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0400000002

第2章 以“仁”为本,企业管理的核心

“仁爱”思想是儒家最为核心的思想。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真真正正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俗话说得好:“正人须先正己”。我们要做到“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要做到“日三省吾身”。这样一来,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关心我们的企业,因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当这些话成为了我们的指导思想时,无论是领导与员工之间,还是同事与同事之间,都会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彼此团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这样整个企业才能上下团结一致,向着更高的目标勇往直前。

仁者爱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之加以新的诠释,对企业管理大有裨益。

在《论语·公冶长第五》文中有一段孟武伯与孔子的对话记录最值得回味。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这段话讲的是孟武伯向孔子请教的故事。一次,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仁了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仲由。孔子说:“仲由嘛,在一个诸侯国里,可以让他带领军队,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啊,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但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孔子对管理者能否做到“仁”是非常看重的。他说他的三个徒弟,可以掌管大国的军队,可以治理小国的采邑,可以做朝廷的外交官,但在具备基本的行业知识之外,只有真正做到了“仁”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孔子的学说称为仁学,孔子最推崇的就是仁德。具有仁心仁德,是做人的最高原则。人人都欲求富贵,如果用不仁的方法去求富贵,那是君子所不取的。人人都不希望贫贱,如果用不仁的方法摆脱贫贱的地位,那也是君子所不取的。人有名声,就是以仁德博得好名声,以仁德得到赞誉。离开了仁,就没有别的成就自己的办法。君子把仁当作立身之本,当作自己的生命,当作自己的光荣使命,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仁的原则。平常的时候,是如此,危急的时候,也是如此,颠沛流离的时候,仍然如此。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离开仁,没有须臾之间离开仁,没有一顿饭的工夫离开仁,把仁当作和生命相伴随的命根子。

那么,“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孔子在另外一次与弟子的对话中就透彻地解释了“仁”的含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简简单单两个字,孔子就简单而深刻地回答出了“仁”的本质,即“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彼此相爱。

当“仁”的这种精神境界融入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中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与众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我们可以把员工看作是有理智、有情感、有自尊心的对象,任何工作都应该以维护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也应该以人的利益为终结点。管理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应该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物为中心。这就是孔子以“仁”为最高标准的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孔子的“仁者爱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西方更重制度,而中国古来注重以人为本。孔子反对把人降格为“野兽”,提倡关注人本身,不要神化人,也不能用制度来压迫人。“克己复礼”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克己”是道德的修养,“复礼”是法礼的修养。企业要引导高管和员工内外兼修,达到内外和谐。

“仁者爱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儒家的理想就是要通过“仁”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上下级能够理解沟通,同事间能够协作配合。而这也正是人本管理所追求和倡导的。在企业中,满足人的需要,即是仁;反过来讲,对员工不友善、不体贴,动辄得咎,人人自危,这不是仁。

作为一个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一个企业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而一个企业的道德和价值追求,取决于该企业的老板。如果企业老板没有这种明确的意识,则企业员工便会离心离德,各自为自己的私利着想,谈不上有良好的发展、壮大,最终走向分崩离析。很多老板不明白这个道理,总认为所谓道德追求、价值理想,是一种玄学,是一种多余的、可以避开不谈的东西。这种观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带来致命的危害。

在企业里,我们可以把“仁者爱人”理解成“以人为本”。在工作中,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切切实实地为员工着想,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为员工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通过与员工心与心的沟通,来提升员工的整体责任感和事业心。

在企业里,“仁者爱人”的核心是尊重员工。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只有尊重下属、尊重为企业工作的每一位员工,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有些企业下属对领导唯唯诺诺,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哪怕明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也会照样执行。这主要是因为领导对下属平时不够尊重,从来不会倾听下属的意见,这样只会让下属“敬而远之”。

日本大企业的老板每天早晨站在工厂门口向每一位来上班的员工鞠躬问候,既反映了日本公司的管理特色,更反映出了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尊重。在这样的企业,员工能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因而对企业的忠诚度发挥到了极致,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最有效地结合起来了,每个人都在企业腾飞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也许是上世纪日本企业称霸世界的原因之一吧。

日本经营大师土光敏夫说,一个富于创造的企业,必定有它的理想,正是这个理想,向未来显示出这个企业存在的意义。员工们将从这个理想中看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意义,正是从这里,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若企业在生存和竞争能力上足够强,就意味着有了实现理想的先决条件。而这理想,也恰恰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非营利组织BSR(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这样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一家企业以一种能够满足或者超越社会对他们的道德、法律、商业和公众期望的方式经营。

回顾中国历史,儒家兴起之时,诸侯纷争之下,仁者可以做到无敌。孔子说,“非逐利而求义也”,太史公则更进一步说富人“源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韩国知名作家崔仁浩对此总结说:“非仅富而仁义附焉也,与其曰人富,莫若言循人道方始仁义附之,盖可谓商业之道。”

更多时候,人们承认,企业管理者所持有的价值观,恰恰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经营的目的应该也必须是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促进企业的整体利益。而企业家所持有的价值观,如果是最为人们所推崇的主流的价值观,则最容易引发积极的连锁反应。

与孔子的“仁爱”思想交相辉映的人本管理也正是主张企业管理应该“以人为本”,因为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人的作用,靠人所发挥出来的协作精神,企业的利润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结果,员工应该成为企业的主人。管理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下属和员工。同样,员工也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企业才能产生出内在的凝聚力。

“仁”是儒学伦理哲学的中心范畴与最高道德准则。作为现代企业,要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应树立为民、为国,服务社会的企业理想,把仁爱之德施之于人民大众,真诚、友好地对待别的企业或客户,加强双方的沟通、理解和联系。当受到别的企业帮助后,应当铭记不忘,寻找机会给予报答;当别人有难之时,追求卓越的企业家则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其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用户的真情厚谊,建立牢不可破的关系,并会得到别人的鼎力支持和热心关照,从而促进本企业的蓬勃发展。

同类推荐
  • 健力宝沉浮

    健力宝沉浮

    本书是对健力宝20年经营管理历程的剖析。全书将健力宝过去的得与失进一步总结成资本与公司治理、战略、系统运营能力打造、营销、企业文化、产业演变与管理者的角色以及中国饮料企业的十大战略焦点等不同模块进行阐述。
  • 胡雪岩:商道奇才

    胡雪岩:商道奇才

    胡雪岩风云一生,离奇曲折,用他同时代人陈代卿的话来说,就是“游刃于官与商之间,追逐于时与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胡雪岩:商道奇才》通过追忆胡雪岩生平往事,分析了他聚财无数、仍如履薄冰的经商经历,总结出他游走于官商两道的深谋大略,阐释了他立志在我、成事在人、白手起家、以人为本、诚信待人、善假于物、借力使力、灵活处世、左右逢源、稳操胜算而成就一辈子荣华富贵的智慧,是喜好研究胡雪岩的读者必备的一部好书。
  • 公司的坏话

    公司的坏话

    公司的坏话,说什么? 简言之:公司八卦。加点儿修饰:有深度的公司八卦。明星八卦太多了,有些八卦的幕后推手还是明星自己,这样的八卦缺乏诚意;著名企业家的八卦也不少,有的是抹了粉的励志小说,有的是道听途说张冠李戴的激情演绎,这样的八卦是口水消费,缺乏建设性。公司的八卦不同,一家公司的故事,不论是属下匍匐在地的马屁文化,还是揪出公司无间杀手,从高管辛苦而不叫座的个人形象塑造,到问题重重的二代接班,那些让企业家和高管们睡不着觉的事,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正在上演。
  • 销售员实战心法

    销售员实战心法

    销售心态作为销售员的一种职业素质是可以培养和修炼的。本书为读者提供的正是一套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销售心法。本书在针对销售人员在销售和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修炼良好销售心态的多种技巧。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说明,怎样运用八大制胜销售心态来超越自己,创造销售业绩的奇迹。如果你正奋战在销售第一线,本书会帮你跨越心理障碍,培育强有力的销售心态,实现超高业绩。如果你正领导着一个销售团队,本书会帮你培训优秀的销售员,打造战无不胜的销售团队。
  • 管理要懂点心理学

    管理要懂点心理学

    员工士气低落,消极怠工,团队一盘散沙;员工忠诚度低,跳槽频繁,人员流动率高;员工推诿扯皮,遇事逃避,不愿承担责任;几乎每个管理者每天都要为这些问题头疼,它们是如此常见,却又那么难以破解。市面上试图解答这些难题的作品屡见不鲜,但往往要么理论性太强,要么缺乏实用价值,有一点实用价值的又味同嚼蜡。著名心理咨询专家、管理培训专家雷明老师长期担任可口可乐、北京现代、中国农行总行等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心理顾问,有着十分丰富的一线经验。本书正是雷明老师多年一线经验的总结,来自一线、用于一线,非常值得认真研读。本书延续了雷明老师一贯幽默、睿智、实用的授课风格,通过“看电影,学管理”
热门推荐
  • 长发男儿

    长发男儿

    《长发男儿》有纪实性,小说中采用了“国宝”级的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先生的真实姓名。这是因为我若杜撰一个像她这样的女武生,没有人会相信,小说将失去应有的感染力。有时生活的真实性和离奇性要比作家所能够虚构的有意思十倍,天才人物的本身就是历史和社会的天才创造,任何杜撰在这样的创造面前都会显得虚假和拙劣。因此许多表现名人生活的艺术作品,都采用真名实姓的传记方式。我实实在在地端出裴艳玲先生的大名,首先是让人们相信现实生活中确有这么一个人物,然后才能对她发生兴趣。何况她本身就是一个完全称得上足主人公的人,有非常独特的吸引力,我的想象无非是让她由舞台的中心成为小说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中心。
  • 萌妻嫁到,总裁老公请靠边

    萌妻嫁到,总裁老公请靠边

    他霸气宣言:“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夫人。”她叉腰瞪眼:“这是不是你下的圈套?”是又如何?某人得意的笑了,不慌不张,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一夜情迷,她原以为自己碰到的只是简单的牛郎,便自认了倒霉。改日再遇,却已为人妻,被迫领证。心中纵使有再多的怒火,面对着绝世的脸庞也撒不出气来,只能点头称“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听说的曾经

    听说的曾经

    眼看着自己的妹妹就要落入一个假面天使手中,她怎么可能就这样坐视不管呢?就当是顺便治治自己的怪癖吧,可是,后来的这一切,谁能告诉她怎么回事!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不流泪的孤

    不流泪的孤

    一场离奇的车祸,从此兄弟两就成了孤儿,叶玄的世界是不流泪的孤,带你走进孤儿的世界。
  • 南方有佳人我见犹怜

    南方有佳人我见犹怜

    从小学到大学,南犹喜欢过很多人,但也仅仅是喜欢而已。到了大学回想这么多年恍然原来她爱的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小心翼翼、遮遮掩掩,深怕他发现。因为彼时的她还不顾好,不够优秀,南犹觉得最好的爱情应该是旗鼓相当的。但是南犹知道会有一天,她足够好了,她会勇敢地告诉他:她爱他,这些年。
  • 无限之生死武道

    无限之生死武道

    这是一个关于重活的故事,重新获得生命的邪灵传人,在作为高级炮灰死去之后,如今的他只希望有朝一日找那几个砍死他的传说喝喝酒,吐吐槽,打打架。当然,云殊看了看身上的几个馒头和铜板,如果有一个能持家,能调戏,能洗衣,能做饭的软妹子就更好不过了。射雕,天龙,楚留香传奇,覆雨翻云,大唐双龙传,陆小凤传奇,可能还会有其他的......
  • 灵魂管理处

    灵魂管理处

    在远离人世的异度空间里,存在着一个"灵魂管理处"。每当一个人死去,便有魂使前来,将灵魂引渡到管理处进行对恶念的净化。一个在车祸中失去双亲的孩童,意外地被带入了灵魂管理处,并在多年后进入人世界,招魂引魄。一段姻缘、一段孽缘由此而展开……
  • 斩仙者

    斩仙者

    方浩本是天云宗一名普通弟子,却在一次意外偷看到掌门千金洗澡,遭到全宗弟子追杀……身处乱世,不争当陨,手持三尺青峰,问鼎天下之巅,于万世之修士:“敢战否?”
  • 夜店红人

    夜店红人

    我混迹夜店,感受着欢场中的情感长歌,爱恨与成长,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