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0300000005

第5章

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吏之罪也;吏之不善也,君之过也。呜呼!戒之戒之!故夫士民者,率之以道,然后士民道也;率之以义,然后士民义也;率之以忠,然后士民忠也;率之以信,然后士民信也。故为人君者,其出令也,其如声;士民学之,其如响;曲折而从君,其如景矣。呜呼!戒之哉!戒之哉!君乡善于此,则佚佚然协,民皆乡善于彼矣,犹景之象形也;君为恶于此,则哼哼然协,民皆为恶于彼矣,犹响之应声也。

是以圣王而君子乎,执事而临民者,日戒慎一日,则士民亦日戒慎一日矣,以道先民也。

道者,圣王之行也;文者,圣王之辞也;恭敬者,圣王之容也;忠信者,圣王之教也。夫圣人也者,贤智之师也;仁义者,明君之性也。故尧、舜、禹、汤之治天下也,所谓明君也,士民乐之,皆即位百年然后崩,士民犹以为大数也。桀、纣所谓暴乱之君也,士民苦之,皆即位数十年而灭,士民犹以为大久也。故夫诸侯者,士民皆爱之,则其国必兴矣;士民皆苦之,则国必亡矣。故夫士民者,国家之所树而诸侯之本也,不可轻也。呜呼!轻本不祥,实为身殃。戒之哉!

戒之哉!

大政下

易使喜、难使怒者,宜为君。识人之功而忘人之罪者,宜为贵。故曰:刑罚不可以慈民,简泄不可以得士。故欲以刑罚慈民,辟其犹以鞭狎狗也,虽久弗亲矣;故欲以简泄得士,辟其犹以弧怵鸟也,虽久弗得矣。故夫士者,弗敬则弗至;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故欲求士必至、民必附,惟恭与敬、忠与信,古今毋易矣。渚泽有枯水,而国无枯士矣。故有不能求士之君,而无不可得之士;故有不能治民之吏,而无不可治之民。故君明而吏贤矣,吏贤而民治矣。故见其民而知其吏,见其吏而知其君矣。故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故观之其上者由其下,而上睹矣,此道之谓也。故治国家者,行道之谓,国家必宁;信道而不为,国家必空。故政不可不慎也,而吏不可不选也,而道不可离也。呜呼!

戒之哉!离道而灾至矣。

无世而无圣,或不得知也;无国而无士,或弗能得也。故世未尝无圣也,而圣不得圣王则弗起也;国未尝无士也,不得君子则弗助也。上圣明,则士暗饰矣。故圣王在位,则士百里而有一人,则犹无有也。故王者衰,则士没矣。故暴乱在位,则士千里而有一人,则犹比肩也。故国者有不幸而无明君;君明也,则国无不幸而无贤士矣。故自古而至于今,泽有无水,国无无士。故士易得而难求也,易致而难留也。故求士而不以道,周遍境内不能得一人焉;故求士而以道,则国中多有之。此之谓士易得而难求也。故待士而以敬,则士必居矣;待士而不以道,则士必去矣。此之谓士易致而难留也。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故因是国也而为安,因是民也而为治。故汤以桀之乱氓为治,武王以纣之北卒为强。故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故是以明君之于政也慎之,于吏也选之,然后国兴也。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是故君明而吏贤,吏贤而民治矣。故苟上好之,其下必化之,此道之政也。

夫民之为言也,瞑也;萌之为言也,盲也。故惟上之所扶而以之,民无不化也。故曰:民萌。民萌哉,直言其意而为之名也。夫民者,贤、不肖之材也,贤、不肖皆具焉。故贤人得焉,不肖者伏焉;技能输焉,忠信饰焉。故民者积愚也。

故夫民者虽愚也,明上选吏焉,必使民与焉。故士民誉之,则明上察之,见归而举之;故士民苦之,则明上察之,见非而去之。故王者取吏不妄,必使民唱,然后和之。故夫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随之。夫民至卑也,使之取吏焉,必取其爱焉。故十人爱之有归,则十人之吏也;百人爱之有归,则百人之吏也;千人爱之有归,则千人之吏也;万人爱之有归,则万人之吏也。故万人之吏,选卿相焉。

夫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故国丰且富,然后君乐也。忠,臣之功也;臣之忠者,君之明也。臣忠君明,此之谓政之纲也。

故国也者行政之纲,然后国臧也。故君之信在于所信,所信不信,虽欲论信也,终身不信矣。故所信不可不慎也。事君之道,不过于事父,故不肖者之事父也,不可以事君;事长之道,不过于事兄,故不肖者之事兄也,不可以事长;使下之道,不过于使弟,故不肖者之使弟也,不可以使下;交接之道,不过于为身,故不肖者之为身也,不可以接友;慈民之道,不过于爱其子,故不肖者之爱其子,不可以慈民;居官之道,不过于居家,故不肖者之于家也,不可以居官。夫道者,行之于父,则行之于君矣;行之于兄,则行之于长矣;行之于弟,则行之于下矣;行之于身,则行之于友矣;行之于子,则行之于民矣;行之于家,则行之于官矣。故士则未仕而能以试矣。圣王选举也,以为表也。问之,然后知其言;谋焉,然后知其极;任之以事,然后知其信。故古圣王、君子不素距人,以此为明察也。

国之治政,在诸侯、大夫、士,察之理,在其与徒。君必择其臣,而臣必择其所与。故察明者贤乎人之辞,不出于室,而无不见也;察明者乘人,不出其官,而无所不入也。故王者居于中国,不出其国,而明于天下之政。何也?则贤人之辞也。不离其位,而境内亲之者,谓之人为之行之也。故爱人之道,言之者谓之其府;故爱人之道,行之者谓之其礼。故忠诸侯者,无以易敬士也;忠君子者,无以易爱民也。诸侯不得士,则不能兴矣;故君子不得民,则不能称矣。故士能言道而弗能行者谓之器,能行道而弗能言者谓之用,能言之、能行之者谓之实。故君子讯其器,任其用,乘其实,而治安兴矣。呜呼!人耳人耳!

诸侯即位享国,社稷血食,而政有命,国无君也;官有政长而民有所属,而政有命,国无吏也;官驾百乘而食食千人,政有命,国无人也。何也?君之为言也,道也。故君也者,道之所出也。贤人不举,而不肖人不去,此君无道也,故政谓此国无君也。吏之为言,理也。故吏也者,理之所出也。上为非而不敢谏,下为善而不知劝,此吏无理也,故政谓此国无吏也。官驾百乘而食食千人,近侧者不足以问谏,而由朝假不足以考度,故政谓此国无人也。呜呼!悲哉!

君者,群也。无人谁据,无据必蹶,政谓此国素亡也。

修政语上

黄帝曰:“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故服人而不为仇,分人而不讠尊者,其惟道矣。故播之于天下而不忘者,其惟道矣。是以道高比于天,道明比于日,道安比于山。故言之者见谓智,学之者见谓贤,守之者见谓信,乐之者见谓仁,行之者见谓圣人。故惟道不可窃也,不可以虚为也。故黄帝职道义,经天地,纪人伦,序万物,以信与仁为天下先。然后,济东海入江内,取《绿图》,西济积石,涉流沙,登于昆仑。于是,还归中国,以平天下。天下太平,唯躬道而已。

帝颛顼曰:“至道不可过也,至义不可易也。”是故以后者复迹也。故上缘黄帝之道而行之,学黄帝之道而赏之,加而弗损,天下亦平也。

颛顼曰:“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故非吾善善而已也,善缘善也;非恶恶而已也,恶缘恶也。吾日慎一日,其此已也。

帝喾曰:“缘道者之辞而与为道已,缘巧者之事而学为巧已,行仁者之操而与为仁已。”故节仁之器以修其躬,而身专其美矣。故士缘黄帝之道而明之,学帝颛顼之道而行之,而天下亦平矣。

帝喾曰:“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故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吾慎此而已矣。

帝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

故一民或饥,曰此我饥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仁行而义立,德博而化富。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行,是以德音远也。是故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叟,北中幽都,及狗国与人身,而鸟面及焦侥,好贤而隐不逮,强于行而菑于志,率以仁而恕,至此而已矣。

帝舜曰:“吾尽吾敬而以事吾上,故见谓忠焉;吾尽吾敬以接吾敌,故见谓信焉;吾尽吾敬以使吾下,故见谓仁焉。是以见爱亲于天下之人,而见归乐于天下之民,而见贵信于天下之君。故吾取之以敬也,吾得之以敬也。”故欲明道而谕教,唯以敬者为忠必服之。

大禹之治天下也,诸侯万人而禹一皆知其国,其士万人而禹一皆知其体,故大禹岂能一见而知之也?岂能一闻而识之也?诸侯朝会而禹亲报之故,是以禹一皆知其国也;其士月朝而禹亲见之故,是以禹一皆知其体也。然且大禹其犹大恐,诸侯会,则问于诸侯曰:“诸侯以寡人为骄乎?”朔日,士朝,则问于士曰:“诸大夫以寡人为汏乎?其闻寡人之骄之汏耶,而不以语寡人者,此教寡人之残道也,灭天下之教也。故寡人之所怨于人者,莫大于此也。”

大禹曰:“民无食也,则我弗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民,我弗能劝也。”故鬟河而道之九牧,凿江而道之九路,洒五湖而定东海,民劳矣而弗苦者,功成而利于民也。禹尝昼不暇食,夜不暇寝矣。方是时也,忧务故也。故禹与士民同务,故不自言其信,而信谕矣。故治天下,以信为之也。

汤曰:“学圣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夫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贵尚学道而贱下独思也。故诸君子得贤而举之,得贤而与之,譬其若登山乎;得不肖而举之,得不肖而与之,譬其若下渊乎。故登山而望,其何不临而何不见?陵迟而入渊,其孰不陷溺?是以明君慎其举,而君子慎其与。然后,福可必归,灾可必去也。

汤曰:“药食尝于卑,然后至于贵;药言献于贵,然后闻于卑。”故药食尝于卑,然后至于贵,教也;药言献于贵,然后闻于卑,道也。故使人味食,然后食者,其得味也多;若使人味言,然后闻言者,其得言也少。故以是明上之于言也,必自也听之,必自也择之,必自也聚之,必自也藏之,必自也行之。故道以数取之为明,以数行之为章,以数施之万姓为藏。是故求道者不以目而以心,取道者不以手而以耳,致道者以言,入道者以忠,积道者以信,树道者以人。故人主有欲治安之心而无治安之故者,虽欲治显荣也,弗得矣。故治安不可以虚成也,显荣不可以虚得也。故明君敬士、察吏、爱民以参其极,非此者则四美不附矣。

论积贮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任为郎,奉命以中郎将出使略定西南夷,后为孝文园令。其作赋多描述帝王苑囿田猎事,文词华丽。

谕告巴蜀民众

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抚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屈膝请和。康居西域,重译纳贡,稽首来享。移师东指,闽越相诛;右吊番禺,太子入朝。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惰怠,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夫不顺者已诛,而为善者未赏,故遣中郎将往宾之,发巴、蜀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币,卫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战斗之患。今闻其乃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

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惟恐居后,触白刃,冒流失,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圭

析圭:圭为古代一种长条玉器。从中分开,白者藏于天子,青者为诸侯所握。

而爵,位为通侯,居列东第。终则遗显号于后世,传土地于子孙,事行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声施于无穷,功烈着而不灭。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今奉币役至南夷,即自贼杀,或亡逃抵诛,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然此非独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方今田时,重烦百姓,已亲见近县,恐远所溪谷山泽之民不遍闻,檄到,亟下县道,咸谕陛下意,毋忽!

难蜀父老

汉兴七十有八载,德茂存乎六世,威武纷云,湛恩汪氵岁

,群生沾濡,洋溢乎

方外。于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因朝冉从马尨,定莋存

邛,略斯榆,举苞蒲,结轨还辕,东乡将报,至于蜀都。

耆老大夫

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俨然造焉。辞毕,进曰:“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今罢三郡之士,通夜郎之涂,三年于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今又接之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此亦使者之累也,窃为左右患之。且夫邛、莋、西僰之与中国并也,历年兹多,不可记已。

仁者不以德来,强者不以力并,意者殆不可乎!今割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无用,鄙人固陋,不识所谓。”

使者曰:“乌谓此乎?必若所云,则是蜀不变服而巴不化俗也,仆尚恶闻若说。然斯事体大,固非观者之所觏也。余之行急,其详不可得闻已。请为大夫粗陈其略: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故曰非常之元,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昔者,洪水沸出,泛滥衍溢,民人升降移徒,崎岖而不安。夏后氏威之,乃堙洪原,决江疏河,洒沈澹灾,东归之于海,而天下永宁。当斯之勤,岂惟民哉?

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傶胝无骿胈,肤不生毛,故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浃乎于兹。

同类推荐
  • 1840大国之殇

    1840大国之殇

    在《1840大国之殇(告诉你一个双重性格的大清帝国)》里,端木赐香以女人的笔调写出了非同寻常的大清王朝史和没落时代的帝国往事。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复兴中华,整个民族的精神必须脱胎换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导致的最终结局只可能是在断头台上依然画不完心中的圆。当我们捧读《1840大国之殇(告诉你一个双重性格的大清帝国)》时,会从字里行间读出:教训远比经验宝贵。鸦片战争使我们看到了天朝的“小”;看到了精神不得复兴的民族,永远与强国无缘。中华民族须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态度反思历史,痛定思痛,谋求真正意义上的强盛。
  •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李玉敏编著的《虎门销烟》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虎门销烟的有关内容。 《虎门销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群英三国

    群英三国

    一梦千年,再度醒来居然成了黄巾军伤兵。人生似乎充满了绝望,但身为主角岂能没个挂?群英系统,致力于培养最强大的三国武将,要文武双全,很简单!什么,自创武将?很好,这是要培养出牛X小弟的节奏啊!!什么,武魂系统?杀了历史武将可以夺取其武魂强化自身属性?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明白为什么是重生黄巾军了……
  • 梦舞三国煮酒论英雄

    梦舞三国煮酒论英雄

    虎牢关,吕奉先独挡群雄;凤仪亭,董仲颖计陷情迷;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卧龙岗,刘玄德三顾茅庐。乱世枭雄曹操,仁义之君刘备,任用贤能孙权,谁才是乱世中的霸王?四个穿越三国的青年,在乱世中又将如何发展?得到白发老者引导,却不幸卷入乱世三国,究竟是成为乱世炮灰还是改变历史?
  • 巩金瓯

    巩金瓯

    《巩金瓯》是晚清的国歌的名字。(请放心收藏。)
热门推荐
  •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舍得:人生的必修课

    舍得:人生的必修课

    人人都知道“有舍方有得”,人人都明白“舍得乃人生之大智慧”。但是,仍然有太多太多人不能够做到舍得,不能够做到心安理得地舍得,不知道要舍得什么,不知道该怎么舍得,不知道该怎样舍得其所!本书就来向你细细探讲,让你成为真正的舍得达人,真正地掌握舍得艺术。
  • 培根论人生赏析

    培根论人生赏析

    本书将那些熔铸培根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那些谙达人世的智慧,以平实流畅的文字展现给读者。全书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你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亦可以把它看作混迹官场的厚黑学。借用培根的一句话:“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食,有些书则须细嚼慢咽,充分消化。”本书虽谈不上字字珠玑,可也称得上琳琅满目,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故值得细嚼慢咽。至于好坏,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最高皇冠

    最高皇冠

    人活着不看最高皇冠,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周星驰
  • 宝宝哺育100分

    宝宝哺育100分

    本书主要讲述营养是宝宝身心发育的物质条件,是预防和抵抗疾病的重要因素,如果营养结构合理,宝宝的体重会正常增加,动作和智力的发展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 千年回眸尘落埃

    千年回眸尘落埃

    叶飞半片,旋旋转转,一双纤细的手。半生迷离,跌跌撞撞,那双焐热眼眸。刀剑共丝竹沙哑,谁带你看城外厮杀。是说一生命犯桃花,谁为你算的那卦。站在城上依然眉目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眼角如画。
  • 你的温度,我的幸福

    你的温度,我的幸福

    钟情和相恋四年的男友陆河先后进入业内有名的星澜公司工作,钟情为公司拉到一笔大投资,却在庆功会当晚得知陆河与星澜公司老总女儿订婚的消息。事后陆河对此全无解释,两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分手。星澜老总突然病危,星澜交由老总女儿石星掌控,来到公司第一天,就直接解雇钟情,而陆河在此时全无影踪……
  •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卿莫属之琴寒转

    妃卿莫属之琴寒转

    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季,他们相拥在连理树下,默默写下他们对爱情的誓言。那时的她很开心,很满足…或许,这就是琴寒曾经期许,也是她一直期许的爱情。在红瓦高墙的皇家内院,她渴望这份爱情可以平平淡淡,长长久久的持续下去。人心所愿,却执拗不过世事无常。那条去往冷宫的路上,再也听不到他那句温润怜惜的话语:“莫怕,无论怎样,我总会陪着你”。只是,此时此刻的你,究竟在哪里…
  • 吞噬帝龙

    吞噬帝龙

    一个来自地球的灵魂取代了曾经平庸的少年,从此之后,神玄大陆多了一个绝世奇才,掌山河大魔,吞弑神帝龙,扫八荒六合,斩太虚混沌,跨阴阳轮回,踏九天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