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1200000018

第18章 徐福之谜

徐福,也名徐市,秦始皇时齐地琅琊人。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东巡琅琊,“遣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于是百姓悲痛相《史记》的这一说法,为中日两国许多史书引用转述,在中国古代外交史上,徐福知名人物。

但是,围绕着徐福,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疑谜。首先,有无徐福其人,就有人提疑。认为有关徐福的事迹,只是司马迁根据传闻所记,目的是借秦始皇信神仙、迷的行为,来讽喻汉武帝相似的爱好。有关这一点,在本世纪初,中日学者查证大料,进行深入研究后,基本上肯定了历史上确有徐福其人,司马迁的记载是可靠的其次,是关于徐福的故里。《史记》记徐福为“齐地琅琊人”。1982年6月,江苏县进行了一次地名普查,在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叫“徐阜”的村。据当地人说,“徐阜”原名“徐福”,明清时仍称“徐福村”。另据出土文物可知,县在战国时属齐地,秦时属琅琊郡。由此看来,位于今江苏赣榆县城北金山乡南徐阜村,应是徐福故里。也有人根据历史地理沿革情况认为,江苏赣榆不可能是徐里,徐福故里应是汉代的徐乡县,故城在今山东龙口市黄县镇西北。第三,在徐福为何东渡的问题上,论者说法各异。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东神仙自是一说。但不少学者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认为秦灭大国时,大批燕、齐遗海避难,徐福的童男童女就是其中一支。还有人说,徐福是利用秦始皇求仙之私而借其力以自殖民于海外,是“预定之计划”。第四,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这是诸谜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最早提出徐福到定居的,是五代后周的义楚和尚,其著《义楚六帖·城廓·日本》载:“日本国亦名倭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据义楚自述,说法得之于他的日本朋友弘顺和尚。近代的中日学者最初也都首肯此说,并指出日本新宫市还保留着徐福和他的侍员七人墓、徐福祠等遗迹,每年八月新宫市还行大祭仪式。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也有很多学者对徐福到过日本一说,提出疑问。他们认为,徐福的船队无法战胜上的狂风恶浪,只能停留在中国千里海岸的各个港口或沿海大小岛屿上,并逐步国内陆移居。他们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多属牵强附会,日本神武天皇是神话时代的,根本无法与徐福挂钩。新宫市的徐福遗迹,是后世好事者的伪造。传说中徐福到三神山,只是渤海湾的小岛,并非日本境内,他们还进一步考证说,徐福东渡日本说,产生于 10 世纪左右的日本,随着中日交流的频繁,常有日本和尚来到中国,他来了有关徐福的传说。中国的义楚和尚不辨真伪,记入《义楚六帖》中。到了宋代,人已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以讹传讹,直至今日。即使是同意徐福曾到日本的学者,对于徐福的登陆地点,也各执一词。有的认为,是在今新宫市东北数里的波多须浦登陆的,此处至今又名“秦住”、“秦须浦”,并留氏后裔。波多须浦面临太平洋,自古以来就是船舶出入的港口,稍向内陆深入,便大的近畿平原,有关徐福的遗迹如徐福祠、徐福冢等,都在这里。但据《日本书纪》

续日本纪》记载:东汉灵帝曾孙河智使主曾“率十七县人夫妇化”。这些汉人,被集中在高市郡桧前村居住,这一地区成为汉人主要活动天地。因此,另有人认为,根据的自然条件与航海技术。徐福一行的路线应与他们相似,登陆点不会是波多须浦东渡。虽是两千多年前的旧事,却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可惜迄今为仍有众多有关徐福的疑谜无法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这是司马迁著史时所始料的。

同类推荐
  • 大唐太子党

    大唐太子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斗明

    斗明

    莫惜哥,生于盗贼世家。性情机警,富有机变。一生致力于做一个有贼行、有贼心、有贼品,而又重盗德、重盗义的盗贼。看这个警觉的盗贼,上演了哪些精彩的故事,让自己成为嘉靖钦封的五蚌闲王、上杉谦信所封的越后战神、以及葡萄牙驻巴西副总督,竟受四国人民仰望……这本书是想写嘉靖朝的铁血史,战争比较多。在战斗中变得更强、更硬朗。大明的热血儿女、少林僧兵、葡萄牙人的铁炮和柔情、蒙古庚戌之变、日本武士道、诡异的伊贺忍者、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铁骑、抗倭、海盗、叶隐、寒刀、樱花、薰衣草、红薯、辣椒……
  • 上邪记

    上邪记

    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哭声传去多远。那首你诵的《上邪》,从此我再听不真切..............
热门推荐
  • 锦绣人家

    锦绣人家

    顶着矫情古言女主名,披着乖巧可爱温顺皮,行之发家致富不归路。现代女生,没什么独特生存技能,没什么逆天金手指。披着六岁萝莉身扮猪吃老虎,扛起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任务,保护真正可怜的小白菜杨雨儿。成为孩子头,对峙后来娘,改造白菜妹。写写文稿种种地,开开小店逗逗乐。
  • 华倾倾

    华倾倾

    浮空城数千人因她而死,她可以面不改色,势要完成为父报仇的任务。从冷漠到绝望,她从不关心任何人,甚至可以对深爱自己的人痛下杀手,到底什么事能让她对生活萌生出一丝希望。也许世上已没有任何事和物可以让她为之动容了吧!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忍经·劝忍百箴(中华国学经典)

    忍经·劝忍百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唯你一人

    唯你一人

    青春不谙世事的锦晓晴在去福利院做好事的半路上被莫名其妙的黑衣人拉跑了,今天本是个游山玩水谈谈恋爱粉红无限的好日子才对,但由此而展开的一段美丽恋情却在无声无息的游走,有钱的富豪大少爷看上了这个善良小女生,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吧!
  • 小丫头看你往哪跑

    小丫头看你往哪跑

    他是赫赫有名的豪门大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只不过是人海中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丫头,经过男友与闺蜜的背叛,使她不再相信爱情,面对着豪门大少的追求,他们会不会擦出火花呢?
  • 四大陆之龙的哀鸣

    四大陆之龙的哀鸣

    许多年前的一场血案,某一族在血案中被灭族。SS年后,一场失败的实验,让陆溟成了个“蚀人”。本该被销毁的“残次品”陆溟得养母相助,带着封印了他记忆的石头,逃出了实验室。他的命运将会如何?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尽在《书名》
  • 魂哮

    魂哮

    一场意外死亡,平凡人卷入死灵世界。鬼王,日游,夜游,无常,牛头,马面,豹尾,鸟嘴,鱼鳃,黄蜂十大阴职如何选择。幽蓝冥火,鬼头令牌,拘魂寒铁,正在捉你!生死阴阳录,夺命判官笔,朱勾一划,你也来了!有一种人,万念俱灰中,他只会笑笑什么也不说,这种人最可怕!想死的人,死不了!想活的人,命难留!在这里一切生命变得毫无意义,只有不断的变强才能窃的一线生机。我管你是谁人的爱人,孩子的父母,爹娘的心肝····杀习惯了,也就没有了悔意。为了爬出这个死人堆,我用血红蒙蔽双眼,一切以利益为先,任何阻碍事物一并摒除。开了门,头不转迈步向前。回不去,仇恨堆满归家路。一直追,仇人背影永难忘。古道旁,万物声惊恐哀嚎。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米洛依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米洛依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福尔赛世家(下)(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福尔赛世家(下)(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