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6300000030

第30章 决定重修本草

潜心本草

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一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诊所。

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叫道:“李大夫,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这家伙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药方没错。我们信得过你,你给看看。”

说着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喏,这就是药渣。”

李时珍抓起药渣,一一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语道:“这是虎掌啊!”

那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分辩说:“我绝对没有开过这味药!”

“那肯定是药铺弄错了!”

年轻人说着,就要往门外冲。

李时珍忙拉住他,说道:“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就以《日华本草》的记载来说,就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

“对,我开的是漏蓝子!”江湖郎中急急地插了一句。

“是啊,药铺有医书为据,打官司也没用。”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通过这一件事,李时珍深深地感到,由于医书记载的混乱,即使医生的医术高明,处方再好也治不了病,反而会害人。他内心里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就是担任起一项艰巨的工作,编写出新的“本草”来,不过他还有点不能确定是否有这个必要。

无论在采药、读书,还是看病时,李时珍每每遇到一件有关药材的事,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编一部超过《证类本草》的书呢?

李时珍是一个好寻根究底的人,在参阅对照前人的著作时,一方面敬佩先辈们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发现他们在理论上、观察上存在一些错误,需要补充和纠正。

另外,书本在传抄刻印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错误的地方,需要校勘和整理。

有一次,李时珍到黄州城的书市上看看有没有新近刊出的书籍。回家时,路过官医局的门前,看到一位农村老汉提着一包药匆匆走出官医局的大门。

这时,从门内出来一位医师,高声地对老农说:“老丈,你在煎这剂药时,等到水开了三次之后,一定要放一块锡进去,轻轻搅拌一下,再等药沸腾一会儿药才算煎成了,千万不要忘记啊!”

李时珍在旁边听了这话,不禁大为诧异。他心想:我看过不少药书,还没有见过有如此煎药的方法。

于是,李时珍走上前去,对那位医师拱了拱手,说:“老先生,刚才您吩咐那位老丈,叫他在汤药中放进一块锡,不知是治的什么病?”

老医官看到站在面前的是一位恭敬的年轻人,就微笑着说:“小老弟,你是不放心还是对这味药感兴趣呀?老朽我虽然无能,但开处方时总是根据古人的成法,半点也不敢胡来。”

说完,老医官从左边的衣服袖口内抽出一卷书来,递给李时珍,说:“你看看这本书上的记载就明白了。”

李时珍接过那本书,在老医官指点的那一面上,看到果然清清楚楚地写着:“本药煎至三滚后,投锡一块”的几个大字。

李时珍困惑不解地对老医官问道:“锡在这剂药中起什么作用呢?”

老医官又笑了笑说:“医者,意也。在这里古人的深意我猜度不了。老朽学识浅薄,未能深究到底,但是,既然书上是这样写的,我想自然有它的妙用吧。”

说完,老医官拿回书拱拱手就走进了官医局。

李时珍在回家的路上,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锡与那剂药毫无联系。

一到家,李时珍马上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李言闻,他说:“父亲,我今天在官医局门口看到一个奇怪的投药方法:汤药煎到三滚后要投进一块锡。而且,在老医官拿的一本医书上就有这样的记载。”

李时珍接着说:“父亲,您见过这样的方剂吗?”

李言闻听了,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笑了,马上转身从自己藏书的地方取下一本书,翻了几页,指着上面说:“是这个处方吗?”

李时珍接过来一看,上面写了十多味药,一个字也不差,与老医官的书上记载的完全一样,并且在末行也有“投锡一块”几个字。

只是在紧接着,有一行小字批注道:“这里的‘锡’应为‘饧’字误刊,应根据顾府所藏明初刻本改正。”

原来,当时称用粮食熬成的糖为“饧”,处方上“投锡一块”不过是说在药煎好之后,放进一块饧糖。把“饧”误刊成“锡”,就变成了连老医官也不懂的“古人妙用”。虽然这样不会对药用本身有较大的影响,但却显得极其滑稽荒谬。

不久,又有这样类似的事情发生,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在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李时珍知道,《本草》也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他想认真地对本草进行一下全面研究。

《本草》是我国古代专门讲药物的书,所谓本草就是中药材的代名词。中药材的种类极为繁多,鸟、兽、虫、鱼、金、石、草、木,很多都可以入药,其中以草本类植物占多数,所以称中药材为本草,将介绍中药材的书称为《本草》。

我国流传最早的药书是汉代的《神农草本经》,它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古人研究药物的成果,记载了365种药物。

从那以后到明代的一千多年里,本草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掌握的可以治病的药物逐渐增多,分类也日趋严密。

南朝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写了本《名医别录》,在《本草》原有基础上,补充了魏晋时期治病常用的药物365种。

唐朝的李勋、苏恭等人,奉皇帝旨意,参照前人的《本草》,又增添新药114种。

宋朝的刘翰、马志编著的《开宝本草》,掌禹锡、林忆编著的《嘉佑本草》,均增加了许多外国药物,其它如《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救荒本草》《食物本草》《海药本草》等,都从不同方面有所增益。

特别是名医唐慎微编著的《证类本草》,采古今单方,收入经、史、百家中有关药物达1558种,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问世以前最完备的药书。

但是,即使是唐慎微的《证类本草》,这本在当时医药界公认的“全书”,仍然瑕疵不少。

《证类本草》将葳蕤说成是女萎,其实,这是两种形态、药性都不同的植物。

葳蕤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很像竹叶,绿白色的小花生长在叶柄间,像一个个吊着的小铃。入药用它的根,可治虚劳寒热等症,代替党参、黄耆作补药。

女萎是藤本科植物,茎长十米左右,也称为万年藤,叶对生,开小白花。根、茎、藤都可以作为药,主要作用是解毒,可以治疗霍乱、痢疾,能排脓、消水肿等。

然而唐慎微在书中却说葳蕤就是女萎,这是一个不应当有的错误。认真负责的李时珍,看到这些地方,不免要摇头了。

同样在《证类本草》中,提到了一种叫虎掌的植物。它的根有拳头或鸡蛋那么大,四边有圆牙,像虎的脚掌,便叫虎掌。

唐朝人根据虎掌又圆又白,像明亮的老人星的特点,又将它叫做天南星。唐慎微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关系,竟把同一种植物的两个名字当作两种植物记载下来。

再有,兰花与兰草,前者属于兰科,只供观赏,后者属于菊科,可当药用,而前人有人做“本草”时没有认真观察植物,光看到兰字相同,便想当然地把它们合为一体。

李时珍越研究,越感到问题的严重。他想,由于药物上的混乱,即使药方开得很好,药弄错了,仍然达不到治病的目的。弄得不好,还会闹出人命来,这些重大错误,非纠正不可。

其它的作品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将旋复花当作山姜。冠中爽的《本草衍义》中,把卷丹和百合混为一谈。

有一次,一个医生给癫狂病人开了一服药,其中用了一味药叫防葵,没料到病人吃了很快就死了。

又有一次,有个医生给一个身体虚弱的病人开了味叫黄精的补药,病人吃了也死了。

李时珍对这两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做了深入研究,后来发现有本药书上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勾吻搞混了。狼毒和勾吻都是毒性很大的药,把它当成补药,还能不死人。

还有泽泻这种药,是不能久用的,但有的药书上都说:“久服面生光,能行水上”“泽泻久服身轻,日行五百里”。这种骗人鬼话竟被收进医书里,不知有多少人深受其害!

毫无疑问,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漏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要害人性命啊!

另外,从《证类本草》问世到李时珍时代,已经过了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中,药物知识有了很大发展,医生和民间都发现了许多新药。

另外,由于矿业生产的发展,还出现了许多矿物新药。

同时,由于明代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从国外传来许多新药,叫做“番药”。这些新药在一些杂书上有零星记载,但错误百出,需要审定。

李时珍想,“本草”的混乱,造成药物的混乱,即使我们的药方开得再好,药抓错了,也照样给病人造成危害。看来,重修“本草”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

特别是漏兰子事件,使李时珍更是非常激动。

一天晚上,李时珍想来想去,睡不着觉,就跑去敲父亲的房门。李时珍想把存在心里很长时间的问题和父亲谈一谈。

李言闻被叫醒了,他点上蜡烛,披着衣服走了出来。

这时已经是深夜,只见月光如水,烛光摇曳,李时珍和父亲在灯下倾心而谈。

李时珍等父亲坐下,不好意思地说:“爸爸,我有一件事情一直闹不明白,我想问问您。本草既然有好几百年没有修过,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修一部新的?”

李言闻笑着说:“你就是为这个把我喊起来的吗?”

李时珍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对不起,爸爸。可是我心里实在很着急。爸爸,药上又老是出毛病,本草不重编是不行了。”

李时珍父亲问道:“你的意思是怎样?”

“依我说,应该赶快修一部新的,把我们见识到的东西都给添上去,把前人讲错的都给改正过来。”

听了儿子的一番宏论,李言闻思考良久,最后他这样说:“修《本草》这个建议很好,但是工程太浩大了。”

“只要努力,多花些时间的功夫也就是了,难道天下还有办不成的事情吗?”李时珍坚定地说。

李言闻笑笑,说:“你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编一部本草,必须把全国出产的药物,都重新查访过,那要花多大的人力财力,谁有那么大的力量!”

李时珍带着怀疑的口气问道:“那么,唐朝人、宋朝人又是怎么干的?”

李言闻打断儿子的话,说:“你难道不知道,那是朝廷修的吗?只有朝廷才有这个力量。”

李时珍兴奋地说:“那我们也去请朝廷修。”

听了李时珍的话,父亲沉吟了很长时间,然后说:“要重新编一部新《本草》,不仅要把历代《本草》和诸子百家的书籍研究透彻,还要把全国出产的药物一一重新考察清楚,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历代《本草》的修订,大多是朝廷出面修的。黄帝命令歧柏调查百草药效,修定《本草经》,写作《神农本草经》。编著《名医别录》的陶弘景,原来就做过官,后来退隐深山,但仍和梁武帝交往密切。”

“唐高宗命令大臣李勋,组织苏恭等人,在《名医别录》等药书的基础上,将《本草》从三卷增加到七卷方成《唐本草》。宋太祖命令医官刘翰重新详校《本草》,宋仁宗再下诏令补注《本草》,这才有了《开宝本草》《嘉祜本草》。”

所以,最后父亲告诉李时珍:“只有朝廷出面,才有重修《本草》必需的人力、财力、权力。有的人虽是以个人名义修《本草》,那也是因为这些人有钱有势,得到朝廷扶持。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修成《本草》的。而且现在我们家,谁能与朝廷说上话,你还是我?”

说到最后,李言闻不忍心太打击儿子的自信,就又补充了一句:“前人没能做成的事,今人也不是一定做不成。不过关于本草的书,相当浩繁,你虽然读了一些,可研究得还很不够,远远不能适应修书的要求。还是先在读书上狠下一番功夫吧,你说是不是?”

李时珍听了父亲的话,更清楚了修《本草》的艰辛,这可能比他原来预期的还要难很多倍。

但是,李时珍想重修“本草”,想给从古至今的药物学作一次伟大总结的愿望,并没有因此打消,相反却更加坚决了。

李时珍想:“前人可以请求朝廷帮助修《本草》,我们也可以找机会上奏朝廷。即使朝廷不支持,我也仍然要重修《本草》,事在人为,谁也动摇不了我的决心。”

回自己房间后,李时珍又进行了思考,他最后认为:这既然是一件对医学、对老百姓都有好处的事情,就不能因为朝廷不管而谁都不管。而且,就算是朝廷修,也总得有人力、有一班人干,那自己就先准备做这件事吧!

现在的李时珍已经隐隐地把这个责任担负了起来。他在行医和读书时,更加留心一切和“本草”有关的材料,随时把他们记录下来。

明代嘉靖二十九年,李时珍33岁,他立下了雄心壮志,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一定要重修《本草》。

李时珍深深懂得,要实现重修《本草》的宏伟志愿,依靠现有学识、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熟了。

李时珍决心要苦读十年书。从“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的现有典籍中积累知识。

另外,还要广采四方,漫游天下,增长见闻。

从猎户那里学习有关野兽的知识,从樵夫那里学习有关山野植物的知识,从农民那里学习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从游方铃医那里学习有关防病治病的单方验方。

李时珍相信,真正的医学在民间,他决心从民间吸取医学的真谛,开创重修《本草》的伟大工程。

同类推荐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出轨的盛唐:武后

    出轨的盛唐:武后

    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女人的权力心术,生动诠释古代女性与权力惊撼媾和的宫闱心计:色媚、隐忍、阴毒、怀柔、狠厉、绝情……解密武则天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一生,再现盛世大唐最阴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权力争斗;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义做皇帝15年,兹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是武则天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
热门推荐
  • 竹马青梅:恋上小笨妞(完本)

    竹马青梅:恋上小笨妞(完本)

    上卷人前的他俊逸绝伦、斯文有礼,是个人见人爱的万人迷天才学生。人后的他却对她威胁加恐吓、嚣张跋扈、邪佞霸道到了极点!在她的心里,他一直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恶魔!从懂事开始她就是被他欺负和压迫的可怜小跟班,她悲惨的童年永远都和他脱不了关系。他霸道得不准她谈恋爱、不准任何男生靠近她,可他去约会去联谊她却要随叫随到。只要一不遂他的意,他便用嘴巴狠狠的“惩罚”她,还借替她补习功课之名,狂野强悍的对她上下其手……虽然她多次血泪控诉,但却没有任何人相信……高中毕业前夕,她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被迫答应做他的女朋友。但他那个突然冒出来的、极其有权势的爷爷却要把他们全家包袱款款的打包走人!在那个烈火燎原的夜晚,他只说了一句等他回来就从此没了踪影。下卷耶!受尽了恶魔的压迫、当了十几年小红帽的她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她会等他才有鬼!她决定这辈子不要再和恶魔扯上任何关系!所以一进到大学校园她就努力的寻找目标,打定主义一毕业就甜甜蜜蜜的嫁人!当婚礼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时候,离开五年、摇身变成超级大明星的恶魔却回来了。邪恶的他竟然为了达到他的目的而让她爸爸的公司面临破产,他破坏了她的婚姻,唯一的条件竟是要她当他的“小助手”……最后,好不容易在情敌的陷害、Fans的围攻下烈火重生的她答应他求婚的时候,他那个雍容华贵的奶奶又出来搅和……她的人生……能不能不要这么悲惨啊……-------------------------------------------------推荐自己的文《缉捕失忆逃妻》(完本)http://novel.hongxiu.com/a/93921/推荐好友的文尾尾《总裁的琉璃小新娘(续<茜色蔷薇&gt)》http://novel.hongxiu.com/a/89586/---------------------------------------------写作很辛苦,如果亲们喜欢就请收藏小小的文哦,可能的话给小小送朵鼓励的花花或者留个言,小小谢谢亲们的支持。
  • 恋上那个怪人

    恋上那个怪人

    喜欢你,已经有三年了……何晨希,你在操场上打篮球的,跑道上跑步的……我都在拼命寻找着你的背影,我觉得我喜欢上你了,无法自拔。可是,埋藏了那么久的表白,得到的却不是你的答案,却是她的轻视?优秀的人后面总会有个追求者,一次次的伤害,一次次的流泪,只为等到你口中说出那句我等了三年之久的话,而在那日晚,海风轻抚已醉的我,终于听到你口中几个字-------喜欢你。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
  • 飘渺仙路之冥恸吾欣

    飘渺仙路之冥恸吾欣

    昆吾脚下,绿地小村,忘晴川河,初见明缈。五年锻剑,终出剑池,试剑大会,惨烈至极。泪颜问情,不忍下手,自毁经脉,终出幻境。偶遇少女,摇身一变,遭遇陷害,堕入魔道。攻上山门,抽魂炼魄,逼问众人,误下杀手。看破天机,终成大道,放弃仙身,一生相伴.......
  •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全本)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全本)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流光飞舞】编辑旗下出品兰苗苗:她失婚失爱失去一切,生命是否还有反转的机会?年轻痞气的职场学弟,阴魂不散的懦弱前夫,沉稳内敛的公司高层,无怨无悔的痴情警官,谁与谁才能生死与共?谁才是谁的一生至爱?谁会甘心为她毁容失性命?一朵花几枝叶,只有那一人才是深藏她内心深处的根!婚姻不是坟墓。如是坟墓那倒好了,便可长久相守。最怕的是相互支撑的另一人,突然撤手,只留另一个人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小米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u/2530577364书友群:228733383敲门砖:书中任意人名**********************************************************************************
  • 霍仁传

    霍仁传

    他自幼习武,十八岁封爵,二十三岁封侯,封号平山,三十岁成为公爵,封号镇国,一生战无不胜。救少帝,破大关,平内乱,封平山,伐匈奴,除外敌,成镇国,声名赫赫。他曾经许下过“不破大关,无以为家”的豪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是他一生的信念。血染江山,不敌她眉间的朱砂,与她白头偕老,归隐山林
  • 那时有爱,笑颜如花

    那时有爱,笑颜如花

    静夜的哀思笼罩整座城市的浮华与喧嚣,远处的灯火肆意的在黑夜中闪耀。轻倚窗前,提臂微托颔首,遥望着那清澈如水的白月光,心中一抹莫名地悸动的疼痛。曾以为思念是远远绵长的,疼痛是暂时的。殊不知原来短暂的是思念,那远远绵长的是我们的心脏在被撕碎时的呐喊和残留的余痛。本已渐渐遗忘的往昔又开始悄悄的在脑海里翻开了序幕,随着这共寄相思的明月往事一幕幕的浮上了心头……
  • 商世奇妃:嚣张王爷好难缠

    商世奇妃:嚣张王爷好难缠

    凌沫染前世是某集团总裁,意外来到大冶王朝救了一个酷毙的小正太,不料从此被正太惦记上了。凌沫染:我只喜欢赚银子开铺子。某王:“本王的银子都是你的。”凌沫染:“真的?你所有的银子都给我?”某王腹黑的一笑:“都给你,连会挣银子的也给你。”凌沫染:“我只要银子不要人,行吗?”某王坚定的说:“不行!”凌沫染:那我可以出墙吗?某王一脸冷酷:出脚砍掉对方双手,出手砍掉对方双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大明海狼1900

    大明海狼1900

    一个天朝海军潜艇艇长,回到了一个奇怪的大明朝,魂穿到了一名与他同名的,刚刚阵亡的水师管带身上。伴随他降临到这个世界的,还有一艘全副武装的攻击核潜艇。。。为了他自己,为了他所爱的人,为了他永远无法忘怀的故土,更为了整个华夏民族,面对这个时代,他该何去何从?且看他如何带领他的军队,征战五大洲、四大洋,用鲜血书写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用生命捍卫华夏民族的尊严与荣誉!PS:老读者群151098605,新读者群255023279,进群打“海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