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6700000003

第3章 引言 蛇趣?蛇谜?蛇生肖

中国有十二生肖,或曰十二属相,人口有十三亿,其中大约有两亿人属蛇和龙,而蛇实际上是龙的主要原形。由此看来,蛇在十二生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清时期,大臣们上朝要穿蟒袍,这种朝服上绣着金色的蟒蛇,象征着大臣们高贵的身份。皇帝穿的是龙袍。君与臣的礼服上,非龙即蟒,为什么这些身居亿万人之上的统治者对龙与大蛇如此偏爱?

中国人对蛇的重视由来已久,上古时期,人们既畏蛇又崇蛇,由此产生了很多关于蛇的神话传说。各地的氏族、部落都有不少是以蛇为图腾的,即认为蛇是自己的祖先或与自己的祖先有血缘关系,从而敬蛇崇蛇。国家出现以后,神蛇、灵蛇、怪蛇的传说仍然广泛流传,民间的崇蛇之风还在延续,社会上层也把蛇的某些活动视为国家大事将有变动的征兆。

在考古资料中,与蛇、蛇生肖有关的遗物屡有发现,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在传说中,蛇与龙是同类或亲属,所以在生肖中,属蛇又称属小龙。这一别名似乎反映了人们对蛇的好感。在今天的种种十二生肖绘画和工艺品中,蛇的形象也往往美好可爱,超越现实。

在与蛇有关的民俗民风中,有不准杀蛇的禁忌,有驯蛇弄蛇的娱乐,有游蛇灯、赛蛇神的活动,有质料不同、形状各异的蛇玩具。无不体现了人与蛇相和谐的一面。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更有知恩图报的灵蛇、美丽多情的蛇女,有轻柔动人的蛇舞和以蛇为题的诗篇。其中不少蛇是人的朋友。

而另一方面,人们厌蛇、畏蛇、捕蛇、斩蛇、食蛇。关于蛇的寓言、传说、故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说蛇的阴险狡猾、狠毒可怖。既然如此,蛇为什么还会受到人的崇拜,为什么还会有可爱的形象?蛇生肖为什么流行了两千多年?蛇为什么还在十二生肖中占有重要位置?

换言之,人为什么对蛇有这两类相互矛盾的情感?

1965年,蛇年。我16岁,离开城市到农村插队,蛇年对我来说是变革之年。

不久,十年动乱拉开帷幕。村里的广播有时播放歌曲: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以蛇喻景抒怀,展示了或雄伟瑰丽、或苍凉悲壮的气势。

广播中又在播放口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蛇又成了邪恶的化身。

当时,我想到了两个有些脱离现实的问题:蛇为什么兼具美与丑两种特质?我们对蛇为什么情有独钟又深恶痛绝?

现在我重又想起了这类问题,同时想到:蛇与蛇生肖的重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有怎样的关系?

我们的祖先早已提出许多关于蛇的问题。屈原在《天问》中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国语?吴语》问:“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战国策?齐策》问:“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在古人眼中,蛇无疑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动物,自然会产生种种问题。同时,又因为蛇是常见的动物,适于用来喻事设问。

今天,我们已经不会像古人一样对蛇有那么多的神秘感,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崇蛇。然而关于蛇的各种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对其中有些问题的探索,将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蛇是先被神化,后成为十二生肖之一的。那么,我们就循着历史线索,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蛇与蛇生肖的内容,寻找其中的蛇趣和蛇谜的谜底。

同类推荐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从选文可见,敦煌、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丝绸之路方面的研究,六十多年 来持续不衰而后来弥盛;成果踵出,卓见纷呈。既标示了研究者之踊跃以赴,亦 呈现出收获之迭积累新。敦煌、阳关、玉门关及丝路通流之盛,去今千年以远, 昔时故迹,或隐或没;古人亲见,今多茫然,故后人事须探求。而见仁见智,难免 歧异,是以所百颇有异同。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热门推荐
  • 湘水之滨

    湘水之滨

    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啊,我爱你,我的灵魂也依附在这土地之上!在湘江水流入洞庭湖的这地方,四面被河道围绕,中间是原来的湖底,后来逐渐的淤积起来,形成了一块肥沃的绿洲。从远处迁徙来的一群拓荒者,在这里开始休养生息。
  • 创世冥皇

    创世冥皇

    宦海沉浮,其实过眼云烟;一生戎马,消散旦夕之间;梓晨坎坷经年了却心中仇怨;运数恰似山峦起伏亦如置身林间前路漫漫;岁月如利剑闯世经年;吾命由我不由天;星辰见证天地混沌沧桑;历史年轮选就创始冥神;炎冥后世即是改世之尊
  • 狂妃倾城:邪王娶妻

    狂妃倾城:邪王娶妻

    她是安阳王府嫡出的大小姐洛千柠,母亲去世,父亲宠妾灭妻,妹妹是个绿茶婊。一年前,她被陷害,被迫赶出了安阳侯府,死的无人知晓。她是皇室的花柠公主,无人之下万人之上。殊不知,她的身份却是黯帮最大的首脑华柠。任务中飞机坠毁,机毁人亡。她和她的死亡时间之隔差一秒,冥冥之中灵魂互换,古往今来只是如此………………
  • 星碎苍穹

    星碎苍穹

    凝星魂,炼星力,破乾坤,碎苍穹!星座的传说,星魂的传奇。
  • 嘘,别说话请吻我

    嘘,别说话请吻我

    简奕君曾以为那个爱情长跑了七年的男人之间的感情是固若金汤无坚不摧的!可谁曾想,他还是背叛了自己!当一个人东山再起的时候,故事却总是那么离奇,自己写的一部小说中最爱的男主冷易之居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来的莫名其妙更是让她措手不及这是不怀好意的玩笑还是命运的巧合呢?
  • 以身相许

    以身相许

    青七只不过是摔了一跤,却摔出个灵魂出窍。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被一个叫宁致远的男人占据,而且还是一个毒舌加冷情的臭男人。她想尽办法也回不到自己的身体,只好日日跟在唯一可以看到她灵魂的宁致远身边。可他却用她身子,女扮男装,从军入伍,还大言不惭的劝她早日投胎。青七怒了,等到女子月信的那一天,定要叫这臭男人明白明白,什么叫血流成河……
  •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
  • 一世倾城落溪渊

    一世倾城落溪渊

    豪门夏家独女夏溪凡,一朝穿越至大宇王朝,遇见爱恋她至深的蓝城,会生出怎样的缘分?和辰煜公子的相遇相知,是否可以相濡以沫?当辰煜的身份揭开,成为万人仰目的王者,在江山和美人之中,会生出怎样的羁绊,她和他又该何去何从?
  • 你是我的那根肋骨

    你是我的那根肋骨

    上帝撒下他的一根肋骨,便是莫小奈。她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而她却觉得他就是一只闷骚又早有预谋的大尾巴狼,她对于他而言,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

    本书精选“中国最受青少年喜爱的青年作家”、“畅销书作家”周海亮近年来所创作的美文100余篇,绝大多数文章被诸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小小说选刊》等国内一线杂志转载。本书文章短小精悍、立意深刻,所有美文全部针对青少年读者,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启迪和帮助,不啻为一本青少年成长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