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6400000002

第2章 《易经》深奥但不神秘

《易经》出现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当时人类的科技还不够发达,面对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问题,人们需要解决对自然界现象变化的预测;同时,在社会斗争中,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也要预测社会的变易;再同时,人生的各种关头,都有各种吉凶利害需要预测。这一切预测的需要就哺育了最初的预测学,在这种情况下《易经》就诞生了。

《易经》是一部卜筮行业的集体性著作,并不是成就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占筮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两代已有鬼神观念以及人鬼沟通的方法,占筮是人鬼沟通的行为模式之一,但占筮活动本身也有多样性,最典型的是烧龟壳或烧牛骨,从其烧裂的纹路中见启示的方法,占者将所欲占之事与对纹路的解释又刻到甲骨上,成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甲骨文。烧甲骨这种占筮活动传至周文化传统中时,经过周人的改良,建立完整的观念与符号系统,一方面将当时所占之事及其解释以文字记录下来,一方面建立新的占筮法则,使用新的占筮工具最终总结完成《周易》这部著作,亦即我们今日所见的《易经》之书的经的部份。经过历代哲学家的阐释,《易经》发展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

《易经》从其诞生的最初动机,是一部用来占筮的预测学著作。它是累积许多圣人及筮官的思想、经验而成。它回答了哲学的许多问题,可称为一部哲学书;它回答了宇宙学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一部宇宙学著作;它回答了社会学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学著作;它包含了丰富了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可以说是一部历史书;它包含了天文、气象方面的很多知识,可以说它是一部天文学书、气象学书;当然,它还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人生哲学书;也可以说是一部策略书,里面充满策略学的智慧。最后,不能忽略遗漏的是,《易经》还是一部养生书,有着对强生健体的高级指导。

《易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古今中外不少智者贤士都对此书做了深入的研究。这本书的来源是怎样的?人们都感觉这本书十分神秘,主要是在周之前一开始有三本讲易理的书,后来仅剩下《周易》得到流传,其他两本虽然遗失,却流落民间给人们看风水算命带来极大指导。

《易经》三兄弟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这是南宋诗人叶采的一首绝句,可见《易经》读起来多么引人入胜。《易经》总共有六十四卦,全书数千字而已。但是就是这几千字,让古今往来多少文人志士、帝王将相为它痴迷,山野樵夫,江湖郎中也把玩不已,甚至有人说:“不知易,不可以当宰相。”《易经什么样的一本书?有如此大的魅力,《易经》和咱们的健康有什么的关系?它真的很神吗?

“易”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文字,它由“日”和“月”两个字结合而成,太阳和月亮构成了这个宇宙,而太阳和月亮的昼夜更替出现了天,月等记时单位,根据天地日月万物的变化,古人得到一些基本的各个领域通用的规律,并用占卜的语言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易经》。

《易经》主要研究各种事物怎样变化,所以其书名英语翻译就是“关于变化的书”(THE BOOK OF CHANGES),当然西方人士仍有以I-CHING来直接翻译。一般人都以“无字天书”的态度去看《易经》,认为那是很深奥、难懂、高不可攀的东西,其实不然。形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下列两点:

一方面原因是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等等。如阴(— —)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往来等错综复杂,如此多的哲学名词和变化,不明了这些东西是什么意义,拿起易经自然是看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云,于是一般人认定《易经》是无字天书奥妙莫测。

另一方面原因由于是接触江湖术士,听了他们的说法,如测字、卜卦、算命、看相、姓名、阴、阳宅、择日、合婚等等。他们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说成一套似是而非的道理,越听越胡涂,于是错把诡异术士之说误认为是《易经》的内容。

其实《易经》主要讲卜卦和规律的应用,这种应用极其广泛。《易经》应用于天道,例如天干、地支、气象与节气等;应用于地道,例如大地、山川、河湖、道路、城镇、村落与住宅等;应用于人道,比如人体的生老病死,健康,命运等。甚至是现代技术计算机或电脑跟《易经》都有关联。在清朝初年那个阶段,西方有位大学者莱布尼兹(1646~1716),看到传教士用拉丁文翻译的《易经》,他从《易经》的六十四卦体会到二元对数,二进位制。这种思考模式最后发展出来计算机,当然,计算机演变成电脑,那是后来的发展了。虽然不能说电脑的发明是中国人做的,但是计算机基本构成的模式和思考的方法,是从《易经》中来的,这是有相关性的。

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本《易》,好比三兄弟,老大叫《连山易》,老二叫《归藏易》,老三才是我们今天的《易经》,也就是《周易》。老大、老二因为年代过于久远,都遗失了,老三还健在。真正的《周易》没有今天的算命先生的生辰八字那些算命术,那是老大和老二的体系,遗落在民间流传至今。老三《周易》却被孔老夫子点名题为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首,一直流传至今。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好像是童年的孩子一样,人类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于自身问题思考甚多,对于人类是怎么来的,以及人类的未来在哪里等问题,就好像对于日月星辰的更替,阴晴雨雪的变换,春夏秋冬的轮回,人的生老病死等问题一样,人们总是不停的进行探索。人们想把握自然,掌握未来,怎么办呢?人们就运用一套符号系统进行占卜。相传在六千多年前,上古帝王伏義氏根据白龟的图案画八卦,并进行一系列的创造活动。他以符号“一”代表阳,代表阴,并进行不同的组合产生了最初的八个卦,乾、坤、震、艮、坎、离、巽、兑等八个符号即后来说的八卦,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就形成了今天的《易经》。

《易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这些词汇直接来自于《易经》。《易经》在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焚毁它,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还叫《周易》呢?据说《周易》作者是周文王,也就是《封神演义》中的文王创立的,当时商纣王无道,宠信妲己,文王去给殷纣王进贡,贡品不满意,纣王于是大怒,将周文王软禁在羌里,一软禁就是数载,文王思故邦,说:我年老了,到底还能不能活着回家呢?就开始算命,算会不会被杀头,会不会被软禁到死,形成了体系,有了心得,遂成《易经》。文王写好严格来说不是今天所说的《易经》,后来孔老夫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把竹简的绳子都读断了,很有体会,写了一篇注解《易经》的文章,称为《周易大传》,对周易进行了哲学性的发挥,于是易经脱离算命的框架,真正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后人便把《易经》和《周易大传》加在一块合称为《周易》,又有人称《周易》也叫《易经》。传说归传说,不可否认的是,《易经》是一部集体性著作,并不是成就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

易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渊源,比如医学,古代就有专门靠易经治病下药的人,称为“易医”,靠一本《易经》就能给病人下药治病,可见周易和医学,和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关系。中医和《易经》是一家,医易同源,医学名著《黄帝内经》更是以易经学说为基础,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可见易经对于养生的重要作用。古代医学大家张景岳说得好:“医道和易道相同,并无二致。”中医讲阴阳平衡,故我们着重阴阳。易经上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热为阳,寒为阴;表为阳,里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实为阳,虚为阴……这些在我们的传统的养生学中都有所体现。

《周易参同契》与气功养生

我们知道,中国的养生学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就是气功,包括那些导引、吐纳之术,它们在中国的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汉著名炼丹家魏伯阳就是个易学养生大师。魏伯阳,号云牙子,上虞人,他是高门望族之子,家庭世袭爵位,但是魏伯阳生性好道,他出身很好,在家里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不过伯阳小时候就很聪明,性情很淡定,看透了世间浮华,觉得人生在世终难免一死,沦为鬼物,人虽然活着,或者享乐,但是终归要尘归尘土归土。

“为什么不去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呢?”他想。

他就一心向道,追求长生不死,平步升仙,于是伯阳开始钻研修道的方法,魏伯阳手头有一部教科书,那就是《周易》。伯阳道心坚定,没想到最后真的被他在炼丹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对周易也有了更深的见解,写了一本《周易参同契》。但是当时,注解周易的书太多了,周易专家也太多了,轮不到我们的魏伯阳,伯阳没怎么出名。后来他决定舍弃家业去深山练丹,于是伯阳就带了一只小白狗和三个徒弟跑到了大山里面,架起鼎,烧起锅,炼了长生金丹。师徒四人外加小白齐心协力,历经失败终于炼出了一锅金丹,算是成功了。

后世的道家,张三丰也好,丘处机也好,但凡道家修身养性都离不开《参同契》,《参同契》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气功养生学著作。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医学中的导引康复学的鼻祖。

有些人认为——代表女性,——代表男性,好了,认为这是一个大发现,《易经》上又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原来《易经》是研究性医学,研究性养生的嘛,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谈,让大家当个笑料。

《易经》是这样的一本书

通过我们的这一小段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易经》的是根据占卜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希望掌握大自然的一种心理的反映,同时也是对自身问题的思考,具有实用的一面,科学的一面,它记述了各种爻辞,什么叫爻辞呢?就是说,你去占卜(当然占卜的方法也记载到里面了)占到了比如乾卦,乾卦你看有它的表示,是六横,每一个横就有一个爻辞,你占卜到哪个就用参看哪个爻辞,爻辞会告诉你占卜的事情有利于你还是不利于你。说白了,就是用来断吉凶的。《易经》从其诞生的最初动机,是一部用来占筮的预测学著作。它是累积许多圣人及筮官的思想、经验而成。它回答了宇宙学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一部宇宙学著作;它回答了社会学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学著作;它包含了丰富了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可以说是一部历史书;它包含了天文、气象方面的很多知识,可以说它是一部天文学书、气象学书;当然,它还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人生哲学书;也可以说是一部策略书,里面充满策略学的智慧。如果把中国文化比成一棵树,那么易经就是这棵树的树根,大易的精神是就是这棵树的树干。

另外《易经》中记载了一些哲学道理,比如我们中医养生学中的阴阳的观念,就是易经上记载的,在《易经》的“经”的部分哲学道理并不成体系,在大传中,经孔子整理才形成了系统,这些哲学道理虽然并不是很多,却正如文中所说:“大道至简”。这些理论成了我们老祖宗的发展科学的依据,比如道家的养生术,以及中医,包括中医的理论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

《易经》文字古奥,一般人视若天书,常人一般是不敢问津,主要是它的写作方式比较奇特,另外由于年代久远,所以就更加显得它艰深难懂了,但是《易经》却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只要你读过一遍,或者入了门,你会像孔老夫子一样爱不释手。

后人不了解《易经》的,好多人都把它玄化了,形同鬼神,甚至能辟邪,说把一本《易经》在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下,就能驱鬼避魔。这就把《易经》给神秘化了,相信作者周文王如果健在,肯定会大呼冤枉。不过《易经》能帮助人延年益寿,祛病除灾却是一点不假,有人说,药可以治病,周易可以治命,很有道理。

同类推荐
  • 怯病完全手册

    怯病完全手册

    本书根据人们的常见怯病心理编写而成。内容包括“病由心生,为自己筑造心灵健康盾牌”、“健康一生,穿越病急乱投医的沼泽地”等。
  • 肾脏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肾脏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本书主要内容为:常见肾脏病的一般知识,肾脏病常识及其预防,肾脏的结构等。
  • 养生食用主义

    养生食用主义

    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饮食养生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的营养补充,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的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要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就要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充足,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
  • 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宋成运、黄海主编的《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以现代家庭最常见的一些病症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人体经络的基础知识,打通经络的方法,家庭养生穴位,改善亚健康状况的方法,以及常见皮肤病、五官科病症、骨骼肌肉疼痛、呼吸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生殖系统病症、儿童常见病症、中老年常见病症的经络保健方法及经络美容方法。《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中介绍的调治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突出,具有可学性与操作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居家日常保健和疾病的辅助治疗。
  • 食物相宜相克随身查

    食物相宜相克随身查

    实用简单、一目了然的食物搭配查阅手册!食物搭配中的相宜相克、常见病症的饮食宜忌、不同职业人群的饮食宜忌。各种关于饮食的小烦恼,一本解决!
热门推荐
  • 古今庸龙

    古今庸龙

    主角天下轻功,无一不精,理想崇高,乃是当之无愧的人中龙凤,祖国栋梁,哦,忘了,他是武林中人,不为国效力,但国难当头就另当别论了,有时,他很冷,有时,他嬉笑连连,不知为何,他性格总是正反两极,天生侠义,侠骨柔情,侠义豪情,行侠仗义,侠肝义胆。
  • 至尊女帝权倾天下

    至尊女帝权倾天下

    红尘滚滚,纷乱的帝国,四起的狼烟,一国女帝如何只手倾天下。
  • 封天帝尊

    封天帝尊

    江天,崛起于部落危难之际,傲视于天才璀璨时代,敢动我的部落,哪怕你逃到九天之外,也难逃一死,敢动我的女人,哪怕你是至尊存在,也得身死道消,凭借一手封天帝印,封印黑暗,横扫邪魔,独霸群雄。
  •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莜

    阴阳莜

    只为宏扬中华千古文化,希文忧字生缘,希仁正义青天。萧居脱尘出阴阳,不在变数天。萧氏为阴,萧执为阳,杭城为定点,紫气生萧居,鸿蒙笑叹。
  • 朕本红妆:拐个帝师当老公

    朕本红妆:拐个帝师当老公

    女扮男装坐江山,虽非她愿,却避无可避。为守秘密,如履薄冰。千年预言,玥朝遗孤,天命之女,瞳孔异色,三世记忆。开始:"我一生,只为他倾尽所有。"后来:"他若有事,我定让你陪葬。"前世之因,今世之果。是今朝不梦生死,还是来生不再相见。
  •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一本培养儿童情商的实战手册,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面对孩子的情商问题,不用讨好,不用说教,念念故事书就好。给孩子一堂受益的情商课,就是父母送给他们珍贵的礼物。培养孩子的情商,只需一个滋养心灵的好故事;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只需一个会讲故事的好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具备高情商、拥有大能力、养成好品格,那么,就别错过这段和孩子分享爱与智慧的讲故事时光吧,从现在开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宽阔的大道!
  • 此生,做这样一个女子

    此生,做这样一个女子

    因为是女子,所以更懂自己,明白所谓的苦痛,都只是内心自造的幻影而已。做一个幸福的女子,原本很简单。只要像看一本书那样,翻开扉页,一点点读懂章节脉络里的命定功课,然后循着情节,练习自己,写就未来的正传而不是他说,那么就已足矣。此生做一个女子,不做他人眼中的奇女子,也不做自己眼中的弱女子,只做想做的自己。我来过,我活过,我好好看懂我自己,这一生,便再也无怨无悔。《此生,做这样一个女子》,采用温暖的文字,精神分析的关照,给予柔软心灵的呵护和抚慰。一部带着丰厚滋养的心灵之书,写给心性里透着温暖与知性的女子。
  • 临雪

    临雪

    上一世,她被人所害,死得不明不白;这一世,她睥睨天下。世人欺我,害我,我比十倍偿还。他为她,不惜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听到她的一丝消息,她为他,不惜只身一人闯入敌国,屠杀一城,只求他安然无恙。漫天摘星,还上半辈诺言,剑舞江山,许下半生荣华;十里红妆,圆这一世空想。繁华落尽……她又该何去何从…————————————————“对不起,我不爱你了...”“时光磨平了她的棱角,现实教会了她残酷,曾经的林雪寒,再也回不来了。”“迷了路的人,怎样才能回家?”
  •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

    现代女生崇尚独立自主,自尊自立。她们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们注重个人修养与常识;她们为自己设定理想与目标;她们思维敏捷,聪明智慧,干练精明,谈吐优雅;她们善解人意,对所爱的人体贴有加;她们具有个性又保持女性的温柔本质;她们热爱生活,把生活当成一项艺术来经营,在工作与休闲中拿捏着美感的平衡。可是在这个一切都快餐化的时代,女性民开始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失去了把握生活细节之美的细腻与耐心。千万不要以为生活的细节枝末节无关紧要,其实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女性的修养和品质。现代女性更不能不拘小节,也许一个不当的举动和一句欠妥的言谈,就会使你魅力大打折扣,也会使人怀疑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