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1300000023

第23章 柏拉图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生平

柏拉图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也可以说他是命运的宠儿。他出生于显赫的世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幸遇到了苏格拉底这样具有杰出智慧和人格的老师,因而可以高踞于西方文化的巅峰。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阿里斯通和母亲克里提俄涅都出自当时的名门望族。而柏拉图则是他们最为疼爱的幼子。但在他幼年之时,父亲不幸因病逝世。不久,他的母亲改嫁给他的堂叔。可以说,柏拉图是在继父的抚养下长大的。而从他早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和继父的感情非常好。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他从小就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他勤奋好学,志向高远,在体育、诗歌和戏剧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与赞赏。尤其是体育老师十分喜欢这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学生。据说,连“柏拉图”这个名字都是体育老师给他取的,他的原名为阿里斯托克勒,老师见他前额宽广,便叫他“柏拉图”,意为宽广与雄壮。他本人也十分喜欢这个名字,随后这个名字就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柏拉图20岁那年,他遇到了苏格拉底,被其崇高的人格和杰出的智慧深深吸引,于是决心拜他为师,并跟随在他身边学习。因此,无论苏格拉底是讲学还是外出,柏拉图跟他总是形影不离。苏格拉底也对这个聪明好学的学生格外地喜欢,常常和他探讨各种学术上的问题。天长日久,师生之间便建立起了十分深厚的友谊。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当然,苏格拉底也对他非常地器重。在他的心中,柏拉图不仅仅是他的得意门生,更是自己事业的接班人。

在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期间,雅典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8个月之后,“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但这个新的政府却于公元前399年,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他最爱的老师苏格拉底——这位具有崇高智慧而又最正直的人。新政府的行为让柏拉图陷入了深深的失望,老师的含冤而死让他悲痛不已,但他也为老师的精神深感自豪。为了完成老师遗留下来的哲学事业,也为了更深入地探究政治与哲学。28岁的他离开了雅典这个充满暴政和伤心的地方,开始了艰辛漫长的游历生涯,先后到过麦加拉、昔勒尼、埃及、希腊、西西里等地。

经过多年的游历,他的智慧和见识不断地丰富,他不断地吸收和探索,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形成并提出了以中期对话《曼诺篇》、《斐多篇》等为代表的先验的认识论,把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发展成了一种以神学为目的的哲学体系。在游历期间,他还目睹了各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并分析了当地政权的优点与缺陷,深感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他还差点儿为此丢掉了性命。有一次,柏拉图和西西里岛叙拉古国王狄奥尼修斯的妻弟迪翁相遇,他们志趣相投,一拍即合。他应迪翁之邀前去叙拉古访问。他的言行惹怒了狄奥尼修斯一世,多亏迪翁及时劝阻,他才免于一死。但在归途中又被狄奥尼修斯一世派来的人捉到伊齐那岛卖为奴隶。幸好当时昔日的好友安尼凯里在场,及时发现了他,并出资将他赎回。就这样,柏拉图结束了12年的游历生活。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了雅典,他在朋友们的资助下,参照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经验,在雅典城外西北郊建立了阿卡米德亚学园。为各城邦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希望他们成为自己理想的继承人。很快,学园就吸引来了希腊大批有才华的青年,并成了全希腊的文化教育中心。

在主持学园工作期间,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又先后两次出访西西里。第一次是应迪翁之邀前去为狄奥尼修斯二世讲授哲学与政治知识,第二次则是为了调和迪翁与狄奥尼修斯二世之间的矛盾。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但他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他重返学园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学园内购置了宅第,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进入了他的创作时期。如《普罗塔哥拉》、《美诺》、《尤息德谟斯篇》、《理想国》、《会饮》、《斐得若》、《费多》等最具戏剧性的对话都是在这里完成。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已经是80岁的高龄,但这年他完成了《法律篇》的创作,还准备着手《伊璧诺米篇》的续篇。这一天,他兴致勃勃地去参加一个学生的婚礼,婚礼上人们纷纷向这位学术泰斗热情地表达敬意。在觥筹交错中,这位老人悄悄地退到旁边休息,当人们再次找到他时,他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柏拉图著作

柏拉图才思敏捷,在哲学领域和文化领域都有着十分伟大的建树,并为后人留下了《克力同篇》、《苏格拉底的申辩》、《普罗塔哥拉篇》、《斐利布斯篇》、《高尔吉亚篇》、《斐多篇》、《智者篇》、《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等四十多篇著作。这些著作大都采用对话的方式,其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克力同篇》

《克力同篇》是柏拉图早期的对话录之一,对话的内容忠实地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通篇对话都运用了推理论证的方法,其中大段虚拟的雅典法律与苏格拉底之间的对话,有着深刻的意蕴。它们围绕“法律”这一核心,提出了理性、正义、公民守法的道德依据等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法律的思想之源。

《普罗塔哥拉篇》

《普罗塔哥拉篇》描述的是苏格拉底和著名的智术师普罗塔哥拉之间的一场争论。开始时,苏格拉底试图论证“美德是无法传授的”,普罗塔哥拉则认为“美德是可以传授的”;而到了论证结束的时候,苏格拉底几乎已经论证出来“美德即知识”,而知识是可以传授的,因此,美德应当是可以传授的,而普罗塔哥拉则又极力反对将美德看做知识,这样的话,美德似乎又是不可能传授的。到了这里时,柏拉图巧妙地在普罗塔哥拉对苏格拉底的赞美声中结束了对话。

《高尔吉亚篇》

《高尔吉亚篇》也是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之一,是他在游历之前写下的最后一篇作品。此篇描述的是苏格拉底与高尔吉亚和波卢斯等人争辩有关智士与哲学家的问题。篇中,苏格拉底面对宿敌胸有成竹,侃侃而谈,此篇是苏格拉底的一次思想总结,十分具有从苏格拉底哲学走向柏拉图哲学的过渡意义。

《会饮篇》

《会饮篇》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最具场景化和趣味性。他在此篇中虚构了一个盛赞爱与美的宴会,在宴会中,主人亚加尔松请各位客人以“爱情”为主题,发表各自的高见。以后的部分完全是以叙述故事、传说的形式进行的。

《斐多篇》

《斐多篇》主要是对有限与无限的分析,其和《国家篇》中的观点一样,柏拉图在《斐多篇》中也认为,理念是绝对的,“大的理念”就是绝对的大,不能和“小”相合;对立的理念是彼此分离而不能相通的。

《智者篇》

《智者篇》是柏拉图后期的一篇重要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二分法”与“智者”的定义。在给“智者”下定义时,柏拉图探讨了“二分法”。他举例说,技术可分为生产的和获得的两类,生产的又可分为创造实物的和创造物象的两类。同时他又通过这种方法给智者下了定义,说他们是以收取钱财教授富贵人家子弟的人,他们又是贩卖心所仿造的货物的人。

《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也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共分为十卷,主要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内容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都有详细的讨论。这个理想的城邦便是后来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政治家篇》

《政治家篇》约作于公元前367—前361年。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提出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

《法律篇》

《法律篇》是柏拉图晚年的作品,完成于公元前347年,也是他最后的作品。在这篇著作中,他进一步强调了法律的作用,并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内容包括地理环境、疆域大小、人口规模与来源、国家经济生活、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法律等。

同类推荐
  • 修身养性(中华美德)

    修身养性(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
  • 狭路奇兵:直升机

    狭路奇兵:直升机

    现代意义上的直升机,是指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航空器。直升机用于军事,就将这些直升机称为军用直升机。军用直升机与民用直升机是同一祖先,只是到了直升机定型以后,才根据人类活动的需要对它们进行了分工。今天,当我们回顾几百年前古人对直升机原理的探索,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直升机发展历程的艰难,而且可以寻访一下直升机的祖先,从而知道直升机从其祖先一步步演进的很多故事。
  • 向羊献舞的狐狸

    向羊献舞的狐狸

    寓言犹如一把钥匙,能打开智慧之门,启迪人生。林锡胜编写的这本《向羊献舞的狐狸(精美彩绘版)》中选入的寓言作品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将人生哲理寓于一个个生动幽默的故事之中,如春雨润物那样滋润你的心田。《向羊献舞的狐狸(精美彩绘版)》对引导青少年感悟世界,洞察人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信念,追求美好的人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
  •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银龙印记(兽王系列)

    银龙印记(兽王系列)

    卡尔与恶魔犬小领主之间的战争如期而至。一番混战后,兰虎准备趁乱退出战场,穿过来时的召唤法阵返回沙丘之星。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墨菲特却在此时突然出现,并且意外地交给他一块恶魔之土,兑现了之前立下的誓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握手言和,完成了誓言的墨菲特顿时翻脸,刀兵相向,带着自己强横的恶魔犬骑兵包围了兰虎……兰虎发现自己在深渊世界待了太长时间,本月上缴战功点数的期限将至,他却还一点战功都没赚到。如果在期限内不能上缴足够的战功点数。他将被遣返回守护者之星……
热门推荐
  • 豪门情劫

    豪门情劫

    艾思思在美丽的异国他乡将自己毫无保留的交付给他,只以为他会与她相守一生一世。他却弃她而去,她还傻傻的陷在曾经的感情里无法自拨,背负水性杨花的骂名寂寥度日。三年后再见他,她却成了他弟弟的女友,无端卷入了豪门间的恩怨,是爱?是恨?是错?是对?在阴谋迷局中她又该何去何从......
  •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 地球最后一只丧尸

    地球最后一只丧尸

    在强大的热武器、单兵机甲以及超能力的帮助下,人类经过百年血战,终于战胜生化危机,挺过了世纪末日。但正当人类欢呼胜利重建家园的时候,一只丧尸在海底悄悄复苏。
  • 诱妻:邪魅王爷夺爱

    诱妻:邪魅王爷夺爱

    沈芨芨的到来使沈家成了车水马龙的“赔偿府”,三天两头有人告状,今天砸了张家传世宝,明天打了李家的儿子,竟然还怂恿他人未婚妻逃婚!真是“沈家顽劣已长成,养在深闺人人识”!
  • 异能持有者

    异能持有者

    异能?如果世界有着一部分拥有异能的人,世界将会如何?一个特殊的异能者又会有怎样的生活?新人,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终极刺客

    终极刺客

    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刺客,黑暗的执行者,游离于生活之外,却又隐藏于生活之中,他们执一柄短刺,刻下了只属于自己的传世铭文
  • 夜香

    夜香

    “文革”手抄本恐怖小说《一只绣花鞋》作者张宝瑞最新力作。老庆是文化人中的另类,是女人堆里公认的“好汉”,平日不修边幅,混迹于北京街头,一副北京大爷的模样,比狗爷还“狗”,比阿Q还“Q”,幻想恐怖,制造悬疑,是现代版“阿Q”演绎的幽默人生。《夜香》中老庆这个人物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生长起来的一棵奇草。
  • 梵语千字文并

    梵语千字文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第七冥案

    第七冥案

    死亡奇案迭出,凶手竟是一位柔弱女子,更令郑北安惊异的是,她自称是来自地府的行刑者……