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1000000006

第6章 日本近代文学与《三国演义》

(一)考证:内藤湖南《诸葛武侯》

内藤湖南生于1867年,几与明治时代同龄。年轻时就职于大阪朝日新闻社,30岁前后任台湾日报主笔,后入京都帝国大学任教授,为京大东洋史学奠基人。能作汉诗,能以汉诗文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30岁时发表的长篇随笔《诸葛武侯》,与土井晚翠的诗歌《星落秋风五丈原》一同在文艺界掀起了最初的孔明热。

内藤湖南的《诸葛武侯》原计划分上、下两卷,共14章,系统论述孔明其人及其时代,后因故只出了上卷7章,下卷7章未写,仅留有标题。各章标题具体如下:

一、武侯出生地及其先祖

二、武侯的出生、少年及躬耕南阳时

三、受三顾之恩、定三分之策

四、赤壁之战

五、收取益州

六、平定汉中、荆州失陷及武侯前半生小结

七、昭烈正号(以下7章无文)

八、秭归败师、托孤顾命

九、平定南中

十、六出伐魏、诸星陨落

十一、武侯之治国、用人

十二、武侯之治军、逸事

十三、武侯品性总论及其兄弟子女

十四、武侯评价的演变及武侯遗迹

《诸葛武侯》是随笔,观点颇新鲜,态度极严谨,立场十分鲜明。所用史料众多,且都是正史,有《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后汉书》、《二十二史记》等,可谓言必有据,据必翔实,决不虚构,因而是“反演义”的。但言孔明必称“武侯”,说刘备必记“昭烈”,而对曹操、孙权等则直呼其名,不用敬称,则又与《演义》相一致。若考虑到内藤湖南于序言中还以明治前后之日本与三国时代之中国相比较,以三国时代的三大时期来对应把握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则《演义》对当时日本知识界的影响就更不可忽视了。

但于《诸葛武侯》中,内藤湖南也提出了一些“反演义”的观点,譬如对鲁肃的肯定等。于《演义》中,作者虽也通过周瑜之口赞他“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慷慨乐助(第29回),德才兼备,也通过他的力主联刘抗曹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但在具体叙述中却经常让他或被孔明所玩弄,或为周瑜所责骂,仿佛一老实无能者。尤其在“关云长单刀赴会”中,作者更“颠倒黑白”,将鲁肃赴会改成了关羽赴会,又虚构了暗伏刀斧手欲加害关羽细节,将之写成为见关羽“不敢仰视”,“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如痴似呆”地任由关羽离去的无能小人(第69回)。对此内藤湖南反驳道:“决胜之才、果敢之气或不如周瑜,然通时局,明大体,深谋远虑,却有过于周瑜,更非吕蒙等庸中佼佼之辈可以相比”。纵与孔明较也未必逊色,因为于“刘表新亡,刘备新败”时,“孔明劝玄德结孙权为援,鲁肃亦劝孙权结玄德为援,所见略同”(毛宗岗“三国志演义回评”第42回);而与曹操较则更胜出一筹,因为于当阳一战曹操已大败刘备,而鲁肃却劝孙权连刘拒曹,由此可见“肃识曹而曹不识肃。呜呼!不待赤壁一战而南北之胜败于此已半定矣”。

不过,内藤湖南毕竟是个学者,他对《演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证。譬如他以《汉书·地理志》与《后汉书·郡国志》等为史料,查明了当时各州人口变化的详细情况及其原因,证明了孔明“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以待天下之变的三分之计“绝非书生空谈,而乃切合社会实际,非常现实的外交政策”。此类考证或视角独特,却非文学的研究。但若结合今川了俊于《难太平记》中对《太平记》的批评,结合泷泽马琴于《南总里见八犬传》中对《演义》的考证,结合吉川英治于《三国志》中对《演义》细节真实性的增改(详见第3章第2节)等等,则又不难发现内藤湖南的考证以及他“反演义”、不虚构的写作态度,其实都是日本文学追求真实传统的一个体现。

与此相类,泷泽马琴《八犬传》对《演义》的借鉴主要是赤壁大战,内藤湖南于《诸葛武侯》中的论说也以赤壁大战为重点,在这一点上他保持了与泷泽马琴的一致,但在论及参战各方主要人物时,他的关注却与泷泽马琴明显不同:他特别强调了人物的年龄及其于年龄上的差异,他认为社会变革的原动力在于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力量消长,在于少壮与老朽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这一看法或者不错。因为一般地说,年轻人是受压者,老年人是压迫者;年轻人一无所有,老年人既得利益;因而年轻人要求变革,是革命的,而老年人反对变革,是保守的。但内藤湖南不从人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去分析去把握社会变化的原因,而特别从人们的年龄等非社会性因素方面去分析去把握社会变化的原因,则又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日本文学的非社会传统。但无论如何,内藤湖南的《诸葛武侯》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日本人以日本人的视角撰成的第一部论说型长篇随笔。而正如书名为“诸葛武侯”所表明,这部长篇随笔是以孔明为中心来谈三国的。谈三国而以孔明为焦点,这表明内藤湖南对三国故事或三国历史的兴趣点与日本民族是一致的。因为无论是在他之前抑或他之后,也无论是散文抑或韵文,中心人物基本都是孔明。究其原因,或是因日本文学尤其日本古典文学中缺乏为主公出谋划策的谋士——知识分子形象之故。《太平记》中是有个可与孔明相当的智慧人物楠木正成,可他是武士而非谋士,不是知识分子。

(二)诗咏:土井晚翠《星落秋风五丈原》

内藤湖南以理性的随笔论述了孔明的伟大一生,而土井晚翠以感性的诗歌歌唱了孔明的悲剧命运,这诗就是“星落秋风五丈原”。

土井晚翠(1871~1952)小内藤湖南5岁,与岛崎藤村同为日本明治时代代表性诗人。原名林吉,“晚翠”为笔名,取自宋范质诗句“迟迟涧畔松,郁郁含晚翠”,始用于1893年,23岁时。据其回忆,“从小学开始就经常听父亲讲说八犬传、水浒传与三国故事,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孔明的崇拜。如此想来,大学毕业后的《星落秋风五丈原》创作当也与父亲的启蒙密切相关。”

土井晚翠于189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专业,时年27,是刚创刊的《帝国文学》第二届编委之一。因此缘故,其“星落秋风五丈原”最初即于1898年11月发表于《帝国文学》,后于1899年4月收入处女诗集《天地有情》,成为诗集中最重要的一首诗,同时也是其代表性诗作之一。

《星落秋风五丈原》是首叙事长诗,以倒叙的形式歌唱了孔明的一生。全诗共7部44段,第一部写孔明病倒后蜀军的哀愁与孔明的忧思;第二部以孔明的回忆形式,写他的隆中隐居与刘备三顾茅庐;第三部写其出山后的定三分与受托孤;第四部写其六出岐山,北伐中原;第五部写孔明病卧五丈原;于第六、七两部,诗人倾注全部热情歌唱了孔明之死,之后以一句咏叹“至高至尊世无双,君以悲运谢苍天”结束了全诗。全诗的压卷为第5部的“魏军营中声亦绝,夜深人寂五丈原。双腿无力难立起,丹心犹念报国家。强扶病体出帐篷,夜半天青无云朵”……“成败任由人评说,唯尽一死表心诚。仰望银河影清清,星斗无数光冽冽。方照英雄兮苦心孤忠胸坦荡,感其壮烈兮鬼神欲哭秋风禁”部分。

全诗7部,其中4部唱的是“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是孔明的“星落秋风五丈原”。无论是歌题抑或结构乃至诗句,都清楚表明其主题是对孔明“想要实现而未能实现的‘悲运’”——悲剧命运的歌唱,是对他无法报恩之恨、想报刘备知遇之恩而不能报的遗憾与悲伤的歌唱。

中国人也热爱孔明,我们虽也叹息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更敬佩他的忠诚,更佩服他的智慧;而日本人至此为止对孔明的崇仰与热爱,用土井晚翠的话说是:俱非为了其所成就的事业,而乃为了其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悲剧命运。亦即:日本人所以在众多三国人物中尤其选择了孔明,是因了他们对悲中之美的追求与歌唱,而对悲美的追求与歌唱,正是日本文学的三大传统之一(详见第3章第4节)。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巫术的世界

    巫术的世界

    神秘文化和神秘现象总能激发无限的遐想,作为一套神秘文化的专题百科读物和速读读物,本系列读本分专题全景式展现了世界神秘文化各个分支领域的历史起源、发展状况,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影视文学作品等等,并以现代科学的视角给林林总总的神秘文化一个全新的解释。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的后世

    重生之我的后世

    李浩是一个本分、勤劳、能受苦的那种人,由于一些原因死亡了,不过在地府阎王自己承认他是十世善人,所以给他了几种在世人看来是特异功能的技能,不过阎王有条件,就是李浩自己还得投生到前世的家庭,他答应了,所以李浩转生了,以他这点功能,助人为乐,惩善扬恶。最终得到了好的报应,其中文中所谓的女色,可以在这说,李浩很专一……就算是到了上界,也没有因为这方面而耽误了世间……上界的琐事比地球烦恼太多,有些时候真想自杀,不过还是挺过来了。为了什么呢?为了正义……最后跟心爱的人,一起踏如那幸福的世界……………………
  • 变化无藏

    变化无藏

    他不是雪域里的蛮人,可是从小就生活在雪域里,他的身世是一个谜,可是他不在乎,他只为养他爱他的太阳村村民战斗,他有一颗火热的心,但表情始终冰冷!
  •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一书的审美世界是由阳刚血性和阴柔温婉两条河流交汇而成的。作者对军事题材的独特的富于时代水准的崭新处理联系在一起,他是新派战争小说家中的中坚。他善于写战争,他出生红军家庭,他的父亲曾是一位红军战士,而他的母亲则是蒙族,他有一半蒙族血统,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好斗嗜血的天性。他的小说总是被一种莫名的悲壮苍凉的气息裹挟着,血性人物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审美元素。笔下人物的命运似乎不是操纵在历史的必然性的手中,也不是操纵在大自然的威猛之下,更不是掌握在现代理性精神和知识素养之中,而是支配在一种血性的人格之中。
  • 书灵筵手巾

    书灵筵手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辣妻:休掉大总裁

    豪门辣妻:休掉大总裁

    新任大总裁是自己的头号死敌!雨中闹乌龙、珠宝展得罪他女友,和他困在电梯里……这种生活太刺激了啦,她要辞职!咦,怎么她辛辛苦苦写好的辞职信,居然成了在全公司发布的告白信,告白对象还是那个变态大总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级系统分析师

    神级系统分析师

    余晨辉有一份离奇又吊炸天的工作,这份工作的内容是分析测试各种系统流小说中,主角的金手指系统。比如神魔系统、仙侠系统、抽奖系统……余晨辉还有一个“能干”的妹妹,因为妹妹总是帮他出谋划策,协助测试系统。比如测试情侣复合系统的时候,由于没有合适目标对象,妹妹就提出了用拆散一对热恋情侣的方式,来获得一对刚刚失恋情侣的“优质”建议。“用超级创业系统赚来的钱,偷偷留一部分应该没问题……”“可测试仙魔系统得来的半仙之体,怎么才能不被回收呢?”PS:轻松,搞笑,小清新。不喜误入!求收藏!求推荐!
  • 蒹葭伊人

    蒹葭伊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 末日催眠师

    末日催眠师

    当远古病毒爆发,末日来袭,美女变成了丧尸,敌人变成了丧尸,到处都是丧尸……一个继承了上古时代【祝由术】的现代催眠师能做什么?,能做什么?敌人,统统催眠和丧尸睡觉。丧尸,资质好的催眠成手下。自己,自我催眠,战斗爆表。催眠师的精髓:要么催眠世界,要么催眠自己。
  •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