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2400000002

第2章 艰苦建校

长治,曾经是晋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迅速恢复革命老区被多年战争破坏的、疮痍满目的国民经济,以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山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决定成立长治市。

长治市成立后,急需培训大批适应革命和建设需要的干部。为此,经市委研究决定,成立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并于1954年3月10日正式开学。

从1954年3月10日成立到1956年6月,是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创建时期。在这三年中,为了适应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需要,党校从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举办短期训练班,逐步走向有计划地轮训干部,提高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水平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水平为主的路子上来。这些,为以后长治市委党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冬,长治市委根据省委和晋东南地委的要求,决定筹建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市委决定由魏庶民和刘蓬生同志负责党校的筹建工作。工作人员有李文江、马达等同志。校址选在长治市县前巷市委党训班所在地。当时刘蓬生同志正在主持职工学校的工作,市委决定待职工学校培训工作结束后,将职工学校的所有财产划归党校所有,职工学校的20余名教工全部留党校工作。

当时,学校的物质条件十分简陋,办学条件十分困难,只有两排平房共30间,每间15平方米,经清理后搭起通铺,供学员住宿。教室简陋,有时还在露天上课。没有专职教师,由市委领导和各部负责同志兼任。交通工具只有一辆自行车和一辆小平车。经过积极筹备,于1954年3月10日在院内露天正式举行了市委党校成立大会暨第一期干部训练班开学典礼。长治市委领导出席大会并讲了话。会上正式宣布魏庶民同志为党校校长,刘蓬生同志为党校副校长。

一、体制和机构设置

党校初建时,属市委宣传部分管。学校编制28人(干部18人,勤杂人员10人),实际只有15人。机构设置有秘书室和组教科。秘书室成员有:秘书王树生(1954年6月份以后秘书为王成发,1955年为侯晋堂)、文印员陈二扁、保管员郭文喜。组教科成员有:科长杨怀萱,班主任郑五则、郭进虎,辅导员马立斌(杨怀萱之后又有郭进虎、王尚明先后担任过组教科长。郭进虎、马立斌、郑五则、杨精华等7人先后提任过班主任)。秘书室下面又设有事务处,事务长为蔡成龙,会计为贾聚珍。炊事员有:申长安、申中春、张金唯、靳皮则4人。到1954年底,党校编制增加到28人。

二、教师队伍建设

党校初建时,无专职教师,授课任务由市委领导和各部负责同志兼任。各班设班主任,主要负责学员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到1955年时,由王贵、郭茂林、吴新德同志担任辅导员。1956年,市委派杨世华同志来党校担任专职理论教员,并设立了教研室。此后,刘廷顺同志由班主任改为专职理论教员。马玉祥、王贵、郭茂林、吴新德等同志为辅导员。这就给党校有计划地培训干部、搞好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校舍建设

党校初建时,只有30间平房供学员住宿和教师办公使用,两间小食堂供师生就餐和上课用。从1956年开始,学校扩建了校舍和学员餐厅,并设立了图书室。

四、党组织建设

党校初建时,设立了党支部,属市委机关党委领导。由于学员以短期训练为主,所以学员党员只携带党的临时组织关系介绍信,编为学员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以后随着学员党员人数的增加,设立了党的分支书记,书记由班主任兼任。

经过三年的艰苦建校,长治市委党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全校教工在边建校边办学的方针指导下,为长治市培训了一大批急需的干部。

同类推荐
  •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出版于1986年,我们是根据原作者提供的1988年平装本译出的。我社请原作者、译者进一步修改后再次公开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总括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对逆境进行考查的方法论。(2)把高质量的政策制定作为应付逆境的重要手段。(3)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4)逆境中政策制定的素质要求和必要条件。(5)政策制定系统和统治方式改进与重建的方法论。在本书的末尾作者还向各国高层决策者提出了九点建议,使得本书的主题能得到具体的实现。作者在本书中所阐明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以及对政策制定系统重建的方法论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性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性思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编,分别为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等。
  •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已经在农村、城市社区、乡镇和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中展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在人大选举政府官员的改革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些都表明,进一步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是抓紧时机从法律、制度层面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考虑出发,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一步的研究,就选举制度的改革提出比较详细的意见和进一步改革的想法。
  •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精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年历史中最广为人知、最具代表性、最精辟响亮的一些红色经典语录,重温党的历史,回顾硝烟岁月,畅想火红年代,缅怀不朽英雄。在启迪中重塑精神家园,在感染中找回失去的信仰,在受教育中坚定红色信念,坚定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决心。
  • 学思集

    学思集

    《学思集》按文章内容,分类编为:拔乱反正、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对外开放和决策咨询等10篇。其中除拔乱反正篇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等方面外,其它9篇均专属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废材的穿越:无赖嫡女惹桃花

    废材的穿越:无赖嫡女惹桃花

    这是一个从精英变成废材的穿越……<br/>这是一个优良品种变成劣质品种的穿越……<br/>她,帝罗国相府嫡女,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br/>一次闭关练武,她走火入魔,昏厥在密室中……一朝醒来,前程往事尽忘。<br/>从此,精英变废材……不仅武艺尽失,召唤无门,灵术不灵,而且,性情大变……<br/>
  • 老鼠仓

    老鼠仓

    在股市里,庄家经常扮演股民的上帝,其实只是魔鬼。庄家让股民进地狱的办法,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先让大家嗨起来,跟上他的步伐,但就在大家望见天堂的那一刻,他会釜底抽薪,让一切美景瞬间崩塌。资本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屠宰场,看起来一团迷雾,但想赚钱并不难,因为一切纷争皆起源于人的欲望。
  • 良田千顷养包子

    良田千顷养包子

    苏黎刚穿越过来,就遇那彪悍势利娘要把她卖了给兄姐存钱?爹没说话权,兄姐又视她眼中钉。这家还能过下去吗?幸好还有个竹马哥哥能够依靠!为了生活,他们披荆斩棘,勇闯出一片天地,一起相拥许诺:“今生今世,绝不负卿,生生世世,必将追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办公法律好帮手

    办公法律好帮手

    《办公法律好帮手》一书正像一个能随时随地指点、帮助您的法律顾问,在最短的时间内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帮助及时解惑。本书从如何组建公司、企业开始,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地介绍企事业单位经常涉及到的也是最关键的法律知识,包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怎样处理合同纠纷、如何让经营、交易秩序合法发展、怎样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如何讨债、还债、防作以及涉外经营要注意的问题等。每个章节都进行了详细、深入地探讨,可以说是一部办公法律大全。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他是阳光

    他是阳光

    “救命...”一个女孩无助地呼喊着,沙滩上已无人影。蓝色慢慢隐去了女孩的身影,女孩慢慢闭上了眼睛,显然已丧失了求生意识,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她开始有一下没一下的扑腾着,这时候一个人将她带离了海面回到了安全的陆地。慢慢的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如江水般清澈的笑容,那个男孩如谪仙般降临仿佛时间就此静止......“喂你为什么总是挑我刺,我是哪里惹到你了吗?"林若缈瞪大眼睛,双手插着腰问。”记住我是你boss,江之澈。”“好,江boss,我是哪里惹到你了吗?”“没有,只是你和男同事太暧昧。”“啊?”江之澈邪魅一笑,林若缈突然间愣了,这笑容好像似曾相识?
  • 最强女修崛起记

    最强女修崛起记

    法宝会有的,异能,更是无限多。且看天才少女如何在现代都市修真,依靠自己的异能穿破阻碍,步步为营。
  • 凌驾于天下

    凌驾于天下

    什么?昔日辉煌的洛迦学长成了个一无是处的废物?!你还是等着被打脸吧!他在某一天终将王者归来!只因为他是会超越神的存在!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