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1100000013

第13章 松绑粮食出口,缓解供给压力

2008年以来,粮食走私案频发。媒体披露的粮食走私案至少在10件以上。10月10日广州海关披露了最新一起粮食走私大案,该海关查获一起4000吨大米、面粉走私案,媒体誉为“建国以来极为罕见”的粮食走私案。

普通民众听惯了文物、石油、高级汽车的走私,粮食走私在一般人的记忆中,也许还是第一次。通常情况下,粮食单位价值低、储藏运输保管极为不便,并且容易被发现,走私的风险和收益也许不对称。但是,这种以前几乎闻所未闻的走私今年为什么频频发生?很简单,今年以来国际粮价暴涨,而国内粮价却相对平稳,国内外粮食存在着巨大的价差。巨大价差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走私,问题是今年国家不但取消了此前的粮食出口退税,还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粮食和制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其中小麦类的关税高达20%~25%,政策的突然“掉头转向”基本上“封杀”了粮食出口。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1~8月,粮食累计出口147万吨,去年同期的数字是704万吨,出口下降幅度达80%。

正常的出口渠道受阻,但是面对巨额的利益诱惑,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以走私的方式出口粮食,从而牟取巨额的非法利益。可以说,国内外巨大的粮食价差以及国内严厉的限制出口政策,二者共同催生了2008年频频发生的粮食走私现象。

(一)限制粮食出口政策基础并不成立

关于国内外粮食巨大价差的论述颇多,这里不作探究,我们在这里只探讨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为什么要限制粮食出口呢?限制粮食出口的理由是什么?我们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其中第十六条对可以限制出口的情况进行了规定,计有六款:

(一)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二)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三)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四)国内供应短缺或者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需要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

(五)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

(六)出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出口的。

一一对照看来,可能成为限制粮食出口理由的只有(一)、(二)、(四)款,(一)、(二)款很宏观,不好具体评论。第(四)款,因供应短缺需要限制或禁止出口,基本上可以认定是限制粮食出口的理由。

那么,目前国内粮食供应短缺吗?据农业部最新的消息,全国各地秋粮收获接近尾声,从各地农业部门反映的情况看,2008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国粮食有望实现连续5年增产。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除玉米2008/2009年度可能存在一定供需缺口外,三大粮食品种近3年均是产略大于需,年度结转库存是增长的。温家宝总理2008年4月份在河北考察农业生产和春耕时也强调,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国家现有1.5亿吨到2亿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国内粮食显然不存在供应短缺问题。因此,以此作为限制粮食出口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国内粮食短期内不但不存在短缺问题,反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剩问题。新粮上市以来,在丰收的压力下,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趋势。经过连续的下跌和近期的大跌,国内玉米、小麦期货价格指数2007年以来的涨幅已经全部抹去,目前和2006年底的价格相当。价格的持续下跌显然损害了农民利益,对其也是不公平的。国家上半年号召农民扩大生产,农民积极响应,现在粮食生产出来了,却面临价格不断下跌的局面。一些人士调侃这种现象为“春天是计划经济,秋天是市场经济”。然而我们要进一步说,秋天也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因为国外这个大市场被人为地隔断了。毫无疑问,限制出口对出口商品的生产者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是对生产者自由销售商品权利的一种剥夺。国际粮价高于国内,粮食本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卖更高的价格,然而政策却以“保护国内粮食安全”为由限制了这种自由,“粮食安全”凭什么独独要让农民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承担?

(二)国内粮食价格比较优势短暂且转瞬即逝

一些人在潜意识中可能认为放开粮食出口,粮食就会真的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从而危及国内粮食安全。这真是一个天真的一相情愿的想法。不考虑政策扭曲的因素,粮食进出口完全取决于价格优势。熟悉国内外粮食价格历史的人都知道,国内粮价长期以来大部分时间是高于国际价格的。就是在粮食库存庞大、积压严重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粮价低迷,但是和国际比较起来,还是偏高。所以20世纪末在讨论加入WTO的利弊时,最担心的就是我们的农业能不能经受住外来的冲击,因为我们的粮食没有价格优势。然而时移世易,风云变幻。一直低迷的国际粮价近年来却持续暴涨,而国内粮价基本平稳,从而一举扭转了国内外粮价的对比。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我们知道,国际粮价近年的暴涨主要是因为生产供给出现了问题以及生物能源带动的需求突然大幅增长,但是这两个因素都是不可持续的。首先,随着气候条件的好转以及价格的刺激,国际粮食生产开始大幅增产。其次,随着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长期的衰退,能源价格大幅下滑(原油价格已经跌破80美元/桶),粮食的生物能源需求将显著放缓。因此,国际粮价显著高于国内,这种现象并不能持久。长期而言,中国粮价的优势是不可持续的,或迟或早,国际粮价将再次确立其比较优势地位(实际上,随着近期国际粮价大幅下跌,国际小麦期货绝对价格已经低于国内,国内外玉米价差已经缩小到不足150元/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粮食价格缺乏比较优势是有原因的,因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是没有比较优势的。粮食是一种土地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4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土地和水在中国都是稀缺的,以此为投入生产的产品,必然具有相对比较高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粮价大部分时期高于国际最根本的原因。因为相对而言,国外的土地和水没有中国这么稀缺。中国最不稀缺的是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资源是我们的比较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统治世界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真正从比较优势考虑,放开粮食进出口限制,长期内中国最有可能的是进口而不是出口粮食,因为进口粮食,相当于进口耕地、淡水等中国相对稀缺资源。我们不能再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口”沾沾自喜了,要知道,放弃比较优势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我们也付出了足够大的代价!

因此,取消限制粮食出口政策,利用国际粮价高于国内的难得的机遇,疏导一下目前暂时的粮食供给压力,避免粮价的大幅下滑才是明智之举。无论是从事实上还是从理论上,中国的粮食价格在长期内根本不具有优势,中国在长期内是不可能大量出口粮食的。这种短期内的优势,若不加以及时利用,将转瞬即逝。我们已经错过了上半年国际粮价处于高峰期的最佳出口时机,但机会仍在,我们不能再错过了。

(三)不可对最低收购价政策寄望过多

在粮价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大家却把主要希望寄托在政府提高最低收购价上,希望政府出面多收购粮食。不可否认,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肯定可以提高粮食市场价格,但是也有诸多弊端:其一,需要花费大量的财政资金。其二,对市场干预过度,不利于自由收购市场的形成。2008年国家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4184万吨,约占当年小麦产量的40%。40%的小麦被政府托市收走难道还不够吗?难道非要政府将当年产的小麦大部分收走才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本意是提供一个最低的价格保护,现在却变相成为收购的绝对主力,其他市场主体只有在一边看的份,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国家又包办粮食收购,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势必出现倒退。其三,最低收购价粮食如何处理?按最低收购价收到的粮食称之为“临时储备粮”,所谓“临时储备粮”,就是说这部分粮食不在计划储备之列,在合适的时机是要全部抛向市场的。如果政府按市场价格来抛售,由于是“多”出的,势必压低粮价,如西西弗斯推巨石做无用功;如果高于市场价,那么势必有相当一部分“临时储备粮”不能卖出去,最终由名义上的“临时储备”变成实质上的长期储备。就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践来看,后一种情况正成为现实。如果“临时储备”积压过多,再加上保管不善,更容易造成浪费。等到粮食积压严重、仓容承受不了之时,才考虑到出口,到那时候很可能国内粮食已经失去价格优势,想启动出口也没那么容易了。

因此,最低收购价政策理应承担也只能承担其应有的使命,寄望过多,非但无益,更见其害。

从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看,政策导向应该是限制进口、放开出口,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的粮食政策就是这样的。低粮价难以保证粮食安全,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主动权在粮食生产者手中,如果不能保证农民获得公平合理的种植收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挫,粮食的持续稳定增产目标将难以实现。

有关专家认为在粮食历史性大丰收、供给充裕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调整粮食出口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应因时而变,保持灵活性。既然货币政策都可以打破年初中央经济会议的“十年首次从紧”的精神,由加息转为降息,那么作为权宜之计的粮食出口限制政策及时改弦更张又有什么顾虑呢?

(此部分完成于2008年10月)

同类推荐
  • 穿越镀金时代

    穿越镀金时代

    作者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镀金时代”。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实现了真实的成长,同时也积聚了经济泡沫。作者把中国的增长秘笈归结为一个脱胎于较低生产力水平、僵硬计划管理体制的“史前经济体”,快速形成市场和资本的现代化过程。它压缩了超过200年的悲欢离合和生生灭灭,是一个从残酷野蛮、积累加速准备起飞的前现代,到狂飙突进、推崇生存价值和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现代化阶段,再到强调多元生活价值、主观幸福,不再唯经济增长至高无上的后现代的完整演化过程。但从现在开始,镀金时代结束,进步时代开始,接下来的10年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中国是否能迈进一线大国的行列。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年):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年):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

    本书包括2008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回顾与政策分析,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结构与增长效应研究,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效率等。
  • 服务细节全书

    服务细节全书

    一位餐饮业巨擘这样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在其连锁店中提供给顾客的,永远是17厘米厚的汉堡与4℃的可乐。这两个数据是经过反复的研究、调查、试验得来的。是的,连锁店当然也可以提供20厘米厚的汉堡和7℃的可乐,但那一定不是最佳口感——这就是专业精神的服务与普通服务的区别。本书倡导完美的服务精神,即要实现从要服务、会服务到服务好的蜕变;强调服务精神的建立、服务精神的落实和服务精神的完善与升级。只要从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人手,使领导者和员工都更为明确服务精神的实质,并将服务精神灌输到思想中,落实到实处。你将会发现——服务就是力量!
  • 疯狂的温州商人

    疯狂的温州商人

    本书主要从温州人“疯狂”的天性入手,分别在其创业、头脑、炒作、冒险、抱团、财技、营销、抓钱、攻伐、资本、速度、人脉这十二个环节上,对温州人的“疯狂”做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不仅包含了对温州人经商技巧和经商智慧的总结,而且针对每一环节的特点,还加入了真实、生动的温商的成功案例,以对其所代表的方法特征加以运用和证明。
热门推荐
  • 幸福末世

    幸福末世

    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女人,我比别人提前知道了末世的到来,还得到了一个迷你空间,末世初期,我和我的家人像仓鼠一样的忙碌,准备着各种物资,希望我们能平安度过末世中的干旱与寒冬。
  • 中漫之虚临天下

    中漫之虚临天下

    一团虚无的愿力因一颗遁去一的虚无种子幻化成神因天地之中不能有神,只能转生成人想要重新掌握力量的他踏上了修炼征途以经历世界《这不是不良人·不良人的世界》《这难道是dota?》《你确定还是现实世界·有妖怪的现代社会》等
  • 魔君莫追本公主不跑便是

    魔君莫追本公主不跑便是

    堂堂神界公主,竟被庶姐一脚踹到屁股,滚下云海。想她法力无双,被庶姐用那么丢人的方式暗算,很好,这笔被踢屁股的仇恨她记住了。再次睁眼,已在凡间,赶上太子娶亲的重要时刻,而悲催的是从天而降的她,成了太子娶亲道路的拦路者......褪去掩饰的凡容,露出惊天真貌,在这武者为尊的世界,强大神力横空出世,将会引起怎样的狂潮。狂傲又绝世的他,是命中注定还是无缘过客。得知真相,他最终心灰意冷,封印自我,无心无情。大婚之际,外敌入侵,再见那绝世容颜,沉寂的心竟再次跳动......
  • 天生邪娃

    天生邪娃

    胆小怯懦的大学生谢娃是个孤儿,在一次治疗中意外激活了他体内隐藏的一组神秘基因,由此获得了令他意想不到的超能量。谢娃脱胎换骨,变得狂傲不羁。为了追求他思慕已久的校花,不慎卷入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之中……
  • 重生之霸明

    重生之霸明

    不知如何简介,以后再说吧
  • 佳缘天成

    佳缘天成

    他与她认识之初,她是小教师一枚,他是难缠的代理家长一名。原本两个世界的一对男女,展开了一场命定的纠缠。腹黑钻石对阵犀利女教师,不一般的深情爱恋,不一样的爱怨恩仇……
  •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本书是为了辅助国内“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而编写的。作为“工商管理(MBA)教学案例精选丛书”之一,本书在1998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尽管那些经典的案例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管理问题在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本书修订过程中,我们在保留原书中对当今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仍有指导意义的一些课堂常用案例的基础上,增选和编写了近30个新的案例。这些“精选”的案例基本上涵盖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 冷眼观

    冷眼观

    《冷眼观》是晚清时期颇为著名的谴责小说之一。作者通过描写那奇奇怪怪的现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行将崩溃的晚清帝国的图卷。《冷眼观》在写作方面也是颇有成就的。结构比较完整,情节曲折,故事通俗生动。作者文笔老到,与内容相适应,全书呈现一种凄凉悲怆的情调。
  • 神秘占星术

    神秘占星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占星术就因其“预言”的超强功能而引起人们的兴趣。无论是古代巴比伦、希腊一罗马还是中国,许多占星家以及他们的“预言”都曾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在某些特殊时期,占星术还深深介入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给占星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各种传奇故事,也长久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作为一本有关占星术的科普读物.
  • 刑少,咱们离婚吧!

    刑少,咱们离婚吧!

    为了给父母治病,苏黎栎选择嫁入豪门当生子机器。每次欢爱,她都看不到丈夫的脸。这座庄园有一间神秘房间,任何人都不准接近,里面时常传出毛骨悚然的尖叫。苏黎栎不能随便离开庄园,只能乖乖等待怀孕。这里的佣人冷面无情,背地里勾心斗角,她内心缺乏关爱。孤独的她碰到了温暖的段医生,在他身上找到安慰,和他渐渐产生感情。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另有原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