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500000019

第19章 一目五先生 (7)

巍巍颠颠的脚步声在屋里响起,一直延伸到大门后。“哐当”一声,门闩被拉开。接着门发出沉闷的支吾声,一个老太太的头在门缝里露了出来。

一见老太太,我吓了一跳。

这位老太太实在太矮了,如果不低头的话,我几乎没有看见她就站在我面前。她的背驼得非常厉害,几乎弯成了一个圆圈。她手脚瘦小到让人吃惊的地步。简直就是一个放大了很多倍的蜗牛。

她将手耷拉下来,手指几乎挨着了脚背。这给我造成一种错觉——她是靠四肢爬行的。真不敢想象她刚才是怎样打开门闩的。

爷爷见了老太太,连忙弯下腰去握了握她的手,温和地说:“李娭毑,您老身体还好吧?”娭毑是对老婆婆的另一种称呼。我瞥了一眼老太太的手,瘦小而干枯,仿佛鸡爪。

爷爷很少主动跟人握手。可以看出爷爷见了同年辈的人或者比自己年长的人有更多的尊敬。但是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一种惺惺相惜。这个时代已经跟他们那个时代完全不同,他们像一群被时代遗弃的人。

文撒子的话更是加剧我的这种想法。文撒子用残酷的打趣方式问候老太太:“李娭毑,您老怎么越长越矮了啊?”他学着爷爷那样弯腰跟老太太握手。

老太太连忙笑眯眯地说:“好,好。”对文撒子不怀好意的打趣并不生气。

42.

“家里有养鸡吗?”爷爷刚进门就直接进入主题。

“有,有。”老太太连忙答应道。她抬手指了指堂屋里的一个角落,说:“那里有一个鸡笼,看见了吗?”

我们几个伸长了脖子朝老太太指的方向看去,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你们年轻人都看不到吗?我这么老了还能看见呢。真是,现在的人眼睛都越来越不好了。”老太太一边说一边朝那个黑暗角落走过去。她的手仍垂在脚背上,走起路来和爬行真没有什么区别。

她说得对。现在的人眼睛整体视力水平确实一日不如一日。十几年前,如果看见有人戴眼镜,必定以为那人是很严肃的知识分子,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敬畏之情。而现在,从学校里走出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戴着眼镜,有的孩子不过十岁就已经戴上了眼镜,在那时这种现象几乎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

我还记得,当我站在家门前向大路上寻找爷爷的身影时,爷爷却早已看见了我,并且挥手喊道:“亮仔,亮仔!”

有时我甚至怀疑,是不是从他们那辈人开始,人类的整体视力就出现了下滑。

老太太走到黑暗角落,她的半个身子隐藏在黑暗里不见了,我只能看见她还算清晰的脑袋和肩膀。她将手伸进黑暗角落里抓住什么一摇,立即响起了一片鸡鸣。“咯咯咯”的鸡的争吵声在耳边聒噪。它们或许在埋怨老太太打扰了它们的睡眠,正发小脾气呢。

“果然是有鸡的。”文撒子撅嘴道,一副不可相信的模样。

年轻妇女笑道:“婆婆不常在外面走动,家里的一什一物都被她记在心里啦。别说鸡笼,就是一根绣花针不见了,她闭着眼睛都能在这屋里找到。这个房子跟她熟得很呢。”年轻妇女的话里有掩饰不住的自豪。

我奇异于她说的“房子跟她熟得很”,却不说“她很熟悉这个房子”,好像房子是个人,能跟老太太交流似的。

不过转念一想,很多人随着日渐衰老,走动范围也日益缩小。最后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房子周围,把居住的房子当成了生活的碉堡,寸步不离。他们确实可以做到熟悉房子的每一寸地方,哪里有一个小坑,哪里有一个裂缝,那个小坑是不是比昨天大了一些,那个裂缝是不是比昨天多了一点儿延伸,他们都可以做到了如指掌。他们不把这些说给别人听,但他们把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记在心里。

他们和他们的房子,共守这些秘密。他们和他们的房子就像配合默契的伙伴,悄悄走完他们的一生。

所以,年轻妇女说“房子跟她熟得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许,她也是这样看待老太太和这间老房子的。

老太太从黑暗角落里走出来,抱怨道:“我这个孙子别的都好,就一样不好。白天不屙尿,怎么逗他要他屙,就是没有用。到了晚上就在床单上画地图。天天要换床单,洗床单倒是不怕,可是到了晚上睡觉连块儿干地方都找不到。”

我们这里的方言跟普通话在用词方面有些差别。普通话里说大小便的时候分别用“屙”和“撒”,但是这里的方言把大小便的动作统称为“屙”。还有,普通话里说“吃饭”、“喝水”,而这里的方言说“吃饭”、“吃茶”。留别人在家里坐一坐时就说:“吃茶了再走啊!”

当然,也有人像普通话里那样把这些词分开用的。但是老一辈的人已经习惯了方言里用词方式,改不了。就比如我称呼外公做“爷爷”,虽然他也知道外公这个词,但是我要叫他一声“外公”的话,他肯定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

爷爷听了老太太的话,笑道:“我外孙小时候也这样呢。你把你孙子抱出来,我给他置肇一下。以后就会好的。”

年轻妇女连忙跑进屋里,抱出了孩子。

“弄一升米来,米用量米的器具装着,然后在上面插上三根香。”爷爷吩咐道,“再拿一块干净的布。”

年轻妇女把孩子交给文撒子抱住,又按照爷爷交代的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

爷爷将香点上,然后走向那个黑暗角落。借助香的微光,我才看见一个栅栏鸡笼。爷爷把香放在鸡笼旁边,然后把一块布放在香后面。

“你把孩子放到这块布上来。”爷爷道。

年轻妇女连忙从文撒子手里接过孩子,走到布前面。

爷爷协助年轻妇女一起将孩子放在布上。“把孩子的脚弯一下,做一个跪拜的姿势。好了,好了,不用真跪,有个姿势就可以了。”爷爷一面整平铺在地上的布,一面指导她怎么调整孩子的姿势。

那个小孩子被他妈妈这样摆弄一番,但是还没有完全醒过来,只是迷迷糊糊地蹬了蹬胖乎乎的腿,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

“这孩子睡得真香。”老太太用爱怜的眼神看着孙儿。

终于把孩子的姿势摆正确了。爷爷对孩子的妈妈说:“你扶好他,保持这个姿势不要动。然后我说一句你跟着念一句。”

孩子的妈妈一脸严肃地看着爷爷,点了点头。

爷爷笑了笑:“不用这么严肃。念错了也没有关系,重来一遍就可以。这点儿小事,没有关系的。不要紧张啊。”

孩子的妈妈又点了点头。

爷爷开始念了:“鸡哩鸡大哥,拜你做干哥。白天我帮你屙,晚上你帮我屙。”

孩子的妈妈跟着一句一句地念完了。

忽然,香上冒出的烟剧烈地晃动,仿佛有谁对着香猛吹了一口气。鸡群里出现一阵躁动。

43.

但是鸡群很快安静下来。有几只鸡还发出咕咕的低鸣,仿佛它们之间正在窃窃私语。

“好了,把孩子抱回去吧。你们不用天天洗被单了。”爷爷说完,抬起小孩子的手摇了摇,一脸的关爱。他总是很喜欢小孩,即使又哭又闹的小孩他也不讨厌,甚至小孩子不领情把尿撒在了他的房子里,他还要说童子尿撒在家里是好事。

虽然我对他如此喜爱小孩子不能理解,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童子尿也许是好东西。

四姥姥的老伴得痨病的时候,她经常到我家来讨我跟我弟弟的尿。那段时间,她每天一大早就拿着一个海碗到我家来,把睡得迷迷糊糊的我和弟弟弄醒,叫我们在海碗里撒尿。虽然我们很不情愿被她吵醒,有时一大早也实在没有排泄的欲望,但是因为四姥姥每次来都给我们带几颗糖果,我们不得不勉为其难。

妈妈说,童子尿对她老伴的痨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当时我是不信的。那时的农村有很多偏方,比如小孩子的耳朵生脓,可以捡鸽子粪晒干碾磨成粉,然后填在小孩子的耳朵里,几天脓疮就好了。再比如当时没有止咳药,可以把腊肉骨头烧成灰,然后兑水喝下,这样可以止咳。还有许多许多千奇百怪的偏方,我都不相信,但是最后居然都把人的病痛治好了。

这些偏方看起来不干不净,使用的时候也会恶心,但是人们活得健健康康。现在虽然医药治疗先进了许多,但是各种各样的奇病怪病不断,还未见得比那时的人活得自由自在。

年轻妇女连连道谢,抱着孩子不断鞠躬。

我心想,刚刚拜完干哥,还没有看到实际的效果,她怎么就感激成这样呢?

爷爷也说:“你现在先别感谢我,等孩子晚上真不多尿了,我以后经过这里的时候你多泡几盅茶给我喝,那就可以了。”接着,爷爷爽朗地笑了。

文撒子奉承地说:“那是必须的呀。您老人家走到哪里,哪家都给您茶喝啊!就怕您不来呢。”

爷爷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说:“真不早了,我们要走了。”

老太太忙提着一个茶壶走过来:“说了要吃茶的,吃了茶再走吧。”

爷爷笑道:“下回再来吃茶吧,今天真晚了。我闭着眼睛都可以走回家里,但是我这个小外孙也要回家呢。就这样了,啊!下回来,下回来。”

爷爷一面说一面往外走。我跟着走出来。

白发女子的孝歌还在空气中飘荡,给这个夜晚添加了一些神秘的色彩。爷爷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像是在倾听白发女子的孝歌,又像是在听别的什么。我也侧耳倾听,却只听见了飘荡的孝歌。

爷爷摸了摸我的头,说:“亮仔,走吧。”

话刚说完,老太太堂屋里的鸡群突然噪声大作。爷爷急忙返身进入屋里,我连忙跟上。

等我进屋的时候,只见黑暗角落里的鸡笼已经散了架,鸡笼里的鸡都跑了出来。鸡大概有五六只,都在堂屋里奔跑扑腾。鸡叫声凄厉。

“怎么了怎么了?”年轻妇女慌忙跑到黑暗角落里去看散架的鸡笼。

“是不是有黄鼠狼来偷鸡了?”文撒子连忙把大门关上,怕鸡跑出去。老太太也急忙返身去屋里拿出一个灯盏点上。

刚才没点上灯盏不是老太太抠门,而是那时农村的习惯都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色暗了,也就要睡觉了,虽然看东西有些费力,但是自家的东西大概在哪个地方,心里都有数,用不着点灯。再说了,用灯盏不像点灯那么方便,拉一下灯绳就熄。即使躺在床上了还得起来把灯吹熄,还不如开始就不点灯。

当然也有人要点着灯躺在床上了再熄灯的。我爸爸就是这样。而灯盏不可能放床上,总得和床有一段距离。所以,我爸爸经常在床上对着不远处的灯盏拼命地吹气,仿佛练一种奇怪的气功。

老太太托着灯盏在堂屋里照了照,并没有发现黄鼠狼的影子。

可是几只鸡仍在堂屋里扑腾。鸡毛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在半空中飘荡。忽然,一只长着大鸡冠的雄鸡凌空而起,翅膀费力地拍打。眼看就要掉下来了,它却停在了半空中,脑袋歪扭,双脚并立。

文撒子,年轻妇女,还有我,都被眼前的情景吓住了。

我偷瞄了一下爷爷和老太太,他们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同。但是哪里不同我又说不上来。

停在半空的鸡似乎也被吓坏了,翅膀拼命地拍打,身子不停地扭动,嘴里发出“咯咯”的呼救声。其他几只鸡却停止了奔跑,心有余悸地看着悬在半空中的同伴,偶尔还发出“咕咕咕”的鸣叫,似乎在轻声呼唤同伴。

停在半空的鸡似乎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危险,渐渐安静下来,连咕咕声都没有了。它歪扭着脑袋左看右看,似乎惊异于自己怎么能停在半空。地上的鸡也歪着脑袋来看半空的鸡。

安静只持续了几秒。

忽然“咔”的一声,悬在半空的鸡脖子扭断了,鸡血飞奔而出。

飞溅的鸡血大部分喷到了文撒子的身上,文撒子大声惊叫,连连喊娘。

扭断脖子的鸡从空中落下,身首异处。鸡的嘴张开,舌头吐出。离鸡头不远的地方,鸡的身子还在抽搐,鸡脚还在挣扎,鸡爪一张一缩,似乎想抓住什么东西。

我们都惊呆了,愣愣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瞟了瞟爷爷,爷爷没有像我们一样看着那只刚刚断命的鸡,却盯住了另外一只鸡。

我顺着爷爷的目光看去,那只惊魂未定的鸡正看着地上的鸡血,还用嘴啄了啄同伴的血,却不知它自己的脚渐渐并在了一起。

老太太喃喃的声音飘到我的耳边:“难道,难道是七姑娘来了?”

“就此打住。下面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湖南同学伸了一个懒腰。

一个同学说道:“一目五先生吸人精气的那段,让我想起一个国外神甫说的很有名的话。”

湖南同学问道:“什么话?”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那个同学说道,“这个神甫虽然没有迫害别人,却也没有去救助别人,最后落得这个下场。这跟被一目五先生吸取精气的人不是一个道理吗?”

我们几个纷纷表示赞同:尽一份力量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同类推荐
  • 婚姻是怎样炼成的

    婚姻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是现代都市言情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许多公式可循,按比例添加原材料,温度一定要刚好,废品还可以回炉,钢渣都能卖钱。婚姻是怎样炼成的?没有任何公式可循,万一无法挽救,还没有回炉的空间,就算勉强回炉,出来的也不是原来的摸样。幸福的婚姻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那么,一段好的婚姻究竟是怎样炼成的?本书将通过男女主人公小欧和佳蓉的情感经历给出最后的答案。
  • 走不完的日月 过不完的河

    走不完的日月 过不完的河

    本书为个人作品集。内容包括歌词选、诗歌选、散文诗选、评价文章四部分。作者创作的歌词曾经名噪歌词创作界。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到各省市电视台、歌舞剧院的演出都曾选用她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 二叔

    二叔

    二叔不希望子女能够做多大的大事,能够在外打工带来多大的财富,二叔要的是子女能够顺利平安。
  • 首席法医可可

    首席法医可可

    系列小说第一部。活在你身边的法医,喜欢甜食,喜欢温暖的可可奶茶的刑警队新上位年轻女法医。通过女法医的独特视角,来掀开悬疑案件的神秘面纱。浔可然,喜欢甜食,喜欢温暖的可可奶茶的刑警队新上位年轻女法医。她,能让死者说话——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案件的突破点,并最终协助破获案件。差点被撬开冰柜盗取的尸体、亡者脖子上留下的黑蝴蝶痕迹、被浸泡在玻璃皿中成排的人头、千年不腐的女王……
  • 天堂施工队

    天堂施工队

    一个傻子总是渴望有能够上天堂。有一天,一个人对傻子说,你要去找一些比你更傻的人组成一个施工队,来为天堂建一些房子。在傻子的周围,有官迷父亲;有暴发户明清;也有女人许花子,黄杏儿,香草;还有罗和尚,徐锤子这样的粗人。他们或为了钱,或为了纯粹的征服欲望苦苦挣扎。
热门推荐
  •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没有丰富阅历的人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些书,容易把一个人成功的真正原因误解了。因为每本书调的侧面都不一样,特别是这些书的表述方式往往丢掉、或者表达不出来一些在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原因。
  • 推倒师傅做相公

    推倒师傅做相公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扶手的一救,是劫难,还是理不清的宿缘?早知如此牵绊人心,又何若当初不相识;补她流离的童年欢乐,却弥补不了她那纯澈的情份。落叶聚还散。念太多不如不念,思太多不如不思。相缠如青丝的情谊,相伴远长的恩情,是情,还是爱,可已经是早就注定。月夜思量,意未尽,两相忘,枫叶染霜,寒露里又是谁人墨韵飘香?师傅,喜欢一个人怎么办呢?忘掉师傅,那我一定会忘掉你……
  • 望雁行

    望雁行

    本书为一部杂文集。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各类散文、杂文、工作论文等数十篇,这些文章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事业、对亲情友情等的感悟和思索。《望雁行》文字流畅,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 狂魔天骄

    狂魔天骄

    道家第七洞天罗浮山,号为朱明耀真天。东土大陆第一修真门派无极门就在此山中。门中女徒与魔界少主有染,生有一子,注定命运多舛,九荒八蛮之地走遍,九死一生后,身兼仙魔两派无上大法,为正邪不容,竟成一代狂魔……
  • 灵界鬼院

    灵界鬼院

    他是灵界的灵,生于天地,长于天地,没有心,没有情,却看遍了天道循环,阅尽了人间常情,他有着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你愿意交换与之相等的代价,他就可以实现你所有的愿望,只因他是灵,不在三界内,脱离五行中。然而他仍是不明白,他不明白什么是情。C大恐怖传说排名最末——灵界之门。所有传说中最不切实际的鬼故事,最不恐怖的鬼故事,最没有杀伤力的鬼故事。直到暖阳所在的414宿舍真的进入了灵界,开始永无止境的奔跑……男厕所莫名出现的女声,手持巨斧的黑色人影,图书馆无限延长的书架,学院里层层涌动的鬼潮……持七星踏罡步,运灵石镇八方。她们一直不知道,所谓的灵界,不过是一个鬼,对情的执念……
  • 最爱你的那几年

    最爱你的那几年

    青春如网,网住了你,亦网住了我。我们在网中相遇、相知、相爱,颤颤巍巍的说我爱你,恨不得将余生赠送于眼前的深爱之人。我们许下了自认为世界上最为真诚有力的承诺,坚信着这世界上有着永远的存在,坚信着我们的相爱会成为一段佳话。有一天,我们挣脱了网,跳上了驶向未来的中型大巴。在颠簸不平的旅途,诺言被现实一个接一个的扔进了车外的杂草丛中,逐渐消失不见。而你,也在某个我不熟悉的站点下了车,与我挥手道了离别,独留我一人继续前进。多年以后再见时,千言万语只汇成简单的一问一答,“你好吗?”“我很好。”
  • 时间光影

    时间光影

    回忆不让我接近大海,是让我与你远离,还是等我有了勇气再去向你靠近。
  • 末日大武侠

    末日大武侠

    千年之前末世降临,黑暗怪物入侵地球。各种武学秘籍纷纷现世,人类通过修炼这些武学秘籍踏上了武者的进化之途。张浩乃是末世之初的一代强者,意外陨落,醒来之时竟是千年之后。千年之后,末世仍未结束,为了抵制这些怪物,人类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战部。而人类所依靠的一些武学秘籍在这千年的光阴中逐渐遗失不全。
  • 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

    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

    寒山,唐代避世隐居的禅学高僧,在欧美享有超越李白、杜甫的知名度与追捧。他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推崇的精神领袖,也是凯鲁亚克《在路上》《达摩流浪者》中永恒的理想归宿。传说里的寒山,以及凯鲁亚克小说里的人物,用疯疯癫癫的方法来对付这个一本正经的世界,用嘻嘻哈哈的态度化解这个世界的各种枷锁。本书通过对唐代禅疯子诗人寒山的诗歌、美国“垮掉的一代”领军人物——凯鲁亚克《在路上》《达摩流浪者》的解读,向忙于世俗的人们提出修心八堂课,让人们从焦虑到自由,从急躁到从容,研透生命意义,找准人生方向!让人们尝试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它告诉我们:逍遥、自由,不过是一种每个人凭借勇气就可以实现的生活方式。
  • 我欲翻天

    我欲翻天

    一介书生,内心坚定不信神佛,只信自己不怕失败,只怕失去战神斩仙,得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