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8100000022

第22章

死后。仁宗念其前功,恤还没产,且录其子。末路亦无一字不验。其一独不验,则钱星垣榆所藏也,隐其姓名,造中载连捷科名,宦场尤利。弱冠余以进士分部,六十陟侍郎,出作巡抚。后忽直书曰:“天颜大怒,臣罪当诛。”又一行云:“魂归玉笥峰头鹤,血染云阳市上花。”考玉笥在江西,而星垣云系闽中人。

又云其人初官额外,寄晋问命,得此怖绝。弃官归,长斋事佛,年四十归道山。

计已减龄忏劫矣。三纸皆粗疏朽败,字更恶劣,潦草不可解。星垣复云:“或以高宗圣造试之,则只四大字,曰:‘万寿无疆,。”疑其附会。

健啖

古健啖客,稗史多述之。即近代如王觉斯、徐原一,诸书亦多纪载。外祖蔡公云:“曾晤马学士豫,张茹英户部以亲家宴之。俗例喜筵,用双上八肴,则十六碗。见学士一下箸而碗已罄,十六碗不需片刻也。将欲离席,主人曰:‘尚须一饭。,一拨一碗,又罄十余碗。见陪者皆阁箸,乃起立曰:‘饭亦饱矣。请辞入内省女。,马夫人素稔之,请曰:‘外间恐未餍饫?,学士答以馔肴大佳,惟饭碗太小,难为侍者耳。乃以两蹄两鸭进,即以一品碗盛饭,又盛其两蹄鸭,亦无余沥。扪腹曰:‘可矣!,始去。乃遣使送垫犒至学署中,见马复以巨甑蒸饣华饣罗数十,侑以白肉一冰盘,又复大啖。盖北人非麦不能疗饥耳。后竟以善啖贫其家。”

医士吴江陈君,言曹宗伯地山家食,恒苦不饱。每逢会试岁,为诸门生接场,设席会馆,取其便也。席中惟豚蹄一味,脂腻肥腯,酒后无下箸省。明日家人裒集,置巨镟中,或十或八。此公讠甫啜时也,即候已暄热,肉郁且败,亦不嫌。

时稷堂师在座曰:“豚蹄犹可。我昨在竹井相公家陪吊,请宗伯题主,素席三筵,亦复并吞之。知此老胸中,殊不辨精粗美恶也。”然此皆熟而荐之。予所亲见,乃竟有不火食者。

癸卯北闱,三场坐问字号,号短而阔,一号只二十房,故三号统作一号。十四日巳刻,见一人肩生彘半体而入,意谓往供给所而误也。至则置生彘于板,告于众曰:“鄙人有饥疾,故备此自给。愿诸君勿哂。”料理粗毕,即云苦饥,先揭彘中膏,另悬之壁曰:“此差可疗渴,我以代瀹茗也。”拔利刀割之,旋割旋啖,血尚淋漓唇吻间。割其三之一曰:“勿过,须匀,供两顿餐耳。”切其余,陈柳筐,尚可三十斤许。计其所食,已可兼数十人。十五日下帘誊策,不复知闻,十六早迹之,则已杳,意其料尽。亟思归食故。见其卷系旦字号,惜忘其姓名。同寓多好掉文,有以樊哙况之者。周肖廉曰:“哙何足道。许子以釜甑爨,终是神农后人,斯更在燧人氏前矣。”古哉,宜小欧之震而惊之也!

龚自珍

GONGZIZHEN

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龚自珍出身于一个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其父、叔父等,都是科举入仕的官僚,其母则是清代着名的汉学大师段玉裁的女儿。龚自珍早年受家学的影响。12岁起在祖父段玉裁的指导下研究古文字,龚自珍继承了考据学派的实事求是和经世致用的学风。后来龚自珍又跟随刘逢禄学习《公羊春秋》,掌握了今文经学探求古籍“微言大义”的思想方法,借古讽今,批评时政。1820年龚自珍以举人入选内阁中书,此后20多年,他一直在京任小官。1839年其叔父任礼部尚书,龚自珍按清朝的引避制度辞官南下,教书为生,直到去世。龚自珍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末世,他感受到了社会所包含着的危机,批判了封建官场营私舞弊、欺压百姓的恶习,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时政的方针建议。如政治上要求改革官僚体制,经济上要求防止兼并等;学术上要求经世致用,学术为政治服务。遗憾的是,清朝统治者在还未来得及进行改革的时候,就陷入了鸦片战争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困境。

尊隐

将与汝枕高林,藉丰草,去沮洳沮洳:音jùrù,低湿地带,即荦确,第四时之荣木,瞩九州之灵皋,而从我嬉其间,则可谓山中之傲民也已矣。仁心为干,古义为根,九流为华实,百氏为柂藩,枝叶昌洋,不可殚论,而从我嬉其间,则可谓山中之悴民也已矣。

闻之古史氏矣:君子所大者,生也;所大乎生者,则时也。是故岁有三时:

一曰发时,二曰怒时,三曰威时;日有三时:一曰蚤时,二曰午时,三曰昏时。

夫日胎于溟滓,浴于东海,徘徊于华林,轩辕于高闳,照耀人之新沐濯,沧沧凉凉,不炎其光,吸引清气,宜君宜王。丁此也以有国,而君子适生之,入境而问之。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山林冥冥,但有鄙夫,皂隶所家,虎豹食之,曾不足悲。

日之亭午,乃炎其光,五色文明,吸饮和气,宜君宜王。丁此也以有国,而君子适生之,入境而问之。天下法宗礼,族修心,鬼修祀,大川修道;百宝万货,奔命喘塞,汗车牛如京师。山林冥冥,但有窒士,天命不犹,俱草木死。

日之将夕,悲见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莫气,与梦为邻,未即于床。丁此也以有国,而君子适生之,不生王家,不生其元妃、嫔嫱之家,不生所世豢之家,从山川来,止于效而问之曰:何哉?

古先册书、圣智心肝、人功精英、百工魁杰所成,如京师,京师弗受也,非但弗受,裂而磔之;丑类呰窳、诈伪不材,是辇是任,是以为生资:则百宝咸怨,怨则反其野矣。贵人故家、蒸尝之宗,不乐守先人之所予重器;不乐守先人之所予重器,则窭人子篡之,则京师之气泄;京师之气泄,则府于野矣。如是则京师贫;京师贫,则四山实矣。古先册书、圣智心肝,不留京师,蒸尝之宗之子孙,见闻媕婀,则京师贱;贱,则山中之民有自公侯者吴。如是则豪杰轻量京师;轻量京师,则山中之势重矣。如是则京师如鼠壤;如鼠壤,则山中之壁垒坚矣。京师之日苦短,山中之日长矣。风恶、水泉恶、尘霾恶,山中泊然而和,冽然而清矣。人攘臂失度,啾啾如蝇虻,则山中戒而相与修娴靡矣。朝士寡助失亲,则山中之民,一啸百吟,一呻百问疾矣。朝士僝焉偷息,简焉偷活,侧焉徨徨商去留,则山中之岁月定矣。多暴侯者,过山中者,生钟虡之思矣。童孙叫呼,过山中者,祝寿耆之毋遽死矣。其祖宗曰:“我无余荣焉,我以汝为殿矣。”其山林之神曰:“我无余怒焉,我以汝为殿矣。”

俄焉寂然,灯烛无光,不闻余言,但闻鼾声,夜之漫漫,鹖旦不鸣,则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

是故民之五生,一纵一横。旦暮为纵,居处为横;百世为纵,一世为横;横收其实,纵收其名。之民也,壑者欤?邱者欤?垤者欤?避其实者欤?能大其生,以察三时,以宠灵史氏,将不谓之横天地之隐欤?闻之史氏矣,曰:百娼夫,不如一猖夫也;百傲民,不如一瘁民也;百瘁民,不如一之民也。则又问曰:之民也,有待者耶?无待者耶?应之曰:有待。孰待?待后史氏。孰为无待?应之曰:其声无声,其行无名,大忧无蹊辙,大患无畔涯,大傲若折,大瘁若息,居之无形,光景煜捕之杳冥。后史氏欲求之,七反而无所睹也。悲夫悲夫!夫是以又谓之纵之隐。

朱翊清

ZHUYIQING

朱翊清(1795-?),字梅叔,别号红雪山庄外史,归安人。朱翊清早年从事科举,然屡试不中,后遂绝意科举,埋头着书。朱翊清的笔记小说以传闻中的实际的人、事为主人公,通过这些故事,揭露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和科举的荒唐,抒发自己愤世嫉俗的情感,展示自己的入世抱负,读者也可以由此体会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风土人情。

穿云琴

康熙间,勾曲道士忘筌,本武昌名家子。以幼孤避乱,入道劳山。性豪逸,耽书嗜饮,善画墨竹。尤精于琴,遇良材,必重价购之,至于典质不倦。后闻新安吴商名畏龙者,蓄琴颇富,裹粮往访。商见其携有古琴,问:“炼士亦善此乎?”对曰:“固生平所好也,但恨未遇名材耳。”即指手中所携者曰:“此宋贾相悦生堂中物,向以五百金购得之,然亦非上品。闻先生多蓄古琴,故不惮远涉,未识可赐一观否?”

商与论琴理,筌为细述勾拨挑剔之法,语多神解。商一时未能尽领,请传之妙手。筌解囊为弹《水仙操》一阙。商危坐竦听,如有山林杳冥,海涛汩没起于座中,辄为叹绝。筌停琴言曰:“此调自伯牙传至嵇康,名《广陵散》,所谓观涛广陵者也。康死,此调已绝,某特以意谱之耳。”

商乃出其素所珍藏者十余琴,皆不足观。最后一琴,以金猫眼为徽,龙肝石为轸,背刻二字曰:“穿云。”质量密栗,古色黝然;旷代物也。筌爱玩不忍释,请以所携琴易之。不许。增以五百金,亦不许,呼仆取入。筌乃起,怅然而出,谋诸阍者。阍者谢曰:“主人亦徒慕风雅耳,本无真赏。今见师赏鉴若此,岂复能动以利乎?”筌乃出,凭居一僧寺,誓不得琴不返。然卒无可为计,惟日饮。

无何,一夕对月独酌,念资用将竭,而宝琴终不可得,凄然泣下。忽闻墙阴翛响有声,一女子丰姿绰约,含笑而至。曰:“如此良夜,请为清歌侑酒,以破岑寂可乎?”筌讶问:“美人何来?”女曰:“勿劳穷诘,当非祸君者。”遂于怀中取黄牙拍板,唱《琴心》一折,音韵凄婉,顾盼生姿。筌连酹数觥,竟醉倒于床上。及醒,窗中斜月莹然矣,女犹坐于灯前。遽起,促之归寝。女曰:“妾亦非私奔者,自蒙青盼,觉人间尚有中郎,继知君情深如许,故背主而来,将以此身相托。即君心中事,或者犹可借箸,不意见拒之深也。”言已,以袖揾泪。筌见其罗袂单寒,转更韵绝,乃拥之入怀,为诉流连之故。女曰:“此易事耳。”筌闻之,喜极曰:“然则今夕愿为情死。”遂拥入,共相缱绻。既而鸟语参横,女急起曰:“吾二人岂可复留此耶!”筌辞以商琴未得,女笑语曰:“第行勿忧也。”即往墙角取一小箧,出水田衣裙各一,并冠履,易作道装。相与促装,启后扉而行。

中途入一村店沽饮,先有一道者在座,筌揖与谈,理致玄运,遂邀共饮。

女避去。道人密语曰:“君相随少尼,非人也。今夜共枕时,某于门外作法,君当紧抱勿释。”如其言,果得一琴,即商所宝藏者也。大喜,持示道人。道人曰:

“此杨贵妃遗琴也。传至南宋理宗,曾以殉葬,后为杨琏真伽掘得。非君不足当此物。亦见古今神物,必不终沦于俗子手中。然君亦不可复至劳山矣。”筌乍闻,恍若梦醒,遂起再拜,携琴入终南山,不返。

外史氏曰:以吴商蓄琴之富,而仅得一穿云琴,亦见神物之未可多得矣。

惜其不知所宝,而慢藏以失之。名曰畏龙,称其实矣。彼劳山道士者,欲得良材而金尽饮泣,设其终不得琴,其将不复返乎?痴哉!道士之好琴也。然非道士之痴,又乌能通乎鬼神若是?彼世之通脱自喜,而卒于一艺无成,皆其自谓不痴者也。于是乎道士之痴,乃不可及。

可师

吾邑之西偏,有丰登庵,僧名可师,以戒律自名。邻村一妇人素与僧通。

会值春社,妇浓妆艳抹,至寺中烧香。僧引入房与狎,事已,相抱而睡。

适社长来问殿上缘事,小沙弥寻入,并不见僧,但见床前绣履一双、与僧履在地。遂近前揭其账呼之,僧惊寤,见沙弥,大怒,遂起擒之。沙弥诉其误犯之由,僧转益惊讶。顾邻妇曰:“汝善守之,勿听其出也。”遂去。少顷复入,缚沙弥以绵塞其口,笞死。是夕留妇宿庵中,人静后共舁尸,启后扉出,投一废井内,以瓦砾覆焉。

次日以沙弥为母家所诱,窃物潜逃控于官。官纳僧贿,拘其父刑讯,责令交出沙弥。顾其父实无从寻访,讼系者逾两月矣。时梅雨乍晴,有数小儿于庵后斗草为戏。忽见井上一小蛇婉蜒,群起逐之。蛇入于井,一小儿趋窥之,帽落井中。儿即取稚竹一竿撩之,帽已沉矣。再撩之,则一足翘起水面,须臾尸首浮出。大惧,投竿告其父。父即呼邻保共往,相与捞起。其尸犹不腐,遍体伤痕,隐如刻划,而面目宛然可辨。遂共鸣于官。

邑令至,验尸,系笞死者。询僧曾有控案在总捕府,即饬役往取成案,反复久之,呼二役往搜其寝,无所得。既至佛座后一套房,其中床榻衾帐,皆极绮丽。顾亦无他物,惟抽屉中有辫发一根。以呈,并缕述房中华褥状。令呼僧以问,此处缘何而设?此物更何用处,僧对不知。令曰:“然则汝亦知杀汝之徒者乎?”僧又言不知。令干笑曰:“汝虽不知,然凶手则有在矣。”遂用夹讯僧绝而复苏,犹坚不肯承。令怒,命再刑之。忽顾见人众中,一少妇低头揾泪。趋唤至案前,诘之曰:“此何地也,而汝却来此垂泪?”对曰:“妾本师之邻家,见其不胜拷掠,不觉惨然。”令曰:“然则视僧之拷掠其徒何如?尔时汝何忍立视其死耶?”妇骇言:“此事与妾无干。”令大怒,命拶之。僧在旁睹其宛转娇啼,心痛如割,遂前承所以毙其徒者。且曰:“事虽由于奸情,但当毙命时,此妇实不在侧。

刀山剑树,小僧一身当之足矣。”令笑曰:“今日汝可谓大发慈悲矣。”因并系其妇去。案既定,斩僧于市。妇拟监候绞,年余病死狱中。相传行刑时,砍至第七刀,僧首始殊云。

外史氏曰:余细时见此僧不茹荤酒,仪度谦恭,故里中咸称高行僧云。又闻其所私,亦不止此妇。及沙弥见瘗,即拟为打包计。已出至通河桥,辄见桥竖空中,高数十丈,往返几次皆如是。彷惶达旦,自度不能脱,于是乃捏控其父焉。盖此桥去庵里许,乃其出入所必由也。噫!僧亦知人可愚以术,官可通以贿,而鬼神则有难欺者乎!况又有辫发之慢藏者乎?然此亦岂非天哉。

尸擒盗

数年以来,邑东北数十里内权厝者,棺多被盗。或控诸官,往往隐忍不发,以故盗益肆。余在珠村,其邻村有二人共发一棺。其尸一少妇也,家素裕,其附于身者赢数百金,二人则大喜。一盗以右足入棺,蹑尸两髀间,举扶而取之殆尽。既又将褫其中衣,忽觉右足被夹如束,急拔之不可出。其一盗救之不得,遂攫取衣物而逃,而此盗犹蹑足棺中也。

比晓,村中见者,急捉而缚之,则其足亦脱然解矣。遂献于官。邑令来验毕,鞫之,并其党一人,捕得,俱论斩。或谓此事闻者可以警矣。然鬼之灵于人者其暂,而人之不灵于鬼者其常,是其祸岂有艾耶?

又有某甲素嗜博,已倾其家。后其妻病将死,谓甲曰:“余病至此,设有不测,身无寸缕;奈何?”甲曰:“今烟火屡绝,乞贷无门,汝不见吾之悬鹑百结,而能顾汝乎?”不顾而去,其妻一恸而卒。母家闻之,以裙钗数事至,买棺殓焉。

某甲才归,见之,意良喜,相与举棺厝之。次日复出,与人博而负,将复局,则囊已罄。惭忿而归,一路冥思无计。

至村中,微月已上。不及入门,径往瘗所,潜启其棺,其妻忽然起坐,骇绝反奔。旋闻履屟之声渐近,回视,见其妻彳亍彳亍chìchù,走走停停。而来,相去仅十余步。尽力狂奔到家,急掩其门。随闻打门声甚厉,窥之,则其妻被发怒目,僵立门外。甲方寒颤不敢息。已而邻鸡喔喔,东方渐明,闻门外有声,如堵墙崩塌。再窥之,则其妻已杳然无迹。启户出,见其尸仰卧地上,僵仆不动,乃笑向尸曰:“今日犹能追乃公乎?”遂曳其尸至瘗所,尽褫其一身之所穿戴,仆其尸于棺而遁。

嘉庆间,邑有金翁者,家饶于赀。生一子某。翁殁,其子饮博无赖。始货其田庐,继鬻其妻女,犹不给。一日毁其祖茔,取砖瓦售之。后竟发其七棺,并其父母之尸弃之,而以其棺售焉。于是举族共愤,缚而送于县。令来验视已,讯之,金氏子曰:“坟中棺皆数十金以上物。祖父有此金,不以贻子孙,而以瘗其身,不已忍乎?然赖此故至今不朽,货之可致多金也。”令大怒,命以石灰淹而化之。

同类推荐
  • 格萨尔王全传

    格萨尔王全传

    本书对古代藏族部联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民的经济生活、生产劳动、意识形态、理想愿望等,都作了生动真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
  •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科普读物,它熔古铸今,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新疆传统饮食文化,从冰封雪域到沙漠绿洲,从千里草原到山区田园,书中以近千张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文字再现了新疆7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饮食风情,并展示了当代清真美食,绘就了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的发展画卷。
  • 活色生香的民俗

    活色生香的民俗

    很多人都对民俗知识不太了解,或对民俗现象了解得不大正确,认为民俗是土气的、不入流的,是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这是极为肤浅的看法,是不应该出现的看法,说明我们对造就了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很陌生,很疏远。这不仅是我们的过失,也是历史的遗憾。民俗史与人类史互相交叉,与考古史互相渗透,与宗教史互相感染,与语言史互相弥补……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民俗史,都是庄严的、严谨的,也是活泼的、活色生香的。了解民俗,就是了解真实的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阅读此书,就是步入生活腹心的快捷方式。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热门推荐
  • 明星老公不靠谱

    明星老公不靠谱

    他是舞台上光辉耀眼的明星,她只是一个爱慕他的粉丝他知道她爱着自己,为了弥补心中的伤,他利用了她的感情,他知道她不快乐,可是他选择视而不见,他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爱上别的女人,可是却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早已经离不开她,当他选择和她重新开始,却发现她已经不见了,他还能找到她,和她重新开始吗?
  • 人物

    人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莱缘镜

    仙莱缘镜

    浮生一日梦千载,修真笑傲逍遥.....
  • 无良大丫头

    无良大丫头

    温若水,她只是太师府老夫人身边的一名大丫头,此生只想过得简简单单,平平静静。却奈何,这‘第一淑女’的名号太过招摇,引来无数的妒忌,挑战,加陷害,自从回到皇都荣城,生活似乎就没平静过,还倒霉的意外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这场阴谋还跟皇室扯上了关系,她一个丫头,只想求自保,全身而退,但命运总是无奈的,稀里糊涂中,自己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还惹上无耻恶男脱不开身。丫丫的,她也是有脾气的,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做了十几年的伪装淑女大丫头,也该让你们见识见识本姑娘无良的一面了。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若水心下一横,既然无路可退,那就让她全力以赴,且看她如何在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中取得一份真正属于她的平静与安详。(业余写作,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多多指点,谢谢。)
  • 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

    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很少有人像曾国藩那样,获得的评价是天壤之别,敬爱与痛恨。推崇与指责,同时加于一身。爱之者说:曾国藩老成练达,深谋远虑,终成大业,是国家的脊梁。恨之者说:曾国藩老奸巨滑,心术多端,深不可测,是封建官场中的“老狐狸”。如果去掉措辞中的褒贬色彩,便可发现,人们对曾国藩其人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共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老谋深算”。《曾国藩三论——做官 做人 做事》将曾国藩一生中为官、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
  • 樱花魔校:霸道王子恋上淡然公主

    樱花魔校:霸道王子恋上淡然公主

    她,身世迷离,同时有肩负着重要使命,迫使得她不得不去完成;他,从遇见她那一刻起就守候着她,看着她一步步成长,等待着于她一起去揭开这一层层迷雾的迷沙;到了最后关头,他们能否在一起?能否一起完成本就注定好的使命吗?我们拭目以待!【本小说是青春玄幻类,也包括一点女强,有意的话不妨先看上两眼,喜欢就收藏,点评论,砸票票!全文免费哦!】
  • Tarzan the Untamed

    Tarzan the Untam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雷皇领域

    雷皇领域

    主人公李穆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收了别人钱财去攻击的电脑,一日他像往常一样接到雇主的电话要他黑掉一家公司。联系他的人十分阔绰。他像往常一样插上了U盘.....
  • 墨兰花开

    墨兰花开

    墨兰花开时、方知已入春、冷俊何时来、我已醉落时。
  • 武极为道

    武极为道

    穿越大潮流中,赵铭发现他也穿越了,穿越到这个以武为尊的异世,前世积累的武道经验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别人看似不可能的年龄,轻松达到了先天。别人难以进入的通天宗,赵铭不用通过一道测试,就直接成为通天宗内门弟子。武之极,道之巅,极限是什么,且看赵铭如何看破大道,站在道之巅,俯视众生。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