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1600000033

第33章 想起玉米

我觉得我现在离玉米越来越远了。

其实,我对玉米有着很深的感情。

虽然,再也不用一天三顿吃玉米面贴饼子、玉米面窝头、玉米面糊糊、玉米碴儿粥、玉米面打傀儡了,天天吃着小时候作梦都不敢想的大米和白面。

但是,倘若划破我的皮肤,从我体内流出的血,依然会有浓浓的玉米的甜味儿。

因为我是吃着玉米长大的。

毛驴拉着木耧,一个精壮的汉子扶耧前行,旁边是一个戴着头巾的妇女往耧中均匀地撒着种子。还没有毛驴高的我,正拉着毛驴的笼头,我要让它尽量走得笔直。

一块地种完,那精壮的汉子扛上木耧,又向另一块地走去。而我却留在了刚撒进种子的地上,开始拉着一个椭圆形的石头砘地。地要砘两遍,才能保证种子在发牙的过程中从土地中吸收足够的水份。

砘地是一项极其单调枯燥的劳动。一根又粗又长的麻绳,一头儿拴在那个椭圆的叫作砘轱辘的石头上,另一头儿便落在了我的瘦窄的肩膀上。从地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然后返回来,继续走。四野空旷又寂静,头上一轮红日高悬着,双脚踩在松软的土地上,踩着自己的身影,拉着吱吜吜响着的砘轱辘走。直到精疲力竭,双肩肿胀,头昏目眩,那块地仍未砘完。

玉米种在温湿的土地里发芽并破土而出了。黄土地仿佛一夜之间便长出了无数嫩黄淡绿的眼睛。惊喜的心情还没来得及退却,又到了薅地的时候。

右手挥动薅锄儿,左手飞快地间苗,要让玉米苗按着适当的距离生长,把稠密的多余的苗除去,在稀疏的地方把苗移补上,同时还要除掉田中的杂草。

薅地的整个过程,人都要蹲着往前移动。这需要耐心,进展也就缓慢。一块地薅下来,决不是一天半晌就能够完成的,往往需要三天到一个星期。

那时我还小,刚上初中一年级。我们家的几亩地的玉米都是我一个人薅的。薅完地,我的两条腿全蹲肿了,痛不堪言,再去上学,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蹲下去做“蛙跳”,我刚一蹲下去就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蒙蒙细雨中,去给绿油油的玉米地施肥,我的心情是恬淡而又愉快的。把一筐筐土肥运进地里,在靠近玉米根部的地方挖一个小坑儿,把土肥捧进去,再用土埋上。尽管玉米宽大的叶子常常把脸、手臂划出一道道红印子,雨水一浇,又痒又痛,但心中仍然是愉快的。清新的玉米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后来用上了化肥,减轻了施土肥的劳累,但化肥不像土肥那样保养土地。

收割玉米时是最热闹的。这时我会找来几个同学,每人舞动一把镰刀,大家就要比赛一下,看谁砍得最快,最先到达尽头。休息时,我们还会把玉米顶端的红“胡须”揪下来,贴在自己的嘴唇上出怪相。

玉米秧儿砍倒,还要把玉米剥出来,一堆一堆的,用车拉回家。那时你就会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垛得整整齐齐的玉米,太阳下明晃晃发出金色的光芒。

玉米秸也要弄回家。那是一冬的柴禾。烧玉米秸,不仅做饭快,而且热炕。寒冷的夜里,躺在温热的土炕上,会做很多香甜的梦。

我上中学时需要走七里土路才能到达学校。每天早晨离开家门前,母亲都会把两块热气腾腾的玉米面贴饼子和一块咸萝卜用饭布包好,塞进我的书包。那是我中午的干粮。

我的班里有很多同学,是附近一个部队的军人子女。他们吃的和穿的都要比我们农村来的孩子好。中午,别的离家近的农村孩子都回家吃午饭了,我却留在了学校。班里从部队来的同学带的午饭是鸡蛋和白面馒头,他们在我面前大口大口地吃,我只好装作看不见。

我躲在没人的地方,打开饭布,把两块玉米面贴饼子,连同清晰地印在上面的母亲的五个手指印儿,就着咸萝卜,吃进肚里。我吃得很香。

后来我考上了师范学校。一天三顿凭着学校发的“饭卡”吃饭,不用自己掏钱。每天早饭是一碗稀粥,一个馒头和一个玉米面窝窝头。

可我的许多也是从农村来的同学开始对窝头反感了,甚至可以说是憎恨了。他们不吃,也不送回食堂,而是四处乱扔。还有的用窝头当武器互相打来打去。学生宿舍的窗台上,用不了几天,就会堆满扔掉的窝头,几十上百个。黄黄的,一天天发霉长出绿毛。

我的心一揪一揪地疼痛。

于是隔三差五便有一个驼背老头儿,提着两只荆筐来把堆满窗台的窝头挑走。他说他家养着四头肥猪。我想,那个常常到学校拣窝头回家喂猪的老人早该富了吧?

冬天的夜里,母亲把晾干的玉米一簸箕一簸箕端进屋,倒在炕上,然后她领着我们几个孩子往下拧棒豆儿。

先用改锥或剪子在一个个大棒子上捅几道小壕儿,再用手拧,棒豆很快就被拧下来了。玉米核儿扔在一边。

每天夜里拧满一麻袋玉米豆儿,我们才脱衣睡觉。

后来有了小型的拧玉米机,把一个大棒子从上面塞进去,用手一摇,棒子豆儿全部掉下来了,从下面吐出一个完整的玉米核儿。

我放学回家,总见母亲坐在炕上,有时是坐在院子里,用力摇着。那成堆的玉米,就是母亲一个一个摇出来的。村里有大型的打棒子机,可母亲不愿到场院去打,说是不值当的,其实她是怕费电,她心疼那几块钱的电费。

卖玉米的难,我也是深有体会的。起个大早儿,把成包的玉米装上车,赶着大马车去县城的粮库排队。轮到你,一检查,说“湿”,你就得再把车赶回来。过几天再去,仍说“湿”,就还得赶回来。有的人不甘心,不把车赶回家,而是在后面重新排队。不一会儿又轮到了他,一检查,不“湿”了。就卖了。有那么几年,我为卖玉米吃尽了苦头。收粮的总说“湿”,一趟趟,顶风冒雪,把我的腿都跑细了。

后来有两年卖玉米不难了,各乡的粮库派人到村里来收,到家里帮你抬麻袋,态度很好。那时我真高兴,长出了一口气。不知咋的,最近这两年我又见县里各粮库面前,排起了长长的装着玉米的毛驴车的队伍。老百姓说卖玉米又难了。不知是哪儿出了故障。农民种玉米要费多少力,流多少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啊!

我们兄弟五个都从农村考了出来,各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再不用为种玉米受累、为卖玉米发愁了,父母也被我们接进县城“享福”来了。

我的生活离玉米便越来越远了。但我时常想起那绿油油一望无垠的玉米地,想起我的童年、少年的时光。

想起玉米,我就会想起许多不该忘却的东西。

同类推荐
  • 镇海楼拾遗

    镇海楼拾遗

    一个人与一座山楼的机缘,很像传奇,引来众人称赞,让人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但一座山楼从天而降,巍然矗立于福州北端越王山之后,八闽大地风调雨顺,众生惊呼之余,早已开始文化寻根,从信仰回归至风水造设,再到道德重建,我们赞叹说:道法自然,万物有序。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的方向,那么每个清晨,当你睁开眼的瞬间,每一缕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阅读美文、感受生命,让心灵在美文的浸润中沉静,也让心灵在自然的世界里释放,更让青春在阳光的舞动下飞扬。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热门推荐
  •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他是高高在上的霸道总裁,她是顽强小白领。恶劣的他一向坚持一个原则:爱她就要欺负她。他还打算逼她结婚,据为己有。她愤然“你这魔鬼,强枪民女”,他撇嘴“我怎么可能是魔鬼?因为近亲禁止结婚”
  •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名门“淑”女:尧天女帝
  • 一品高手

    一品高手

    没别的本事,就一身武功,古武高手段云回到都市,从此拳打装逼富二代,脚踢流氓斗恶少,极品姐妹花、刁蛮泼辣女警花、高冷御姐女总裁纷纷投怀送抱……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 简单年华未曾落谢落

    简单年华未曾落谢落

    每个人总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谢落有她不为人知的哀,左简萧却也有着他不为人知的对她的爱。幼年的阴影,造成最好的年纪里不能接受爱的缺陷,和一辈子都无法散去的阴霾。花谢花落,再为谁春?青山不曾老,为雪白头。雪山不曾寂,为狐铭心。可是,在所有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里,寂寥的夜中。她,还是会想起他;他,还是最爱她。
  • 主宰机甲

    主宰机甲

    当海王星突然发现了高智慧生命体后,地球开始了超速发展,可发展的同时也被众多种族视为了眼中钉,而原因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原有的三大名称之一‘绝对监牢’!PS:简介什么的超难想,所以就随便想了一个。
  • 紫团丹经

    紫团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捍卫星空

    捍卫星空

    燃烧吧!!小宇宙!科技与传统的碰撞!谁是赢家?!星河身穿生命体圣衣手握彗星守护女神拯救宇宙!修炼小宇宙!青铜斗士,钢铁斗士,白银斗士,黄金斗士,星斗士,晶斗士,天斗士,圣斗士,神斗士。
  • 倾世花魁:太子,乖乖听话!

    倾世花魁:太子,乖乖听话!

    她——是颓废不知上进的酒吧驻唱女。一次穿越,让她成为了集聪慧美貌于一身的花魁娘子。名震江南以后,被迫入读皇家学院。由于她古灵精怪的出色表现,不仅引得各位儒雅学师的垂爱,更招致同窗姐妹的嫉妒。在重重陷害与波折之下,且看她是用怎样的手腕,排除万难,成为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