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8000000022

第22章 一、象人搏牛

在椎牛期间,往往举行斗牛仪式。乾隆《贵州通志》:“祀祖,择大牯牛头角端正者,饲及茁壮,即通各寨有牛者,合斗于野,胜即为吉。斗后,卜日砍牛以祀。”这说明斗牛是在椎牛之前,具有占卜、喜庆和取悦于神的目的。

追溯斗牛之始,应该上溯到猎牛时代。猎牛的核心活动是与牛斗,从而攫取生活资料。随着农、牧业生产经济的出现,猎牛日趋减少,但是人类与牛的联系有增无减,如饲养、牧放、役使、椎牛等,人类也把往昔的捕牛或斗牛技艺搬到生活中来,形成了惊险生动的斗牛娱乐。

过去一提到斗牛,就想到西班牙的斗牛士以及他同牛搏斗的惊险场面,有人甚至说,西班牙式的斗牛为欧洲式斗牛,唯独欧洲有,其他地区不存在,而牛与牛斗,则是中国式斗牛,中国没有人与牛斗的斗牛方式。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中国固然有两牛相斗之戏,也有让人与牛相斗之戏,后一种形式由来已久,而且形式多变,远比西班牙式斗牛丰富多彩。首先,是人与牛斗,即象人搏牛。

象人,指中国古代与牛相斗的人,因其戴象皮帽或披象皮外衣而得名,这种象人斗牛,是人与牛相斗的异称。《汉书?礼乐志》:“象人。”颜注引孟康曰: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也。”象人搏牛是在考古中发现的,试举几例:

山东嘉祥武氏祠上有一组“搏猎图”,其中一人拉角,一人持尾,把一头肥壮的牛提拉起来,其下有一人,单臂握后腿,把一头牛头朝下提起来。该表现的就是人与牛搏斗的形象。

徐州铜山县洪楼汉墓上有一幅力技图,其上有搏虎、拔树、举臼、擒鹿、提瓶和曳牛等形象。其中的曳牛者,头戴面具,身披熊或虎皮,手操牛尾,把一头牛头朝下,背在肩上,牛还蹬蹄挣扎。

河南南阳出土的斗牛画像石更多,有的象人与牛斗,另外,还有的象人与牛周旋,跃跃欲试。

河南南阳发现两幅犍牛图,也是人与牛斗,但是两人参加,一人是戴面具的象人,身披虎或熊皮,对公牛做挑逗状,刺激公牛前来撞击象人。正在此时,另一人从牛后冲上去,抓住牛的睾丸,用刀割之,于是公牛痛疼不止,挣扎不停。这种斗牛是人与牛搏斗,直接起源于猎牛方式。在山东、河南所发现的汉画像石上就有不少人与牛斗的形象。但是斗牛人都是佩戴面具,披兽皮、象皮,故曰象人斗牛。方法是由斗牛人逗引公牛来应战,然后斗牛者把公牛制服。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还保留着这种斗牛方法。

浙江金华地区有人与牛斗的习俗,以把牛摔倒为胜。壮族也有掼牛游戏,也是人与牛斗。方法是人冲向猛悍的牛,用手抓住牛角,并且用头顶住牛的天灵盖,互相顶架,当牛往后退却时,顶牛人把牛角往上一抬,用肩顶着牛颈,水牛出气困难,前足失去平衡,此时掼牛人以脚别住牛腿,用肩撞牛,使牛翻倒在地。另外,在宁夏、甘肃地区,回族在喜庆之际必举行掼牛比赛,由一人一牛入场,牛要披红花,斗牛者着披风,双手握住牛角,与牛进退,斗牛者以突袭的动作,即将牛角扭向一侧,用右肩扛住牛下巴,使力把牛脖子一别,即把牛摔在地,取得掼牛的胜利。关于掼牛,回族还有一个传说,远古时期回族椎牛时,必须用几个人才能把牛摔倒,十分费劲,而且危险,有一次一个青年独自就把牛摔倒了,捆住牛,受到众人夸奖,从此人们都模仿他的办法,一人掼牛,久而久之,使掼牛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

在谈到象人斗牛时,还应该看看国外的斗牛情形。在西班牙、墨西哥、南美都有斗牛风俗,又统称欧式斗牛。欧式斗牛传至我国澳门,在澳门也有斗牛娱乐。

澳门斗牛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斗牛士、捕牛队与牛斗。斗牛士身穿18世纪的华丽盛装,手持短标枪,手舞红色披毡。当牛冲向红色披毡时,斗牛士即以短标枪刺牛颈,这时捕牛队也冲入现场,共同将牛制服。

另一种是斗牛士与公牛斗。斗牛士先挥动双色大披毡,引逗公牛出来,公牛冲出来后,斗牛士用短标枪刺其颈,且挥动大披毡,最后以刺中为目标,斗牛士就可以凯旋了。

通过澳门斗牛活动看出,它与欧式斗牛既有共性,又有特点:

第一,澳门斗牛不是为了将牛刺死,而是象征性地把牛颈刺伤。他们通过斗牛比赛,选出最佳种牛,用来配种繁殖,功利目的比较明确。

第二,葡萄牙政府明确规定要保护斗牛士和斗牛,每只牛一生仅能参加一次斗牛活动,其角尖必磨平,并包以皮套,斗牛士所用的标枪,尖锋只能有三厘米,不可过长。

澳门斗牛来自葡萄牙,发源于12世纪,当时是军人训练体能的方式之一。当时的国王把野牛作为假想式的敌人,让军人们练习征战,从而使斗牛活动在上层社会和军队中间相当流行,后来才面向社会,变成一种娱乐性活动。

澳门斗牛活动规模较大,参加斗牛表演者50人左右,包括斗牛士、骑士和捕牛队,后者实为斗牛的支援队伍,另外还需有20头公牛、3匹良马。1966年举行了首届斗牛会,场面十分隆重,1974年又举办了第二届,1986年又办了第三届。每次斗牛活动都有数千人参加,场内斗牛士与牛激烈争斗,场外号角齐鸣,内外呼应,热闹非凡。

通过上述斗牛看出,澳门斗牛是比较文明的,故有“人道式斗牛”之美誉。古代斗牛是怎么起源的呢?有人说是为了给公牛去势,即在人与公牛搏斗中,乘机把公牛的生殖器割下来。这种说法,不能令人信服。首先,我国远在商周时期已有去势或阉割技术,到汉代又有了相应的发展,是用不着在举行庞大的斗牛仪式中从事阉割的。其次,在谈到斗牛时,还要提到二郎神斗牛魔的故事。民间传说远在战国末期,秦国强大,在今四川地区设立蜀郡,李冰任太守。当时成都地势低洼,江河密布,洪水一下,田野荒芜,人畜死亡。李冰发动民众,修筑了都江堰。但是修一次,决堤一次。有一次,李冰的儿子二郎在江堤视察水情时,突然发现江中有一头野牛,翻起数丈浪涛向堤坝冲去,二郎对跟随他的弓箭手说:“这头牛就是江神,现在我在胳膊上拴一白色带子,下去与牛魔搏斗,你们见牛魔就射箭,助我一臂之力。”说毕,二郎变成一头大水牛,与牛魔厮斗,直到洪水消退为止,但是二郎也消失在江水中。从此都江堰水患止住了,江水可灌田万亩,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人们为了纪念二郎的功绩,专门修建了二郎庙,世代加以供奉。

我国古代斗牛的基本内容是人与牛斗,而这一格斗有它古老的来源,即起源于狩猎活动。野牛是重要的狩猎对象,也是最凶猛的野兽之一。人类对付野牛的办法,有多种多样,有的用地弩涂毒射杀,有的用陷阱或木城活捉,也有的群起而攻之,有的握角,有的操牛,有的搬肩,有的则对准其要害部位,如咽喉、肛门,甚至生殖器,以利矛刺杀之,往往百发百中,置野牛于死地。我国古代的象人斗牛,基本是再现了猎人在山间同野牛格斗的种种形象。因此,斗牛来源于狩猎,又高于狩猎。斗牛是对远古猎牛的回忆。通过斗牛活动,还锻炼了人们的勇敢、智慧和大胆向前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斗牛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在历史上有旺盛的生命力,并长期地保存下来。

同类推荐
  •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长沙市东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特别是千年女尸的出现,不仅让国人感到惊奇,而且让世界各国为之惊叹,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与学者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至沓来,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它是历史的积淀。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在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又获得了现实的收益。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我的人鱼公主

    我的人鱼公主

    “穿越好恐怖的!尤其是异世界!”艾欧尼亚的海洋女神索尼娅·贝露妮尔,对跃跃欲试的后来者如是说道。当然重点在于,当她还是人鱼王国公主,作为一个半神,被卷入了一场神战,结果穿越到地球,成了一枚戒指的自缚灵。没有神力,缺乏信仰,连在地球世界进行干涉都做不到。她的神躯早已毁灭,除非有足够的信仰,让她集聚神力,重塑神躯。“收集信仰送我回家啊混蛋!”女神冲着那枚戒指的主人大声吼道。而那个性格差劲的戒指主人默默地将耳机戴上,然后冲着显示器大吼:“我要中单,不给就送,德玛西亚——”一只土鳖的奋斗史,期间捡到一只金手指。逆袭不需要理由。
  • 漫湘淑

    漫湘淑

    十年前她历经奇异一幕,十年后她再次重回异地待她真正来到异地,她才发现她的生活早已脱离正轨...一切的一切都得经历才知晓
  • 英雄联盟之唯我独尊

    英雄联盟之唯我独尊

    网吧通宵与美女主播双排上分,第二天她竟然骗了我手机,气的直接融了她的符文,没想到刚融完,却……
  •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介绍了42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包括推动18世纪化学革命的拉瓦锡、给元素王国立法的门捷列夫、发现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被命名为频率单位的科学家赫兹、星学之王第谷以及发现海王星的天文双杰等内容。
  • 拥有未来

    拥有未来

    一个从小到大常年吊车尾的废材,既没长相,也没钱权。却无意间得到了远远超出地球文明的科技力量。从此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一时间从默默无闻,甚至是毫不起眼,变成了万众瞩目。本以为可以从此衣食无忧天下我有,却不料这种科技力量的拥有者,却不止自己一个人。善者即善,恶者即恶,善恶根本只在一念之间……不知该何去何从,是选着良知,还是欲望……究竟何谓“正”何谓“邪”?一切尽在《拥有未来》
  • 圣狱

    圣狱

    世人皆有罪,罪行天地定,入我圣狱,生死由我不由天!同是普通人的楚峰,偶然之间得到了一个可以升级的监狱,历经无数年的努力,他的监狱成了关押圣人的囚牢!“你是圣人?不好意思,这里便是掌控圣人生死的地方!”
  • 令狐冲异界行

    令狐冲异界行

    天地无情,我剑有情;我不是拯救大陆的救世主,但我的剑就是为了守护;九剑在背,苍穹驰骋,九剑一出,谁与争锋;看死于雷劫之下的令狐冲如何异界重生,将天地捅个通透!
  • 锦绣衣

    锦绣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父母要懂心理学

    父母要懂心理学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这是一个备受家长关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起自己的教子经头头是道!然而,他们却没有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识中所谓的教子经验,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 孤云独去闲

    孤云独去闲

    《民国的闲人闲情》,以捕捉民国历史中独具个性之人物与事件,他们或袖手于党争国乱之外,或笑谈于主义流派之间,以独立之人格、独具之品格,闲逸于主流视野之外。他们是著名的“闲人”,又是闲散的“名人”;他们以“闲”得名,他们是民国的一道风景线。本书稿以史料钩沉辅之以传记、时评手法,为读者勾勒出多个维度的民国精神之体现。包括:袁克文:共和时代的帝国闲情、张伯驹:一帖平复了此身、溥侗:何物最相思、陈家麟:亦魔亦侠,唐吉诃德、陈霞章:用文言文讲安徒生童话、樊樊山:赛金花与梅兰芳、吴梅:风洞山中来,湘真阁里去、王季烈:在X光下格物致知、董康:在法学之外游弋、姚光:云间一书淫、蔡桢:追根溯源为歌词、蔡莹:味逸轩中小安乐、周瘦娟:每天都是礼拜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