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2100000014

第14章 梁鸯驯兽

“原典”

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禽兽,委食于园庭之内,虽虎狼雕鹗之类,无不柔驯者,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异类杂居,不相搏噬也。王虑其术终于其身,令毛丘园传之。梁鸯曰:“鸯,贱役也,何术以告尔?惧王之谓隐于尔也,且一言我养虎之法。凡顺之则喜,逆之则怒,此有血气者之性也。然喜怒岂妄发哉?皆逆之所犯也。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碎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之,逆也。然则吾岂敢逆之使怒哉?亦不顺之使喜也。夫喜之复也必怒,怒之复也常喜,皆不中也。今吾心无逆顺者也,则鸟兽之视吾,犹其侪也。故游吾园者,不思高林旷泽;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理使然也。”

——《黄帝》

“古句新解”

周宣王手下负责饲养禽兽的主管手下有个叫做梁鸯的仆役,能够饲养野禽野兽,在园庭中喂养它们,即使是各种猛禽猛兽,没有不柔顺驯服的。雌雄禽兽交配繁殖,生育繁衍成群结队;不同类的禽兽混杂居住,并不互相搏斗撕咬。周宣王担心他的技术随着他的老去而失传,便命令毛丘园去传承他的技术。梁鸯说:“我梁鸯不过是一个低贱的仆役,哪有什么技术可以传授给你?不过怕大王说我对你隐瞒,姑且和你谈谈我养老虎的方法。顺着它它就高兴,逆着它它就发怒,这是有血气的动物的本性。但是高兴与愤怒又哪里是随便发泄的呢?都是违背它的习性才出现的。喂养老虎的时候,不敢直接把活的动物给它,因为它杀死活物时要发怒;不敢把完整的动物给它,因为它撕碎动物要发怒。观察好它饥饿的程度,摸透它为什么会发怒。虎与人并不是同类,但知道讨好喂养它的人,是因为喂养的人顺着它的缘故;那么它伤害人,就是因为逆着它的缘故了。这样,我哪里敢逆着它而使它发怒呢?当然也不能故意顺着它使它高兴。高兴以后必然是愤怒,愤怒平复以后常常是高兴,都不是适中的。现在我的心是既不违逆也不顺从,那么鸟兽对待我就像对待它们的同类一样。所以在我的园中游玩的禽兽,不思念高大的树林和空旷的沼泽;在我的庭中睡觉的禽兽,不向往深山幽谷,这是由事物的原理所决定的。”

说到自然,总不免让人想起树木花草、鸟兽虫鱼,没有了这些活生生的东西,自然也仿佛不再能称为自然了。是的,自然是活的,但我们不能仅仅把眼中、心中的动感当成是活的,即便是禽兽,也有它的性情。性情这东西,无形无象,只有缘附于具体的事物才能够显现,去感知它便也不是用视觉、听觉或触觉,而是要用心。关于人的感知体系,古今都有不少复杂的理论,这里姑且不赘述,大致“用心”一词已经足以表达。

用现代的话说,梁鸯是一个一线的驯兽员,幸运的是他没有经过现代化的科班培训,没有学过什么动物心理学之类的理论,他只知道最简单的顺逆喜怒,而最简单的道理被“用心”去实践了,效果是不同凡响的。不过,道家并不是真的关心驯养动物的问题,我们自然也不必去纠缠现代动物学的研究水平,关键还是要说说这个“用心”。

平时,用心一词常常被用作认真、仔细的近义词,而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又是把它当作与肢体活动对应的精神活动。我们现在所说,与二者的取义均有所不同:梁鸯与动物交往用的是“心”。或许你会问,不用心用什么?用暴力?不是的。和“用心”相对应的是“用智”。

道家最反感人用智,用智和用心的分别不在于成效,也不在于究竟是什么事,而是在于你自己的立场。说梁鸯用心,不是因为他参透了喜怒顺逆的道理,如果仅仅是这样,他或许也可以做一个好的驯兽员,但绝不会是被道家说得神乎其神的那种。梁鸯的过人之处在于,明明知道动物的秉性,却仍然能够“无顺逆”,通俗地说,他知道如何让老虎高兴,但绝对不哄着它;他也知道拧着干会让老虎生气,但该拧还是得拧。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于梁鸯能找到做一个驯兽员的合适立场,他并不认为自己是这些禽兽的主宰,不认为自己高它们一等,与它们相处犹如和自己的街坊四邻相处,彼此有照应,求和睦,偶尔也会有矛盾。正因为这样,梁鸯和动物们的关系恰好达成了一种平衡,这也就是用心的结果。

如果梁鸯是一个用智的人,他就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立场,他的一举一动必须符合管理员的职责要求,这可就麻烦了,可能每个步骤、每个举措都有一定的意义,都要达到相应的目标。人们总觉得目标明确了事情就容易做,但道家认为那需要付出完全不成比例的代价,绝顶的聪明和过人的谨慎或许能换来一定的成功,可是这么做太累,也隐伏着很大的危险。这可以用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作为例子,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在整个事件中的作为也是精彩的,他是一个丞相,他的任务是稳定蜀国的后方,于是他和梁鸯一样必须面对一群顺之则喜、逆之则怒的“异类”,他们一样不能去消灭这些“异类”而必须使之驯服。他们都成功了,但是其中又有一个根本的区别,诸葛亮无法泯灭自己汉丞相的立场和南蛮融为一体,毕竟他还有兴复汉室的大业要去完成,驯服南蛮只是一个步骤。所以他必须竭尽自己的智力和谨慎去征服南蛮的心,用零失误的惊人战绩让孟获感到对抗是无意义的,用一而再、再而三的宽容让孟获确认顺从是有安全感的。最终,的确达到了平衡,但这种平衡并不是对称的、自然的,用梁鸯的话说,这不是适中的。或许因为太喜欢七擒孟获的故事,你会觉得这么说有点挑剔,诸葛亮做得很完美了,怎么可能还有什么更高级的“用心”的做法呢?这只需要假设。诸葛亮在高卧隆中的时候会用这么累的办法去搞定他的邻里吗?不会。又假如蜀国和孟获都是臣服于中原的偏安小国,诸葛亮会用如此迂曲的手法处理两国的纠葛吗?也不会。同样,梁鸯要是背负了什么奇特任务,诸如他的这些禽兽需要去参加什么不允许失误的重大演出,那恐怕也由不得他用心不用智了。

不难看出,梁鸯的精彩在于“吾心无逆顺者也”一句话,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达到道家理想中的“自然”境界。在内心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中,内心这一方面是主动的,外界事物那一方面是被动的,因此,关键之处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

同类推荐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热门推荐
  •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不妨坐下来读一读《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哲理,化解你所面临的人生难题。 本书共分为七篇:第一篇: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第二篇: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三篇:选择是成功的前提;第四篇:态度是成功的原动力;第五篇:社交是成功的基础;第六篇:学习是成功的助推器;第七篇:口才是成功必备的能力。
  • 盛世绝爱:倾城猎命师

    盛世绝爱:倾城猎命师

    摄政女王李令月与对头同归于尽后,魂穿大胤智障公主龙瑾,此公主痴恋神武将军拓跋野,得罪了将军的心上人,将军一怒之下将傻子公主易容改面,偷梁换柱,送给神秘恶魔当床奴,从此大胤王朝最尊贵的人儿跌入命运最底层。摄政女王大怒:“欺人太甚!且看我给你报仇,欠了我的给我千倍百倍还回来。”
  • 女神总裁爱上我

    女神总裁爱上我

    身怀异能却甘于平淡的酒店小保安,与美若天仙却冷若冰霜的总裁有了交集,要命的是美女总是带着一堆甩不掉的麻烦……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苍穹魔尊

    苍穹魔尊

    少年马荣,卖身为仆,偶获苍穹至尊魔典,走上一段传奇之路……
  •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是一种成熟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是禅悟后至简至真的人生境界。《读懂人生全集》是一本让你能策划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光扬自己的人生读本。借助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许多奥秘。为解决青少年朋友的困惑,从人生励志、修身、仕途、治学、人际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哲学的角度启迪人生,用生动的小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渐渐重新开启感悟的心灵,让思想慢慢复苏。
  • 养生胜于治病

    养生胜于治病

    疾病来袭是养还是治?只要你顺应自然规律;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四肢筋骨;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听听民间老理儿中的养生经,就能有所收获。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测与防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老子是癞蛤蟆

    老子是癞蛤蟆

    半夜隔壁传来水声,女神在浴缸里做不可描述的事。那夜过后,我想尽办法接近女神,她却骂我是癞蛤蟆。对,老子就是癞蛤蟆,人生要有梦想,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尝一尝那天鹅肉。
  • 上古世纪之光明纪元

    上古世纪之光明纪元

    上古世纪,原大陆是无尽沧海中心,生存着无数强大种族。少年时代的太阳神,从一方无名大陆崛起,跨越无尽沧海,闯向那诸神林立的原大陆。太阳神闯荡四方,神凰山,初展身手,手擒上古神禽。九原界战审判族,人族,精灵族,兽灵族,败尽各大种族天骄,结识永夜族神女诺伊等十一位年轻强者。炼狱界之行,拳破炼狱,恶斗炼狱古神,抢尊天神石,掌退乾坤。独闯西天界,永夜之难,与火神,武神,战神,激战上古魔神,力挽狂澜。太古邪魔现世,那神秘消失的魔族回归,以及诸神之战的开启,原大陆四分五裂,濒临毁灭的危机。
  • 狼族巨灵

    狼族巨灵

    巨灵神转世异界狼族败落的狼族崛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