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1000000028

第28章 劝和计——让孩子与老师相互包容

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会发生一些摩擦和误会,这时家长就要担任“和事佬”的角色,帮助双方消除矛盾、误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让孩子照样尊敬老师,老师继续爱护孩子。

1.别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对老师产生偏见,比如:“老师对我特严厉”、“老师不喜欢我”、“老师总喜欢批评我”等等。在中国的学校里,每个班级大概都有三四十名孩子,因此老师可能会对孩子有宽严之分、亲疏之别,但也可能是老师一视同仁,孩子的自我感觉出现偏差。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家长都不要附和孩子,这样做只会加深孩子的偏见,甚至会彻底毁坏师生关系。

在某重点小学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母亲,非常在意孩子在学校的状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吃一点亏。有一天,当孩子放学时,母亲立即问他:“今天怎么样?”孩子答道:“我不喜欢朱老师,她也讨厌我,今天我一直举手,老师却只叫别的同学。”听到孩子这样说,这位母亲立刻火了,马上打电话到学校,一口气说出她对老师的不满。当校领导找朱老师调查情况时,老师感到很意外,而且对这位母亲的指责也感到非常委屈和气愤。

事实上,朱老师根本没有厌恶这个孩子的心理,而这个孩子的成绩也很好,老师还期望他能担任学习委员。当天课堂上之所以没有叫他,只不过想给成绩差的同学一些发言机会,没想到家长竟然为这个指责她。从这一天之后,这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几乎濒临破裂之境,以致使这位学生在上课时,再也不敢举手发言了,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父母通常只能经孩子口中了解学校中的种种状况。假如孩子对父母诉说“不管我做什么,老师总喜欢骂我”或“我想回答问题也没用,老师根本不点我的名字”时,父母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

而生活中某些父母根本不分青红皂白,只相信孩子的话,生气地回答说“老师为什么只会骂你呢?”或是“可能是老师不喜欢常常叫你吧”!其实,这样的回答方式,是无法造成好的结果,反而使受害最大的人变成是孩子自身。因为父母如此的回答,只会加深孩子的多心,从而不信任老师,当然对孩子的学习与教育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其实,父母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的是非,遇到孩子抱怨老师的时候,家长应该多“劝和”,用一些中肯的话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比如有一个孩子回家向父亲抱怨说,自己今天上课时不过多向窗外看了几眼,老师就狠批了他一顿,他还说这个老师从来就不喜欢他,是故意找碴。这位父亲听完孩子的抱怨后,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老师会骂你,才表示老师非常关心你,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现在你抱怨老师对你太严厉,可是如果你上课玩游戏机,老师装作没看见;让你背课文,你没背过,老师也不检查;作业没做完或做错了,老师也不检查纠正。这样长期下去,你的学习会好吗?等到你长大走上工作岗位,回忆起现在时,你肯定会说,当时老师是多么不负责任。再说了,老师正讲课,你却看窗外,是不是太不专心了?如果全班四十多名同学都像你这样,那课堂不乱套才怪,老师还怎么讲课,学生还怎么听讲?上课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这是学生应该遵守的纪律。所以,别再抱怨了,你应该理解老师的苦心才对呀!

孩子听完父亲的话后,不好意思地挠头笑了,还告诉爸爸要主动给老师写份检查,下一次上课再也不溜号了。

生活中,很多老师都认为现在的孩子太不尊重老师,有的甚至当面顶撞老师。一项教育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孩子对老师存在偏见,而如果听任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那么无论是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孩子的自身成长,都会有十分巨大的危害。因此,父母们在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后,就要运用劝和计,以一种温和的姿态,劝导孩子,消除孩子的偏见。首先,让孩子在自由的氛围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这种发泄还可以起到一种平衡心理的作用。父母认真地倾听,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烦恼得到了尊重,就会毫不隐瞒地把事情的经过、抵触老师的原因讲出来。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观地看待抵触情绪。接着,父母应当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一起站在老师的角度重新审视,必要时还可以创造场景去体会老师的情绪和难处,让孩子学会多体谅别人,为他人着想。这样的话,在家中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减轻孩子对老师的偏见。

[劝和计妙解]:孩子很容易因为对老师产生偏见而厌学,而父母则应教育孩子以善意来衡量老师的话、老师的做法,消除孩子的偏见,这样才不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效果。

2.引导孩子正确化解老师的误解

老师需要对孩子负责,需要管教孩子,当然有时也就会误解孩子,与孩子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多“劝和”,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老师的误解,并积极化解彼此间的误会,不要让误会愈演愈烈。

辰辰是初中二年级的一个女孩,性格很乖巧,学习成绩也还不错。有一位严厉的数学老师,一直对她不错,可是有一天上课的时候,辰辰不小心把书桌上的一本英语书碰掉在地上,辰辰连忙弯腰去捡书。结果又不小心把另一本书也碰到了地上,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笑声。数学老师紧绷着脸把辰辰叫了起来,让她回答问题,由于紧张,辰辰结巴了半天也没回答出来。老师生气了,让辰辰离开教室。听到教室的门“哐”一声关上后,走廊里的辰辰惊呆了,难道自己这么令人讨厌,竟然把自己赶出教室,不让听课!不要让孩子与他的老师伤了和气自己平时又不是差等生,为什么要受到这样的惩罚?初二的女生也是大姑娘了,这种丢人的场面竟让自己撞上,辰辰痛苦地流下了眼泪,连书包都没拿便回了家,向爸爸哭诉了一切,甚至还要爸爸给她转学。

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家长一定要冷静地分析情况。一般来说,老师和学生间产生矛盾或误解都是由学习活动引起的。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学好他们教的课程,认真听讲,尊重他们的劳动。老师围绕着学习所进行的批评,应该说动机都是善意的,也都是对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但有的老师批评孩子时也会出现些失误或言词欠妥,在事实上有些出入,从而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被误解的孩子会认为老师是看不起自己或故意和自己过不去。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教导孩子依据客观事实进行冷静分析,看老师到底有什么看法,不能只凭主观就得出老师故意和自己过不去等结论。老师是教知识的,学生是学知识的,老师无论提出什么批评都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展开的,师生之间又没有个人的恩怨,怎么能会产生成见呢?如果家长能帮孩子客观分析,就会使孩子消除偏见,增进师生间的沟通。

还是以辰辰的故事为例。辰辰的爸爸听完女儿的哭诉后,认为这个问题虽小却很严重,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辰辰的学习态度。于是考虑了一下后劝导辰辰说:“我知道你现在觉得很委屈,但爸爸还是劝你冷静一下。你说要转学,我们先不说能否再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学校,即使你真转学了,也是带着不愉快的记忆,你也会觉得很难再面对现在的同学和朋友了。所以,逃避不是办法,我们还是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吧!老师误解了你,你很生气,但你也要为老师着想一下,你看教室里那么多人,老师又不是神,根本没办法对每个同学每一件事都处理得公平合理。况且这个老师以前对你不是很好吗?我相信她一定不是故意针对你,说不定她现在也在后悔不该对你火气那么大呢!”辰辰终于冷静下来,可是她还是有疑虑:“可我再见她说什么呀?”爸爸笑了:“这么聪明的女儿还不知道吗?解释啊!误会是可以解开的。”第二天,辰辰在走廊里遇到了数学老师,她紧张地走上前去,解释自己昨天并非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结果,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并承认自己确实误会辰辰了,还让辰辰放学后等一会儿,把耽误的课补上,一场误会烟消云散了。

这位父亲就成功地运用“劝和计”化解了师生间的矛盾。在师生交往中,出现些误解、矛盾是常事,但要记住,小磨擦处理得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因为学习的事,师生间出现些误解,家长要让孩子站在老师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老师是不是故意地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什么误导。通过互换位置理解,就会认识到,班级里那么多的同学,老师要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也是很困难的。他们对问题的判断也不一定就准确无误。师生间出现些暂时的误解,学生应本着有理让人、无理认错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善师生关系。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与在家中的表现完全不同。在家里又懂事又听话,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学校,就情绪低落,不爱学习,表现糟糕,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经常顶撞老师。在这时候,父母要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现状况,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的另一侧面,消除对孩子的误解,从而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与家长积极配合,教育好孩子。

[劝和计妙解]:老师和孩子之间产生误会、矛盾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起到一个“灭火器”的作用,让孩子学会理解老师,避免感情用事,并与老师加强沟通,及时消除误会。

同类推荐
  •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本社会之书,每一个孩子也都是一本生命之书。本书精选了许多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切合孩子的心理。而故事以外的悟语,更像是一盏盏智慧的明灯,把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技巧、人生的建议通过妈妈之口娓娓道来,引导孩子去思索、去感悟。而且,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一篇文章的后都配有一个“妈妈锦囊”,为每一位妈妈提供切实的解决技巧。愿在那些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妈妈种下的是正直善良的品格种子,结出的是令人欣喜的美德之果,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情况的普遍出现,说明厌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要改变它,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探析,而其产生的原因又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来自社会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的因素,更有来自家庭和孩子自由的因素。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务,既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比较全面的学习指导,又有针对性很强的改变孩子厌学的具体做法。语言朴实、简明、相信本书会对广大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提供有益的帮助。
  • 成功父母的7堂课

    成功父母的7堂课

    不是每位父母部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作为父 母,仅仅为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有责任提 高自己的能力,有责任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 廖康强编著的《成功父母的7堂课》是一本培训好父母的教材,告诉父 母家庭教育中的基本理 念,教父母如何与孩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何让孩子 自由地成长。对于心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毫无疑问,《成功父母的7堂课 》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书。
  • 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

    本书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成人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 孕期如何吃宝宝最聪明

    孕期如何吃宝宝最聪明

    本书针对怀孕母亲如何在孕期科学合理地摄取营养而编写,内容包括:关爱妈妈就是关爱宝宝、盘点有益于宝宝脑部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让胎宝宝聪明的31种益智食材等。
热门推荐
  • 企业的诚信危机

    企业的诚信危机

    《企业的诚信危机》通过四个案例详尽地描述了企业犯罪、名牌坠地的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人的良心与良知、监管制度、消费者自我保护、举报者保护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意义。
  • 狩猎世界

    狩猎世界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世界,没有飞船,没有绝世神功。只有一群以肉体猎杀龙而生活的战士!人命贱如狗的时代,活着要么是出人头地,要么为奴为婢。韩意从平凡中崛起,与龙争斗,保卫华夏一族,带领他们走上巅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天荒

    破天荒

    中国如果不是再1978年前后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荣富强的可惜局面。许多人现在并不清楚,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海洋石油开发为先导的,而且是它擂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鼓并影响了之后的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史及大国地位的确立。
  • tfboys之你是我的夫君

    tfboys之你是我的夫君

    (新书已发:tfboys之少年青春时,欢迎入坑!)她为他倾尽心血,甚至不惜舍命上场救人调包太子,只为了她能够圆了自己的计划,能够当他的妃子。却不想,他的天下竟会被他人抢夺,这场情,刚刚开始就已经被浇灭,然而,总会复燃——她寻了他许久,甚至嫁给别人,宁愿扣上灾星的称号,也无怨无悔。当真相揭露在她面前,他已是他国储君,总以为人变了,心也就变了,可她却毫无怨言当他太子妃。这样的报恩方式,可让他满足——她只想平平淡淡地与他共度一生,然而,命运总是让人失望的,她无可奈何与他一起复国,卷入了平静的暴风雨之中。有多少次,她想要好好抱抱他,又有多少次,她因他夜不能寐,她只想告诉他,她真的只想要最平淡的生活。
  • 小媳妇快到锅里来

    小媳妇快到锅里来

    风停了,云知道,爱来了,谁知道。当无心男遇上无心女,他们的婚姻又是怎样一番情景。面对早已“死亡”的妻子正在为一群如狼似虎(饿的)男人亲自做饭时,某男开始不淡定了。“是谁允许你给除了你老公以外的男人做饭的,好一枝红杏出墙来……”正要往锅里放盐的某女十分好奇,明明是某人不安本分搞婚外情,自己离家出走第二天就被扣上车祸死亡的标签,这只疯狗怎么还有脸来质问她,她到很想找人问问谁把这只疯狗放出来的??手中的盐不禁多抖了两下,齁死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邪能公子

    超级邪能公子

    某黑道枭雄说:若是给老子一杆007发的枪杆,外加一枚声控的榴弹,老子可以干掉整个太平岛屿。某武道至尊说:若是老子手中能拥有一本武林秘笈,外加上老子的大力金刚指,老子可以动荡黑白两道江湖;然而,某位痞痞的公子大少却是说:若是给老子一个女人,外加上一瓶阿拉斯的印度神油,那么,老子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民族......
  • 朔流

    朔流

    异界大陆,何以为王?且看笙骧,朔流而上。
  • 霍先生是爱她的

    霍先生是爱她的

    她爱了十多年的男人,和别的女人在隔壁不可描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五:打过长江的故事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五:打过长江的故事

    本书记叙了1949年4月下旬,我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迅速解放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地,尔后乘胜追击,向中南、西南、西北、海南进军。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举歼灭了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主力。本册编辑的故事,便是从这一阶段千千万万个作战场面中所选择的几个片断。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