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5200000020

第20章 铜牛和“耕织图”

颐和园昆明湖东岸上的铜牛,铸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多年来,它在颐和园里默默地注视着昆明湖的沧桑变化。铜牛卧在青白石雕造的海浪纹基座上。铜牛形象逼真:双角高耸、两耳竖立、目光炯炯。面对昆明湖一池波澜,注视谛听的警觉神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那么,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上安放铜牛,其用意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从古代传说中的大禹说起。

自古传说,大禹为古代时部落联盟领袖。姬姓,也被称之为“夏禹”、“戎禹”等,一说名“文命”,鲧之子。传说大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治水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他曾铸造九鼎。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代的开国君主。

因为大禹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后来人们为了祭祀大禹,表示对大禹的敬仰,就编造出了许多传说。有一个传说说大禹治水时,用铸造铁牛沉在江河湖底的办法来除掉水患。到唐代时,开始出现将铸造的铁牛放置在江河湖海的岸边,以此示意可镇住水灾。昆明湖边的铜牛,就是沿袭自古流传下来的旧例。牛背上还铸刻有《金牛铭》,叙述了铸造的用意。其铭为:

夏禹治河,铁牛传颂。

义重安澜,后人景从。

制寓刚戊,象取厚坤。

蛟龙远避,讵数鼍鼋。

潫此昆明,潴流万顷。

金写神牛,用镇悠永。

巴邱淮水,共贯同条。

人称汉武,我慕唐尧。

瑞应之符,逮于西海。

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铭文的内容,《颐和园楹联镌刻浅释》一书里有这样的解释:“古时夏禹王治水的时候,流传着关于铁牛的故事。这件事意义重大并能够治服洪水,因此后人都照此办理。这种制度犹如汉代人们在身上佩戴避邪饰物一样。兴风作浪的蛟龙要远离这里,何况鳄鳖之类。像昆明湖这样的大水,集聚的水面有万顷之多。用铜铸成这个神牛,用以长久地镇服洪水。无论是湖南的巴陵,还是中原的淮河,都要按此办法处理。人们往往称颂汉武帝,我独慕古代的尧帝。现在国家出现祥瑞的兆头,甚至这昆明湖也有。我对这些上天降下的祥瑞应表示敬意。”铭文末的“乙亥”,即乙亥年,为乾隆二十年(1755年)。

那么,为什么在铜牛背上又铸刻名为“金牛”呢?

因为我国古代人们将“铜”称之为“金”。“金”是对金属类的通称,例如“五金”,就是指金、银、铜、铁、锡而言。

关于铜牛还有一个民间传说。

在十七孔桥的东边不远处,有一座精美古建筑——八方亭。不知哪一年,不知哪个人,来到了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智慧海的高处,往南面眺望。他边眺望边琢磨,越琢磨就越觉得南湖岛像乌龟的背,那十七孔桥与龟背连在一起看,真像17节长长的乌龟脖子,其桥头的那座亭子,就像乌龟的头,与脖子连在一起来看,就像浮在昆明湖水面上的一只特大的乌龟,伸出长长的脖子将头伸向了东岸。由此开始,人们传来传去,这种说法就被传开了。

又传说,当颐和园全部工程竣工后,慈禧曾派她身边的亲信大太监李莲英替她巡视一番。大太监李莲英一开水闸,昆明湖就灌满了水。到了夜晚,整个颐和园灯火通明。他来到全园的中心建筑排云殿前,面对从未见过的这一美景,得意忘形。在美景中,他看得眼花缭乱,忽然间好像看见水面上浮出一只大乌龟,居然动起来,扬起了它那17节长的脖子,将头高高地伸向了东岸。不仅如此,李莲英还感到一时间昆明湖波涛翻滚,狂风大作,有的大树,眼看着被大风刮倒了。

见此情景,李莲英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可把他吓坏了。偏偏凑巧,从颐和园东面的宫墙外,突然传来了一阵牛叫。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居住在附近的农民们晚间归来时,牵着耕牛路过颐和园宫墙外边。此时,干了一天活的耕牛又渴又饿,其中有一头牛开始叫了起来,紧接着其他牛也跟着叫。牛的叫声,被浮在昆明湖面上的大乌龟听见了。乌龟立刻被镇住了,当即就纹丝不动,狂风也停了下来。

李莲英把遇到的这种奇怪现象,一五一十地奏告了慈禧。她听后笑了笑说“咱们老祖宗讲究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人们说京师有五镇。那么有哪五镇呢?东方之镇有黄木厂,其木系金丝楠木,长七丈有奇;京师南方之镇为燕墩,置在永定门一里许;西方之镇,为著名的大钟寺大铜钟;中方之镇,为神武门外的万岁山;北方之镇,自然是昆明湖了。这样吧!你李莲英快去替我下一道令:让京城铸匠工们,赶紧铸造出一铜牛,设置在昆明湖的东岸边上,盯住十七孔桥头上的八方亭及十七孔桥和南湖岛,防止它们再一时间变成一个大乌龟。就让铜牛卧在那里镇水吧!”于是就有了这镇水铜牛。

前边说到西堤六桥时,曾提及豳风桥。其实在西堤豳风桥西,还有耕织图。

清王朝自称“天朝”,这样可以把昆明湖比做“天河”,那么,东侧的铜牛和西侧的耕织图,且可以比喻为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这也可以作为铜牛的另一种说法。

颐和园团城岛四门中的南门题额为“豳风图画”。《诗经》中有《豳风·七月》诗,这是《诗经》的著名的农业诗,通过这门额,人们可以看到封建帝王也是比较重视农业的。为什么?这里从《豳风·七月》与古七十二候说起。

“豳”,古地名,在今陕西旬邑县和彬县之间。《豳风·七月》篇,是对今陕西旬邑县和彬县一带古代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篇分为八章的诗作,它比较生动而具体地描绘了奴隶社会时期受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奴隶们的生活,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西周时期的阶级矛盾,而且包含有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物候”性的认识,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并逐渐被列入“七十二候”。

昆明湖东侧的铜牛和西堤的耕织图象征着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那么,自古流传下来的生活风俗,“七夕”牛郎会织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中,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亦称“天孙”。“织女”身负重任,就是年年要织造“云锦”。但是,自从“织女”嫁给河西“牛郎”后,就把织造“云锦”的任务中断了。这样,天空无云,不会降雨,影响了大地上的农业生产,王母娘娘一怒之下,大笔一挥,画了一道天河,使牛郎和织女两分离,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后来,“天帝”向“王母娘娘”求了个情,才下令允许织女和牛郎每年阴历七月初七之夜即“七夕”相会一次。

七夕牛郎会织女的神话传说,始于汉朝《古诗十九首》:“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此后,经过多年的流传,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修改,到南宋时,牛郎会织女的传说,基本上演绎得比较完整了。

古时人们所说的“天河”,实际上就是天文学上讲的银河系。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每当晴朗的夜晚,肉眼就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云状的光带,那就是人们俗称的天河,天文学上叫银河系。自古始,人们习惯将银河称为“天河”,如唐代诗人王建在《秋夜曲》里,就说“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就织女星来说,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在银河东,与“河”西的牛郎星相对。从天文学来说,这颗织女星,属于自己能发光的天体,是天空中许许多多恒星中的一颗。它的光度,据科学家们测算,要比太阳大50倍;它的表面温度,要比太阳高3000℃,为9000℃。古人为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就逐渐将二十八宿里面的两颗星牛郎和织女编造成神话传说,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牛郎过天河去会织女,并且一直被流传了下来。

但是,不论牛郎和织女的神话传说多么引人入胜,毕竟是神话,并不符合科学。唐代诗人杜甫就有这样的诗句:“牵牛处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牵牛织女》)

同类推荐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本丛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两本。编者分别在中国和外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人文奇景,也有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套丛书不仅有精美的图画,还辅以翔实的旅游相关资讯、文史科普知识、传说故事等等,全面介绍了父母和孩子在领略这些旅游胜地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尽可能详尽地提供了各个旅行地的有关资讯,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由公元前4世纪起,中国西南部已有一条通往今日缅甸、印度、阿富汗的贸易商道,被称为“身毒道”,它比西北丝绸之路出现得更早。重走古道途中,川、黔、滇古物古风一一再现。修筑都江堰的李冰,竟然想出以火攻岩石的办法,使之变脆,大大提高开凿五尺道的功效。算起来,这条古道已然在风霜中走过2000多载,马踏人踩,多有残损,它真的老了。深达五六厘米的39个蹄印,撒落在古关口最陡峭处;诸葛亮南征孟获,班师回蜀走的也是这条五尺道。在苍茫天野间独立的石门关前,怆然涕下的情愫陡然升起……
  • “吃货”爱旅游:一个吃货的旅游食色攻略

    “吃货”爱旅游:一个吃货的旅游食色攻略

    舌尖上的中国实践版,小假期出游实用宝典本书介绍的30个经典的旅游城市不仅拥有美丽的景色,更拥有独一无二、极具特色的美食或饮品。54条特色美食街、近400种地方特色美食。美景、美食一网打尽!即使藏身于农贸市场和街头巷尾中令人惊艳的美味也绝不会让你错过!每一个旅游城市都配有详细的食色攻略,包括地理位置与乘车路线说明;介绍美丽的景点,还介绍美食的历史渊源、典故以及吃法、价位,让你在美妙的旅行中,不但能够细品各地美食、美景,还能轻松地了解当地特色文化。看的过程也仿佛享受了一路的饕餮飨宴。书中景点后均附有交通、住宿、价位等信息,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
  •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是作者三年以来驾车游历西藏、新疆的彩色旅行日记。书中以优美的文字、色彩斑斓的风土照片、切身体会的真情实感,以及车轮印制的翔实自驾咨讯将每个人带入那神秘的佛国净土和广阔的大漠戈壁。
  • 走马观花看云南

    走马观花看云南

    本书是《跟着本书游天下》系列丛书之一。此书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陈振林的旅游散文力作。“屐痕处处”小辑,是作者四处游走留下的轻轻印迹,“雪泥点点”是作者作为一个旅行者的片片思想浪花。作者集教师、作家、旅行者多种角色于一身,乐于旅行,善于思索。
热门推荐
  • 且把情深共白头

    且把情深共白头

    后妈虐待,男朋友跟妹妹搞在一起。悲催的人生暗无天日,竟然还被绑架。无所谓了,反正她生无可恋。可是绑架她的男人有点奇怪。她在花园被蜜蜂蛰到,结果满园花草瞬间被铲平。她被迫在菜市场干活,结果菜市场一夜夷为平地。她被人绊进海里,他奋不顾身救她上来,还将绊倒她的人丢进海里喂鱼。前男友要求复合,他将她前男友打进医院,将她押进民政局强迫登记了。初见。他问“你多大?”“22岁”“不是年龄,是C还是B?该不会是A吧?”她整脸绯红“都摸过了还要问?”相恋。她问“今天在哪里吃饭?”“在家。”“想吃什么?吃你。”婚后。她问,“老公,为什么不让我帮你生小孩?以后再生,为什么?”“因为我讨厌第三者来打扰我们的性福生活”
  • 穹腥血日

    穹腥血日

    血日当空,伏尸万千,血流成河,一刀在手,只为怀中美人尽开颜。胸抱一归,待我长发及腰,却见血光迸现。回首一视,四目相望,只见汝为颦颦笑颜....心落雪,眼迷殇,长发飘扬....刺骨寒风心透凉!问我何所欲?只为饮尽四方....负我血!《穹腥血日》小说交流群号:242791035欢迎各位喜欢穹腥血日的书友们入群!
  • 鱼羊野史(第一卷)

    鱼羊野史(第一卷)

    全套图书,共分为六册。全套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每一天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趣事。高晓松以他独特的视角来重新解读历史事件,风格轻松幽默,与严肃讲历史的不同,书中有很多高晓松个人的见解和趣闻。是高晓松至今为止最用心、最全面的历史爆料。比如,1924年图坦卡蒙的石棺被打开,高晓松意外地发现石棺上的浮雕竟和阿凡达长得一模一样;高晓松说彼得大帝与康熙皇帝很像,其原因书中也给出了解答; 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去世,高晓松却将她称为欧洲的“贾母”……《晓松说》系列脱口秀爆红于网络,点击率破亿,《鱼羊野史》将《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节目中所有未公开的细节、秘史等完整收录书中。
  • 医武神相

    医武神相

    他出身平凡情场受挫后,祖传玉佩带他一路高歌。一针千金,一方难求,妙手逆乾坤,神针转阴阳。靠着精湛医术,一部逆天功法,从此展开万花丛中过的精彩人生。
  • 梦之浮屠

    梦之浮屠

    誓言,扭转千年,一场争夺,卷入神魔众生,弱小女子,风云变幻,登峰路,寻情记,亦人亦仙,拂彩袖化天地轮回,梦生梦死,琉璃浮屠……且看楚云儿一番造化之路…~~~~~~~~~~~~~~~工作日一日一更,双休两更,晚上十点左右上传,开头不定期加更,亲们,修学小命保证只有加更,没有断更,只有拼命完成,没有半路失踪,嘻嘻!亲们可放心收藏。
  • 隐身狂少

    隐身狂少

    隐身的世界已经结束了,再见各位!
  •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马云一介草根,长得其貌不扬,一没资金,二没背景,三没技术。是什么让他从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到万众瞩目的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自信、霸气甚至狂妄?运气和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方法却是可以研究和学习的,而这些方法,也正是本书想要与读者探讨的。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马云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和创业历程,我们发现,在他身上有这样几种人格品质——永远激情、认真专注、永不放弃、标新立异、勇往直前、以诚换信、合作共赢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经过岁月的光合作用而慢慢沉淀,逐渐形成他为人处世、开拓事业的高效能习惯,最后凝结成他所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 道之灵

    道之灵

    道是什么?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可为道。洪荒太古,盘古开天辟地,建立天和地,宇宙和星辰,陨落后身体又化为万物,残缺的灵魂则飞进代表道的图案里,从此成为道灵,凝炼着天地万物,而开天时又有九道鸿蒙之气飘出,飘在天地之间。若干年后道灵分为一阴一阳两个,在凝炼天地万物。在这天地形成若干年间,九道鸿蒙之气也化为九大神器,分别是震宇剑、灭天琴、洪荒印、封天塔、流光笔、断世刀、生死盘、虚空尺和三生石,加上盘古开天时用的神斧就是十大神器,十大神器每一个都有神鬼莫测的威力。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大地一片生机,两个道灵飞出,被外边的世界所吸引,转世投胎,不成想引来灭世之祸。
  •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漫画泰斗,也是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已成为漫画史上的里程碑。他潜心钻研幽默三十年,成为中国系统研究幽默的第一人,其研究幽默的深度与广度,全世界至今无人企及。 他一生经历丰富,历经苦难,但他却把坎坷的一生变成了幽默的、艺术的一生。他就是幽默大师方成。本书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方成,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之一,与漫画家华君武、丁聪被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这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新闻漫画的泰斗,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漫画作品,于1980年在北京美术馆举办漫画展,成为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他在水墨漫画的创作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他的作品如一面时代的镜子,亦如一把社会的解剖刀,直指社会弊端。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位老人的一生,活得很精彩,诚如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采访方成时的开场解说词所言:“一位九旬老人,用画笔影射世间百态,用幽默抚慰春夏秋冬,而他曲折的一生更是20世纪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面时代的多棱镜,一把社会的解剖刀,见证、欢笑与淡定。”《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
  • 玛蝶的故事

    玛蝶的故事

    “对了!别忘了!”两老还没说,就听到六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健康!快乐就好!”两老无奈的摇摇头,怎么就不让我们过把瘾呢?算了!“对啊!别理会太多的形式!活着!快乐!健康就好嘛!”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吗?好话不怕说第二遍嘛!!“你的答案呢?”前头的水在寒风中寻求着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后头的她,嫣然一笑!“健康!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