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0100000012

第12章 智能训练(5)

不少武打电影中的侠客们武艺非凡,能轻易地纵身飞上几丈高的屋顶。有些同学看得张嘴结舌,有的同学甚至想入非非,要进山拜师学艺,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影片中的侠客一样飞檐走壁。其实,同学们是上了电影特技的大当。真正拍摄时,演员只是从高处往下跳。拍好后,把片子反过来放映,就制成了侠客从下飞身上屋的镜头了。发明这个特技的人,实质上是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思维方法。

做逆向思维一般是指从已有事物或现象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我们可以这样想:

如果把一件东西的正反、里外、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把平时习惯的思考方向逆反过来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活中“逆向思维”的运用极为普遍,只是我们习以为常,很少注意而已。

人上楼走楼梯,楼梯是固定的,人的双脚是移动的。但自动扶梯正好相反,人的双脚是站立不动的,而扶梯是向上移动的。平时,我们锯木头,木头是固定的,锯子上下抽动,使木头一分为二。但在锯木工场我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种情形:圆形的或条形的锯片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停地转动,把木头推上去,就迎刃而解,一分为二。

过去缝衣服,形容为飞针走线,主要是针线在布片上移动。而缝纫机则反过来,针线固定在缝纫机的机头上,移动的是布片。

一般的动物园里,飞禽走兽,尤其是猛兽都关在铁笼里供游人观赏。而在野生动物园里,既没有高大的围墙,也没有兽馆、兽舍,动物们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漫步、猎食。游人则相反,要关在坚固的旅游车里,活像关在笼子里一样。不过游客们十分乐意这么办,因为这样可以观赏到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许多有趣的活动情况。

运用“逆向思维”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有时会取得用习惯思考方法所达不到的效果。语文书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有一次,一群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要是不马上救他出来,他就会被水淹死。有几个胆小的吓得哭了,有的赶紧跑去叫大人来救,有的想去救,可是个子矮,没法够得着。司马光不慌不忙,他搬起大石头,砸破大水缸。缸里的水流走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也得救了。司马光用的就是“逆向思维”的办法。因为要使水缸里的小朋友不被淹死,就得想法让人和水分离。别的小朋友想的都是“人离开水”,就是把人从水里拉出来,而司马光的想法恰恰相反,是使“水离开人”。

还有一篇叫《唐打虎》的课文,讲的是一老一小打死猛虎的故事。一般的人打虎总是以人力取胜,用刀枪棍棒去打老虎的要害处,而这位驼背的老头却是以智取胜。他站好一个地形,把利斧高举过头顶。当老虎向他扑过来时,他把头一偏,老虎的肚皮正好擦在利斧上。利斧没有移动,老虎向前猛扑的那股巨大的冲力,将自己剖肚开膛。让老虎自己在利斧上丧命,这与习惯的做法正好相反。

我国著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故事,就是诸葛亮巧妙地运用“逆向思维”的思路来摆脱敌强我弱的困境的战例。当十多万敌军来攻时,诸葛亮手下的兵将大多被派到别处执行任务,留下的只是些老弱残兵。按照习惯的思维,这时的诸葛亮应该仓惶出逃或紧闭城门,坚守不出。但诸葛亮却出人意料地叫人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焚香弹琴。结果反使敌将司马懿慌了手脚,以为诸葛亮设的是诱敌之计,定有大军埋伏,于是急令部队后退。

科学家在搞创造发明时,常常运用逆向思维去设想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如人们都知道气体和液体受热要膨胀,受冷要收缩,科学家伽利略把它们反过来思考,即胀→热,缩→冷,发明了温度计。人们通过温度计中气体或液体的升降情况,能测知温度。

又如,在19世纪初,人们在物理实验中发现了电流的周围有磁作用,说明电能转化为磁。法拉第却从反面去探求:磁能不能转化为电?他经过多年刻苦的实验研究,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发电机为工业提供了崭新的动力,使人类的文明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能逆向思维的人,在生活中有时还能化弊为利。如美国有一家造纸公司,有一次在制造书写纸时配错了料,书写时会渗水,售出的纸全部退了回来。公司经理拿了一些废纸回家,想研究补救的办法,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了,他一急,随手拿起这废纸一擦,墨水很快被吸干了。这现象使经理得到了启发。他将错就错,把这些废纸当作专门吸墨水的吸水纸出售,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结果这种废纸反而成了公司的新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次性的用品日益受到大家的青睐,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其实,一次性的物品也是“逆向思维”思维的产物。习惯思维支配下生产的产品,往往考虑所用原料质地要优良,加工工艺要精细,产品还要有精美的外包装等。但一次性用品是即用即弃的,追求的主要是价廉,所以就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选廉价原料,只要能承受一次使用就可以了,用简单的加工工艺,只要达到使用安全、卫生,无需考虑精美的外包装等。

在少年儿童的创造发明活动中,不少同学尝到了“逆向思维”的甜头。他们运用了逆向思维,发明了不少有实用价值的小作品。

如有一个同学发明的带笔套的毛笔杆就是一个例子。一般毛笔的笔套都是从笔尖向后套,弄得不巧就会倒毛,损坏笔锋。这位同学想,能不能发明一种从后面向前套的笔套呢?后来,他用一张牛皮纸卷成一个与笔杆一样粗的笔套,套在笔杆上,等学完毛笔字,把笔洗净后,就将这个套子向前移动,套住笔头。这样,就不会造成倒毛了。

还有一个同学发明信封自动封口机,曾获得“亿利达”二等奖,也是灵活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技法。我们平时粘信封,都是用手移动胶水瓶,用手去翻折信封的封口。这件小发明却“逆向思维”,设计了一个倒置的固定的胶水瓶和一部能移动的小车。信封躺在小车上向前推进,当信封通过那倒置的胶水瓶时,胶水就自动地涂在信封口上了。然后,信封通过一个特制的曲面,信封口就自动地翻折过来。这种信封封口机,不脏手,粘贴速度快,特别适用于投寄大量信件的收发部门。

李代桃僵

小明的爸爸是个养花迷。家里的阳台上摆满了各种花草,什么文竹、米兰、海棠、杜鹃,还有许多小明连名字也叫不出来的花。有一次,小明的爸爸为了把一株原来种在小花盆里的米兰移植到大花盆里去,就把小花盆敲碎。小明忙问原因。爸爸告诉他,这样做,使得原来花盆中的泥团不会碎掉,可以保护米兰的根系不受损伤。小明望着那只被敲碎的小花盆沉思起来:好好的一只花盆就这么敲碎了,多可惜!有什么办法,既不让泥团碎掉,又不用敲碎花盆呢?

有一次吃早饭时,妈妈剥了一个鸡蛋给小明吃。看着妈妈把蛋壳敲碎,一片一片地剥去,小明突然想到,蛋壳不是可以代替小花盆吗?于是,他找来了一只小鸭蛋,一端开了个大口,把蛋黄蛋清倒出,在另一端开一个小口,再在蛋壳里装入一些培养土,埋进一颗花籽,浇了点水。两个星期后,小苗长出来了,碧绿碧绿的,十分可爱。小明叫来了爸爸,把蛋壳敲碎,一片一片剥去。哈!里面的泥完好无损。爸爸一边将小苗移种在大花盆里,一边说:“这办法真灵,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以后可省下我不少钱呢!”在学校的小发明比赛中,小明的“蛋壳花盆”还得了奖。

后来,小明又在“代”字上动脑筋,把一只废可乐瓶的上半部剪去,只留下一个把手形状的部分。底部开一个小洞,学着爸爸的样子在里面种上了一棵吊兰,吊在晒衣架上。一个月后,吊兰那翠绿的枝条从可乐瓶的四周垂下来,随风摇曳,就像开在空中的一朵绿色的大花。

看,本来只能扔到垃圾桶去的可乐瓶代替了花盆。这就是“替代”。

“替代”是我们创造发明时常用的思考方法。

可以这样想:

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另一件东西呢?如果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等代替另一种材料、零件或方法行不行?会产生哪些变化?会有什么效果?能解决哪些问题?

在日常的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替代”往往发生在遇到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处理,带有某种“将就”、“无奈”的意味。如在急需喝水时,却没有玻璃杯子,这时稍大一些的瓶盖就代替杯子吧。如大热天缺少凉帽,就随手摘一张荷叶顶在头上吧。但多次的“将就”就引发了人们要主动地“替代”的意识。如刚才提到的瓶盖代杯子,就有人真的把瓶盖做成杯子的样子,它又是瓶盖,又可代替杯子,给旅行的人带来了方便。人们可以这样想,“替代”后是否可以降低成本?“替代”后是否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如许多电器过去都是用电子管的,后来,人们发现晶体管能代替它,使得电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原理、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代替旧的原理、材料、工艺经常在发生。这种替代推动着整个社会不断地进步。

在生活中用“替代”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语文书中学过的《曹冲称象》

就是一个。

曹操为了知道大象的重量,叫大家出主意。谋臣们有的说要造一杆大秤,有的说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地称。这些人只会用习惯的思考方法想问题,用这些方法去解决特殊问题就显得荒唐可笑。所以曹操直摇头。后来,曹冲想出一个办法,让人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身刻上装载大象后的水位线,再牵走大象改装石头,一直到船身下沉到刚才画的水位线为止。然后,分多次称出石头的重量,把每次称出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曹冲这个办法的实质是“等量代换”。

即:

大象的重量=船装大象时排水的重量=船装石头时排水的重量=石头的重量通过排水量相等这一点,巧妙地把大象的重量与石头的重量联系了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发现不少“替代”的现象。

如药瓶里的棉花垫,现在已被细纸条团或块状海绵所代替,节约了大量的棉花。

又如塑料花代替鲜花,价钱便宜,使用的时间又长。

我们每天要照的镜子,最早是铜的,称为青铜镜。后来被现在的玻璃镜子所取代。

科学家、能工巧匠也常运用“替代”的方法搞创造发明,在创造活动中“代”字成果辉煌。

拿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来说,在纸发明之前,人们写字或用刀刻在竹简上,或写在丝绢上。刀刻费时间,竹简粗重不易携带。绢又很贵,平民百姓使用不起。于是,人们就寻找代用品,最后找到了植物纤维,终于造出了经济实用的纸。

不少教育家也很注重训练学生用“替代”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与实践。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与压制,学校的经费非常紧张。有一次,陶先生决定在学校办一个画展,但当时连用来固定作品的回形针也买不起。陶先生就动员大家想办法找代用品。后来,有人利用山区多竹,用一小片带竹节的竹片,在下端剖一条缝,利用竹片本身的弹性夹住画纸,效果极好。于是,陶先生高兴地以这个人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夹子。

在少年儿童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中,用“替代”的方法而成功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的。

如有一个同学发现许多用电池作电源的实验小电器没有装开关。使用前,得把两根电线头拧在一起,接通电源;不用时,又得把电线拉开,切断电源。这样,要不了几次,线头就断了。他后来想出一个用揿钮代替开关的办法。他将两根电线头分别焊在两片揿钮上。按上揿钮,电源接通,掰开揿钮,电源又切断了。

又如小王同学,有一次正在看电视剧《西游记》,妈妈却要他托毛线。小王想有什么东西能代替自己的双手呢?他从古代的纺车得到启发,制成了如意托线器。这托线器中间是一个转轴,上面是十字交叉的两根可伸缩的竹竿,竹竿的四个端点上各有一根“]”形的粗铁丝。

这样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灵活,和双手托线相比毫不逊色。从此,小王再也不担心为托毛线而影响做别的事了。

当前,有些学校开展的利用废物制作学具、教具、用具、工具的“变废为宝”活动,不少也是运用了“替代”的思路。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废物,所谓废物是人们处理不当的资源。通过“替代”可使原来的“废物”产生新的功能。如利用大量废弃的塑料瓶,就可以制成许多实用的东西。

同类推荐
  • 拯救狼族特别行动(乔冬冬奇趣幻想系列)

    拯救狼族特别行动(乔冬冬奇趣幻想系列)

    乔冬冬是个五年级的男生,他调皮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幻想,乐于助人,总是希望遭遇新奇有趣的事情,于是在他的生活中,便有了很多好玩刺激的故事,以及好多稀奇古怪又真诚善良的朋友,正是这些事情和朋友,帮助了他的成长。本系列丛书正是描写了这样一个城市中的普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奇幻故事,第一季出版4本,分别是《电脑骑士战记》、《变形校车魔法师》、《72变小女生》、《拯救狼族特别行动》。
  •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最神奇的动植物和恐龙未解之谜

    最神奇的动植物和恐龙未解之谜

    本书选取了动植物领域中的种种未解之谜,并把恐龙世界所发生的未解之谜作为一个重点来加以解读。本书充分展示了动植物界的神奇,通过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向读者讲诉动植物世界背后的故事,揭示了谜团背后的真相,展现了一幅妙趣横生的图画,使读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想象空间。
  • 中华成语故事1

    中华成语故事1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 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 地产生、发展和演变,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
  • 魔法帮帮忙之乞儿与王子

    魔法帮帮忙之乞儿与王子

    是谁像影子一样跟踪威里?蓝皮信里诉说了什么可怕的秘密?荒原精灵被谁杀害?戈登魔法师的密室里的怪兽来自何方,它们所守护的宝藏是否会给威里带来厄运?勇敢的你快来翻开这个故事,我们一起去历险吧!
热门推荐
  • 驱灵物语

    驱灵物语

    “灵”,不是我们所谓的“灵魂”,它是生命之水流尽后的执念。它不是生前之人,也不是其延续,它只是一件物品,一个已死之人的替代品。它代替已死之人完成未实现的“念”,让已死之人的生和死都得到慰藉。但是,它的存在却造成了世界秩序的“空洞”。灵的成长,只能靠吸收世间的“恶”。灵在消失后,整个世界关于它的记忆都会消除,大家只会记得生前之人的事。而灵虽已不在,但它对世界产生的改变却依然存在,这便是所谓的“空洞”。为了弥补“空洞”,只能靠虚拟另外的“合理存在”去更替人们已有记忆......
  • 21克拉的薰衣草

    21克拉的薰衣草

    传说,21克拉是灵魂的重量。有一位少年对一位少女许下了“21克拉薰衣草”的誓言,从此以后,就仿佛再也没有了牵连。如果说,他的消失只是为了寻找那21克拉的薰衣草,那么她会原谅他。如果说,他的消失是为了用生命奉上这21克拉的薰衣草,那么她宁愿永远不见。因为不见,至少说明他还活着。
  • 剑断云霄

    剑断云霄

    平凡少年秦风偶得上古剑道传承,灵魂融入惊天剑意。一剑在手,便宛如剑神加身,锋芒毕露!高深莫测的剑招、剑法、剑诀,在他眼中全是简单至极。任你练血、练肉、练骨,在他面前,皆是土鸡瓦狗!凭着手中一把铁剑,秦风踏破阻碍,一步步从走上武者巅峰。长剑出鞘,有剑气冲天,云霄两断。睥睨天下,我有一剑,可有人敢试锋芒?!
  • 网游全职者

    网游全职者

    穿越进网游,掌握全职业的全部技能!
  • 丫头的青春日记

    丫头的青春日记

    都说,青春是充满无限色彩的,可她却只生活在黑色的阴影下。爸爸为了躲债抛弃了整个家,她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压力重如泰山的她几乎是从悲伤中走过来,常常受妈妈虐待,姐姐排斥……可,万幸的是,她遇到三个疼爱她的男人,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给了她温暖和依靠!可是,她该选择谁,陪她走完这一生呢?
  • 挣扎在丧尸中

    挣扎在丧尸中

    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末日的生活,艰难的挣扎在丧尸中间。
  •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法律讲堂》的系列节目《儒治天下说汉武》讲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通过对汉武帝兴办太学、独尊儒术、打击豪强、北伐匈奴等大政方针的解析,揭秘汉武帝崇儒之谜,用儒之道。
  • 腐败女皇

    腐败女皇

    死而复生,穿越异世,竟贵为女皇,且是彻彻底底的腐败女皇。三千美男后宫,满目疮痍的江山,夜御十数男妃,日日笙歌不早朝,生活腐败,堕落欲孽天堂,美色难折,欢爱难收,怎腐败二字了得?且看穿越女如何玩转后宫与天下?她要江山,也要美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迷谷之归滇记

    迷谷之归滇记

    我们都是上帝的一个梦,一个上帝想象出的故事世界,上帝一旦醒来故事都将消失,那时候我们所争取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我最终还是没有听他的,放弃争取一切,我做不到,我写下自己的故事,就是想找到一个读者,因为我知道,就算上帝醒来,世界消失,这个读者还会记得我,记得我的故事。我相信,你就是那个读者。这是故事的开始,开始于第二次归滇的路上。放假啦,两天一更微博:@热铁皮屋顶上的阿喵
  • 偷爱欢情:总裁的演技派甜妻

    偷爱欢情:总裁的演技派甜妻

    苏柏颜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为了睡过一个男人而跑路。她更没想到,这个男人居然会不要脸的全国通缉她。理由居然是:偷了他的东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