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0300000012

第12章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厄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辩为末;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孝悌者,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五者守本离末则仁义兴,离本守末则道德崩。慎本略末犹可也,舍本务末则恶矣。

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六畜生于时,百物聚于野,此富国之本也。游业末事,以收民利。此贫邦之原也。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故力田所以富国也。今民去农桑,赴游业,披采众利,聚之一门,虽于私家有富,然公计愈贫矣。百工者,可使备器也。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

今工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饬之,以欺民取贿,虽于奸工有利,而国界愈病矣。商贾者,可以通物也,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商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币,以惑民取产,虽于淫商有得,然国计愈失矣。此三者,外虽有勤力富家之私名,然内有损民贫国之公实。故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伪,困辱游业,勿使擅利,宽假本农,而宠遂学士,则民富而国平矣。

夫教训者,可以遂道术而崇德义也。今学问之士,好语虚无之事,争着雕丽之文,以求见异于世,品人鲜识,从而高之,此伤道德之实,而或朦夫之大者也。诗赋者,可以颂善丑之德,泄哀乐之情也,故温雅以广文,兴喻以尽意。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于世,愚夫戆士,从而奇之,此悖孩童之思,而长不诚之言者也。尽孝悌于父母,正操行于闺门,所以为列士也。今多务交游以结党助,偷世窃名以取济渡,夸末之徒,从而尚之,此逼贞士之节,而眩世俗之心者也。养生顺志,所以为孝也。今多违志俭养,约生以待终,终没之后,乃崇饬丧纪以言孝,盛飨宾旅以求名,诬善之徒,从而称之,此乱孝悌之真行,而误后生之痛者也。忠正以事君,信法以理下,所以居官也。今多奸谀以取媚,挠法以便佞,苟得之徒,从而贤之。此灭贞良之行,而开乱危之原者也。五者,外虽有振贤才之虚誉,内有伤道德之至实。凡此八者,皆衰世之务,而君之所固也。虽未即于篡弑,然亦乱道之渐来也。

本政

凡人君之治,莫大于和阴阳。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心逆。民以君为统,君政善则民和治,君政恶则民冤乱。君以恤民为本,臣忠良则君政善,臣奸枉则君政恶。以选为本,选举实则忠贤进,选虚伪则邪党贡。选以法令为本,法令正则选举实,法令诈则选虚伪。法以君为主,君信法则法顺行,君欺法则法委弃。君臣法令之功,必效于民。故君臣法令善则民安乐,民安乐则天心慰,天心慰则阴阳和,阴阳和则五谷丰,五谷丰而民眉寿,民眉寿则兴于义,兴于义而无奸行,无奸行则世平,而国家宁、社稷安,而君尊荣矣。是故天心、阴阳、君臣、民氓、善恶,相辅至而代相征也。

夫天者国之基也,君者民之统也,臣者治之材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故将致太平者,必先调阴阳;调阴阳者,必先顺天心;顺天心者,必先安其人;安其人者,必先审择其人。是故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圣人知之,故以为黜陟之首。《书》曰:“尔安百姓,何择非人?”此先王致太平而发颂声也。

否泰消息,阴阳不竝,观其所聚,而兴衰之端可见也。稷、皐陶聚而致雍熙,皇父、蹶、踽聚而致灾异。夫善恶之象,千里合符,百世累迹,性相近而习相远。是故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二世所以共亡天下者,丞相、御史也。高祖可以共取天下者,缯肆、狗屠也;骊山之徒,钜野之盗,皆为名将。由此观之,苟得其人,不患贫贱;苟得其材,不嫌名迹。

自成帝以降,至于莽,公卿列侯,下讫令尉,大小之官,且十万人,皆自汉可谓贤明忠正贵宠之臣也。莽之篡位,惟安众侯刘崇、东郡太守翟义思事君之礼,义勇奋发,欲诛莽。功虽不成,志节可纪。夫以十万之计,其能奉报恩,二人而已。由此观之,衰世群臣诚少贤也,其官益大者罪益重,位益高者罪益深尔。故曰:治世之德,衰世之恶,常与爵位自相副也。

远迹汉之以来,骄贵之臣,每受罪诛,党与在位,并伏辜者,常十二三。由此观之,贵宠之臣,未尝播授私人进奸党也。是故王莽与汉公卿牧守夺汉,光武与汉之遗民弃士共诛。如贵人必贤而忠,贱人必愚而欺,则何以若是?

孔子曰:“国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国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诗》伤皎之白驹,在彼空谷,”“巧言如流,俾躬处休。”盖言衰世之士,志弥洁者身弥贱,佞弥巧者官弥尊也。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明相见,同听相闻,惟圣知圣,惟贤知贤。

今当涂之人,既不能昭练贤鄙,然又却于贵人之风指,胁以权势之属,请谒阗门,礼贽辐辏,迫于目前之急,则且先之。此正士之所独蔽,而群邪之所党进也。

周公之为宰辅也,以谦下士,故能得真贤。祁奚之为大夫也,举仇储荐子,故能得正人。今世得位之徒,依女妹之宠以骄士,藉亢龙之势以陵贤,而欲使志义之士,匍匐曲躬以事己,毁颜诌谀以求亲,然后乃保持之,则贞士采薇冻馁,伏死岩穴之中而已尔,岂有肯践其阙而交其人者哉?

仲长统

仲长统(180-220),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建安中,荀彧举为尚书郎,寻参丞相军事。延康元丰卒,有《昌言》十二卷。

理乱篇

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无天下之分,故战争者竞起焉。

于斯之时,并伪假天威,矫据方国,拥甲兵与我角才智,程勇力与我竞雌雄,不知去就,疑误天下,盖不可数也。角知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复伉,势不足复校,乃始羁首系颈,就我之衔绁耳。夫或曾为我之尊长矣,或曾与我为等侪矣,或曾臣虏我矣,或曾执囚我矣。彼之蔚蔚,皆匈詈腹诅,幸我之不成,而以奋其前志,讵肯用此为终死之分邪?

及继体之时,民心定矣。普天之下,赖我而得生育,由我而得富贵,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志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暴风疾霆,不足以方其怒;阳春时雨,不足以喻其泽;周、孔数千,无所复角其圣;贲、育百万,无所复奋其勇矣。

彼后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目极角觝之观,耳穷郑、卫之声。入则耽于妇人,出则驰于田猎。荒废庶政,弃亡人物,澶漫弥流,无所底极。信任亲爱者,尽佞谄容说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使饿狼守庖厨,饥虎牧牢豚,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斫生人之骨髓。怨毒无聊,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仇也。至于运徙势去,犹不觉悟者,岂非富贵生不仁,沉溺致愚疾邪?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

又政之为理者,取一切而已,非能斟酌贤愚之分,以开盛衰之数也。日不如古,弥以远甚,岂不然邪?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而清洁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臣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此皆公侯之广乐,君长之厚实也。苟能运智诈者,则得之焉;苟能得之者,人不以为罪焉。源发而横流,路开而四通矣。求士之舍荣乐而居穷苦,奔放逸而赴束缚,夫谁肯为之者邪!夫乱世长而化世短。乱世则小人贵宠,君子团贱。当君子困贱之时,局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厌之祸也。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老者耄矣,不能及宽饶之俗;少者方壮,将复困于衰乱之时。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苟目能辩色,耳能辩声,口能辩味,体能辩寒温者,将皆以修洁为讳恶,设智巧以避之焉,况肯有安而乐之者邪?斯下世人主一切之愆也。

昔春秋之时,周氏之乱世也。逮乎战国,则又甚矣。秦政乘并兼之势,放虎狼之心,屠裂天下,吞食生人,暴虐不已,以招楚、汉用兵之苦,甚于战国之时也。汉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乱,计其残夷灭亡之数,又复倍乎秦、项矣。以及今日,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此则又甚于亡新之时也。悲夫!不及五百年,大难三起,中间之乱,尚不数焉。变而弥猜,下而加酷,推此以往,可及于尽矣。嗟乎!不知来世圣人救此之道,将何用也?又不知天若穷此之数,欲何至邪?

崔寔

崔寔(?-约170),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桓帝初举至孝独行,除为郎。后辟太尉袁汤府,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寻以荐召拜议郎,迁梁冀府司马,与边韶、延笃等着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以病征,拜议郎。梁冀诛,坐免官禁锢。后拜辽东太守,母忧服竟,召拜尚书,以疾免。有《政论》、《四民月令》等。

政论

自尧、舜之帝,汤、武之王,皆赖明哲之佐,博物之臣。故皋陶陈谟而唐、虞以兴,伊、箕作训而殷、周用隆。及继体之君,欲立中兴之功者,曷尝不赖贤哲之谋乎!凡天下所以不理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敝而不悟,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怢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

自汉兴以来,三百五十余岁矣。政令垢玩,上下怠懈,风俗凋敝,人庶巧伪,百姓嚣然,咸复思中兴之救矣。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理哉?期于补衤定决坏,枝柱邪倾,随形裁割,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故圣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设。不强人以不能,背急切而慕所闻也。盖孔子对叶公以来远,哀公以临人,景公以节礼,非其不同,所急异务也。是以受命之君,每辄创制;中兴之主,亦匡时失。昔盘庚愍殷,迁都易民;周穆有阙,甫侯正刑。俗人拘文牵古,不达权制,奇伟所闻,简忽所见,乌可与论国家之大事哉!故言事者,虽合圣德,辄见掎夺。何者?其顽士暗于时权,安习所见,不知乐成,况可虑始,苟云率由旧章而已。其达者或矜名妒能,耻策非己,舞笔夺辞,以破其义,寡不胜众,遂见摈弃。虽稷、契复存,犹将困焉。斯贾生之所以排于绛、灌,屈子之所以摅其幽愤者也。夫以文帝之明,贾生之贤,绛、灌之忠,而有此患,况其余哉!

量力度德,《春秋》之义。今既不能纯法八代,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着法术以检之。自非上德,严之则理,宽之则乱。何以明其然也?

近孝宣皇帝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海内清肃,天下密如。荐勋祖庙,享号中宗。算计见效,优于孝文。及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政道得失,于斯可监。昔孔子作《春秋》,褒齐桓,懿晋文,叹管仲之功。夫岂不美文、武之道哉?诚达权救敝之理也。故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以为结绳之约,可复理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

夫熊经鸟伸,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呼吸吐纳,虽度纪之道,非续骨之膏。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方今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会。自数世以来,政多恩贷,驭委其辔,马骆其衔,四牡横奔,皇路险倾。方将柑勒鞬辀以救之,岂暇鸣和銮,清节奏哉?昔高祖令萧何作九章之律,有夷三族之令,黥、劓、斩趾、断舌、枭首,故谓之具五刑。文帝虽除肉刑,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右趾者既殒其命,笞挞者往往至死,虽有轻刑之名,其实杀也。当此之时,民皆思复肉刑。至景帝元年,乃下诏曰:“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乃定律,减笞轻捶。自是之后,笞者得全。以此言之,文帝乃重刑,非轻之也;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也。必欲行若言,当大定其本,使人主师五帝而式三王,荡亡秦之俗,遵先圣之风,弃苟全之政,蹈稽古之踪,复五等之爵,立井田之制。然后选稷、契为佐,伊吕为辅,乐作而凤皇仪,击石而百兽舞。若不然,则多为累而已。

且世主莫不愿得尼、轲之伦以为辅佐,卒然获之,未必珍也。自非题榜其面曰“鲁孔丘”、“邹孟轲”,殆必不见敬信。何以明其然也?此二者善已存于上矣。当时皆见薄贱,而莫能任用。困厄削逐,待放不追,劳辱勤瘁,为竖子所议笑,其故获也。夫淳淑之士,固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耻乡原之誉,绝比周之党。必待题其面曰“鲁仲尼”、“邹孟轲”,不可得也。而世主凡君,明不能别异量之士,而适足受谮润之诉。前君既失之于古,后君又蹈之于今,是以命世之上,常抑丁当时,而见思于后人。以往揆来,亦何容易?向使贤不肖相去,如泰山之与蚁垤;策谋得失相觉,如日月之与萤火;虽顽佞之人,犹能察焉。

常患贤佞难别,是非倒纷,始相去如毫厘,而祸福差以千里,故圣君明主其犹慎之。

图王不成,弊犹足霸;图霸不成,弊将如何?

并集,屡获丰年。荐勋祖庙,享号中宗。算计见效,优于孝文。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治国之道,得失之理,于是可以鉴矣。昔孔子作《春秋》,褒齐桓,懿晋文,叹管仲之功。夫岂不美文、武之道哉?诚达权救弊之理也。故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以为结绳之约,可复理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

夫人之情,莫不乐富贵荣华,美服丽饰,铿锵眩耀,芬芳嘉味者也。昼则思之,夜则梦焉。唯斯之务,无须臾不存于心。犹急水之归下,下川之赴壑。不厚为之制度,则皆侯服王食,僭至尊,逾天制矣。是故先王之御世也,必明法度以闭民欲,崇堤防以御水害。法度替而民散乱,堤防堕而水泛溢。顷者法度颇不稽古,而旧号网漏吞舟。故庸夫设藻税之饰,匹竖享方丈之馔。下僭其上,尊卑无别。如使鸡鹜蛇颈龟身,五色纷丽,亦可贵凤乎?礼坏而莫救,法堕而不恒。斯盖有识之士,所为於邑而增叹者也。律令虽有舆服制度,然断之不自其源,禁之又不密,而欲绝之为实璘玑玩饰匿于怀袖,文绣弊于帘帏也。今使列肆卖侈功,商贾鬻僭服,百工作淫器,民见可欲,不能不买。贾人之列,户蹈僭侈矣。故王政一倾,普天率土,莫不奢僭者,非家至人告,乃时势驱之使然。

此则天下之患一也。

且世奢服僭,则无用之器贵,本务之业贱矣。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入厚,故农夫辍耒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绣;躬耕者少,末作者众。生土虽皆垦,而地功不致,苟无力穑,焉得有年?财郁蓄而不尽出,百姓穷匮而为奸寇,是以仓廪空而囹圉实。一谷不登,则饥馁流死;上下俱匮,无以相济。国以民要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可为热心者也。斯则天下之患二也。

同类推荐
  •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本书力图满足读者“看热闹”和“明智”的两种需求,同时,笔者还有一点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学说中的人性光辉,涵养我们的心灵。在风格上,尽量写得轻松些。当然,限于笔者水平,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到底如何,还需读者评判。
  • 大宋娱乐圈

    大宋娱乐圈

    不穿不知道,一穿吓一跳,吓过以后又知道。原来宋江是在床上搞死了阎婆惜;原来武松和潘金莲毒害了武大郎;原来诗诗是教主,恐怖组织一头领;原来展昭是同志,一心追求锦毛鼠;原来苏轼是女的,同床共枕才发现;原来大宋有报纸,歌唱走秀办春晚。原来历史就这样,柳永、李师师、李清照、苏轼等等都是大明星,也曾旋起大宋的娱乐狂潮。原来汴京日报也曾连续销量全国领先,被恶搞的历史人物牵着手可绕地球三圈…………PS:大宋娱乐圈这本书属于架空历史,和正史没有半点关系,只不过设定背景为北宋,以及北宋时期历史小说人物,还会有北宋时期发生的大事。颠覆你的历史见解,感觉会更好。(历史老师勿看,会吐血)大改小改加恶搞,不喜勿喷。喜欢记得收藏。
  • 英雄称霸

    英雄称霸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所有英雄豪杰数日之内全部消失一天夜里放学回家的刘康发现一根神秘的棍子,上面刻着条纹,和奇怪的文字......
  • 狗腿子的崛起

    狗腿子的崛起

    我是一猥琐的胖子,职业是大明帝国的狗腿子。我平常贼眉鼠眼,眉飞色舞,生冷不忌……
  • 无法重生

    无法重生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叫喊声,兵锋交错。嘶哑与狂吼在一瞬间从人群中迸发又被逐渐扩大,兵器之间的碰撞声随之而起。张斌在方阵的最后面,只能看到前面的士兵冲上去,紧接着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血液混合着一具又一具尸体倒在地上。
热门推荐
  • 黎明前的迷雾

    黎明前的迷雾

    是什么样的现场让警方无从下手,众多的线索却找不到任何头绪,究竟是方向的偏差还是凶手的诡计?寻求真相的道路终究在何方?阴谋、诡计、尸体、欲望,凶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谁才是幕后黑手?真相隐藏在迷雾背后……
  • 丐神

    丐神

    林子枫,一个混迹在城市的小乞丐,奇遇茅山道术,自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师成,平静的江湖由于林子枫的到来重新掀起了一阵狂澜,隐去的邪灵族的复出,形形色色的修真者。混迹都市,组建丐帮,膝下美人,看我丐神雄霸天下。
  • 三界神皇

    三界神皇

    剑皇重生蛮荒,发现自己无法修炼,自废修为,重修剑道,直达巅峰。
  • 末世之全职召唤师

    末世之全职召唤师

    空间错乱,末世来临,最强召唤师——冷暮晨,阴差阳错重生,回到末世来临前夕,看冷暮晨如何召唤各种奇物,在末世中化险为奇遇,一步步成长,保护朋友,守护家人,捍卫地球。末世来临,乌云密布,龙族,尸族,深渊族,猛兽族,飞禽族,虫族降临于世,觉醒者,传承者纷纷跃出保卫家园。有绝世强者,挥手之间,斩数万异族;出拳之间,城破人亡。更有创世神王,思绪之间,万物重生,时光倒流。穿梭在各大时空之中,怒可碎裂空间,乐则普照人间。可以直说,觉醒者与传承者的成就与其所获得传承息息相关,或使人站在世界之颠峰,受世人之仰望;或使人原地踏步,等待着被袭杀。在末世,唯有不断变强,不断突破瓶颈桎梏,才能在弱肉强食中生存下去。……
  • 思路花雨

    思路花雨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家庭上遭受打击,又在人生路上经遇了风雨坎坷,其内心的痛苦总是难以描述的。但,他并没有被痛苦压倒,他调适心态,以坚强的毅力,拿起手中的笔继续“战斗”!
  • 凤舞依天

    凤舞依天

    天生丽质,就会得人宠爱吗?出生高贵,就能诸事顺利吗?嫁入皇宫,就会享尽荣华吗?哪儿有那么容易!本文的女主经历了人生不易、命途多舛,但是她选择了接受挑战,并活出了精彩。女神是怎样炼成的?凤凰涅槃便是最好的诠释。
  • 我要安全长大

    我要安全长大

    孩子是最脆弱的人群,没有父母愿意看到孩子受到伤害,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会上演让父母心碎的一幕幕。那些触目惊心的镜头,让父母震惊、心痛。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首次发表《世界预防儿童受伤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各种疾病,死于意外伤害的孩子约是82.9万人,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事故。所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安全常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 网游之包场专家

    网游之包场专家

    网游“觉醒”的顶尖高手,在“觉醒II”中依靠包场式的打法,纵横天下。QQ群:159249621
  • 龙神继承者

    龙神继承者

    万雷阁少主俆离芊陌,历经一次剧变,流落异乡。和本文的女猪脚一起生活在一处简陋的小村庄中,这位充满孩子气的小孩,最终却是拯救一切,成为了龙神继承者。受到世人的尊重
  • destiny

    destiny

    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但我想说,很高兴在这个季节见到你那杯茶那场雨我们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