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5800000072

第72章 不被完美心态牵制

一次失败,是一种错误的排除。

——哈佛大学训言

写过《寻找幸福国度》的埃里克·韦纳曾到北半球北部的冰岛寻找这个秘密。在了解居住在冰岛上的人之后,埃里克·韦纳发现,他们的文化并不以失败为耻,他们更愿意追求所喜爱的东西。冰岛可以说是一个有艺术的国度,岛上不会有人说他们不够优秀,所以,他们会随心所欲地唱歌、绘画与写作。他们看起来多才多艺。

对于这些,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说:“决定人类感觉的不是实际拥有的技巧,而是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技巧。”也可以这么认为,如果你认为你善于做某件事情,无论是否属实,也都会去做。如果你不认为你善于做某件事情,就很少会去做的。

一些完美主义者在开始做某件事情时会觉得很难,在结束某件事情时会觉得难上加难。在一开始,他们是没有准备好;在快要结束时,他们是认为产品不够好。他们在产品没有达到完美之时,会让产品搁置着,很难会与他人分享的。

追求完美的男人,在寻找恋爱对象时,会很容易单身,因为他们也在寻找着一位完美的女人。当他们年龄很大的时候也会在寻找,并不停地问自己:“世上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没有合适的呢?”

不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而是因为他太追求完美总是擦肩而过。而世上并没有完美的事物,也难有完美的个人,完美只不过是一种想象中的美好罢了。在面对自身的不足时,就要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坦然,不要被完美心态所牵制了。而有些人在不停地苛刻要求着自己,原因在于这些人潜意识地在追求着完美。他们会时刻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高雅优美,会时刻要求把工作做到最好,可是,实际上却比想象中的要劳累,会经常疲惫不堪。

这就衍生追求完美的心会带来包袱了,现在的社会的压力会让完美主义者在现实面前无可奈何,从而无法如己所愿便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有的时候会急功近利、事与愿违。

阿拉伯人说得好,“月亮的脸上也会有雀斑”。归根结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并没有完美,完美只是一个奢望而已。就连人们对外表也会有不同的审美层次,例如有的人认为高大的是美,有的人认为纤细的是美,有的人认为大眼睛是美,有的人认为小眼睛咪咪笑是美,有的人认为清秀是美,有的人认为俊朗为美。

美无可厚非,会让人难以渗透。所以,就要卸掉完美的包袱,不内心上被完美的心态所累。

那些完美主义者难以获得回报,获得回报的是生产力,生产力只能通过不完美来实现。先做出决定,再坚持到底,并从中学习、重复,这便是科学的试错法。完美在于不完美,而如何摆脱完美主义呢?哈佛大学的学者们给出了如下的四条建议。

其一,放弃无所谓的劳碌。如果一个人背负着很沉、很重的行囊,就会活得很疲惫。我们的生命的旅程不在于背负太多的行囊,当面对一些抗不了的压力时要果断地放弃。只有如此,才会轻装上阵。

其二,不对别人期望太高。妻子会期望丈夫大展宏图,上司会期望下属成绩斐然,父母会期望儿女成龙成风,朋友会期望对方一帆风顺,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不过,期望越大,失望也就往往越大。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走的道路,何必要过于对别人给予期望呢?

其三,做自己认为对的,而非他人认为对的。要做一个好的员工、父母、子女,这能让你不断地趋于完美。关键的是做对的事情要经常去做,如果经常做了就会最终做对。需要明白的是,不要处处争当第一,要正确处理努力和第一之间的关系。只要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没有必要非得当第一。

其四,不要试图每一步都不出错,能进行下去便可以了。当想做一件大事的时候,只要努力设定好期望值就可以了。要选择一个可控制的小目标去逐步完成,然后才可以去追求下一个目标。这会让你获得自信,每一步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便会获得成功的机会。

这四条建议是成功良好的开端,遵循这些建议就不会为追求不到而意乱心烦了。

同类推荐
  • 去印度成长

    去印度成长

    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的10多亿人的民主又是如何运作的?它如何实现了直逼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增长是可持续的还只是昙花一现?它有没有惠及广大民众还是只局限于社会中上层?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作者在取得清华大学工学、法学双学士学位后,毅然决然地去印度尼赫鲁大学留学。在印度学习的一年里,作者细致观察记录了印度尼赫鲁大学的校园生活,并深入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城市与乡村,展现了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别样的印度风土人情。
  • 务实高于一切(上)

    务实高于一切(上)

    当今社会,就是快鱼吃慢鱼的社会;商场如战场,谁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出手,谁就掌握了获胜的主动权。“今天的生活在20年前是富翁,今天的生活在20年后是贫民”。“富翁贫民论”的定律揭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真知。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讲究一个“快”字,把效率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粉红色的信笺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粉红色的信笺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心灵鸡汤智慧全集

    心灵鸡汤智慧全集

    这是一本让你抛开人生诸多精神枷锁,塑造完美人性,造就成熟人格,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书。心灵是一间贮满杂物的货仓,需要不断的清扫才能扫除生命中的羁绊和心灵上的负担。打扫心灵就是净化内心的环境:扫掉烦恼,才会留下沉静;抹掉虚荣,才会留下真实;扫掉悲伤,才会留下坚强。只有经常打扫心灵,才能拥有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才愈能发挥潜能。生命的难度也就在于此。
  • 说话可以很艺术

    说话可以很艺术

    说话是门大学问,是门最实用且可赏可鉴的大俗大雅的真正的艺术。同样表达一个意思,但说的方式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大相径庭,一个人能否把事情办成,很多时候不在于作了多少,而在于说了多少和怎么去说,台湾著名的成功学家林道安说:“一个人不会说话,那是因为它不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一个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了!”
热门推荐
  • 漫天遍地逮王妃

    漫天遍地逮王妃

    重生成为云家备受欺凌的五小姐,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一扫春色,谁知道突如其来的一场赐婚,吓的14岁的柳贝贝与逸王爷双双逃婚,多次江湖历险,她偶遇江湖浪子尹天羽。王爷还是美男,我选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养: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法则

    修养: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法则

    一个人的修养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更是一种优质的自我投资。本书从培养沟通能力、鉴赏能力、社交能力、个性与智慧、选择和阅读、内在与仪表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系统地讲解了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价值,对提升个人能力修养有着诸多启发和指导。语言朴实,富含哲理。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妨阅读本书,定会有很多收获。
  • 谁敢犯我强华

    谁敢犯我强华

    当华夏古国的附庸民族倭人化身恶魔一样的侵略者,腐朽统治下国人潜藏的热血渐渐苏醒,直到燎原。啥?你说剪辫子是革命党?你丫妥妥一保守复辟封建辫子党,小的们,速速把他剃光头。啥?你说小米加步枪顶不过法东斯的大炮?得,您老人家赶紧搁边儿站,小心我步枪走火崩了你的牙花子。我管你法个东西南北斯,在俺大华夏的地盘上,俺都让你吃不了。也兜不走!因为这是俺们人民自己的地盘儿!!
  • 未来甜心馆

    未来甜心馆

    小时候的金未来是个无法无天,骄傲的小公主,在她的记忆里,有个胆小怕事却心地善良的王子,尽管前一秒还被自己欺负,但下一秒却不顾一切地救了要掉下悬崖的她。
  • 隐婚秘爱:总裁宠妻无度

    隐婚秘爱:总裁宠妻无度

    心理医生陆天爱在赌场误闯入一个男人的房间,回国才发现,他竟然是她的大boss。环球集团总裁叶擎,权势遮天,高高在上,却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多重人格。一样的身体,一样的面孔,她招惹上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男人。一个他,狂拽冷酷。“私人医生?”叶翎勾起薄唇,俊脸慢慢靠近她,嗓音低哑浑浊。“有多私人?”一个他,腹黑傲娇。叶擎俊美的面容冷漠傲然。“我用过的东西,谁也别想再碰,包括他。”他们之间一开始,就只是一场交易,走肾不走心,谁先认真,谁就输了。
  • 坐在尘埃之上

    坐在尘埃之上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圣名天下

    圣名天下

    柳胜邪在工作期间,被老板炒鱿鱼,所以给老班顶嘴,被老班开除。在狂风爆雨下励志要成功,可不小心被雷劈到,一瞬间,脑电波受损穿越了,最后误打误撞穿越都了蜀山,成了蜀山的新弟子......
  • 我的摄青鬼男友

    我的摄青鬼男友

    他摄青鬼,仇恨缠身,半人半鬼?她天生阴阳眼,被诅咒缠身,从小见鬼无数。不想无意间解开的封印,让她从此更是“恶鬼”缠身?
  • 老农民

    老农民

    2014年年底中央电视台联手四家卫视频道同时开播,跨年度大戏!影帝陈宝国、冯远征等倾情演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同名电视小说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跌宕起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生动再现中国农村六十年历史进程,献给八亿父老乡亲两个农民纠缠了六十年的恩怨情仇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
  • 生活与生态(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生活与生态(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