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6700000007

第7章 四、蛇龙分化

从以上的神话传说、历史记载和考古材料反映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蛇在五大集团中受到广泛的崇拜,然而,蛇在各集团中都不是唯一的崇拜对象,比如,东夷集团的图腾中,鸟是比蛇更重要的,羌戎集团的图腾中,牛和羊是比蛇更重要的。此外,虎、熊等猛兽也是当时不少氏族的图腾。要在林立的氏族部落之间,就图腾和崇拜物取得共识,就需要以最广泛最普遍的崇拜物为基础,加上其他重要崇拜物的特征,让蛇像鸟一样会飞,像牛羊一样长角,像猛兽一样有四肢和利爪。而且,同是崇蛇的氏族,有的崇拜大蛇,有的崇拜小蛇,那么,如果蛇能变化,能巨能细、能大能小,不是就符合所有崇蛇氏族的需要了吗?

各氏族、部落、集团相互斗争、相互渗透,向着融合的方向前进。历史在呼唤一种蛇的变体出现,它将能总领各种主要图腾的雄姿和本领,产生比以往各类图腾更强的凝聚力。

于是,一种虚构的超自然动物被人们制造出来,它就是龙,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融合、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龙的基干是蛇,主体是蛇。龙诞生以后,并没有完全夺去蛇的灵光,此后龙蛇共舞,各有所长,在十二生肖中,龙蛇双双入选,伴随着亿万人生命的历程。

(一)蛇是龙的主干和基调

由于蛇、虫在古代各集团的许多氏族、部落中被奉为图腾,受到崇拜,所以以蛇为主体的龙图腾才会由蛇图腾演化出来并且被大部分氏族、部落所接受。

学术界对于龙的形象的主体是自然界的哪一种动物还没有定论。主要的观点有蛇说、鳄鱼说、蜥蜴说。还有人认为龙的头部形象来源于马或猪的头部形象。也有人认为龙和闪电、云、虹、树神等有密切关系。

从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的考古资料来看,还是蛇的形态与龙最为接近。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新石器时代的那条彩绘奇异动物,或称之为“蟠龙”,实际上,这个动物既无角又无足,还吐着信子,细长的身体盘成一圈,与其最为接近的自然界的动物就是蛇。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距今五千多年的大型玉龙,这条龙用墨绿色软玉雕成,身体像蛇,弯曲成半环形,没有足和爪,头上也没有角。辽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和建平县、河北围场县等地发现的猪首蟠龙,身躯盘成环状,也无足无爪,年代与三星他拉遗址出土的大型玉龙年代相仿。它们的共同特征:无角、无足、无爪,身体盘曲也正是蛇的形状,而头部或似马头,颈脊有长长的鬣毛,或似猪头。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过一件距今七千多年的陶尊,上面绘着一条猪首蛇身的动物,可能就是猪首蛇身玉龙的原型。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蛇就开始与其他动物一起,被人们重新组合、变形为一种虚构的超自然动物。在这些刚刚诞生不久的龙身上,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蛇与马、猪等动物的样子。

商周时期的龙神秘性比以前增强,但躯体还常常是蛇体。商代甲骨文和西周铜器铭文中的龙字,一般是细长体,颈部也比较细,弯曲程度很大,无足无爪的居多,看上去与蛇的相似程度大,而与鳄鱼、蜥蜴的粗体、粗颈、弯曲程度较小的特点有很大差异。商周青铜器上发现过不少龙纹,其中有足的比较多,但常常仅有一足,这就是传说中的“夔”,是龙的一种。也有的青铜器上铸有无足的龙纹,如著名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上的龙,就是蛇躯,无足和爪。这一时期的玉龙,无足和有足的互见。笔者曾负责发掘过一座西周时期的晋侯夫人墓,出土各式玉龙二十件,其中无足的十七件,有足的仅三件。还出土了不少龙和玉人在一起的玉雕,每件上都有两三条龙,没有一条龙是有足和爪的。总之,商周时期的龙也还是与蛇接近。具备鳄鱼、蜥蜴某些特征的只是少数。

在古代文献中,龙蛇常常并称,如《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龙蛇居之”。《后汉书?襄楷传》说:“龙能变化,蛇亦有神”。《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谓之周。”东汉王充认为龙为“马?(蛇)之类”,他在《论衡?讲瑞篇》中说:“龙或时似蛇,蛇或时似龙。”

此外,像“深山大泽,实藏龙蛇”、“龙蛇飞动”、“龙蛇混杂”、“笔走龙蛇”等名言、成语等,也都暗示着龙与蛇的亲缘关系。

所以,龙的形象是以蛇为基础,吸收了包括鳄鱼、蜥蜴在内的多种动物特点,经过变形、加强而组合成的多种动物综合体。早期的龙有足和爪的比较少,更像蛇的样子。蛇确是龙的主干和基调。

在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过程中,被各地氏族、部落广泛崇奉的蛇图腾兼并了一些别的图腾。出于团结的需要,蛇被安上了角、足、爪,使原来以生角的动物、鳞甲类动物和四足的动物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对这种新图腾都怀有感情。

因为蛇与虫、蛇与蛇之间存在着大、小的差别,所以又产生了龙能巨能细、能大能小的传说。因为蛇中有水蛇,所以龙也可以潜入江河湖海。这样就符合了以不同的蛇或虫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人们的心理。于是,龙就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图腾体系的核心,受到广泛的尊崇。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又演变为政治权威的象征和多种神灵。

(二)腾蛇飞龙各显神通

除了蛇之外,鸟也是我国上古时代的重要图腾之一,为了协调蛇与鸟的关系,有的蛇被赋予飞腾的本领,于是产生了腾蛇的传说,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腾蛇与凤凰并列的例子。龙以蛇为主要原型,蛇可以飞起来,龙自然也可以飞起来。于是,在幻想与神话中,腾蛇飞龙自由地飞升于天空。由自然界的蛇中产生了腾蛇一类的神蛇、灵蛇,由神蛇、灵蛇之中,又产生了龙的主体。

传说中的龙神通广大,能随意变化,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云布雨。

然而,在后来的神话世界、宗教迷信、民俗民风等方面,龙都未能占尽春光,而蛇仍有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保留着部分昔日的辉煌。腾蛇飞龙,各显神通。

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龙不如蛇,难怪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说法。究其原因是,蛇是大地上切切实实生活着的动物,它的生命力是与生俱来而并非向壁虚构的。

我的一位友人认为,我们这条龙虽然漂亮,但根本不是实有其物,它并不受到“龙的传人”的普遍尊崇。甚至小小哪吒,也要抽它的筋,而十亿“传人”竟无一人提出抗议。原因就在于龙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拼盘”。图腾问题上的无原则“兼容”,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原来各种图腾的“传人”不尊崇“拼盘”,“因为其中有我,龙走红运时人人自豪,‘光荣伟大’人人有份,因‘只有我一丁点’,龙走黑运时又人人唾骂――反正是‘大锅饭’图腾,你擒也罢,缚也罢,剥皮抽筋也罢,我不生气……‘拼盘’的明显好处是‘有利于团结’,毛病是不被‘传人’尊重,缺乏真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蛇在龙出现之后,已不再受到以往那样广泛的尊崇,但在特定的活动场合、地域,却比龙的作用更重要,也更具权威性。比如历史上福建的闽人、越人、闽越人都崇拜蛇,直到今天,全省仍流传着种种崇蛇传说,有的地区还保留着崇蛇的风习(详见本书第七章)。南平市樟湖镇还存在着祭蛇神等活动。近年电影队下乡到闽侯县上街乡后山村准备放映电影《白蛇传》时,由于人们都知道故事中白蛇精白素贞要被法海和尚作法镇于雷峰塔下,而这个情节与乡民们的蛇崇拜意识相矛盾,结果只好取消了该影片在当地的放映。这种情景,与人们听到屠龙斩蛟、降龙、驭龙、闹龙宫、打龙袍等故事而无动于衷,甚至有时拍手称快的情况恰成对比。可以想见,古代的蛇更为闽人、越人和闽越人崇拜。

人们对蛇的情结,比对龙更为根深蒂固,而把龙的地位却摆到了比蛇更高的位置,这个矛盾使得蛇与龙各显神通的局面延续了数千年。在十二生肖中,龙与蛇一前一后,紧紧相伴,年年岁岁,亲密无间。

上古时代的蛇图腾、蛇崇拜,为蛇生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有蛇图腾就是有人相信自己有蛇的祖先,蛇的血缘,有人相信蛇和人是朋友,是亲属。由于蛇图腾的广泛存在,有此类信条的人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龙图腾与神龙崇拜出现以后,人们既尊蛇又崇龙,而崇龙的传说和活动中又时时显出崇蛇的影子。这样,文化积淀传后世,蛇与它的变体――龙,就牢牢地占有了十二生肖的六分之一。

不过,从龙蛇分化的原始社会到蛇生肖出现之间,还有一个相当漫长的悠悠岁月,这就是夏商周时期。在考古学上,这个时代属于青铜时代。这个时代是龙尚未脱离“蛇性”、“蛇味”,蛇仍具有很大余威的时代,这样的龙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去不远,这样的蛇又具有与龙相仿的神力,它们各自都为自己入选日后的十二生肖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

同类推荐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热门推荐
  • 末世之超级崛起

    末世之超级崛起

    岳舒,因为世界末日的到来,获得了一个系统
  • 秋凉野史

    秋凉野史

    春风不暖寒门郎秋凉却染鬓头霜但凭心坚不自弃花开虽晚必芬芳他是一个卑微的皇子,也是一位雄伟的君王;这是一段艰难的砥砺,更是一曲荡然的衷肠。他说:“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勉力为此者,将以昭后世位卑志高之人,虽夙愿不易,亦不应轻言弃之者也。”你若也是怀才不遇、位卑志高之人,那就请沏一壶清茶,且与我一起去看他的故事。言辞荒诞,故号野史;提笔于秋,故曰秋凉。【文中几首小诗为笔者原创,鄙陋之处,亟祈谅宥。】
  • 但使晨光过沧海

    但使晨光过沧海

    13岁时,简锦见到简书。简书,毫无血缘的男生,却继承了和她相同的姓氏。命运从此开始转动,然而那时的她和他却毫不知情。16岁时,父亲发生意外,昏迷不醒,简锦的世界轰然崩塌。继母将她逐出家门,无枝可依时,他走到她面前,温热的手掌拉起她的手。他看着她,温暖微笑,她却想要恨!都是因为他!都是因为他!他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 爱上你我也爱上了流泪

    爱上你我也爱上了流泪

    冰心说"Maytherebeenoughcloudsinyourlifetomakeabeautifulsunset,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我希望,我的爱情不是能做一辈子夫妻,而是能相爱一辈子
  • The Story of the Gadsby

    The Story of the Gadsb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家宠媳

    皇家宠媳

    一次莫名其妙的遭遇后,萧少珏郁闷地发现,他不得不关注那个小女娃了。她痛他也痛,她病他也病,这么一位活祖宗,敢不捧进手心里悉心呵护吗?都说庆王殿下腹黑阴鸷、杀伐果决,何况他前世造反失败,死得忒早。陆清岚觉得,还是同他彻底划清界限为好,而这有求必应、千依百顺、睚眦护短的庆王殿下到底是个什么鬼……
  • 暗香:一妃难求

    暗香:一妃难求

    一朝穿越,她莫名为妃,兵临城下,她一身红衣飘飘,却是那赌注的法码。身后,是森寒冷剑,帝王一双阴郁莫测的眼,楼下,是铁马金戈,将军一双看似温柔的眼。多情的帝王,她无意成为他三千红颜之一,英俊的将军,那温柔的背后又为她织下了怎样的网?情,早已深埋,心,早已沦陷,是他,还是他,终究,将她逼上了那一条不归路,她凄然一笑,用烈火掩尽芳华……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她化身魔教圣女,掀起一场江湖纷争,最终,却落得满心伤痕,片片哀思……爱恨情仇,孰轻孰重?芳心零落,何去何从?繁华落尽,谁能与她携手一生?爱,也许只能在残忍中被释怀……且看乱世红颜,如何浴火重生,素手一挽,尽掌乾坤!
  • 爆笑:魔兽儿子贪睡娘亲

    爆笑:魔兽儿子贪睡娘亲

    她在梦中生下一个长着尾巴的宝宝。爆笑母子屡屡奇遇,得空谈个小恋爱,没事戏弄六界诸王。一天,宝宝摇醒正在睡懒觉的某女:“娘,不好了,皇帝、魔尊、妖王、仙尊和鬼王在外打起来了,控诉娘对他们始乱终弃!”女人淡声回道:“这样的小事都搞不定,我跟你断绝母子关系!”
  • 虎行三国

    虎行三国

    一个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女人:她挖坟掘墓,她杀人放火,她炮烙大臣,她囚禁天子,她是老虎一般美丽而残忍的女人......女人智慧各有不同,依附于男人的女人,其荣辱祸福,皆取决于男人.无论再怎么表现得高洁,表现得不屑于男人的宠爱,可终于还是离不开男人而存活.于是只好把所有的智慧都表现为向同类下手.自觉不自觉展开各种手段吸引男人,最终通过男人的宠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智慧,充其量是猫的智慧.女人另一种智慧,是从不把自己拘于一宅、一院甚至一宫,她是自由的,是纵横驰骋的,是狡滑而残酷的。这种智慧,便是老虎的智慧。她啸傲山林,她睥睨一切礼法和规矩。因为她就是礼法,她就是规矩。她的吼声,便是这山林的定律。
  • 柒宗罪

    柒宗罪

    这沧桑尘世,欲望权利,谁道得清善恶?唯有弱肉强食,我们所有罪恶,皆由自己罪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