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8200000061

第61章 自卑和内向者的成功之道

问:一个从小严重口吃的人,长大后最不可能成为什么?

答:演讲家。

毫无疑问,这个回答对于99.99%的人都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狄摩西尼来讲,这个回答却是100%的谬误。

狄摩西尼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富裕家庭。不幸的是,在他7岁那年,狄摩西尼的父亲去世了。随着父亲的去世,不幸接踵而至,母亲改嫁,巨额的家产被监护人侵吞,一夜之间,他由一个大人物的掌上明珠,成为一个一贫如洗的孤儿。

狄摩西尼本来天生就口吃,加上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他的口吃越发严重。后来,狄摩西尼了解到自己家庭的真相后,决心向法庭提出诉讼,讨还被夺取的家产。可是,由于他没有能力在法庭上清楚、流利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只好暂时放弃。

换了别人,可能会由此感到深深的自卑,向命运屈服。但狄摩西尼却选择了向命运挑战,向自己的生理缺陷挑战。据说,他为了战胜自己的口吃,每天要大声诵读100多页的文章,站在海边含着石子迎风练习辩术。最后,他居然战胜了自我,成了雅典著名的演讲家,使不可能成为了现实。

他常在公民大会上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发表政治演讲,得到了人们热烈的拥护。作为雅典民主派的领袖,狄摩西尼领导雅典人民进行了近30年的反对马其顿侵略的斗争。在马其顿入侵希腊时,狄摩西尼发表了动人的演说,谴责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野心。他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杰出的演说家之一。

狄摩西尼故事的意义在于,当厄运快要扼住你喉咙的时候,你选择了自卑和屈服,就等于选择了100%的失败;你选择了自信和抗争,可能就争取到了那0.01%的希望。原来自信和自卑只有一步之遥。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对自我的认识,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自信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他们相信自己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价值,也相信自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重视;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人,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他们尊重别人,也相信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护。

与自信正好相反,自卑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认识和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自卑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具有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和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对我们平日不以为然的“自卑”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讨和独创性的研究。阿德勒之所以对研究自卑感兴趣,与他童年的“自卑”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阿德勒于1870年2月17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的物质生活虽然富裕,但与体格健壮、标致出众的哥哥相比,他长得既矮又丑。不幸的是,他还患了佝偻病,直到4岁才学会走路,眼看着别的孩子活蹦乱跳,自己却连简单的体育活动都不能进行。更要命的是,阿德勒5岁的时候又得了肺病,几乎丧命。

阿德勒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这样叙述道:“我所能回忆起的最早的往事是,由于得了佝偻病,我被绷带捆绑着坐在椅子上,健康的哥哥就在我的对面。他能跑能跳,毫不费力地走来走去,然而对于我,动一下都十分费力。父母为我操尽了心,每一个人都在尽力帮我。”

尽管自认不幸,但是阿德勒仍然是一个对人充满爱、活泼的、善于交际的孩子。他一生都保持了这些品质。刚开始上学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他的一位老师曾挖苦地说:“阿德勒将来最适合做的工作就是鞋匠。”然而,阿德勒并没有朝着这位老师指引的方向发展,最后却成了班上学习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之一。

1895年阿德勒获得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从事精神病学研究,实现了他童年立志做一名医生的梦想。从1902年开始,阿德勒给弗洛伊德当助手。那时,他经常参加弗洛伊德星期三讨论会,成为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成员。1910年,阿德勒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成为弗洛伊德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1911年,由于不满弗洛伊德的“泛性论”,阿德勒与他分道扬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学会,后来这个学会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引起全世界的注意。阿德勒在晚年移居美国,他的学术思想对美国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受阿德勒学术思想的启发,家庭治疗和婚姻咨询得以逐步开展,对精神病人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重新接受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尽管阿德勒取得了成功,但是小时候体弱多病、孤立无助的经历以及深深的自卑感仍然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但是自卑感是坏事吗?阿德勒并不那么认为,相反,他认为正是那种软弱、无能、绝望、自卑的情感,激发起了他由弱者成为强者的强烈愿望。

阿德勒认为,事实上,每一个人在幼儿时期都有过自卑的经历,因为他们不依赖成年人就无法生存,这种依赖总是建立在成人的强大与他们的弱小而形成的巨大反差上。但是,儿童并不永远自甘于这种依附的地位,正如阿德勒所言,“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内在的自卑感,它刺激儿童的想象力并诱发儿童去改善个人的处境,以消除心理的自卑感。”

阿德勒称这种机制为心理补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补偿”的例子。如双目失明的人会全力发展他的听觉和触觉,下肢残疾的人会全力发展他的上肢,聋哑人会全力发展他的肢体表达能力。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缺陷感越大,自卑感越重,就会越敏感,个体寻求补偿的愿望也就越迫切,因此孱弱的儿童往往比健全的儿童更好胜。

补偿的努力人人都有,但其程度和效果并不一样。有的人虽然也进行了补偿努力,但是不能持久,遇到困难便中途退缩,因而达不到补偿的目的;有的人则努力地达到补偿与“卑劣地位”的平衡;还有的人则会使补偿超出原来的“卑劣地位”――“超度补偿”,结果,原来的卑劣地位反而转化成了“优越地位”。如前面我们提到过的狄摩西尼,由一个口吃患者,变成了希腊第一大演讲家。还有我们熟知的保尔?柯察金,从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军人,成为一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还有吴振铎、张海迪等。

阿德勒进一步指出,自卑感甚至是个人取得成就的主要推动力。在人际链上,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位,与上面的人相比,他感到自卑,于是,一种要求补偿的动力会推动他去奋斗。当他达到补偿与“卑劣地位”的平衡后,他又处于人际链的一个新的节点上,这时若与别人更大的成就相比,又会使他产生自卑感,从而又激发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就。

这种不断要求补偿的动力,正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之所以成为个体发展的动力,是因为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潜藏着与生俱来的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追求优越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动机,它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固有的需要……我们所有的机能都遵循这个方向前进;从‘低’到‘高’的欲求也永无休止”。它是“我们生命的基本事实”。正因为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有着这样一种与生俱来并与生长过程并驾齐驱的基本动机,因而自卑感才成为个体不断弥补不足、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的潜在动力。

阿德勒的真实表达应该是:自卑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关键是自卑向何处发展。如果自卑感在成人以后的生活中一直延续下去,逐步走向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甘于落后、自暴自弃,这时正常的自卑感就变成了“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对于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发展是一种障碍。但是,只要自卑感不变成自卑情结,那么,它就会推动个体去追求补偿,因而对于个体的发展就是一种激励因素。

由此可见,有自卑感并不可怕,只要个人始终努力克服自卑,追求优越,自卑就会转化为自信。不然,自卑就会向自弃、自毁和自灭的方向发展。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对于那些具有深深的自卑感的人来说,有如一盏指路明灯,亦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因此,愈来愈多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不仅如此,阿德勒理论的社会意义也颇为深刻。心理学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Ⅲ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Ⅲ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孩子除了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外,还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青少年患抑郁症的人数正以8%~10%的速度递增,面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师,应该做好最基本的心理疏导。本书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孩子心理的天窗,让您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心理。
  •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就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这本书将明确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千万不能怎么做。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无论对孩子还是对你,都是一件幸事!
  • 心理学与读心术

    心理学与读心术

    本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教读者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用眼睛洞察一切,“读”懂他人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精准的判断,使自己成为人际关系的赢家,进而在事业上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热门推荐
  • 极品僵尸在都市

    极品僵尸在都市

    在英伦敦被古老华夏国的僵尸咬了后,罗殷成了西方世界的第二头华夏国僵尸。七年后,罗殷回国,一头极品僵尸,将会在滚滚红尘中游荡出怎样一番精彩。当僵尸不惧了阳光,思维跟正常人无异,一头有智慧的极品小僵尸,又会在都市中演绎出怎样一番波澜……
  • 玄风传说

    玄风传说

    特种兵胡云飞在一次任务中发生意外,附身于天武帝国元帅的第三子身上,这个神奇的大陆里,没有绚丽夺目的魔法、有的只是衍生不息的武斗气,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玄风大陆一步步走向颠峰,创造属于自己的传说......玄风大陆等级划分:武士、武师、武绝、武圣、武皇、武尊、武帝、武神。每个等级分为十阶。
  • 爱妻成瘾

    爱妻成瘾

    许晴一厢情愿的嫁给叶楠的时候,她以为自己总有一天会感动叶楠。她怀着和所有女孩一样的梦想,觉得只要对一个男人好,他终究会明白,会爱上自己。但许晴怎么都想不到,她带着千万的嫁妆进入叶家只是一个开始。婆婆说她不洁。老公要当场检验。更可怕的是他们合谋说她疯了,把她送进疯人院。时过境迁,当她人不人鬼不鬼的地方出来的时候,曾经不可一世的许家已经家破人亡,而她不过是个逃出来的疯子。到此时才知道,当初的婚约不过是一场阴谋。为了报仇,她开始接近那个恶魔般的男人,却在一次次的失身中沉沦、堕落。楚浩说:“我能帮你报仇,不过我要你。”“好,我们各取所需。”最后,楚浩双眸血红的看着她说:“许晴,你赢了!”
  • 逆袭穿越:吾本倾城

    逆袭穿越:吾本倾城

    一朝失去所有,携恨穿越,异世重生,深刻总结前世的炮灰经验,打怪升级,揍美人,训渣男,得奇缘。这一次,漫漫修仙路上,权力爱情我都要。附:卷一为糙妹子穿越前经历,卷二开更漫漫修仙路。每周更新时间不定。
  • 幼儿益智故事

    幼儿益智故事

    本书从巧妙的角度切入,层层递进,将富有哲理的生活用幽默的方式予以阐述,将幽默的韵味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富有说服力。
  • 荒宇求生

    荒宇求生

    蚩获一个人迷失在了无尽的宇宙中,飞船几经波折,终于降落在了一个蛮荒星球上……咦?这玩意是什么啊?尝尝味道。咦?长得好可爱!尝尝味道!咦?如此猎奇的东西还没吃过呢!尝尝味道。咦?外星智慧生物?尝尝味道。咦?有读者?尝尝味道…哎!别跑啊!就说你呢!乖♂乖站好!========================================================欢乐向,略微(?)猎奇向。或许会有一些看着眼熟的生物或者物件,请务必不要追究其来源OTZ以上。对了,还有一句,如果有什么跟简介和书名对不上的地方……你来打我啊~
  • 重生造星系统

    重生造星系统

    前世,简素为了金钱跟渣男,失了梦想跟自我,遭遇车祸逆天重生,回到十五年那一年!背靠系统,征服世界!作为顶级歌手作为最高演员!作为时尚宠儿,最高奖项无一落下!就要打造一段娱乐圈传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霜隼下晴皋

    霜隼下晴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还是很喜欢你

    我还是很喜欢你

    《我还是很喜欢你》共收录了十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这大千世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别开生面的努力、日常生活的仪式、人际关系的亲密与疏离,以及有关青春、爱情、疯狂、热烈、情感症结、希望和失望的一切。这些带有着软科幻、青春和精神症结等流行元素的篇章,看似脑洞大开、情节离奇的故事所讲述的,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沉默过的主题!
  • 御龙狂少

    御龙狂少

    当猥琐少年文川机缘巧合下获得五爪金龙,激发炎黄血脉。金龙一出,万物臣服。勤升级,爱泡妞。且看他如何在这现世之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