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8000000036

第36章 一、牛王节

在人类历史上,牛曾是人类崇拜的一种动物对象,这一点可能发生于史前的狩猎时期。随着饲养业的出现,野牛变耕牛。由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牛,人们信仰牛神,并在一定季节里要对牛进行祭祀。这样也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牛王节。

牛是民间的保护神,渊源于史前动物和图腾信仰,后来演变为动物神。秦代已有祭牛神风俗。《水经注?渭水注》引《列异传》称牛王本为南山大樟,被人盗伐,“树断,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俗称怒特祠,供奉牛王,现在台湾还视牛为神。后来人格化,牛首人身。又讹为伯牛。《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五四引《蓼花州闲录》:“明中原来者,云北方有牛王庙,画牛百于壁,而牛王居其中间,牛王为何人?乃冉伯牛也。”近代民间供的牛栏神也是拟人化的神灵。每年七月二十五日、十月一日祭祀。在山西临汾魏村有一座牛王庙,正殿供有牛王、药王,在这里定期举行盛大的牛王庙会。另外,在夏县上牛堆云洞内有座三王祠,奉牛王、马王和药王,说明北方也信仰牛王,但都是黄牛,南方则供奉水牛,说明牛王信仰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与人们对牛的驯育不同有关。

随着动物神信仰的淡化,鬼神观念的演变,在牛王信仰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牛头鬼的形象,又称阿傍,是阴曹地府中阎王的鬼卒,据研究有两种传说:一种来源于神农,《外书》:“神农牛首”。一种来源于佛教影响,佛教信仰阎王,他有判官、走卒。《五苦章句经》:“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后来为道教吸收,成为牛头马面,或牛头鬼,归泰山神统辖。

在各民族地区流行着形形色色的牛信仰。云南大理七里桥葭蓬村白族以黄牛为本主,传说该村遇到洪水,黄牛卧于洪峰中,挡住了洪水,救了白族祖先的性命,所以村民世代以黄牛为本主,每年二月二十三日祭祀黄牛,该村也不饲养、役使黄牛,禁食牛肉。在白族甲马中就有牛王神形象。拉祜族认为牛有灵魂,牛生病后要敲击牛槽,或者迁徙,严重者请巫师替牛招魂,即在大门口或牛跌伤的地方,杀鸡,做粑粑,念道:“牛魂回家吧,外边风雨大,没处躲,有老虎,家有吃的,有牛栏,你顺着路回来吧。”

由于人们相信牛有灵性,所以又派生出一种牛魂石信仰,又称宝石。如黎族每到七月或十月牛节,?头(氏族长)必把家藏的牛魂石取出来,用酒洗石,经过牛魂石泡的酒,认为是福酒,众人都来喝酒、跳舞。还认为牛魂石是牛魂的象征,喝了福酒,既有助于人的健康,又有助于牛群发展。黎族视牛魂石为宝物,与铜锣、粉枪、田地、谷仓构成五大财产。类似信仰在壮族地区也存在,广西东兰、凤山、巴马壮族在正月初一早上,男子、青少年成群到河滩里找有孔的石子,边找边唱《寻宝牛歌》,找到后用绳子穿起来,高高兴兴往村内牵,而且口唱《牵石牛歌》:

来了啦,来了啦!

崖边的黄牛等我拉,

河边的水牛待我牵。

牵着牛儿乐哈哈了,

你牵过上边,

我牵过底下,

黄牛是家宝,

水牛是金蛙,

我们同心又协力,

黄牛、水牛统统牵进家,

依呼呵。

拉到家后,把牛石置于牛栏内,象征在牛栏内饲养,牛繁殖快,像石头一样顽强,不生病,避牛瘟。此外,台湾有的地区把牛神塑造成牛的形象,由牧童牵牛,供在庙宇内,信奉者定期虔诚地给牛神献青草。

在游牧民族中,还有一种崇拜牛乳房的风俗流传。在蒙古包入口内,有男女坐席之分,其中妇女坐席的上方,必挂一个母牛的乳房。后来东蒙地区流行用羊毛织编一个牛乳房,而且镶一块布,挂在蒙古包内,由人们定期祭祀。每年第一头牛下崽后,必把初挤出的牛乳放在牛奶桶内,举行“洒乳祭”。妇女在挤乳前,一定洗干净双手,不能用盐接近乳房。在蒙古族人看来,牛的乳房不仅是母牛的标记,也是产乳的地方,必须拜祭,才能丰产乳汁,否则将危及牧民们的生活。

在节日文化中,有一种牛神节,充分反映了各民族对牛的信仰。

中国民间的节日很多,但是为牛过节日却是动物信仰的突出事例。牛王节有不同的名称,如牛节、牛王会、牛王诞、牛神节、牛魂节、脱轭节等。

汉族的牛王生日

各地的汉族人崇拜牛王,湖北地区认为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为牛王生辰日,当天必须要剥芋头做羹吃,因而又名为牛羹。另外,有的地区还喂牛吃芋头。四川在十月一日过牛王神生日,做糯米粑粑,粘在牛角上,当天不让牛做活,黄昏时牵牛转弯,晚上让牛在水田边照身影。《雅安县志?风俗志》:“牛见黍则喜乐。”其他地方在六月八日举行牛王会,演戏娱乐。浙江过清明节,在拂晓时把牛牵出村外,觅草而牧,以早出为佳,称“牛抢青”。

黎族的牛节

海南黎族在七月或十月过牛节,由?头主持,首先由?头敲锣打鼓,为牛招魂。该族认为牛有灵魂,每头牛都有一块美丽的牛灵石,收藏在家,以收存牛魂多为富有的标志。当天?头夫妇用自己酿造的酒洗牛魂石,为牛祝“福酒”,即吃米酒,补牛身体。群众跳“总兵舞”,欢庆牛的生日。

壮族的牛魂节

壮族称牛王节为牛魂节、脱轭节、开秧节,具体时间在四月八、五月七、六月六、七月七。传说在很早以前,壮族人养的牛患瘟疫了,死亡惨重,久治无效,在四月八日去拜神,牛王从天而降,保护了耕牛,牛瘟也停止了,牛又繁殖起来。为了纪念牛王的恩赐,四月八在牛栏设祭台,打扫牛栏,撒石灰,垫干草,让牛休息一天,拉到河里洗澡,或者以艾叶洗牛身,能除虱、压惊和定魂。同时杀鸡,做五色饭,全家围桌共餐,并牵牛转桌一周,给牛吃五色饭、甜酒、绿豆粥、鸡蛋汤,小孩还把红纸挂在牛角上,向牛祝福,老人唱牛歌:

世人听我说缘由,兽中最苦是耕牛,

春夏秋冬出苦力,四时耕种求全收,

规劝世人喜耕牛,人畜两旺乐悠悠。

布依族的牛神节

贵州布依族在四月八日过牛神节,又称开秧节,从此开始插秧,也称牧童节,酬谢牧童的辛劳。当天卸下牛轭,休息一天,给牛吃黑米饭。

仡佬族的祭牛王节

仡佬族的牛节又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当天各家杀鸡买肉,做糍粑粑,备米酒,为牛挂彩,休耕一天,在牛角上挂两个糍粑,并把牛牵到河边洗澡,让牛从水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再把糍粑给牛吃,俗称“牛做寿”。然后全家进餐。传说过去仡佬族连年征战,牛曾救过该族,所以才有祭牛王节。

土家族的牛王生日

土家族有一个传说,过去有一次战争,土家族失败了,退却时又遇到大河拦路,进退两难,这时突然有一头水牛游过来,人们拖着牛尾巴过河,保全了性命。又传说此日为牛王生日,家家要宰鸡杀猪,祭祀祖先,让牛休息一天,民间还禁食死牛肉,将牛好好安葬。

畲族的让牛“见三”

饲养母牛的家庭,遇生小牛后的第三天,要举行一个仪式,要杀鹅,做麻糍、酒菜,请亲友欢宴,给牛吃红糖米饭、鸡蛋酒,把麻糍送给孩子们吃。

羌族的牛王会

羌族在十一月一日宰一羊一鸡,到牛王庙烧香点蜡,烧纸钱,祈求天神保护耕牛安全。

白族的牛王会

白族先是各家在春耕栽种结束时,于自己的牛圈门口杀鸡向牛王供祭。祭祀时要在牛圈门上插青松枝和白花,以示对牛王的感谢。农作物收获后,还要在二月初一举行全村性的祭牛王会,杀猪宰鸡供祭牛王。同一天也举行五谷会,祭五谷之神。

纳西族的敬牛王

云南丽江纳西族每年敬牛王两次,一次在六月二十至三十日,另一次是在九月十日至三十日。在此期间,由各家任选一天,给耕牛洗澡,让它休息,家里也刷洗干净,摆放整齐,以示对牛王的敬意。这一天喂牛麦面饼十二个,青稻草一捆,还在牛角上挂一串饼子,称为洗牛脚会。同时,他们还在八月的牛日请喇嘛念经,为牛求保平安。

通过以上例证说明,牛王节是相当普遍的节日信仰,尤其在南方和西南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乍看起来,是对耕牛的谢酬,其实,牛王节起源于对牛的信仰。初期的牛信仰,诚如万物有灵论一样,认为生物都有灵魂,牛也不例外,牛为牛神。后来又把牛神人格化了。民间流行着许多神话传说,除上面所列的例证外,还有两个传说:

一个是牛为玉帝的太子。民间信仰认为天上有许多神,以玉帝为大,玉帝看见地上人类天天劳动,十分辛劳,就让太子下凡传圣旨:“一天吃一顿饭,洗三次脸。”太子却说:“一天吃三顿饭,洗一次脸。”于是人间粮食短缺,怨气冲天,玉帝一查问,方知是太子假传圣旨,气愤之极,令太子下凡为牛,帮助生产粮食,由于水牛是四月八日下凡的,人们为了感谢耕牛,也在四月八日为牛过生日。

另一种传说认为牛是牛魔王变的,故事同上,但有一点不同,不是太子,而是牛魔王假传圣旨,玉帝惩罚他,把他变成耕牛,从而有祭牛王之俗。

同类推荐
  • 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从饮食探源、饮食思想、饮食礼仪、饮食器具、饮食流派、饮食典故、饮食典籍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
  •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中华起名全典

    中华起名全典

    本书通俗系统地介绍了姓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起名的标准、构思、原则、方法、禁忌等,重点则落在起一个好名字的具体方法上,并专门编写了起名参考,通过欣赏古今佳名、分析男女好名实例,参阅男女起名常用字,在酝酿名字、选音择字寓意时,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本书广搜博纳,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谓美名之列锦,文化之汇流,知识之集萃,数典论事,包罗宏富,雅俗并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适合城乡广大起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热门推荐
  • 绝世无双:倾城妖妃

    绝世无双:倾城妖妃

    她,是冷酷无情的白凤王,倾国倾城而不失妖娆妩媚,杀人于无形,墨家的血脉,天赋惊人。他,是珑羽国的九皇子,一计退敌于千里之外,却偏偏生得恍若天人,邪魅绝美。“我离开。”她淡淡地说。她为他冒死求取灵丹妙药,他却与他人洞房花烛!为什么?就算我负天下人,也绝不叫天下一人负我!
  • 时空游记:天才学霸携好友逆天下

    时空游记:天才学霸携好友逆天下

    “又揪我头发。胆子挺大啊。”纳兰月轩不悦的说。“啊~”暗夜音惨叫一声。一个紫色光点飞了出去。“雨露第一暴力女名不虚传啊。”璃璃装成很震惊的样子。“不,第一暴力女是阿纤。”纳兰月轩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淡定的说到。“……”凤羽纤无语了。姐姐,我冤啊!!!!!!!!幻瞬、风凌等人:“……”抱歉,本文已弃。请看新文《绝代风华之寒夜宫传奇》。绝代风华之寒夜宫传奇将于2015年7月1日发布
  • 月令

    月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最爱的是依米花

    你最爱的是依米花

    ---------------------------------------------------------------------------------------安以默和夏依米是青梅竹马,夏依米一直喜欢着安以默而安以默却喜欢高二的一位女生。夏依米一直没有向安以默表达自己的心意,她害怕捅破这一层关系之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于是她便一直沉默。------------------------------------------------------------------------------17岁可以讲是花一般的年纪可是夏依米却遭遇的许多变故,她会如何选择自己的爱情又会如何渡过生活难关?
  • 冷公主遇上tfboys

    冷公主遇上tfboys

    《冷公主遇上tfboys》这篇小说介绍了TFboys与LuckyAngle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三贱人的阴谋诡计,挑拨离间,最后终于不负众望,落成了令人向往的美好结局。令人看了回味无穷~请多多支持哦!
  • 妖殿结缘社

    妖殿结缘社

    妖殿结缘社,为感情问题而打造的豪华殿堂!逼婚的找妖殿;单恋的找妖殿;情路坎坷的找妖殿;分手的也请来找妖殿!只要你能拿出相应的报酬,你的世界,就由我们来改变!
  • 不犯怵!说话的分寸

    不犯怵!说话的分寸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故事以及实际有效的例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诠释了说话深浅、轻重、曲直、时机、场合以及与不同的交谈对象——爱人、孩子、朋友、上司、下属、客户等说话的分寸。通过阅读本书,你与别人的交谈可以变得更加流畅自如。
  • 医流高手

    医流高手

    “美女,你有病。”“你才有病呢,混蛋,给我滚!”“美女,你真的有病!”陈天面前,一个高挑清秀的美女傲娇转身。然后,倒在了陈天怀里。“嘿嘿,不听帅哥言,吃亏在眼前。”四下没人,也不知道美女住在那里,还是抱回家里慢慢治疗吧!陈天大义凛然的做出了决定!
  • 把心安顿好(珍藏版)

    把心安顿好(珍藏版)

    本书是周国平的第四本随感集,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06至2010年间。周国平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概括地说便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因此,本书就用《把心安顿好》做书名。
  •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论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论

    本书包括八章:绪论、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知识产权对民法理论的影响、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他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与途径、高新技术贸易中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