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1800000039

第39章 石勒后赵中兴

在西晋几十年的动乱历史之中,石勒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石勒是羯族人,原名叫,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人。长得浓眉大眼,体强身壮,又善骑马射箭,武艺超群。只是没读过书,胆识有余,谋略不足,他曾在洛阳等地当过小贩做过佣工,是羯族人的小头目。

有一年,并州刺史司马腾派人抓羯族人,并将他们卖到山东做苦力,为了射避官府,离开家乡,途经介休时,被郭敬收留。郭敬对他亲如一家令他十分感激。但怕连累主人,住了一段时间离开郭家走了。不料被官军抓住,卖给荏平一个富户。这位富户见外貌不是等闲之辈,就不让他当苦力。他有相马的技术,与牧场的头目汲桑认识,两人一见如故,结拜兄弟。不久,又组织了十多位羯族奴隶,杀富济贫,与官府做对,被称做“十八骑”,名气越来越大。

成都王司马颖当权时,有个部将叫公师藩,他不忘旧主,收罗了几百骑兵,攻打邺城,这支骑兵以汲桑与为首。这时改名为石勒。不久,公师藩率领汲桑、石勒拟与成都王相会,但被兖州刺吏荀希所阻,公师藩近战荀希,被砍身亡,汲桑、石勒只好又逃回牧场暂避。汲桑、石勒在牧场招兵买马,不断扩充实力。不久,汲桑、石勒遭到“乞活军”的攻击,打了败仗,汲桑回牧场,被乞活军捉住杀了;石勒将乌桓部落张伏、利度率领的两千多人说服,一起投奔刘渊。汉主刘渊当即封石勒为辅汉将军。石勒逐渐有了用武之地,接连打了一些胜仗。

石勒敬佩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一天,谋士张宾投奔石勒。石勒非常高兴,因为他自身缺少文化,现在有张宾这样的人才相助,可谓雪中送炭。没过几天,张宾连出妙计,计计得胜,石勒更加认识到读书人的非凡作用。下令在军队里设立“君子营”,让张宾招揽文人墨客,消息传出,许多秀才、文人前来投奔,为石勒以后创业,起到重要作用。

不久,石勒杀了都督六州诸军事王弥,接管了王弥的军队,壮大了力量,又有张宾为首的“君子营”一班人出谋划策,便立志创建更大的基业。石勒下一个目标是攻取建来,便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岸边的葛陂,做渡江的准备。不料,气候突变,阴雨连绵,三个月不晴天,瘟疫流行于军中,天天有官兵病死,军心涣散,石勒召集主要将领商量力法。右长史刁膺率先说不如先归降建业的琅邪王,以后再做打算。刁膺的话音未落,立刻遭到众将官的反对,纷纷要求发兵。张宾见大家的意见都发表完了,这才说话:“眼下投降决不可行,马上出兵也不是好办法。凡事应从长打算,灵活应变。琅邪王颇具声望,不易对付。而河北地域宽广,晋朝力量薄弱,若回师河北,定能取胜,休整之后再下江南不迟。”张宾一番话,说得石勒和众将心服口服。

石勒当即命令大军离开长江岸边,向北进军。一路势不可当,最后进入襄国(今河北省邢台)。石勒将襄国做为大本营,命令减轻老百姓的杂税,鼓励农民耕种,同时操练人马,准备进攻幽州,扩大地盘。石勒尚未行动,坐镇幽州的王浚却请他的亲家鲜卑首领段疾六眷带领5万骑兵前来攻打襄国。

鲜卑族人作战勇猛,致使石勒大军将士伤亡严重,石勒只好下令退进城中只守不攻。鲜卑族大军将襄国城池团团围住,城中粮草已维持不了几天。在这危急关头,石勒决定采纳张宾“突门巧战”和“关门擒虎”二计。

鲜卑军大将段末,勇猛顽强,开战以来,连败石勒几位大将,便骄傲起来。这天又率领兵马来到北城,让十几名大嗓门的兵卒向城楼上喊话,要石勒开城门投降。到了中午,喊话的人已口干舌哑,大队人马也疲惫不堪,下马解甲休息。这时,一声炮响,城门大开,大将孔苌带领一队骑兵杀出城来,直奔鲜卑军中。城门两则突然出现几十个突门,许多石勒兵士从突门钻了出来,跟随孔苌杀入敌阵。鲜卑军队措手不及,刚一交手,便纷纷败退。段末又羞又恼,狂吼一声,让溃退的人马停住,又带领兵士往回冲杀。孔苌见状,调转马头往城里跑,士兵连忙跟着主将往回撤,段末催马急追,冲入城内,这时,城上守军扯起吊桥,关闭城门,段末回头一看,只有少数骑兵跟自己进城,其余大队人马全关在城外了,这才知道上当,慌忙迎战,仅仅几个回合,便被活捉,拥上城楼。

城外的鲜卑大军正要攻城,忽见自己主将段末被绑上城楼,顿时惊慌失措,几乎同时,城门两旁的突门再次打开,孔苌一马当先率众将士冲杀出来。鲜卑军群龙无首,阵脚大乱,纷纷后撤,如山倒之势,无数人摔倒又被他人踏在脚下丧生。石勒的军队趁机在后面追杀,追出二三十里,杀死的人难以计数。

石勒捉住段末以后,没有处死,而是让张宾写信讲和,鲜卑首领段疾六眷大喜,因段末既是主将,又是他弟弟,石勒不杀他,反而要和谈,怎不高兴?见信后立即响应,让人带着厚礼见石勒求和,于是,这两伙兵戎相见的敌人,成为朋友。

石勒在张宾等人的辅佐下,连打胜仗,很是高兴,决心让张宾像当年汉朝张良辅佐刘邦一样,帮助他成就一番大业,张宾欣然应允。石勒大军继续南征北战,捕杀贪官污吏,老百姓非常拥护,许多流民义军都来投奔,石勒都以诚相待。只是对“乞活军”不客气,因石勒曾吃过乞活军的亏,他的结拜兄弟汲桑又被乞活军杀死。这一天,石勒大军捉到一些乞活军,便下令夜里把他们活埋。下完命令以后,石勒心血来潮,要看看人临死之前是什么样。忽然,他在乞活军中看见一个熟人,那人看见石勒,也觉得面熟,两人互相看了一会儿,石勒认出那人,就是当年救助过自己的恩人郭敬,于是问道:“您是郭敬先生吗?”那人点头称是,石勒一下子将郭敬抱在怀中,眼含热泪,说:“恩人,我就是当年您救过的奴隶啊!”郭敬听罢大惊,想不到自己十多年前救过的奴隶,如今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将军。石勒当即设酒款待郭敬,并封他为大将军。又看在他的面上,将乞活军赦免,收编成自己的军队。于是,石勒的名声大震,就连幽州王浚的兵士也有不少投奔石勒的。这些人向石勒讲了王浚的种种暴行,石勒决心攻打幽州,张宾再次策划了智取的计谋。

幽州王浚整天想着当皇帝,不顾百姓死活。他的女婿枣嵩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怨声载道。一天,石勒派王子春、董肇二人给王浚送去厚礼和书信一封。信的内容是愿意归顺他,并拥戴他当皇帝。王浚大喜,双方商定于建兴三年(公元314年)三月,石勒率大军到幽州归顺。

三月三日早晨,石勒率大军赶到幽州的蓟城,顺利进入城中,将王浚府第包围,王浚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中计,慌忙从后门逃走,被早就等在那里的石勒活捉。

石勒班师回到襄国,把恶贯满盈的王浚杀了,并将他的首级示众三天。石勒总结这次进攻幽州的胜利,重赏文武大臣,张宾立了头功,至此,黄河中下游地区八个州,石勒占了七个。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石勒在群臣的强烈请求下,称为皇帝,改元建平,历史上称为后赵,而刘渊称汉王至刘熙被俘时计26年为前赵。石勒在襄国称帝,爱护百姓,珍惜粮食,又下令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鼓励农桑。尤其是对进言献计者,均耐心听取,君臣关系和睦融洽,成为历代皇帝的楷模。连东方的高句骊和肃慎等国,也都表示归顺称藩,西域各部落也自愿称臣。

石勒自己没读过书,却认识到读书的重要,下令在襄国建立四所学校,培养人才;又下令论才任职,广开招贤之路,不任人唯亲。石勒这些举措,主要来自张宾的影响。张宾这时虽已故去,但君子营还在,继续辅佐石勒,使石勒的事业,如日中天。

同类推荐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炎师天下

    炎师天下

    "傲行天下逍遥者,唯我炎师!”天下最大的官商成为他的经济源泉,百变性感的美人成为他的间谍头子,鲁班高超技艺的传承家族成为他的工程部门,隐匿于暗夜的杀手是他忠诚的刺客,溜须拍马,口舌如簧的马屁精们竟然为他宣传广告,利用一部《金瓶梅》,各类子弟竟然与他称兄道弟,关系纠结,所有人爱他的智慧,赞赏他的度量,但害怕他的心机和霸道。这股庞大的组织被称为------炎师,一个让他纵横天下,逍遥人间的工具!一个穿越到古朝的保镖的魅力人生!-------------------------------------PS:1.本书坚决反对11,但也坚决支持因为感情的升华而进行的身心交流。2.本文是架空历史,所以较真者,本人将拉出古墓大学士与你辩论。3.本文秉着人道主义精神,坚决抵制太监。推荐其间,麻烦给我个书架,收藏下,感激不尽!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

    敦煌学仍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主要是揭示敦煌、河西及至我国古代社会、中亚古代社会和中西交通等历史的本来面貌和规律;为研究我国古代某一局部地区的历史、社会状况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典型。樊锦诗先生这样说:敦煌莫高窟以汉地文化为基础,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地吸纳了多种文化,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 三国之北蛟龙

    三国之北蛟龙

    东汉末年,烽火连烟,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一个偶然的穿越,东汉末年的风云又有何变化?北疆有蛟龙,威名摄胡虏!盘龙扫六合,声名震寰宇!三国鬼神飞将吕布是他义兄,长坂坡喝退八十万曹军的张飞是他义弟!而他与义兄该如何沙场对决?又与自己的红颜知己演绎什么样的故事?蛟龙一日腾空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三国之北蛟龙新书求收藏,推荐,点击,求包养!书友群:127197647,喜欢吕布和本书的书友欢迎加入!
热门推荐
  • 偷心游戏:冷情总裁战萌妻

    偷心游戏:冷情总裁战萌妻

    她,为爱宽衣解带不惜舍弃贞洁,她,为爱深陷牢狱宁愿断送前程,然,牢门敞开时……物是人非!不爱,不恨成了她的保护色,只是另一颗渐渐靠近她的心却在融化着她的爱……欺骗,怨恨,阴谋,男人……终究她还是错了?
  • 七月半商铺

    七月半商铺

    一个温润又腹黑的教师,存在在重点高校的帅哥老师,竟是生活了万年的人。一个甜美的如同邻家小女孩的店主,守着一个古老的店铺。店铺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店铺不卖的,爱情、仇恨、回忆、未来,等价交换亦或是高价收买。城市里“魅”横生,有人向店主收购了“魅”却扯出了一堆的凶杀案件,不断有人死去,不断有人重生,城市的秩序渐渐被捣乱,可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千万年前,这座城市又到底发生了什么?漆黑的夜里,两盏暖黄的灯,一个古朴的招牌,龙飞凤舞的写着五个大字:七月半商铺。
  • 别低估了梁红玉

    别低估了梁红玉

    婚纱影楼化妆师梁红玉原本有着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女儿两周岁时患上了自闭症。梁红玉的生活跌进深渊,她选择辞职在家,做了全职妈妈。而丈夫钱平安则渐渐厌倦于围绕着孩子看不见希望的生活……梁红玉的弟弟为向心爱的女孩章小早求婚,借钱买了个钻戒,为退戒指,他制造了戒指随汽球飞走的闹剧。梁红玉坐进丈夫好友马良的车去收拾弟弟。马良在回去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亡。钱平安在处理马良后事时,与马良妻子产生感情。疾病、背叛、爱与责任……当命运像巨浪一样不怀好意地席卷而来,她却总是笑笑说:别低估了梁红玉!然后,迎头向前。
  • 一生一信

    一生一信

    林兮爱唐易信,爱了很多年。爱到最后,是习惯还是爱,他们都已分不清。她说,阿易,再有八年,我依然会等你,只要你来。
  • 少总裁的精灵魅惑小妖女

    少总裁的精灵魅惑小妖女

    灵附人体后的结合物是什么?是妖!这样的妖却没有真正妖族之妖所具有的高深法力和蓬勃野心,有的却是魅惑天下苍生的致命妩媚和绝色清纯。迷人的芳香甜蜜,迷人的性感妖媚,迷人的清澈纯洁,是天下所有男子致命的毒药。身兼重任而生的小妖女迷儿,为了寻找命定的妖王而在人世间经历百转千回,只为那一个和平之约,却不知心早已深深沦陷。阴差阳错的爱恋,看似曲折让人揪心,却早已是命中注定顺理成章。权利斗争和爱情较量,是小说永远不变的中心。世上最强劲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贪欲,权利佳人,皆要为我所有,只是,冥冥之中皆有定数,精灵小妖女早已开启了她与妖王前世今生的宿命之门。
  • 补天

    补天

    这方天地蕴藏三千道则,化作十二种天道血脉传承世间,一切修行者都必有一种天道血脉,各有一门天道特长,造化无穷。蛟脉威,鸾脉妙,鲲脉厚,鹏脉霸;虎脉刚,鹤脉灵,龟脉玄,猿脉精;狐脉变,獬脉凶;天下五洲四海,百万修士,唯他一位属草脉,此脉特长,吸万草精气化丹,寿比天地。任他岁月流逝,万年沧桑,无数仇敌化枯骨,宗门湮灭,唯他行走天地间,千年岁月不过一载风云。手握万载寿元,这一株草也能斩断宙域,剑指苍穹,弥天补地,化身道祖,证道无上大圆满至高金仙。
  • 你若成雨我亦成风

    你若成雨我亦成风

    额,笔名有误,请谅解一下,谢谢。她,21世纪绝顶杀手,死后灵魂穿越到了王妃的身上,这王妃还不受宠!
  • 演讲金口财

    演讲金口财

    拥有高超的演讲技能是每个人的目标。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掌握演讲技巧,勇敢地面对任何场面呢?《演讲金口财》将告诉你如何掌握这些技巧,让自己一步步实现目标,让自己从此冷静、自信地站在所有人面前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草庐漫话

    草庐漫话

    本书写了甲子七月之初,爱子溺水亡命。他用十二岁的稚嫩身躯,在我心上划了一道血泪奔流的新台湾海峡。顿失骨肉的巨大哀伤与痛楚,似一场无法预期的山洪爆发,将我身心吞没。老辈人用“是儿不死”这些老话儿一遍遍为我的心灵的创伤包扎止疼。好不容易,我才从泪眼模糊中回过神来,我清楚,为了雪压双鬓,垂垂暮年的双亲,还有早已木偶般发呆的妻子,自己必须要振作起来。我咬咬牙,把爱儿往昔影像,一股脑压进了深深的记忆底层,决心不再想他。在人生最难熬的一段岁月里,我拼命读书,试图从书籍中寻找我灵魂的寄托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