来解释今天网络世界的青年亚文化了,我们需要发展多样的、丰富的理论话语。

在后亚文化时代,媒介技术的力量和意义显得寻乎异常的突出,“我们个人和集体存在的所有过程都直接受到新技术媒介的塑造”。① 新媒介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相互作用,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场景,以新媒介为主要载体的青年亚文化与传统媒介时代相比较,富有浓重色彩的结构性转化已经显现。然而,现有的研究,仅仅看到了网络作为传播工具的价值,认为其开放、去中心化、互动的特征使青年人获得了部分话语权,从被动接受者跃升为主动参与者,但是,很少有研究者进一步去考察媒介之于青年亚文化的真正价值。事实上,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介对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影响力比此前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要广泛、深刻和迅捷得多———这不仅包括影响到青年亚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播方式,而且包括它所提供的亚文化文本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模式,还有亚文化生存、生长的整个生态环境和文化语境。毋庸讳言,网络新媒介的无深度感、暂时性、分裂性和全球化特征促使在其基础上生成和传播的青年亚文化不再坚持抵抗任何单一的政治体系、主流阶级和成年文化,他们甚至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某些“抵抗”的特质,也不再囿于某种风格鲜明而固化的文化类型。相反,诸如身体、性别、种族、民族、时尚、图像等却不断进入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内核和意义场域,许多特征明显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类型共时性地陆续呈现,甚至此起彼伏,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不断出现、繁盛,直到消失,终而复始、生生不息。在新媒介建构的虚拟世界中,青年人也不再仅仅将自己执著地归属于某一种亚文化类型,他们经常从一种亚文化类型转向另一种亚文化类型,或者同时属于几种亚文化类型。这完全不同于此前伯明翰学派所关注的青年亚文化,也不同于国内前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那时候看起来只有两种文化类型———主流的和叛逆的。事实上,不同阶层、教育、社会环境中的青年人总是分属于各种明显不同的群体,他们在观念、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都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异质性,需要分别加以研究。

有关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的关系,在网络新媒介语境中也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用“打压”,还是“收编”来描述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归宿都是一种简单乃至粗暴的处理方式。首先,何为“打压”?何为“收编”?在研究者的话语表述中,“打压”和“收编”是指主导文化对异己文化的整肃和招安,前者意味着强权、暴力施压之后的宰制,后者则是温柔分裂、拆解之后的吸纳,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了替异己文化划上句号。商业利益是一种典型的操纵型权力,往往以一种蓄意的而他人并未感觉到的方式施加影响。对青年亚文化而言,一旦形成鲜明的风格,商业之手就会随之而来。问题是,“打压”和“收编”是否就一定意味着赫伯迪克所说的青年亚文化的“死亡”?受到宰制的亚文化是否可能换一种语境、换一种呈现方式而复燃?商业利益吸纳之后的亚文化是否有可能在商品生产和消费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在亚文化群体有所选择的消费行为和生产性收视行为中,是否有可能颠覆、改写商品原初的意义,从而重新定义、定型并且改变商品生产者的本意?

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主导文化、商业利益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模式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或者说,主导文化对亚文化的招安,商业利益对亚文化征用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导文化在分众化、参与性新媒介和多样化文化形态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通过主流媒介的融入来影响和操纵亚文化的走向,商品消费的“触角”也超越了对亚文化既成“风格”,诸如新潮流、新款式、新音乐的利用和改造而延伸至亚文化产生的源头,商品成为亚文化现象的催生者和形塑者。在此,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商业利益不再泾渭分明,它们彼此互为对象,互为存在。如果无视这一变化,如果不能做进一步的深究,我们就无法逃脱伯明翰学派“收编”与“被收编”的樊篱,将很难深入而准确地把握当今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本质。

网络再编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

———以土豆网为例

陈霖 魏玉皎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摘要”本文以国内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土豆网上的再编视频为考察个案,通过对其亚文化表达、叙事的策略、抵抗的意义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再编视频的青年亚文化内涵和特质。文章指出,再编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表达,构成了对主流影像、权威媒体的叛逆和颠覆,也触及了社会现实及矛盾,还表现出对性别规范、观念的拒绝和打破。这些影像通过“戏仿”和“拼贴”等叙事策略,形成了独有的表达方式和意义系统。再编视频这一抵抗形式与网络青年要表达的理想之间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意图的沟通”,也映照出当代文化整体的困境和裂隙。如此,再编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表达了文化多元、多样和差异性的价值诉求,在其充满活力而又有限的抵抗中,建构了作为主体文化的“他者”的形象。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再编视频 叙事策略 土豆网“他者”

2005年年底,风靡网络的恶搞短片枟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枠以其“先锋”的姿态,成功创造出用数字化手段改编和颠覆主流影像,以此对抗强势集团话语霸权、凸显草根阶层话语狂欢的模板。受其影响,网络上各类再编短片风起云涌。每当大片上映、社会焦点问题聚集或某明星在某段时间内娱乐度上升时,针对此类现象的再编短片就会出现在网络上。与传统的青年亚文化形态呈现为持续的、相对固定的、我行我素的状态不同,这类再编视频所体现的是一种一波波海浪来袭式的青年亚文化反应,显示出当今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一举一动密切关注、伺机而动的特点。

作为中国最早和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土豆网自2005年4月15日成立以来,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为口号,鼓励用户通过其平台发布、浏览和分享视频作品。到2009年,土豆网上每天的视频播放量最高超过1亿次,独立用户数超过1500万,是最受年轻一代喜爱和拥泵的专业视频网站。① 土豆网上的节目除了来自内容提供商的视频节目,如电影、电视剧和娱乐综艺节目外,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就是主要由青年人自行制作、上传发布的各类原创视频。原创视频可分为自拍和再编(改编)两种。自拍是将自己或周围的人、事、物作为文本、叙事、拍摄对象,重视记录;而再编是对已有文本,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的改编。经典名著、出名之作、明星名流、时兴文本皆是青年进行再编的素材。再编视频中蕴藏着丰富的青年亚文化性质,它体现出来的“反定制”的亚文化抵抗色彩,将一种与主流影像截然不同的景象带到了我们面前。本文试图通过对土豆网上再编视频的创制和传播的考察,从再编视频的亚文化表达、叙事的策略、抵抗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再编视频的青年亚文化内涵和特质。

土豆网上的再编(改编)视频,可按制作者的态度和目的分为影视角色改编和恶搞改编两种。所谓影视角色改编,在这里是指:将原本出处完全不同的影视剧中的人物、片段、背景,结合选定的脚本,安排给他/她们新的角色,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通过强大的剪辑技术制作出有逼真效果的 MV、片花或“宣传片”。影视角色改编剧主要是针对古装戏的改编,大部分的角色在性别上为正常取向,如枟乱恋三国枠、枟仙剑三改编之枙誓补情天枛枠、枟男儿无泪·笑春风系列伪片尾枠、枟学警狙击改编之枙学警无间枛第一集枠等;少量为BL取向(Boy摧s Love,美少年之间的爱恋),即同人改编剧,如枟翻滚吧!蛋炒饭(米冷王道)枠、枟陆花·笑拥江山梦枠、枟花鱼·让梦冬眠枠等。而恶搞型改编剧,按其内容又可分为恶搞经典或出名之作、借助经典和出名之作的影响来恶搞现实(人或事均有)两种。前者如枟恶搞CC T V之枙和谐少女枛枠、枟恶搞枙赤壁枛之抢号演艺、学生版、泡妞篇枠、枟恶搞枙西游记枛之白骨精、师徒上网枠等。后者如枟枙西游记枛恶搞曾轶可枠、枟枙画皮枛“毒奶粉”恶搞枠、枟刘德华大战周杰伦枠等。这些再编视频突出地表征了互联网上的青年亚文化特质。

首先是对主流影像、权威媒体的“反动”和颠覆。一直以来,强势的视觉媒体(主要指电视和电影),不断地把自己的工艺流程强加给观众,垄断了影像表达的话语权。商业大片追求感官刺激,肆无忌惮地植入广告,心甘情愿地臣服于消费主义的桎梏。这种空有其表而缺少灵魂的主流影像,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到厌倦不堪,甚至鄙视不屑。

于是,因为不满意既有影像中演员的形象,他们挑选出自己“心水”的演员,让他/她们来“出演”自己心目中适合的角色。因为觉得原有的影视剧集的剧情不过瘾,有遗憾,他们自己改编,把喜欢的情节和元素自由糅合到一起。播客carlin短短两分多钟的“预告片”枟乱恋三国枠,看不到枟三国演义枠史诗般的雄浑,却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不仅如此,角色“饰演”是清一色的俊男美女,陈坤饰赵云、袁弘饰孙策、马德钟饰曹操、陈冠霖饰周瑜、郭羡妮饰大乔、董洁饰小乔。再加上“乱恋”噱头的刺激,雄伟的三国故事也变成了香艳的陪衬。

对“斥巨资”打造的商业大片的反感,对宏大叙事的厌倦,对名导演、名演员各种“秀”的鄙夷,也已成为年轻网友们再编视频的常规主题。继陈凯歌的枟无极枠成了枟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枠之后,冯小刚的枟夜宴枠成了枟晚饭枠,张艺谋的枟满城尽带黄金甲枠成了枟满校尽是大波妹枠。2008年上映的大片枟赤壁枠,虽然在影片内容和质量上口碑不错,但由于部分台词的过于现代化和生硬的幽默,与影片整体格调不搭,网络上多个版本的恶搞改编纷纷出现。枟枙赤壁枛之枙成吉思汗枛抢号演义枠将一场轰轰烈烈的赤壁之战,编成了一场发生在以“曹草”、“刘背”、“孙全”为首的三大网络游戏工会之间,为了抢夺枟成吉思汗枠游戏测号而展开的大战。枟枙赤壁枛之泡妞篇枠更是给这场经典战役杜撰上了一个庸俗不堪的理由:努力考上大学的诸葛小明因为身在考古系而难以找到女朋友,所以决定与“校草”周小瑜一决高下,抢夺人文学院美女“小乔”。

对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如枟新闻联播枠、枟走进科学枠、枟艺术人生枠、枟动画城枠的恶搞或挪用,则体现出部分年轻人对主流、强势媒体的冷淡与轻蔑。面对权威话语的一统江湖而又隔靴搔痒,再编视频不是抱以激烈的呐喊、反抗,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其矛盾,尽显其可笑。枟枙CC T V枛之和谐少女枠里“动画城”的幼儿动画与日本推理动漫的对比,枟艺术人生枠里经过配音后主持人“声泪俱下”的画面与来宾茫然表情的对比,以枟走进科学枠作为枟非常完美之章子怡求爱记枠的开场白,所有这些无不表现出年轻人对影像权威媒介的揶揄。

其二,再编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表达,也将触角延伸到了虚拟世界之外的社会现实中,对种种不公、丑恶的社会现象及社会矛盾进行揭露和讽刺。它以草根化的体验呈现出被主流媒体简单化或忽略的社会现实、普通百姓的生活、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状态。土豆网的著名播客“叫兽小星”在他的一篇视频日志中说到:“我制作了一些与民生相关的视频,这些片子的宗旨,是通过恶搞来讽刺那些丑恶的人、丑恶的事,为弱势之人呐喊,为良善之心摇旗。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视频中挖苦拖欠民工工资的包工头、讥讽电视上的恶俗小广告、嘲笑电击未成年人的无良医生、怒骂泯灭天良的黑心食品制造商,等等。”①

面对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社会病灶,再编视频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提供了滑稽的、无厘头式的“象征性解决方案”。譬如,影片枟画皮枠在改编中被颠覆了所有的故事情节,由陈坤所饰演的将军成了“四熊”乳业公司的老总,周迅饰演的九霄美狐则成了生产部经理,她与壮壮乳业老总勾结搞垮“四熊”,在奶粉里加入了“三三青安”。一个抓妖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抓毒奶粉凶手的荒诞故事,这正是对当年我国“三聚氰胺”奶制品丑闻的讽刺与批判。

其三,对性别规范、观念的拒绝和打破。再编剧中的同人影视改编,是同人文化借助互联网平台及视频技术,溢出动漫界、小说界,进入通俗影视剧改编创作的新发展。源自日本的“同人创作”原是指“志同道合”的业余动漫爱好者所进行的“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②。有关男男同性情爱的“耽美”(Boy摧s Love,BL)是同人文化中最主要、最突出的部分。大量出产的内地、港台电视剧中,“两个身份、地位、能力相似”的男性人物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吸引了大批女性观众(即“同人女”),她们偏爱将原作中外形好、气质佳的男主角进行配对,将剧情改编为讲述他们之间的暧昧故事,配上台词,并巧妙截取原剧镜头加以剪辑,形成一个个被普遍认可的配对(即王道)以及符合她们审美的同人短片。如围绕台湾电视剧枟翻滚吧!蛋炒饭枠男主角米麒麟和冷冽出现的米冷/米洌王道,根据电视剧枟陆小凤枠男主角陆小凤和花满楼改编的枟陆花·笑拥江山梦枠和枟双侠枠,根据电视剧枟小鱼儿与花无缺枠改编的枟花鱼·让梦冬眠枠等。除此之外,饰演这些角色的演员本人也大多被固定为“王道”,继而发展新的同人改编剧。这些改编短片呈现出同人群体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完全迥异的性别、性态(sexuality)观念。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同人女”不仅抵抗、颠覆主导的性别规范,拒绝传统影视的异性恋(Boy and Girl,BG)中所折射出的男权社会的性别意识。她们对美型、雌雄同体的年轻男子之间的爱情的性幻想,对更平等、亲密的性爱关系的想象和塑造,也打破了有关异性恋女性应有的性幻想的社会规范。③

土豆网上同人改编剧的数量目前并不多,截至2007年12月7日,只有相关视频233个①,点击量最高的枟陆花·笑拥江山梦枠②也只有53459次,但留言的同人女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以及对同人剧作者的支持乃至膜拜,表现出极具亚文化色彩的认同。“同人部落”的维持依靠的是“成员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共享情感时的体验”③,在她们的留言里,随处可以看到情感炽热而强烈的表达,诸如“感动”、“超经典”、“越看越理解,越理解越泪”、“每一处剪得都恰到好处,同人女的力量不可小看”,等等。同人群体通常只与同为同人女的“圈中人”进行相关交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讲“行话”(如耽美、狼窝、腐女、萌、各种王道等),不打扰别人也不希望被人打扰,具有极强的“部落性”。

对主流影像、社会现实、性别规范的不满和反抗,形成土豆网上再编视频的青年亚文化景观,它高举比特时代视频娱乐的大旗,运用独特的叙述策略,展现出当今青年自由选择的表达和认同。

土豆网上再编视频通过对熟悉或经典的文本、图像的改编和颠覆,以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的方式,尽情解构主流社会的宏大叙事,将鲜活真实的民间喜乐从影像霸权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成为解决隐藏在父辈文化中的矛盾的“神奇的手法”④,并由此形成了青年亚文化视频的叙事策略。

在这些策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戏仿”。源自于西方喜剧艺术里的“戏仿”(parody)一词,又名“滑稽模仿”、“戏拟”,最初是喜剧作家“善于使用谐摹手法。戏拟悲剧中的诗句和宗教仪式中的祝词”⑤,一般是指戏谑性、讽刺性地仿拟他者(源文)语言,是“互文性”的一种特殊形态⑥。“戏仿”是仿文对源文的仿拟,包含着改写、调侃、戏谑、反讽、夸张、消解、异化的成分,不甚恭维、不太严肃。再编视频中“戏仿”策略的使用,使得源文本与新创文本之间产生了一种戏谑性的张力①,这种张力的效果越强,两者在内容、形式上的反差越大,对主流影像及其所指向的观念、现实的讽刺和消解力就越强。

土豆网上的再编视频(尤其是恶搞型改编视频)中,“戏仿”的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出奇不意,体现在对原有影视的片名、角色名的改动和编造,对宏大、经典主题的偷换和消解,对情节、人物关系的篡改和颠倒等诸多方面。譬如,2007年贺岁喜剧枟命运呼叫转移枠在上映后的第四天就成了枟性命呼叫转移枠,美国电影枟惊声尖叫枠成了枟惊声尖笑枠,枟满城尽带黄金甲枠除了枟满校尽是大波妹枠外,还有一个枟两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枠,2009年新片枟非常完美枠也被戏称为枟章子怡求爱记枠。在枟赤壁枠恶搞再编的视频里,三位主角曹操、刘备、周瑜变成了曹草、刘背、周鱼,诸葛亮叫做诸葛小明。“叫兽小星”的最新力作枟刘德华大战周杰伦枠里,周杰伦名叫“杰伦·小眼·周”,蔡依林则是“依林·G奶·蔡”,暗讽了周杰伦的小眼睛和蔡依林隆胸的传闻。枟赤壁枠经典一战的恢弘壮阔在抢号大战、学生翘课、泡妞抢美女的滑稽叙事中一点点被消解、矮化。名著枟西游记枠的经典主题更是多次被篡改和打破,在土豆网有关“西游记恶搞”的524 个视频中,电视剧枟西游记枠完整丰富的情节在各取所需的削割和截取中成了一地零碎。枟唐僧麻将传枠、枟如来传经枠、枟师徒上网枠等短片通过台词和配音,不仅完全否定了原有情节,更颠倒了师徒关系、人妖关系,抹黑权威,唐僧被戏拟成一个好色、胆小、爱打麻将的赌徒,如来则成了一个爱聊QQ,习惯用U盘拷贝经文的时尚达人。经典人物一本正经的卫道者形象在戏谑中轰然倒塌。

再编视频里的多种流行元素本身就是一种影射和戏拟,名人、时事、网络流行语、广告词、电视节目、社会潜规则、丑闻等皆可收入其中。号称“把恶搞当艺术,猥琐就是表演手段”的播客“叫兽小星”,在他的恶搞电影作品枟投简历枠中,选择了毕业大学生找工作困难这个题材,创作了一个逻辑混乱的剧本,中间插入了央视女主播打哈欠、补妆的桥段。在其新作枟刘德华大战周杰伦枠中,关于全球金融危机,一位老兵说道“现在全球金融危机,但新闻里说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所以我们公司(刘备的蜀公司)决定开拖拉机从狗蛋村出发到纽约,拯救美国经济”;胜利后的“赵子龙”刘德华居然大喊出网络流行语,“回去打酱油,我是非主流”;而结尾“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韩国人的,思密达”,是对之前韩国媒体说孔子、李时珍、西施是韩国人甚至“四大发明”也是韩国的可笑言论的讽刺。爆强枟夜店枠恶搞短短三分钟的时间里就集合了大量2009年的网络流行语汇,“不要挤兑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春哥、曾哥、小沈阳”、“纯爷们”、“打酱油”、“专业水鬼”、“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等串联成的顺口溜,令人忍俊不禁又一头雾水。

其次是拼贴的策略。赫伯迪格在枟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枠一书中讲到“拼贴”(bricolage)对亚文化的建构时,在人类学意义上使用了这一术语,即指那些既没有读写能力,也没有专门技术的“原始人”对周围世界的回应方式———用即兴的拼凑,以一套截然不同的“逻辑”,仔细而准确地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加以整理、分类、定位,从而可以令人信服地“解释”世界①。朋克、摩登族等亚文化的拼贴者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物品创造出独特的外观,将两种显然无法调和的现实(如“国旗”和“夹克”、“破洞”和“T 恤”、“发梳”和“武器”等)并置在一个看似不合时宜的范围里,这些新的商品组合成各种符号,抹杀和颠覆了原有的直接的意义。

而今天再编视频中“拼贴”的呈现,则主要是通过挪用电影片段、剪辑镜头,使用蒙太奇、二次配音、添加字幕等方式,将创作者所需的各种元素拼凑(made up)到一起。原有的文本、镜像被去历史化、去语境化,改变了能指和所指,新的文本、镜像则在一个共时性的视频里重新缔结成一种新的语境关系,建立起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指向,并与原初的意义形成反讽关系。

像枟我的2008枠,其背景音乐除了混入了来自日本Nico网站的Nico组曲、葫芦娃主题曲,除将其山寨化外,还插入了视频配音来烘托气氛。短片枟网络惊魂枠则串联了枟唐伯虎点秋香枠、枟我的野蛮女友枠、枟憨豆先生枠、枟手机枠、枟黑客帝国枠、枟无间道枠等多部影片镜头,再配上自创的极尽讽刺之道的台词,矛头直指联通,“选网络就像选老婆,要是不幸选择联通就完了”,让人哭笑不得。枟春哥的愤怒枠把2009年灾难片枟2012枠、枟超强台风枠与“春哥”李宇春这两个在现实中完全没有交集的对象摆在了一起,影片枟超强台风枠中政府官员发布灾情的情节被配上音,变成了政府官员对网络上“两个爷们,一哥一弟”言论的控诉,李宇春MV 中的超时空扮相通过剪辑转化成“春哥”发怒后进攻地球的镜头,枟2012枠里的各种灾难就是“春哥”毁灭地球的结果。

就拼贴的策略而言,枟刘德华大战周杰伦枠堪称登峰造极,其拼贴素材更是从古到今,经历时空转换,一个无厘头的叙事逻辑被建构,正常的历史和生活叙事被打乱和窃取。一开始,刘德华西装革履潇洒地走在枟无间道枠里,台词却是,“我叫赵云,是三国大学的一名优等生,我的理想是在毕业之后,找一个好主公,成为一员猛将”。一转眼,刘德华化身枟三国之见龙卸甲枠里的赵云,英勇地从水里救起落水的“学妹”范冰冰。不久,毕业的赵云几经碰壁后,终于在蜀公司找到了工作,为刘备董事长打天下。正在这时,刘备董事长的女儿“刘胸毛”被绑匪绑架,歹徒正是轻快地骑着自行车出现在枟大灌篮枠里的周杰伦。之后,“赵云”刘德华与枟满城尽带黄金甲枠里的“杰王子”周杰伦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杰王子”血染战袍,“赵云”留下了“长坂坡救阿斗”的千古佳话。

“戏仿”和“拼贴”两种主要叙述策略,成为青年亚文化的影像表达中的常规武器,通过它们,再编视频制造出与主流、正统截然不同的影像———混合了“边缘”、“草根”、“无厘头”等多种风格,解构了经典、撞击了传统,生成并重组了自己的意义。

青年一代参与、创制、形成自己独特亚文化的过程,意味着“由处在从属结构位置的群体发展出一套意义系统、表达方式或生活方式,以回应占主导地位的意义系统。它表明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试图解决那些从广泛的社会背景当中产生的各种结构性的矛盾”。① 再编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抵抗,很多时候看上去只是一种体现在影像中的象征、想象和“无意义”,而恰恰在这种“无意义”中隐藏着其“意义”。

首先,再编视频这一抵抗形式,与网络青年要表达的理想之间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源自于列维·斯特劳斯的“同构”(homology)这一概念,率先被保罗·威利斯使用在对嬉皮士亚文化的分析中。他研究了兴奋类药品在嬉皮士文化中的地位,认为兴奋剂不是由于自身的药理作用而成为嬉皮士文化的中心,而是提供了一种途径,使得嬉皮士超越现实的障碍,进入“彼岸世界”,在那里享受思想和精神的自由。服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进入一个广大的象征世界,一旦进入这个世界,药的存在就无足轻重了。也就是说兴奋剂所提供的潜在意义和嬉皮士所要达到的理想是一致的,它与嬉皮士的文化理想之间存在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兴奋剂使嬉皮士内在意义的实现成为可能。① 保罗·威利斯对兴奋剂的象征意义的揭示,实际上提示我们,青年亚文化活动方式本身的意义,往往在于其象征性的表达。网络再编视频的活动也是如此,它为年轻人抵抗主流文化的霸权地位、摆脱现实的束缚,进入一种狂欢、娱乐和自由的世界,提供了与兴奋剂类似的刺激源和象征物。在冲破性别规范的态度与同人改编剧之间,在不屑、叛逆的姿态与“无厘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恶搞改编之间,在集体狂欢与部落集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同构的关系,这些同构关系让看似乱七八糟、毫无营养和内涵的网络再编视频亚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了独有的表达方式和意义系统,并为其成员理解和分享。

其次,亚文化是一种“有意图的沟通”,它自成一体,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建构,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选择。② 通过戏拟、拼贴、解构、打诨等手法形成的网络再编视频,于传统、官方的影像惯例中传达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主流影像上看不到的、草根的、粗糙无修饰的,但却清晰地散发出从体制出逃、天马行空、自由不羁的气质。它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自身,使自己被人解读。“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把一项无意义的行为变成了有意义的创意发表活动。”③再编视频中随处可见的文本符号拼贴和戏拟手法,打破了原创作品中的能指与所指的捆绑,改变了已有影像的位置和语境,开创了对立的解读。而像短短一个再编视频枟唐伯虎点秋香枠的片段,就出现了四川话版、瑞金话版、茶陵话版、滨海话版、临夏方言版、阳江方言版、苏北方言版等众多方言版本,如此多的方言配音版本的出现,隐喻着青年亚文化对文化多元、多样和差异性的价值诉求。

再次,再编视频青年亚文化抵抗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新媒介技术对主流影像、社会现实、传统观念进行充满戏谑性的颠覆和讽喻,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青年亚文化表达,寄寓了亚文化主体对主流文化的疏离态度,传递了文化对抗的信息,也映照出当代文化整体的困境和裂隙。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任何亚文化都注定要分离主体文化的一些主要价值,而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所容忍的偏离,一种缺乏毁灭性的偏离”。④ 虽然网络上的部分再编视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主流影像和传统道德底线的挑战,引起了权威和社会的道德恐慌,但是,在高举比特时代娱乐大旗,强调“恶搞无恶意,请你别生气”的今天,再编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依然是在一个主流社会可以容忍的程度内,建构了作为主体文化的“他者”的形象。

四、结 语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看来,战后英国出现的诸多青年亚文化,通过惊世骇俗的风格,对支配阶级和霸权进行抵抗,这种抵抗,是对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和集体经历的问题(贫穷、失业、住宅拆迁等)进行“象征性解决”的尝试①。而以上我们对土豆网上的再编视频的分析表明,当代青年亚文化深受全球化、技术化和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娱乐和休闲方式,以“无关政治”的“流动身份”游走在各种亚文化“场景”(如全球互联网平台)中,来抵制由官方文化、商业文化及大众文化混杂而成的主流文化。他们更加注重再编视频作为娱乐带来的“即时性快感”这样一种日常相关性,而不是任何实质性的反抗。它从母体文化中汲取营养,又用滑稽模仿、即兴拼凑、解构戏谑等方式撞击主流社会、霸权影像;在它有限的抵抗中包含着粗糙直白却生动的草根体验、广泛直接的参与性和生命力,营造着比特时代的狂欢。

参考文献

[1]迪克·赫伯迪格:枟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枠,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Muggleton D 。&;;amp;Weinzierl R 。(2003)。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 。Oxford,NewYork:Berg Editorial Offices,p畅10 。

[3]黄晓武:枟文化与抵抗———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枠,枟外国文学枠2003年第2期。

[4]马中红:枟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枠,枟国外社会科学枠2010年第1期。

[5]胡疆锋:枟从“世代模式”到“结构模式”———论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枠,枟中国青年研究枠2008年第2期。

网络文化的媒介文化学批判

李文明 吕福玉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四川理工学院)

“摘要”本文从媒介文化学的视角,透视了网络文化中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相互关系,论述了网络文化与非网络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简要分析了网络文化传播的效果与公信力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化 媒介文化 虚拟世界 真实世界 草根文化

媒介文化概念的出现,是文化和传播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① 在以文字为主的印刷媒介时代,由于符号的静态稳定性,媒介传播过程中,外在意识的主观介入大大降低,媒介信息只有进行再次解码,才能产生一定意义上的互动语境。这使得文字符号必然具有某种权力操纵功能,而承载文字的印刷媒介,似乎只是天然的表意工具,是思想的直接载体,物质媒介对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影响并不为人注意。电子媒体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媒介的生存意义。它不仅使人们意识到了媒介的信息中介作用,而且也感知到技术手段本身对信息文本呈现方式的巨大影响。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普及之后,它所展示的声像世界,强化了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日常经验。它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还参与了日常生活的塑造、诠释和再生产。人们第一次很清晰地意识到,传播媒介不单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媒介特性对信息构成具有本体论意义,媒介不但传播文化,而且也在创造新的文化文本形态。

由此可见,媒介文化有两个基本内涵:②

第一,该类媒介在社会中大规模地普及,对这种媒介信息的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刻意的行为,更不是仪式。

第二,该类媒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此会影响到人们的心态、行为和意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社会行为。

当代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环境,它包括物理场景,如房间和建筑物,也包括由媒介创造出的“信息场景”。③ 所谓网络文化的媒介文化学批判,就是依据媒介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对网络所创造出来的“信息场景”进行必要的反思。

一、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

网络是真实的吗?别人都说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然而我们却能在这里看到真实。①

网络的特点是虚拟的,信息是海量的。然而,每天,电脑后面坐的,都是一个个人。所以,网络的虚拟本质背后,还是人。信息海量,但还是人挑选出来的。比如在门户网站和论坛上,首页推荐置顶标色的内容更容易被关注,而这些都是网络编辑推荐的,人为的因素很重。同样的,当我们在论坛灌水或者和别人聊天时,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在网络中,许多人都是带着感情走进的。因为他们觉得,这里可以感受到热情,可以有信任。

可见,网络是真实的人在电脑背后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很容易被热点牵着走,也很容易自己创造热点。比如在网络上要炒作一个事件,有时候非常容易。网站只要将帖子置顶,再雇用一些马甲做正面和负面相结合的回应,然后再吸引晃时间的网民去点击,那么,一个网络红人或者网络事件就可能成功了,比如芙蓉姐姐、凤姐、马诺之流。只是这些在网民手中火起来的凤姐、马诺等是网民的精神追求吗?肯定不是。那么,广大网民就被无辜利用了。再比如,许多引起网民愤怒乃至发动人肉搜索的网络事件,大多却是网民自己创造的,像周久耕事件、“躲猫猫”事件等。

网络是由真实的人组成的,幸运的人会遇到真,不幸的人只能见到虚!

所谓虚拟现实,指的是网络通过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建构起现实的图景,为我们提供置身于真实空间中的幻觉。在这里,网络的语境空间既是虚拟的,又是现实的:一方面,它是现实的虚拟,是实际生活中各种欲望的真实表达;另一方面,它又是虚拟的现实,一切欲望的满足和意义的交换,又都是虚幻的、虚拟的,因而又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夸张,成为对生活的想象性表达。

1.虚拟的“第二社会”

“文化”本身,是一个名词化的动词概念。它反映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本质,以及改造与被改造、创造与被创造之主客体关系:在主体方面,“文化”是其创造性能力;在客体方面,“文化”是物化其中的主体所创造的本质或“本质力量”。因此,对于主体来说,文化表现为一种个体素质而独立存在;对客体来说,文化则表现为一种结构素质而客观存在。传统的文化形式中,没有现实与非现实之分。网络出现之后,创造了一个网络空间(cyberspace),使这种划分成为了可能。

网络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克服主、客观的分离,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由此衍生出一种虚拟的文化形式,一种有别于现实文化形式的新文化形式。①

跨媒体反应,推动了网络讨论的社会化。对于迅速崛起的网络议题,SNS、RSS、IM,博客、微博,甚至门户网站新闻,都添加链接并主动转载,使得网上链式反应不断放大并加强,无形中形成跨媒体整合传播的态势。SM S、手机视频、电视媒体的跟进,更将这种声音传播到全部社会媒体渠道。最后,报纸、杂志也会对舆情事件进行后续回顾和深度报道。这种社会化过程及力量,已经强大到足以影响现实权力格局和利益结构,形成虚拟世界,向“第二社会”转化。

所谓“第二社会”,是在新经济浪潮的影响之下,以互联网为核心,以虚拟应用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社会形态,具备了多样化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贡献,有着分工明确的管理者、制造者和消费者,具备一切现实社会所具备的组成元素。②

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认为,网络文化是仿真文化,网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虚幻的“公共领域”,将人的一切社会属性,如年龄、性别、身份、单位等与现实剥离,允许个人匿名、随意地“生产”信息,并利用网络传递给其他人。它消解了现代社会一直以来的话语霸权,让普通公众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对“一旦脱离互联网,就像来到沙漠中仰望太阳的罗非鱼一样绝望”的网络生存状态无法理解。尤其是面对“超级网游狂”王坤等一类人的极端状态,蒋晓丽教授就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她认为,网络造成了感官的“支离破碎”,“网络构建的真实已进入了网络人的内心,使他们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与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蒋晓丽教授担心,人在网络所构建的“超真实的异度空间”里,享受着虚拟自由,就有可能丧失对网络应有的批判意识和警惕心理。最终,或许就像那只被放在不断加热的水里的青蛙,对环境逐渐丧失了反应能力,最终葬身沸水,上演“青蛙之死”的悲剧。

2.虚拟与真实的融合

互联网发展初期,大家把网络和现实世界作了参照,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是那么实在。初级阶段,这个认识也未尝不可。然而,互联网不光是虚拟的。如果只从虚拟角度认识互联网,则只有害处。

从哲学上讲,世界分为存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网络到底是不是物质的?肯定是物质而不是意识。意识是人类头脑中的产物。网络所涉及的东西,包括虚拟物品在内,都是现实的。比如,我们现在发工资都是卡,不能说这个数字是不存在的,它实际上是现实物品数字化的表示。网络游戏创造物具有客观、真实性,只是并非有形物品。但作为一个无形物品,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讲心理世界,人类创造的文化、艺术、影视中的世界,都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小说可以创造出一个世界,读了小说就会有一个想象的世界。所以,虚拟性不是互联网产生后才有的,而是人类精神创造的特点,不是互联网的本质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和现实世界的渗透融合越来越深,虚拟性越来越不鲜明,而同现实世界的交融和融合逐渐成为主要特点。由于过去认为网络世界存在虚拟性,认为网络世界可以不受道德规范,可以为所欲为,这给人们一个错误导向。如果在网络世界违反法律、法规,也必然会对现实世界造成影响。“所以从世界各国的管理思路来看,也要用现实世界的法规管理这个网络世界,网络也必然是一个法制的世界,而不是无法无天的世界。”①

网络文化是虚拟的,是大多数人对网络文化界定时具有的共识。但我们认为,网络文化事实上具有虚拟性,也具有真实性。虚拟是指与现实不一致、不符合的物质存在。网络的虚拟性,来源于人在现实中身体的不出现,即所谓“不在场”。最早的表现,是网络身份的不确定以及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社区”的存在。“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曾经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人的身份在网上的虚拟性。但网络的出现,也导致了很多真实的结果,网络上的展示,亦并非没有真实物质的载体。这说明,网络文化也不是完全非真实的。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沟通系统,彻底转变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向度:空间与时间。地域性解体脱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意义,并重新整合进功能性的网络或意象拼贴之中,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当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可以在同一则信息里被预先设定而彼此互动时,时间也在这个新沟通系统里被消除了。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与无时间之时间(timeless time),乃新文化的物质基础,超越并包纳了历史传递之再现系统的多种状态。

概括起来说,网络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便是克服主、客观的分离,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现实文化,是指人类一切习惯、知识和技能的积淀。虚拟文化,则是一种数字化的构成,即通过数字对世界———现实与想象的世界进行的多种排列组合。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最大不同点便是:现实文化由具象构成,是具象的概念化、符号化;而虚拟文化则是由数字构成,是数字的具象化。可以说,虚拟文化是现实文化的反向生成。①

3.虚实之间的张力

虚拟生活中的失范现象,使一些人认为,应该完全以真实世界的伦理规范来制约虚拟生活。但是,这实际上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的虚拟生活,自有其价值和意义。重要的是,如何建构一种网络文化氛围,使人们在虚拟与真实之间,保持必要而适度的张力。在具体做法上,则应消除虚拟生活的神秘性,鼓励网际探索。

信息浏览能力和对虚拟生活的了解,已经成为人们理解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允许人们依据个人的兴趣,在网际浏览信息和选择各种形式的虚拟生活。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是:虚拟生活,将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将会以网络作为他们学习和扩大交往的工具。同时,网络交往,会随着人们的网际经验的增加而自然形成一些基本的规范。因此,对于虚拟生活,应该持一种审慎的开放立场。必须看到,在对于虚拟生活的各种形式的夸大性宣传中,有一种乌托邦式的网络文化自我中心主义。例如,许多人声称:10年后,虚拟实在将成为性抚慰的主要手段,令人兴奋却又安全可靠。但实际上,网络空间独具一种固有的双重性,即尽管虚拟身体为各种新的虚拟活动提供了机会,但虚拟身体无论多么完美,依然不能替代真实身体的体验。而且,这种虚拟身体与真实身体的冲突,还会带来一些新的压抑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压抑是,网络空间的匿名状态,不断地诱使人们进行一些“不为人知”的反社会行为,如非法入侵他人电脑、偷看他人邮件等。而这些行为的最大危害,是使人们陷于罪的快感和悔恨交加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简言之,网络空间是不得不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如何对待真实和虚拟,始终面临两难抉择。

如果说,现在的网络是张网的话,那么,几十年后的网络就是一块布,一块没有缝隙的布。人类都将通过网络或者与网络相联系而生存,谁也不能例外。网络文化的形成,将审美趣味、生活方式、时尚内容、文化观念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传播对象的头脑之中。

二、网络文化与非网络文化

1.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方面,网络文化活动在许多方面需要传统文化资源支持,同时,任何文化最终都会以网络面貌出现以适应社会需要。只要具体的传统文化内容数字化,并通过网络语言在互联网上存储、传播、交流,就会转化为网络文化或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是传统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又有区别,即依靠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而形成的互联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新兴的物质文化,网络活动则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互联网是知识的民主、交往的自由、信息的共享、观念的开放、信仰的多元,以及市场机会的扩展。网络文化的基本精神,源于互联网在技术上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平等、自由、参与、共享和兼容。由于有这样的理念,就使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和新型文化并存,并且形成了网络文化这种新的文化模式。

时任Google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曾在自己的博客里跟学生们探讨“怎样看待网络对文化的影响”。有个署名Q 的学生说,网上的内容很肤浅而且似是而非兼偏激、短视? ?网上阅读真是浪费生命,不如去图书馆。但他承认:网络给他最大的好处,一是搜索,二是社区互动,三是进入了开复网这个非常有理想的团队。李开复的回答挺有意思,他说:“网络既不是文化的升华也不是文化的毁灭,网络是一面镜子。你在网络里面看到的就是今天的中国,今天的社会。”①2.另类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字的流传、思想的继承和观念的发扬三个方面。相对而言,目前借助于网络广泛传播的所谓“另类网络文化”就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这一类文化,出现时间短,但是流传极其广泛,影响面也大,尤其是在青少年之间广为传播。网络小说里,内容间有符号语言的书籍非常多。这些网络“符号文化”是对传统语言文学的一种挑战。传统文化是先秦诸子百家、法墨儒释道各个流派思想的积淀,主要传播方式是纸质文字,在价值观方面崇尚谦虚勤恳,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另类网络文化注重作“秀”,宣扬如何突出自我,鼓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网民呈现指数级增长,其中绝大部分属于10~30岁之间的年轻人。在这个人群中,另类网络文化,极大冲击着他们从小接触的传统文化。由于网络的发达与网络文化的颠覆作用,传统文化举步维艰,中国面临年轻一代道德缺失、文化断层等突出问题。

哲人说:存在即合理。另类文化的存在,肯定有其可取之处:便捷的获得渠道、新颖的价值观念,都是传统文化所无可比拟的。因此,试图完全封杀另类网络文化,既不可取,也是行不通的。只有仿效大禹治水,弃堵为疏,从根本上疏导网络文化走向正轨,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3.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网络文化是依附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就其形式来说,它都是不同于以往的所有文化即“传统文化”的。

网络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数字文化。对于电脑来说,任何信息只有以数字的形式出现,才能予以识别、理解和处理。这就决定了,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式中的传统文化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转变自身,而是如何转变。

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网络文化,应是扬弃传统文化的产物。只有这样的网络文化,才是活生生的、有无穷创造力的新时代的全新文化。事实上,所谓的网络文化,也不是全球绝对同一化的文化。网络文化是一个具体的、有特殊内涵的文化概念,超民族的网络文化是不存在的。可以断言,任何有价值的传统文化,都将在网络时代找到适合自己发挥作用的栖身之地。

网络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生存状态,以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为标志的运作模式,以多边性、同时性、共享性为标志的机制特质,使人性、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智能化、虚拟化、直接化的实践手段,促进了人的开放性、平等性、交往性,并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

在文化系统方面,网络社会正在孕育着与以往社会不同的文化,这从网上使用的语言同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之间差异就可以看出来。这就使得人们不禁怀疑: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是否有消解作用;“文化反哺”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如何;在网络社会与日常社会生活交互作用下,人的社会化与人格的形成是否会出现断裂;人们活动在网络社会与日常社会之同时,能否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行为调适。①

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1.主流文化:网络文化的初始标靶

网络文化常常被人称之为“草根文化”,这说明了网络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某种对照。当然,“精英文化”是一个内涵并不确切的概念,应该说,网络文化的初始标靶,更多的是主流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② 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认同的文化形式,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主导话语权。

作为标靶的主流文化,对于网络文化的意义是,一开始,挑战主流文化是网络文化的出发点,但是,到一定阶段后,追求主流文化的地位或者说跻身主流文化,也许将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追求。

网络文化之所以一开始要做出挑战主流文化的姿态,首先是因为它自身还没有成型,必须在挑战、改造,甚至解构某些主流文化形态或产品的基础上,完成自身的基本建造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借助主流文化的外壳来进行自身的“原始积累”。而以主流文化为标靶,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尽快获得成功。因为,鉴于主流文化已有的影响力,挑战主流文化很容易在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挑战主流文化,也顺应了许多人对于一些缺乏创新的主流文化的不满或厌倦情绪,顺应了人们对求新、求异、求变精神的追求。例如,对一些主流电影作品的倦怠,使人们对胡戈式的“恶搞”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共鸣。这种共鸣,并不是以艺术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而是对某种文化精神追求的认同。

但是,挑战、“恶搞”、“解构”,并不总是合理的,即使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网民意愿,也只是网络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只有破坏而没有建设的文化是注定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当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它就要开始举起建设的旗帜。

目前,网络文化还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但是,随着它自身的日益丰富与强大,随着网络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网络文化也会产生在主流文化圈中角逐一席之地的动力。它更多地会从主流文化中汲取经验,甚至与一些主流文化形成合作关系。而那时,网络文化也许会找到新的进攻标靶。

2.网络文化的主流与主流化

网络文化的主流,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有关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金融商贸、交通运输、气象旅游等的信息与交流。网络娱乐,只是网络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包括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网络游戏又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①

网络文化与传统媒介文化的形态差异相当大。因此,网络文化的建设,与传统的媒介文化建设也必然有较大的区别。大众传播时代对媒介提出的“社会责任理论”、“媒介道德规范”,还有各种公共传播政策法规等,都面临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质疑。

网络发展带给新的世纪以新的希望,又使人类陷入无休止的困惑之中。人类为继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媒介又一次开创文化纪元而额手称庆之时,又难免陷入托夫勒所说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状态。经历“休克”的,主要是社会主流文化。这是因为,成人的“文化 心理”结构经过了相对完整的社会化过程,已经相当稳定。这个社会主流文化系统,也已形成相对稳固的格局,常规的文化变迁、社会变动等,都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系统的“减震”、“缓冲”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而网络文化的形态、特质,与社会主流文化有相当大的间隔。它以迅猛的速度攻城略地、开疆拓土,使得主流文化系统的调适功能无法充分发挥效力。因此,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才能有助于网络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使得社会主流文化的平衡机制,作用于网络文化,引导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促使网络文化的超越形态,刺激社会主流文化的创新。①

大兴先进网络文化、构建网络和谐社会,是从网络信息内容的角度而言的。信息内容存在先进性、合法性问题,而载体不存在这一问题。网络文化是网络信息内容的共同特征,是网络信息内容的精神积淀,不管网络信息内容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存在,还是表现为信息载体、通信、商务、视听娱乐活动,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先进的网络文化,要求网络信息内容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和道德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唱响网络文明的主旋律。先进的网络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网络上阴暗肮脏的东西,随时都会冲击文明的防线。网络文明的实现,需要政府适度的管制。所谓适度管制,就是要达到网络自由和网络秩序的和谐。那种以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为由,打着维护言论自由的招牌,要求政府放松甚至放弃网络监管,实质上使网络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主张,是极其错误的。②

四、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

网络文化,具有多元并存的文化结构。这是指网络文化存在着不同的亚文化,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比如,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网络中就完全共存。

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文化中多元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彼此渗透而非界限分明的。而且,由于网络开放性的特色,使得网络主体有时可以自由游走在不同文化之间。在网络世界中,文化的多重界限正在消失,由此带来各种亚文化自身特性的模糊。主流文化可能会消解自身严肃性、指导性,而精英文化也可能借鉴大众文化的特色。

虽然文化变化的过程从未停止,但并不代表这种变化是匀速的。自古以来,显性的往往是精英文化。网络的出现,使“草根阶层”得以表达,“草根文化”得以传播。这种变化,无疑是革命性的。这种“草根赋权”的现象,使得普通人参与到文化创建与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亚文化群体,使得文化更加多元化,主流文化的空白,也得到填补。①

1.精英文化的嬗变

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很多人不是科班出身的计算机专家,但他们是科学精英构成的群体。也就是说,是这些精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科学精英和技术精英在推动网络的发展。没有这些科技精英,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网络。毫无疑问,科技精英在建立和发展网络的时候,不可能只贡献自身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才能,他们也需要阐释和张扬自我,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自己的目标、愿望、情感、价值观等文化观念。这些文化观念,通常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和进步的,即便有时这些文化观念会给网络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讲,网络文化首先体现的是科技精英们的文化观念,或者说,网络文化首先是一种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因为它具备作为精英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知识高深、远离大众、范围狭小、参与者少。网络的发展史证明,正是这些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基本原理、经验丰富、才能非凡的科技专家,通过个人努力和通力合作,建立和发展了网络,同时也缔造了最初的网络文化。如果从更本质的层次上来讲,技术本身亦是一种文化。现代文化的一大特征,便是文化本身就是某种物化的结果。正如李克特所认为的,技术也应该是一种文化过程。因此,事实上,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已经成了网络精英们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已经成了他们文化生活中切切实实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化,在网络发展的早期是一种精英文化,大众一直游离于这种精英文化之外。

美国现代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托马斯· 库恩(Thomas Kuhn)在1962年出版的枟科学革命的结构枠一书中,提出了“范式转换”这一概念。借用这一概念,可以揭示出网络文化的范式正在转变,即由精英网络文化转变为大众网络文化。这一转变,是由于精英网络文化中出现了“反常”———涌现了其转变成为大众网络文化的一些特性。“交流”,作为网络发展的内在要求,打开了网络文化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之门;网络和资本的联姻,则提供了网络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的标志和特性。除了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标志和赤裸裸的商品性之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还具备了另外一些重要的使其能够称之为大众文化的特性。①

第一,反西方精英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立场。作为大众文化的网络文化,使原有的特定的强有力的文化主体(科技精英)的地位逐渐下降,与之相反的是大众的地位及其主体性在不断凸现。以原来的科技精英为主体所创造的网络文化空间,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影响,已逐渐转化成各类主体参与的作为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大众网络文化空间。在这样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中,话语霸权要想生存,变得日益艰难,因为作为以主体间性而存在的大众网络文化推崇的是平等交流,话语霸权在这里很难找到生存的合法性基础。

第二,先天具有的寄生性。大众网络文化先天具有一种无法克服的寄生性,这也是网络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特性之一。这种寄生性一直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根源在于网络毕竟是一群科技精英所创造的,大众能够参与到网络中来,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这些科技精英(尤其是技术精英)推动了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最终使得网络实现了大众化。

第三,超越自身寄生性的颠覆性。大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颠覆性,超过了它自身的寄生性。网络文化空间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作为文化消费者的大众,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大众对文化产品的能动的解码和再创造,正体现了自身的颠覆性。由信息技术产业所创造的电脑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携带着形形色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强烈地冲击着大众固有的文化价值观。作为文化消费者的大众,只有通过对文化产品的能动解码和再创造,才能为自身所用,才不会迷失自我。事实上,绝大部分大众,有意无意地行使着自己颠覆的权利,用自己学到的网络技术、编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甚至是一般的建立个人网页、浏览、接发E‐m ail等技术,不断对网络中现存的文化产品进行分化、解构、重组。正因为如此,弱势文化才能与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相抗衡;也正因为如此,一开始由技术精英所创造的精英网络文化,才逐渐被大众网络文化所取代。

第四,普遍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在当代,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媒体。音乐、电影、电视、视频游戏和万维网,在表现形态上,正趋向一个单一的整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作为数字化娱乐媒体,以其开放性、丰富性和参与性,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传统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也正积极寻求与网络的联姻。

2.草根文化的发展

草根(grass root),按词典的解释来看,是基层民众的意思。稍微引申一点,草根文化则是一种民间的、大众的,与精英文化相对的原生态文化。① 网络,现在充斥着我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0年前,你接触最多的也许是电视,也许是广播,也许是其他,但绝不是网络。可现在呢?网络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你说网络是草根文化么?恐怕很难说。网络作为时代的进步,跟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一样,只是一种传播工具。网络的大众化,给大众化的草根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草根文化,带来了比精英文化更能让大众接受理解的东西。

一种文化的存在,离不开对这种文化的需求。网络文化传播草根文化,推动文化更加全面丰富地发展。网络使得草根文化的传播渠道得以建成,用户可以浏览、发表、评论,使得以前单一的接受变成双向的传播。草根原生态的,未经加工、磨炼、修饰的真实的个性,发自内心的想法,在网络平台上不断绽放。草根文化的广泛传播,也使得精英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撼动。

网络平台的低门槛,让大众有了更多的言论自由权,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草根文化。很多草根,通过网络表达自我、发掘自我,通过网络走红。每个草根,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想法、文化层次、修养,受到地域、文化、地理等的差异影响,导致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每个人想在网络上表达的东西也不同。网络让所有草根拥有更多的民主权。

但是,网络的这种特点,也使得草根文化变得肤浅、低俗,甚至不堪入目,让不少人诟病。一些人一味取悦大众,恶搞、山寨、选秀,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有些草根文化不被精英文化赞同、认可,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因为它毕竟是低层次的、没有规范的,一味追捧就能成为明星。弱者、平民瞬间可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主宰,再也不用畏首畏尾。

草根文化之所以受到大众的追捧,主要是它比精英文化更有亲和力。精英文化一开始定位就比较高端,避免取悦大众而陷入平庸、肤浅。精英文化,似乎没理由降低身份扩展在低层次受众中的地位。草根文化,也似乎没有理由过分高端。就像草根一样,我们最终都要回到整治全民素质上来。这样,整个社会的精神价值观才能提高,才能使得草根文化脱离庸俗。

网络媒体在给草根文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了主流媒体一个平台。精英文化有时也可以适当放下身段,不要让人感觉太遥远,毕竟有些东西不一定要标榜自己高高在上。草根文化也会在以后适当发展,肤浅、庸俗,会在某个时段适当地退出。因为随着草根的日益改变,属于它们的文化也一同改变。没有人一开始就注定是草根,也没有人一开始就注定是精英。每个人都在循序渐进中学习、工作、成长,一步步开始自己的人生。现在,也许你还举得出哪些是草根文化,哪些是精英文化。但多少年后的某天,也许只要几年,你可能什么都举不出来。未来,谁又说得准呢?精英文化就全部都好么?草根文化也有好多很深刻的观点、想法,有的甚至比精英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很久之前的枟诗经枠,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于京剧,哪一个不是从草根走过来的?草根文化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一定会经历从无序到规范、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

网络能够支撑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因为缺乏好的技术,会使网络文化内容的呈现和使用受到影响。而不注重网络文化内容,更会使技术的呈现失去目的、价值和意义。网络文化由于信息文化工业的迅猛发展,而更加表现为大众文化。

美国学者约翰·格里尔和拉尔夫·温格斯坦曾提出著名的EPS循环论,认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如果以传播方式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专业文化”三个阶段。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处于具有强烈反精英色彩的大众文化阶段。但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密、人们余暇的增多,人类将会进入专业文化时期。①

五、网络文化传播的效果与公信力

有关研究显示,在中国特定的新闻传播环境中,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比美国等其他国家高。

“网络新闻传播通过形成强有力的网络舆论力量,对新闻真实性起着越来越显著的‘双面放大’效应。一方面,网民通过网络舆论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打假’,使网络舆论成为维护新闻真实的重要新兴力量;另一方面,网民滥用网络舆论的传播力量,也致使假新闻、失实报道、谣言频繁出现,混淆视听。”①现实生活中,人们尚且戴着“面具”,网络更为掩饰自身提供了最有效的巨大的“面具”,信任危机由此产生。

从目前来看,网络媒体公信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②

第一,有关互联网以及网络新闻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互联网是新兴事物,而网络传播环境与传统媒介传播环境大不相同。传统的传播法规,已不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些网络立法还比较滞后;相关政策法规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完善;现实中的很多问题还得不到法律保护。

第二,在利益驱动下,网站片面追求数量和及时轰动效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制造轰动效应、追求高点击率,对新闻的把关显然不会严格。并且,商业网站总是在追求及时性上下功夫,不少网站忘记了“速度往往是准确的天敌”,一味求新求快,往往在没有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就会把一些刚刚发生、未经证实的新闻发布出去。另外,某些网站把新闻的平民化曲解成庸俗化,把通俗扭曲成媚俗,把受众当成猎奇煽情的对象。如此一来,在追求数量和及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就要忽视质量。

第三,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不齐。初期,商业网站新闻从业人员大多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在新闻方面的素质远远不如传统媒体记者。再加上现在许多网站新闻多是集编辑、发稿于一体,缺少最后把关。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某些编辑不再去费心获取第一手资料,而是根据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资料编发稿件。

第四,传统媒体报道存在虚假、滞后等问题。由于我国的网络媒体只有新闻刊播权,而没有采访权,传统媒体就成为其最主要的信息源。因为缺少传统媒体的把关机制和自身传播功能极强的特点,虚假新闻在网络媒体上实现得更方便,危害程度也更大。另外,传统媒体在大众急于知道的新闻事实报道上的滞后和主动性不强,也给网络媒体产生虚假新闻并得以传播创造了机会。

由此看来,加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强化网络媒体的传播效果刻不容缓。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立法和管理力度。网络媒体,则必须加强自身行业规范和行业管理。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网站编辑往往以个人的判断和选择来发布新闻,把关人的责任由一个人来承担,这是一种很不科学、很不安全的把关模式,可能直接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诱因。网络媒体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采编机制,建立科学严密的“把关”制度和操作流程规范,确定网络新闻价值的判断原则及实现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虚假新闻的产生几率。

另外,受众是媒体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受众对传媒做出认可、信任、赞美等评价的美誉程度,是传媒公信力最本质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对受众的研究,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尽力满足受众需求,是提升媒介公信力的实现途径之一。

整个社会针对网络的观念将出现新的转变。公众对待网络心态将经历三个转变:抵制或管制阶段、被利用的工具或平台阶段、人网合一(网络不再只是单纯的工具)阶段。今后,人们针对网络的心态,将在更深层面上得到改变。比如,曾经在“公信度”问题上贬低网络而抬高传统媒体的传播学专家、教授们,会在更大范围内扭转看法。他们将能够看到,网络媒体公信度,在更多领域内攀升。当然,网络可能依然会存在缺乏公信度的现象,但这可能不是主要基于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殊性,而是基于各类媒体都存在的因素,即人自身的特性,并且,不管在任何领域,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问题,而不是说只在网络领域内导致特殊的缺乏诚信度。①

同类推荐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抗争与合作

    抗争与合作

    随着国家正式权力逐步退出乡村社会,传播正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策略。通过对江苏省J市的田野调查,提炼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传播策略:强制型传播、灌输型传播、交易型传播、监督型传播和对抗型传播。最后本书提出一个理想型的乡村治理模式——协同型传播。
  •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本书包括“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粮食政策法规选编三部分。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辞、即兴描述、即兴解说、即兴评述、即兴听悟、即兴语智、即兴播讲、即兴访谈、即兴主持、即兴幽默等12个单元,将即兴口语的技能要素科学分解,遵循分进合击、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规律,精心设计了48个训练课目,训练目标明确,语用理念新颖,以例引路,以趣激练,配有训练提示和解题参考,与主持人的口语实践紧密联系,适宜在职主持人的业务培训,也适用于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热门推荐
  • 霸占新妻
  • 光头捍将

    光头捍将

    混迹江湖,我只在乎三样事,身边的兄弟,怀中的女人,手中的抢——段云
  • 我不知会爱上你

    我不知会爱上你

    苏晴是个懦弱的女人。这一点,在她第二次流产失去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就清楚的意识到了。结婚五年,她从来不敢奢望顾梓昊会对自己温柔以待,但是也从没想过这个男人会无情到连自己孩子都不在乎的地步。他吝啬给她爱情,却还要剥夺她的尊严,面对着第三者的挑衅和她微微隆起的肚子,苏晴才明白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有多可笑……爱情对于顾梓昊来说一直都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在他为了自己的事业牺牲自己的婚姻时,他就已经对爱情了没有了期待。用他的话说,“金钱、权势,不同的女人,这些所谓成功男人追求的东西从来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唯一遗憾的不过是——我不知会爱上你。”
  • 狂姐萌弟之:豪门虐恋

    狂姐萌弟之:豪门虐恋

    呆萌善良的弟弟夏耳朵误入神秘鬼别墅狂放不羁的姐姐怎能袖手旁观?误入鬼别墅的狂姐却爱上了梦中死去的少爷金桐,他到底是人是鬼?那个总是刁难她的太子爷孙耀威,那个处处帮助她的帅气警察龙皓天,那个被她救助的流浪乞丐张大兵,那个误会她的初恋情人华彬,还有金石企业的高管刘小帅,好友苏雯心生妒忌,为何我遇见的所有男人都爱你?可是。。太子爷黯然神伤道——既然有我在你身边,为何你身边又来一金桐爱本没有错,爱错才是错且看她如何揭开一段豪门恩怨,却又身陷爱恨情仇中。。
  • 班花大人爱上我

    班花大人爱上我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今天不过是一个和平时没啥两样的下午,做笔记,打瞌睡,刷微博,看小说……原本张俊也以为,今天不过是自己被赶出教室的其中一天而已,但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却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的一天!一次意外,让张俊的大脑多出了一块神奇的芯片,这块芯片不仅能带给他超级计算能力,还能不断提高他各方面的素质,让他成为超级人类!屌丝的逆袭之路,就从今天开始……
  • 学院异闻录

    学院异闻录

    故事背景是现代赴学院是坐落在郊区的“灵异学院”。据说里面的考题和知识都是和鬼魂有关的据说在考试中死亡,你就真的死了据说这个学院拥有着无数的秘宝,拥有扭曲人生死的力量……孩子,当你看见一张灰色的录取通知书时,请不要扔掉。赴学院欢迎你!在这里,你会有刺激的生死任务,还会结交到一些生死之交。来吧孩子!赴学院给予你财富和灵魂的“美丽”
  • 新编人力资源管理

    新编人力资源管理

    《新编人力资源管理》是针对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和广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专业人员而编写的。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职位分析与职位设计、招聘与甄选、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职业生涯管理与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绩效考核、 薪酬管理、劳动人事法规政策、人力资源外包等。
  • 武寂天下

    武寂天下

    曲縁一个被抛弃的天才,自山洞崛起。一双拳,打遍天下所有强者。注定成为一拳击破苍穹的男人。修炼体系:气武修:第一阶梯(蕴气荡皮鼓骨炼经)第二阶梯(换血神藏天启)第三阶梯踏天(每一境分下中上三品)
  • 青穹之最终子

    青穹之最终子

    杨洛洛——本应在车祸中死去,但是因为“星辰之核”寄体而重新拥有了生命,被UK收编之后成为真正的“容器”。艾觉罗——作为临时“容器”,因为杨洛洛的出现而摆脱了原本的命运,但是过去并未因此而隐藏,反而在梦境中逐渐清晰。英格——狙击手,爱枪将殁,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枪法神准。阿花——一只能感知一切,脾气不好,性格古怪,而且定义“你只不过是个人而已”的高冷白猫。江云哲——官三代,“手”部的部长,脾气古怪,敢做敢言,嘲笑别人是日常乐趣的重要来源。南无——拥有“令瞳”,拥有了怪物的眼睛,是不是也会变成怪物。荒台——这是一个疯子,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未完)希望喜欢的人多多鼓励,谢谢。
  • 超级天才系统

    超级天才系统

    自地球降下一场浩大的金属流星雨后,世界上的人们开始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变化,一些人居然产生了异能。而他却在这场流星雨中拣到了某样东西,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可捉摸的变化,从此外表嘻嘻哈哈,交友八方的少年何方,在最落魄之际获得星际的系统,虽然还有更加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踏碎它。纵横都市,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