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5900000002

第2章 教育·知识·兴趣

——少儿图书编辑工作的几点体会

少儿图书和其他图书的区别在哪里,怎样把少儿图书做得让读者喜欢,这是我们编辑少儿图书始终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做少儿图书要增强教育的功能。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是最重要的,没有了教育,这类书也就没有了“根”。要增强教育功能,首先对教育和教育方法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要结合我国的传统和国情去理解和认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我们对教育和教育方式,尤其对孩子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了,把不是教育的东西,硬要贴上“教育”的标签进行灌输,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和内在内容。近一个时期,尤其是近几年,我们在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时有点“矫枉过正”了,对教育的理解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产生了忽视教育的倾向,尤其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这一点很突出。造成对教育和教育方法理解的片面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我国的传统和国情。现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对国外特别是对欧美国家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特别欣赏,有的人甚至把这些方法奉为“至宝”,排斥其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对教育和教育方法在理解上是会有差异的,在实践上也会有不同的做法。但是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中外许多学者有比较一致的精辟论述。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外国学者哈沃德·加德纳认为: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而另一位外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则说的更明确:“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这些观点和论述都明确指出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对孩子人格和世界观的形成是很重要的。要实现这种教育目的,图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式。少儿图书出版就是要发挥图书的这个优势,把教育功能放在第一位,使孩子通过阅读,培养读书的兴趣,学到真正的知识,为人生发展打好基础。

怎样使图书承担起这样的使命,我们的少儿图书教育功能发挥的好不好,这也许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当前对少儿图书的出版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的图书尤其是少儿书有一些“泛娱乐化”的倾向,比较突出的表现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娱乐、轻教育。也有许多书把简单的“说教”等同于教育,这样的教育往往过于直白,不符合孩子的特点,把成人化教育模式用于孩子。例如,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目前就有一种比较明显的“商业化写作”的倾向,而且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现实是中国儿童文学正越来越从理性、深刻走向轻松和娱乐,而且这种走向正在受到来自市场的怂恿和推动。”“商业化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作家个性的背叛,因为这种写作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市场需求的强烈制约。”(参见《中国出版》2006年第6期汤锐先生所写的《商业化趋势中儿童文学的建设》一文)这种现象的突出特点就是忽视教育的作用,强化娱乐的效果。在教育方法上,在反思传统教育方法的同时,大量接受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的人甚至全盘否定传统,完全“西化”。其实,教育方法是有很强的“传承性”的,离开了国情和传统,这些方法只能是“无本之木”,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正是这和真正的教育功能“南辕北辙”的两种现象使许多人对少儿图书的教育作用产生了怀疑,不能很好地坚持了。这是少儿图书出版值得注意的现象,如果长此以往,将对少儿图书出版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做少儿图书要增加知识的魅力。传播知识是图书的基本功能,对少儿图书来说更应该如此。这一点对大多数从业者来说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传授怎样的知识却有比较大的差异。事实上,知识的概念是最宽泛的,囊括了我们所能概括的所有方面。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少儿图书的知识划出范围,“对号入座”。但是,少儿图书的知识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这个特点和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青少年正处在吸收知识的“黄金”阶段,给予他们什么样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从心理上看,这个时期孩子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外界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要通过阅读,使他们接受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感悟最深刻的历史,学到为人处事的知识。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孩子的鉴别力是比较弱的,好的教育他们接受,差的教育也会对他们有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少儿图书要重科学,更要重理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含糊。从生理上看,这个时期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好的,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学到的知识会记一辈子,会影响一生。适应这样的特点,少儿图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

但是少儿图书的知识要有魅力,一定要在两方面下功夫,具体说少儿图书的知识应该是真知识,大知识。所谓“真”,就是说这些知识必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容易被验证的。所有的知识都有被发现、被验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不确定的。当今,正处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但是也有一些伪知识打着新知识的旗号出现。另一方面,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对学习的知识喜欢“刨根问底”,所以少儿书的知识要容易验证,可以用身边的事例去验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少儿图书的知识要有真实性不但符合孩子阅读的特点,而且更有现实必要性。所谓“大”,就是说这些知识对青少年一生的成长都能有影响,而不仅仅是一时一事的影响。知识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有天文地理的大知识,也有日常生活的小知识,有教育孩子爱国做人的人文知识,还有练手练脑的技艺性知识。在选择这些知识时,不能以偏概全,把孩子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方面,但要时刻把学习“大”知识放在首位,使孩子真正能站在“巨人”的肩上去学习知识,去感悟人生,真正打好成长的基础。

怎样利用孩子有限的时间,选好最有利于他们成长所需要的知识,是对我们从事少儿出版事业的编辑最大的考验。有了“真”知识和“大”知识,才能使少儿图书的知识魅力光芒四射,使青少年读者终身受用。

再次做少儿图书要增进兴趣的培养。兴趣是阅读的入口,有了兴趣阅读就是自然的了。有的孩子爱读书,有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原因主要不在于是否喜欢书中的知识,而在于是不是有阅读的兴趣。这样的事例很多,喜欢踢足球的孩子不一定爱读关于足球的图书,踢足球是兴趣,而对阅读没有兴趣是其中的原因。兴趣是天生的,更是后天培养的。天生有阅读兴趣的孩子不多,更多的阅读兴趣是培养的。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第一,家庭的阅读习惯是最重要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用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上是最合适的。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对孩子的熏陶是最重要的,家长不能静下心来读书,而把业余时间用于其他娱乐,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有致命伤害的。相反,家庭有比较好的读书氛围,孩子自然就慢慢会养成阅读兴趣。第二,要有适当的阅读条件。其中家庭藏书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是必须的。兴趣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有了阅读条件,可以使这种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中,有目的的阅读是最好的,但是以养成兴趣为目的的博览群书也是常用的方式。在兴趣的培养上,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让孩子在喜欢中去阅读,在阅读中去培养兴趣,在阅读的兴趣中去学习知识。第三,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孩子都比较爱动,很难长时间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孩子的兴趣稳定性比较差,所以,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要有经过长期过程的心理准备。我们经常是在出现问题了,才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习惯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上很突出。家长经常是在孩子对读书产生了抵触情绪时,才去抓孩子的阅读习惯,其实已经晚了。

对青少年尤其对少年读者来说,读书是重要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可能是更重要的。因为兴趣将伴随他们的一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会因人而异,在不同的境遇中和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能都会有不同。但是,良好的阅读兴趣的养成,将会使人终生受益。对少儿图书出版从业者来说,怎样把这类图书做的使青少年读者有兴趣,是过程,也是目的,是手段,也是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少儿图书时,无论是策划选题,还是装帧设计,都要把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作为重要的指标来考虑。策划和编辑充满兴趣的少儿图书,就是攀登由一部又一部这样的图书作为阶梯的高峰,虽然遥远,但是我们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目标。

同类推荐
  • 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

    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

    本书是针对青少年的军事知识读物,包括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趣闻、战机战舰知识、导弹火炮知识等多个主题。
  • 打造完美—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培训

    打造完美—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培训

    本书着重从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及怎样处理好与老板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着手,细致地教会你轻松进入职场并随心所欲地游刃于职场中,如鱼得水。本书并从社会关系学和工作关系学两方面提供给你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技巧,把各种心态进行剖析,教给你如何提高自信、热爱工作、忠诚老板、勤奋学习、自动自发地工作,达到公司赚钱你获利的双赢目的。
  • 哈佛谈判术

    哈佛谈判术

    本书运用有趣的寓言故事,传授了十分实用的“哈佛谈判术”,主要内容包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迎难而上的乔瑟夫、鉴定灵活的既定方针、谈判的魔力等。
  • 在公交车上遇见爱因斯坦

    在公交车上遇见爱因斯坦

    本书为青少年量身定做,深刻精辟阐释了爱因斯坦有别于常人的思考术,其中有思维上的,有学习上的,也有为人做事上的,阅读它可以轻松学得天才思考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将会决定他的人生。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虽各有方法和特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拘泥,不刻板照搬。天才思考术可以让青少年勇于创新,不受环境的限制,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积极乐观的人,才能成功开启多彩的人生;一味逃避的人,只能生活在抱怨、失败的怪圈中。如何才能丢掉抱怨的习惯,选择正面的思维方式呢?本书将会给你答案。本书共365篇,每个月一个主题,每天一篇独立的箴言、短文、故事,可以告诉你,如何进行正面思考,如何获得不抱怨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幸好我没有错过你

    幸好我没有错过你

    “我可以理解为你是为了引起我注意而故意撞到我的吗?”他歪着头,一脸戏谑地看着韩范范......
  • 独战九天

    独战九天

    楚释对敌人说:我要活着,所以,你去死吧!废材男遇到八万年前的绝色女帝,逆行开拓灵魂之海,从此之后修行无压力,踏天才,推圣女,横扫八荒!
  •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首先是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的过程,人性弱点是成功真正的障碍,只有认清和克服人性的弱点,才能走向卓越。本书介绍了人性中种种妨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弱点和缺陷,同时阐述了克服这些弱点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人们认清自己人性的弱点,剔除自己迈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从而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 仙踪难觅:亲亲夫君哪里逃

    仙踪难觅:亲亲夫君哪里逃

    冷艳女穿越异界,成为绝世女修,为寻真爱荡尽天下,身浴鲜血,脚踏尸骨寻挚爱,只为入得一幅两人画,爱让人痴,情令人缠,宁愿为此负了天下,只为一个他。
  •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 解剖室的咀嚼声

    解剖室的咀嚼声

    广兴医学院。说到这所医学院,那么,值得一提的就是解剖室了。自1996年以来,就有七人离奇丧命于解剖室里。据说,这些人的死相都相同:五官扭曲,面目狰狞;胸膛被剖开,心脏被不明“生物”咀嚼得支离破碎。另外还有一个幸免于难的学生,但自从那夜从解剖室出来后却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说话语无伦次,整天说着一句话:解剖室有咀嚼声!两天后,就在准备给他治疗的前一天晚上,这位学生却突然跳楼自杀了?从此整个解剖室离奇死亡的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是他杀?还是自杀?多年来始终没有定论,流传成历届学生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解剖室里的咀嚼声”。喜欢本书的书友可以加群互动:303222815
  • 惊世奇妃:绝世鬼泣妃

    惊世奇妃:绝世鬼泣妃

    上一世,她是黑道的绝世杀手,白道的圣手鬼医,他可以杀人亦可以救人。看她如何在异世风生水起,如何睥睨天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剥皮抽筋是她的座右铭。冷血,无情是她在异世的代号。他是异世冷血的鬼王,是不见身影的暗中皇主。杀人从不手软,生人不得接近一步,对她却宠溺无比看他们携手走遍天下,看他们如何做拥异世
  • 马云正传:活着 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马云正传:活着 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身材矮小的马云,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的大人物.短短15年间,他从英语教师成长为互联网大亨,并带领阿里巴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历程.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私人财富都是靠从国有部门分一杯羹获得.但是马云乘着互联网之势正在改变这一格局.他与硅谷一些有着响亮名字的人物之间的争斗,也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而他以各种"大手笔"搅动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横空出世的余额宝让银行颤栗,菜鸟物流强势来袭,阿里将成为史上最大IPO整体上市……
  • 小乞丐与女警花

    小乞丐与女警花

    李牧和是个乞丐,每天只能在天桥底下耗日子,因被人打断肋骨伤势严重没医治,对生活失望至极之后跳入冰冷的运河,被警察救起之后遇见了当警察的女警贺白雪然后决心改变自己努力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