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8000000002

第2章 第一名 孔丘

网络搜索结果:4953500条

最大招牌:《论语》

招牌搜索结果:391000条

名言嘉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荣誉称号:至圣先师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孔丘,字仲尼

出生: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逝世:公元前479年农历四月

祖籍:宋国(今河南商丘附近)

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逝世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主要身份: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

主要功过:创立儒家学说,创立平民教育制度,撰写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主要著作:《论语》、《春秋》

[人物生平]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陬邑宰,孔子出生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孔子3岁丧父,孔母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19岁时,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次年,生子孔鲤。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孔子为委吏,管理仓库。次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公元前517年,孔子再适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公元前515年返鲁。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为中都宰。次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去鲁适卫。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派人迎孔子归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年春,狩猎获麟,孔了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修《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

[影响力评述]

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连绵的群山,孔子就是这群山之中的珠穆朗玛峰。在思想文化领域,孔子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中国人可以与他相比。孔子在中国被称为至圣先师,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视孔子为自己的祖师爷。朱熹评价孔子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历代帝王不断为孔子加官晋爵,孔子的嫡系子孙拥有中国历史上世袭时间最长的爵位。在中国各地都有祭祀孔子的文庙,这些文庙在传统时代是各个地方的精神圣地,为社会的和谐与心灵的净化提供支持。这些文庙已经修到了东亚各地,其实在当代,孔子所受到的祭拜在中国以外比在中国本土更加虔诚和隆重。在世界各国出版的诸如《世界十大思想家》之类的书中,孔子往往名列首位。从孔子所受到的尊敬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思想的巨大力量。思想的力量与物质的力量不同,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军事家、政治家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但孔子的影响力将永远保持在高位。

自从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以后,儒家思想就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思想教化与浸淫,儒家思想已经深人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我们的说话、思考、行动,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一个中国人,即使他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如果他翻开《论语》通读一遍,也会有一种亲切和熟稔的感觉,因为论语中的很多话已经成为我们生活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儒家精神和我们传统社会的治理结构是同构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在孔子的心目中,理想世界的一个标准就是人人互相爱护。但是,孔子的爱和墨子的爱不同,孔子的爱是有差等的爱,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里中规中矩的爱,因此孔子又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孔子的“仁”的概念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统治思想中,国家的统治者对于老百姓要行仁政,这种仁政是对统治者的道德要求,而非后人所想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思路那样肤浅。孔子的统治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极大发展和完善。孔子还强调“义”的概念,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的概念,也经过孟子以及后世儒家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外在化,就是“关公”形象的出现。“关公”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与孔子平起平坐的“武圣人”,其实还是儒家道德理想的合理发展。孔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礼”。在孔子看来,“礼”是维持国家社会稳定和谐的一套行为规范和制度,没有“礼”,社会不可能和谐,人民生活也不可能幸福。孔子对周朝的礼仪制度赞美有加,“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的政治理想就是“克己复礼”。他对东周社会“礼崩乐坏”的现实痛心疾首。“礼”的概念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庶民百姓,其行为都要合乎“礼”,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中国也因此被称为“礼仪之邦”。费孝通先生在分析中国社会和西洋社会的区别时,把中国社会叫做“礼治社会”,以和西洋“法治社会”相区别。在孔子的思想库中,除了“仁、义、礼”之外,还有“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诸多范畴,这些范畴都对后世中国人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孔子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另一个领域是教育。在传统中国,私塾里都会摆放孔子的塑像或悬挂孔子的画像。每一个进入私塾的学子都要向孔子像行叩拜之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第一个平民教育家。是他首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伟大教育思想,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平等主义的宣言。孔子有弟子3000,其中著名的有72人。他的弟子曾参将孔子的言论集结起来,编纂成了《论语》,从而将孔子的思想形诸文字。本来孔子崇尚的是“述而不作”的原则,如果不是他的弟子们的努力,孔子的思想就可能因为缺少文本而不易发扬光大。在教育领域,影响中国最大的是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中的主导思想就是儒家思想。每次科举考试的题目,都是出自四书五经中的一句话或仅仅几个字。从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对思想的束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却是最有效的意识形态控制。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有效的意识形态控制都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应当说,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护佑了中国两千多年。

孔子的论述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法律制度。《论语·子路》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孔子的这段话直接开启了中国法律中“亲属互为容隐”的原则。从汉宣帝始,如果家庭成员有人犯罪,他的亲属不负有检举揭发的责任。不宁唯是,子孙告发父母、祖父母甚至要以不孝的罪名受到惩罚。西汉时衡山王刘爽就以“告父不孝罪”而被弃市(死刑)。如果孔子在天有灵,他也会因为自己一句话所具有的生杀予夺之力而感到震惊吧。

孔子还是中国第一位历史学家。孔子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春秋》。在此之后,中国历史上才有了准确且连续不断的纪年。孔子修《春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针砭和监督。《春秋》其实是一面道德之镜,直到现在,我们还把用语言影射某人称为“春秋笔法”。因此有人说,“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在评价《春秋》时说:“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屑,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又说:“《春秋》者,礼仪之大宗也。”春秋成书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围绕着它而进行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左氏、公羊、毂梁三派都认为自己的注释是孔子的真传。仅仅这种争论就已经表明,《春秋》对中国历史和思想的影响有多大。

孔子还是一个文艺家,他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我们保存了华夏民族滥筋时期民俗民风的原生态图景。有些人认为,孔子不仅搜集整理了《诗经》,同时也篡改了《诗经》。但是即使仅仅读一读《诗经》的开篇《关雎》,我们就可以知道孔子并没有进行大幅度的删改。如果同样的工作让朱熹来做,《诗经》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呢。孔子非常重视《诗经》,他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重视音乐对于教化的作用。《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还是一个体魄非常强健的人,绝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文弱书生。在孔子教授的“六艺”之中,就包括“御、射”等武术内容。

孔子在他的一生中周游列国,但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施展。但在他死后,他的思想却支配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达两千多年。也许是因为孔子生活在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他的思想对于现代的国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试想,如果在国际关系中适用孔子的这一原则,世界上该减少多少恐怖与战争。

孔子的另一重要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这是孔子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说的话,但同样可以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惜的是,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目前还没有被人类广泛认同。可以预料,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更广泛的传播,孔子的思想也会随之远播天下。也许,用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的话来评价孔子最为贴切:“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

同类推荐
  • 炎黄记

    炎黄记

    1272年,北元攻打南宋正如火如荼。南宋内外交困,炎黄正朔已经到了即将消亡的边缘。其时,一个身份复杂的小人物家破人亡,迫于无奈,被逼着走上了救亡图存,挽炎黄于即倒的道路上。英雄?枭雄?敌人?情人?国仇家恨,爱恨交织,成就本书《炎黄记》!乱世里,儿女更多情。笑傲中,意气霓虹生。英雄血,犹未冷。铁骨铮铮,誓要挽天倾!
  •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绵长远去的塔什库尔干河在勾勒整个帕米尔高原的轮廓,碧空如洗,流云逶迤,远山静默……《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收入的作品,都是作者潜心数年时间,深入新疆各地走访,参考了大量文史资料写成,力求对新疆地域和人文进行较为全面、准确、通俗的介绍。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慕士塔格文丛》的介绍,引领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
  • 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个现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胜天!怎能甘当一世炮灰?且看主角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斗郑贵妃;挽留申时行;什么红丸什么梃击什么妖书,明朝三大案疑云重重,我自全身而退。救不世之功臣,灭万世之祸首,一切只为逆天改命!
  • 虎啸三国

    虎啸三国

    一朝穿越,两世为人,命运的罗盘将他匆匆赶入三国乱世。智才的谋划,武将的搏杀,人性的抉择,时运的无奈,这一切才是真正的三国。时者,命也!天者,斗也!且看吕布温候如何搅乱三国,书写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
  •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热门推荐
  • 天城八月

    天城八月

    《天城八月》是柴勇继《天城七月》出版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天城市两个厅机关在八月里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各种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小说无论写人物心理、写行动、写对话,都很到位而且传神,尤其是对干部文化的剖析和叙说,有精彩的段落,有生动的比喻,情节曲折、悬念迭起,人物命运复杂,矛盾冲突强烈,是一部令世人震惊的好小说。
  • 盛世婚宠:早安之老公大人

    盛世婚宠:早安之老公大人

    夏小米午夜回家欣赏了一出未婚夫和好友劈腿的好戏,好心放过他们反被害死,醒来后重生在名字也叫夏小米的乡下姑娘身上,玛尼,这是怎么回事?没关系,姐姐照样生活的风生水起,碰上腹黑的荣靖宸,这辈子就沦陷了,觅真爱,生萌娃,哪样落下了?
  • 梵尘传奇

    梵尘传奇

    人类因为自己的贪婪,被矮人、地精、精灵三族联军打的节节败退,最后关头,光明神降下神迹,残存的人类建立新帝国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魔法”,并用魔法捍卫自己的家园,抵抗火枪、坦克和飞艇,且看梵尘如何一步步学会魔法,维护了大陆的和平。本书带你领略真正的魔法世界。
  • 爱因斯坦的手机

    爱因斯坦的手机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光速永恒不变广义相对论:超越光速时间倒流主角模仿霍金设宴,却意外得到一部超弦手机,上面刻写“爱因斯坦收”。
  • 鬼泣

    鬼泣

    一个能看见灵魂的人,他开始时捉弄警察,最后,跟警察合作,一起破解积压已久的悬案。世界上有很多的悬案,不是不能破,而是需要时间!
  • 兵王的生涯

    兵王的生涯

    清南大学,下午放学。学生们三三两两的从学校门口出去,一辆宝马靠边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留着长发的青年,人长得很俊,露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手里捧着一大束玫瑰花,似乎在等心爱女朋友或像是像心仪的女友表白。很多女生被这一幕所吸引。
  • 終極系列之只對你有感覺

    終極系列之只對你有感覺

    “我…终于笑出来了。”女主夏紫洛在不同时空感受带了不同感觉,一次次遇到爱自己的人,最终,夏紫洛会选择谁呢?大家拭目以待……本书不是言情==真的不是哦。
  • 《天剑通途》

    《天剑通途》

    以前研究科学的,现在研究仙术,能研究明白吗?这个不好说呀!冒蒙整吧!
  • 美丽脸蛋

    美丽脸蛋

    一觉醒来,自己的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竟然昏迷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身份,却偶然遇到曾经心仪的女子。新的家庭、新的身份、新的环境,“我只是不希望她再次伤心,更不喜欢她受到什么伤害,我愿意留在她的身边,一直守护着她...”
  • 蛹眠

    蛹眠

    一个尽是阴谋的唐国。白苴巷口有株菩提树,树下两位老叟在棋盘里下不完的黑白子,巷旁第一青楼天上人间让人永远叹谓的五楼!蜉蝣点涟水,丹霞两回天。紫束醉中极,余气惑关元!蛹眠数十载,终有羽化破茧时,执着戒尺的少年笔直的站在真相面前,他嘴里喃喃:“二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