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5400000021

第21章 宋诗概说

唐诗和宋诗是中国诗歌苑囿中两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唐诗富丽堂皇,是诗中之富贵牡丹;宋诗清逸淡远,是诗中之高洁菡萏。唐诗灿烂如天真之少女,清纯玲珑,活泼可爱;宋诗端庄如蕴藉之少妇,幽怨婉转,隽永迷人。唐诗如新锐之少年,意气风发,充满阳光生机;宋诗如稳重之中年,阅历丰富,富于哲理智慧。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云:“唐体才气发扬,宋调思虑深沉。”又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缪钺先生《论宋诗》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代是我国诗歌最为繁盛之时,毫无疑问,代表了中国诗歌发展的第一个巅峰,宋诗在唐诗之后,另辟新境,可谓不让前贤。钱钟书先生云:“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之所以说“大幸”,是因为唐人已经完成了诗歌近体诗的格律问题,并从实践和理论上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谓“大不幸”,是因为唐人已经在诗歌方面取得了空前的伟绩,留有可以创新的余地实在是太少了,面对唐诗这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如何超越成了有宋一代诗人最为关切的事情。“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宋人就是凭借这样的信念,艰难跋涉,依仗卓异的天才和宏伟的创造力,自成一格,形成与唐音并行而不逊的宋调。因此,面对宋诗,后人不禁发出“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的感叹。

众说纷纭的唐宋诗优劣论

唐诗宋词被誉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典型,享誉千载,无有疑问。可是,宋诗的遭遇却褒贬不一,尊唐宗宋成了后人纷争不休的问题。宋诗受到质疑是从宋人开始的,严羽有唐诗和宋诗“气象不同”的高低之说,刘克庄更直接贬低宋诗为“经义策论之有韵者”。明朝“前后七子”高举“诗必盛唐”的大纛,甚至呐喊“唐以后无诗”,至清甚至出现“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于唾骂”的现象。从历代唐诗和宋诗的接受来看,尊唐抑宋的声音较强,当然,也有开明者推许宋诗,给宋诗留下一席之位。如明“后七子”的王世贞早年抑宋,晚年伸宋,肯定宋诗的成就。晚明公安派的袁宏道从“独抒性灵”出发,认为宋诗不比唐诗差。清代还出现了一股标榜宋诗的洪流。如吴之振编《宋诗钞》、厉鹗编《宋诗纪事》等,还有专学宋诗的“同光体”诗派,甚至一时还出现了“远近竟尚宋诗,见读唐诗辄笑之”的现象。

这些优劣的争议存在很多偏颇之处。今天我们应重新用一种平和的眼光来审视宋诗。根据《全宋诗》统计,宋代诗人达到9000余家,《全宋诗》3785卷,诗歌总量达到20余万首,而《全唐诗》共900卷,收作者2200余人,诗48900余首,相比之下,宋诗的作者人数、卷数、字数都是《全唐诗》的4倍以上。宋代300多年间,诗人灿若星汉,名家辈出,优秀作品也很多,不管前人对宋诗褒贬如何,宋诗依旧具有耀眼的光辉,是我国诗歌史上宝贵的遗产。

难能可贵的宋调风貌

由于宋代的诗人与官僚、政治家三位一体的现象较历代更为突出,由于他们都具有高度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都怀有积极入世、干预政治的远大抱负,希望通过经世济时来建立功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一价值观的驱动下,他们的诗歌多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和干预时事的品格。

宋诗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淑世精神。赵宋王朝“守内虚外”的政策,形成了积贫积弱、冗官冗兵的现状,南宋小朝廷更加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作为那个时代的诗人们,他们怀着积极的济世情怀,倾注全部的热情赞美祖国的山河和歌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同时,他们还满怀愤怒批判腐朽无能的当局,抨击妥协可耻的投降派,并满怀深情地述说人民的苦难,标示坚贞不屈的民族尊严。如北宋的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南宋的陆游、杨万里、文天祥等。他们用血和泪铸就的诗篇见证了宋代历史,传递着时代的心声。读他们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澎湃跃动的脉搏,感受到他们激越悲愤的情感力量,更可以体会到他们在诗歌中体现的经世致用的人格追求。

而随着宋诗数量的扩大,宋诗的功能也得到了极大发展,除反映时事、干预政治的作品外,描写经济生产、民俗风情等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与评诗、评书、评画、评音乐的论艺之作也都高度繁荣,进一步提升了宋诗的文化品格。

宋诗在艺术上也留给我们一份至为宝贵的创新精神。宋代诗人学习唐诗,总结唐人诗歌的创作经验,但他们又能不囿于唐诗,力辟诗歌途径,自成风格,成就了有宋一代诗歌的独特风貌。关于这一点,吴之振在《宋诗钞序》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这种独存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宋诗学唐而能跳出唐诗的藩篱,追求自己的时代个性,开拓了诗歌意境,对后来的诗歌创作具有很好的典范意义。而对其议论化、才学化,以至散文化的倾向也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贬斥。

首开宋诗风气的革新派

宋初的诗坛流派纷呈,主要有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白体诗人诗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以王禹偁成就最大。晚唐体诗人诗学贾岛、姚合,以清逸幽静为尚,代表人物有九僧、林逋、魏野等人,以林逋为代表。西昆体诗人诗学李商隐,辞采密丽精工,以朝廷馆阁诗人为主,杨亿、刘筠等为代表。

到了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手中,宋诗开始以全新的面貌问世,抛弃了西昆体诗人雕饰华美的习气,突破了晚唐体狭小的诗歌格局。清代叶燮《原诗》中说:“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梅苏两人在改变晚唐五代浮靡诗风上是一致的,但两人在诗歌主体风格和审美情趣上却存在很大差异。欧阳修《六一诗话》中说:“圣俞子美齐名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逸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可谓二从之诗各具千秋。

当然,在这一革新运动中,欧阳修是诗坛的中心人物,他以其政治地位和学术声望,在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欧阳修对宋诗革新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推崇平淡的诗风。他很推崇梅尧臣所说的“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认为这种诗风才是最好的境界,在诗歌语言方面也是反对雕琢,主张平易舒畅,欧阳修自己的诗歌创作也积极实践这种平易诗风。其次,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手法上追慕韩愈的“以文为诗”,很好地将诗学革新和复古结合起来。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说:“欧公作诗,全在用古文章法。”后来,“以文为诗”遂成为宋诗“一代之大观”,成为宋诗的整体特征之一。欧阳修虽学习韩愈,却能一反韩诗奇崛怪险的诗风。最后,欧阳修还是一位热心提携后进的长者,像曾巩、王安石、苏轼等人都受到欧阳修的奖掖和提拔,为宋代诗歌的发展培养了后备军。

雅丽清绝的王荆公体

王安石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两次出任相位,看到北宋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积极推行变法,希望能挽回颓势。他无意于文学,但却取得了卓绝的成就。欧阳修《赠王介甫》中评他“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将他和李白、韩愈相提并论。王安石诗学杜甫,也很推崇韩愈,他将个人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的种种不平写入诗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诗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多以政治题材为主,具体表现为关注政局的动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深入社会进行细致观察,并揭露社会的重大问题和政治弊端,具有较强的战斗性。如他的《河北民》、《明妃曲》等,诗风具有刚朗劲健的特点。

但真正能代表荆公体诗歌特征的是他退隐江宁后的诗歌。王安石罢相后退居江宁10年,徜徉山水之间,创作了很多精雕细刻、意境优美的诗作。严羽评论说:“公绝句最高,其得意处高出苏黄之上。”胡仔说:“荆公暮年小诗,雅丽清绝,脱去流俗。”这种诗风又称为“半山体”。王安石晚年的诗歌讲究炼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当然,他在炼字时,还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营造清新迷人的诗歌境界,使诗歌呈现色彩斑斓的绚烂世界,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奇思异想;有“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恬淡幽静;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遐思。王安石很好地巩固和发展了北宋的诗歌革新运动,彻底清除了西昆诗的弊端,为凸现宋诗独特风貌做出了贡献。

气吞三江五湖的东坡体和苏门四学士

苏轼是宋代文化的顶峰,也是宋代诗歌史上乃至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苏轼诗歌内容博大,达到了“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之所出”和“情与事无不可尽者”的地步。

苏轼才华出众,思想博大精深,自由奔放,所以写起诗来,天马行空,肆意而行,无拘无束。宋吕本中《蒙童诗训》说:“东坡诗放笔快意,一泻千里。”清赵翼《瓯北诗话》说:“东坡长于七古,沉雄不如杜,而奔放过之;秀逸不如李,而超旷似之。”对于苏轼的诗歌风格,评论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刘克庄说的好:“坡诗略如昌黎,有汗漫者,有典严者,有丽缛者,有简澹者,翕张开阖,千变万态。”清沈德潜《说诗语》卷下说:“苏子瞻胸有洪炉,金银铅锡,皆归熔铸,其笔之超旷,等于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幻,而适如意中所欲出,韩文公后,又开辟一境界也。”苏轼善于融会古今,转益多师,并能摆脱束缚,随己而出,大胆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开创了不同于唐诗的宋诗特质。

清赵翼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以文为诗善于采用散文的章法,并巧妙地结合诗歌的比兴、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形成雄奇瑰丽的诗歌意境,如《游金山寺》、《荔枝叹》等。苏轼以议论为诗,不但议论本身新奇警策,深刻精彩,还善于将议论形象化,即将抽象的议论化为形象的诗歌意象,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既显示出诗歌艺术的光辉,又蕴含着逻辑严密的深邃哲理,如《和子由渑池怀旧》等。苏轼以才学为诗,反映出宋代诗歌艺术和学术融合的趋势,不过苏轼能更好地将才学、情感和诗艺等诸多因素交汇,达到信手拈来俱天成的美学境界。其生动活泼、丰富奇特的想象,细致的观察力与细腻的表现力,构思布局的波澜起伏、变化开合,典故的纯熟使用等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

苏轼高扬个体精神,强化个体意识,大大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既是对宋代前期诗歌道路的有益总结,又开创了宋代后期诗歌的康衢大道。

苏轼是继欧阳修后宋代文坛的盟主,在他身边有人们所说的“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被称为“苏门六君子”,当然还有苏辙、文同、唐庚、孔文仲三弟兄等人,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元祐诗人群体。苏轼以及随同他的这些诗人们共同推动了宋代诗歌的繁荣,构建了宋代诗歌的审美范式,促使了宋诗的全面成熟和定型。

以故为新的山谷体和江西诗派

苏轼是宋诗的巅峰,构建了宋诗的审美情趣,但有趣的是,诗史却选择了他的门生黄庭坚作为宋代最有特色的江西诗派的祖师。黄庭坚在诗歌创作理论上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创作原则。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说:“豫章稍后出,荟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搜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

黄庭坚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将“无法之法”的诗歌创作变成“有法之法”的实践典范。他提出的“有法”包括:“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黄庭坚还指出这些作诗方法都是要建立在多读书的基础上,他说“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又说“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他总结的资书以为诗,化故为新,以及一整套字法、句法的写作技巧,对于学诗者来说更容易掌握,更容易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难能可贵的是,黄庭坚的“有法之法”并不是死法,而是诗歌活法,他很强调诗歌的创新,他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他强调通过学习古人,兼容并收,同时又要善于化解、超越古人,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创作实践上,黄庭坚的诗以求新务奇、戛戛独造、生新瘦硬为主要特色,善于使事用典,广征博引,以学问为诗,基本实践了他的创作理论。

以黄庭坚为中心,形成了宋代诗坛上最为重要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等25人,以为法嗣。杨万里在《江西诗派序》中提出:“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明确指出这些人之所以成为一派,不是因为他们都是江西人,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创作精神和作品风格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一祖三宗”之说,推杜甫为初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江西诗派论诗强调活法,基本上是按照黄氏提出的诗法作诗,后来由于一些诗人过分雕琢句律、模拟剽窃,背离了黄庭坚主张的锤炼而复归于自然的境界,走上了偏重形式主义的倾向。

独出机杼的南宋中兴四诗人

当江西诗派诗人一步步趋于执著书本而远离社会时,曾几、陈与义等诗人就已经开始思索如何摆脱诗法的困境。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的兴起,意味着江西诗派的没落。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指尤袤、杨万里、陆游和范成大,他们都出自江西诗派,如陆游曾诗学曾几,杨万里诗学江西诸君子,但他们又能跳出江西诗人逃避现实的藩篱,进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山水田园,自出机杼,推动宋诗向一个新的阶段发展。

陆游是一位挚爱国家和人民的诗人,抒发爱国情怀是他一生诗歌的主题。陆游亲身参加了边疆军务,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给陆游的爱国诗篇带来了许多生机。诗人善于将杀敌报国的志向和高昂悲壮的感情交融,形成一种热情奔放、慷慨悲凉的气势,感人至深,梁启超盛赞陆游为“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总结自己一生诗歌经验时说作诗“功夫在诗外”,又说诗法“正在山程水驿中”,所以在陆游的诗歌中,意象纷繁,视野开阔。而且,陆游又吸纳了唐诗的审美特质,继承了杜甫、李白以及宋代苏轼等人的诗风,情感真挚,具有高度的抒情性,特别是其爱国诗,成功地吸取了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浪漫,并善于把这两种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即以杜甫为体,以李白为用,最终形成自己既沉郁悲壮、又踔厉风发的一家之风。而其农村诗、田园诗、闲适诗也有很高的成就。从创作形式看,他各体皆工,成为唐宋以来又一集大成的诗人。总之,陆诗是宋诗诗法精神的升华,是宋代诗歌史上继苏黄之后的又一座丰碑。

和陆游的边塞风光比起来,杨万里的山明水秀又是另一种审美风范。在中兴诗坛,杨万里以鲜明的“活法”主张突破了江西诗风,他认为“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他的诗歌走出了书斋的局限,他师古而不守古,转益多师,将诗歌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形成风趣诙谐、生动明快的“诚斋体”,以其独抒性灵、胸襟透脱的诗歌创作为宋诗增添了新的生机。

范成大的诗歌题材主要有三类,一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二是使金纪行诗,三是田园诗,其中田园诗成就最高,《四时田园杂兴》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范成大的田园诗是诗人在对乡村生活多方面体验后,将自然景物、山村风情和农民命运密切结合起来,发扬了唐代的新乐府运动精神,突破了传统田园诗的表现范围,为田园诗注入了新的内容,拓宽了新的境界。

继中兴诗坛后,“永嘉四灵”和稍后的江湖诗人是南宋后期诗坛的主要诗歌流派。永嘉四灵是徐照、徐玑、翁卷和赵师秀的合称,他们的字号中都有“灵”字,而且都是永嘉人,故称“永嘉四灵”。他们诗学晚唐贾岛、姚合,崇尚苦吟,诗风狭小。除“永嘉四灵”外,江湖诗人中的重要作家还有刘克庄、戴复古,他们的诗风虽比四灵开阔,且有些作品颇能得白居易之深刻、梅尧臣之古淡、陆游之悲慨,但总体来说较为粗糙,艺术成就不高。

当蒙古的铁蹄踏碎了宋末诗人迷离的美梦时,他们也开始觉醒了,因此便出现了以文天祥、汪元量、谢翱等人为主的悲怨吟唱,他们的诗富于抒情纪实性,表现了民族抗争的激情和国破家亡的悲愤,构成了宋代后期诗歌一幕最悲壮的夕阳晚照。

同类推荐
  • 幽默小语

    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 关于温柔的消息

    关于温柔的消息

    现在每在日落时分,我站在窗前,看着黄昏中灰尘滚滚的大街上,人们表情各异地拥挤着向前奔走,我内心就产生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很想问人群中的某一位,是否有时间坐下来读一首诗或听一支古典歌曲,我常常为自己这种古怪的想法而脸红,不知道是自己堕落了或是别人堕落了。
  • 虚城

    虚城

    《虚城》是作者结集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收录十多年来作者在业余时间创作的诗歌一百余首,题材涉及乡愁、爱情、文化、历史等多领域。全书作品力求回归传统,注重韵律和节奏,用字古朴典雅,但也不抱残守旧,意象精彩纷呈,风格变化多样。
  • 梦想开花前 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梦想开花前 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人们从小到大,都会怀揣或大或小的梦想,梦想,指引我们满怀希望向前走下去,成为生活的动力。梦想,可大可小,或清晰或模糊。本书主题是“成长”与“梦想”,本书十数位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人感悟,来阐述“梦想”是什么,以及对待“梦想”的态度。事实上,也是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穿过迷茫期,捱过低谷期,放下沮丧和抱怨,允许自己软弱,也允许自己迟疑,但要重拾信心重新上路。不是人人活着都要有"想”,但“梦想”却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最持久的热情——这就是“梦想”最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女王殿下:美男乖乖被扑倒

    女王殿下:美男乖乖被扑倒

    她是女王,她从来都很冷静。但遇到了他…?1.女主“喂,你别过来要不我就…”男主“你就怎么样…”女主“我…我…我就奸了你!”……她是女王,她从来都很霸道,当她遇到了他?2.男主“女人,以后你就是我的了!”女主“!!!……你的就你的…”她是女王,她从来都不服输,当她遇到了他?3.男主“服了吧,我就是比你强。”女主“你!我服了…”全宇宙最强爆笑冤家。女王“嫁”到,美男还不迎娶?
  • 冷凰惹上夫

    冷凰惹上夫

    现代冷血杀手,一朝穿越成东宏国丞相家的白痴三小姐,而就在她穿越来的第一天,神人黎耀阳带着皇帝一行人浩浩荡荡而来,指着她说,她就是天命之女,命中注定统一天下!从此废柴女逆袭变凰女,掌控天下男人心!
  •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她有两个倾城绝色的姐姐,一个母仪天下,美艳绝伦,却被人横刀夺爱,芳魂恨归,一个聪慧无双,妩媚天下,却难逃家国飘零,折辱落泥,她还有一个英姿飒爽的童年好友,身踏铁骑,指点江山,风云变色,横扫天下,论色、论才、论情、论义,千古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只道是这男人的天下,却为女子倾国。等待、寻觅、创造、掌控,我的幸福谁可独断,只看这倾城小花,于乱世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和幸福。
  • 末世之剑圣风暴

    末世之剑圣风暴

    一个喜爱玩魔兽争霸的大二学生,再一次对战中杀死对方剑圣,对方剑圣竟然将他的开山刀掉落下来,因为好奇,捡起了那把开山刀...。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身上,而这个世界却是一个丧尸横行,人命如草的末世。且看他如何利用剑圣技能在这个末世纵横无敌,横扫异界。不会TJ,不会垃圾,请大家放心收藏。
  • 农人修仙纪

    农人修仙纪

    一节布衣农小二种地修仙,灵丹是农作物,武器为锄头金手指是上古元神尿在井里的水村头小芳步红尘农小二何许人也?有诗云百无聊赖是农人,修得神仙为清闲天道酬勤天不公,人要创世为上人
  • 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

    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

    本书所收徐志摩情书主要采自《爱眉小札》,但也收录了《爱眉小札》未曾辑录的部分情书。相信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充满睿智的徐志摩。
  • 学长不乖:掳获邪魅美男团

    学长不乖:掳获邪魅美男团

    【日更,喜欢请收藏】她,黑道头目的大小姐,暴力冷情,孤傲自我。他,流连花丛的太子爷,魅惑多情,狂妄自大。第一次相遇,他轻佻地在她耳边呢喃,于是她挑眉一脚招呼他的小/弟!第二次撞见,他大手笔的想要买她一夜,她却扔了五十万给他,喊他一声鸭/子……待花心的他为她抛却万千女人,才发现她的身边不乏男人,他该止步不前,还是巧言豪夺?而当众多美男来袭,她又是如何hold住内心,又是为谁展颜一笑?
  • 创世新界

    创世新界

    灾难,灭世的灾难!地球即将面临毁灭,为了一线生机,特战兵江山笑背负起寻找新界的重任!不一样的星域,不一样的传承!超强的武者,高深的法师,释.儒.道.魔.鬼.巫.妖七道并立,七煞大陆为棋盘,万千诸侯为棋子,看江山笑如何剑闯天下,为地球人挣得七煞星域一席之地......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姜旭真和王秋菊编著的这本《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就是其中一册。
  • 茅山天师

    茅山天师

    茅山秘术,冠绝天下,洞天福地,道门正宗!北宋哲宗御赐茅山镇山八宝,令茅山镇守一方,除魔卫道,泽被苍生,然而茅山派千百年来的道门内部争斗,却延续至今,故事将由发生在我身边的神鬼秘事展开。卜卦参天机,禁忌守四方,画符驱鬼耳,秘术破玄黄,民间流传的鬼怪之事是真是假,道门高人何故被人污蔑排挤,是否真的有阴阳两界,我是茅山正统道派传人,为你揭开道法世界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