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6300000012

第12章 文学与艺术类(5)

作者:李汝珍

成书时间:清代

镜花缘一语中的清代以女性为中心的著名长篇章回小说。

书海溯源

李汝珍,字松石,清代直隶大兴人。他官运不达,只任过河南县丞。但文学功底极厚,少年即从名师学习,学问渊博,精通音律,对经史百家都有较多了解,这些为他创作《镜花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末清初以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各种矛盾暴露出来,于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也应运而生。社会的进步,民主思想的萌芽,使得妇女地位有所提高,而男尊女卑的问题也有所改观。另外,随着西方各国与清王朝交流的增多,各种海外趣闻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这也是李汝珍创作的思想源泉之一。由此种种原因,李汝珍以女性作为小说的主角与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描写她们的才华,赞扬她们的能力,是一部具有朦胧民主思想的作品。

文理梗概

《镜花缘》写的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时,她下令百花寒天一齐开放,众花神不敢抗旨,只得开放。开花后,花神被遣下凡变成一百个凡间女子。百花仙子降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唐敖进京应试,高中探花,但却因曾与起兵讨伐武则天的徐敬业结为异姓兄弟,于是被革去探花。唐敖深受打击,不再留恋功名,于是与妻弟林之洋结伴,到海外经商。从未出过国的唐敖游历海外各个稀奇古怪的国家,看到许多奇风异俗,罕人异事。如两面国、女儿国等。后来他吃了仙草,入蓬莱山上求仙,一去不返。唐小山思父心切,在林之洋的带领下再次游历海外诸国,却毫无发现。小蓬莱山上,唐小山得到父亲的信,嘱咐她改名唐围臣,要她中举,记录百花神下凡后的名姓事迹。唐小山返回唐朝,参加女试,一百才女名列榜中。与泣红亭天书所记一样,百花花神人间重逢,连日饮宴、游戏。小山别后重入小蓬莱寻父,入山不返。最后中宗复位,尊则天为“大圣皇帝”,下令明年再开女试。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镜花缘》第三十二回)

多九公笑道:“……其所异于人的,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子,以治外事。男女虽亦配偶,内外之分,却与别处不同。”唐敖道:“男子为妇人,以治内事,面上可用脂粉?两足可须缠裹?”林之洋道:“闻得他们最喜缠足,无论大家小户,都以小脚为贵;若讲脂粉,更是不能缺的。”

【赏析】

这段话选自《镜花缘》里女儿国的故事。清朝以来,妇女地位低下,而提高妇女地位的民主思想则时已萌芽,李汝珍就深受影响。他写这部《镜花缘》就有提高妇女地位的意识,在女儿国里,尤其用一串啼笑皆非的故事让男子明白女子受到的非人待遇,从而认识到妇女地位的必要性。这段话里,三个清朝男子谈论到女儿国男主内、女主外的配偶方式,觉得十分可笑。事实上不仅女儿国,就是百位才女不仅在才学上,在胆识上,各个方面都不弱于男子。而他们所嘲笑的女儿国男子作妇人,抹脂粉,裹双足,实际上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对妇女的摧残。这时,让几个深入女儿国的男子去设身处地体验他们强加给女子的摧残与压迫,其含义更深,其作用比直接的诉说更重要。在古典小说中,李汝珍第一次将妇女地位问题如此显著地提出来,的确有一定进步意义。

妙言辑录

1.女有?女,妇有?妇;常有?常,变有?变。(绢)

2.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

3.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4.优游道德之场,休息篇章之圃。

5.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请面横肉。(绢:?满面横肉?)

6.原来狼心狗肺都是又歪又偏的!

7.世上那些戽恩的,连鱼也不如了!

8.马有垂?之义,犬有湿草之仁。(绢)

9.世间行善的自有天地神明鉴察。

10.男子为妇人,以治内事。

专家评点

《镜花缘》算得上一本奇书,它所描写的海外诸国奇人异事,体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今天看起来尤有价值。但李汝珍在书中论才、论文,不免有夸耀学问之嫌,描写中也有虚夸不实之处,这些都是阅读中应予以注意的。

作者:蒲松龄

成书时间:清代

聊斋志异一语中的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书海溯源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朱,清代山东淄川人。他生于书香门第,但祖上功名不显,家中一直贫寒。虽然一生潦倒,但他尤其喜欢奇闻轶事,常常去找人听故事。这种丰富的阅历使蒲松龄的创作有了丰富、坚实的基础。自魏晋南北朝以后,笔记小说开始流行,产生大量记录神鬼怪异和人物轶事的小说。唐宋以来小说创作曾出现一个高潮,而明代以来传奇和志怪小说的风气又兴盛起来,出现了超越前人的作品,蒲松龄的小说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的。同时,又因长期以来鬼神思想的流行,使得鬼怪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这也是蒲松龄的创作素材与源泉。

文理梗概

《聊斋志异》由四百九十一个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组合而成。一部分是作者亲眼所见,但绝大部分采自民间,而且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中国古典文言小说中的精品。本书有数量极多的爱情题材作品,表现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而反抗礼教的束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人鬼、人妖之恋,如《婴宇》、《小谢》、《莲香》等。而《连城》中乔生与连城的爱情又突破以往才子佳人的旧模式,达到知己之恋的新境界。作品中也揭露政治黑暗、官吏腐败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最著名的是《促织》。因为皇帝斗蟋蟀,搞得民间一片哀怨,成名的儿子由于弄死了父亲千辛万苦捕来的蟋蟀,不得不以死谢罪,魂化作蟋蟀才救了一家性命。这充分暴露在黑暗的封建统治中,人民无法生存的痛苦境地。科举制度是当时社会一大重要问题,作者在作品中也充分揭示科举制度的罪恶,并颂扬了不肯屈就科举的文人。《于去恶》、《司文郎》等作品则指责考官的庸俗无能,只是借此发财而埋没了人才。蒲松龄透过一个个故事展开了清代社会生活的全貌。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聊斋志异·鸦头》)

即出鸦头书。书云:“知孜儿已在膝下矣。妾之厄难,东楼君自能缅悉。前世之孽,夫何可言!妾幽室之中,暗无天日,鞭创裂肤,饥火煎心,易一晨昏,如历年岁。君如不忘汉上雪夜单衾,叠互暖抱时,当与儿谋,必能脱妾于厄。母姊虽忍,要是骨肉,但嘱勿致伤残,是所愿再”。

【赏析】

《鸦头》是《聊斋志异》中男女青年追求爱情自由的名篇。女主人翁鸦头被母逼迫卖淫,鸦头不从。后遇书生王文,两相生情,于是私奔,但被母追回,关在秘室之中。这封短信就是鸦头被抓回后,日受鞭挞,寄给王文的求救书。这封短信虽只寥寥百来字,但却表现了鸦头的性格。首先,她向王文叙述自己在母家所受种种折磨。不仅关入幽室,日日忍受鞭打折磨,甚至连饭也没得吃。但即使受如此之苦,鸦头仍然矢志不改,不肯屈从母亲,仍然守节以待王文。从这里可以窥见鸦头对爱情的忠贞,对爱人的依恋,为了自由爱情不惜忍受折磨。但是,对于赐予她这种种非人待遇的母亲和姐姐,她却并无怨言,念及骨肉情深,还唯恐王文会伤了她们。这样的无私,正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型。从这一封百余字的短信,不难理解理解鸦头在作品中的举动。

妙言辑录

1.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2.借福译?文章吐气,使天下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绢)

3.得言诸公,目不赌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

4.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5.花面逢迎,世情如鬼。

6.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7.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

8.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

9.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

10.官宰悠悠,竖人毛发。

专家评点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佳作,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广泛丰富,塑造人物娓娓动人,至今仍是文案中的精品,欣赏价值极高。本书虽是文言,但文字也较浅显易懂。读者惟应注意作品中偶有的封建迷信思想,不能把故事当事实。

作者:刘义庆

成书时间:南朝宋

世说新语一语中的中国笔记小说的先驱,小品文的典范。

书海溯源

刘义庆,南朝宋人。他是刘宋王朝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兖州刺史等职。他一向爱好文学,喜欢招纳文人,门下文士众多。《世说新语》就是在门下文士的帮助下修饰而成的。魏晋以来,文人尚清谈。当时人都以品评人物为乐事,个人声名成毁,决于片言。他们标榜高格玄妙的语辞,崇尚放荡不羁,任意洒脱的行为,许多人都争相为之。于是文人们就其言行举止进行评说,品其人物高下。同时,自先秦以来小说轶事的风气,在魏晋也蔚为大观,时人竞相写小说。在这两种风气影响下,才会出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小说记录文人名士之高下,述其轶事、言辞。

文理梗概

《世说新语》原本为八卷,今本三卷,按照内容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书中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间士族文士的逸闻轶事,全面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情感等。作者以人物品评的角度,来记录士族的言行,表现当时的社会风气与士族风度。书中大量描写人所倾慕的“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体现出当时士族名士玩弄风雅、追求风流自赏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只有自然率性,无拘无束,不为外物染性情、感动形于色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名士,例如《雅量篇》载谢安与人下棋,战报传来晋军大捷,他闻传后竟默默无语,丝毫不被这胜利的狂喜所感染。直到旁人再三追问,他才轻描淡写地说:“小儿辈大破贼”。此外《世说新语》也描写当时一些贪婪凶残的士族形象,这些人一方面是背离风度、风流,为士人所不齿,同时也是对贵族阶级本质的暴露。与之相应的是,宣扬“以孝治天下”的晋王朝,其黑暗统治令人生畏,人人有朝不保夕之感。《世说新语》在其故事中揭露晋王朝的虚伪统治,以及士人无以自保的黑暗现实。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赏析】

这是《世说新语》里极著名的一则故事,集中展现了魏晋士族大夫所崇尚的风度。王子猷是当时名士,他的率性、任意而为十分出名。夜大雪,王子猷半夜醒来,第一反应就是酌酒赏雪吟诗。这是名士应有的高雅生活,不为天寒所动,反而赏雪饮酒。他将物质条件置之脑后,首先是满足精神的愉悦。追求高尚的精神、人格本来就是魏晋风度的中心内容,王子猷不仅夜雪饮酒,而且随身带把锄头,随时准备掘地自埋,展现出对死亡的洒脱。王子猷的洒脱的确是魏晋风度中的风范,后面记载的则是他率性而为的表现。雪夜独酌,自然想起故人,遂有访戴一举。一夜风雪霜冻,终于到了戴安道家,他却要驾舟回家。这种超乎寻常人思维的举动,在王子猷看来正是自然,是顺应自己个性的行为,所以才乘兴而行,兴尽而归。王子猷是魏晋名士风度的代表,是魏晋人尚玄、尚清谈之时代风气下的产物。这种个性的张扬,与魏晋时代文人自觉的时代特征是相适应的,是人性觉醒的表现。

妙言辑录

1.当共戮力王室,完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一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3.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4.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裸衣。

5.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6.酒正便人人自远。

7.张屋下陈尸,袁道上行殡。

8.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9.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10.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专家评点

《世说新语》是记载汉末至魏晋的士族文士轶事的小说,不仅有相当的文学价值,也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其故事短小,往往片言只语中蕴含深意,只有结合魏晋士人的社会风气与时代特征,才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作者:王实甫

成书时间:元代

西厢记一语中的中国较早的多本杂剧演一个故事的剧本。

书海溯源

王实甫,又名德信,元代大都人,当时著名的戏曲作家。《录鬼薄》记录他所作的剧本十三种,最著名的是《西厢记》,其它如《破窑记》、《丽春堂》等流传也很广。婚姻恋爱是受历代文人墨客关心的一个话题,由于宋代理学的兴起,提倡用封建伦理道德约束人的生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对无数青年男女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元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思想,给了男女青年更多自由恋爱的机会,包办婚姻的矛盾为此显得比较突出。王实甫正是基于对自由恋爱的同情,本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写下《西厢记》,以表达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

文理梗概

《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突破了元杂剧每剧四折的传统体例,采用多本杂剧形式,共五本二十一折。从而使剧情更曲折,故事更丰富,在戏曲史上作出重大贡献。在王实甫之前,已有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宋代赵令畸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以及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等流行,故事的基本情节已经定型,但王实甫在自己笔下使这一传统故事焕发异彩。“《西厢记》天下夺魁”。故事写的是崔相国病故,崔夫人及小姐莺莺暂住普救寺,莺莺与书生张生一见钟情。叛将孙飞虎垂诞莺莺美貌,派兵围寺;张生得到老夫人亲口许婚,依靠朋友帮助解了危难。老夫人却食言赖婚,张生情急中卧病不起,使女红娘帮助莺莺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二人自由结合。老夫人又以门户相要挟,迫使张生上京应试。贵公子郑恒以早有父母之命为由,上门抢婚,并捏造假信,使老夫人同意与莺莺的婚事。正在情急中,高中状元的张生心系莺莺,回到家乡,终于揭穿郑恒的阴谋,有情人终于成眷属。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西厢记》四本第三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赏析】

同类推荐
  • 相信自己是雄鹰

    相信自己是雄鹰

    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
  • 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创新中感受快乐、在教学中体验快乐、在培养中得到快乐、在沟通中享受快乐、心理健康永远快乐、爱学生的教师最快乐。
  •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中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诙谐,富有人文气息,是引人人胜的文字魔方,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所以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 中国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中国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智慧哲理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智慧哲理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热门推荐
  • 居延

    居延

    居延在大学时代因崇拜而爱上了哲学老师胡方域,胡方域不仅哲思敏锐,而且颇擅人情世故,地下师生恋顺风顺水,居延毕业后,胡副教授终于离婚,二人同居。某夜在城南体育场散步,借买烟胡副教授一去不归……
  • 在劫难逃之透风的墙

    在劫难逃之透风的墙

    怀揣美好一心想要疼一个人,哪怕人家离过婚,偏偏神秘的影子挥之不去。当纯情热辣辣地拨开心中的迷雾时,还在死心塌地守候那一份没有着落的痴情,注定机缘巧合的背后必有阴谋一步步靠近。
  • 暗影行动

    暗影行动

    《暗影行动》是我在看完《勇者行动》后,脑子里催生出来的一部军事题材的“小说”,在小说方面我只是一个菜鸟,这次也是为了完成多年来一直想写点什么的愿望,与其去期待一部让自己心动的故事,不如自己动手将自己期待的故事写出来,本座是小弟处女作,所以写的不好之处望大家给予谅解。说实话,我都不敢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小说,因为自己在这行真的什么都不懂,更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有多出色,能让大家读懂我就很欣慰了,如果各位朋友觉得文章还有那么一点值得看的地方,也望大家给与鼓励,我会坚持写下去!这部小说不会又臭又长,故事非常紧凑,希望大家喜欢........!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网游之无双剑姬

    网游之无双剑姬

    如果你以为这是英雄联盟周边同人而点进来,那么可能顺眼就看到简介了。琴女连坑7局之后,忽然不喜欢这个新爱上的游戏了。这是为了封神攒手气码出来的言情。设定的是网游,有原型,有点多,能对上号的,你好,我们是朋友。对不上号的,欢迎来猜么么哒。有女神、伪萝莉、女霸王、无婊。有男神、有初恋、有别人家弟弟、有戏。不写全息,说好的小清新,就必须多见面,键盘操作接地气,别问我什么是逻辑。我是亲妈比较疼闺女,很容易忘记女婿,可以友情提醒。始终坚信着,写完这篇网游言情小清新,三爷爷一定能把把超神。预备!
  • 绝色神女

    绝色神女

    女主强大且冷血,谁又会打动她那颗心。不知前世注定,还是今生安排,原来一切早已注定。她带着一身的责任穿越而来,又会怎样而去----世上流传这样一句话;神魔逆换,天下始乱;原为伊人,神女降世,天下初定,彼岸花开满城。
  • 华元传

    华元传

    华元(?―公元前573年),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官至大夫,成为宋国六卿之一。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任右师,掌握国政。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在强敌如林、诸候纷乱的时代,为宋国独撑一方大厦。
  • 妖瞳狂妃

    妖瞳狂妃

    一朝穿越,曾经的顶级特工段南歌成了病弱的国公府嫡长女。继母欺凌、嫡妹夺亲、未婚夫意图强娶?无妨,夺权退婚巧用计谋统统打包处理。皇位争夺、国难战乱、外祖父独断专行?无妨,不就是玩个权谋么!姐也搞得定!郡王、义兄、楚王爷穷追不舍?呃……夫君,私奔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浅夏笙安然

    浅夏笙安然

    那时候的青舂时期,那时候热血沸腾,那时候六个人的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
  • 香月记

    香月记

    自天地初开,便生轮回六道。神、人、鬼、畜生和修罗,此五族共分五道,第六道地狱用于惩罚乱世生灵。六道生灵轮回不止,生生不息。却不知何时,修罗一族渐渐消失在了六道之中,没人知道原因,也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难道这敢与天神争夺主宰之位的战斗民族,就此永远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吗?他们那狂热的灵魂又怎能忍耐得住孤独与寂寞?且看我们的主角如何来一步步揭开这个惊天的谜团,他将用他故事,来向我们叙述一个种族的辉煌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