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7100000029

第29章 关于运动

先从运动开始吧。我把手放在A点,然后把它转移到B点,看一下AB之间的距离,我说从A到B的运动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即时的感觉。毫无疑问,在我们把手从A拿到B的时候,我们说我们可以停在中间的某一个点上,但是我们就没有同样的运动了。这里将不再有一个从A到B的特别的运动。通过假设,这里将会有两个运动,还有一个停止的间隔。从肌肉的感觉来说不在里面,从视觉来说又不在外面,但我们仍然不会有同样的感知。如果放任我们从A到B的运动不管,那么我们会觉得这个运动没有分开,并且我们必须宣告它是不可分的。

当我们看着自己的手从A走向B,并且画下AB之间的间隔,我想:“间隔AB可以随意分成我想要的部分,因此,从A到B的运动可以分成我想要的部分,因为这个运动贴在这个间隔上。”或者:“在它的路程的每一个瞬间,这个运动体穿过一个特别的点,因此人们可以在这个运动中划分人们想要的阶段,因此这个运动是无限可分的。”但是,我们思索一下,运动是如何可能粘贴在它所经过的空间上的?运动是如何与静止相遇的?运动的客体是如何变成它行程中的一点的?它是如何通过,或者用其他的话来说,它是如何可以到那个点的?如果客体在那个点停止,那么它就能到那个点;但是,如果它在那里停止

了,这就不再是我们所做的同一个运动了。当在这个路程上没有停止的时候,一段路程经过的总是一个跳跃。而这个跳跃可以持续几秒钟,或者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这都不重要。

当这个跳跃是唯一的时候,它就是不可分解的。只不过因为轨迹是空间,并且空间是无限可分的,所以一旦路程完成,我们就可以想象运动本身是无限可分的。我们喜欢想象,因为在一个运动中,我们关心的并不是位置的变化,而是位置本身,是运动的物体离开的位置,是它所采用的位置,是它在路上停止时的位置。我们需要不动性,并且我们成功地把运动呈现为好像会和它所经过的空间中点的不动性相偶合,甚至我们认为我们理解了这些不动性。说实话,如果我们把它理解为运动的缺失的话,那么从来都没有真正的不动。运动就是现实本身,并且我们所说的不动性其实是相似事物的一种特别的状态,当两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方向,在两个平行的道路上运行的时候,这个状态就发生了。于是,每一列火车对于坐在另一节车厢里面的旅客而言都是不动的。但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总的来说是一种例外,而我们似乎是处于规则的、正常的情况下的,因为正是这种情况允许我们对事物产生影响,并且也允许事物作用于我们。如果它们是“不动的”,也就是说如果它们以同样的速度前往同样的方向,这两列火车上的旅客就不可以通过车门同时伸出手来,并且一起交谈。因此“不动性”正是我们的行为所需要的,我们把它上升为现实,让它成为一个绝对,并且我们在运动中看到了另外一些事

情。在实践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合理的了,但是,当我们把这种精神的习惯运送到思辨的领域中时,我们不认得真正的现实,我们发自心底并且高兴地创造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向现实中更多的生命闭上了眼睛。

我并不需要你们回忆起芝诺的论题。所有一切都包含着一种混乱,即运动和它所经过的空间的混同,或者至少有这么一个信念,即人们可以像对待空间一样对待运动,可以划分运动而不用考虑其连贯性。人们对我们说,阿基里斯永远都不会追上那只他正在追赶的乌龟,因为当他到达那只乌龟所到过的点时,乌龟已经有足够的时间继续前进,因此,事情就像这样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哲学家们以很多方式来反驳这个辩论,他们的方式如此不同,以致每一个反驳都剥夺了其他反驳自以为是确定的权利。然而,总会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困难:这就是让阿基里斯停下来。因为,既然阿基里斯只有赶上了乌龟,甚至要超过它才能结束,那么他就必须比其他人更要知道,他要怎么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那个证明了运动的可能性在于行走的古代哲学家是对的。他唯一的错误就是只做了一个动作,而没有加上一个注释。于是,要求阿基里斯开始他的行程:现在,毫无疑问,他会这么回答我们:“芝诺希望我退回到乌龟离开的那个点,然后再回到它离开的点,等等;就这样我不停地奔跑。但是我为了奔跑而采用了其他的方式。我先跑了第一步,然后是第二步,就这样继续下去,最终,经过一

定数量的步伐之后,我到达了最后一步,在这一步上,我跨过了乌龟。因此,我完成了一系列不可分割的动作。我的行程就是这些动作的连续。同样,它还包含着步伐,你们可以划分这些部分。但是你们没有权力根据另外一个规则来使这个行程脱节,也不能假设它被另一种方式脱节了。就像芝诺所做的那样前进,这就等于承认行程可以被任意地分解,就像经过的空间一样;这等于相信路程实际上与轨迹是相反的;这等于重合了运动和静止,因此也就混淆了运动和静止。”

但是,这其中准确地包含着我们惯用的方法,我们对运动进行思考,就好像它是由不动性做成的。当我们仔细看它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用不动性来重组运动。运动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位置,然后是一个新的位置,以此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

我们觉得这是真的,即必须有其他的事物,并且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必须有一个通道,经过这个通道就可以产生一个间隔。但是,自从我们把注意力固定在这个通道上,我们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的位置,并且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到在两个连续的位置之间,应该有一个通道。这个通道,我们把思考它的时刻无限地往后推迟。我们承认它的存在,我们给它一个名字,这就足够了:一旦遵守这个准则,我们就转向了这些位置,并且我们更愿意与之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本能地害怕困难会引起我们的思想运动的意象;当运动已经被我们用不动填满了的时候,我们有理由这样想。如果运动不是一切,那么它什么都不

是;如果我们首先提出不动性可能是一个现实,那么当我们认为我们抓住了它的时候,运动就会从我们的指缝间溜过。

我说的是运动,但是我同样也说的是任意形式的变化。所有的真实的变化都是一个不可分的变化。我们喜欢把它看做以某种方式在时间中,自动排成一系列分开的状态。这让人觉得是很自然的。如果变化在我们之上是连续的,并且在事物中也是连续的,那么相反地,为了让变化连续不断,每一个自称“我”

的人都可以对这个我们称为“事物”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起作用。

这两个运动,一个与另一个相联系,它们应该处于一个情况下,这个情况与我们刚才提到的两列火车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举例说,一个物体改变了颜色,那么变化在这里就是由一系列的色调组成,这些色调将是变化的组成元素,并且它们是不会变化的。但是,首先,那些客观地存在于每个色调中的东西,是一个无限快的振动,这就是变化。此外,我们所拥有的感知,它有主观的东西,它不过是一个孤立的、抽象的,是我们身子的一般状态的一个方面;它的整体不停地变化,并且让这个据说是不变的感知参与到这种变化中。事实上,并不存在每个瞬间都不会变化的感知,它使得我们外部的颜色成为流动本身,让我们自己也成为流动的。但是所有我们对于事物的感知的机械论,就像我们对于事物的行动的机械论一样,它已经被控制,以至于给外部和内部的活动性之间带来一个与我们的两列火车差不多的情况——甚至还要更复杂,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

还是同类的问题:当这两个变化,一个是客体的,一个是主体的,它们在这些特别的条件下发生的时候,它们激发一个特别的现象,我们称为“状态”。一旦拥有了“状态”,我们的精神就会用它们重建变化。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自然的了,我再重复一次:变化在状态上的分割让我们对事物产生作用,并且关心状态,比关心变化本身更有用。但是,在这里有助于行为的事情对于思辨则是难以忍受的。你们回忆一下一个由状态构成的变化;与此同时,你就让一个不可解决的形而上学问题冒了出来。它们只建立在现象之上,而你们对于真正的现实则闭上了眼睛。

我并没有更多想要强调的,尽管我们制造了经验,尽管它给予了关于变化和运动的直接意象;但是它将会有一个绝对不可分的感觉。于是,我就到了第二点,它与第一个点很接近。

这里有变化,但是在变化之下又没有变化的事物:变化不需要一个支撑。这里有一个运动,但是又没有惰性的、不变的物质,这个物质会运动:运动并不意味着一个运动物体。aa 我们再得出这些观点是在我们第一次报告中给出的形式之下,我们并没有隐藏这些观点可能会引起的误会,于是不用管我们在后面的工作中会呈现出的运用和解释。关于一个存在是行为的说法,人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它的存在将会消失吗?尽管人们比我们说得好,当人们让它存在于“基质”中的时候,它没有任何确定的东西,通过假设,它的决定和它的存在是这个行为本身吗?因此,这样设想的一个存在会不会永远不会停止出现在它面前呢?真正的时间意味着过去在现在的持续,还有一个进程的不可分的连续性,所有的误会都源自于人们把我们对于实际时间的概念的运用与空间化的时间的观念结合在了一起。

人们很难这样去描绘事物,因为方向是属于视觉的,眼睛的习惯就是在视觉的整体领域中清晰地显现出那些相对不变的形象,这些形象被认为不用变形就可以移动:运动就像一个意外一样加在运动物体之上。事实上它平时与稳定的,并且负责的客体发生关系还是有用的,我们可以像向人请教一样,向这些客体请教。视觉的感觉设法从这个偏差中获取事物:它是触觉的侦察兵,它把我们的行动安排在外部世界之上。但是,如果我们寻求听觉的帮助的话,我们已经可以不那么痛苦地感知作为独立的现实的运动和变化了。听一首音乐,以此来安抚我们:难道我们没有对于一个运动,还有一个什么都没有变化的清楚的感知吗?这个运动与运动物体无关;这个变化是自给自足的,它就是事物本身。它很好地利用了实践,它是不可分的:

如果音乐稍后停止了,这将不再是同样一个有声的音乐了;这将是另外一个,但同样是不可分的。毫无疑问,我们有意把它分开,并且向我们表现一个不同音符的并列,而不是音乐不间断的连续性。但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到了一个不连续的系列的努力,我们做这样的努力是为了通过我们自己的歌唱,然后大概地重组听到的声音,也同样是因为我们的听觉感知习惯被视觉的图像所浸透。于是我们穿过视觉听到了音乐,此时将会有一个乐队主管看着他的乐谱。我们把注释与虚构出来的纸上的注释并列起来,我们想到了一个键盘,人们可以在上面玩游戏,想到了一个来来回回的琴弓,还有音乐家,他们每一个

人都把自己的声部放在其他人旁边。把这些空间的图像抽象化,剩下的就是纯粹的变化,它是自给自足的,绝对未分割的,绝对不与变化的事物有关系的。

于是,人们又回到视觉。在提高我们的注意力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在这里即便是运动也不需要运输工具,变化也不需要实体,当然这是从词语通常的意义上来说。物理的科学已经向我们提议了这个对物质事物的视觉。这个科学越是先进,它就越是能把物质分解为行为。这些行为会缓慢地穿过空间,还会分解为运动,这些运动就像寒战一样到处流窜,以至于运动性变成了现实本身。毫无疑问,科学是从分配给这个运动性一个支撑开始的。但是,随着运动性不断前进,这个支撑会退缩;质量就变成了分子,分子又变成原子,原子又变成电子或者微粒。最终,这个分配给运动的支撑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实用的图表而已——只是学者向我们视觉想象习惯的让步。但是,也不再需要走这么远了。“运动物体”是什么,我们的眼睛把运动附着在它之上,就像附着在一个运输工具上一样。它只是一个生动的任务,我们知道这个任务会简化为一系列特别快的振动。

这个所谓的事物的运动实际上只是运动的运动。

但是,没有哪个部分变化的实体性是可见的、可触的,除了在内在生活的领域中。个性理论所导致的一切类型的困难和矛盾,在一方面成为了人们所描绘的一系列的独立的心理状态,每一个都是不变的,这些状态通过它们的连续本身导致了自我

的变化。另一方面的自我,也是不变的,这个自我将会成为它们的支撑。这个统一性和这个多样性是如何交接在一起的呢?

它们两个是怎样不持续的呢?第一个不持续是因为变化时某种另外添加的事物,第二个持续是因为它是由不变的元素组成的。

它们是如何可能构建一个持续的自我的?但真相是,这里既没有一个严格不动的基质,也没有各样的状态,这些状态就像舞台上出现的演员一样。这里只是有一个延续着我们内在生活的音乐——这个音乐会继续进行着,也将会继续吸取养分,从我们有意识的存在的开始到结束它都是不可分的。我们的个性就是它本身。

正是变化的这个不可分的连续性建立了真正的时间。我在这里不能深入讨论一个我在其他地方提出过的问题。因此,为了回答那些在这个真正的时间中看到了我不知道的难以形容的、神秘的东西的人,我仅限于说这个真正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清楚的事物:真正的持续就是人们一直所称呼的时间,却是作为不可分的被感知到的时间。尽管时间意味着接续,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尽管这个接续首先是作为并列的前与后的区别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我还是不会同意的。当我们听一首音乐的时候,我们有了对于接续的最纯粹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与同时性的印象是一样遥远的——然而是音乐的连续性和重组它的不可能性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如果我们把它切割成不同的音调,切割成同样多的前与后,我们就要在其中混入空间化的图

像,并且我们要浸透同时性的接续:在空间中,并且也仅仅是在空间中,这里有事物外部的部分的清楚的区别。此外,我还承认我们通常是处于空间化的时间中的。我们没有任何兴趣要听深刻的生活连续不断的嗡嗡声。然而,真正的时间就在那里。

多亏了这个时间,变化才可以在一个唯一、同样的时间中有一席之地,并且我们在我们自身中和外部世界里,都参与了变化。

因此,不管它是与里面还是外面,与我们还是与事物有关,现实就是活动性本身。因为我要表达有变化,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会变化的事物。

在这个普遍的运动性的场景面前,我们中的有些人将会头晕目眩。他们已经习惯于坚固的地面,他们不可能习惯摇摆和颠簸。他们应该有固定的点,并且思想与存在就附着在这些点上。他们认为,如果一切都过去了,那么就没有什么存在;并且如果现实是活动性,那么它就已经不再是人们思考它时的样子——它逃离了思想。他们说,物质解释将要解散,而精神将会淹没在物质湍急的流动中。——希望他们不再担心!如果他们同意直接留心它,没有中间的面纱,那么变化就会显现得很快,就像这里可能会有世界上最主要、最持久的东西一样。它的坚固性比一个固定性的坚固更要无限高级,这个固定性不过是运动性中一个短暂的安排。事实上,我现在已经到了第三个问题,我想要在这个问题上吸引你们的注意力。即如果变化是真实的,甚至是由现实组成的,那么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过去。

我们过去并不习惯用哲学和语言来做这件事。我们倾向于把过去作为不存在,而哲学家则鼓励我们发展这种自然的倾向。对于哲学家和我们而言,现在只是通过其本身而存在:如果某件事物从过去继续存活下来,这只能是因为现在所给予它的一个帮助,是现在发的慈悲,最终为了脱离这些比喻。人们认为它之所以能继续,是通过一个特别功能的介入,这个功能就叫做记忆。它的角色是特别地保存过去的某些部分,然后把它们存放在一个某种盒子里。这是多么深刻的错误啊!这是多么有用的错误啊!我非常想要这个错误,它对于行为可能是必需的,而对于思辨则是誓不两立的。人们在这里会发现,我们好像被拘禁在“一个坚果壳子里”,正如你们所说的,大部分的幻觉都可以败坏哲学思想。

同类推荐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模式十年一新。你是否因为和老一辈的代沟,而无法从他们身上汲取有用的经验?你是否在前进的路上,总难以把握自己的定位?你是否在生存压力之下,总难以面对挥之不去的忧虑?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生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想许多半年内就会被遗忘的小事。实际上,世界上有半数的伤心事都是由一些小事引起的,诸如一点小小的伤害、一丝小小的屈辱等等。有意思的是,那些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忧虑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享受这种奢侈。忧虑最能伤害你的时候,不是在你行动时,而是在你工作做完之后。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把太阳升起——黎明到来的这一天称为生命中的生命,宣称:“昨天是场梦,明天是幻影。唯有今天,才会使每一个昨天变成一个快乐的梦,使每一个明天成为有希望的幻影。”在你失意无比的时候,你能否脱口而出“不管明天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
  •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偷懒”是个好习惯

    “偷懒”是个好习惯

    本书介绍了掌控时间和生活的13条法则,内容包括:勤奋的人未必成功、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手脚勤不如头脑勤、做事做在点子上等。
热门推荐
  • 头脑充电大本营

    头脑充电大本营

    这套作品每册内容包括故事、游戏、竞赛、解题、答案等內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能够促使广大青少年互动参与式地进行动手动脑,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并且每册内容归纳排列,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简洁、明白晓畅,能够达到青少年喜闻乐见和学好玩好之目的。同时这套作品每册根据内容需要适当配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智趣结合,有教有乐,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用以培养智力和学习素质,同时也非常适合广大父母和各级教育组织用以组织开展青少年智力游戏活动。
  • 太岁星君

    太岁星君

    太岁,本来是众所周知的十分强大的妖怪之一。可是在一场实验中,一只被误认为是史莱姆的太岁和一名少年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拥有太岁的能力和人类智慧的存在。娇魅的妖狐,清纯可爱的海妖,高贵神秘的娈仙,喜欢在厕所出现的厕鬼,拥有无比强大诅咒力量的死灾神,天生就要狩猎龙族的雷鬼一族,还有无限潜力恐怖妖怪……太岁。一场惊天阴谋的悄悄开始,掀起了围绕几千年来人与妖怪共同畏惧恐怖存在的血腥风暴,而和身上的太岁相依为命的少年身不由己的陷入了这场风暴之中,为了亲人,为了好友,更为了挚爱的她,无限进化吧,太岁!
  • 谐殇

    谐殇

    我的小说作品,名字为《谐殇》,小说主要反映的是当今社会陕北农村人们与封建思想做斗争的情况
  •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本书通过历史事实,不仅详细地阐述了开国帝王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且更着重介绍了这些开国帝王在用人、纳谏、理政、变革、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智慧。
  • 梦尽天魔

    梦尽天魔

    他看着是个天使却说自己也是个恶魔他从来都是一副毫不相关的样子但总在别人危机时伸出援手他为了一个心爱的女孩牺牲自己他原是在天上的神,但为了她甘愿再世入凡尘
  • 特种佣兵魂

    特种佣兵魂

    世界排行头号王牌佣兵!王牌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被组织遗弃背叛,浪迹天涯的追杀命运硬币正面是投向他还是反面终结他.......
  • 救赎之灵劫

    救赎之灵劫

    救赎,不是为了赎罪,为什么救赎?上天说我们是他的子民,上天说是他给了我们灵魂让我们体验大千世界,说我们的灵魂是罪恶的本源,说人类的本性与鬼怪无异,需要得到上天的引导脱离恶源,需要信仰上天为善,需要奉养上天得到上天的庇佑,需要献出生命去证明自己的虔诚。但这一切到底是真相还是假象?十月怀胎呱呱坠地,一句此乃上天天赐便成了天下人奉的国宝;一句此子诞生必乱天下便成了诛九族的灾星,凭什么?天界虽好不是究竟的乐土,冥界虽苦也有出离的日子。这个世界,一半黑着,一半亮着。当真相被掩藏,当黑暗替代光明,当世人再也分不清黑白,当人们知道真正的光明就是黑暗,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 对弈天下

    对弈天下

    万华界下,千万世界!一颗金球引动了平凡少年对战环宇,博弈天下之心,青阳山下,万千世界的一角,故事从这里开始…--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卿本佳人:帝尊请上塌

    卿本佳人:帝尊请上塌

    【宠文1V1】被至亲所害来到异国大陆,不是天才是废柴,把你们世俗的眼光抛开,看看姐到底是废柴还是天才!偏偏遇上他,还一口一个“为夫”叫得亲切,时不时来个偷袭吃了她。“念你成疾,病入膏肓,待你妙手回春。”他绝代风华,偏偏对她情有独钟。“不怕我下毒毒死你么。”她妖魅蛇蝎,美得嚣张。“爱你就是中毒。”他霸气侧天下。“你命由我不由天。”他君倾天下,君心向她。“你滚出去!”某女一脚把某男踹下床。某男狼狈地爬上床,可怜兮兮地蹭着她,“娘子,疼!抱抱!”某女扶额,帝尊你的霸气呢!好吧!她想错了!下一秒,帝尊欺上身,“娘子,为夫来暖床!”他风华绝代,她天赐佳人,看一场帝王追妻的漫漫长路。
  • 天.黎明之月

    天.黎明之月

    本文属于唯美派(又有言情又有激情)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少年被意外选中神使的故事,被选为下一代神使的他将踏上怎样的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