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0700000015

第15章 为艾滋病人点亮心灯

1985年,在纽约,第一所艾滋病医院成立。

1988年,为拯救因核意外而受到辐射伤害的人们,特里萨姆姆亲自前往莫斯科,向苏联政府提出申请,并以最快的速度在切尔诺贝利附近建立了一所救济中心。

其实特里萨姆姆心里始终藏着一个强烈的渴望,那就是为她家乡的穷人做点事情。只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差异,致使她的这一愿望一直没能得到实现。姆姆的家乡那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而梵蒂冈与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所以她的申请也一直没能得到批准。

一直到1991年,姆姆的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她被允许在她的家乡阿尔巴尼亚建立会院。在接到这一批准的第一时间里。姆姆就欣喜若狂地亲自赶往那里。60多年过去了,这是她第一次回家。紧接着,她花4个月的时间为那里的穷人建起了一所拥有6间房子的收容中心。

从1977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出现了修女们的足迹。她们在那里开办为穷人服务的处所。

直到1997年特里萨姆姆逝世,仁爱传教修女会已在127多个国家开办了600多所会院,共有修女修士7000多人,其中修女4500人,分别来自111个国家。大多数修女来自印度的中产阶级,有的甚至是出生于婆罗门阶层的贵族小姐。

而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会院里,都有一尊美丽的圣母像,被供奉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这个以特里萨姆姆为领袖的女性修会里,玛丽亚象征圣洁、纯粹、贞洁、顺服与神圣的母性,是特里萨姆姆和所有修女的典范。也是她们热切祈祷的对象。在姆姆看来,女性通往基督的心灵捷径就是敬礼圣母。当有人就女性担任重要圣职的问题来采访她时,她便以耶稣之母玛丽亚来回答道:“玛丽亚可以是最好的司锋,可是她自称是——也一直是——主的侍女。”

从上面的简略看来,特里萨姆姆的仁爱事业似乎进展得非常顺利,好像没有遭遇过任何的拦阻。但实际情况绝不是那么简单。

1980年,特里萨姆姆带着几个修女来到埃塞俄比亚,她打算在这个国家开设一间专为穷人服务的医院。但目空一切的总督理解不了这个美妙的想法,他盛气凌人地对姆姆说:“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正在搞革命吗?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嘛!”

姆姆笑了,她平静而从容地回答道:

我也在搞革命,只不过我的革命成分中只有爱。

姆姆和修女们还来到了印度的山区西姆拉。西姆拉的冬天非常寒冷,而修女们长期生活在湿热地区,根本无法抵御西姆拉的酷寒。最后,异常恶劣的气候,使得姆姆和修女们只好退出了这一块地区。

在斯里兰卡,传教士要获得入境签证简直比登天还难,然而,仁爱传教会的修女们却出乎意料地受到了热烈欢迎。可是这种友好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她们就被驱逐出境了。

类似的遭遇在越南和北爱尔兰也发生过。而在柏林的十架山,一些流氓甚至追逐着这些身穿白色长袍的年轻女孩,凶狠地喊:“滚。滚回印度去。”

而在以色列占领区的那普鲁斯,也有5个修女在那里,她们悉心照顾来自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孩子和老人。只是在那种极端危险和艰难的环境里,她们还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威胁,起初,巴勒斯坦人还向他们投掷过石块。

只是修女们是不会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而停止自己奔忙的脚步。特里萨姆姆说:

这个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有贫穷和不公的。只要还有人伸着孱弱的手渴求着爱与同情,那么奔忙的脚步将永不停止。

这世界只有一个国度,那就是上帝的国度。而上帝在人间的国度,其实就是他在天上的国度。个世界没有什么物质和精神的分割,我们只为那一个世界活着,也就是只为上帝的国度而活着。

事实上,印度和罗马与伦敦和纽约的简直有着天壤之别。虽然那里也有人为物质的贫乏所困扰,但更多的情况是:许多生活丰足的人把自己关在舒适的住宅内与外界完全隔绝,甚至到死也不被人所知晓。有的人在死后几天甚至是几星期后,才被冷漠的邻居发现,当然那也是因为尸体腐烂的臭味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有一次,修女们去探访纽约的一户人家,进门了她们才发现住在里面的妇人已经死去很多天了,而她的邻居甚至连她的姓名都不知道。

关于这些,特里萨姆姆说:

世界上有很多人在渴望着一小块的面包。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渴望着那一点点的爱。西方世界的贫穷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贫穷——不仅是因为孤寂而贫穷,也因为心灵的贫乏和精神的困顿而贫穷。我们从而明白,被人遗弃才是最严重的疾病,才是当今世界的真正贫困。

而在姆姆看来,所有的心灵贫穷者,其实就是另一个饥饿的基督。

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人们不大可能会担心身体的饥饿,可是有很多人却在爱的匮乏中凄凉地死去。长期在英国工作的泰瑞西纳修女说:“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该和什么人接触。”实在有太多寂寞的灵魂亟需安慰。

所以在伦敦和利物浦,修女们不仅为露宿街头的流浪者提供热食,为深居在破陋公寓里的穷人提供暖炉和家具,更要找寻那些心灵寂寞的人,以及那些被人群和社会所遗忘的人,透过访问和其他能使他们接受的方式,修女们尽全力把他们带回人间。比方说举办短程旅游之类的活动。有一次伦敦的仁爱传教会甚至租赁了6辆大巴士,运载了300多人出游。

有一天,特里萨姆姆走在伦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偶然间,她瞥见一个年迈的老人正在街旁低头坐着,姆姆本能地走过去握住老人的手。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老人抬起了头来,姆姆看到他竟然泪流满面。老人说:“我从来没有握过一双这样温暖的手。”

面对这一切,姆姆说:“在英国,人们所受的苦,是寂寞和被人遗弃的苦,和食物无关,却和人的兴致与热情有很大关系。跟加尔各答的穷人比起来,他们是生活在另一种贫困里。在我们看来,这也是基督,是另一个饥饿的基督。假如英国人试图以爱心善待穷人,那么,他们首先必须明白,谁是真正的穷人。否则,他们的爱形同虚设。”

在德国,人们随处可见身穿白色长袍的印度修女,她们奔走在慕尼黑火车站和市中心的玛丽安广场之间。在那里,修女们不仅照料流浪者和街头少年,她们还去探访精神病患者和酗酒者,并为那些寂寞的人举办晚间祈祷。

修女们什么活都做,她们完全不怕苦。而有时,她们却什么都不做。整整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她们只是坐着倾听或安慰——与那些孤寂的人促膝长谈。修女们总有办法把他们找到,尽管他们藏匿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甚至被忙碌的人们所遗忘。有一个柏林记者写道:“有50个完全不被人知道的老人,在首都的高楼石壁间挨日子。可是他们的名字出现在特里萨修女的探访名单上。”

鲁雯娜修女认为,在德国,没有人会真的死于饥饿,因为政府的公共服务做得非常好。可是仍然会有许多人陆陆续续地找到了她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修女们这里,他们才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是被尊重,并被认可的。

在美国的纽约,仁爱传教修女会会定期为那些孑然一身的人们,提供相聚的机会,使他们在这种社交聚会中和他人接触。因为寂寞的人所需要的,不过就是有人坐在他身旁和他说话,对他微笑而已。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修会能为他们提供的,不过是一顿简单的午餐和一些普通的糕点。但他们却从中获得了很多很多的快乐和满足。因而很多人都特别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在修会还有专门为游民开设的免费食堂,很多人匆匆赶来的目的不是进餐,只是为了感受那种和平与温馨。换句话说,他们不仅需要食物,他们更需要与人接触,被认可、被接纳和被爱。

有一回,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特里萨姆姆探望了一位完全被人遗忘的老人。一进屋,姆姆就看到里面一片狼藉,于是就想帮他收拾一下。可是老人却说:“不用了,修女,就这样挺好。”姆姆不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陪老人坐着,直到他终于改变主意。

房间里有一盏很精致的灯,但是上面落满了灰尘,姆姆问:“为什么不把灯点亮呢?”老人回答说:“为谁点呢?反正没人来看我,而我自己又不需要灯。”

姆姆说;“假如修女们来看你呢?你会点灯吗?”老人回答道:“会,只要听到人声,我就会把灯点亮。”

后来,这个寂寞的老人托朋友带给特里萨姆姆这样的一句话:是你点亮了我生命的灯,直到现在这灯还没有熄灭。姆姆说:“这些人是需要我们认识的。如果我们认识他们,我们就会爱他们,而爱又会引导我们服侍他们。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送送钱就可以了,只有钱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是——他们更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需要我们用心去爱他们。”

仁爱传教修女会是众多的慈善和宗教团体中,最早接受艾滋病人的天主教组织之一。那是1974年3月的某一天,特里萨姆姆前往伦敦的男性庇护之家巡视,她发现那里还有两间空房,就对泰瑞西纳修女说:“把这两个房间留给艾滋病患者吧。”当时,英属诸岛和爱尔兰地区事务由泰瑞西纳修女负责。

这是特里萨姆姆第一次对她的修女,发出救助艾滋病患者的指令。姆姆独特的工作方式就是这样:从来不需要通过开会讨论,即便是做出一个重大的决策。姆姆站在那间空房里说话时的神情,泰瑞西纳修女记忆犹新:“会母突然说了那一句话,犹如灵光乍现。”

于是,泰瑞西纳修女开始在伦敦尝试这件事,只是一开始的时候,事情的进展很不顺利。不过很快,她们就得到了一个人的热心帮助,那是一个戒绝了酒瘾和毒瘤的勇敢的艾滋病人。在他的帮助下,修女们开始收容一些无家可归更不能自理的艾滋病患者。

同时,在纽约的仁爱传教会的修女们,也开始定期到一些医院和疗养院去探望那些来自监狱的艾滋病人——这些病人往往无所依靠,心中充满了愁苦。

1985年,纽约的“艾滋病人之家”终于成立了,它的开办离不开红衣主教奥康诺的极大支持。这是仁爱传教修女会的第一所“艾滋病人之家”。修女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给艾滋病患者一个温暖的家,至少给他们一种家的感觉。在修女们看来,一个相互关爱的美好家庭,对于一个病人所起到的治疗作用,将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更是药物替代不了的。

多罗瑞丝修女说:“要病人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镇定自若,这非常困难。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气氛。我们组织大家聚餐、聊天,然后一起祈祷、游戏,病人之间也懂得互相照顾,像兄弟姐妹一样。”奇迹发生了:大部分的病人在其中经历了美妙的改变,一些人之前对家庭排斥和敌对的病人,甚至也开始与家人重建美好关系。

有一个来自波多黎各的病人,起初非常害怕,更无法接受就要死亡的事实。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他亲眼看到别的病人在修女们的照料下,安详地度过最后的时刻,他便逐渐安静了下来。最后,他的母亲来接他回家,他甚至主动要求留下来。他对多罗瑞丝修女说:“我知道,在我临终时你会握着我的手。”

事实就是这么简单。即将死去的病人,因爱而感动,而这爱仅仅就是一次简单的握手,或一杯水或一个温暖的眼神。

多罗瑞丝修女说:“来到这里的大部分病人,起初都非常的沮丧和绝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他们的心就能找到和平。”所以多罗瑞丝修女说:“在这里,只要有爱就可以。”

在修女们看来,爱是对病人的一种心灵治疗。病人们因此而获得了一种珍贵的东西——心灵的和平。而且这种心灵的治疗,不仅改变了被治疗者,也使治疗者领受到了来自上帝的爱与平安。

有一个义工说:“在这里的工作,让我懂得了人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也使我明白了除了今生还有来生。上帝告诉我他爱每一个人。所以,我没有资格去评断他们,或是评断别人。每周一次的义工工作让我的生命更深沉、更丰富,也更能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取得平衡,于是,我找到了和平。”

从此以后,“艾滋病人之家”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修女们为艾滋病人服务的足迹遍及美国印度、巴西、洪都拉斯、西班牙、葡萄牙、海地等等。

修女们在照料那些病人的时候,从来不问他们患病的原因,更不会对他们作任何的评断。她们知道,这是病人的秘密,也是他们最敏感最自尊的地方。而不少人认为艾滋病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惩罚——因为人的自我放纵和毫无节制导致了这个病的产生。特里萨姆姆认为:

没有人可以下这个判断,这是上帝的一个奥秘。我们只看见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他们需要我们照顾,就这么简单。我相信主是在借着艾滋病向我们说话,他让我们有机会表达他的爱和我们的爱。

多罗瑞丝修女长期在“艾滋病人之家”工作,她甚至这样说:“我所接触的艾滋病人都是现代的圣人,是教会的新圣者。他们在耶稣之中逐渐成长,于是他们最后的日子也变得非常美丽。在我看来,他们的故事就是圣人的故事。”

在泰国的清迈,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所在,叫“仁爱之家”或“圣爱之家”。那里的孩子,欢快地玩耍嬉戏,看上去跟平常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但其实那都是些身染艾滋病的可怜孩子。

在泰国,母亲通常会抛弃那些染上艾滋病的婴儿,因为她们根本无力抚养这样的孩子。而1996年建立的仁爱之家,就是专门收留那些被遗弃的艾滋病婴儿。

有个叫杰弗丽的女子,从15岁起就投身于帮助弱势儿童的事业。几十年来,她在很多慈善组织里做过义工,助养过100多名孤苦的孩子。

后来,杰弗丽从澳洲来到仁爱之家,开始照顾那些可怜的孩子。这几年,杰弗丽亲眼看见病重的孩子因为无法挽救而死去,有的孩子甚至就死在她的怀里。杰弗丽说:“要坚持这个信念,继续做下去的确不容易,但我不会因为其他事情而放弃留在仁爱之家,更不会放弃爱这些孩子。”

同类推荐
  •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他是精明的政治家,奠定了日本百年兴盛之根基;他是冷静的军事家,幕府最激烈的农民暴乱由他一手平定;他是无敌的海上霸主,即便是雄霸一时的葡军海舰也闻风丧胆;他的功业震撼了日本百年,是一代代精英竞相效仿的王者典范。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本书分为鲁班、爱德华·琴纳、威廉·赫谢尔等部分。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纨绔针灸师

    纨绔针灸师

    他人泡妞靠钱砸,王烁泡妞靠针扎,身怀针灸绝技的王烁,仅靠几根银针便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在偌大都市之中,成就一番霸业!
  • 戮仙歌

    戮仙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柄剑,或灵动飘逸,或大巧不工。每个人心中都居住着一位侠客,他们惩恶扬善,仗义施为。侠义之情,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梦!本书就讲述一段多彩丰纷呈的仙侠之旅,为大家带来久违的侠骨柔情。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复仇娇妻:错爱冷情总裁

    复仇娇妻:错爱冷情总裁

    他是多金而又帅气的总裁,因缘际遇她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他。她是年轻貌美的安盛集团首席设计师,她要展开疯狂复仇。因为意外她成为了他的租客加职员,可他却从未正眼瞧过她:“像你这种心机重、拜金势力的女人我见得多,我的人跟我的心永远都不可能属于你。”一夜之后,当她一身冰冷如斯的以复仇之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心乱了,而她的情是否也会跟着乱了呢?
  • 雪影皇妃

    雪影皇妃

    因为无意间的一个回头,她莫名其妙嫁进了深宫,被人当做一个棋子。而他本想进宫守护,不料皇家的争权夺势竟然牵连了无辜的她。为了她,一直隐在黑暗中的他毅然走到阳光下的漩涡中心,问鼎天下,只为给她一个安宁。而她也因为宫廷残忍的生活成为了一个铁血皇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价弃妻,总裁别太渣

    天价弃妻,总裁别太渣

    推荐新文:《一念成瘾,莫少的大牌娇妻》【全本文】:为救父母的心血,她惹上了不该惹的人……贺以琛,贺氏集团唯一的继承人,H市女人都想攀上的男人。传言他性格冷漠,俊美无俦却不近女色,可偏偏对她特殊。直到他把她逼至墙角:“我贺以琛的女人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妻子。”她情海深陷,他却牵着另个女人走进结婚礼堂……我的新浪微博:紫恋凡尘xs8推荐老文:→_→戳下面的链接《总裁的妻子》:http://www.xs8.cn/book/134550/index.html《致命婚姻:女人,你只是棋子》:http://www.xs8.cn/book/94672/index.html《粉粉老婆:女人,你要负责!》:http://www.xs8.cn/book/25945/index.html
  • 商道

    商道

    上一世,他输的彻底!重回年少,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这一世,定要活的无比风骚!前世的纨绔大少,今时的商业鬼才!他薛少,定要稳稳的踩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商道!
  • 蒙古剔修改稿

    蒙古剔修改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萌妖难缠:神君大人别跑

    萌妖难缠:神君大人别跑

    她遇到双眼缠着白纱的他时,她还很小,只是在那很小的一段时间里,她却是记住了他。当她长大一些,可以学习好多东西的时候,她又再一次遇上了他。所以她认定了这就是缘分,这就是她与他之间解不开的缘。“师父,今天灵嫆说我长的太矮了。”“你营养不良。”“师父,他们说您其实是个妖,说神君是不会来收我当徒弟的。”“什么人这么有眼光。”“师父,我听说你有喜欢的仙子了。”“嗯……嗯?”“师父猜的没错,我去找她了。”神君看着鼻青脸肿的她,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妖缠神君桃花林,桃花落后妖散尽
  • 冷酷少将在都市

    冷酷少将在都市

    年纪轻轻的他缘何能成为少将?拼爹?亦或是拼命?当他步入都市,又将发生什么?这里有热血,有暧昧,更有点小小的温馨。读者群:212152175大家赶快入驻哦
  • 谢家小郎狠凶猛

    谢家小郎狠凶猛

    这是一个坑人坑到出神入化的小女子终于将自己给坑没了的故事。平安美玉谢家小郎,在没有遇见陈夙这个人之前走路都是横着的,可是自从腆着脸皮搭上这条光鲜亮丽的豪华大船之后,本以为能够平步青云发家致富,走上人生之巅峰;迎面却是勾心斗角明刀暗箭,躲闪都猝不及防……费尽心机,结果是上了条贼船,中途还不让跳河,谢小郎是挥手都来不及说再见的郁闷。但是本着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谢小郎相信有红薯也会有红烧肉。万万没想到红色的还可能是姨妈,于是她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丢了防护罩还破了身。夜夜压迫之下,谢小郎含泪懂得一个道理:有的人不能搭理,一搭可能就把自己给搭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