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2200000002

第2章 从莫斯科到彼得堡

来到莫斯科后,屠格涅夫便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他先被送进韦登哈麦寄宿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呆了大约两年时间。如今人们对屠格涅夫在这所学校的学习生活知之甚少,仅从他后来所写的一部中篇小说《雅科夫·巴辛科夫》里对他这一时期的情况有所了解。在作品所描写的一个地主家的少爷与一个穷苦的孤儿交往并成为朋友的故事中,多少透露出作者当年的一些经历和情怀。1829年,屠格涅夫离开了这所学校,被送进另一所寄宿学校,但也只在这所学校里呆了几个月。这以后他就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虽说离开了学校,但家中的学习却比学校更为严格和系统,并且难度也更大。父母亲所请的都是优秀的家庭教师,功课也安排得十分全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在这样的条件下,屠格涅夫学完了一门又一门的课程:地理、历史、数学、语文、图画。在外语学习方面更为严格,而屠格涅夫在这方面的天分也非常出色,他在12岁时便掌握了法语、德语和英语,特别是在法语学习上成绩显著,能够用法语写作论说文。父母亲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当满意,唯独对一件事情有些担心,那就是从当时的情况看,孩子对祖国的语言——俄罗斯语的掌握却不尽人意,而这一点却是当时俄罗斯的一种风尚。所以,他们多次告诫孩子要多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来写作和写信。屠格涅夫后来在国外一直坚持用纯正流利的俄语来创作,看来和少年时代父母亲在这方面的反复要求是分不开的。

1833年8月4日,还未满15岁的屠格涅夫申请报考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自费生。当时正逢实行新的考试制度,考试科目相当全面,要求也很严格,而且对自学者和私立学校出来的考生要求更加苛刻。当时报考的学生有160多名,录取的名额只有27个。屠格涅夫在这16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优秀的成绩被正式录取。须知当年能考大学就不是易事,而进莫斯科大学对青年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我们援引比屠格涅夫早两年进莫斯科大学的、后来也成为著名作家的冈察洛夫回忆录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一点:“半个世纪以前,我们年轻人把大学视为圣地,并且是战战兢兢地跨入它的大门的。我说的是……莫斯科大学……在莫斯科,我们的大学不独对我们学生,而且也对他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圣地。在这所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比在其他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更受人器重。莫斯科以自己的大学自豪,她爱自己的学生,视他们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出类拔萃的社会活动家。”这段话绝无任何夸张之处。这只要列举几个当年在这所大学里就读的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批评家和作家的姓名就可证明这一点:赫尔岑、别林斯基、斯坦凯维奇、莱蒙托夫、冈察洛夫,自然也包括屠格涅夫,这些在俄罗斯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名字无一不是和莫斯科大学相联系的。在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著名的“斯坦凯维奇哲学小组”也是在这所大学里孕育和诞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摇篮。尽管屠格涅夫在这所大学里只学习了一年的时间,但这段生活给了他难以磨灭的印象,并成为他的长篇小说《罗亭》的素材。

1834年夏天,屠格涅夫全家迁居彼得堡,他的兄长尼古拉也进了彼得堡近卫军炮队。为了让他们兄弟俩在一起,父母亲希望他转到彼得堡来学习。这样屠格涅夫就转入了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到彼得堡不久,屠格涅夫的父亲就因中风而去世。

这一年年底,屠格涅夫完成了他最早的诗歌习作——诗剧《斯捷诺》。虽说作者后来羞于提起它,承认它是对拜伦作品的“幼稚而笨拙的模仿”,但它毕竟是屠格涅夫的处女作。

不久,他见到了当时最负盛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关于这件事,屠格涅夫在回忆录里有生动的描述:“在我们家迁居到彼得堡的那年——当时我16岁,我的母亲突然想让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记起她来,便在他的命名日之前绣了个很精美的天鹅绒枕头,派我去把它送给他。我得先自报姓名,说明我是谁的儿子,并献上礼物。可当我走进宏伟的、以前从未见过的宫殿时,当我穿过长长的石廊,登上石级,不断地碰到像石头一样一动不动的卫兵时,当我终于找到了茹科夫斯基的府邸,来到一名身高有三俄尺、穿着所有缝口上都镶有金边、金边上又绣有老鹰的红制服的侍从跟前时,我已是战战兢兢、惶惑不安了,以致当我走进红衣侍从领我去的书房,当诗人本人沉思而又亲切、庄严而又有惊讶的面孔从又长又高的写字台后面直对着我时,我不管怎样使劲,还是说不出一句话来。正像通常所说的,舌头粘在喉咙上了。我羞得浑身发烧,几乎要掉下眼泪来,站在门槛上呆若木鸡,只是用双手托着——就像行洗礼托着一个婴儿一样——那个不幸的枕头,我记得上面绣着一个身穿中世纪服装的少女,肩上还站着一只鹦鹉。大约是我的窘迫在茹科夫斯基善良的心中引起了怜悯之情,他走到我的身边,轻轻地接过我手中的枕头,请我坐下,宽厚地和我说起话来。我终于向他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说完后得空就溜之大吉……当时在我看来,茹科夫斯基作为一个诗人,已失去原先的意义,虽说我们的这次会见不是很圆满,但我仍然为这次会见感到高兴。回到家中,我怀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回想起他的微笑、他的亲切的声音、他的缓慢而优雅的举止。”

在彼得堡大学的两年期间,屠格涅夫最接近的是俄罗斯文学教授普列特尼约夫,他把自己的最初的文学试作《斯捷诺》呈送给这位教授,请他指点,得到的是善意的否定性的批评。后来他把自己写的一些抒情诗送给教授看,在教授的帮助和推荐下,其中有几首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一次,普列特尼约夫教授邀请屠格涅夫参加在他家举行的文学晚会,但屠格涅夫因故迟到了,当屠格涅夫走进普列特尼约夫家的前厅时,碰见一个人正从教授家里走出来,他来不及看清楚这个人的整个模样,只记得他长有一口洁白的牙齿和敏锐的眼睛,当他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就是他心中崇拜的偶像普希金而他却与他擦肩而过时,他真是追悔莫及。不过这之后,他还亲眼见过普希金一次,那是在诗人去世的前几天,在一个音乐展会上,普希金站在门口,身子靠在门框上,双手交叉着抱住宽阔的胸膛,带着不满的神情环顾左右。可能是上次错过了机会的缘故,这一回面对着心中的偶像,屠格涅夫不由自主地盯着普希金,也许是这种盯着人看的样子引起了普希金的不快,他也向屠格涅夫急速地瞥了一眼,耸了耸肩膀走到一边去了。而在几天以后,屠格涅夫看见的则是躺在棺材里的普希金了。

在普列特尼约夫家的文学晚会上,屠格涅夫还见到过农民出身的诗人柯尔卓夫。他身穿一件旧式常礼服,谦虚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眼睛里流露出深沉的智慧的光芒。当主人请他朗诵一首新作时,他显得有些窘促,于是主人也就不再坚持了。晚会结束后,屠格涅夫用他的雪橇送柯尔卓夫回家,路上,他们攀谈起来,屠格涅夫问他为什么不念自己的诗,诗人回答说,普希金刚走,我怎能马上就朗诵自己的诗呢?看得出来,他是非常崇拜普希金的。屠格涅夫感到自己的问题有些冒失,于是便转换了话题。在一条街的转角,柯尔卓夫下了雪橇,裹上了他那件破旧的皮袄,消失在寒冷的夜雾中。这是屠格涅夫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这位来自民间的著名诗人。

在彼得堡大学,屠格涅夫结识了后来成为杰出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格拉诺夫斯基。当时,屠格涅夫在读一年级,而比他大五岁的格拉诺夫斯基马上就要从法律系毕业了。但年龄的差异并不影响这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接近和友谊。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和情趣,比如说,他们都喜爱艺术、文学和科学,并且都充满热情,身上都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当时他们都醉心于诗歌,特别是醉心于普希金的诗歌。此外,名噪一时的浪漫主义诗人别涅季克托夫也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之一,当时,他们都被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华丽的词藻和虚幻的比喻所迷惑。年轻而又多情的屠格涅夫甚至达到如痴如狂的地步,居然不止一次地对着别涅季克托夫的诗集流泪。后来,当他回忆起这一切时,不禁对自己当年的这种举动感到不解和可笑。

1837年,屠格涅夫从彼得堡大学语文系毕业,当时他才19岁。摆在这个青年人面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前途呢?

同类推荐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宁夏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行业褒奖规格高、社会影响大、事迹突出感人、引领时代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包括:张存哲、杨芳、马彦清等。
  • 铁腕治乱世 柔道平天下

    铁腕治乱世 柔道平天下

    本书讲述了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解答了他为什么一直受到俄罗斯民众欢迎的原因。
  •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本书共分十章,以及引子和附录。内容包括:早年的憧憬、探索人生、寻觅与追求、创作高潮、艺术之神、走向人民、世纪之交、最后的岁月等。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热门推荐
  • 半米微阳

    半米微阳

    青春、爱情、校园、蜕变、商斗、豪门,若其中有两个词是你的钟爱,那么请看这里。季茉徘徊在现实边缘,易铭凌驾于救赎之上,纠葛跨越九年而来。此书祭奠我们都曾有的少女情节与小小幻想。时光那头,季茉不再“寂寞”,易铭依旧“易铭”。
  •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幼学琼林

    本书配有原文、通俗易懂的翻译以及历史名人的典故,使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可以说是少年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良书。
  • 《妖凤邪皇:逆天草包三小姐》

    《妖凤邪皇:逆天草包三小姐》

    “不你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你手上的凌云心法!”“哈哈你以为杀了我,你就能拿到它吗?不可能!”说完这句话后,手上骤然冒出一团金火焚烧了一本颠覆世界的书。“你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它的!哈~哈~哈~哈!”说完便跳下万丈深渊。可是,一朝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千年前的古陆大地,这是幸还是不幸,一次刻骨铭心的背叛使她不再相信任何人。南仙门中,别人一天可学成的一招式,她要用上三个月,在众人的眼中,她是一个蠢得不能再蠢的蠢材,可又谁知,她才是那天才中的天才?她淡雅处之,却偏偏有人总要找她麻烦,她医毒双修,武功更是深不可测,弹手间便可杀人于无形,只是,杀他们?她不屑。这一世她要遇神杀神,遇佛弑佛,傲视天下。
  • 骑士团之血

    骑士团之血

    王历1560年,曾经席卷圣陆的亚鲁法西尔之乱已经结束五年了,解放王法普和他的将军们享受着平静的生活,但战争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本书重点评估了全国、不同区域及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及增长情况,分析了影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弹性和贡献率,设定了全国和粮食生产区实现2010年及2020年粮食安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测算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要素投入,剖析了粮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粗估了生产区和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比例。
  • 这样销售最给力

    这样销售最给力

    为什么那么多的销售人员在同一家公司。一天同样的24小时,销售一模一样的产品,别人的业绩总是比自己高?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是怎样成为成交高手的吗?你在销售工作上。是否已经发挥了个人100%的能力与潜力?你现在的成交率高吗?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成交高手吗?如何才能顺利获得订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签单高手?如何才能使小订单变成大订单?你想改变现状吗?你想成为超级销售战将。年收入破八位或九位数吗?
  • 纵横天宇

    纵横天宇

    少年杜月亭,纵横三千年。玄眼透视,玄影极速,意念搬物,凝气成剑。戈壁滩上另有世界,五行阵内别有洞天。神秘宝藏,尘封千年,惊天恋情,决战九天。看《纵横天宇》,精彩无限!
  • 闹山娃

    闹山娃

    荒古时代,东部仙霞山辟出一个山洞。自有洞以来,一直无人居住,成了山妖衍生之所,方圆百里山民,无一不受其害。精明山民不得不迁徙远方,躲避妖害,但有愚钝山民,甘受其辱,民不聊生,最后还是选择逃亡。迁移山民刘明远跟李彩霞夫妇,怀胎三年,在蓬莱岛间生下一子,名曰妖娃。十八年后,妖娃知道祖籍仙霞山妖害,曾害了他的祖辈亲人,便回来除妖,拯救仍然受苦受难的乡民,振兴仙霞山,重振人类复兴大业。由此,演绎了一场亘古无有的人妖大战,直至将仙霞山地区平定,恢复平原沃壤生机,还东土西域宁静,拯救天下苍生,并建立天下第一个人类王国,扶持女汉子母亲李彩霞做了人类王国第一个女皇,使人们最终得以平静安详的生活。
  • 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

    孩子就像一本难以读懂的“无字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诸多问题面前常常不知所措,困惑不已。其实,只要做父母的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不难明白孩子的一些行为与问题。也就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了。用一句更为贴切的话来说就是,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因此。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做到全面了解孩子的各种状态。认真体会孩子的各种心态,仔细考虑孩子的各种要求。并且能够总结孩子的过去。把握孩子的现在,规划孩子的未来,就有助于父母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从而更好地成就孩子。
  • 穿越之重掌家族

    穿越之重掌家族

    月舒儿,一醉之后,穿越成为尚书千金。古代的美男有好几个钟情于她,家族的矛盾,集中在她的身上。朝中争嫡,阴谋纷乱……边境狼烟四起……这些都要月舒儿这个穿越者来摆平,而且她还要小心翼翼,不能让历史歪楼(这个好难)。试试吧!如果做不到!你来打我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