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6800000014

第14章 药王孙思邈

我国隋唐之际,在京北华原(今陕西省的耀县)出现了一位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高寿名医--孙思邈。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公元682年逝世,活了141年。在中国医药史上,孙思邈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对国内外的医药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思邈所以能在医药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与他刻苦学习而有广博的学识;不倦地实践而有丰富的经验;对已有的医药成果,在继承中弘扬和创新;给人治病,有高尚医德,都息息相关。

孙思邈自小体弱多病,饱尝疾病折磨的痛苦。为了给孙思邈看病吃药,家里耗尽了原来较富裕的家产。他的家乡干旱缺水,土地贫瘠,群众生活十分贫困。乡邻们受伤得病,或因缺医少药耽误诊治;或因无钱治病断送性命的也屡见不鲜。孙思邈从自身的经历和周围乡邻们的遭遇中,感受到只有当一名好的医生,去解除病人的痛苦,才可给人们和自己带来欢乐。他从18岁起就立志学医,20岁以后便专心行医为乡邻诊病。

从小聪颖的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但当时的社会风气鄙视从事医药的人,读书为的是求官。而孙思邈刻苦读书,博学广识,为的是学好后从事医药事业,解除人们的病痛。他从医的坚定志向从没动摇过。隋唐二代曾有三位皇帝要他赴京城做官,孙思邈或是借口身体有病推托,或是逃避隐居山林。在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对儒、道、佛三教(即孔子、老子、佛家三派的学说)有不同的对待。孙思邈则对这三家的学说兼收并蓄取其精华,不仅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在思想方法中更多地具有了朴素的辩证法和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孙思邈认为行医要能够“上以疗君亲,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认为“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是受儒家忠孝君亲的思想影响。搞学问作事业必须自己亲自去做去实践,这是受老子“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的影响。孙思邈在《大医习业》中明确指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古今之事;不读诸子,观事则不能默然而识之;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由此不难看出道家思想是他汲取的重要来源。对于佛经,孙思邈也十分崇尚,他说:“不读内经(佛经)则不知道慈、悲、喜、舍之德”。在《大医精诚》中他写道:“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些正是孙思邈有高尚医德,并在行医中躬行,对医术要精益求精的思想基础。

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比千金还重;开方救病人的性命,医生的德行超过千金。从这里不难看出孙思邈重视医生的高尚医德,也同样重视医生的精湛医术。他主张不管病人是官还是民,是富还是贫,病人不论与自己的关系是亲还是疏,不论病人的年龄大小,只要是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在治病时扶贫济困,从不计较。

有一穷困的庄稼人,久患腰腿痛,严重影响生计。他慕名来找孙思邈看病。孙思邈给他把脉问诊后又检查了患处,当即在庄稼人的患处扎了几针,这庄稼人顿感病情减轻许多。孙思邈又开了药方,让他吃几付汤药。很快庄稼人就恢复了健康。为答谢孙思邈的医治之恩,庄稼人东挪西借揍了些银钱,拿来酬谢孙思邈。孙思邈面带微笑,把银钱又塞到庄稼人手中,说什么也不肯接下来。这庄稼人十分感激,心里又过不去,就挖了棵小杏树栽在孙思邈家西侧的山冈上。以此来表示对孙思邈的治愈之恩的感谢。孙思邈为穷苦乡邻看病。从不计较诊金。那些被他治愈的穷困乡邻们,争相效仿庄稼汉的办法:病愈后就在孙思邈家西侧的山冈上栽棵杏树,表示感谢。不几年满山遍野的杏树蔚然成林。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颂孙思邈以医济人的高尚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至今人们也用“杏林春满”来表彰那些具有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中医大夫。

孙思邈对古代医学典籍刻苦学习。他继承前人的经验,又不拘泥守旧,灵活运用已有成果,又勇于开拓创新。汉代名医张仲景有当归生姜羊肉汤。经孙思邈化裁后成羊肉当归汤、羊肉杜仲汤、羊肉生地黄汤、黄芪建中加减羊肉汤等。这样就扩充了原方的治疗范围。孙思邈还大量涉猎其他外来的医学精方,补充自己。如匈奴的“露宿丸”、印度的“耆婆万病丸”、波斯的“牛乳汁虚方”、“佛家的“阿伽陀圆(丸)”、兄弟民族的“蛮夷酒”等等都予以吸收。

有一患严重腿病的病人,吃了几天孙思邈开的汤药并没见效。配合吃汤药,孙思邈又加上针灸,扎了几天的针还是不见效。腿仍疼痛难受。孙思邈面对病情未见好转的病人,想着这些吃的药和扎针所取的穴位在典籍上,都是有记载的,依此治病为何不见疗效?是否还有没被发现的治腿痛的新穴位?孙思邈一面想一面在患者腿上轻轻地掐。掐一处就问一问:是不是这儿疼?掐着掐着突然病人高声地喊起来:“阿唷”。孙思邈加重掐又急忙问:“是不是这儿?”病人说:“阿--是这儿!”孙思邈就在此处扎了一针。说来也怪,病人的腿居然不痛了。

扎这一针的穴位,任何书上都没记载。要记下这穴位就得先给它起个名。孙思邈想着刚才的情景:病人“阿--是”地说是这儿,就把这个穴位叫“阿是”穴。在阿是穴上扎针医疗,已被千余年来无数用针灸治病的医生所肯定。

孙思邈十分重视用针灸法医疗疾病,且造诣精深。他在理论上纠正了前代穴位混杂的现象,统一了穴位名称,又绘制了针灸穴位的图,发明了“以痛取穴”针刺治病的方法。在医疗技术上孙思邈也不断创新。导尿术的发明创造人就是孙思邈。他首先使用葱叶导尿(直到元代才改用羽毛管导尿)。至于法国医生拿力敦发明用橡皮管导尿,那已是孙思邈之后1200年的事了。

孙思邈提出没有小儿就不会有大人,妇女的病比男子的病难治十倍。他重视妇女,珍视小儿。主张把妇女、小儿病从内科中分离出来各自独立成科,倡导妇、儿专科论治。这为我国医学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孙思邈对于新生儿应如何处理,如何选择母乳,如何诊治小儿杂病的论述,至今仍在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孙思邈对医药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精通,常用综合治疗的办法给人治病,疗效特好,常常使病人“起死回生”。一天孙思邈进城要办点事,见有出殡的。一老婆婆跟着棺材哭得非常伤心。棺材里渗透出的血水滴了一路。孙思邈问老婆婆:“棺材盛殓的是您什么人,是怎么死的?”老婆婆伤心地告诉孙思邈:儿媳难产几天,血流不止。孙子没能生出来,儿媳就这样死了。孙思邈又问:“死了多长时间了?老婆婆回答说死了半天了。孙思邈又仔细地察看了滴在地上的血,跟老婆婆说:“我能救活你的儿媳!”老婆婆疑惑地看着孙思邈。旁边有人叫道:“他就是大名医孙思邈”。老婆婆急忙要跪下给孙思邈叩头。孙思邈一边将老婆婆扶住,一边叫人赶快开棺。“死者”脸上无一点血色。孙思邈仔细地切脉,感到偶尔还有非常微弱的跳动。孙思邈接着选好穴位,用特殊的捻针手法给“死者”扎针。说来也奇怪,没一会功夫就看到“死者”的鼻子有点轻微的煽动,有了微弱的呼吸。过了一会“死者”的腹部也蠕动开了。随着“哇--”的一声婴儿的哭啼,一个白胖胖的娃娃出世了。产妇吃力地睁开双眼,又紧紧地闭上。孙思邈让人赶快依方去买药,给产妇喂下。不一会儿,产妇就完全清醒过来,含着泪,吃力地看着周围的人。人们无不称颂孙思邈一针救活了母子两条性命,称孙思邈是“神医”。

孙思邈不慕名利,三次避诏,到太白山、终南山、峨眉山、五台山(孙思邈的老家,今称药王山)隐居数十年。他隐居在深山老林,养生、炼丹、行医看病、钻研典籍和医术。为了访求医方,孙思邈不怕劳苦,不远千里万里,涉足大江南北去寻求。他的医学知识和医术达到至深至精,幽微绝妙的程度,为他成为“苍生大医”和着书立说奠下基石。

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多说是在宋代,也有说是唐代。孙思邈也精于炼丹,他在《丹经》中,依据自己的炼丹活动,详细地记录了“硫磺伏火法”。这是我国早期的火药配方和制法。火药的发明,孙思邈是真正的先驱者!

孙思邈前后共有撰着23种。其中《千金翼方》和《千金要方》堪称中国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孙思邈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我国的医药成果。结合自己数十年行医的临床实践的丰富经验,于71岁时(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编成了《千金要方》30卷。之后,孙思邈又深感《千金要方》不足以全面反映自己钻研典籍、行医看病的心得体会和新获得的珍贵医药知识。又用了30年--到孙思邈逝世前一年,续编定了《千金翼方》30卷。用以补充《千金要方》的不足。《千金要方》中有合方、论5300多首,载医方6500多个,共232门。《千金翼方》共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首。这两部医典在我国世代相传。《千金要方》问世以来已刊刻近百版。至今仍是从事中医药的人必读经典。两书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古代的人们往往把生病看作是因鬼怪作祟所致。生病后不找医生而找巫婆来除病。孙思邈不信这些,明确指出:“针药及时,将能调理,委以良医,病无不愈”。他提倡讲究卫生,发展预防医学,竭力主张把预防医学同医疗学结合,把疾病消灭在发生之前。他提倡锻炼身体,指出这是防病、健体,益寿延年的重要手段。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孙思邈强调个人要注意饮食卫生:肉食要新鲜,要煮烂了吃;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吃得过饱;饮酒要适量;晚饭不要多吃,饭后要漱口;不要蒙头睡觉;要常洗澡常换衣服;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要常劳动,但不要过分疲劳等等,做到预防为主。

医生开方要“药到病除”,必须熟记药物的性能和用量。孙思邈对许多药材亲自探究,有些还自己动手种植、采摘、炮制,还注意吸收外国的医药学说和药物,以提高医术和扩大用药领域。孙思邈重视“食疗”。如用胎盘治疗各种虚症;用羊、牛、兔肝治夜盲症;用海藻等治甲状腺肿大病。对“脚气病”进行分类。对其中因缺维生素B一类的病人,用食谷糠皮等食物来治疗。这较欧洲人1642年提出脚气病早了一千余年。对治疗大叶性急性肺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都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至今仍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对于养生学,孙思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发展了唯物的养生长寿学说,形成综合性的实用科学养生体系。他的养生长寿理论和方法适合人类的需要,易于接受和实行。孙思邈反对以服食“仙丹”来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主张通过提高精神素养,调节生活规律、改善生活环境,重视饮食忌宜,配合各种锻炼以及服食必要的药物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他的调气、按摩等许多方法对后代的气功、八段锦、延年益寿六字诀等都有极大的影响。

孙思邈以医济人。他的高尚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后代所崇敬。为表达对孙思邈的崇敬,人们尊称他为“药王”。把他曾隐居的耀县五台山改称“药王山”,并在山口建“药王庙”。在其他许多城市中也建药王庙或在大庙里建药王殿奉祀孙思邈,把孙思邈作为自己健康的保护神。许多有关孙思邈的神话也流传至今。其中一则是:

有一只白额大虎卧倒在孙思邈家门口。老虎泪汪汪地张着大嘴哼哼。孙思邈领会了这是一只有病的老虎,是来找自己看病的。孙思邈坦然无惧地走到老虎跟前为它诊视。老虎因吃食太猛,骨刺梗塞了咽喉,孙思邈把门上的铁门环取下撑到老虎的大嘴里,把骨刺拔出,又揉了些“铁脚灵仙草”捣烂让老虎咽下。老虎的病痛顿时消失,张口长啸一声感谢孙思邈的医治之恩。从此每当阳春二月杏花盛开时,这只老虎就来杏林守护,直到杏子成熟、收获后方离去。这“虎守杏林”的故事代代流传。从前游医们手戴医铃,摇着走街串巷行医,把医铃叫“虎箍”,就来自这传说。医铃也是由孙思邈为老虎治病的铁门环演变而来的。

人们为表达对中国医药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名医孙思邈的崇敬,自唐代起,每年二月初二孙思邈故乡的人们万人空巷到药王山上的药王庙祭祀药王孙思邈。田汉先生在1959年游药王山时,用简练的两句诗概括了孙思邈在医药上的伟大功绩和人们对孙思邈的崇敬:

“千金方使万人活,萧鼓年年拜药王。”

同类推荐
  • 天文兴趣看台

    天文兴趣看台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天文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天文科学、宇宙知识、宇宙探索、宇宙之谜、天文故事等内容。
  •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小红帽(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小红帽(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作为当今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的电视剧,因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在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别的文艺样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书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对中国电视剧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及其标志性作品作出独到的分析,注重探索电视剧艺术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其他文艺发展的关系,注重阐明电视剧艺术发展自身的独特规律,观点鲜明,材料翔实,史识兼备,是研究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和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合适读本。
  • 名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名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铿锵傲视

    铿锵傲视

    一个废柴的勤奋史看一个废柴少年是如何被天下人可欺走到可欺天下人看一个落魄寒门是如何被千夫所指走到笑傲天地要的不是天下无敌,要的也不是主宰洪荒只要开心的能在这片大陆随心所欲的行走无人可阻,无人可留,无人可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邪魅冷王:带球医妃哪里逃

    邪魅冷王:带球医妃哪里逃

    她,21世纪著名中医,医术精湛,一遭穿越成为了即将灭国的和亲公主。他,一国皇子,身份尊贵。在他眼里,那个女人不过就是一个生育的工具。她运用自己的医术和智慧从一个和亲公主成为了一国之后,并与这个世界最卓越的男子并肩而行。而他为了她倾尽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巫皇万岁

    巫皇万岁

    残破宇宙,零落诸天;炎黄不老,轮回始终。丑少年以身为器血为引魂为祭,养巫祭巫成巫!世家棋子吞血丹明轮回,志立鱼化龙毒;癫狂少年战凶顽饮蛟血,始知天外有天;荒梦世界勾邪寇释魔凰,巫成见道先天;器王传承,葬蛇龙掌刀枪仰望大道苍茫;美人有计,我持镜花照影,惜卿入梦偷心盗情;先生放狠,我纵巫傀逞凶,刀枪箭冷有种别跑!
  • 上清黄庭五脏六府真人玉轴经

    上清黄庭五脏六府真人玉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反派之逆袭

    大反派之逆袭

    上联: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下联:反派腹黑化,远比流氓危险大横批:别惹反派郭靖:兄弟,为什么你会对我们这么好?杨翊:从我看见蓉儿开始,你这个朋友我就交定了。郭靖:.....嗯~这是一个屌丝在各个剧情世界成为最终反派的进化史!鉴定完毕!已经签约,大家放心收藏!
  • 致命逃亡路

    致命逃亡路

    一张通缉令,让一个警察变成了杀人犯他是该逃,还是该复仇
  • 姹紫嫣红开

    姹紫嫣红开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叶臻真是二十年,不不,是三十年怕井绳,怎么回事,看着他温柔的眼神会心跳加快,原则呢,信念呢?
  • 血皇图

    血皇图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洪武十三年,开国元帅徐达的嫡长子徐辉祖从北平带回来了一个私生子,也带回来了一段传奇的开始。这个私生子,就是徐景天,奇妙的时代,别样的精彩!游龙天下间、煮酒点江山,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群号:207815796
  • 紫荆令

    紫荆令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心存正气,无地域之别、无性别之分、无身份之差。他叫南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再次重生。放荡不羁,却不失真理随行,用行动为己开辟不同之路,用能力走出七彩人生。故事从紫荆令开始……
  • 与俄罗斯女翻译的故事

    与俄罗斯女翻译的故事

    前部故事里,贾楠那位女翻译充满神秘而惊异的历程,依旧是迷。刘徵仁离开琢尔公司,内心燃烧的火无法扑灭。他们还会干柴烈火地走到一起,还是继续那迷惘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