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6300000010

第10章 文学与艺术类(3)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早期作品,多为无名氏之作,并非一时一人而成。萧统因这十九首诗风格相近,故收在一起,统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人便一直沿用此名称。《古诗十九首》虽是文人五言诗中的早期作品,但其艺术上的成熟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这里所选的就是其中佳作,诗中描写一个女子在月夜里思夫。闺怨是古诗常用的题材,但作者在这首诗中别具匠心,将惯用的题材写得更加生动、感人。诗首先以起兴开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这一景物描写烘托出一派春意盎然之景,也暗示女主人翁正值青春美貌的年华。接下来,诗人又为我们描绘一幅“仕女依窗”。当皎洁的月光洒落,本应当是花好月圆,但女主人翁却独自凭楼远望。尽管她纤纤素手,身着美丽的纱衣,但也只能独自凭楼。让人不禁升起一股怜惜,顾怜这孤独的少妇,惋惜这一幅春光美景白白浪费。最后诗人揭示少妇忧怨的原因,原来是丈夫远行未归。她想起昔日歌妓时的热闹场景,而今独自空对冷月,心中的孤寂更加深了一层,也更引起读者的怜惜心。

妙言辑录

1.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2.丽而不浮,典而不野。

3.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曾微增冰之凛。(绢)

4.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7.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8.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9.青青陵上柏,磊磊山中石。

10.涉江采芙蓉,兰洋多芳草。

专家评点

《文选》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由于编撰者水准很高,所以保存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对于研究古代文学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由于受齐梁浮靡风气影响,书中所选的诗文也偏重形式、文采,在阅读时应稍加留意。

作者:刘勰

成书时间:南朝齐、梁之间

文心雕龙一语中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着。

书海溯源

刘勰,字彦和,祖籍山东莞莒。生于公元四六五年左右,卒于公元五二○年,是南朝齐梁间人,深得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信任,曾任东宫通事舍人,仕途较为顺利。他曾依附当时名僧僧佑,精通佛理,晚年出家,不久便辞世。《文心雕龙》是刘勰三十余岁的作品。在汉末以前,中国没有文学批评的专着,但随着建安以来文学自觉精神的提高,品评文章的风气由之而生。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就是这种风气下的产物,并且开创文学批评的新时期。西晋以后,文坛又经过几次变革,提供了新的创作经验。而这一切为《文心雕龙》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同时,创作的丰富也需要这样一部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来指导创作实践。

文理梗概

《文心雕龙》共五十篇,可分为“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割情析采”三大部分,其中,“文之枢纽”是全书的理论基础,“论文叙笔”共二十篇,又称文体论,每篇文章分论一至三种体,对主要文体都详细叙述其文体渊源、沿革,以及代表作品,论述十分详密。“割情析采”共二十四篇,可分创作论与批评论两个部分。创作论十九篇文章,详细论述创作过程、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以及写作技巧和声律、音韵等问题。还有批评论五篇,对各个时代的文风及作家的创作成就进行批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辟出专门部分探讨批评方法,即批评之批评。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序,叙述作者创作的目的和全书的意图。全书理论体系严谨,完全超过了以前的作品。他在创作论中总结创作的经验,并且阐发质先于文、文质并重的主张。他还认为文学的兴衰与历史朝政的盛衰有紧密的联系。《文心雕龙》提出的种种文学理论和主张,对后世的作家和批评家产生巨大影响,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空前绝后的作品。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文心雕龙·时序》)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来,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篇翰;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循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子俶、德祖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此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赏析】

这是《文心雕龙》中论述建安文风的一段著名文字,后人据此为建安文学冠上“建安风骨”之称。刘勰的文学批评观中,一个在当时较新并具有相当进步意义的便是文学的历史观。他认为应当“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即是应该从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朝代的风俗、气质、盛衰等方面来探索文学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分析其气质及变化。最著名的就是这段建安文学之评,他认为自汉末献帝以来,由于农民起义、诸侯争张、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直到建安年间才逐渐安定下来,以曹氏父子及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大量文人涌现,而作品就体现出慷慨而旺盛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建安时代的特点是习习相联的。

妙言辑录

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2.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

3.道沿圣以重文,圣因文而明道。

4.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5.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6.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7.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8.体物?(绢:?)妙,功在密附。

9.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

10.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专家评点

《文心雕龙》是中国最早系统地对文学创作、批评、文体等做详密分析的文学理论作品,对现代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由于受赋的影响,文中字句整齐可观、文采飞扬,本来就是一篇篇美文,以美文评美文,其可读性也较强。

作者:罗贯中

成书时间: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一语中的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长篇历史小说,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书海溯源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其《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演说三国故事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前,三国故事早已在民间流传。三国故事至迟在晚唐时已开始流传,至宋代通过说书艺人的表演说唱,流传更为广泛。宋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搬上舞台,金元演的三国剧目有《三战吕布》、《赤壁鏖战》、《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还出现了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罗贯中在此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创作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文理梗概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一八四年到二八○年间的历史故事,起自汉末黄巾起义,止于西晋政权建立。小说集中描写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的种种斗争,反映广大百姓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以及他们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三国演义》继承“尊刘贬曹”的传统思想,将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政权作为全书的主导,而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极力宣扬刘、关、张的义气,揭露曹操的权谋、机诈。作者通过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事件,把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即点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但作者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无不包含了个人的感情好恶色彩。

绝章赏析

【原文】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板(绢:组字→左土右反)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合、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后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赏析】

这段文字充分表现猛将张飞的英雄气概和超人胆识,丝毫不逊于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和赵子龙单骑救主。当时赵云救阿斗脱离虎口,曹操率百万大军追杀,情况危急万分,正是张飞长阪桥头喝退曹操百万雄师,才化解了这一险情。

妙言辑录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4.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5.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6.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7.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

8.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

9.我大汉皇帝,威胜五霸,明继三王。

10.臣闻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法若不行,何以服人?

专家评点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内容丰富复杂,结构宏伟壮阔,艺术严密精巧,人物形象鲜明,但性格单一、偏平。阅读此书,要注意辨别是非善恶观念,同时要注意将它同历史事实区分开来,以正确对待文学形象与历史人物的关系。

作者:施耐庵、罗贯中

成书时间:元末明初

水浒传一语中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书海溯源

施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元末明初,与罗贯中同一时代而稍早。他们共同创作《水浒传》。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的起义是《水浒传》创作的历史根据。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首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同时的《大宋宣和遗事》也涉及部分水浒故事。之后,水浒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艺人们讲述、演唱的重要内容,以此为题材的话本和戏剧相继问世,水浒英雄也增加到一百零八人。施耐庵、罗贯中在宋元以来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加工创造,终于完成《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

文理梗概

《水浒传》生动而又深刻地描写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领袖、有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伍而可歌可泣的故事。小说开篇描绘出一幅昏君佞臣专权、统治昏庸腐败的动荡社会景象,英雄豪杰纷纷被逼上梁山。《水浒传》开始写的多是个别英雄人物如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与社会上恶势力的斗争,逐渐发展成联合斗争,智取生辰纲是这种联合的萌芽,参加者有渔民、贫民、下层文人,也有道士和地主等。在清风寨报仇后,更多好汉纷纷上山,使梁山势力进一步壮大,斗争的力量也大大增强了。宋江上山以后,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出现了起义英雄武装割据政权的新局面。他们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获得了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等一系列胜利,至“排座次”发展到顶峰。此后,由于接受朝廷招安,被派往去镇压以方腊为首的起义队伍,终于导致两败俱伤,轰轰烈烈的水泊梁山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

绝章赏析

【原文】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雠,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刀鎗,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赏析】

这段描写梁山好汉排定座次后的欢乐景象。一百零八条好汉齐聚梁山,天上降下石碣,原来一百零八人全是应天星,于是大兴忠义堂,树“替天行道”杏黄旗,排定座次。这是水泊梁山起义事业发展的高峰,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梁山泊这片光明天地,描绘了人民“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社会理想,人人平等,亲密无间,彼此称兄道弟,毫无贵贱冤仇之分。它揭示了封建社会里农民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这种政治上要求一律平等和经济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它对后世人们反抗压迫,追求自由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妙言辑录

1.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2.万里黄泉无旅店,三魂今夜落谁家。

3.掀翻天地重扶起,戳破苍穹再补完。

4.指挥说地谈天口,来做翻江搅海人。

5.替天行道人将至,仗义疏财汉便来。

6.祸福无门,惟人自招,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7.全阶殿下人头滚,王砌朝门热血喷。莫道不分玉与石,?庆?殃心自扪。(绢)

8.飞蛾投火身倾丧,怒?吞?命必伤。

9.乾坤皆秀,尖峰仿佛接云根;山岳推尊,怪石巍峨侵斗柄。

10.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赤族已堪怜。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

专家评点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读者阅读此书,可从中感受英雄人物的侠肝义胆和豪杰气概,学习他们扶危济困、追求自由平等的可贵情操。《水浒传》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简明,读来特别畅快。但仍属通俗市井小说,其艺术水准还不是很高。

作者:吴承恩

成书时间:明代中期

西游记一语中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最优秀的神魔小说作品。

书海溯源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出于一个小商人家庭,先世原为书香门第。他在前人基础上创作了《西游记》。《西游记》取材于唐僧玄藏取经的故事。贞观三年,玄藏不顾禁令,偷越国境,历时十七载,行经百余国,前往天竺取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此后民间便流传着许多有关取经的故事。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处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到元代基本定型,出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等人物形象。吴承恩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创作成书。

文理梗概

同类推荐
  • 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名为《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着重点主要放在哲学对人生的启迪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外哲学发展史上的主要流派和基本思想,了解这些,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思想根源从哪里来,从而引发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比较深刻的思考。
  •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早在18世纪,法国的哲人卢梭曾敏锐地指出:“我们不懂得儿童!”的确,历经几个世纪之后,卢梭的警告依然在耳边回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童的经历,却依然不能理解身下的儿童。虽然,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在健全当中,但又很难适应儿童健全的成长。或许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经验阐释,使我们应该回到教育原有的起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卢梭的教育问题在陶行知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生活的变化使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以懂得儿童,而懂得儿童的基础则首先要理解生活当中的变化。
  • 交通常识悦读

    交通常识悦读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然而,近几年来,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意外事故和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蒙上了阴影,令人痛惜和震惊。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的普及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书为中小学生普及一些交通方面的常识,让小读者们更好的了解一些交通方面的知识以及常识!
  • 仓储与配送

    仓储与配送

    全书共12章,着重介绍了仓讲与配送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其中第一部分包括仓库的功能和分类、仓储设施、仓储管理、信息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和特殊货物仓储管理等内容;第二部分包括商品配送、配送作业、配送中心的管理,配送成本的经济指标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跨国配送,配送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每章都安排学习目标,关键概念、小结、思考题、案例分析等。既可作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资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仓库、港口、场站、物流中心、企事业单位的物流管理部门的物流业务培训用书。
  • 中学文学读本(二)

    中学文学读本(二)

    文学阅读是综合素质与能力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继《新语文读本》畅销十多年之后,著名人文学者陈思和教授、著名中学语文教育专家黄玉峰先生带领以大学教授和中学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从语文能力的快速提高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途径上,探究中学文学教育的新思路,历经数年精心打造成一套最具魅力的“中学文学读本”,献给广大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中学文学读本2》内容包括了丰富多彩的宋词,含义精深的宋元诗,盛极一时的宋元古文,异军突起的元曲,流派各异的明清诗文,日趋成熟的明清戏曲,集大成的明清小说七章。
热门推荐
  • 帝统记

    帝统记

    复旦大学高材生阴差阳错重生在混沌大陆,此时,他父母双亡,流离失所,饥饿交加,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林嘉宇快饿死之际,临冬城主的车队巧好经过,心地善良的城主夫人救了嘉宇一命,十四岁的少年从此进入临冬城主府成为家丁。
  • 刀塔之至高荣耀

    刀塔之至高荣耀

    一个赌约让少年项昊接触到了刀塔这款风靡全球的电子竞技游戏。从校园争霸赛到全市挑战赛,项昊一步一步成为了一名职业电竞玩家。在无数的困难与挫折面前他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追寻着自己心中那至高无上的荣耀。
  • 那年四班

    那年四班

    你有经历过青春吗?那种缠绵而又不舍的情感,忽的如同烟花在天空爆开:青涩的爱情,执着的友谊,随着岁月被磨尽,它们拉起手,笑着约定下一次的重逢,也许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根本不会在未来出现,但是未来不就因为未知才更加美丽吗?这个夏天,我和你约定好了。
  • 蟠龙出海

    蟠龙出海

    天降横祸,惨遭灭门,他将何去何从?出生豪门,无端记恨,是红颜祸水否?学武艺,得神通,知天命,为救世,他不得不从小小学生开始混起!惩恶霸,除奸邪,救国门,他叫蟠门!看华夏版的救世英雄,如何在危机重重的世界局势中走出一条血路。与兄弟知己,红颜一起面对各种生死挑战!
  • 都市日志

    都市日志

    向往侦探的普通在校学生斑叶,坚信科学解释一切。但是在自己的心上人离奇死亡后,遇到的一件件诡异案件变得让他开始动摇。人类大面积灭亡后,少数幸存者掌握的从前的记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掠夺目标。科学世纪的不科学。侦探还是驱魔者?科学还是灵异?人类还是行尸走肉?我只是一个侦探!
  • 薄情佣兵妃:王爷妻不可欺

    薄情佣兵妃:王爷妻不可欺

    她穿越而来,腹黑薄情;他强势霸道,嚣张冷血。赤焰王奉旨选妃,一眼看中楚家最乖的九小姐,谁想到,乖巧外衣下却是那样的不羁轻狂。他偏不信,他堂堂一藩之王搞不定她这个小LOLI?!硬得不行来软的,索性他就把她宠得人神共愤,无法无天,待那时,倒要看,她当真还能那样对他不以为然?!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北风荒

    北风荒

    明艳湖畔,她的倾城一舞让他流连忘返;泠淙画舫,她的欣然一笑让他怦然心动。不知是前世所羁绊,还是今生之劫难,相遇相知却逃不过相离,明明互相深爱,却无法倾身相伴。她家遭变故,夫死母疯,她唯有走上复仇这一条路,做杀手,杀恶人!她受人摆布,对他只能拔剑相对。但她不忍心,为他废弃一身绝世武功。自己的母亲死于他的手中,她至死都记得母亲那惨死的摸样:“洛锦。你和为娘一样傻,都犯了一样的错!”再见他时,她独立于千丈崖边:“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用我的愿望破碎来换取你的美梦成真。”再睁眼,她亡。终究不过此生一场梦境,梦醒,易忘。她用她的步步生莲换来他的一世长安,却从未想过,他要的,仅仅是一世相守。
  • 盛宠婚不晚

    盛宠婚不晚

    八年前,霍家二爷霍江城,主动退婚,被霍老揍了一顿后扔出去了。之后不久,被退婚的安舒童欢欢喜喜嫁给了青梅竹马的小哥哥苏亦诚她以为自己自此会一生幸福,可结婚后才知道,她的丈夫,另有心上人。六年后,舒童主动跟苏亦诚离婚。一夜之间,从安氏千金,成了街头弃女破落的街头,她偶遇霍江城。霍江城隐在黑暗中,手里夹着根烟,四周暗淡,唯那明灭的火光带着些温暖。霍二爷问她:愿不愿意跟我结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界之乱仙界修仙

    三界之乱仙界修仙

    太阳和月亮,本是神,却被一场阴谋贬下届,忘记了前世,忘得干干净净,但,属于他们的法术,武术,巫术,魔力,通通都在,可是,他们不知道。。。在凡间,有一个名字为仙班的地方,传说,上了仙班,就可以变成神仙,他们义无反顾的去了,结果。。。。加浅烟群:49092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