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7500000015

第15章 英法苏德举行多重谈判

德意军事同盟条约签订之后,德日之间的缔约谈判仍在继续进行。为解决两线作战的问题,德国加紧了与苏联的谈判。与此同时,德国也重新开通了与英国谈判的渠道。

面临战争威胁的英、法、苏三国为对付侵略,从1939年4月起也开始了结盟谈判。这就是在战争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1939年春夏在欧洲外交舞台上出现的多种谈判并举的局面,各种力量相互之间展开的决定命运的激烈斗争。

1939年3月18日,英国驻莫斯科大使西兹奉政府之命拜会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里维诺夫,询问如果德国入侵罗马尼亚,苏联将采取什么样的立场。

作为答复,苏联政府建议召开苏、英、法、罗、波、土六国会议,讨论采取共同行动制止德国侵略的问题。

3月21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对苏联驻英国大使迈斯基说,召开这样的会议为时过早,从而拒绝了苏联的建议。

同日,西兹向里维诺夫递交了一份英国政府准备同苏、法、波三国签署的宣言草案。宣言称,“构成一项对任何欧洲国家的政治独立的威胁的任何行动”,都是同宣言参加国密切相关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各宣言参加国应“立即共同协商应采取的步骤,以便提供对任何这种行动的联合抵抗”。

虽然苏联政府认为,发表这样一项宣言并不会有多大作用,但毕竟是一项积极行动,便表示同意,并建议宣言应由四国总理和外长签署,以增加宣言的分量。3月23日,苏驻英大使将这一意见通知了英国外交部。但是,4月1日,建议发起者英国政府又突然变卦,声明,它认为宣言的问题已成为过去。显然,埋藏在张伯伦心中的根深蒂固的对苏敌视和偏见在起作用。3月26日,张伯伦在其日记中写道:

我必须承认对苏联极不信任,我不相信它有能力维持有效的攻势,即使它想这样做。而且,我怀疑它的动机。在我看来,这些动机与我们的自由思想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并且它只关心把别人搞得人人不和。

另外,波兰不赞成签署《四国宣言》,建议立即签订一项秘密的英波磋商协定的做法也恰恰成了张伯伦拒绝与苏联合作的借口。

苏联本来就对长期将苏联排斥于欧洲事务之外,一心要和德意做交易的英法政府极不信任。英国现在这种朝三暮四的做法,更增加了苏联这种不信任感。无疑,这为谈判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由于时局日趋紧张,英国国内要求与苏联结盟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政府决定恢复与苏联的谈判。

4月14日,英国政府建议苏联发表公开声明:“一旦对苏联某一个欧洲邻国发生侵略行为,只要这个国家起来抵抗,就可以指望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如果需要这种援助,将通过最方便的途径提供。”建议要求苏联在其欧洲任何一个邻国遭到侵略时必须承担援助义务,但对一旦苏联遭到德国侵略时,苏联的这些邻国和英法两国应承担的义务未作任何规定。

此外,英法已对苏联的两个邻国波兰和罗马尼亚提供保证,一旦波、罗两国遭受侵略,不但可以得到苏联的援助,而且还可以指望同其他两个大国共同与侵略者作战。但是,假如芬兰、爱沙尼亚或拉脱维亚遭受侵略,苏联却不能指望得到英法方面的支持。

这样做只能促使德国进攻苏联国土,因为这无异于为希特勒指明了进攻苏联的方向。

法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英国更易遭受德国的入侵。虽然英法业已结盟,英国也已经对波、罗两国提供保证,但没有苏联的合作,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战略态势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也不能制止希特勒即将发动的战争。所以,法国政府在英、法、苏三国谈判中和英国相比,态度积极一些。

与英国相比,4月14日,法国提出的建议较为合理。法国外长博内表示,法国愿意以两国互换信件的形式补充1935年的《法苏互助条约》,并建议,如果其中一方由于援助波兰或罗马尼亚而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应立即相互支持和援助。

法国的建议虽然因不提对波罗的海沿岸的苏联邻国遭受侵略和苏联直接遭受侵略时承担义务的问题有其局限性,却包含着英国建议中所没有的相互因素。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法国没有独立的外交政策,完全听命于伦敦。这种较为积极的态度虽然时有表现,但在英国的压力下很快便与英国的立场趋于一致。

4月17日和18日,苏联政府分别向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递交了自己的建议,其主要内容是:

一是英、法、苏三国缔结为期5年至10年的盟约,彼此承担在欧洲一旦发生反对缔约一方的侵略时提供军事援助的义务。

二是英、法、苏三国保证,当位于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国家遭受侵略时,将向这些国家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援助。

三是英、法、苏三国应在最短期间内,讨论和确定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进行军事援助的规模和方法。同时规定了《三国盟约》与《军事援助协定》同时签署。缔约各方保证,在军事行动开始后,三国未经一致同意,不得单独同侵略者谈判和请和。

苏联的建议消除了英国建议中的诸多弊端,体现了缔约国之间的平等互利原则,为缔结真正有效的同盟条约提供了基础。

正是由于苏联的建议使缔约国相互承担义务,不但对波、罗两国,而且也对苏联的其他欧洲邻国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都承担援助义务,使英法祸水东引的险恶用心难以得逞。所以,苏联的建议完全不合张伯伦的胃口。

对苏联的建议,张伯伦开始不想理睬。但后来由于议会内要求与苏联合作的一派的压力、宣传媒介的推动,加之5月初苏联外长易人和苏德谈判的传闻,英国政府才于5月8日向苏联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再次建议苏联单方面承担援助西方国家的义务。

5月14日,苏联新外长莫洛托夫向英国驻莫斯科大使西兹递送了苏联政府的答复,指出英国建议的不合理性,重申建议的立场。

莫洛托夫认为,为了建立爱好和平国家的有效屏障以防御在欧洲进一步发动侵略,至少必须具备3个条件:

一是英法苏三国签订一项有效的反侵略互助条约。

二是上述三大国向中欧和东欧各国,其中包括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提供保证。

三是英法苏三国签订关于相互间以及对受保证国提供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定,没有这种协定,就像过去捷克斯洛伐克的教训所表明的那样,互助协定就有成为一纸空文的危险。

5月19日,在英国下院的辩论中,丘吉尔、劳合·乔治、艾登、艾德礼和辛克莱等人,都力促政府必须根据平等的条件同苏联订立最广泛的协定。

丘吉尔说:“我始终不能理解是什么理由阻碍同俄国达成协议。毫无疑问,俄国政府所提出的建议,是想成立反侵略的英、法、俄‘三国同盟’。联盟的目的,只是为了抵抗将来发生的侵略行为,和保护被侵略的国家。我看不出苏联建议有什么不好。”

同时,他在发言中含蓄地指出,英国政府不肯给苏联平等待遇和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犹豫不决和政策的摇摆不定,才是英国和苏联之间的协定难以缔结的症结所在。

5月22日,英国外交大臣向政府提交的有关英苏谈判的备忘录,分析了缔结三国条约对英国的利弊。英外交部认为,缔结《三国互助条约》,意味着英国政府将完全失去一切同德国求得和解的希望,这是条约的“主要不便之处”。

另外,条约有可能对英日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备忘录还说:“如能同苏联签订某种协定,规定在我们受到来自东方的进攻时,苏联将给予我们援助,将是十分理想的,这不仅可以迫使德国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而且也还因为战争一爆发,应力求把苏联拖进去。”

英国正是在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心理状态下,抱着自己与德国求得和解而将苏联拖入战争的希望,与苏联进行周旋的。

6月27日,英国驻苏大使西兹和法国驻苏临时代办帕亚尔向苏联提出一项新建议,建议规定英、法、苏三国中的任何一方在遭到德国侵略时,其他两方应给予援助。

但建议又规定,一旦发生侵略,各方将就互助方式“进行协商”和在国际联盟中解决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对侵略者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甚至会被用作拒绝立即援助被侵略国的手段。

6月2日,苏联政府在对英法两国的建议做出答复时表示,如果德国进攻比利时、希腊和土耳其这些英法两国保证独立的国家,苏联愿意提供援助。

当西方国家提出也支持荷兰和瑞士时,苏联表示同意。苏联只是要求英法承诺,当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遭到侵略时,英法也要同苏联一起给这三国提供援助。

苏联还建议,在签订互助条约的同时签订一项军事协定,详细规定相互之间的军事援助的方法、方式和范围。

但是,英法政府在6月15日对苏联最新方案提出的修正案中表示,当波罗的海沿岸各国遭到侵略时,他们只愿同苏联商谈是否给予援助。他们还表示,只有在政治协议签订之后,才能谈判军事协定的问题。

6月8日,哈利法克斯表示,希望不通过信件而通过圆桌会议进行谈判。英方参加谈判的代表是外交部官员斯特朗。对这种做法劳合·乔治极为不满。他在7月23日的演说中说:“哈利法克斯勋爵访问过希特勒和戈林。张伯伦连续3次投入元首的怀抱。为什么仅仅派一个外交部官员代表我们出使一个建议援助我们的强大得多的国家呢?对此只能有一个回答:张伯伦阁下、哈利法克斯勋爵和西蒙先生不愿同俄国结盟。”

6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外交委员会主席日丹诺夫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揭露英法毫无诚意,拖延谈判的做法。文章说:“在同苏联谈判中出现的不能容忍的僵持局面和无休止的拖延,使人有权怀疑英法真实意图的可信程度。”

在苏联揭露之后,英法于7月表示同意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遭到直接侵略时,同苏联一道向他们提供援助,但当这些国家遭受间接侵略时的援助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而从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局势来看,最使人担心的正是这种间接侵略。

在“间接侵略”的定义上,谈判各方主要是英苏两国又发生了争执。

在哈利法克斯于6月12日给西兹的指示中给“间接侵略”所下的定义是:“这种间接侵略是通过,已经从各缔约国获得了保证的其他各国;还没有获得保证或不愿接受这种保证的其他国家。”

而苏联认为:“‘间接侵略’的说法是指这种行动,该行动是上述国家,即所列被保障的八国中的某一国在来自其他强国的武力威胁之下或者没有这种威胁的情况下而同意的,该行动导致为了侵略这个国家或反对某个缔约国家而利用该国的领土和力量,从而导致这个国家丧失其独立或违反其中立。”

7月下半月,法国政府在“间接侵略”这个问题上已开始倾向于苏联的观点,但英国仍坚决反对,使谈判再次搁浅。

为打破僵局,苏联政府于7月9日建议,在政治谈判达成协议之前,可以同时进行军事谈判。

7月21日,英国总参谋长从华沙返回伦敦,带来关于德国将在8月底进攻波兰的情报。为形势所迫,英国政府于7月25日正式通知苏联,同意立即开始三国军事谈判。

苏联对谈判非常重视,派出了以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为首的高级军事代表团。但英法两国代表团的规格都很低。英国代表团团长德拉克斯是个退役的海军上将,法国代表团团长杜芒克也是一位不甚知名的人物。

当时,战争已迫在眉睫,然而,去莫斯科参加军事谈判的英法军事代表团却不慌不忙。他们不立即起程而是拖了10天后才动身,他们不乘飞机,而是乘一艘低速邮船前往莫斯科。

两国代表团8月11日才抵达目的地,拖延了17天之久。

更令人不解的是,法国代表团的全权证书只授予杜芒克将军同苏联进行谈判的权力,没有签约的权力。英国代表团则更彻底,根本就没有全权证书。

那么,他们去莫斯科是为了干什么呢?德国驻英大使在给柏林的报告中,谈到了英国的真实用意。他说:“英国进行谈判的目的主要在于摸清苏军战斗力的真情实况。”

8月12日,英、法、苏三国军事谈判正式开始。

8月15日,苏联代表团提出了具体的军事计划。根据这个计划,苏军准备投入军事力量以反击欧洲侵略者。当侵略者向英法进攻时,苏联所提供的武装力量将是英法直接用于对付主要侵略者德国所使用的武装力量的70%。

波兰必须参战,并应在本国西部边界集结部队。当波兰和罗马尼亚遭到侵略时,这两个国家应把全部兵力调往前线,苏联出动的兵力应相当于英法直接反对德国而动用的武装力量。

当主要侵略者进攻苏联时,英法两国应通过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领土,立即开始反击侵略者的军事行动。英法投入的兵力应相当于苏联投入兵力的70%。在这种情况下,都要求允许苏联军队通过罗马尼亚和波兰的领土。

苏联提出的具体军事计划,为缔结军事协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谈判过程中,英法代表团只是空谈军事合作的“共同目标”和“一般原则”,竭力回避提出具体的军事行动计划。

因为,英国政府对代表团早有指示:“英国政府不愿承担在任何情况下可能束缚我们手脚的任何具体义务。因此,在军事协定中应力求局限于尽可能一般性的措词。对此最合适的是一个政治性共同宣言之类的东西。”

法国代表团也接受了类似的指示。

因为苏联和德国并不接壤,当德国进犯法国、波兰或罗马尼亚,或者同时进犯这几个国家时,为同德国作战,都存在一个苏军过境的问题。

8月14日,苏联代表团在谈判中提出苏军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国境的问题,要求英法两国政府同波、罗两国政府协商,利用他们的影响,促使波、罗两国同意苏军过境。但英法代表团借口波、罗都是主权国家,这样的问题只有这两个国家的政府才能回答,要苏联政府直接与波、罗两国政府提出问题。

经苏联代表团据理力争,哈利法克斯于8月17日指示英国驻波大使,要他“尽一切能力规劝波兰和罗马尼亚接受苏联提出的让苏军通过波兰领土的要求”。指示说:“没有苏联及早的有效的援助,波兰和罗马尼亚抵挡不住德国从陆上或空中的迅猛袭击,优柔寡断等到战争爆发,就为时过迟了。”

法国政府也向波兰政府提出了让苏军过境的问题。但波兰政府坚决反对苏联的建议,8月20日发表声明,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同意苏军进入波兰。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政府也不想对波兰施加压力,使其改变立场。过境问题得不到解决,继续军事谈判也就失去了意义。由于英法对谈判无诚意,由于波兰政府拒绝苏军通过波兰领土,长达4个多月的英法苏谈判最后失败了。

英国在三国谈判中之所以三心二意,除英国长期以来对苏联怀有严重的政治偏见并低估苏联的军事实力使它不急于同苏联结盟外,张伯伦政府对英德和解始终抱有幻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英法苏三国结盟谈判开始后不久,英国政府就开始与德国秘密谈判。

1939年5月14日,英保守党著名活动家德拉蒙德·沃尔夫在柏林与德国外交部经济政策顾问吕特尔会谈时明确表示:“我是在英国内阁枢密顾问知道的情况下前来柏林的,并要求我对这次会谈完全保密。”

他向吕特尔表示:英国在政治筹划中不排斥向德国提供经济活动场所,甚至支持它的活动;可以帮助德国克服外汇困难的借款总额问题;恢复3月份中断的英德经济谈判;就调整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同英国之间的收支差额和德国进行谈判;关心德国何时提出归还殖民地的要求和这个要求包括的内容。

5月19日,张伯伦在下院一面声称,英苏之间“有一道幕,有一堵墙,极难穿过”,另一方面又暗示,英国并不反对寻求可能满足德国要求的途径,“如果这将会使目前局势明显缓和的话”。

同一天,哈里法克斯对德国驻英大使迪克森明确表示,希望改善英德关系。

6月8日,张伯伦会见了以私人身份访英的德国政界人士特罗特·楚·佐尔茨。张伯伦表示仍希望同德国和解,并说,据他看来,“自他上任的那天起他就一直认为,解决欧洲问题只有通过柏林-伦敦这条线。”

7月中旬,英国外交当局向德方建议,两国报刊停止相互攻击和指责,以便为两国接近和合作准备舆论。

7月1日至21日,沃尔塔特第二次访英,同英国政府要员进行了4次秘密会谈,双方讨论了经济、政治和军事问题。会谈中,张伯伦的经济顾问威尔逊向德国人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德英合作纲领》。

其主要内容为:

一,德英联合发表不使用武装侵略作为国际政策手段的宣言。

二,德国宣布不干涉英联邦,英国宣布不干涉“大德意志帝国”,包括东欧和东南欧。

三,在殖民地和托管地问题上,缔结一项从根本上修改《凡尔赛和约》有关条款的德英宣言。

四,在军事上模仿先前的《英德海军协定》,缔结一项限制军备的协定,但在空军和陆军问题上顾及德国在中欧的特殊战略需要。

五,在供应原料、粮食和出口工业品方面实行合作,将首先在大英帝国(包括印度、南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中国和俄国三大市场上,同时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对外投资和国际金融、债务等方面的合作。一旦双方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达成可以接受的协议,英国政府将争取使法国“废除它同苏联的结盟和对东南欧的义务”。

此外,张伯伦政府还准备“终止同苏联进行的关于签订条约的谈判”,甚至可考虑取消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

很清楚,无论是对波兰的保证还是同苏联的谈判,对英国来说,都只是用来迫使德国回到慕尼黑轨道上来的手段。但是,此时的德国进攻波兰的决心已定,对希特勒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避免两线作战的问题。所以在这一阶段,希特勒在外交方面的真正心思用在同苏联签约上。

他之所以同意与英国谈判,既是为了利用英国对德国的幻想,牵制与破坏英法同苏联的谈判,也是为了一旦不能从东方取得避免两线作战的条件为德国留下一条同英法进行交易的退路。

英国对英德秘密谈判是认真的,但由于德国只是虚与委蛇,谈判始终未获进展。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字,从而宣告英德秘密谈判的彻底失败。

同类推荐
  • 锦衣救国

    锦衣救国

    橘子洲头,大江东去。丰臣秀吉修武琵琶逗秋雨,坐拥天下踞雄关。凌烟阁下,紫禁城中。万历皇帝醉舞春风弄美人,铁马扬鞭成霸业。钟鼓都城,雕栏丘墟。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中的日本武士,露出了笑容,拔出了手中的绣春刀……封侯霸业,驱除外虏。中国血战日本,两大帝国弭兵论战,围绕东南亚霸主之争的饕餮盛宴!万历皇帝剑指丰臣父子,蓄谋已久的侵略阴谋!锦衣卫对战日本北辰一刀流忍者,大明铁骑名将VS日本战国强兵悍将;中华帝国傲视日本安土桃山,一场被日本歪曲掩盖了四百年的惊天真相;大明王朝最后的绝唱!中国史上,汉人皇朝最后一次的扬兵域外!宁予家奴不予外贼的誓死决心!拓万里波涛,将国威布于八荒四海。
  •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遮天之昆仑仙境

    遮天之昆仑仙境

    一张无法断代的地图。一块无法考究的玉佩。竟然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一个古老的传承家族,一段尘封已久的陈年悲哀。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为的只是解开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 穿越人士的古代生涯

    穿越人士的古代生涯

    陈恺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名为大楚的朝代,一段历史的秘辛被慢慢揭开,在乱世中,面对一位忠心耿耿的主公,一位作为本时代重生者的同僚,主角最终的命运将会怎样?而陈家留下的玉佩,大楚朝遗留的密库,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穿越之初莫名遗失的记忆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牵扯?群敌环伺,乱世的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且看主角将如何在这乱世由浮沉生存走向一条覆雨翻云的王者之路============================================================新书《顾宋》已上传。书号:3220477读者群472262358
  • 梦回唐朝记

    梦回唐朝记

    今天的风,吹不散远古的长恨娇艳的花,染不透勇士的乡愁沙场的血,映不出盛世的山河梦中的月,却已圆了回到唐朝的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唐朝记QQ群号:20707336
热门推荐
  • 倾世盛宠:邪王的嗜血医妃

    倾世盛宠:邪王的嗜血医妃

    上一世,她是医毒双绝的当世奇才;这一世却成了被庶妹抢了未婚夫的嫡出小姐。刚一穿越过来,就带着浑身恶臭,被妹妹们奚落不止,还被自己的未婚夫一巴掌扇倒在栏杆上,摔死了。现在,她既然来了,就由不得那些奸人在她面前逞威风。欺辱她?灭之!陷害她?杀之!暗杀她?诛之!“王爷,你是又中春药了,还是被狐狸上身所以中了魅邪?”“王妃,你说的太对了,不知王妃对本王的玉颜玉肤可还满意。或者说,王妃打算亲自用身体来检验一番?”扑倒……早上醒来,浑身酸痛。炸毛,发怒!“……邪王,我要休了你!”“爱妃生气了啊?都怨本王,是本王没有侍候好爱妃!爱妃别急……咱们继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年的那些故事

    那些年的那些故事

    一个幡然醒悟的少年,在高三的时候痛彻前非,于是选择废寝忘食、奋发图强。一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等待他的,究竟是红通通的通知书,还是冷冰冰的‘人间地狱’,此时的我们无从得知,而主人公那份铭记于心的经历又是什么,此时的我们同样不曾了解,与其绞尽脑汁的胡乱猜疑,不如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和不解,一同进入男主的青葱岁月……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如妃说道:“好啊,一个小丫头也敢跟本宫指手画脚了,慕容晴帆,你不要得意了,不要以为皇上现在宠幸你,以后你就是皇上的心头肉了,告诉你,别做梦了。就凭你那样儿,我等着看你死在冷宫没有人给你收尸。”说着就又要来打小怜,但这次她伸手过来的时候,慕容晴帆突然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还反转了一下。看无颜皇后如何管理后宫,教训痴情皇帝。
  • 志龙,抓紧我

    志龙,抓紧我

    家人们,很抱歉,之前因为写文的软件更新后不能打开了,所存的备份零零散散,不是完整的,甚至每章都有重复的,所以前面的章节家人们可以跳过,请谅解!他,可以包容你一切,即使你践踏了他的尊严。她苦笑,离开了他,自己活得却是这般狼狈。他相信,她不论做什么过分的事儿,都从来没有要违背自己的意思。只是我想多了。(的确,想得太多了,因为,他怕他一疏忽,而失去你。)“你是属鱼的吗?七秒钟记忆。”“我……”
  • 一拽倾天下

    一拽倾天下

    凤青玄一朝穿越,成了云荒大陆中凤氏家族的废物小姐,醒来第一天就被夫家许氏退婚,第二天家族被慕容氏吞并。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凤青玄走上了修仙之路,势要将仇人狠狠踩在脚下!修真大陆神器倍出,她前世的记忆越来越清晰,那段黄帝、蚩尤与九天玄女的爱恨纠葛,再次浮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颜乱

    红颜乱

    “帝王妻!?”NO!她要嫁的明明是宰相!谁知新婚之夜,她就成了“深闺弃妇”,还被告知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真爱……于是,某女子夜半翻墙去皇宫乘凉,却被迷路的状元郎给缠住,要求跟着回家暖香闺。你说,她到底是收呢还是收呢?
  • 云天战神

    云天战神

    风吹过树动竹摇就像是风在歌唱!吟风是在歌唱风还是风在歌唱
  • 夙尘湮

    夙尘湮

    听说拥有凤吟凰鸣的人是注定的爱人!晏亦落很想问,何为注定,何为命运?三世的羁绊,两个剥离的灵魂,封印的魔琴,一段神魔两界竭力隐瞒的秘密她三世负了三个男人,为的竟然是那所谓的注定的缘分是不是很可笑,很可悲。炙莲为她散尽通天修为,定下一个赌局,“我可以让她恢复神智,但我要她陪在我身边伴我,直到她重新想起你,君昱枫,这个赌,你可敢应?”又是一个千年过去,命轨再一次的问那个站在樱花树下的白衣银发的男子,“你相信她会回来吗?”“当初我放开她的时候,就没想过她能再回来,纠缠三世,她累了,我只想让她活的轻松点。”男子身后的樱花摇曳了一地,美的凄凉,美的让人心痛。
  • 我喜欢你很久了

    我喜欢你很久了

    青春文学人气作者夜蔓暖心书写美好结局的暗恋范本。八年,2920天,那些喜欢与想念,每天都在,微不足道却又无比重要。“宋轻扬——”褚唯一叫着他的名字。“嗯。”“你什么时候喜欢我的?”褚唯一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他轻轻笑了一下,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唯一,你知道吗?我喜欢你,很久了。”久到那天重逢,他紧张地取消了校庆演讲。不过来日方长,鱼在锅里,跑不了的。你从来不知道我的存在,而我却一直喜欢着你。只是遇见你,我已觉得自己无比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