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6300000013

第13章 不幸患上重病

孤独而苦闷的李时珍,不知哪一天才等到自己的金榜题名时。然而,就在这一年,却先迎来了洞房花烛夜。李时珍的妻子吴氏女,温柔善良。

婚后的李时珍在贤慧的吴氏陪伴照料下,日子过得像饴糖一样。他的心思渐渐离开了书本,开始喜欢上去蕲州药市上逛一逛,他喜欢和天南地北的药商们谈笑,听他们聊山南海北的各种药材。

李时珍随手拿起一味药问药商,药商们告诉他这叫蚤休,主治惊癎、癫疾、痈疮,下三虫,去蛇毒,所以有蚤休、螫休等名。

另外,蚤休这种药材又俗称“七叶一枝花”,有首歌诀道:“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痈疽之类的毛病遇上了这药,能够很快药到病除,简直像用手就可以拿下来似的。

这些都使他感到极大的乐趣。

李时珍还和药商们辨别药材真假,常听他们说“黄芩无假,阿魏无真”之类的药谚。这是因为黄芩很容易见到,所以几乎不会有假,而阿魏却不是中国生产,是从外国进口的,就是所谓的西番所产,所以十分难得,非常贵重,所以假的也很多。

不过,李时珍却不这样看,因为阿魏难得,这使得他对阿魏平添一种神秘感,而对普通的黄芩有点瞧不在眼里。

李时珍蜜糖一样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终于有一天他感觉不是味了,突然跑进父亲的药房,拿出一块黄连嚼了起来。吴氏看得目瞪口呆,只有李言闻背过去点了点头,心里长叹一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儿子太像自己了。

李时珍卧薪尝胆,又开始发愤苦读了。过分用功使他的身体失于调养,这年暑月间,他得了一场感冒,怕耽误功课,他拖了一阵,结果一直咳嗽不停,转成了可怕的“骨蒸病”。

这病症状厉害,全身发热如同火烧,骨头就像放在蒸笼里蒸着一样,所以叫骨蒸病。

骨蒸病其实就是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在古代结核俗称“痨病”,当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在中国古代医疗条件下,得这种病非常容易死亡。

六年面壁的劳累,科举失利的苦恼,长期的生活压力,都在这时爆发了。

李时珍咳嗽不止,时而咳出血来。他全身发烧,身上火燎燎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李时珍病倒在床,全家人慌张起来。新过门的妻子吴氏急坏了,不知如何是好。

李时珍找来医书翻阅研究,自己开了药方,吃遍了柴胡、麦门冬、荆介这些书上说能治骨蒸病的药,谁知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李时珍每天要吐一大杯痰,烦躁焦渴,寝食难安。过了一个多月,病势加剧,全家人都以为他没救了,母亲张氏、妻子吴氏都在背后流泪,而这时候的李时珍已经快烧得不省人事了。

幸亏这时父亲行医回来了。父亲听妻子张氏说儿子患了重病,马上进屋探病。

父亲望着脸色憔悴、不省人事的儿子,心里十分难过,怪自己不该在儿子生命攸关的时刻外出,使儿子的病拖了一个多月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

李言闻赶紧摸了摸儿子的脉,虽然脉息如疾雨沾沙,病蚕食叶,涩而无力,但无死相,还有希望。他连忙坐下来,仔细地进行探视。

李时珍这时稍微清醒了一点,忽然看见父亲为自己诊病,眼睛一亮,他知道自己有救了。李时珍从小就佩服父亲的医术,他在10岁时,身体十分虚弱,全靠父亲用药调养,10岁以后身体才好起来。

父亲摸脉以后,向在场的人询问,儿子这一个多月来吃了些什么药。

李时珍的母亲赶快把李时珍给自己开的药方给父亲看,父亲摇了摇头说:“错了,错了!”

父亲来不及多说,立即开了一个药方,只有黄芩一味药。

说来也怪,吃了父亲开的药,李时珍静静地入睡了。第二天烧就退了,咳嗽也好了些。现在李时珍感觉来到了一个清凉世界,大病初愈,让他感觉到现在的一切格外美好。

李时珍甚至有一种幻觉,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有点弄不清这是人间,还是九泉幽冥。

他看到了围在床边关切地注视着他的亲人,渐渐回忆起昨天父亲亲自喂服他什么药汤的情景。

现在身热尽退,痰积咳嗽全消,他一下子坐直了起来,病奇迹般地痊愈,他到鬼门关去游了一遭。

又喝了几天父亲开的黄芩汤,李时珍竟然能下床行走,咳嗽病也痊愈了。

病虽然一天比一天好,但李时珍却心中越来越奇怪,他不知道为什么父亲就用一味黄芩,就把自己的病治好了,黄芩在他的心中,太过于普通。

有一天李时珍实在忍不住好奇,就问父亲为什么普通的黄芩就能治好自己的病,而自己开的那些药没用呢?

父亲告诉李时珍说:“你开的柴胡,虽然是治劳乏羸弱之药。但劳有五劳。若劳在肝、胆、心,是必用之药;或者,脾胃有热;或者,阳气下陷,柴胡也是引清气、退热的必用药。”

“但是,唯有劳在肺、肾者,不可用柴胡。你既有肺热,又在病中新婚,肾劳而虚。两者柴胡都是禁药,所以你的病势会越来越沉重。”

“当时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子,但忽然想起一个古方,就是用黄芩一两,水两盅,煎一盅服下去,治疗肺热肾虚导致的骨蒸病。正好对应你的症状,没想到还真是药到病除,真是神奇啊!”

李言闻一剂黄芩汤,竟然使李时珍起死回生。这不禁让李时珍亲身领受了中医药的奥妙,感慨不已。

李时珍怀着敬佩的心清对父亲说:“一个多月来,我不知吃了多少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谁知父亲仅用一味黄芩就镇住了病魔,这医药的奥秘真是太玄妙了!”

父亲笑笑说:药不在多少、贵贱,而在对症。你的肺热重,黄芩是清肺热的。肺热一除,病情自然就会减轻了。

同时,李言闻还因势利导,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要记住,你的骨蒸病可以用黄芩治好,并不一定其他人的骨蒸病也可以用它治好。要知道,同一种药治一种类型的病,由于不同的人身体状况各异,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怕儿子不明白,李言闻来举了个例子:就拿补药来说,同样用于补虚症,但如果不分清患虚证的人是虚寒还是虚热,是气虚还是血虚,是肾虚还是脾虚,是肺虚还是心虚,乱补一气,严重的会出人命的。

所谓庸医杀人,就是说没有本事的医生,不懂得这个道理而胡乱用药,造成人命的。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医理、药理很深。我学了一辈子,也只是懂得了一点皮毛而已。最后李言闻进行了总结。

听了父亲的一席话,李时珍对医药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父亲一味黄芩就制住了病魔,更是使他对医药学佩服,祖国的医药学真是不得了。

同时,这次病倒,也使李时珍亲身体验了病人的痛苦,进一步感受到医生责任的重大。

经过这次大病,促使李时珍更加热爱医药事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对功名富贵更是不感兴趣了。

世时的艰难,使他深深体会到官场的昏暗,即使是经奋斗而当上官,也不能解除百姓的疾苦。

现在的李时珍想告诉父亲说:这难道不是学问本事吗?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本事啊!就像鼓槌敲到鼓面上一样,应槌而响,看得见,听得清,实实在在。

想到考场的失败,李时珍不由得萌发了想跟父亲学医、继承祖业的念头。但他没有能说出来。

这时,李言闻拍了拍他的肩膀:“先养几天,再接着读书吧。”

说到这里,李言闻顿了一下继续说:“不过也别再像以前那样太用功了。”

看来,父亲还是对自己的科举寄予厚望的。看着父亲充满热切的眼神,李时珍也只好无奈地点了点了头。

同类推荐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管德传

    管德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记述了管德的成长经历和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可以使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管德、学习管德。
  • 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1564年2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热门推荐
  • 醉归路

    醉归路

    夕颜色白,小巧的一朵,瞧着精致清雅,却黄昏时悄然开放,翌日再孤独的凋谢。都道人如其名,夕颜也是这样一个孤独的人。习惯守住自己的执念,用记忆竖起一道坚实的牢笼。甚至在那张人生的棋局里,还死命的捂住棋子儿。可是不经意间,棋盘落入了他人之手。执棋的那人轻言细语,温柔安抚,却又像个黑洞,吸的她捏住棋子的手都落错了地儿。他笑的一脸灿烂,花儿都得为之失色似的,一点一点的诱着她。他说,花开花落是人之常情,没有凋谢又哪来第二次的绽放。***谨以此文赠与Daisy,2015生日快乐
  • 天机3

    天机3

    “他们正在接近真相,然而悬疑却并未减少一分——有人侥幸窥见天机,正待道破却意外身亡:有人秉性软弱,难挡诱惑深入“蝴蝶公墓”;有人十八年前欠下孽债,注定要在这遥远的空城以命偿还……最初的十九人,只剩十人。猜忌仍在蔓延。谁会是下一个祭品?看不见的敌人,是真正的恶魔,还是潜伏在他们之中的特洛伊木马?真相何时显形,命运何时逆转?最终审判,又何时降临?”
  • 我的男友竟然是人鱼

    我的男友竟然是人鱼

    男友打来电话说要分手,原因是因为他在我身上找不到男女朋友该有的激情。他说交往了这么久连拉手拥抱亲吻这些简单的情侣暧昧都不能给他,他简直受够了。分手之后出国旅游,再回来时家门口躺着一名长发的美少年。美男不会说话,慢慢教。美男不会穿衣吃饭慢慢教。美男什么都不会,慢慢教。一辈子的时间才能教会,那就一辈子吧!
  •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最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
  • 听君

    听君

    一个温柔可人的哑巴姑娘和她暴脾气傲娇少爷的爱情故事,世俗之中,总有爱情发生。
  • 宫主夫人有靠山

    宫主夫人有靠山

    传闻冷魔宫宫主不好女色,却独独宠爱于他的娘子,传闻碧霞山庄的大小姐出言不逊中伤了他娘子而导致整个山庄一夜之间毁于一旦,无一人生还·····第一次见面是她掉进了他的浴池,而她误以为他是女子,一直围着他不停地转,直到她终于发现他原来是个男人·····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此时正是皇帝的五十大寿,却有一大批不明人士前来,“娘子,我来接你回家了。”其中为首的一名红衣男子慵懒地把玩着手中的戒指,淡紫色的眸子却紧盯着那埋头苦吃的小吃货,眸底一片宠溺·····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名门医娇

    名门医娇

    她本是实习医生,一朝穿越,还没搞懂情况就被扔到尼姑庵自生自灭;在一群尼姑的是是非非中,逃脱大计刚定,又遭北夷南下,被掳成贵戚丫鬟;什么?原来她是尚书嫡女,只是落难凤凰不如鸡?阮小幺:我从来没享受过一天凤凰的待遇,从穿越过来已经不如鸡了!!所以这是草鸡奋、斗、史!什么相公啊、夫君啊、主公啊、男宠啊,通通让开,她的人生目标是:拿到卖身契,成为一代医仙……的徒弟!(喂你实在是太没出息了……)
  •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是作者郭松以散文、随笔形式,对自己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梳理而成的散文集。作品从眷恋故乡、军旅如歌、书香笔韵、人生况味、盛世微言、情系云南等九个章节,回望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全书题材丰富、思想深邃、抒情优美,文字厚重、耐人寻味。
  • 爱情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爱情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在爱情的追逐中,发球权并不重要,大局主导权才是女人最大的本钱。不管是乖乖女还是野蛮女友。当你能拿捏好主动被动、任性温柔的分寸,爱得聪明一点儿,深谙等待就是积极的真谛,你就能找到特属自己的完美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无关风月,无关性爱。擅长浪漫却从不在你身上花大钱的男人。大多是情场老手;真心的男人往往是那些除了抢着为你买单,就只剩下不知所措的愣头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