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200000016

第16章 实施措施和建议

(一)实施措施

1.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首先,要树立全新的开发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贯彻“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想,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资源引资金、换技术、建项目,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财团参与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积极主动地吸引东部沿海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及企业家来榆林投资兴业。运用市场经济新的思维方式探寻加快榆林优势资源开发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其次,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硬件环境整体质量。第三,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转移支付政策更大支持的同时,榆林应构建促进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要结合实际制定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投资导向政策、土地利用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和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投入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第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努力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规范部门管理行为,公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行业中介服务组织,为客商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咨询服务等。第五,加大资源开发和基地建设宣传、引介力度,营造有利于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直接投资兴建一批大型骨干项目;二是创造条件,依靠提高投资回报率吸引市外有实力的投资主体进行独资、合资、合作建设;三是大力推广BOT投资主体,建立民间、外资及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体系,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兴办项目;四是通过资产重组、存量入股、有偿转让、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等筹集资金;五是积极探索项目融资、股权转让、境外直接上市或间接上市等新的利用外资方式。

3.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个国家或省区的发展,除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外,劳动者素质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21世纪榆林能源化学工业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管理人才、企业家人才和科研开发人才,特别是要加快外向型经济“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在职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技能素质。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东部高级人才参与开发建设。建立健全用人制度,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和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政策环境和用人机制。

4.注重环境保护。大力推广和运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节水技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实现山川秀美。

(二)政策建议

1.建设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组织协调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建议省上成立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基地建设规划的实施。

2.将现已上报国家计委的榆神矿区、15万吨醋酸、60万吨甲醇、10万吨电解铝等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十五”计划。榆林能源重工化基地建设项目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先进,效益较好,这些项目的建设对调整国家煤炭、醋酸、甲醇生产结构,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希望,在同等条件下,全国同类型项目优先考虑在榆林布点建设。

3.基地规划的建设项目投资大,榆林无力筹措巨额的项目资本金,而且省地企业也没有承担项目建设主体的实力。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一个基地建设协调机构,协调和争取国家大集团、大公司如神华、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力公司等参与基地建设。

4.国家和省上应研究制定一系列扶持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榆林的开放程度和政策倾斜力度。如:国家和省上拿出一部分资金,组建能源重化工投资公司,通过设立发展基金、股票上市等方式筹措基地建设资金;国家直接注入一部分项目资本以加快基地规划项目的启动建设;国家和省上积极引进外商来榆林投资;国家在榆林设立政策性银行的分支机构,从方方面面推动榆林化工产业的发展。

(2000年9月)

同类推荐
  • 成本战争

    成本战争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微利时代不可遏制的来临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既快又准地投入战斗,占得先机,赢取财富呢?这是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成本战争》能帮助企业家们认清形势、控制成本,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好成本之战。
  • 实话实说谈保险:人寿保险

    实话实说谈保险:人寿保险

    本书介绍了各种保险的功能、用途、特点和好处,内容着重在于人寿保险,对象是未买保险的人、已买保险的人和卖保险的人。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为高校教材,主要介绍了所有权的一般原理、债的一般原理、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内容。
  •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虽然人们将爆发的危机命名为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同样那么艰难?如果说,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那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作者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创新的停滞。创新停滞导致生产力增长乏力,社会支出大于社会产出,主权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政府基于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诉求,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释放流动性,制造通胀。“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政府对解决危机的一次次拖延,使危机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成长传奇

    我们的成长传奇

    什么是传奇、哥几个就是传奇,这一群生死相依的兄弟就是传奇!我们曾为一声兄弟热血沸腾过,也为一声兄弟热泪盈眶过,正是有了兄弟才有了年少轻狂、有了兄弟才有了不枉此生,谨以此书祭奠逝去的那些年、那些共同闯荡的日子……
  • 灭绝

    灭绝

    为什么会有丧尸?为什么丧尸病毒只在人类之中传播?到底是谁对人类下达了灭绝指令!进化?还是返古,人类的基因中的重重的封印,究竟是谁所留!灭绝指令一次次摧毁人类的文明,人类又一次次从废墟中站起,忘记伤痛,忘记过去,但是,始终忘不掉的,是和灭绝指令的抗争。在这次灭绝指令爆发之前,人类终于积累了足够的人口数量,那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更代表着一个同样庞大的基因库。只有改写了灭绝指令的人,才能够活下来,人类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敬请关注《灭绝》。
  • 恐怖地牢

    恐怖地牢

    故事发生在未来2032年,一个比其它城市都要落后的V市里。四月,春末。细菌就像侵略者,不断地滋生增长。然而一种病毒悄然来袭。这座城市便很快与世隔绝,这里成了“地牢”,这里的人们成了“犯人”。一旦有“越狱”的想法,就会被当场击毙。在我的这本书里,“地牢”指的是V市。而病毒,也不单单是医学的角度去看,更是一种人格的剖析,人性的隐讳。病毒已深入灵魂,藏在人们的心中。
  • 京华碧血录

    京华碧血录

    《京华碧血录》二十五章,时政小说。原名《庚辛剑腥录》。《京华碧血录》一书,在近代反映庚子事变的小说中,思想内容是比较进步的。作品在写作技巧上,完全摆脱了章回小说传统,而学习外国小说的表达技巧,只分章,而无回目。在叙述、结构上均具现代色彩。
  • 日本乞师记

    日本乞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央江山

    未央江山

    本文以国家纷争战争情节为骨,兼有宫宅斗,政治,言情,希望丰富的题材能使这部小说得到跟多人的喜爱~天下四分,群雄逐鹿,她不过是锋芒毕敛不受瞩目的一国公主,心愿只是守着久不被问津的母后嫡妹了此平平一生。终于有一天,国破城毁,宫廷支离破碎,至亲又无端失踪,却不知何人所为,想寻一处安静之所平静度日,愿望简单却难以实现,逃跑的脚步停止,她慢慢转身,面对身后步步紧逼的命运。当冷漠自保逐渐变的心系天下,当政治同古秘互为因果,当沙场风烟与恩仇撕缠,乱世之中产生的情愫,能不能足够到让他为她丢掉宝剑,绾起青丝?
  • 三界仙缘

    三界仙缘

    大道如青天,云游四海间。扶摇九万里,逍遥蓬莱仙。一介穿越客,萧景元一心求仙问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奈何,心猿出世,风起于青萍之末,席卷人妖仙三界,大劫将起。至此,一段叱咤山海、力挽狂澜的传说,也逐渐拉开序幕……
  • 情变

    情变

    英俊而才华横溢的王品,刚从传媒大学毕业,就当了见习记者。如无数胸怀远大抱负的热血青年一样,他立志要在自己热爱的行业干出个样儿来。
  • 和平使命2020

    和平使命2020

    警告:本人已经有太监(暂停)作品,能写什么题材我自己都不知道!!随时太监!!!讲述主角天护投行总裁钱飞宇(唐一),护送美总统回国的故事!RT!!!
  •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1996年夏天,作者的女儿罹患躁郁症。“我女儿疯了。”作者说:“那年她15岁。她这一疯,我俩的人生顿时风云变色。我觉得好像要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再也回不来了。”《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全程记录萨莉罹患精神病住院的一个月内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夏天溽热的纽约街头,作者记录着躁郁症如何影响着萨莉和她的至亲,包括祖母、生母、继母,还有作者本人。书中还刻画了形形色色人物,谨守教义的犹太病人,精神异常的古典文学教授,热血的电影导演,梦想当文艺青年的房东还有打破传统的治疗专家。阅读本书,让人如入半梦半醒之境,身处红尘与超脱之间。本书已被誉为“与精神疾病相关书写的新典范”,具有高度的纽约知性人文风格。作者书写了自己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家庭故事,并巧妙穿插作家乔伊斯当年如何为了自己发疯的女儿遍求名医的经过,以及与音乐家舒曼、美国诗人洛威尔等人的疯狂,重新审视艺术与偏执、疯狂与想象力之间的无解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