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3500000010

第10章 为什么眼见未必为实?

人的记忆有时会欺骗真相,所以眼见的事情也未必真实。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记忆偏差。心理知识

导致记忆偏差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记忆自动填补那些断断续续的视觉记忆间的空白。就像在车祸后面对警察的询问时,“红色桑塔纳和黑色奔驰相撞时,桑塔纳是否有开转弯指示灯?”如果你压根就没有注意到两辆车的颜色,你很可能会利用从警察那里得到的信息来为残缺的记忆进行完形填空,在证词中说车的颜色是红色的或者黑色的。

使记忆发生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人的暗示和诱惑。在一项实验中,心理学家首先给被试者播放画面是一辆白色的跑车疾驰在乡间的公路上一个短片,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分别向事先分好的二组被试者提问。对第一组问:“白色跑车的时速大约是多少?”而对第二组的是:“经过谷仓的白色跑车,时速大约是多少?”几天之后,再问他们另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在画面上看到公路旁有座谷仓?”结果,第一组被试者,也就是在前一次提问中提到“谷仓”的那组人,17%的人回答有,而另一组人中,回答肯定的只有3%。心理指导

华盛顿一所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瑞特博士,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给40名学生看一本漫画书,内容是两个小伙子在台球室玩台球时,有一个女人把他们其中一个的钱包偷走了。每个学生被要求单独看完这本漫画书,不能和其他人交流。

其实,瑞特事先在漫画书中做了手脚,这40名学生被暗地里分成了两组,他们看到的漫画有些细微的差别,第一组的20个人看到的情节是这个女人偷钱包是一个人单独干的;而第二组看到的则是这个女人还有一个同伙。

看完漫画,瑞特首先一对一向他们提问:“这个女人是否有同伙?”40个人中有39个都答对了。然后,瑞特开始对他们两个一组地提问,两个人中,一个看到的是有同伙的版本,另一个看到的是没有同伙的版本。在回答之前,瑞特要这两个学生对他们看到的内容讨论一下,最后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个女人有没有同伙?

按照逻辑,两个人看到的是情景截然不同的漫画,他们根本不应该也不可能达成共识。但试验结果是,只有4组人的答案是这种真实的情况。

15组人也就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最后都商量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8组报告说没有,7组说有。这意味着,有15个人被他们同伴的看法所动摇了,放弃了自己的本来观点。

俗话说,眼见为实。然而人的记忆经常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释他们所经历过的人或事情,并且难以把事实上发生的事情和经过自己推理而认为理所当然是事实的事情加以区分。尤其是当多个目击者同时被询问时,总有一个人占主导地位,他的记忆会影响甚至推翻另外一个性格较弱者的记忆,因为目击者记忆内容的差异会让那个不占主导地位的人产生自我怀疑,从而破坏他们的信心,会对暗示更加敏感。这种记忆扭曲的现象有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977年,美国联邦法庭指证一个名叫威廉·杰克逊的人犯有强奸罪,法庭依据的是当事人的证词,尽管威廉·杰克逊一再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然而在当事人极为肯定的指认下,罪名不得不成立。5年之后,真正的罪犯落网了,他名叫爱德华·杰克逊,与受冤者同姓,相貌又非常相似,结果造成了这起错案的产生。

瑞特博士也曾记录过一些成年人对他们童年琐事的回忆,事后研究发现,在他们所回忆的事情里,大约有1/4是虚构出来的。但是许多实验对象坚持着他们那些经历都是真的,语气十分肯定。“你可以给那些惯用右手的人看些他们曾经是左撇子的证据,只要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他们就会说出这样的细节:‘对,我想起来了!小时候,我的爸爸曾经把我的勺子从我的左手夺走,教导我应该用右手来干活。’但是他们的父母会告诉你压根没有过这回事”。心理指导

对于一个人的记忆来说,向他提供某些似乎真实的信息往往能够影响到他之前的想法,甚至使其“看到”了某些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事实上,每个人观察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参照体系,人们据此来记忆事物。从这个角度上说来,任何两个人如果看一件事都完全一样,那才是不正常的。

同类推荐
  •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
  •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如果你在吵架时总是处于下风。麻将出招招招点炮,想提出加薪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或者你的父母已经拿你当“处理品”,多次相亲都被对方“看扁”,找工作总是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那么你就真是需要懂一点博弈思维了!成为一个从容的人,未必需要多少数字的财富,或许只需要一个懂得博弈的头脑。
  • 十度人生

    十度人生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或者老天待自己不公,其实不然,命运取决于我们有什么“度”。我们对待生活的度,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对人生的看法;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毕竟我们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情来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这些名言警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热门推荐
  • 妃逃不可:狐狸夫君不好惹

    妃逃不可:狐狸夫君不好惹

    【狐狸和盼盼正文完结,精彩番外ING中,绝对精彩,不枉此行!】老天爷是公平的,也给了胖子穿越的机会,可是,为神马穿越了她还是那个肉肉的苏盼盼,当胖妹变身成身材窈窕美艳女子,那些个腹黑、妖孽、正太,不过是她掌心玩物,你且瞧她,红纱遮面,一双眼眸含笑带嗔,纤细腰身好似水蛇,妖媚万千,道:“我苏盼盼选夫婿可是千挑万选的!”
  • 总裁萌萌哒:冷艳小妻

    总裁萌萌哒:冷艳小妻

    做少爷真好,有吃还有赚。某BOSS:看着床头的那叠钱和留言,只有一个愿望,找到那个该死的女人,大卸八块。某男:我一向对女人的新鲜感不会太久!某萝莉天真的问:那你一般对女人保持多长时间。某男想了想:三天。某萝莉瞬间惊喜:“真,真的?”“咳咳,或者一个星期……”某男避开萝莉的视线某萝莉脸色纠结成包子。某男一脸鄙视:我只是说最多,就你这样……某萝莉屁颠屁颠:我这样的一天都会烦!是不是?”某男张了张性感的薄唇,无情丢下一句:“看表现!”
  • 绝色妖娆:天才魔法师

    绝色妖娆:天才魔法师

    她,二十一世纪平凡的小女生,一次意外却重生为一个家族满门被灭的小婴儿。天赋异禀,凤凰涅磐,废柴逆袭成为天岚大陆惊才绝艳的双系魔法师。欺我者,十倍奉还!灭我家族者,我必灭之!家仇国恨,阴谋诡计,动荡中的乱世飘摇阻挡不了她一飞冲天!只是强悍如她,却屡次栽倒在这个妖孽男的手上!他霸道强势的许下诺言:“生生世世,你都注定是我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菜根谭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菜根谭

    充满了思辨、经帮治国的谋略,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本书内容包括:修身立德、出事谋略、自我提高、做人智慧、成事细节、快乐闲适。
  • 不生病的吃法:让婴幼儿远离疾病

    不生病的吃法:让婴幼儿远离疾病

    婴幼儿从母体内一个几乎完全清洁的环境中来到这个世界上,将要面临着一个受到污染的环境,他们娇嫩的身体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让他们远离疾病,拥有健康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为了帮助父母掌握婴幼儿饮食的方法和规律,更好地对抗婴幼儿疾病,我们在本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多种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和饮食疗法,以便年轻的父母养育出更健康聪明的宝贝。
  • 夏后纪之沉浮

    夏后纪之沉浮

    华夏历,太康五年。天门关一桩诡异血案,使得承平日久的华夏王朝内忧跌至,外患丛生,渐有大厦将倾之势。祁天予,九黎部族一不羁少年,却因无意中遇到的一位老者,而招致灭族,是巧合?亦或是阴谋?在那迷雾重重的表象之下,又暗藏着怎样的诡谲真相?
  • 带个宝宝嫁皇叔:娘亲威武

    带个宝宝嫁皇叔:娘亲威武

    老公变成鬼,韩萌萌被吓的仓皇逃窜,一没留神场景便切换到一个未知的时代。穿越不要紧,谁能告诉她为何别人都穿成各色各样的小姐,偏偏她穿到青楼门前?青楼也不要紧,谁能告诉她,为何她还是个怀了孩子的女人?好,怀了孩子也不重要,问题是,她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她爹是谁好吗!后来,她被人算计成为皇帝的宠妃,却发现自己心爱之人是皇上的儿子!...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钝刀

    钝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