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0500000022

第22章 谋势待发,相机而动

时机未到时,要挺住

在客观环境于己不利的时候,一定要有挺住的精神:挺不住,就只能做老二,难做老大;挺得住,就会由老二的位置,升到老大的位置。

刘邦和项羽在称雄争霸、建功立业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挺”上见出高下和决出雌雄的。这是一种“忍”功的较量。谁能够“挺住”,谁就得天下,称雄于世;谁若刚愎自用,小肚鸡肠,谁就失去天下,一败涂地。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说: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是否能忍。项羽不能忍,白白浪费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刘邦能忍,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刘邦可以成大业是他懂得忍下人之言,忍个人享乐,忍一时失败,忍个人意气;而项羽气大,什么都难以容忍,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大业未成身先死,可悲可叹!

楚汉战争之前,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一进门看见刘邦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你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斥责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赶快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坐上座,虚心求教,并按郦食其的意见去攻打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刘邦围困宛城时,被困在城里的陈恢溜出来见刘邦,告诉他与其围城与攻城不如对城内的官吏劝降封官,这样就可以化敌为友、放心西进,先人咸阳为王。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使宛城不攻自破。

与刘邦容忍的态度相反,项羽则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个有识之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霸业,项羽不听,那人出来发牢骚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结果项羽知道了,大怒,立即将那人杀掉。楚军进攻咸阳时到了新安,只因投降的秦军有些议论,项羽就起杀心,一夜之间把二十多万秦兵全部活埋,从此残暴名闻天下。他怨恨田荣,因此不封他,而立齐相田都为王,致使田荣反叛。他甚至连身边最忠实的范增也怀疑不用,结果错过了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后气走范增,成了孤家寡人。

刘邦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刘邦在沛县乡里做亭长时,好酒好色。当刘邦的军队进了咸阳,将士们纷纷争着抢着去找皇宫的仓库、往自己的腰包里揣金银财宝时,刘邦自己也曾被阿房宫的富丽堂皇和美貌如天仙的宫女弄得眼花缭乱,有些迈不动步了。但在部下樊哙“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富翁”的提醒下,立时醒悟,忍住了贪图享乐的念头,下令封了仓库和宫殿,带着将士仍旧回到灞上的军营里,并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这就使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而项羽一进咸阳,就杀了秦王子婴,烧了阿房宫,收取了秦宫的金银财宝,掠取宫娥美女,并带回关东。相比之下,又怎能不失人心呢?

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后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消灭。当时项羽40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相隔40里,兵力悬殊,刘邦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能做到“得时则行,失时则蟠”: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然后,第二天一清早,又带着张良、樊哙和一百多个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怒气,缓和了与项羽的关系。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实际上刘邦以小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甚至当自己胸部受了重伤时,刘邦也能忍着伤痛在楚军阵前故意弓着腰,摸摸脚,骂道:“贼入射中了我的脚趾”,以麻痹敌人,回到自己的大营后又忍着伤痛巡视军营,来稳定军心。他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对暂时失败的坚忍,反映了他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力,这是成就大业者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

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哉!”不离口。所以,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成就大事,创建大业。

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让步

过早地将自己的底牌亮出来,往往会在以后的交战中失败。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让步,低调处之,不可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北边的突厥竟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更可恶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郭子和、薛举等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借口失责而杀头的危险。

人们都以为李渊此时此刻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金银珠宝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他早有自己的盘算。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断然决定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气候,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理想的发家基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而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既要全部屯驻太原,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同时又要追剿有突厥撑腰的盗寇,已是捉襟见肘。而现在要进伐关中,显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唯一的办法是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所以李渊不惜俯首称臣。

退一步海阔天空,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由于李渊甘于让步,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一路上送给李渊不少马匹及士兵,李渊又乘机购来许多马匹,这不仅为其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奠定了基础,而且因为汉人素惧突厥兵英勇善战,李渊军中有突厥骑兵,自然凭空增加了声势。

李渊让步的行为,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保住后方根据地,又顺利西行打进了关中。

由此看来,低调做人,暂时让步,往往是赢得对手的谅解、最后不断走向强盛、发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

身处高处时,要自省

人一旦出头了抑或是发达了,就很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被人品评,被人忌妒。因此,越是位居显要处,就越是要经常反躬自省,越是要讲究低调做人,融入大众之中。唯此,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有时候大凡做官的人,尤其是做高官的人,没有不想要有一个好的结局的。然而很多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自己有一个好收场呢?曾国藩以他身居高位的亲身体验,具体开出了三个药方,以防居官之败。

曾国藩说,身居高位的规律,大约有三端,一是不参与,就像是于自己没有丝毫的交涉;二是没有结局,古人所说的“一天比一天谨慎,唯恐高位不长久”,身居高位、行走危险之地,而能够善终的人太少了;三是不胜任,唯恐自己不能胜任。《周易·鼎》上说:“鼎折断足,鼎中的食物便倾倒出来,这种情形很可怕。”说的就是不胜其任。方苞说汉文帝做皇帝,时时谦让,像有不能居其位的意思,难道不是在不胜任这方面有体会吗?孟子说周公有与自己不合的人,仰天而思虑事情的原委,难道不是在唯恐没有结局的道理上有体会吗?

曾国藩说: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越多,因为“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心理来处理各种事务。

曾国藩借用烈马驾车,缰绳已朽,形容随时有翻车的可能;而且还详细地阐述:国君把生杀予夺之权授给督抚将帅,如东家把银钱货物授给店中众位伙计。如果保举太滥,对国君的名器不甚爱惜,好比低价出售浪费财物,对东家的货财不甚爱惜一样。进而推说:“偷人家的钱财,还说成是盗;何况是贪天之功以为是自己的力量。”

曾国藩认为利用职权牟取私利,这就是违背了不干预之道,是注定要自食恶果的。一事想贪,则可能事事想贪;一时想贪,则可能时时想贪。从而陷自己于不利之地。

至于不终与不胜,曾国藩则更是深有体会,他说:陆游说能长寿就像得到富贵一样。开始我不知道他的意思,就挤进老年人的行列中了。我近来混了个虚浮的名誉,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就得到了这个美好的名声了。古代的人获得大的名声的时候正是艰苦卓绝的时候,通常不能顺利地度过晚年!想到这些不禁害怕。想要准备写奏折把这些权力辞掉,不要再管辖这四省吧,害怕背上不胜其任、以小人居君子的罪名。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虽身居高位,也时时如履薄冰,大功告成之日,更是感觉如蹈危局。倒使得曾国藩该得到的也得到了,不终也“终”了,不胜也“胜”了。

曾国藩作为一名清政府的地方大员,不管是出于自卫,还是出于名利,他也曾面临过无数的同僚的毁谤、攻讦的危险,但他都能反躬自省,化险为夷,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他自己最后还是功德圆满。

同类推荐
  • 别让人生留遗憾

    别让人生留遗憾

    本书由上百篇震撼心灵的美文与人生感悟所组成,包括人生仅有一次,一定要好好活着亲情重如泰山,感恩父母不能等相爱是缘,错过一时就错过一生等。
  • 情到深处是无言(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情到深处是无言(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我的心灵鸡汤:哈伯德的人生剪贴簿

    我的心灵鸡汤:哈伯德的人生剪贴簿

    随便翻阅一下哈伯德的剪贴簿,你会从中信手拈来他所收集的励志美文、格言警句,人物和历史故事以及生活随笔。你便会意识到他是如何四处追寻他的目标,想像到他曾经涉足过的芳香的诗意之园,攀登过的思想之巅。正是他所追寻的目标指引他到达过古典文学的阿尔卑斯山谷,穿越过当代文学的森林与沼泽。读者将会在这里发现一份特别的智慧的营养美食。那些激励过哈伯德的文字也一定会使所有人心潮澎湃:那些鼓舞过、振奋这哈伯德的故事也一定会给所有人带来力量,去抵抗那些在平日里默默地侵蚀人们心灵的千篇一律的生活。
  • 克服胆怯

    克服胆怯

    胆怯者没有资格担任任何重要职位。因为他缺乏肩负责任的勇气,只有当主动带头的必要性跟他无关的时候,他才感到庆幸。胆怯者总是拖延,他总是把今天能做的事情推到明天,宁愿推托掉哪怕米粒般大小的责任。胆怯的人永远都优柔寡断,做不成任何事,几乎还没等到危险决定发起攻击,他就已经败下阵来。所以,在胆怯者面前,机会的大门总是紧闭的。任何时代,永远都是无畏者的天下。胜者无畏,这是颠扑不破的成功箴言。
  • 人生可以走直线

    人生可以走直线

    生如浩瀚的大海,常常巨浪滔天、变幻莫测。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有的人在经历多年打拼后,却一事无成。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本书将会告诉你答案:梦想与成功之间,最短距离应该是一条直线……
热门推荐
  • 现世保护神

    现世保护神

    相传,远古时代,人鬼妖魔共处一世,终日斗个你死我活,展开生死之杀。最弱的为人类,许多百姓无辜受难,民不聊生。在那样的一种情况下,竟然有一处仙气弥漫的小村落受到了上天的庇护,免于灾难,并有长生之泉供以饮用,救治以及养生。村里的人幸福非常,仙人结合甚至仙魔结合,对其诞下的孩儿认真陪练,为除害认真修道以回报上天恩泽......时至今日,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仍然有一些保护神存在,当然,与之为敌的它们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 君卿万年

    君卿万年

    天界万福五十八年。这一年天地混乱,妖族嗜杀成性。皆人人的性命都处于不报。十方英雄崛起。倒是这天界逍遥自在,监测到了新的生命在涌动。那是独特的一个生命体。名叫君卿。战天下。为我独尊!这世间万物。我为定夺。
  • 影子的秘密

    影子的秘密

    “宿命告诉我,你终究是一段失去的记忆。这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答案,虎头麒麟不属于任何人,秘密,不过是命运的唏嘘罢了。“
  • 我就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我就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那一夜,她意外珠胎暗结。去医院做人流,却撞见未婚夫陪妹妹来堕胎。她是海城最蛇蝎心肠、声名狼籍的女人。他是海城最乖谬不正、心狠手辣的男人。他们的心底都深藏着一个最肮脏的秘密。酒店里,他夹着烟,吞云吐雾,“做我的女人,我来治疗你的冷淡。”她不屑地轻嗤,“就算你很好,也征服不了我。”“是吗?”他们约定好了不爱,各取所需。直到那一日,他坐在证人席里,无情地指认,“她是凶手。”
  • 战神之握

    战神之握

    他是轩辕遗族,在暗语森林迷了路,却被亡灵魔导师盯上,被训练成贴身侍从!亡灵仆从拥护,冰冷骨龙相随,誓要铲除那些道貌岸然的光明信徒!诡秘的预言,导师的失踪,又将给他带来怎样的危机?熟悉的乡音带来噩耗,他又将踏上怎样艰辛的返乡之旅……
  • 宦海慈航

    宦海慈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射仪

    大射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生珠

    长生珠

    严守千年的长生宝珠之秘,一夕泄露,重卷中原的邪教为实施复仇计划,誓得此珠。四名乡下少年无端被卷入这场血雨腥风的江湖事。误入自称“天下第一”门派——通天派的姜少白,与拜入公认“天下第一”门派——清风门的其余三名少年情深意笃,却成为邪教夺取宝珠的工具。邪教的幕后黑手,最终使得四名少年阴阳相隔、爱恨纠缠。长生宝珠现世的那一刻将波澜推至顶点,也埋下了爱与恨、冰与火的种子!姜少白蓦然回首时才发现,江湖有我,我即江湖!自己的一生,便是江湖的一切,而这一切,他又该如何来终结?
  • 《杀手来袭:王爷准备好》

    《杀手来袭:王爷准备好》

    她,是东平国丞相庶女,受尽嫡姐的羞辱;亦是杀手凝曦,令人闻风丧胆他,是世人鄙夷的痴傻九王爷,却不知他的另一重身份连皇上都要礼让三分当皇命将他们联系在一块,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家教同人之回音

    家教同人之回音

    直到十年之后沢田纲吉才明白。这么多年来,于他而言究竟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都不重要了。只有和那个人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无可取代的,最最珍贵的宝物。注:本文是《家庭教师》同人,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