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2000000015

第15章 21世纪是心理疾病时代

随着新千年钟声的敲响,人类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的研究的进展,健康问题已经日益受到重视。

在1900年以前的时代里,由于医学的不发达而导致人们大多数死于诸如:流感、肺炎、结核病等传染类疾病,所以这一时代被称着“传染病时代”。

进入二十世纪后,预防接种的发明和使用,已使人类征服了传染病,因此这一时代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是慢性疾病,诸如:心脏病、癌症、中风等,所以这一时代被命名为:“躯体疾病时代”。

二十世纪末,随着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和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感到心理上的压力已经越来越重,导致了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的指出: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心理疾病时代”。

据统计,全世界前十种致人伤残或使人失去劳动力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是心理疾病。全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列第五位,到2020年,预计它将跃升为第二位。心理疾病已越来越突出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成功和幸福了。

近年一些调查显示,我国急剧的社会变迁所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精神疾病发生的数量已跃居疾病发生率的首位。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成为青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社会转型时期心理问题的凸显。

社会学视野中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比“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大的概念。它包括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层面、人格层面和社会适应能力层面等出现的障碍性症状。之所以称其为一种问题,是因为这种障碍性症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仅会被当事者个体所感知,而且也会被社会有关方面所感知。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近年的一些调查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当前我国出现和潜在的心理问题的基本状况。这里仅列举几个有关调查数据。

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精神疾病发生的数量已超过了心血管疾病,跃居疾病发生率的首位。据一项相关调查,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在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已成为青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产生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从而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

急剧变迁对心理适应性的挑战

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最深刻的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对于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性提出了严重挑战,在适应性较弱者身上则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震荡”现象。

“心理震荡”是指急剧的社会变迁对于人们心理系统的适应性和承受力产生的冲击超出了其所能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理的阈限,从而表现出各种带有消极特征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症状。简言之,“心理震荡”也就是一种较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状态,是“心理问题”的极端表现形式。

导致“心理震荡”现象出现和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变迁的速度快、程度深、力度强,使生活世界对于人们而言呈现出很大的陌生性,这些都是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是客观方面的原因。

社会变迁这一最重要的宏观背景,具体、直接地表现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这一切对于人们原已形成的社会心理系统会形成巨大冲击,从而构成对于人们心理适应性的一种考验。

个体的心理适应性较弱,则是导致“心理震荡”现象产生的微观层面的原因,也是主观方面的原因。

社会变迁加剧与人们心理适应性减弱之间的矛盾,具体地表现在现实生活的不同领域之中,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及其形式:

社会竞争加剧所导致的压力感加重。不论是升学、就业,还是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的竞争,都使人们的学习、工作任务加大,标准提高,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之下,自然会对人们的身心承受力造成重压。

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工作节奏加快,生活习惯替换频率加快等,都需要人们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这些情形都是构成紧张与焦虑的重要原因。

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衡。下岗失业、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使一些人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相对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等,如果这些心理感受长期得不到改变,甚至进一步加深,势必使心理失衡现象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造成心理上的困惑。或是由于新旧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之间的冲突,或是由于新旧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之间难以及时有效地交接所形成的“空白”,都会使人们在心理上出现一定的困惑感或迷茫感。

社会陌生性增加导致归属感程度的降低。随着社会流动的范围扩大、频率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程度加大,会使人们经常或随时面对巨大的反差时,由于丧失了基本的熟悉,而增加了更多的陌生,这种情形会使人们一时难以形成应有的归属感、依赖感,在极端的情况下则会导致孤独感、无助感等。

据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发表的数字,目前我国有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据我国卫生部提供的数字,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精神病总发病率为2.7%,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目前已达13.47%,上涨了5倍。现在总发病人数达1600万人,其中精神分裂者600万人,相当于每60户中即有一例,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我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死亡,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成为我国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全部人群的第五位死因。北京自杀研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字表明,中国每10万人中有22人自杀,大大超过10万分之13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中国目前有世界上最大的精神健康问题,自杀现象的大量发生仅是这一最大问题的冰山之一角而已。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几乎都受到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的困扰。

武汉市某精神卫生专家对记者讲起一件发生在我国某知名学府权威教授身上的真实故事:他曾出过多本专著,发表过很多极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也取得过无数的荣誉,在国内他所属的专业领域里极有声望,校方在他提出的一些课题上也对他寄予了厚望。然而近年来,他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甚至感到生活没了乐趣。他自感再这样下去会崩溃,于是,休假但他没能达到“自救”的目的,休假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竟几次企图自杀。

德高望重的教授也会自杀?似乎让人难以想象。但武大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王高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那些社会层次高、经济条件好及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中的人,特别是一些有相当级别的教授、专家和博士,大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神经衰弱。案例中那位教授就是其中一位。所幸的是,这位已无力承受巨大工作压力而患上重度抑郁症的教授及其家人采取积极的行动,及时到精神科就医,才避免了不幸事件的发生。

精神疾患或心理障碍者遍及企业家和白领、儿童、青年和老年。据有关部门对中国22个城市的调查,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中学生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达16%。据上世纪90年代在7个省市的调查,约有27%的女性有精神障碍,30岁以上的都市女性患抑郁症的比率正在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患痴呆症的比率达3%,且也呈上升趋势。据中华英才网最近对6000多人的网络调查统计显示,有58.6%的受调查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厌倦,对工作失去热情;有26.5%的人出现了中度工作厌倦,需要借助休假或跳槽进行调整;还有9.1%的人表示极度厌倦工作。三者相加高达90%以上的受调查者厌倦工作。

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成为“最大问题”,不仅在于这个问题本身的严重性,而且还在于这个问题的社会危害的严重性。一是加重疾病负担。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在中国负担较高的20种疾病中,精神疾患占了5项,分别是抑郁、双相情感疾病、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和自杀。精神障碍造成的负担,在目前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二是摧残人力资源。中国各种精神疾病所致的劳动力丧失占全部疾病及外伤所致的残疾和劳力丧失的20%。如自杀不但造成人力资源的直接损毁,三是增加社会负担。据统计,一般一个人自杀会对6个人造成巨大影响,在对家人、亲友造成巨大心理创伤的同时,还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四是危害社会安全。大量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患的人群的存在,是埋在人们身边的“隐形炸弹”。云南大学的马加爵走上犯罪道路之前,重庆铜梁的袁代中因与后妻争吵,酿出一场死伤数十人的惨剧之前,都已经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治疗,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类似心理不正常的人,犹如“隐形炸弹”,一旦遇到刺激,哪怕在正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刺激,都随时会爆发为杀人、放火、投毒、毁坏财物等恶性事件,产生难以想象的恶果。五是损害个体与组织的健康。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既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又损害包括企业在内的组织的肌体与效率。

针对有关专家发出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正在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及健康的第一号敌人”的警告,面对我国日益上升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趋势,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健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同类推荐
  • 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

    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

    我们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我们的内心每天都在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怎样才能消除那些有损健康的消极心理,使自己时刻都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呢?《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并附有较为专业的心理测试题,以期能给各位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
  • 中华养生经

    中华养生经

    中华养生原理来源于古老的中医理论。智慧的祖先们在生活中逐渐发现,注意饮食、器具、岁时、房事、导引、情志等方面,可以补养身体,祛病疗疾、颐养天年。
  • 冠心病食疗菜谱

    冠心病食疗菜谱

    《常见病食疗菜谱丛书》是为常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精心策划的一套食疗养生菜谱丛书,共10本。本书精选了60余种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和预防作用的日常食材,详细、全面、科学地介绍其基础知识,并配备了120余道菜例,还包括一些冠心病的常识,让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松抵抗疾病威胁,健康生活每一天。
  • 员工健康手册

    员工健康手册

    本书从工作、饮食、睡眠、心态、运动、习惯、预防疾病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了办公室工作员工如何保健的基本知识。
  • 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你在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如何治疗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是吃药、打针,还是每天服用昂贵的营养品?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完全正确。在人体内有完善的自愈系统,只要掌握正确的开启方法,就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保健、治疗作用。对经络反射区进行有效刺激就是推动人体自愈系统运行的钥匙,它能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是增强体质的最好方法!经络是联系脏腑、体表以及全身各通道的纽带,也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反射区则是整体的缩影,蕴含着五脏六腑以及气血阴阳变化的信息。本书将教大家怎样通过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家庭简易特效疗法刺激经络和反射区,达到美容美体、治疗疾病、强健体魄、改善亚健康的功效。
热门推荐
  •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成本风险管理、预算风险管理、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
  • 爱妻别来无恙

    爱妻别来无恙

    一纸休书,她离开了,世事沧桑,命运把她逼到了最角落,踩踏她的尊严,绝地重生,她一朝站起来,光芒四射,横扫大陆,玩弄各国权势于鼓掌之中,怎奈,芳心无留处,回首望苍穹,爱恨已茫茫,究竟,哪里才是她的归处……
  • 归兮

    归兮

    归兮,归兮,何处是归处。归兮,归兮,暖湾何曾有。来兮,来兮,弯月似荆棘。来兮,来兮,羊脂何处去。
  • 网游之倾城高手

    网游之倾城高手

    高贵冷艳的女剑神雍容华贵的女神牧俏皮可爱的女射手成熟美艳的女法神冰冷刺骨的女盗贼日了狗的,倾城战队的队长就是一个靠女人上位的渣渣...“哼哼,同时应付这么多的女大神也是一种本事!”
  • 嫌妻的逆袭

    嫌妻的逆袭

    赵林是个凤凰男。我们从相知相爱,到结婚生子。他就是人们口中的“上门女婿”。我小心翼翼纵容他的清高,以为爱情就是包容。直到东窗事发,才明白,再正经的男人,也挡不住欲望的诱惑。我不明白,他有车有房,有妻有女,竟敢还在外面跟人鬼混!原本以为原谅他就能过回以前的生活,谁料到除了这些露水姻缘,等着我的,才是真正的晴天霹雳!而渣男与小三的故事,从来就没有结束的时候。
  • 九灵化神

    九灵化神

    仙神之说虚无缥缈,三魂七魄未满,何来不死金身?什么是仙?又何为是神?曾经少年踏足无上之境时,是悲凉亦或欲望使然。阻我成神者,便是助我成魔。成神亦或成魔,吾等都将绝顶苍穹......
  • 袖手盈香

    袖手盈香

    出生被扔下悬崖去无意中穿越到现代的的楚晴歌,在一次意外跌落悬崖又回到原来所在的地方,爷爷的抛弃与选择,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 腹黑君王你赢了

    腹黑君王你赢了

    一个淡然慵懒,缺德毒舌的唯利商人,总是装成儒雅俊悄的小书生模样来卖萌装嫩,蒙骗世人,但骨子里,那份刻骨铭心的薄凉却始终挥之不去,可是他的出现,却乱了她的心弦,一个俊美如斯,腹黑狡诈的男人,心计智谋可将天下玩弄于鼓掌之间,但是为了她,他甘心倾尽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年的执念

    千年的执念

    终于懂了,爱的执念,是永恒的。千年九尾狐苏梦滢得知人间的繁华,美好,就决定去人间。因在人间没有钱又实在太饿就溜进人间的皇宫偷了晋王段奕轩的糕点……被同样贪玩的段奕轩抓到……一段孽缘就此开始……两人在接触下喜欢上了对方,她被封为晋王的“侧妃”从此进入皇宫生活。因段奕轩对苏梦滢疼爱有加引来段奕轩原配妻子“晋王妃”清硕颖的嫉妒,又在一次偶然的宴席上,段奕轩的哥哥段宏斌喜欢上了苏梦滢,清硕颖又可以借题发挥……不久,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段奕轩竟然成了皇位的继承人,他的哥哥们都非常嫉恨,发起了战争……在苏梦滢的帮助下,段奕轩顺利登上了皇位,将苏梦滢封为皇后……清硕颖不甘心,一念之下竟然成了魔
  • 剑灵纪

    剑灵纪

    这是一个属于剑的世界,主角王璐因为一个意外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然狗血的穿越了。好吧,既然这样就用我手中的剑战出一段绝世传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