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1400000013

第13章 一代风骚多寄托

人高马大的徐葆齐活得很潇洒。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谈他,比如他对《易经》的精辟见解,又比如他对后现代主义特别是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实践,再比如他与社会各界奇人交往的故事……但因为他是剧作家,所以还是从他辉煌的戏剧生涯谈起为好。

1992年是徐葆齐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徐葆齐一举获得了文化部第二届文华新剧奖、第六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第二届儿童剧优秀编剧奖。1996年,他又荣获了由中国话剧研究会五年颁发一次的、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影响面最大的中国话剧“金狮奖”。可以说,徐葆齐将中国话剧创作的奖项几乎囊括。

人们常说,家世渊源总会将遗传基因那些优秀的成分,通过血缘潜移默化在子孙后代的血液中。徐葆齐属正红旗人,其祖上曾任大清帝国陆军同审衙门官阶甚高的官员。这样的家庭背景,除了造就了他孔武高大的体魄,还令他对书籍有着广泛的兴趣。自小他就博览群书。而那些书籍中描述的世界,让他充满兴趣。而无形中,他竟总是产生把它们表演出来的强烈欲望。还是上小学四年级时,他就把《智取威虎山》、《刘文学》、《红岩》等当年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中的著名篇章改编为舞台剧本,然后他率领一帮小伙伴登台演出。

回忆起往事,徐葆齐说,正是这样的发自天性的爱好,使我逐渐迷上了戏剧。虽然最初改编并组织同学登台演出只是爱好的冲动,但这种冲动却滋养了他的灵魂,从而使他为了搞清戏剧的本质而始终不敢怠慢地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穷其一生地求索。

1966年,已是高中毕业的徐葆齐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满以为胜券在握、即将入学的他准备在艺术殿堂里驰骋一番,谁知还只是刚开始兴奋,“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号召下,中国艺术领域已被涤荡得只剩了8个所谓的“样板戏”。在艺术艰难生存的时代,痴心于舞台的徐葆齐,竟在中学“红代会”的话剧队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将一些同样喜欢戏剧表演的中学生组织在一起,组建了话剧队,蹦蹦跳跳地在台上穿梭着—尽管没有真正的属于艺术的剧目能上演,但毕竟是“戏剧小舞台,生活大世界”。徐葆齐从中咀嚼着戏剧的特质。然而没多久,上边又号召“上山下乡”了。在讲究血统的年代里,他那满清官宦的血统,使他只有一个选择—插队。1968年,经历了“文革”血雨腥风的徐葆齐登上了去山西静乐县的火车。行前,他哥哥送他一箱书籍,嘱咐他说,无论多艰苦的环境里,最可怕的饥渴是灵魂的饥渴。书是精神食粮,肚子可以饥一顿饱一顿,但如果总是让灵魂充实,你就会从逆境中挺拔地站立。

这箱书籍果然使得徐葆齐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活。插队生活是艰苦而又充满情趣的。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他接触到了最基层的农民的生活,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虽然每天“战天斗地”很是筋疲力尽,但他抓紧时间读书。这期间,他读了不少当时被禁的书籍。他研究戏剧。千方百计地找来有关话剧理论的书籍,如饥似渴地读开了。他了解了戏剧史,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启蒙,他理解并牢牢地记住了《诗学》中最著名的一条原则:情绪通过恐惧与怜悯得到净化。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莫里哀到易卜生到肖伯纳到奥尼尔以及中国本土的汤显祖、关汉卿,甚至西方的尤涅斯库的荒诞派戏剧如《犀牛》、《椅子》还有《等待戈多》什么的,凡他能涉猎的都涉猎了,能研究的都研究了。自然,这时再构思并写作,可就跟没出校门时不可同日而语了。请看他当年的诗句:“雷雨变汾河/一改涓涓波/虎啸千峰倾/狼吼几江河/我厌汾水小/热爱此生活/恋恋无离意/西天火云多”—很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吧!

他开始绞尽脑汁地构思,琢磨着文字、文章的结构、形象的塑造、气氛的烘托……终于,他第一篇作品在《山西日报》上发表了。那年月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可不是小事情。徐葆齐立马名声大噪。赶上静乐县化肥厂在知识青年中招工,徐葆齐因写得一手好文章,被视为首选才子,进入化肥厂当上一名宣传干事。这可说是命运的一次转折,他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戏剧和文学的天地里驰骋了。别看静乐是个小县城,但县领导跟紧“大形势”可一点也不含糊。每年的“文艺调演”都是县革委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徐葆齐虽说在内心深处对所谓的“样板戏”充满了批判与嘲讽,但借助机会搭顺风船却是很有必要的。徐葆齐抓住“调演”的时机,创作出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话剧,年年都到省里去“汇报演出”。徐葆齐的话剧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抓人、对白不但个性化而且口语化,在众多的调演剧目中很是出类拔萃,于是颇受山西省话剧界的重视。这时,一个机会出现了,南方某大军区部队文工团有意让他入伍搞话剧创作。甚至已经发了军装,谁知因祖上非“红五类”而未能通过政审关,只好重返窑洞……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打击。徐葆齐说:“那是我第一次领教痛苦,并且开始抽烟,从此再没停止过。”他说,他原本生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他甚至说他那时“不懂什么叫痛苦”,只是在插队后,他才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但最苦的不是物质生活,最苦的是不知道将来的前程在哪儿。”迷茫中,书籍是他最好的伴侣。夏夜,他提着马灯去“看青”,带着书;冬天的窑洞极端寒冷,他披着破棉被写作;在寒风刺骨的火车站,为了不被冻僵,他曾和讨饭的合盖一件老羊皮袄……正是这种生活的磨砺,培育出他超人的坚韧品格。

徐葆齐那时已很自负,他对当时风靡的政治时尚很是嗤之以鼻。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对民众心声的体察,他一方面深信这句民谚——“上帝叫谁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就是说,他相信他能看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再现,另一方面他也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且经过多年的磨砺,对话剧艺术的追求与思考,使他深信自己在话剧舞台上绝非等闲之辈。所谓“锥之处囊中,其末必现”。他更加博览群书,探讨艺术的本质与精髓,并寻求完美的表达形式。同时,他还广为结交文艺界的朋友。著名诗人公刘、戏剧家黄宗江都很关心这个插队的青年。而苏书洋更是他中学的语文老师。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徐葆齐果然出手不凡,他的作品在《剧本》月刊上发表了。一天,公刘问他想上哪里?徐葆齐说,他很想进部队文工团搞专业话剧创作。很快,公刘告诉他,沈阳空军文工团正要编剧。通过一番联络、考核,徐葆齐如愿以偿。在那里,他很快推出了剧本《阴影》(与人合作)。该剧以极强的悬念、饱满的激情,描写了海外华侨强烈的爱国心,归国报效祖国的故事。此剧先后有6家剧团上演,在东北三省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一切都为他扎实的艺术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伴着“四人帮”的倒台,中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个人的潜能终于得以发挥,生活终于不再如服饰那样充斥着单调的“制服”,戏剧舞台上也终于能抒发艺术家的心声了。当时,被“四人帮”糟蹋了的戏剧舞台上,可以说除了所谓的“样板戏”,简直是惨不忍睹。徐葆齐知道,幕布已经拉开,该去一显身手了。他首先选择了入学深造,毕竟在插队时博览群书跟在高等学府中系统地学点东西是两码事,于是在中央戏剧学院深造了两年。毕业后,他的一切人事档案关系已经调到中国儿童剧院。他成了该院的编剧,徐葆齐创作的高峰期到来了。

在儿艺,徐葆齐连续推出了话剧《我也是太阳》(与人合作)、《月亮草》等佳作,在儿童剧作界引起了轰动。但最轰动的是他于1990年创作的话剧《之伢子》。该剧以少年毛泽东的生活经历为题材,通过剧作家的笔触,不仅深入到个人命运之中,同时也深入到历史的命运中,在历史的发展中孕育出个人命运的发展。

所有看过该剧的人,无不为作者的宏大的艺术构思和非凡的想象力所震惊,为作品所包含的历史厚度和人性的深度所震撼。而这样的巨著,从收集资料到完稿,仅用了3个月便一气呵成。该剧公演后,一举囊括了当时的话剧所有的奖项。全国有多家话剧团上演了多达一千多场次。这在新时期的话剧演出中,用蔚为壮观来形容,似不为过。

一时,徐葆齐的大名见诸报端,他也成了话剧界谈论的中心人物。不少人问他创作体会,他说:“我生活在毛泽东时代,我和毛泽东共有着中国历史的40年时间。这使我更方便咀嚼、理解毛泽东。而我要写的,是老三届作家眼中的毛泽东。我要把真正属于这段历史的毛泽东在舞台上塑造出来。”他说,“我的创作基本上属于厚积而薄发。”“艺术可以吸引人、感动人,但我要用艺术震撼人。这就是我在艺术上对自己的要求”,“虽然我在儿艺,写的话剧中总是要有儿童形象,但我很欣赏安徒生的创作美学理念,我相信,孩子喜闻乐见,成人受到震撼……”

这些话都是当年频频见诸报端的。我没能亲历当年演出《之伢子》的盛况。但徐葆齐将剧本原著送我一本。尽管对于话剧艺术来说,读本子和看演出是两码事,但我还是从原著中看到了徐葆齐非凡的功力。居然从读第一行起,我就被深深地被吸引了,并随着剧本中的文字,遨游在时空变幻、历史的更迭之中,耳边响着剧中主人翁精辟而风趣的对话,眼前浮现着丰满的、充满个性的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脑海里则掂量着蕴涵在全剧中那朴素而又深邃的哲理,全身心地体会着只有剧场中才能有的那种巨大的磁场……我被震撼了。可以说,包括该剧的每一个细节,无不表现出徐葆齐在话剧艺术追求上的浑然一体并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实力。通读的过程中,我脑海中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的诗句。

此后,他一发不可收。

1997年,他的话剧《电话姻缘》问世,又赶上香港回归,在紧张创作的同时,他还为中国儿童剧院迎接香港回归的大型文艺晚会担纲总撰稿。

1999年,他的又一部话剧《雨夜有一个男孩》在《新剧本》月刊上问世了。接下来是演出的盛况……他的名声传播到海外,新加坡、港澳地区和台湾,不断有记者前来采访。一天,徐葆齐接到了一封邀请函,是日本著名的女演员栗原小卷的父亲—日本著名诗人、戏剧家栗原一登从东京发来的,邀请徐葆齐去日本交流。于是徐葆齐又远赴东瀛,在那里,他与日本戏剧界的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面对富士山积雪的山巅,尽管他知道全世界话剧界都在艰难地存活,但却更增加了他要在戏剧领域里驰骋的信心。

在创作上,按照徐葆齐的说法,他是“厚积而薄发”。的确,这正如他在谈《之伢子》的创作体会一样,他干什么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以通过多方位的体验和艺术与知识的积累,寻找到最佳的表达途径,从而达到“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的境界,进而产生出“我要震撼你”的效果。

我和徐葆齐可谓一见如故。我们是在一次大型聚会上认识的。他的坦率和真诚以及艺术成就很让我欣赏。后来我们多次一起去爬香山,爬到香炉峰鬼见愁那里,天南海北地聊上一阵子才鸣金收兵。我们很有相似之处:都是“老三届”,又都在山西插队——共同的话题很多。一次,他说,他离开汾河那几年,他的头脑里总是浮现出一幅图画:在风沙弥漫的黄土高原上,一个年轻人在迷茫中徘徊,而他脚下是巨浪翻滚的黄河……如此场景还经常出现在他的梦境中。说这话时,他看着远方,陷入深深的回忆。从而我知道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也表现出有他一颗十分火热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厚重的心。

徐葆齐的兴趣是广泛的,他有副很好的歌喉。还是他在中学热衷话剧时练出来的。但他很少在公众场合里展示。每当有新兴的产业兴起的时候,他都是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前几年,当网络刚刚登陆中国,据说最早一批网民在全国各大城市总共只有200余人时,徐葆齐就是其中之一。据他太太讲,那时,他这个每月只有600百元上下工资收入的编剧,光上网费就要二三千元。但他说,为了写好“网虫”,只有身历其境当一回网虫,才能有资格去表达。为了把握当代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他也是投身其中。但不是真的去炒股,而是深入到那些上市公司的老板中去体验生活。据他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他所接触的各类老板不下数百个,最典型的就是“银广厦”的老总,他们曾经是同学。这位老总的人品、性格、家世以及操作银广厦的手法,他都了解得十分透彻,他说:“我正要以此生活积累写一部反映股市风云的长篇小说—我对股市了解得太深厚了。很多身在其中的人,虽然有生活但不会写。而我呢,又在其中又会写,这就使我在这个领域里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跟我聊他的创作计划时,他总是兴致勃勃。我知道他要写的东西很多,特别是他曾经经历过的插队生活—那么多活生生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他总是耿耿于怀地想把它们表达出来,但他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总是不满意已经写下的篇章,于是又重打鼓另开张,以致至今尚未完成。但我知道,他的重头戏、鸿篇巨著,还在后面—只要他的创作激情来到,他就会像写《之伢子》那样,三个月便会问世!

我们衷心地期待葆齐的新作。

同类推荐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从不同视角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了解读,看十二个小人物是怎样串起红楼史话的。
热门推荐
  • 既然不爱,就请借过

    既然不爱,就请借过

    有一种爱,明知道要放弃,却不甘心就此离开;有一种爱,明知是煎熬,却又拿不起放不下……其实,深陷情局的女人殊不知,有一种男人如同砒霜,而每一个黄脸婆的前生都是西施。本书是一本真爱鉴别书,更是一本建立美满婚恋关系的作弊小抄。文字简洁不矫情,观点犀利无棱角。它告诉你在恋爱中,女人最应该知道的两性秘密,它教会你在婚姻中,如何在男人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当爱已变质无前路,心已远去收不回,不如释放你心中的女汉子,面带微笑上前来,坦然一句:既然爱,就不要错过;既然不爱,就请借过!
  • 道本无涯之始神

    道本无涯之始神

    要得到就要独立去寻,世间百态,皆为过客,吾之道境,是为无涯。
  • 启奏父皇:母妃私奔了

    启奏父皇:母妃私奔了

    大婚之日,新娘途中遇刺,坠落悬崖,而青梅竹马的待嫁良人却是那帮凶。涅磐重生,容颜已变,她携手美男归来,却不想那名义上的“夫婿”再次缠上。覆水难收,他以为一句“后悔了”就能弥补曾经所犯的过错?身为帝王,想法却单“蠢”的够可以。然而,她没有想到,身边这个极品美男竟然来头也不小,什么,夜陵王?那不就是邻国那个赫赫有名的战神。不过,他不是许诺过自己白首不相离嘛,那为何背叛自己?果然天下男人一般黑,还是宝宝最忠诚了,对她这个娘亲是百分之两百的死心塌地。既然如此,那她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两脚踹飞负心汉,从此带着宝宝“逃之夭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上魔戒

    无上魔戒

    无上魔戒,重现人间。东方的斗气,西方的魔法,争奇斗艳。诸天的神魔,各界的强者,锋芒必现。喋血的征战,王者的论剑,惊天巨变。瑰丽的画卷,绝世的红颜,美轮美奂。……《无上魔戒》将为您一一呈现……Ps:手指动一动,给我一份希望,好吗?
  • 最强天才

    最强天才

    什么是好男人?叶河川一直觉得,好男人就是要挡得了子弹,挨得了板砖。这个时代,像他这么优秀的好男人,已经不多了。
  • 樱花绽,许你一生

    樱花绽,许你一生

    皇后为了羞辱他过世的母妃,将绝世丑女赐给他当王妃,与太子同时大婚。一个是大火毁容的她,一个是天下第一美男的他,两人从此命运从此纠缠在一起,女有意时,郎无情,羽衣纷飞,她决绝跳下万丈深渊。他悔,悔自己有眼无珠,他恨,恨自己没能好好保护她。上天怜悯,她用记忆唤回生命,两人相见不相识。各国才艺大赛上,她身边多了一个温柔盛名的男子,他能否用自己的真心,留住她绝世容颜?当皇位、同胞兄弟与她做选择时,他是否会坚心中所爱?
  • 森森之夏:恶魔少爷找上我

    森森之夏:恶魔少爷找上我

    好不容易考上c市重点高中的夏陌汐遭遇史上最霸道妖孽恶少!“女人,你跑不掉。”身前是妖孽霸道的恶魔,身后是温润暖心的天使。你将如何选择?
  • 心与爱丽丝梦境

    心与爱丽丝梦境

    作者的漫画没有结局,那是很梦境很唯美的漫画,我自己来写同人,爱丽丝的冒险开始新篇章
  • 一等邪凤携君同行

    一等邪凤携君同行

    她的身份是谜,她接到一个神秘的任务,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见到了一些神秘的事物。她想欲探缘由,眼前景却神秘消失。再次睁开眼时,她是谁。直觉告诉她她的到来不是偶然,她来到这里的缘由又是什么。而他又是谁,一次次的出现又一次次的消失。打乱她的计划又打乱她的心智。爱与恨的纠缠,生与死的抉择,到底是缘分未到,还是造化弄人。人生在世若浮云,他能否抓住属于他的那片。
  •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本书作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证研究,结合系统分析法,深入探讨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内涵、系统结构、动力作用机制以及培育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