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2100000015

第15章 中转签字,险些误事

12名莫斯科柴康诺斯巴斯学校的学生在退伍准尉波波夫的护送下,来到了圣彼得堡。罗蒙诺索夫和他的同学们别有兴趣地四下张望着,这又宽又直的街道,一条起码要等于莫斯科的三条。市中心的街道两旁,矗立着石砌的房屋,不少是二层楼房,粉刷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许多房屋的附近,都辟有不大的花园,铁栅栏隔开了花园和木板铺成的人行道。罗蒙诺索夫心想,这座城市不是马马虎虎建成的,它到处可见的是严格的规划和秩序。街上随处可见的军官和士兵,就是这种秩序的维护者。

马车停在一座石砌的大楼前,这座楼房就是当年彼得大帝创立的俄国科学院。它的外表十分壮观,楼顶的天文观测塔高耸入云,楼房的大玻璃窗对着这些刚刚到此的陌生的学生,发出阴森森、使人望而生畏的冷光。

学生们下了马车,拿着自己的小包裹,活动着双脚,毡靴踩得水洼啪哒啪哒直响,罗蒙诺索夫激动地走到学院沉重的大门前。

吃过饭后,护送他们的波波夫告诉他们要去拜见科学院的有关领导,要他们出发前得整装打扮一番;要他们尽量做到礼貌一点。他们首先拜见的是科学院的学术秘书明茨先生,互相行到礼节之后,明茨通知学生们,办公室主任舒马赫尔先生正在办公室等他们。于是明茨先生就把他们领到舒马赫尔的办公室。

舒马赫尔先生坐在烧得热乎乎的壁炉旁的一把椅子上,四周摆着书橱;他一边用精致的小杯慢慢喝着不加牛奶的咖啡,一边翻阅着不知是谁的一份手稿。明茨先生和12名学生一进屋,整个办公室一下子就挤得满满的。舒马赫尔先生转过脸来,看着这些未来的科学院的学生,随即问道:

“谁带着介绍信呐?”

“在这。”罗蒙诺索夫拿出了介绍信,舒马赫尔看完后递给明茨。

“原来是这样。”他说:“我们等着要20名学生,结果只来了12名。哪位是罗蒙诺索夫?哪位是维诺格拉多夫?信里特别赞赏了你们二位。”

罗蒙诺索夫和维诺格拉多夫向他深深地鞠躬致谢。

办公室主任接着说:“你们明天就开始学习。今天是新年,我们把它当做一个节日来过。你们明天要上6个小时的课,上完3个小时后,中间有一顿午餐。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很广,要从德语开始学,然后要学拉丁语、地理、数学、通史、绘画、舞蹈等。”

罗蒙诺索夫很快就认识了科学院的文牍员梭珂洛夫。通过他罗蒙诺索夫了解到了科学院的大量情况,尤其是这里的科研和图书的情况。科学院有自己的出版社,可出版一些图书和报纸杂志,图书在图书馆由舒马赫尔掌管,报刊由文牍员梭珂洛夫掌管。

罗蒙诺索夫的课余时间可尽其所好地翻看这些科学院自己的出版物,他像一个挨饿的人终于找到了寻觅很久的食物那样,如饥似渴地读着。

“人类智能上的愉快,莫过于他能认识和了解自然变化的方式和原因,认识和明了它是怎样,为什么,是什么”。这是罗蒙诺索夫在“注释”(科学院的出版物)上读到一篇文章的开头。

当他读完落到他手里的第一批书籍之后,他尝到了快乐,他就是为了寻找这种快乐而走出家门的。但是在柴康诺斯巴斯学校的最后几年里,这快乐是很不容易找到的。

在1735年的“注释”里,罗蒙诺索夫读到了刊载各个不同科学领域的文章:“关于太阳的黑斑”,“关于美洲的发现和欧洲人向美洲移民的情况”,“论耐火玻璃”,论“太阳系”等等一系列文章。文章里没有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任何一句话,也没有摘录圣经上的经文,这和他过去读到的出版物是不同的。这些文章都为罗蒙诺索夫揭示了他过去毫无所知的新领域。他明白了,过去五年在柴康诺斯巴斯学校学习的世界,与他现在生活的新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罗蒙诺索夫和他的同学们了解到,科学院正进行着巨大的科学工作。他们看到许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室里整日埋头在书籍之中,并且用拉丁文写了不少研究作品。但是,这些都是外国人,他们在俄国首都显得很特殊,几乎完全不把他们的学识让俄国青年知道,还用极其轻蔑的口吻谈论俄国人民。外国院士们的学识令人景仰,但他们的傲慢态度却十分使人气愤。

这种感觉,罗蒙诺索夫体会得特别深刻。他知道得很清楚,在他的同乡中间,有许多观察能力很强且聪明的人,这些人并没有依靠书籍,也积累了关于海洋、鱼类和飞禽走兽的知识,关于天气及其变化的知识。

他眼前也出现了许多俄国人的形象,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给自己开辟了知识的道路。他听到过不少有关他们的事迹。马格尼茨基、基普里雅诺夫、吉里洛夫就是这样的人物。

罗蒙诺索夫知道,俄国的科学技术还十分落后,他立志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要很好地利用彼得堡科学院的现有条件,发奋学习。然而,他哪里知道,他的生活又将发生新的转折。

当时俄国的西伯利亚地区还没有研究过,一个俄国使节经过西伯利亚到了中国之后,给彼得堡写信说:

西伯利亚省实为富庶之天府,盛产五谷,渔猎众多,且矿藏丰富,出产各种大理石与木材。以我之见,此处可称世上少有之地。

根据元老院的命令,一支庞大的考察队被派到西伯利亚去了。参加这个考察队的有三位院士:博物学家、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但是还需要一个能够寻找矿藏的化学家。

目前院士中间还没有这样的学者。同时,不仅在西伯利亚有丰富的矿藏,在乌拉尔和其他许多地方也都有矿藏。因此,对懂得采矿和冶金的化学家的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科学院决定派三名大学生到德国去学习这两门科学。

罗蒙诺索夫并不知道此事。一天,他正坐在靠近窗户的桌子旁写一首新诗,他一遍又一遍,写了抹,抹了写,一边写,一边不住地低声朗读着。天完全黑了,他不得不收起稿纸。突然,他听到走廊里跑进来一个人,紧接着后面还有急促的脚步声,大门被打开了,第一个跑进来的是维诺格拉多夫,后面跟着的是瘦瘦的古斯塔夫,再往后是一帮学生。维诺格拉多夫由于激动,也由于跑得太快,上气不接下气,但他跑过来搂住罗蒙诺索夫的脖子,嘴里只是大声地喊:

“好消息,米哈依尔,好消息,我的好朋友!”

“喂,什么好消息?米特里,你说呀!”

“我们要走了,我的朋友!你、我、他,我们三个人!”古斯塔夫·列依泽尔说道。

“到哪儿去,列依泽尔?米特里,我们要到哪儿去呀?”

“出国!”维诺格拉多夫对着罗蒙诺索夫的耳朵大声说:“到沃尔夫(克里斯蒂安·沃尔夫1679年至1754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物理学家)教授那儿去!”

“你们要出国了!”一群学生齐声喊道。

罗蒙诺索夫用手擦擦他那额头上冒出的冷汗,然后一把抓住米特里的双肩,摇晃着说:

“米特里,你说什么?到沃尔夫教授那儿去?那……那是不可能的!”

“这是真的!”列依泽尔证实说。

“出国干什么?”最后罗蒙诺索夫问道,目光从一个人身上又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无比激动的维诺格拉多夫直冲着他的耳朵喊道:

“去学习!学采矿!学世界上所有的知识!”

“我可以更确切地告诉你”,列依泽尔细声细气地说:“首先去马尔堡学习物理学、化学、机械学、矿物学和博物学。然后我们再转去弗赖堡市学习采矿学,因为我国特别需要采矿专家。我们的科尔夫(俄国科学院院长)给德国写信,请求他们派学者来我院教授采矿学和化学,结果得到的回答是:他们这方面的人才也不多,说让我们派学生去学,既学习化学,又可对矿场进行实地考察。”

“物理……化学……”罗蒙诺索夫重复着,觉得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咽喉,喘气说话都很困难。这不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过去的想法吗?可过去是什么想法,他目前只有高兴,哪里还回忆得起来。

“或许只派你俩去吧?”他突然问古斯塔夫·列依泽尔。

维诺格拉多夫没有让他再说下去:

“只派我们俩!把你留下?你是我们这儿的天字第一号优秀生!懂吗?天字第一号!你是科学院里寄希望最大的一个。”

罗蒙诺索夫仍然站在那一动未动,惘然地看着他的同学。他自己把两只强有力的手紧贴胸前。

第二天,他们被叫去参加由舒马赫尔主持的教学会议。在科学院的会议室里,舒马赫尔亲自向他们正式宣布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决定:决定选派学生列依泽尔、维诺格拉多夫、罗蒙诺索夫出国留学,首先要学习博物学,然后学冶金学、采矿学,回国后他们应成为矿物物理学家和采矿专家。要求受过大学预科教育的学生必须掌握拉丁语和德语,才智、才能兼备,以便使学生能够独立工作。并能在各方面严于律己。

罗蒙诺索夫他们除上课外,什么也干不下去,只盼着什么时候启程。彼得堡这短短的时间,对他们好像是人生旅程的一个中转签字处,签字后,他们会继续向前,旅行到一个更加崭新的世界。

对于罗蒙诺索夫,这中转签字并非一帆风顺,有人想夹楔挤掉他。

一天,罗蒙诺索夫和维诺格拉多夫沿着涅瓦河岸散步,罗蒙诺索夫对他的同学说:

“我有件倒霉事,我丢了一个笔记本,为了以后用起来方便,我把所有的想法和一些见解,还有新写的诗全都抄在上面了。”

维诺格拉多夫担心地问:“你这是怎么搞的,它可能丢在哪儿啦?”

“不可能丢的,我放在桌子的抽屉里,还锁上了。唉,算了。或许能找到,那本笔记本除了我,对别人谁都没用。”

他哪里想到,这对别有用心的人的用处是多么的大啊!

这个别有用心的人名字叫盖尔。不知怎的,罗蒙诺索夫和维诺格拉多夫都不喜欢盖尔。

“我不喜欢盖尔这个人。”罗蒙诺索夫慢悠悠地斟酌着说。

“那个老狐狸,我早就有所领教了”。维诺格拉多夫应和着说。

“现在我更加不喜欢他了。他忌妒我们俩,米特里!我预感到,只要是能把我们的出国名额换掉,他可什么鬼名堂都搞得出来”。

这时,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罗蒙诺索夫和维诺格拉多夫急忙往回走,当他们来到科学院的院内时,他们发现宿舍的窗子里有一线微弱的灯光,像是有人拿着蜡烛在房间里走动着。

“米哈依尔,你看,我们的房间里有光亮,可我们现在还没有发蜡烛啊!”维诺格拉多夫说。

“可能是自己人。”罗蒙诺索夫随口说了一句。

他们迅速往上走,在漆黑的走廊里,他们碰上了盖尔。他一声没吭,从旁边走了过去。

“你看,他是在找什么东西。”维诺格拉多夫嘟哝着。

“喏,他是想顶替我们俩出国。米特里,眼下你最好什么也别跟他说。……”

这时,科学院的学术秘书明茨已经穿好睡衣,戴上睡帽,准备就寝了,只听有人小心翼翼地敲他的门。他走上前去开门。

“谁?噢,盖尔,发生了什么事啊!”

盖尔惶惶不安地说:“明茨先生,”他把门关严,嗫嚅道,“我早就想跟您谈谈有关罗蒙诺索夫的情况,他胆大妄为,竟敢嘲弄……我实在不敢说出来,明茨先生……”

“你就直说了吧,真见鬼!”学术秘书大声喊了起来,摘掉了睡帽,扔到了桌子上,“罗蒙诺索夫到底嘲弄谁了?”

“嘲弄庇隆(1690年至1772年,德国人,安娜·伊万诺芙娜女皇的宠臣,独揽俄国宫廷大权。)殿下!”盖尔压低了声音,连珠炮似的说道:“我找到了罗蒙诺索夫前不久写的诽谤庇隆先生的一首诗,他还夸口要嘲笑欧洲。您想想,明茨先生,如果派他去那里,后果会怎么样!”

学术秘书痛心地摇摇头,“你有把握说诽谤诗确实是他写的吗?”

盖尔把一张写着德文诗的纸,放在学术秘书面前。

“您看见了吧,有他签的全名呢”。

明茨先生看着诗句,气愤地说:

“我必须马上去见舒马赫尔先生,向他报告这事。我们的优等生,原来就是这等品德,我看他恐怕去不成马尔堡了。”

“明茨先生”盖尔走到门口又踅回来说:“完全可以另找一个人来顶替他。可我想请您记住,谁要是给我帮忙,我是感激不尽的。”

学术秘书依然痛心地摇着头。

这时的罗蒙诺索夫,正在制订出国学习计划,他飞快地写着,然后停下笔,念给维诺格拉多夫和列依泽尔听:“头两个月的学习计划是:化学方面——要研究活动性元素的化合物;地质学方面——要研究稀有金属的成因;……诗歌嘛……”

正在一边看书的列依泽尔打断他的话:“这样一来,你的这个计划可就面面俱到了!”

“我们就是要什么都学,列依泽尔。”罗蒙诺索夫热情洋溢地答道:“我们要学习法学、农艺学、道德修养、天气预报、采矿工艺、还有……”

他还没有说完,明茨先生匆匆走了进来。

“古斯塔夫·列依泽尔,这是你的托运单,你自己保管好。维诺格拉多夫,这是你的。”

罗蒙诺索夫看着学术秘书。

“明茨先生,我的托运单在哪儿?”

“你的?”明茨先生反问了一下。“你的托运单不在我这儿。”

“为什么?”罗蒙诺索夫有些吃惊地问。

“因为,”学术秘书回答说:“不派你去欧洲了。”说完随手把门“砰”的一声关上,走出了房间。

聪明的罗蒙诺索夫立刻猜出了事情的原委。他来到了盖尔的床前。

盖尔和衣躺在床上,罗蒙诺索夫只是轻轻地叫了一声:

盖尔!

盖尔忽地从床上坐起来,用惊呆的目光看着罗蒙诺索夫,浑身上下颤抖着,急忙跳下床,高声喊起来:

“你要干什么?走开!走开!不然我就叫人了!”

罗蒙诺索夫向后退了一步。

他不慌不忙、清清楚楚地问道:

“你干的好事!你对明茨先生说我什么啦?”

盖尔刚想溜走,罗蒙诺索夫一把抓住他。

“你对明茨先生说我什么啦?”他又大声问了一遍。

“你管不着!”盖尔喊道。

罗蒙诺索夫两只强有力的手使劲地扯住他的领子摇晃着:

“你给我说!”

就在这时,有本不大的笔记本连同几页纸从盖尔的衣袋里掉了出来。他扑过去拼命去拿笔记本;但罗蒙诺索夫抢先一步拿到了手。当盖尔向他扑来企图夺回笔记本时,他抄起一把椅子,向他砸子过去。随后,他跑出门外,在盖尔未跑到门口之前,用钥匙从外边把盖尔反锁在屋里。

罗蒙诺索夫来到了学术秘书的办公室,把几张纸放在桌子上,他和明茨埋头看着,这上面全是罗蒙诺索夫名字的签名。很明显,盖尔是模仿罗蒙诺索夫的签名。

“这下您全明白了吧,明茨先生。”罗蒙诺索夫说,他自己写了诽谤诗却伪造我的签名!这儿还有诬告我的三份材料的草稿。

学术秘书激动地握着罗蒙诺索夫的手说:

“我高兴,非常高兴,我们的优等生到底要去欧洲的!”

罗蒙诺索夫十分自信地回答:“是的,我是要去的!”

明茨先生急忙去找舒马赫尔,要他立即更改逮捕科学院最好学生的命令。遭逮捕的是他——盖尔,而不是罗蒙诺索夫。

罗蒙诺索夫回到宿舍的时候,维诺格拉多夫已经睡了好长时间了,罗蒙诺索夫抑制不住战胜者的喜悦,他要告诉他最亲密的朋友。他轻声地呼唤着熟睡的维诺格拉多夫:

“米特里!”

维诺格拉多夫一下子醒过来,他抬起头,瞪眼看着罗蒙诺索夫,他今天等他等得心烦意乱,当看到罗蒙诺索夫满脸的喜色时,他蓦地从床上坐起来。

“米哈依尔,胜利是属于你的,对吗?”他半信半疑地轻声问了一句。

“是的,米特里,我去的,一定要去的。”他悄悄地回答说。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说下去了,他抱着这个几年来朝夕相处在一起的十分要好的朋友,两行热泪在他从不流泪的眼里流了下来。

他和他的同学启程了。他站在甲板上,同前来送别的人挥手告别。望着祖国海岸线的渐渐远去,他想到了祖国赋予他的使命,想起了祖国的人民,祖国的大自然,以及祖国正在萌芽的科学事业。他决心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到国外去一定加倍的努力学习,学得真知识,掌握真本领,将来更好地报效于祖国,报效于人民。

同类推荐
  •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本书选定的名人,每一个人物,均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具体说有五条标准:其一,贡献大小;其二,口碑影响;其三,浩然正气;其四,创始影响;其五,警世取喻。在入选的这些名人中,严格按前述五条标准,再加一个分类遴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分为若干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用以勾勒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轨迹,比单纯的排序具有历史内涵与启发意义。他们或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或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或是评点世间万象的文坛泰斗,或是影响后世的科学巨人,或是撩亮人心的艺术巨匠,或是富甲天下的工商巨头,或是影响世人的传奇英雄,林林总总,横贯全世界、全人类。
  •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列夫·托尔斯泰(世界十大文豪)

    列夫·托尔斯泰(世界十大文豪)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于1828年出生于俄罗斯图拉省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1844年,16岁的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次年转入法律系。在大学期间他成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信徒。19岁时辍学回庄园进行农事改革,力图改善农民的贫困生活。
热门推荐
  • 英雄无敌之地下城守护者

    英雄无敌之地下城守护者

    这是一个有着网游的外壳,披着英雄无敌的纱衣,带着地下城的光环,实际上只是个闲人得过且过惬意悠游的故事。作为主角的风现在终于认识到,懒惰是有罪底!他只不过是嫌麻烦选择了几个随机和默认,居然被系统扔到了这样一个兔子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没兵没人,没枪没炮,更重要的是——没钱!“我要报仇!”风咬牙切齿的说道,双眼中的怒火足以烧干整个寒水湖。作为一名英雄,被区区几个灰矮人追杀然后狼狈而逃的屈辱,让一贯以冷静理性自诩的风丧失了所有的风度。当然,以后风将会明白,懒人也是有懒福底。黑龙?靠边站,我的龙比你强多了。神器?不再话下。城市?随便逛逛就能捡到一个。只是英雄是个问题,谁会来这么偏僻的山旮旯?“要不,咱也发布几个虚假招聘广告?”洞穴人海姆手执法杖,小心翼翼的向主人说道。
  • 无限透支信用卡

    无限透支信用卡

    “先生,办张信用卡吧!有奖品赠送哦!”一向对信用卡没好感的钱多,鬼使神差的跟着工作人员办了张卡。********************************************************半月后,钱多收到一张信用卡。卡的透支额度:无限。还款期限:一生。********************************************************三个月后,钱多怀着忐忑的心情取了第一笔钱。然后,第二笔;……********************************************************透支就像罂粟,引诱着你一步步走向地狱的深渊而不能自拔。那钱多能否从地狱中走出来?群号8232757,有兴趣探讨情节的可以加入。
  • 王的刁妃

    王的刁妃

    本是天之骄女,怎奈命运坎坷,乌云遮明月,铠甲掩红妆。被逼无奈她披上嫁衣,千里迢迢,碎的又是谁的心。为了一纸休书,她百般刁难。闯虎穴,争朝堂,魔琴一出,谁与争锋。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 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星空花园

    星空花园

    欢喜冤家,一个千金大小姐,一个校园风云帅哥,最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转学生少爷,看上了女主……女主到底该怎样选择?
  • 酷酷总裁迷糊蛋

    酷酷总裁迷糊蛋

    一个是豪门贵公子,一个是普通俏女孩,一场宴会上的相遇,让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不但成为了邻居还最终成了恋人,迷糊可爱又有点聪慧的上官霓和又酷又帅又多金的宫希瑞演绎一场轻松、活泼的爱情故事。
  • 正说孙子兵法(大众阅读系列)

    正说孙子兵法(大众阅读系列)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它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始终是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认识路线和指导原则。本书完整介绍《孙子兵法》的兵学理论体系,揭示《孙子兵法》的重大学术价值,同时考察《孙子兵法》的历史文化渊源,认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卓越的领导艺术,并对《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活动中的启迪潜鉴意义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兵家文化的成就和影响,理解和运用兵家领导艺术和管理智慧,在人生竞争中牢牢立于不败之地。
  • 王牌编剧

    王牌编剧

    李秋雨:“老板,如果我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将剧本及时上交!我就...”顾西爵:“就怎么样?”李秋雨:“就...”顾西爵:“就以身相许好了。”李秋雨:“....”-----一句话文案:新人作家努力爬到国内一线编剧,与此同时还被顾大BOSS吃抹干净扛回家的故事。温馨中带点小虐,现实风,娱乐圈背景,走细温慢火的感情路线。
  • 悠哉日常

    悠哉日常

    总而言之,这就是四个少女的日常生活,轻松的,搞(无)笑(聊)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嗯,还有一个没有多少戏份的男主角简单的说,这个故事的主线就是没有主线,作者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换句话说就是想不到就不写了最后说一句,如果可以就笑一笑,如果觉得不咋地,请默默关闭,实在不行也可以吐槽,但请不要无下限的吐槽,如果无下限的话……那你就赢了。
  • 城市猎人之包装的流氓

    城市猎人之包装的流氓

    玩家杜明,凭藉自己高超的武功以及不错的体格,在游戏里过得如鱼得水,杀BOSS、买装备,还与两个兄弟乐在其中。在游戏世界里,他恰巧救了个天真可爱的妹妹,这个缠人的小家伙是谁?将会为他的游戏生活带来什麽样的改变?就在买装备之时,杜明他莫名接下个任务,这是怎样的任务?在招募队友的时候,杜明又阴差阳错的认识了脾气刁蛮的美女隐形猫。在一同练级的途中,她居然提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